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
《药师经》,全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由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为中文。和《地藏经》一样,《药师经》是赞叹药师佛行愿的佛经,是大乘经典之一。《阿弥陀经》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从一日乃至七日能够一心不乱,此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详情]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三四)
戊四 救脱重劝修度
“复次、阿难!彼琰魔王主领世间名籍之记,若诸有情,不孝五逆,破辱三宝,坏君臣法,毁于性戒,琰魔法王随罪轻重,考而罚之。是故我今劝诸有情,然灯造旛,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众难”。
琰魔罗王,前已言之详矣。其为主领世间名籍之记者,三界众生烦恼未断,生死未了,皆在其势力范围管领之下。昔有比丘修诸禅定,临终生四禅天,而因起谤法之念,须臾即落地狱。故不但人有堕狱之危,即至非非想处寿命八万四千岁,尽时亦堕地狱,不能超越琰魔罗王之范围支配。盖琰魔罗王为可堕地狱有情共业增上而成,故有情之年贯名籍,皆操其手;赏善罚恶,由其指使。五逆者: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不孝乃五逆之首。三宝,佛、法、僧,为万善之基础,究竟之依归;若事破坏,自失义利,复造重罪。君臣之法,乃国群秩序,坏亦罪重。性戒者,戒有遮戒与性戒:遮戒、唯属佛制遮止不作之戒;性戒乃本性是恶法,人人宜戒,如杀、盗、邪、淫等,若已受戒者,若未受戒者,毁之皆罪。如是种种罪业,死必应堕地狱而受琰魔法王之考罚。然此诸业,有不知而犯,有明知故犯,有无意而犯;即今世未犯,而无始劫来未有不犯者。故忏悔文云:“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亦即忏悔往业。故人人皆有业因,必招业果,人人不能脱离琰魔王法,是以重重劝修药师佛法,或于现生增长福寿,或有临终往生净土,超脱三途,是皆救脱菩萨之大悲表现也。
丁三 药叉誓护周
戊一 列药叉众
尔时、众中有十二药叉大将,俱在会坐,所谓:宫毗罗大将,伐折罗大将,迷企罗大将,安底罗大将,頞你罗大将,珊底罗大将,因达罗大将,波夷罗大将,摩虎罗大将,真达罗大将,招杜罗大将,毗羯魔大将:此十二药叉大将,一一各有七千药叉,以为眷属。
有情持奉益中三周,今第三药叉誓让周。药叉神将闻佛法后,感佛恩德,发大誓愿,荷负有情,故有此周。此中有三,今初列十二神将之名。药叉翻音,非同药师翻义,亦作夜叉。常人闻夜叉之名,即同罗刹等起凶恶惊怪之想,实则不然,盖药叉非如罗刹等之专害人者。佛教说八部众,药叉位列第三;四天王八部神将,药叉居首。故无论在佛教,在护世四天王,药叉皆居次要与主要地位,护持佛法,誓愿弘深,故药叉实异常人之观念。复次、药叉即金刚力士,有天行药叉,空行药叉,地行药叉;其义翻为勇健,亦正显其是勇敢强有力者,不被一切摧伏而能摧伏一切,故诸佛菩萨往往现此金刚力士药叉身。又翻疾捷,显三种药叉,威德自在,人间天上,往来迅速,其疾如风。复次、一行禅师在大日成佛经疏中翻为秘密,其请佛说法之秘密主,即药叉主,以其勇健疾捷,一切身语意业神变莫测,故名秘密。又楞伽经在楞伽山为药叉王说,其威力极大,故大日经中称之为秘密主。复次、鸠摩罗什亦译贵人;言其为富贵人,自富贵复能使人富贵而居人之上。古印度民间求神之易感应者,药叉居多,故其祀奉亦极普遍。又密部咒语,皆列上首鬼神名号,而其最名最灵验者,亦推药叉。盖咒语有生善灭恶之功效,其义译作遮持,即遮一切恶,持一切善,故药叉能有求必应。
昔清辩菩萨著掌珍论,综龙树中论明一切空义,与护法菩萨一切唯识义互相抗衡。而二说各具坚固之理,互不摧折。乃发愿保其色身,留待慈氏证明,求观音大士,满其所愿,后得观音感应,持咒咒开岩石,有药叉神出现,引入其中,保留色身,以待慈氏,得满所愿。此亦由药叉神将之力,其所持咒,亦属药叉神咒。上来所说各节,皆所以显药叉神将,在佛法中所居地位之重要也。又此经明十二大愿,与十二药叉神将,亦极有密切关系。药师本因地中所发十二大愿,上求佛德,下利有情,果上得满本愿,乃等流为十二药叉神将,故十二大愿,即化成十二药叉神将。故十二神将,乃佛果之化身,如西方弥陀欲令法音宣布,变化众鸟;而今东方药师欲令十二大愿具体表现,化此十二神将,故约迹而论,为十二神将;约本而论,即佛身等流也。
宫毗罗、义为蛟龙,即金龙身首。伐折罗、义为金刚,手执金刚杵故。迷企罗、义为金带,腰束金带故。安底罗、义为破空山。頞你罗、义为沉香。珊底罗、义为螺女形,首冠华发如螺故。因达罗、义为能天主,亦云地持。波夷罗、义为鲸鱼,长大如鲸故。摩虎罗、义为蟒龙。真达罗、义为一角,头有一角故。招杜罗、义为严帜,又云杀者。毗羯罗、义为善艺。此十二名字不必作何等解释,若依印度原音呼召,即与神咒有同等功效;故下文定经名云:“亦名说十二神将饶益有情结愿神咒”。故十二名字,亦可当咒持诵;呼其上首名号,部众皆服,此十二神将,各有七千药叉以为眷属;既为首领,必有部众,首领既来,部众必俱。如药师有七佛,而以药师为主,余六佛为伴,七佛合作,成其曼答啰之团体;举念一佛功德,七佛齐彰焉。
戊二 感恩护法
同时举声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不复更有恶趣之怖。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尽形归佛法僧,誓当荷负一切有情,为作义利,饶益安乐。随于何等村城围邑,空闲林中,若有流布此经,或复受持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恭敬供养者,我等眷属卫护是人,皆使解脱一切苦难,诸有愿求悉令满足。或有疾厄求度脱者,亦应读诵此经,以五色缕,结我名字,得如愿已,然后解结”。
