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1)
辛三、安立瑜伽(分二科) 壬一、结前生后
如是已说补特伽罗品类建立,及所缘等,乃至趣修有果无果,如应安立,我今当说。
这〈声闻地〉一共是分三大段,第一段是〈种性地〉、第二是〈趣入地〉、第三是〈出离地〉。〈出离地〉分四大科。第一科,是「离欲资粮」,第二科,是「品类建立」,这两大段都已经讲过了。现在是第三大科「安立瑜伽」。分两科,第一科是「结前生后」。
「如是已说补特伽罗品类建立」,前面第二科的「品类建立」。「如是」是指前面这一大段,已经宣说了「补特伽罗」的「品类建立」。「及所缘等」,就是修瑜伽有四种「所缘等」,「乃至」到最后,「趣修有果无果」,这都是说完了。这几句是「结前」,结束前面的一大段文。
「如应安立,我今当说」这是生起后面的文,如其所应,就是他所请问的,随你所请问的问题,来回答你这个问题,就叫做「安立」。这个「安立」,就是施设的意思,就是随顺众生的根性,为你特别地宣说这样的瑜伽的法门,叫做「安立」。「我今当说」,这个安立学习瑜伽的法门,我现在应当为你宣说。这是生起后文。
壬二、标释一切(分二科) 癸一、嗢柁南标
总嗢柁南曰:往庆问寻求,方安立护养;远离一境性,障净修作意。
这以下是第二科,「标释一切」。就是后边说的这个瑜伽这一大段文,究竟里边都说的什么事情呢?「标」就把它提出来加以解释。「一切」就是所有的这个后边说的瑜伽的法门。这里分两科,第一科是「嗢柁南标」,就是用这个颂把它标出来。
「往庆问寻求,方安立护养;远离一境性,障净修作意」:这个「嗢柁南」里边,这个「往」字,就是想要修行瑜伽的这个人,想要修止观这个人,他发了出离心,想要学习禅这个人。「往问」,就是到善知识那里去请问,这是「往」的意思。这个「庆」呢?是庆慰,就是善知识赞叹这个请法的人,叫做「庆」。这个「问」呢?是谁问的?就是善知识来问这位请法的人,来审问他。这个「寻求」是第四段,也还是问的意思,但是这里边是更广博地、更详尽地来审问这个人的事情,叫「寻求」。「方安立」,经过寻求以后才安立这个瑜伽。安立瑜伽里边呢,有「护养」,「护」是「保护」,「养」是「长养」,就是在我们的虚妄分别心里边,修学瑜伽的止观,要不断地叫它长养,叫它增长,你有了清净的止观的这种清净的功德,要加以保护。你有多少成就以后,你要保护它,不要叫它失掉了。这一段文是说这个意思,叫作「护养定资粮」。在后边有解释。
也还有「远离」,就是有身远离、有心远离,很多事情。还有「一境性」,就是你修行的这个「止」,成就了三摩地了,「心一境性」。「障净」,你的障碍,得到清除了,心清净了。「障净」是一段。还有「修作意」,你修止观的时候,要怎么样作意。下面的「安立瑜伽」它的内容就是说这些。
癸二、长行释(分五科) 子一、往问(分二科) 丑一、往诣师所(分三科)
寅一、标
若有自爱补特伽罗初修业者;始修业时,为随证得自义利故;先应四处安住正念,然后往诣善达瑜伽、或轨范师、或亲教师、或余尊重似尊重所。
「若有自爱补特伽罗初修业者;始修业时,为随证得自义利故;先应四处安住正念」,前边这四句颂,把这个大意标出来。这是第二科「长行释」,来解释这颂里面的内容。分五科,第一科是「往问」。分两科,第一科是「往诣师所」,这个想要修行的人,他到他师长那个地方去。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若有自爱补特伽罗」,假设在众生的世界里边,有一个众生,他自己爱护他自己,这个话说起来,谁不爱护自己呢?但是这里边特别提出来这个「自爱」呢,就是站在佛法的态度来说:只有发出离心,想要修学圣道的人,才是「自爱」;其他的人,都不是「自爱」,都不是爱护自己的。因为你在世间的尘劳的境界里边,放纵自己的贪、瞋、痴,然后就是受生死苦,这是自己苦恼自己,不是「自爱」。现在这位修行人,他想要解脱这个烦恼贼、要得涅槃,就是到那个安稳处的地方去,这真实地爱护了自己。
假设有这样的人「初修业者」,这种人也是有很多的,但是现在只是说才开始修学圣道的人,就是「初修业者」。「始修业时」,他开始修学圣道的时候,他应该怎么做呢?「为随证得自义利故」,这位「始修业」者,「初修业者」这个人,为了「随顺证得」。「证得」,就是成就的意思。「自义利故」,你自己的义利,这个「义利」,就是有道理的利益,合乎道理的利益,是什么呢?就是涅槃,为了自己成就涅槃,你用功修行得涅槃,是你自己的一种清净庄严的功德,所以叫「义利」。这对于众生来说,你对众生还没有利益,这是对你自己有真实的利益了。为了成就圣道,要怎么办呢?「先应四处安住正念」,你先应该在四个地方安住你的正念,你这个清净的心,要在这四个地方安住下来。这是「标」,把这「往诣师所」的大义标出来。
「然后往诣善达瑜伽、或轨范师、或亲教师、或余尊重似尊重所」,你先在四处安住正念,然后再到「善达瑜伽」,他能够善巧通达瑜伽的止观的次第。「善达瑜伽」的这个人是谁呢?「或轨范师」,就是阿阇黎。「或亲教师」,就是和尚,他有责任教导你,你拜他做师父,你跟他出家了,他有责任教导你,他要亲自教导你,叫「亲教师」。但是轨范师也是有这个责任,他是我们的轨范,我们要向他学习的。「或余尊重似尊重所」,或者其余的我们应该尊重的人,那就是在佛法上有成就的大善知识,这种人。「似尊重所」,还有其他的和你尊重的人相似的人,也是善知识。你应该到这些人的地方来。这一段「标」说完了,下面第二科。
寅二、征
云何四处?
