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航大师全集(二)大乘起信论讲话
自 序
民国三十八年,有一个时期,我寄住在台湾新北投普济寺,亲近蒙古甘珠呼图克图,除每日学习藏语密咒外,无事时写《大乘起信论讲话》以度日。写至一半,因汐止静修院有事邀我前往,遂致搁笔。至四十年夏,讲《楞严经》于静修院,得赵恒惕、钟伯毅二老居士拥护道场,时来听讲。一日阅示各处讲稿之余,偶读《大乘起信论讲话》,钟老居士以为可益当来,并言最好将此续完,故于编《成唯识论讲话》之时,抽暇续成此编。至于内容如何,余亦不知,不过旨在人人能阅读而已。尚望高明赐予指正!
时在□□四十一年夏历三月初九日
晨七时序于台湾汐止弥勒内院(P010)
大乘起信论讲话
【大乘起信论】
这题目分做两段来解释:先讲“论”,然后再讲“大乘起信”。佛学有三藏:(1)经藏,(2)律藏,(3)论藏;现在是属于论藏中所摄,故称为“论”。
“经”虽通五人(佛、佛弟子、诸天、仙人、化人)共说,然大多数都是属于佛说,而“律”完全是佛所制的。“论”则有大小乘之不同,“小乘论”多属声闻所造,“大乘论”则纯系菩萨所造;此论既是马呜菩萨所造,那当然是属于“大乘论”了。
平常说:“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这是约偏胜方面说的;其实是三位一体,岂有经中没有戒慧,而律中没有定慧,论中没有戒定吗?所以论中也是戒、定、慧三法具足,这在本文下面是会看到的。
平常说:论是教诫学徒的,其实经和律又何尝不是教诫学徒呢?不过(P011)论的目的是解释经律上的意义,使学徒更容易明白,这就是论的功用。“论”是通名,“大乘起信”四字是这部论的别名。
现在先讲“大乘”,次讲“起信”。“大”字在本论所指的是我们的真心,这真心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无始终,无内外,既不是对小而言大,也不是先小而后大。本论中所说的体大、相大、用大,就是大字的意义,也就是真心。
“乘”是譬喻,有运转和承载两种意义。好像车乘一样,有载人载物,由此至彼的功用。一切众生都可以乘此真心的大白牛车,离苦海的此岸,而到极乐的彼岸——成佛,所谓“凡有心者,皆当作佛”。
“起信”,就是令人生起信仰,因为真心虽然是人人本有,然而众生迷而不知,疑而不信。马鸣菩萨要令一切众生信得自心本来是佛,只要能够依教修行,是决定可以成佛的;所以综百部大乘经,而造一部最简明的通论,其目的就是希望众生起信仰,所以叫做《大乘起信论》。
【马鸣菩萨造】(P012)
在印度佛教史中说“马鸣”共有六七个,现在说的“马鸣”是在佛灭度后五百年间,并且佛在世的时候,已经预记过了的。据说“马鸣”得名的因缘,一是这位菩萨生时,群马悲鸣;二是这位菩萨善能弹琴,能令群马悲鸣;三是这位菩萨善说法要,群马听法悲鸣不已。因这三种因缘,所以叫做“马鸣”。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译云觉,萨埵译云有情,就是“上求大觉,下化有情”的人。菩萨不但自己是已经觉悟的有情,并且能够说法,化导一切有情同成正觉,所以叫做“菩萨”。
“造”就是制造或创造的意思。这部《大乘起信论》是马鸣菩萨著作的,所以叫做“造”。
【梁真谛三藏译】
在中国翻译的《起信论》有两种,一是真谛法师,一是实叉难陀法师,现在是属于梁译的。梵语是波罗末陀,华言真谛;他是西印度优禅尼国的人,他到中国来的时候,正是我们梁朝元帝承圣三年,在衡州建兴寺译成一(P013)卷。
梵语实叉难陀,华言喜学;他是于阗国人,在大周武则天的时候来到中国,在东都佛授记寺译成两卷。现在所讲的是属于梁译。翻梵语转汉文,文法虽然东西不同,而意义是一样。故曰:“如翻锦绣,背面俱华,但左右不同耳。”
【归命尽十方:最胜业遍知,色无碍自在,救世大悲者;】