既闻佛法,蒙佛威德,获大利乐,故发愿拥护是法,流通是法。无恶趣恐怖,可有二义:一、药叉依六趣言,属杂趣摄;依五趣言,属鬼趣摄。既在恶趣,自然不免恐怖,但今由佛力加被,作利生事,虽在恶趣而不生恐怖。二、蒙佛威力,闻佛法后善根增长,从此不复更堕恶趣,故无恐怖。但此二义,犹属浅释。若作深解,药叉又由闻法功德威力,摄迹归本,即成药师佛心的十二大愿,将迹上所现之相摄归果上不思议功德之本,皆是药师如来法身、等流身、利乐众生之妙用。如弥陀之化众鸟,则觅恶趣之相尚了不可得,何恐怖之有?此其所以感恩护法也。
我等相率,皆同一心,此之一心,最为难得!彦云:“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人不在多,若能志同道合,协力一心,即有作为。周武王说:纣有亿万人、亿万心,周虽三千人,皆同一心,放亡纣者必周。今无量药叉皆同一心,皈依三宝,荷负一切有情,其能如此,皆由佛力。
义利二字。依中国向来解释,可作二种:一、以利为利,只愿个人利益,不管他人幸福者,属于不义之利。二、以义为利,至其极、所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见有于他人利乐之事,虽牺牲个己之物质财产与精神生命,亦所不惜。今药叉神将,唯作义利,故饶益有情也,依佛教解义利:利他为义,自利为利;与将来安乐为义,与现世安乐为利;出世福为义,世间福为利;真谛第一义为义,俗谛转烦恼成菩提为利;今药叉即作如是义利安乐有情。
此义利既通现世与未来,故若此世,若他世,若在村国城邑等此经流布处,此人读诵处,皆起卫护,令诸修法有情离苦得乐。是故此十二神将之誓愿,即成七佛本因之誓愿,为此经所宗重。悉令满足、即消灾,有疾厄求救脱,即延寿。但欲消灾延寿,须修药师佛法;又以五彩丝缕,或梵字,或华字,结成名字,皆得随愿求遂;此即药叉神将所发之愿也。
戊三 释尊赞许
尔时、世尊赞诸药叉大将言:“善哉!善哉!大药叉将!汝等念报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恩德者,常应如是利益安乐一切有情”。
此释尊赞许药叉大将,既上求药师佛德,复下度有情众苦,难得希有,故双赞善哉。又、汝等药叉蒙佛威力,无恶趣怖,今宜念佛恩德,发起如是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之心,以恩报恩,理之当然也。
- 上一篇:弥勒净土论-第一章
- 下一篇:《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三三)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二四)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二三)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二二)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二一)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二十)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十九)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十八)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十七)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十六)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十五)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十四)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十三)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十二)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十一)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十)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九)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八)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七)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六)
- 《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五)
- 佛说无量寿经上卷
- 佛说无量寿经下卷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
- 华严经要解(1)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一)
- 阿弥陀经白话文(一)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一)
- 观经四帖疏(卷一)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一)
- 大般涅槃经卷上(一)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一)
-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黄念祖居士(一)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上)
- 阿弥陀经白话文(二)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二)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1)