这就是「征」。怎么叫做「先应四处安住正念」呢?下面第三科是「列」出来。
寅三、列
一、专求领悟无难诘心处。二、深生恭敬无憍慢心处。三、唯求胜善非显己能处。四、纯为安立自他善根非求利养恭敬名闻处。
「一、专求领悟无难诘心处」,就是这位始修业者,他心里面应该这样子,我到善知识那里去,我的目的,我是专一地希求,我能够领解开悟,什么叫做瑜伽?怎么样学习瑜伽?我的目的只是这样子。「无难诘心处」,「无难诘心」,我没有说来难问他,我出个难题,来考考他!没这个心,这个动机不是这个,你应该在这里安住正念。
「二、深生恭敬无憍慢心处」,第二呢,「深生恭敬」不是表面上的恭敬,内心深处要生恭敬心,对这个轨范师也好、亲教师、或者尊重、似尊重,都应该「深生恭敬」。「无憍慢心处」,没有自己自大,我瞧不起他,没这种心情。这是第二个定点。
「三、唯求胜善非显己能处」,我到善知识那里求学、学习瑜伽,我就希望我能成就殊胜的圣道。「胜善」殊胜的圣道,这个不是世间善法所能比,它是超过其余的一切善法的,所以叫「胜善」。「非显己能」,我不是说显示我有能力,我比你们都强,没有这种心情,这是一处。
「四、纯为安立自他善根非求利养恭敬名闻处」,第四个是「纯为」,就是专一地。「纯」,是安立自他善根,就是成就我自己的善根,成就他人的善根,我的目的只是这样子;不是希求利养,我学习瑜伽,然后我用这个瑜伽来作生意去,我能求得利养、求得恭敬、求得名闻,没这种希图。就是这「四处」。
《披寻记》九九五页:
纯为安立自他善根等者:善达瑜伽诸瑜伽师,于彼一切初修业者,如理如法善巧宣说,能令得初正信受持净戒,摄受多闻,增长惠舍调柔诸见,是名最初安立善根初修业者。唯为彼瑜伽师堪能安立自他善根往请教授,非为依护邪瑜伽师贪求利养恭敬名闻。
「纯为安立自他善根等者:善达瑜伽诸瑜伽师,于彼一切初修业者」,这位善知识对于这位初修业的人,「如理如法善巧宣说」。「如」这缘起的道理,「如」这四谛的教法,能善巧地为他宣说,为他宣说佛法、宣说瑜伽。「能令得初正信」,能令这初修业者能发起来,建立起来这个正信。「受持净戒」,对于佛法有信心而后能够安住净戒。「摄受多闻」,受持净戒之后要学习佛法,要「摄受」,在心里面能够摄持,摄持领纳在心。「多闻」,就是所学习能摄受在心而不忘失。「增长惠舍」,你能增长自己这个「惠舍」的心情,同情别人的苦难的、不如意的事情,我的体力、我的心力、我的智慧、我的种种的力量,都可以去利益他人,所以叫做「增长惠舍」。「调柔诸见」,这个善知识为他说法,能令他栽培这样的善根,能令他「调柔诸见」,就是我见、我所见,乃至常见、断见,戒禁取见、见取见、邪见,这一切错误的思想,不像以前那么刚强了,逐渐地柔软,容易息灭了。「是名最初安立善根」,这是最初的时候,初来到佛法里边所成就的善根,就是信、戒、闻、舍、慧这五种善根。
「初修业者,唯为彼瑜伽师堪能安立自他善根往请教授」,那个「瑜伽师」有这种「堪能」,能安立你自己的「善根」,能安立他人的善根,或者说这个「瑜伽师」能安立他自己的善根,也能安立其他人的善根。你就到这个善知识那里去「往请教授」。「非为依护邪瑜伽师贪求利养恭敬名闻」,那样的瑜伽师,你就不要去,这个意思。
丑二、请问瑜伽
如是正念到师处已,先求开许请问时分,然后安详躬申请问。将请问时遍覆左肩,右膝着地,或居下坐、曲躬而坐,合掌恭敬、深生愧畏,低颜软语请问瑜伽。我于如是瑜伽行中欲求受学,唯愿慈悲为我宣说。
这是第二科。前面第一科,是「往诣师所」,现在第二科,「请问瑜伽」。
「如是正念」,这个初修业者,像前面这一段文,安住了这四种正念。「到师处已」,你到了那位善知识的住处以后,「先求开许」先要请求他的同意,同意什么呢?「请问时分」请问他开示你的瑜伽的时间,不是说立刻就要开示你,不是的。你要先跟他约会时间,或者是明天,或者是后天,或者是下一个月,什么时候?
「然后安详躬申请问」,然后你到时候,你再安详地,就是很稳重地,不能够那么浮动、躁动,不可以。「躬申请问」,就是亲自地向他请问。说我打个电话问一问,不是的。你亲自站在他眼前去问他,不是我写封信,请你回答我,不是这样子。「躬申请问」。
「将请问时遍覆左肩」,左肩用这衣服覆盖起来,那么就是把右肩袒露出来,这大概印度人的一种世俗上的一种制度,一种礼貌。「右膝着地」,这个右膝盖着在地下,那么就是跪下来,左膝盖没有着地。「或居下坐」,或者是居在师长的下边的一个坐位。「曲躬而坐」,你的身体稍微弯曲一点坐下来。「合掌恭敬、深生愧畏」,深深地生惭愧心、生恐惧心。这「愧畏」,实在也就是恭敬心,恭敬的相貌。
「低颜软语」,「低颜」也等于是低头了,说话要稍微柔和地「请问瑜伽」。这是请问瑜伽的一种礼貌。「我于如是瑜伽行中欲求受学」,我对于这样圣道的瑜伽,这个「行」,就是圣道,这个瑜伽的圣道之中,「欲求受学」我想要请求善知识教导我,我接受你的教导「唯愿慈悲为我宣说」。
下面第二段是「庆慰」,分两科。第一科是「标所应」。
子二、庆慰(分二科) 丑一、标所应
如是请已,善达瑜伽诸瑜伽师,为欲安立初修业者瑜伽作意,应以慈愍柔软言词赞励庆慰,又应称扬修断功德。
「如是请已,善达瑜伽诸瑜伽师,为欲安立初修业者瑜伽作意,应以慈愍柔软言词赞励庆慰」,这个「所应」,是这个善知识所应该做的事。这位初修业者这样请求了以后,那位「善达瑜伽」的诸瑜伽师「为欲」,他的目的他的内心想要「安立初修业者瑜伽作意」:就是单独为你安排的,就是「安立」;为你宣说的,用这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瑜伽的次第叫做「安立」。为这初修业者安排的瑜伽作意,你的目的就是这样子。那怎么办呢?「应以慈愍」,就是内心里面是慈悲、慈愍他。「柔软的言词」,不是强暴的言词,我拿香板先打你三香板,不是;他的言语是柔软。「赞励庆慰」,赞叹这位请法者,当然里面也有勉励,勉励他。「庆慰」,就是安慰他,也是祝贺他的意思,有这个味道。
「又应称扬修断功德」,前面是指那个人说,赞励庆慰指那个人说。「又应该称扬修断的功德」,修学瑜伽,断除烦恼的功德;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是「标所应」。
下面第二科「举叹词」,分二科。第一科是「赞励庆慰」,分二科。第一科是「总赞」。
丑二、举叹词(分二科) 寅一、赞励庆慰(分二科) 卯一、总赞
叹言:善哉!善哉!