未说正文之前,先说一个皈依“三宝”的皈敬颂,现在先皈依“佛宝”。头一句是总说;能皈依的是身口意三业,所皈依的是尽十方世界的量,就是说:不是单单的皈敬一尊佛。
“归命”:归是归向或归来,好像从边地归向中央,亦如游子归来家国;今菩萨归向佛陀,也是这样。命是一身之总,命尚归依,何况其他?身业礼拜,口业赞叹,意业诚敬,故总名之曰“归命”。
“十方”:盖东方过去又有东方,东方无有穷尽;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这可见他所皈敬的心量,太广大了。(P014)
“最胜业遍知”:这是皈敬佛的“意业”。因为佛的意业能鉴机说法,无所不知,所以佛十种通号中第三号就叫做“正遍知”,超过九法界以上,所以称为“最胜”。
“色无碍自在”:这是皈敬佛的“身业”。佛的“法身”固然是无相,当然是无碍;就是“报身”,也是无量无边功德所成的;不但“自受用身”是无碍,就是“他受用身”也是自由自在,可以应机说法,当然是无碍了。千丈卢舍那身八万四千相好,还是方便说的,其实佛的相好庄严是不可以言语来形容的,所以说不可思议。
“救世大悲者”:这是皈敬佛的“口业”。佛有三轮,就是身能现通,口能说法,意能鉴机。娑婆世界的众生以耳根当机,所以以音声为佛事,而释迦世尊也就苦口婆心,常时说法,救度众生;悲能拔苦,令一切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所以称为“救世大悲者”。上来一颂指的是法身、报身、应化身,而佛的身、口、意三业一一皆是最胜,所以叫做“最胜”。
【及彼身体相,法性真如海,无量功德藏;】(P015)
这三句是皈敬“法宝”。意思是不但皈敬佛,并且皈敬佛的法,所以说一个及字。佛的“身”就是以法为身,所以叫做“法性身”。佛经上常说:一切事物有体必有相。佛的“体”就是宇宙万有一切法的体性,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真如”;因为真者不伪,如者不变,这不伪不变的东西就是“心法”。这心是澄湛不动,深广无涯,所以形容它叫做“海”。
法有二种,一是法性之法,一是功德之法。佛在因地行菩萨道时,三大阿僧祗劫修了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叫做“藏”。
【如实修行等。】
这是一句是皈敬“僧宝”。僧虽通于凡、圣、大、小、权、实,而此中所云,是指的地上菩萨。盖登地菩萨,破一分无明,显一分真如,如真如修行,方可名为真实。论主虽云地上菩萨,然而亦兼等于地前资粮及加行、信、住、行、向暨凡小诸位,正显论主的平等无慢的意趣。
【为欲令众生,除疑舍邪执,起大乘正信,佛种不断故。】
上回两首颂是归敬,这一首颂是所为。大凡做一件事,都有它的所为。(P016)试问:现在马鸣菩萨为甚么事要先归命十方三宝呢?当然是有他的所为,他所为的就是欲令一切众生“灭除疑惑,舍弃邪执”。疑惑既除,信仰方生;邪执既破,正信乃起。能够信得人人有真如佛性,那么,人人都可以成佛;既然都可以成佛,那么,你成了我成,我成了他成,这样一个一个都会成佛,佛种那??会断绝呢?而马鸣菩萨要造这部“论”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这件事。
然而造论就造论罢了,为甚么又要先皈敬三宝呢?这有几种原故:第一,菩萨造论要有宗本,显其不是无稽之谈,是有根据的,因为菩萨造论是解释佛经。第二,好像世间的忠臣孝子,有事必先启白于君父;佛为法王、大慈悲父,菩萨是法王之子,所以造论必先归敬。第三,等觉菩萨犹在因位,若不先请三宝加被,作事恐难圆满,故欲善始善终,所以先须皈敬。综上数缘,故先申皈敬,以昭慎重,这也是佛教的仪式。
【论曰:有法能起摩诃衍信根,是故应说。说有五分:云何为五?一者,因缘分。二者,立义分。三者,解释分。四者(P017),修行信心分。五者,劝修利益分。】