- 善导大师全集-观经四帖疏(上)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一)
- 阿弥陀经白话文(三)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徐恒志居士(上)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卷上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二)
- 阿弥陀经白话文(注解)
- 阿弥陀经白话文(四)
-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一】
-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一
- 净土十要(第一) 阿弥陀经要解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作七安心)
- 悲华经卷第一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三)
- 万善同归集(一)
- 普贤菩萨行愿品白话解释(一)
- 《净修捷要》报恩谈
- 华严经要解(2)
- 拜佛与医学 第一讲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三)
- 复李德明居士书四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四)
- 与妙真大师书七
- 一朵莲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开的解释
- 净土三经是指哪三经?主要内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实故事
- 潇洒的东门乞丐往生记
- 百岁老居士崔成贵往生纪实
- 慈母虔诚念佛,终微笑往生净土
- 今生做眷属,必有前世因缘
- 两位法师一同发愿,感佛来迎同时往生
- 无神论者归弥陀,敬礼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认果不认因
- 曹操投胎转世变为猪 因果轮回不可思议
- 持烛专注观想忆念佛,往生三天后身体依然散发奇香
- 将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极乐世界
- 念药师佛能不能往生呢?
- 对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吗?
- 因果是行事的准则,不可不信
- 净土宗祖师论专修
- 专心一志念佛,体发异香往生
- 徐清贤往生纪实,乱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阎王——平等王
- 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净土宗早晚课的内容
- 欲决定往生者,请从持戒念佛真实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观世音菩萨圣号
- 《了凡四训》:功名富贵能向外求吗?
- 什么是因缘果报?因果是如何运行的?
- 民国一贫妇往生记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吗?趁年轻先走可以吗?
- 百岁老人往生记
-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译文
- 《净土圣贤录》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实例
- 净土宗历代祖师是谁?净土宗十三代祖师介绍
- 为什么要见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的不是?
- 往生论节要
- 因果轮回及天堂地狱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师十念法(文白对照)
- 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 莲池大师发愿文
- 拜佛与医学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佛说无量寿经全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阿弥陀经白话文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 净土十要
- 观经四帖疏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 大般涅槃经全文
- 《佛说长阿含经》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
- 《悲华经》原文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
- 大佛顶首楞严经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
- 当代往生纪实
- 拜佛与医学
- 往生纪实
- 谷响集
- 早吃素
- 五福临门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 净土十疑论
- 谛闲法师: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 正信的佛教
- 净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
- 佛说无量寿经义疏
- 蕅益大师法语
- 《贤劫经》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原文
- 印光大师文钞
- 临终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