就是赞叹这个请法者,说:你很好!你很好!这是「总赞」。下面第二科,「别庆」。分九科,第一科,「于不放逸」。
卯二、别庆(分九科) 辰一、于不放逸
贤首,汝今乃能于堕放逸、乐着放逸、沈没境界、乐着境界、众生类中,独不放逸乐修出行。
这是赞叹这件事,在不放逸这上面来赞叹他。「贤首」,就是指这请法者,称之为「贤首」。这个「贤」,就是能调伏自己的身、口、意,使令他清净,所以叫「贤」。这个「首」,是一个领导者,就是以智慧为首,他的身、口、意三业的动作以智慧为导首,而不是用贪心领导自己的身、口、意去活动,也不是用瞋心,不是用贪、瞋、痴领导自己身口意的活动,而是用智慧为首,所以叫做「贤」,为什么称之为「贤」呢?因为他能以智慧为首。当然这种事情,当然是属于智慧,这是理智特别强的人。因为这初修业者,就是表示他还没有正式的修止观,当然他的贪、瞋、痴什么都具足的,但是他现在想要做这件事,那就是理智的行动,所以称之为「贤首」。
「汝今乃能于堕放逸」,你现在才能,以前还是不能的,今天你才能,能什么呢?「于堕放逸」。「堕」,就是堕落,也就是入出入的入。就是世间上的众生都是入在放逸的境界里边,就是欢喜放逸,「乐着放逸」欢喜放逸。这个「放逸」指心说的,把这个心放纵它,我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不管什么叫因果,不知道这件事,也不管法律怎么说,他都不管。「沈没境界」,就是所放逸的境界。「放逸」指心说。「沈没」在五欲的境界里边不能出来。「乐着境界」,心里面非常地欢喜执着这五欲的境界。「众生类中」,欢喜放逸,欢喜五欲境界的众生,广大的众生的世界里面。「独不放逸」,你单独地不愿意放逸,欢喜出家修学圣道。「乐修出行」,出离生死苦海的圣道的德行。这是赞叹这个人「于不放逸」。现在第二科,「于求解脱」。
辰二、于求解脱
汝今乃能于久堕在种种忧苦、险恶牢狱众生类中,独求解脱如是牢狱。
「汝今」,你现在才能够,从无始劫来这么长久之中,堕落在种种的忧苦中。这个小孩子可能是不懂事,年纪稍大一点就感觉到苦,你到学校读书,老师要考试,心里面不舒服。一定要拿到什么学位,我将来在社会上能够出人头地,马上就有忧苦来了,立刻就会有这种事情。「险恶」这些苦恼的境界。这个众生都是堕落在种种的忧苦的苦恼的境界里边,和「牢狱」一样,和世间上的「牢狱」一样。「众生类中」,众生都是在这里面生活。「独求解脱」,而你现在呢想要解脱忧苦,要从这牢狱里面出来,「独求解脱如是牢狱」,你真是善哉!这是赞叹他。
辰三、于断固缚
汝今乃能于彼种种贪瞋痴等杻械枷锁常所固缚众生类中,独求断坏如是固缚。
这是第三科,「于断固缚」。「汝今乃能于彼种种贪瞋痴」,就是各式各样的烦恼。这个烦恼于众生来说,就像那「杻械枷锁」似的。这「杻」和「械」,就是一种刑具,这个犯罪的人来处罚他,用木头做的刑具,放在他的脚上、放在他的手上,使令他不自由了,这是「杻械」。「枷」,是放在他的脖子上面的刑具,这是木头做的。「锁」,是用金属的那些东西,也是放在你脖子上、放你手上、放你脚上面,这样子来苦恼这个人,叫他不能自由了。这个贪瞋痴的烦恼,对于众生来说,就类似「杻械枷锁」那样子。「常所固缚」,从久远以来到现在,非常地坚固的系缚你。「众生类中」,这样的众生,所有的众生,都是在这样的「杻械枷锁」里面苦恼。「独求断坏如是固缚」,单独你现在想要请求断坏「杻械枷锁」、「贪瞋痴」的系缚,你真了不起!这是赞叹他。
辰四、于超生死
汝今乃能于入生死旷野崄道众生类中,独求超度旷野崄道。
这是第四科,「于超生死」来赞叹他。「汝今乃能于入生死」,前面说「堕」,这是说「入」,都是一样。在「生死」里边受种种苦。「旷野崄道」,这个生死譬如一个人不是在他的家里面,在家里面总是安乐的。在「旷野」里面,那里面有狮子、虎、狼,有毒蛇恶兽,很危险的地方,也是苦恼的境界。所有的众生都是在「生死旷野崄道」中生活的。现在你单独要希求「超度旷野崄道」,要解脱这生死之苦。这是赞叹他的意思。赞叹他的殊胜。下面第五科,「于获善根」。
辰五、于获善根
汝今乃能于遭穷俭种种善根众生类中,独求获得丰饶善根。
「乃能于遭」,「遭」就是你的周围,周围的一切大环境里面。「穷俭」,「穷」就是少;「俭」也是少。就是各式各样的善根都是很少的,信、戒、闻、舍、慧,这是善根。他没能栽培很多的信、戒、闻、舍、慧的善根,都是很少很少的善根。「众生类中」,这样少善根的众生类里边,你单独的要希求「获得丰饶善根」,「丰饶善根」要多起来,要殊胜起来。
辰六、于证安隐
汝今乃能于堕种种烦恼怨贼广大怖畏众生类中,独求证得究竟安隐常乐涅槃。
这里提到涅槃了。这第六科,「于证安隐」。你现在才能够「于堕种种烦恼」里边,「烦恼」就是「怨贼」。这个「贼」和你没有怨,只是想要偷取你的财富;现在贼还有怨,这个贼是更厉害了,和你有仇恨,他现在来偷你的财富,那可是不同。这是特别可怖畏的事情,广大怖畏,而这种怨贼是谁?就是自己的烦恼。有这样烦恼的众生类中,「独求证得」,你单独地希求要成就「究竟的安隐」,「常乐」的「涅槃」,那里永久也不会再有老病死了,我要做这件事。你真是贤首!真是善哉!善哉!
辰七、于证无病
汝今乃能于为烦恼重病吞食众生类中,独求证得第一无病常乐涅槃。
这是第七,「于证无病」。「汝今乃能于为烦恼重病」,这个烦恼是心病,我们的身体也有老病死,各式各样的病,但是心病最难医治,所以烦恼的这个心病,是最重的病,不容易医治的。「吞食」,我们众生为烦恼病所吞食,我们自己完全不能拒绝这件事。在这样的众生类里边,「独求证得第一无病」,永久也不会再有病了,永久地安乐自在的涅槃。你现在有这样的意愿,你是善哉!善哉!
我们应该把这段文每天念它一遍!我有一回到店里买东西,那售货员问:「你是干什么的?」问我是干什么的?以后我常常想:人家问我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呢?我想:就是应该这地方说的最明白了。
辰八、于度瀑流
汝今乃能于为四种瀑流漂溺众生类中,独求越度如是瀑流。
这是第八,「于度瀑流」。「汝今乃能于为四种瀑流漂溺众生」,这「四种瀑流」就是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欲流」就是我们欲界的众生都有色、声、香、味、触的欲,为这样的欲的烦恼所漂溺,你跳不出来,这是「欲流」。「有流」,就是色界天、无色界天,为禅定的爱,爱着禅定,这个「爱」也是一种烦恼,当然这不是欲界的欲。是色界天、无色界天对于四禅、四空定有爱着心,这也是「流」,为这些烦恼流漂溺,而不能够跳出来。欲流、有流、见流。「见流」就是非佛教徒,外道的众生,他有特别的思想,譬如说有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有这么多的邪见,为邪见所漂溺,他自己,他自己不知道这是邪知邪见,他跳不出来。最后「无明流」,通于外道,通于一切众生,都是在无明烦恼里边流转生死,而不能够超越。
「汝今乃能于为四种瀑流漂溺」的「众生类」里边,「独求越度」,你单独地想要越度这个瀑流,不为「四种瀑流」所漂溺。你就是这么特别!「独求越度如是瀑流」。这是第八科。下面第九科,「于获智明」。
辰九、于获智明
汝今乃能于入广大无明黑暗众生类中,独求获得大智光明。
「汝今乃能于入广大无明黑暗众生类中」:这「无明」是非常广大的。我们有时候贪心,遇见这样的境界有贪烦恼,这个贪烦恼只限于这个境界才有贪烦恼,另外的境界有瞋烦恼,有疑惑的烦恼,有高慢的烦恼,有邪知邪见的烦恼,都是一个范围、一个范围的。但是「无明」不是,所有的烦恼里面都有「无明」,所以说「无明」是特别广大的。「黑暗众生类中」:「黑暗」就是没有光明,所有的众生都有这样的广大的无明,也就是在「黑暗」中,在这里边活动。在「黑暗」中没有光明,在「黑暗」中活动,这个人会怎么样呢?「独求获得大智光明」:你能够希求获得佛法中,一切阿罗汉、一切辟支佛、一切菩萨、一切佛的大智慧光明,你想要成就这件事。您真是伟大!
