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祖师同行 陆 当下即道场 春行秋令
与祖师同行 陆 当下即道场 春行秋令
“春行秋令”这个词来自香严禅师之口。
香严禅师参“父母未生前,如何是你本来面目”开悟后。他的师父沩山灵佑禅师要他开堂说法,在他开堂说法的那天,沩山灵佑禅师派人给他送去经书和拄杖子。结果香严禅师抱着这两件东西大哭。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哭,他说:“春行秋令”。
这就是很有名的“香严哭沩山拄杖”公案。
今天庙里送完圣,水陆法会总算结束了。这是今年的第二次水陆法会,这次可能是身体的原因,感觉特别的累,当然也有人手不够的原因。总感觉头天在透支来日的精力,觉总是睡不够,嗓子哑,浑身疼,不想动——一句话是浑身的懒骨头。有点“春行秋令”的感觉,以至于很多的电话、短信、E-mail都没有去处理。这些都是很久以来没有的事情,现在才明白可能是有些感冒了。
在法会之前出坡比较多,自己感觉身体不错,就拼命干。因为觉得自己能多干些,别人就可以多休息些。所以身体就显得有些透支,但是自己却因为最近作息规律变化比较大而没有发现,结果在法会开始后就凸显了出来。
法会开始前先是接人,晚上一点多才睡,打乱了自己平时的作息习惯,劳累由此开始。开始有点感冒,自己也没有发现。第二天虽然没上早课,多睡了一会儿,可是依然没有睡够,结果就一直感觉缺觉。同时见到事情又没有放手,不但接待很多新来庙里过“五一”的人,还帮助大寮干了点体力活,所以出现感冒的症状——浑身疼。
可能是过高估计自己的体力了,以为这些事情难不倒自己。因为上次水陆法会虽然也去机场或火车站接人,同时也接待来寺院的客人,但是身体状况比较好,所以没有出现这些问题。
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抓紧一切可能休息的时间休息。因为自己是不会允许自己不随众的,有些事情是自己的本分事,也不能不做。每天晚上的焰口虽然是自由参加,但是这种“坐地参学”的机会太少了,舍不得不去。而法会期间可以休息的时间有限,最后发现不吃晚饭能多睡一个小时,所以好几天是一下晚课就睡一觉。
现在的身体状况很奇怪,好像不知道疲倦似的。手烫伤了不会感觉疼,即使浑身疼痛不想起床,但只要时间到或者醒了一翻身就下床了。结果是每一场佛事完成后就像散了架一样,躺在床上就动不了了。其实每一场的佛事时间有长短之分,而每次也是要到佛事完成,回到寮房后,才赖在床上不动。
这说明身体的耐力还是可以挖掘的,还是自己的心态问题。就像当年“打七”*腿子疼一样——不管是一个小时的香还是四十五分钟的香,总是等到最后的五分钟,腿子疼得死去活来。一直感觉很累,结果七天下来不也没事吗?现在还能在这里打电脑,真的是“一切唯心造”。所以“春行秋令”就让它“春行秋令”好了。
当然“春行秋令”还有很多别的意思,这里只是借用它字面上的意义来作比喻。因为祖师们的话很难完整说明,就像赵州禅师的“狗子无佛性”话一样,你不能从字面上去想,所谓“拟思量,何劫悟”。所以慧开禅师说:“狗子佛性,全提正令。方涉有无,丧身失命。”
* 延伸阅读【打七】
- 世间第五个不易!
- 张秀才的开悟偈
- 明一法师:得失是非障禅眼
- 话头疑情有区别
- 与祖师同行
- 与祖师同行 壹 信者皆相应 我王库内无如是刀
- 与祖师同行 肆 情殷古丈夫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佑边寻思去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凡圣的秘密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识得声外音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花并非无百日好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桂花禅香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踏雪寻梅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树见行人几回老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笑问客从何处来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山深因少客来游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 与祖师同行 贰 粥饭有禅机 破五通仙眼喻
- 与祖师同行 贰 粥饭有禅机 吃饭睡觉
- 与祖师同行 贰 粥饭有禅机 哭笑
- 南禅七日(1)
- 心能转物,即同如来--南怀瑾先生稀有开示之三
- 景德传灯录 第一卷
- 五灯会元 第一卷
- 授菩萨戒仪轨(一)
- 南禅七日(2)
- 碧岩录 第一卷
- 南禅七日(4)
- 南禅七日(3)
- 《坐禅三昧经》上的修禅方法介绍(上)
- 指月录目录
- 南禅七日(5)
- 指月录卷之一
- 南禅七日(6)
- 南禅七日(21)
- 南禅七日(7)
- 南禅七日(9)
- 宗镜录(1-4)
- 南禅七日(8)
- 南禅七日(10)
- 禅关策进(上)
- 南禅七日(11)
- 南禅七日(12)
- 南禅七日(13)
- 南禅七日(14)
- 南禅七日(19)
- 南禅七日(20)
- 南禅七日(16)
- 南禅七日(18)
- 南禅七日(17)
- 南禅七日(15)
- 《星云大师讲演集》-佛教的政治观
- 五灯会元 第二卷
- 五灯会元 二十卷
- 景德传灯录 第三卷
- 景德传灯录 第二卷
- 指月录卷之二
- 《星云大师讲演集》-从心的动态到心的静态
- 《坐禅三昧经》上的修禅方法介绍(下)
- 宏智禅师广录(卷九)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 从五言律诗《余住无方所》看拾得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诗《嗔是心中火》讲了什么?
- 王维的《过香积寺》表达了什么?
- 心本无生因境有
- 当说别人时要不断地省察自己
- 道谦禅师送信开悟的故事
- 听其言,观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气短
- 心有一丝挂碍就不能自在
- 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区别,禅宗的特色
- 现前修为最终一念圆满
- 《修心要论》是弘忍作的吗,是本什么样的书?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内外是空无物的
- 佛法讲最后圆满身不依据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参心行处
- 从禅诗《饭覆釜山僧》看诗人王维供养僧人饭食
- 持佛号的心是始觉 所持的佛号是本觉
- 白话诗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蕴蓄的佛理和处世哲理
- 自己要觉悟好人生
- 时而转弯,时而放平
- 学会自利利他
- 诗僧王梵志诗作《城外土馒头》解说
- 从有求到无求 从有学到无学
-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法
- 唐代诗人綦毋潜夜宿龙兴寺的的所见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