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来庵事件前后台湾佛教的动向——以曹洞宗为中心
页306
出五十坪兴建的。但由于是属教育僧侣斋友的学校,故学生必须住校。不过是台湾人僧侣斋友的关系,在生活上必须有其空间,所以从观音堂住众的地方,辟出空间,建造学生的宿舍。104 当初以如此的阵容出发的台湾佛教中学林,以后每年也都争取到两本山宗务院的经常费补助金。105大正10年1月31日,善慧师升任为林长,时院主伊藤俊道为监督。106 善慧师任内(直至昭和8年12月15日),台湾佛教中学林于大正11年扩建校舍,并改称为私立曹洞宗台湾中学林。107 大正13年,两本山改任水上兴基为院主,学林的监督。108 昭和2年11月任狩野政美为学监、沉德融师为副学监。109 昭和4年11月15日,台湾布教法发布实施,110 院主改称布教管理。6年布教管理改任大野凤洲,随着中学林的监督亦改任大野凤洲。111 昭和8年12月15日善慧师卸任后,由当时的监督岛田弘舟兼任林长。112 到了此时,中学林的经营方针已不得不作调整,因为原本中学林的创立是为教育台湾人的僧侣、斋友,但据统计当时僧侣的人数是三百多位,113虽然是不论学生的宗派属向,但随着岁月招生对象就成了问题的缘故吧!因此到了昭和10年,三年制的中学林升格为五年制,同时改称台北中学,开放原来的宗门教育,进一步希望将来依一般中学校令,升进为中学校。故除了两本山的经费补助金外,学校当局及该校毕业生都努力地募款。时至昭和10年,该校的毕业生有四百多位,多散在台湾各地。有的在地方拥有寺院、布教所,114 如大正14年毕业的
104 《宗报》第四八○号,页92、94。
105 《宗报》第五二八号,页12,宗令第五号,大正7年12月25日,曹洞宗台湾佛教中学林经费补助金支出?件」,大正7年12月15日。
106 《宗报》第五八一号,页2,大正10年3月1日。
107 李添春《台湾佛教史资料》上篇曹洞宗史----《台湾佛教》页12,下。
108 《宗报》第六四九号,页11,大正13年1月1日。
109 《宗报》第七三三号,页16,昭和3年1月1日。
110 《宗报》第七七八号,页1,昭和4年11月15日。
111 《宗报》第八○五号,页18,昭和6年1月1日。
112 《宗报》第八七六号,页1,昭和8年12月15日。《南瀛佛教》十二之一,页54,昭和9年1月1日。
113 《宗报》第四八○号,页92。
114 《台湾佛化》创刊号,江木生〈佛教各宗?台湾传来?变迁及现势〉。根源生〈台湾佛教?教育----并??中学林存在?意义----〉(《南瀛佛教》十一?十二,昭和8年12月1日)。
页307
林德林,在台中州创立台中佛教会馆及图书馆。115 而如他在〈台湾佛教改革前提(三)〉一文中云︰自中学林创立后,岛内佛教渐见有向上的形势,卒业生派遣于各地开教或住职,一部分使之内地留学。由是佛教新人物续出如雨后笋(《南瀛佛教》11之9,页8)
又在他引《台湾?于??神社及宗教》页7中云︰至近来,(佛教徒)渐醒之,或开讲习会,或建设私立学校,或使青年僧侣往内地或支那去留学者,依之,其(僧侣)社会的地位亦渐次向上矣(同上)。由此可知中学林培育台湾僧侣人材,似是有了一些成果。
不过此时的台湾佛教界,也面临了国家行政措施的调整,随之而来的宗教也要整理的考验,加上日本式佛教移植台湾,逐渐产生影响的情况下,改革台湾佛教的呼声也随之而起,在如此的时代风潮之下,台湾人僧侣如何对应?如此的课题留待后述。在此先来看曹洞宗两大本山,在此时局中,作了怎样的应变?对此曹洞宗从昭和4年4月1日起即就明治30年公布实施的「台湾岛布教规程」,作一全面的检讨,历经半年的讨论,终在11月15日发布实施,此即依宗法第九号议决的「台湾布教法」116 其内容,译之如下︰
第一条︰宗务院在台湾枢要之地,设置本宗寺院及布教所企划布教的扩大。
第二条︰宗务院于台湾置布教管理一名,布教师布教师补若干名。
第三条︰布教管理驻在两本山台湾别院,承宗务院之命,宣扬教义及监督台湾开教并布教事务。布教管理兼摄两本山台湾别院的院务。
第四条︰布教管理为教线扩张,尽可能每年选定二处以上的开教适地,派遣布教师使从事开教。
