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二八、佛教的因果原理

  二八、佛教因果原理

  《书》曰:“作善者,降之百祥;作不善者,降之百殃。”又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些话同佛学上所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回圈”的道理,是相同的。

  因果一法为佛教入门的人所必须了解的。因为你虽出家,具大悲心,愿改造社会,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中,使之离苦得乐者,若不把因果的原理说明,以引导之,任你智巧道德怎样的高超,都属虚谈。因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都不讲仁义道德,终日唯名利是求,起惑造业,不知造一切善恶之因,将来会有果报现前的。

  我们学佛的人对于因果这两个字,自己知道不算,还要依佛的教训,照这因果两个字去教化他人,使人们都知道做了坏事,将来一定会堕地狱的。

  甚么是因果呢?果是果报,因是种子。我们想得甚么果报,就看我们种的什么因;种了善因得善果,种了恶因得恶果。宇宙万有,事事物物,随举那一法,都不离这因果的道理啊!

  但是有的时候,道理与事实相反,一班人因见一种无恶不作的人,而富贵发达;勤而作善的人,反而穷困受苦;譬如颜回之贤,穷而早夭;盗跖之恶,富而长寿;孔子之圣,厄于陈蔡;田恒之奸,乃有齐国;这不是同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的话违背了吗?因此才有拨无因果的话说出来了。殊不知儒教所说的理,惟有现世及先代后代而言,佛法则兼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而言,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颜子之天,咎由前世;孔子困于陈蔡,不遇贤君,不能令天不治安,乃众生业力所感;他两位圣贤,虽当时未享富贵,然流芳后世,福报无穷。盗跖之寿,田恒之富,由他前世所种的因,乃感现受的因果;虽是富贵一时,可是由篡夺而有的,死后不但遗臭万年,还要堕恶道中,求出何期!?

  每见有些人稍作一些善事,即望大福;一遇逆境,便谓作善不得好报,从此退悔初心,诽谤佛法,这又因为他们不明佛教所说的因果,是通三世的:

  (1)现报——就是现生作善作恶,现生获福获殃。

  (2)生报——就是今生作善作恶,来生获福获殃。

  (3)后报——就是今生作善作,第三生,或第四生,或至十、百、千、万、亿生,乃能获福获殃。

  由这个道理,我们要知道佛教的三世因果是不错呀!现在受快乐的人,有前生以及多生以前作的善;到现在才享福报的,现在作的恶,难道来生以及后世不受苦的果报吗?古人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凡所作业,如影随形,决没有不报的。这苦乐的果报,不是天赐,不是地与,也不是无因而有,究竟从何而来呢?完全是由我们自己所作的善恶两种因来做标准,这是正确的道理。

  如果不信,列位试观眼前的种种境界,就可以证明:大凡过去诽谤佛法,不信因果的人,纵贪瞋痴,富而不仁,平时快乐享福如处天堂,憍奢放荡,无所不为,对于慈善事业,一些不肯助人,自以为福德至矣,趾高气扬,刹那遭难变成地狱,身家性命俱各难保,困苦不堪!若平日安分守已,乐而为善,贫而无怨的人,大难来时,全仗佛力加被,暗中获福,转危为安,转贫成富的不少,可见因果回圈,是丝毫不爽的。

  经云“菩萨畏因”,盖知因能感果;“众生畏果”,不知果从因生。菩萨恐遭恶果,预先断除恶因,由是罪障消除,功德圆满;众生常作恶因,恶果一旦现前,即懊悔畏惧。这是凡夫颠倒,其理有二,一者以苦为乐,故不思出苦;二者虽知是苦,而不知出苦之方。佛为怜悯众生沉迷不悟,所以用四谛法以拔济他,令他离苦,首说苦谛,令知苦果;苦果——“三苦、八苦、无量诸苦”。次说集谛,令知苦因——“见、思、尘沙、无明惑等等”。知苦果则思出离,知苦因则不再造业。其灭苦之法——“三十七助道品”,须修道而后苦因苦果乃得灭,则向道情殷,为善心切,自然得乐。

  世间上不论是儒、道、耶,回等教,它的教理都是劝人改恶行善。所说的教理,不过只限现世,或者是天堂而已!虽然劝人为善,但不知教人离苦得乐之方。惟有佛法,教理深妙,所说三世因果,微妙不可思议,是故佛自初转*轮以至涅槃,所说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种种妙法,由略说以至广说,乃至十法界之缘起,都是建立在因果上,由何因而感何果。所以佛法的“因果律”,乃引入归于正道的唯一方法。

  人人倘能深信佛法,依教奉行,明了三世因果,善恶各有其报,丝毫不爽,自必畏恶果而断恶因,修善因而冀善果,自可防护身口,洗心涤虑,虽在暗室,如面佛天,不敢稍萌恶念,以自干罪。须知从凡夫地,以至圆证佛果,都不出因果之外。有不信的,过咎自取,轮回恶道,末由出离的!希望人人本佛心为心,本佛志为志,多种善因,多结善果,佛教果能盛行,世界自然太平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