寅二、称扬功德(分二科) 卯一、于修行
长老当知:汝若定能如是精勤修瑜伽行,乃得名为不虚受用国人信施,真实奉行如来圣教。不舍静虑、成就胜观;增长乐居空闲法侣;精勤修学自义瑜伽;不辱有智同梵行者。
这是第二科,「称扬功德」。前面是「赞励庆慰」。他能够发这样的出离心,请求学习圣道,庆慰他。然后要赞叹他,也是鼓励他。现在是第二科,称扬他的功德。分二科。第一科,「于修行」,称扬他的修行的功德。
「长老当知」。前边称他为贤首,现在称他为「长老」。这个也有可能这年轻人称他为贤首,这个年纪大了一点的,就称为「长老」。也可能有这样的意思。「当知,汝若定能」,就是你如果是决定能这样精勤勇猛的修学禅、修学止观的圣行,圣人的德行。「乃得名为不虚受用国人信施」,这可见这个长老是个出家人。你要能够这样修学瑜伽的话,你才可以「名为不虚受用国人信施」。这个国土里边的人,对于佛法有信心的人,他有所布施给你,你就能享受这个信施。你若能修行圣道,你享受这个信施就不会白享受,就会令这个信施者得大功德。他有所供养,你受用了,使令那个施主会得大功德。如果你不修学止观,你受用人家的信施,那个信施就没有什么功德,你不能为他生福,那就是虚受信施了。
「真实奉行如来圣教。不舍静虑、成就胜观;增长乐居空闲法侣」,这还是赞叹他。你若能精进勇猛的「真实」的「奉行」。「奉」,就是随顺,随顺佛陀的圣教去修学,你「真实」的「奉行」如来所开示的圣教,就是瑜伽。你这样修行能「不舍静虑」,这时候应该修止,这时候应该修举,这时候应该修舍,止、举、舍用这三个方法来调心,使令这个心不浮动能够明静而住,你能这样修学瑜伽。或者「成就胜观」,能这样修止举舍,而能还修毗婆舍那殊胜的智慧观察,修学般若智慧,不是世间的智慧;这是出世间胜道的智慧,所以叫「胜观」。
「增长乐居空闲法侣」,你若能这样修行,就是「乐居空闲」的人就加多了、增长了。又多一个人欢喜「乐居」,欢喜居住在「空闲」处的这样的「法侣」,就是修学圣道的好朋友,这样的人就会多了。谁愿意到「空闲」处住呢?都是愿意在热闹的地方住嘛。
「精勤修学自义瑜伽,不辱有智同梵行者」,这是第三句。你能精进的修学「自义瑜伽」:你为了得涅槃而修学圣道,你若能这样做的话呢?就「不辱有智同梵行者」。你知道和你修学「同梵行」的,有智慧的「同梵行者」,你还有这样的「同梵行者」,你若能这样修行呢,就不污辱那「有智同梵行者」了,你们就可以成为「同梵行者」了。如果你不修行,你和他名之为「同梵行者」,事实上不是「同梵行者」。
这个「不辱有智同梵行者」,就是我们出家人这一个寺庙有这么多出家人,有一个出家人有一些污点,被一些社会上的讥嫌那个庙上这个出家人是这样子,那个庙所有的出家人都受了毁辱了。如果你常修学止观使令三业清净,别人在社会一看,哎呀!那个庙上那个出家人有修行,怎么怎么好!所有的出家人都跟着借光了。所以这上面说「不辱有智同梵行者」,你能「精勤修学自义瑜伽;不辱有智同梵行者」是这样意思,这是赞叹了。
卯二、于乐欲
汝今为欲勤修自利利他正行,汝今为欲利益安乐无量众生,哀愍世间及诸天人阿素洛等,为令获得义利安乐,故来问尔。
这是第二科,「于乐欲」。前面是于修行。这里是于`「乐欲」。「乐欲」,就是他的目的。「汝今为欲」,你现在为了想要勤修「自利」的「正行」,「利他」的「正行」,都是瑜伽。「汝今为欲利益安乐无量众生」,你若能够发无上菩提心、发大悲心广度众生,那么就能「利益安乐无量」的「众生」。这个「利益安乐」,现在得到的利益叫「利益」;将来还能得到利益,就叫「安乐」。能够「利益安乐无量众生」。
「哀愍世间及诸天人阿素洛等」,你自己修学瑜伽有成就,你又能发出来慈悲心「哀愍世间」受苦的众生,这上面是举出三善道的众生,天、人、和阿修罗这三种。「为令获得义利安乐,故来问尔」,所以你到这里来请问瑜伽,这个圣道法门。这是说它的要义。
子三、审问(分二科) 丑一、标所应
以如是等柔软言词赞励庆慰,称扬修断诸功德已,复于四种审问处法应审问之。
这是第三科。第三科,是「审问」。那么这个第一科是「往问」,第二科是「庆慰」,现在是「审问」。
这个「审问」,这个「审」这个字,就是详细的、详尽的来问一问你,问一问你的事情,不是简单的,这叫做「审问」。分二科。第一科,是「标所应」。
「以如是等柔软言词」,这位善知识,善达瑜伽的善知识,「以如是等」,像前面这一段文。「柔软言词」但是也是合道理的言词,「赞励庆慰称扬」这位初修业者「修断诸功德已」,他能够发心修瑜伽能断烦恼,这很多很多的功德都说完了。
「复于四种审问处法应审问之」,前面这一段文说完了之后,这位善达瑜伽的善知识「复于」,又在「四种审问处」这个地方,「应审问之」,按照这个「四种」,四个地方来审问他。
这是「标所应」。下面第二科「举告言」,分四科。第一科,是「于三宝所」。
丑二、举告言(分四科) 寅一、于三宝所
告言长老!汝已一向归佛法僧,非外道师及彼邪法弟子众不?
「告言长老」,就是对于这个请法者说。「汝已一向归佛法僧,非外道师及彼邪法弟子众不」?这样问他。你「一向」,就是从来都是这样子,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的吗?「非外道师及彼邪法弟子众不?」你不是佛法以外的那个「外道师及彼邪法」的「弟子?」你是外道人,你是学习外道的啊?这样子问他。这是「于三宝所」。下面「于梵行等」。
寅二、于梵行等
汝已最初净修梵行、善净尸罗、正直见不?
你已经「最初」,从一开始就清净的修学圣道,「修梵行」。「善净尸罗」,你受戒而能持戒清净,你已经在佛法里面得到正知见了吗?这样问他。这下面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九九八页:
最初净修梵行等者:谓能受学远离一切行非梵行习淫欲法。是名最初净修梵行。戒善清净,是名善净尸罗。谓若有见净信相应故,胜解相应故,远离诳谄故,善思法义无惑无疑加行出离故,名正直见。如前已说(陵本二十九卷一十六页)。
「最初净修梵行等者:谓能受学远离一切行非梵行习淫欲法。」能够禁止些事「是名最初净修梵行」。「戒善清净,是名善净尸罗。」前面只是单独说是能远离非梵行,单独指一种。下面这个「戒善清净」,就是很多的戒条,「是名善净尸罗」。「谓若有见净信相应故」,就是你的见,你的智慧与「净信相应」,相信佛法的净信在一起。「胜解相应故」,也有「胜解」与你的智慧相应。「远离诳谄故」,像前面说过这个「善思法义无惑无疑加行出离故」,那么就叫做「正直见」。「如前已说」。
寅三、于圣谛法
汝已于其总标别辩诸圣谛法,若少若多,闻受持不?
这是第三科「于圣谛法」。第一科「于三宝所」,第二科「于梵行等」,第三科「于圣谛法」。
「汝已于其总标别辩诸圣谛法」,说是你从初出家,从初来到佛法里边来,你对于「总标」四圣谛法、「别辩」四圣谛法。「总标」,是大意。「别辩」,就是详细的解释这个四圣谛。「若少若多闻受持不?」或者是多或者是少,关于善知识为你开示四圣谛法,你能够是少或者是多的学习,「闻」就是学习,能够受持吗?你学习的佛法你能够领纳在心而不忘失吗?这问。
寅四、于真出家
汝于涅槃深心信解为证寂灭而出家不?