第五条︰布教管理招徕教育台湾在来的僧侣,使其所管理的寺院,与本宗的关系密切连系。第六条︰宗务院依曹洞宗特别寺院法第七条,将台湾总督府各支厅所在地、其它枢要土地的寺院作两本山直末寺院。其寺院位置以宗令告示之。
─────────
115 《宗报》第六八七号,页47,大正15年2月1日。
116 《宗报》第七六三号,页36,昭和4年4月1日。
第七六五号,页119,5月1日。第七七八号,页1,11月
15日。
页308
第七条︰两本山直末寺院的住持是管长特选之。
第八条︰两本山直末寺院的住持,不碍作其它寺院住持。
第九条︰依曹洞宗特别寺院法第八条,视两本山直末以外的寺院为一般寺院。
第十条︰前条寺院住持的任免,是适用曹洞宗寺院住持任免法。
第十一条︰对驻在于新着手的土地,从事开教的布教师,宗务院应其难易,开始的第一年,从台湾开教费中,补给若干的衣资。
第十二条︰以新寺创建的目的,设置布教所。又创立新寺时限一次,从台湾开教费中给付若干补助金。
第十三条︰在创立的新寺中关于法地免牍的给付,免除其义财。
第十四条︰在创立的新寺及布教所,从得到寺号公称又设立认可年开始,满十年,免除宗费的赋课。但系宗门整体的寄附金及庆吊费,对两本山特别的纳金及地方费是不在此限。
第十五条︰在设立认可后满十年的寺院及布教所,准据曹洞宗寺院阶级查定法,定阶级,赋课宗费。
第十六条︰新寺创立者而住持于该当寺院时,免除教师检定及关于住持的义财。
第十七条︰新寺创立者未转衣而申请转衣时,免除其义财。
第十八条︰宗务院宜特派临时布教师,令巡回各寺院及布教所。
第十九条︰僧侣及檀信徒而关于开教及布教有特殊功劳者,施行相当的赏典。
第二十条︰无正当的理由而有阻碍寺院及布教所的创设,又妨害布教者,依曹洞宗惩戒法处分之。
第二十一条︰需要本法施行细则,于宗务院别定之。117此布教法自实施以来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才终止,而由上述的规则看来,可以知道此一时代曹洞宗在台湾的最高指导者,是为布教管理。他管理台湾别院的院务外,尚需监督曹洞宗在台宣教及开拓宗务的事业。为达到此目的,除了与本土寺院加强连系外,鼓励创建新的寺院及布教所,并给与一些补助奖励的措施,如台中佛教会馆附属图书馆、台湾高雄布教所(移转新筑)、台南寺(移转新筑)、基隆灵泉寺等,都是接受过补助的寺院。118 借着奖励补助及恩赏惩戒,加深别院及直末寺院、布教所的关系,当然也可以说是巩固别院的管理权,尤其是对住持的任免权。直至昭和10年曹洞宗在台湾拥有宗门的寺院十二、布教所二十四、檀家信徒有四万三千余
117 《宗报》第七七八号,页1~2,昭和4年11月15日。
118 《宗报》第七六三号,页14;七六五号,页127;七八五号,页14;八○六号,页5。
页309
人,联络寺庙有五十余所。119 此中宗门的寺院,应是指︰
基隆巿久宝寺
台北别院
新竹巿新竹寺
台中巿台中寺
台南巿台南寺
高雄巿南禅寺(高雄巿凑町三之一)
高雄州屏东街护国院
嘉义郡阿里山寺
台中州员林街员林寺
基隆巿灵泉寺
大湖郡大湖庄法云寺
中坜郡中坜街圆光寺
高雄巿外左营庄兴隆寺120
以上等诸寺吧!至于联络寺庙者,是指旧惯寺院,也就是在来佛教的寺庙、斋堂。121 在前揭江木生氏文中,提及曹洞宗在昭和10年时拥有50余所的联络寺庙,但杨天送氏文〈台湾佛教事情概说〉一文中,却谈及曹洞宗获有一百二十余所、临济宗有一百七十余所的联络寺庙。如此联络寺庙的数目说,差距甚大,原因为何?尚待日后的研究,在此想先就此做个暂时的结论。
结论
以上就曹洞宗在台布教事业来作叙述,以此作为了解日本佛教各宗派在台活动的线索之一。我们知道大正年间,因西来庵事件的发生,台湾劝业共进会的举办,台湾佛教界呈现了一个新气象,它促使了台湾佛教中学林及南瀛佛教会的成立。前者成为培育台湾现代佛教人材的摇篮,所造就的人材有林德林、沉德融、李世杰及李添春等,而后者由于本部设于总督府内务局社寺课,课长为该会的当然会长的缘故,看起来该会的官方性质浓厚,又定期举办演讲会、讲习会、按时发行杂志,故不失上令下达的效果,这从昭和10年以后,逐渐推行的皇民化运动与佛教互动的情形,就可以窥知,这也是日后笔者研究的课题。
─────────
119 前揭江木生氏文。
120 《宗报》第八五三号,页26,昭和8年1月1日。