这是第四「于真出家」。说是你对于涅槃,就是一切佛,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所居住的地方就是涅槃。「深心信解」对于涅槃这里边,很深刻的相信这件事。「为证寂灭而出家不?」就是为了成就涅槃而出家吗?你出家的目的是想要得涅槃吗?这样子。这个在落发的时候,举行那个仪轨的时候念一个颂,说「善哉大丈夫,能了世无常,舍俗趣泥洹,希有难思议」。这个颂也正是标出来,出家是为了得涅槃,是为了得涅槃的。
「善哉大丈夫,能了世无常」世间上的事情,有贪、瞋、痴烦恼的人,感觉到世间上还是很可爱的;但是现在你感觉不可爱了,感觉都是无常的,你千辛万苦的成就了,有多少成就,终究有一天无常了不属于你了,你的辛苦就白辛苦了。在你自己来说就是白辛苦了!「能了世无常」。
「舍俗趣泥洹,希有难思议」,因为你觉悟无常了,你就能把世间上一切虚妄的境界都弃舍了,我要到涅槃那里去。「希有难思议」这件事真是不可思议!这是不容易!能这样发心能这样出家,不容易!所以赞叹他希有。世间上人多的很呢!发心出家的人有几个?所以出家的事情是希有!「希有难思议」。这一段文「汝于涅槃深心信解,为证寂灭而出家不?」
如果静坐的时候也不妨这样思惟。这个地狱、饿鬼、畜生、人间、天上、色界天、还有无色界天,这里边也可以说有苦有乐,但是苦也不是永久的,乐也不是永久的,都是无常的变化。但是你就在这里面流转,今天哭了,明天又笑了,就是这样子变动;若是得了涅槃以后,永久没有这些麻烦的事情,就是永久的安隐自在。你能深入的信解这件事,为了这件事而出家吗?就是这样子。这样问他。
子四、寻求(分三科) 丑一、略标
如是问已。彼若云:尔!次后复于四种处所,以四因缘应正寻求。
「如是问已。彼若云:尔」,这是第四科「寻求」。「寻求」分三科。第一科「略标」。
「如是问已」这善知识,善达瑜伽的、或者是轨范师、或者是亲教师,这样子审问他以后。「彼若云:尔」那个初修业者,假设说「尔」,说是这样子。「次后复于四种处所,以四因缘,应正寻求」,这以后还应该在四个地方,以「四」种「因缘,应正寻求」,应该郑重的特别注意的,还是要审问他。「寻求」还是要审问他的。
这是「略标」,下面是第二科「征列」。第一科是「四种处所」。
丑二、征列(分二科) 寅一、四种处所
何等名为四种处所?一、应寻求其愿。二、应寻求种性。三、应寻求其根。四、应寻求其行。
「四种处所」是什么呢?「一、应寻求其愿」就是列出来。「一、应寻求其愿。二、应寻求种性。三、应寻求其根。四、应寻求其行」这是「四种处所」。
下面第二科,「四种因缘」。
寅二、四种因缘
云何名为四种因缘?一、应以审问而正寻求。二、应以言论而正寻求。三、应以所作而正寻求。四、应以知他心差别智而正寻求。
这是一个「四种因缘」、一个「四种处所」,这是标列出来。下面第三科,就是「四种因缘」和这「四种处所」配合在一起加以解释。分四科,第一科「以审问」,又分二科。第一科「寻求其愿」,分三科。第一科「征」。
丑三、配释(分四科) 寅一、以审问(分二科) 卯一、寻求其愿(分三科)
辰一、征
云何名为应以审问寻求其愿?
「云何名为应以审问寻求其愿」这话什么意思呢?
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举问词」。
辰二、释(分二科) 巳一、举问词
谓如是问:长老于何已发正愿?声闻乘耶?独觉乘耶?无上正等菩提乘耶?
「谓如是问」这个善达瑜伽的善知识应该这样问他,「长老于何已发正愿」在三乘佛法里面,佛法广大无边,但是就是这三种:一个是声闻乘,一个是独觉乘,一个是无上正等菩提乘,就是大乘佛法。你在这个三乘佛法里边,那一种佛法里边,你「发正愿」了呢?是「声闻乘」,你在「声闻乘」里面发愿,我想要得阿罗汉?在「独觉乘」,你发心,我将来出于无佛、无佛法的地方得独觉、得辟支佛,你发了这个愿了吗?是「无上正等菩提乘耶?」是说我也不做阿罗汉,也不做辟支佛,我想要成佛!你这样发愿了吗?这样问他。这个事我们寺院里边收徒弟,说这个人要来出家,多数疏忽了这件事!你发愿,你发的是那一个愿呢?你发愿没发愿?多数是疏忽了这件事。不过有的时候也会提到这件事,这是一种。这是「寻求其愿」。「举问词」,第二科「随自答」。
巳二、随自答
彼得此问,随自所愿,当如是答。
那个初修业者,善知识这样问他「随自所愿,当如是答」,随你自己你发的什么愿,你就那样回答。你发了声闻乘的愿、发了辟支佛的愿、发了无上正等菩提的愿了吗?你就这样回答,如实的回答。
辰三、结
如是名为应以审问寻求其愿。
这是结束这一段,这就叫做「应以审问寻求其愿」。这样意思。
卯二、寻求种性根行(分二科) 辰一、征
云何名为应以审问寻求种性及以根行?
这是第二科「寻求种性根行」,分二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云何名为」?怎么叫做「应以审问寻求他的种性及他的根行」呢?
这是「征」是问。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举问词」,分二科。第一科「总」。
辰二、释(分三科) 巳一、举问词(分二科) 午一、总
谓如是问:长老!于自种性根行能审察不?
「谓如是问」,应该这样问。「长老,于自种性根行能审察不」,就是称这个初修业者为「长老」。「于自种性」,对于你自己,你是声闻的种性?你是独觉乘的种性?你是无上正等菩提的一佛乘的种性?你是那一种「种性」,你自己能够审察,能够反省自己来观察自己,是那种「种性」吗?这样子问他。「长老!于自种性根行能审察不」,这是「总」说的。
下面是「别」说。分三科,第一科是「种性」。
午二、别(分三科) 未一、种性
谓我本来有何种性?声闻乘耶?独觉乘耶?大乘等耶?
「谓我本来」,这句话就是说,我本来有什么样的「种性」。我是「声闻乘」的种性,我是「独觉乘」,我是「大乘」。这样子来反问自己,我是那一种。第二科,是「根」。
未二、根
有何等根?为钝?为中?为利根耶?
就是这个善知识问他,你是那一种根性?你是「钝」根,你是「中」根,你是「利」根。这三种根性,你是属于那一种呢?这是「根」。下面是「行」。
未三、行
有何等行?为贪行耶?为瞋行耶?广说乃至寻思行耶?