121 杨天送〈台湾佛教事情概说〉(《台湾佛化》一之三,五月号,昭和10年)。
- 上一篇:曹洞宗禅诗·曹洞宗正偏思想的渊源
- 下一篇:明清时期曹洞宗在湖南的发展(四)
- 佛说人生哲理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
- 维摩诘所说经原文
- 这样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
- 禅宗小故事十三则
- 神奇的求财方法
- 马祖道一:想尽办法令弟子开悟
- 《信心铭》释义
- 禅宗公案大全
- 禅修打坐时是睁眼好还是闭眼好?
- 令人开悟的佛教禅诗一百首!
- 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战胜心魔?
-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
- 景德传灯录
- “即心是佛”的参禅之道
- 慧可断臂求法是真的吗?二祖断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禅宗慧能大师的一生
- 打坐导致性欲冲动,怎么办
- 临济宗历代传人
- 十恶八邪
-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 《禅门日诵》简介
- 千休万休皆不如一休
- 参透生死令人动容 圣严法师圆寂前曾拒绝换肾
- 禅定境界分别为哪九个层次呢?
- 佛教中的禅宗五祖是谁?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介绍
- 佛家经典禅语
- 一生绝不能做的两件事
- 心口不一 贵耳贱目
- 马祖道一:对佛像吐痰也是菩萨境界
- 指月录
- 野狐禅公案三则
- 庞蕴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
- 听鸡蛋和你讲话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这些动物和这条虫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 禅宗七祖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 从五言律诗《余住无方所》看拾得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诗《嗔是心中火》讲了什么?
- 王维的《过香积寺》表达了什么?
- 心本无生因境有
- 当说别人时要不断地省察自己
- 道谦禅师送信开悟的故事
- 听其言,观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气短
- 心有一丝挂碍就不能自在
- 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区别,禅宗的特色
- 现前修为最终一念圆满
- 《修心要论》是弘忍作的吗,是本什么样的书?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内外是空无物的
- 佛法讲最后圆满身不依据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参心行处
- 从禅诗《饭覆釜山僧》看诗人王维供养僧人饭食
- 持佛号的心是始觉 所持的佛号是本觉
- 白话诗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蕴蓄的佛理和处世哲理
- 自己要觉悟好人生
- 时而转弯,时而放平
- 学会自利利他
- 诗僧王梵志诗作《城外土馒头》解说
- 从有求到无求 从有学到无学
-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法
- 唐代诗人綦毋潜夜宿龙兴寺的的所见所闻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