「有何等行」,「行」就是心,你的心是怎么情形呢?「为贪行耶?为瞋行耶?广说乃至寻思行耶」,就是你自己观察你自己的内心的烦恼,是属于那一种烦恼特别多。你是「为贪行耶?」,是贪烦恼特别多?「为瞋行耶?」,是瞋烦恼特别多?「广说乃至寻思耶?」,贪、瞋、愚痴的烦恼多?就是不懂得缘起就是愚痴。还有高慢的烦恼多?「寻思行耶?」,是你的散乱心特别多?是这样子。
巳二、如问答
彼若黠慧,能自了知前后差别种性根行,善取其相如问而答。
这是第二科,「如问答」。巳一是「举问词」,下面就是「如问」而回「答」。
「彼若黠慧」,就是那个初修业者如果是特别有智慧的人,「能自了知前后差别种性根行」,他自己能知道,我过去以前怎么样,我现在怎么样,前后怎么样,这样子差别的情形,就知道自己是什么种性。我是声闻种性、我是辟支佛种性、是一佛乘的种性,就能知道;我是利根、我是钝根、我是中等的根行,也都能知道;我的烦恼,那一种烦恼是偏重的,我也都能知道。「善取其相」,他善能够取得自己内心的相貌,是那一种「种性」,什么「根」,什么「行」。「如问而答」,如善知识的问,而会回答出来,回答这个问题。这是第二科「如问答」。第三科「不能答」。
巳三、不能答
若性愚钝,不能自知前后差别,乃至不能善取其相,由是不能如问而答。
「若性愚钝,不能自知前后差别」,若是这个人「愚钝」愚痴、迟钝。他「不能自知前后」的「差别」,「乃至不能善取其相,由是不能如问而答」,他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寅二、以言论(分三科) 卯一、标
从此已后,应以言论寻求彼三。
这是第二科「以言论」。前面第一科说完了,前面是「以审问」。现在这里「以言论」,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从此已后,应以言论寻求彼三」他自己若是不能回答这个问题,那怎么办呢?就是「以言论」的办法可以知道。应以三乘的「言论」,「寻求彼三」种。一个种性,一个根,一个行,「寻求彼三」种的差别。
第一科是「标」。第二科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寻求种性」,分三科。第一科是「依声闻乘」,分二科。第一科是「对彼说」。
卯二、释(分三科) 辰一、寻求种性(分三科) 巳一、依声闻乘(分二科) 午一、对彼说
谓对其前应以显了正理相应众杂美妙易解言词,说声闻乘相应言论。
这个善知识「对其前」,于他对面,在他的前面,这样子对他说话,怎么说呢?「应以显了」,就是话要容易明白,说出这话要很明显的叫做「显了」。但是是有正理的,这个「正理」的这种语言表达出来,表达这个正理,表达的非常显明。与正理相应的言论。「众杂美妙易解言词」,这个言词里边还有很多夹杂上很美妙的一种言词,很容易明白的言词,这些言词究竟说什么呢?「说声闻乘相应言论」,开示他与声闻乘相应的这种言论。发声闻乘的出离心,为他解释苦集灭道,生死是苦,涅槃是乐,怎么样修学四念住,这些事情。这是「对彼说」。
下面第二科「观彼相」,分二科。第一科是「信解」。
午二、观彼相(分二科) 未一、信解
彼闻宣说此言论时,若身中有声闻种性;于此言论,便发最极踊跃欢喜深生信解。
「彼闻宣说此言论时」,「彼」那个初修业者听闻善知识宣说声闻乘的言论的时候。「若身中有声闻种性」,假设这位初修业者,他的色、受、想、行、识里面,有「声闻乘」的「种性」的话。「于此言论,便发最极踊跃欢喜」他就对这样的佛法发欢喜心。「深生信解」,深深的生出来信解心,就是契机了。这是第一科「信解」。第二科是「不信解」。
未二、不信解
若身中有独觉种性、大乘种性,于此言论不发最极踊跃欢喜,不生信解。
他不是这种种性的人,听闻了声闻乘的佛法,他「不发最极踊跃欢喜」他不信解,就是不契机了。
巳二、依独觉乘(分二科) 午一、对彼说
次复为其说独觉乘相应言论。
这是第二科,前面是「依声闻乘」。「次复为其宣说这个独觉乘相应的言论」,「独觉乘」的「相应言论」,也还是要亲近诸佛,听闻无量无边的佛法,要修学四念住的圣道、栽培善根。但是他发愿,我在无佛、无佛法的世间得圣道,因为见佛多、闻法多、栽培善根也多,这三多;所以到了那个因缘成熟的时候,就是那个世界上也没有佛,也没有佛法流行世间,他的善根成熟了,有小小的因缘触发他,他就得辟支佛道了。是这样子言论。
午二、观彼相(分二科) 未一、信解
彼闻宣说此言论时,若身中有独觉种性,于此言论便发最极踊跃欢喜,深生信解。
他有这样的种性,就是他的色、受、想、行、识里边有无漏的辟支佛的种性,这个时候听善知识说辟支佛乘的佛法,他就相信了,他生欢喜心。未二,是「不信解」。
未二、不信解
若身中有声闻种性、大乘种性,则不如是。
他不欢喜,他不欢喜做辟支佛。
巳三、依菩萨乘 午一、对彼说
后复为其宣说大乘相应言论。
第三科「依菩萨乘」,分二科。第一科「对彼说」。这是一个声闻乘种性,一个是独觉乘种性。现在是第三种「依菩萨乘」,就是一佛乘的种性。「后复为其宣说大乘相应言论」,要发无上菩提心,行六波罗蜜;也要修止观,断烦恼,发大悲心,广度众生。生死是苦,但是菩萨得了圣道他不怕苦,世间上一切染污法不能染污菩萨的清净心,他能这样子,长时期无量劫的在生死里面度众生。这样子,「为其宣说大乘相应言论」。
午二、观彼相(分二科) 未一、信解
彼闻宣说此言论时,若身中有大乘种性;于此言论,便发最极踊跃欢喜深生信解。
这是已经契机了。
未二、不信解
若身中有声闻种性、独觉种性;则不如是。
他就不信解,他不欢喜。
辰二、寻求其根(分三科) 巳一、钝根
若有钝根,虽闻宣说粗浅言论;而于法义励力审思,方能领受解了通达。
「若有钝根,虽闻宣说粗浅言论」,这第二科。前面是「寻求种性」。那么经过这样的三乘佛法的言论,就知道了这个人是什么的种性了。现在第二科「寻求其根」,分三科。第一科是「钝根」。
「若有钝根虽闻宣说粗浅言论:而于法义励力审思,方能领受解了通达」,若是这个初修业者,他是一个「钝根」的人,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不是那么锐利,「虽闻宣说」虽然听善知识为他宣说「粗浅」的「言论」,不是深奥的言论。「而于法义」,粗浅的言论当然也是说的佛法,「励力审思」这位初修业者听闻了这样的法义,「励力」,特别努力的去思惟这个法义「方能领受」、方能「解了」,方能够「通达」。这样子,那么这个人就是钝根了。
巳二、利根
若有利根,虽闻宣说深细言论;而于法义速能领受解了通达。
第二科,是「利根」人。若是这个初修业者的人,他的眼、耳、鼻、舌、身、意非常的锐利。眼也是锐利,耳也是锐利,乃至第六意根也非常锐利而不迟钝。「虽闻宣说深细言论」,虽然听闻善知识宣说甚深微细的法义,这种样的言论。「而与法义速能领受了解通达」,而这个利根的人,「深细」的「言论」不是容易懂,但是他对于这样的「法义速能领受」、速能「解了」、速能「通达」。
这个「领受」,就是把你所说的法义领纳在心,这个「领受」也不容易。譬如说一段话,我听你说一段话,我能领受少部分,其余说什么我不知道。有的人会说错会了义,说这段话的正义他不知道,不知道这一段话说什么事情,所以这个「领受」也不是容易的事情!这是「领受」。这个「解了」呢,和这个「通达」呢,「解了」是法,「通达」是义。可以这么解释。这个「领受」是总说的,一个是法,一个是义;解了与通达就是别说,但是有一点不同。那么这个利根的人「而于法义速能领受解了通达」,这就很明显知道这个人是「利根」了。
巳三、中根
若有中根,则不如是。
这是第三科,「中」等「根」性的人。他就不如是,也不是钝根那样子,也不是利根这样子。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一○○○页:
虽闻宣说深细言论者:此中言论,谓如缘起等教应知。
说十二缘起,或者四谛,或者六波罗蜜这一切的佛法。
辰三、寻求其行(分五科) 巳一、贪行
若有贪行,彼闻为说净妙言论,便发最极净信爱乐,悟入其趣;身毛皆竖,悲涕堕泪;其身外现润滑相状,其心内怀柔软怡悦。
「若有贪行,彼闻为说净妙言论」,这第二科是「寻求其根」。他是利根、钝根、是中根,「寻求其根」。现在第三科「寻求其行」。这分五科。第一科,是「贪行」。
「若有贪行」,若是这个众生,他的贪烦恼特别重,这样的人。那怎么知道他贪烦恼重呢?「彼闻为说净妙言论,便发最极净信爱乐,悟入其趣」,如果是这个众生听善知识为他宣说清净微妙的言论,说这样的佛法。「便发最极净信爱乐」,说是阿弥陀佛国七宝庄严,依报庄严,正报也是庄严,说这些话。「便发最极净信爱乐」,他就生欢喜心。「悟入其趣」,他能够明白那件事的道理。「身毛皆竖」,都竖起来了。「悲涕堕泪」,感动到这个程度,「其身外现润滑」的现象。「润滑」的现象就是水分大,也就是贪烦恼重的人就会有这样的反应,「其身外现润滑」的「相状」。「其心内怀柔软怡悦」,他内心里面柔和、柔软、喜悦,这样的现象。看《披寻记》。
《披寻记》一○○○页:
彼闻为说净妙言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是名净妙言论,感可爱生净妙果故。
「彼闻为说净妙言论者」,是什么言论呢?「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是名净妙言论,感可爱生净妙果故」,这是「净妙」的「言论」。下面是瞋行。
巳二、瞋行
若有瞋行,当知一切与上相违。
若是这个初修业者,很多烦恼虽然都是有,但是瞋烦恼特别重。「当知一切与上相违」,那他听闻了佛法的反应,和那个贪行者是不同的,这是不一样的反应。你若说个净妙言论,他不会发出最极净信爱乐,悟入其趣的,不会有这种事情。这个瞋行这段文说的简单。下面第三科,是「痴行」,分两科。第一科「生怖畏」。
巳三、痴行(分二科) 午一、生怖畏
若有痴行,彼闻为说决定通达涅槃离染相应言论,便生最极惊恐怖畏。
若是这个众生他的烦恼里边愚痴的烦恼特别重,这个愚痴,我们通常说这个人很笨就叫愚痴;固然这是愚痴,但佛法说愚痴又不只于此,这个人很有学问智慧很高的,但是站在佛法的立场可能说这个人是愚痴,也可能是这样的。我们看这上面说:「若有痴行的众生,彼闻为说决定通达涅槃离染相应言论」,如果善知识为他宣说「决定通达涅槃离染相应言论」,这个「涅槃」,是一切圣人住处,这是肯定的,不须要犹豫的事情。你若通达这个涅槃的境界,那是离一切相的境界,不生不灭的。「离染相应言论」,离一切染污相应的这种语言,表达涅槃缘起的境界。「便生最极惊恐怖畏」那么听闻了这样的佛法,而这愚痴的行者,他就会生出来很大的恐怖。那地方没有我了,也没有色、受、想、行、识,也没有色、声、香、味、触、法,也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离一切相的境界,他就心里恐怖。那么这表示这人是愚痴行者。
午二、例钝根
如是钝根,如是痴行,当知亦尔。
这是「痴行」。第一是「生怖畏」,第二是「例钝根」。愚痴行者是这样的反应,如前面说的「钝根,如是痴行,当知亦尔」。前面说钝根人是那样相貌,现在这个痴行者也是那样,也是这样情形。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一○○○页:
彼闻为说决定通达等者:此中言论,谓即显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法尔道理应知。依无常义,此说决定。依无我义,此说通达。依涅槃寂静义,此说涅槃离染。
「彼闻为说决定通达等者:此中言论,谓即显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法尔的道理」。「诸行无常」是「法尔」的道理,「诸法无我」是「法尔道理」,「涅槃寂静」也是「法尔道理」应知。
「依无常义,此说决定。依无我义,此说通达。依涅槃寂静义,此说涅槃离染」,这样配合这一段文。
巳四、慢行
若有慢行,彼闻为说正法言论,不甚恭敬属耳乐闻,不极安住求欲领解奉教行心。虽作方便引发其心,令受正化;而不分明发言称善。
这是第四科,「慢行」。这高慢心特别强的人。「若有慢行,彼闻为说正法」他听闻善知识为他宣说「正法言论」的时候,「不甚恭敬」他心面不是很恭敬,他不能够「属耳乐闻」。把这耳朵注意这个法的音声,说法的因声,他不能这样子,心里面不是很愿意听。
「不极安住求欲领解奉教行心」,他心里也可以有一点安住,但是「不」是「极安住」,不是「求欲领解奉教行心」,没有这种心情。
「虽作方便引发其心,令受正化」,善知识虽然知道这人是这种根性,就是用一种善巧方便引发他求法的诚恳心。「令受正化」,令他接受正法的教化。「而不分明发言称善」,虽然善知识给他这样接引他,他还是不能明白的表达出来,佛法真是善法,是第一义最殊胜,他还不能这样称扬赞叹的。这就是高慢心特别多的人是这样子。
是第四科。下面是第五科,是「寻思行」。
巳五、寻思行
若寻思行,彼闻为说正法言论,虽摄耳听而心散乱,恶受所受。凡所领受不坚不住:随受随失,数重请问。
「若寻思行」,「寻思行」,就是妄想特别多,散乱的人。「彼闻为说正法言论,虽摄耳听而心散乱」,虽然他也注意听,心里面散乱成了习惯还是不能专注。「恶受所受。凡所领受不坚不住」,他这个人就是有这种「恶受」,就是散乱种种杂染的这种境界,他就是在这上面东想西想,习惯了在杂染的境界上虚妄分别,叫「恶受所受」。「凡所领受不坚不住」,不管他领受甚么事情,都是不能坚固、不能够深刻,不能够安住在那里。有的人他能够在一件事上能深入思惟、观察,但是有的人不能!这件事还没做完就放下了,就去做第二件事了,第二件事还没做完又去做第三件事,就是不能安住在一件事把它做圆满。
「随受随失」,这种人随他去领受一件事的时候,随时也就失掉了,这个散乱心重的人多数难有成就。「数重请问」,又失掉了,想要知道是甚么,还要再请问是甚么?
卯三、结
如是名为应以言论寻求种性,及以根行。
第三科「解释」。前面这个标题的时候,应以言论寻求种性,应以言论寻求他的根性,就是这样子。
寅三、以所作(分二科) 卯一、征
云何名为应以所作寻求彼三?
「应以审问」,「应以言论」。现在「应以所作」,来寻求这件事。分二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应以所作寻求彼三」?就是他的种性、和他的根、和他的行。是利根?是钝根?是贪行?是瞋行?是三种。
卯二、释
谓如前说声闻种性、及贪等行补特伽罗,所有相状;是名所作。由此所作,如其所应,当正寻求种性根性。
「谓如前说声闻种性」,这是第二科「解释」。「谓如前」面「说声闻种性」,这在〈声闻地〉一开始说到:这个人从无始劫来他的眼、耳、鼻、舌、身、意,有「声闻」的无漏的种性;这个人从无始劫来他就有辟支佛的无漏种性;这个人从无始劫来自然而然他有佛乘的无漏种性,他有佛性。这个人有「声闻种性」、有辟支佛种性的人,没有佛性。也有的人有声闻的、有辟支佛的、佛的,三种佛性都有;有的人只有一种;有的人统统没有。也是各式各样不同。「谓如前说声闻种性、及贪等行补特伽罗,所有相状」,有「声闻种性」,前面有说过「声闻种性」的相状、有辟支佛种性的相状、有一佛乘种性的相状;有贪、瞋、痴、慢、散乱,各式各样的相状,「是名所作」,这就叫做「所作」。他有这样的种性,有这样的利根、钝根,有这样的烦恼,就表现出来这样的相状,这就叫做「所作」。
「由此所作,如其所应,当正寻求种性根性」,由这个种性和利、钝根和这个烦恼的行相,随其所应,你就可以寻求,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是甚么种性。这个人是利根、钝根,这个人是那一种烦恼是偏强的就知道了。
寅四、以知他心差别智(分二科) 卯一、征
云何名为应以知他心差别智寻求种性及以根行?
这第四科,「以知他心差别智」分二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应以知他心的差别」就是他心通。知道他内心的差别,他现在是想甚么事,各式各样的差别的事情叫做「差别」。你通达别人内心的差别相那叫做智慧。用这样的智慧「寻求种性」,寻求那个人是声闻种性、是辟支佛种性、是一佛大乘的佛种性,就可以知道。「及以根行」,这个人是利根、是钝根,是那一种烦恼偏强都可以知道。怎么叫做「应以知他心差别智寻求种性及以根行?」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
卯二、释
谓如有一,善达瑜伽,修瑜伽师已得知他心差别智。彼由如是他心智故,如实了知种性根性。
「谓如有一」,就是譬如有这么一个人。「善达瑜伽,修瑜伽师已得知他心差别智」,这个人得了他心通了,他修止观达到这个程度了。「彼由如是他心」的「智」慧的关系,「如实了知种性根性」他就是一入定,用他心通去观察这个人就知道了,知道这人甚么种性,是利根、钝根,是那一种烦恼是偏重都知道。
子五、安立(分四科) 丑一、标
于四种处以四因缘正寻求已,复于五处如应安立。
这下面是第五科,叫做「安立」。就是「安立」瑜伽,分四科。第一科是「标」。「于四种处以四因缘正寻求已」,前面这一大段说的就是结束前面。「复于五处如应安立」,还要在五个地方,来安立这个瑜伽来教化这个人。这是第五科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征」。
丑二、征
云何五处?
这是「征」,下面第三科是「列」。
丑三、列
一、护养定资粮处。二、远离处。三、心一境性处。四、障清净处。五、修作意处。
这是五处。这五处列出来。
丑四、释(分四科) 寅一、护养定资粮处(分三科) 卯一、征
云何护养定资粮?
这是第四科「解释」。「解释」分四科。第一科,解释这个「护养定资粮处」。分三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护养定资粮」?这是「征」。下面第二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戒律仪」分二科。第一科「明护养」。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举戒律仪(分二科) 巳一、明护养
谓若成就戒律仪者,即于是处为令不退,住不放逸;如佛所诫、如佛所许,圆满戒蕴学处差别,精进修行,常无懈废。
「谓若成就戒律仪者」,这是说若是这个初修业者,他成就了「戒」的「律仪」清净,受了戒就能持戒清净。「即于是处为令不退,住不放逸;如佛所诫、如佛所许,圆满戒蕴学处差别,精进修行,常无懈废」。「即于是处」就是在清净律仪这个地方,「为令不退」为令自己的道心不退,安住在不放逸,这个心要能保持内心的清净,令戒不违犯戒,一直的不犯戒。「如佛所诫、如佛所许」,「如佛」所告诫,这件事不可以做。「如佛所许」佛说这件事情可以做,就是这样子。「圆满戒蕴学处差别」,佛叫你不要做我就不做,佛叫我做我就做,你若能这样你的这个戒的律仪就圆满了。这功德就圆满了,「圆满戒蕴学处的差别」。这个戒里面各式各样的不同,所以叫做「差别」。「精进修行,常无懈废」,这个持戒不是一天两天,要长时期精进这样修行,长期的不要「懈废」,不要说今天不要诵戒了,这条戒我不用受持了。不是这样子!要长时期「精进「的「修学」这个戒。
巳二、显堪能
如是能于已所证得尸罗相应学道无退,亦能证得先所未证尸罗相应殊胜学道。
这是第二科,「显堪能」。前面是这个「护养」这个「戒」,叫它清净,长时期的学习不要退失。这是第二科,「显堪能」。
「如是能于已所证得尸罗相应学道无退」,前面这样子你已经成就的「尸罗」。「尸罗」就是戒,「尸罗相应」的这种律仪,这样学习圣道而能够不退,一直能这样持戒清净。「亦能证得先所未证尸罗相应殊胜学道」,你戒律若是学习长时期持戒清净,你还能够成就以前,就是持戒所未成就的「尸罗相应」的「殊胜学道」,那就是定。就和慧已经能成就了。显他的「堪能性」,那就是有「护养」;戒律有护养定慧的功能。
下面是辰二「例余善法」。前面是戒,「举」这个「戒律仪」,这是说其他的善法。分二科「能防护」。
辰二、例余善法(分二科) 巳一、能防护
如说成就戒律仪,如是成就根律仪、于食知量、初夜后夜悎寤瑜伽、正知而住、如是乃至成就所有沙门庄严。随所获得资粮所摄善法差别,皆能防护令不退失。
「如说成就戒律仪,如是成就根律仪」就是守护根门,守护眼、耳、鼻、舌、身、意,叫它清净。「于食知量」这个饮食要知道量,不要过量不要吃太多。「初夜后夜悎寤瑜伽」,「初夜后夜」不要睡觉,中夜可以休息。「初夜后夜」要「悎寤」不要睡眠要修习止观,这是一种。「正知而住」就是若来、若往、若视、若瞻这些行住坐卧,一切时、一切处,要保持内心的清净叫「正知而住」。
「如是乃至成就所有沙门庄严」前面说过这个。「随所获得资粮所摄善法差别,皆能防护令不退失」,这些沙门庄严的事情,这都是圣道的资粮,你能成就了这些圣道的资粮,就叫做「获得资粮所摄善法的差别」。「皆能防护令不退失」,这位初修业者你想要修瑜伽,这些事情你都要防护使令它不失掉。
巳二、能长养
于后胜进善法差别,为速圆满,为如所说无增无减,平等现行。发生乐欲,增上欣慕:恒常安住勇猛精进。是名护养定资粮。
「于后胜进善法差别」,前面是修学圣道的资粮。「于后」,就是正式修学圣道了。「于后胜进善法」正式地修瑜伽、修四念处。这个「胜进」,更有力量向前进步的善法,就是修习这个四念住,「善法」差别。「为速圆满」为求圣道迅速的圆满。「为如所说无增无减」,「为如」佛「所说」的圣道瑜伽的法门,你不要自作聪明增加上,佛这么说你感觉到不够还要再增加,不要!你不要这样子;也不要减少。「平等现行」就是佛怎么说就怎么做,不增不减的,就叫「平等」。「平等」的把佛所说的这样去修行,叫「平等现行」。「发生乐欲,增上欣慕」,发出欢喜心我希望成就这件事,是「发生乐欲」。
「增上欣慕」是有力量的一个仰慕心情,我也希望成就这样的圣道。「恒常安住勇猛精进」,不能说一天二天的精进,你要长时期的安住在「勇猛精进」里面。这「勇猛」是甚么呢?不怕苦恼,我不怕困难,你怎么苦我不怕这件事,叫做「勇猛」。在这「勇猛」的心情里面修学圣道,而不退转这个境界。这个修学圣道这件事,不能没有困难这件事,不能没有困难的。所以加上一个「勇猛」,这个六波罗蜜里面的精进波罗蜜实在就是「勇猛」波罗蜜,叫「勇猛精进」。
卯三、结
是名护养定资粮。
这就叫做「护养定资粮」。这前面这一切善法能护养定,是定的因缘,能建立定的一个因缘,所以叫做「资粮」。照理说也可想而知的事情,世间上的事情,不管你是士、农、工、商,这些事情做起来都不是容易,何况修学圣道!你不勇猛精进能成就?所以一定也要勇猛精进,「是名护养定资粮」。这是结束这一段文。
我们看佛在世的时候,有些阿罗汉很容易就成就了。像舍利弗尊者他听马胜比丘说一个偈,他就得初果,得了初果他就来见佛。见佛的时候,这个大概是经过七天,舍利弗的舅舅,就是他的母亲的弟弟来了,就和佛辩论,他的舅舅叫摩诃俱絺罗。佛问他:「你和我辩论,你把你的宗旨立出来,你以甚么为宗旨」?「我一切法不受」为宗旨。佛说:「你这个见受不受?」,「是见受不?」你这个一切法不受是你的见解,你这个见解你受不受?他不能回答这个问题,这样子他输了。他就辩论输了,他就走了,舍利弗听见这个辩论的时候得阿罗汉!
你看佛在世的时候得圣道的一些人,有些人很容易,有些人就很难。这是甚么原因呢?有难有易呢?就是你善根的栽培的关系。你栽培的圆满得圣道很容易;你栽培的不圆满,你得圣道就难!但是还是能得圣道。所以从这个佛在世的时候,得圣道的情况我们不要害怕,你不要勇猛精进这个事我做不到!你不用害怕,你就是栽培善根,天天这样做天天这样栽培,终究有一天,你善根达到一个程度了,一念相应慧,得阿罗汉!就得无生法忍了,还不是难事。
-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九(7)
-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师地论讲记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9)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8)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6)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5)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12)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