在论文前面说了三首偈颂,所以现在来说论文。然而为甚么要说这部论呢?因为有一件东西,能够生起大乘(摩诃衍)的信根,所以要说啊。但是,说起来应当分做五段:第一,要说出造这部论的原因。第二,原因明白了,就要说出这部论的宗旨。第三,宗旨虽然有了,还没有完全明白,所以必须详细的解释,方能透澈。第四,裹面的道理虽然是明白了,不能就算了事,必须从解起行,才能达到目的地,所以要分别发心趣向道果的地方了。第五,马鸣菩萨这部论虽然是造成了,难道是给自己看的吗?不然的话,就要劝人流通!空间是无边,所谓十方;时间是无尽,所谓三世。如果要希望这样多的众生去依教奉行,那就非要说出这部论的好处不可,所以最后必须劝修。这五段,第一段可算是“序分”,第五段可算是“流通分”,而中间三段就是这部论的“正宗分”了。
【初说因缘分。问曰:有何因缘而造此论?答曰:是因缘有八种。云何为八?一者,因缘总相,所谓为令众生离一切苦,(P018)得究竟乐,非求世间名利恭敬故。】
在五分之中,现在先讲第一种“因缘分”。欲明因缘,先假问答。问曰:有甚么因缘来造这部论呢?答曰:说起因缘一共有八种,也可以束为二类,一是“总因缘”,二是“别因缘”。而第一种就是总因缘,总因缘就是马鸣菩萨造这部论的本意。因为要令一切众生,离了一切的痛苦,得到究竟的快乐;并不是同我们凡夫一样求名求利,或是为恭敬供养,菩萨发心决不是这样的。甚么原因呢?因为世间一切法,都是“有为生灭法”、“有漏杂染法”,是“苦”,是“不净”,是“无常”,是“可破坏的东西”;菩萨澈底明了,所以不求。
【二者,为欲解释如来根本之义,令诸众生正解不谬故。】
上面是总因缘,以下是别因缘,分为七段:如来根本之义是指众生的真心,菩萨若不造论解释,怎样能够令众生生起正当的了解,而不会错谬呢?
【三者,为令善根成熟众生,于摩诃衍法,堪任不退信故。】
众生的善根有成熟了的,也有未成熟的。若是多生多劫已经修习过的,(P019)到现在已经成熟了,那么,令他对于摩诃衍——大乘——的道理,能够担当,堪能任持,永远不会退失信心,这也是菩萨造论的一种原因。
【四者,为令善根微少众生,修习信心故。】
善根既然成熟了的众生固然能够堪任不退,然而善根微少的众生是不是随他去呢?当然不可以。那么,又有甚么办法呢?就是要慢慢的修习,令他们对于自己可以成佛的真心,生起真实的信仰,这也是菩萨造论的意趣。
【五者,为示方便,消恶业障,善护其心,远离痴慢,出邪网故。】
还有一种众生,善根虽然是有一点,然而过去时造的恶业太多,障碍重重,所以他的愚痴很重,我慢很大,邪见很深,好像罗网一样,这又有甚么办法呢?所以菩萨造这部论,指示许多很便利的方法,或念佛,或诵经,或持咒,或礼忏;能够使他的业障慢慢的消除,把他们的信心,好好的保护起来,远离了愚痴和我慢,脱出了邪见的罗网,这也是菩萨造论的一个意思。
【六者,为示修习止观,对治凡夫二乘心过故。】(P020)
凡夫通身都是烦恼,固然是散乱,就是阿罗汉和辟支佛,也不过破了“我执”,证到“我空”,破了“烦恼障”;还有“法执”未破,“法空”未证,“所知障”未除,是不是就这样随他们了事呢?当然不可以。那么,要怎样办法呢?只好指示他们去修习定慧。因为“定”是从修止而来,“慧”是从修观而来;凡夫固然是散乱,而二乘亦只有自利的定,没有度生的慧。若要有定慧具足,必须修习止观,才能对治凡夫和二乘两种人的过咎,这也是论主造论的一个原因。
【七者,为示专念方便,生于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
众生的根性各各不同,有利根的,也有钝根的;有胆大的,也有胆小的;有怕苦的,也有愿意吃苦的。为了这样的原故,所以开示他们专念佛号的方便法门,一生到了阿弥陀佛的面前,必定不会退失信心,这也是造这部论的一种原因。
【八者,为示利益,劝修行故。有如是等因缘,所以造论。】
一部论既然造完了,不是就算了事,当然要劝人如说修行,所以要说出(P021)许多利益,这也是造这部论的一种原因。假如要问马鸣菩萨:“为甚么要造这部论呢?”他有一个很简单的答覆,就是有了上面这八种利益,所以造这部《大乘起信论》。
【问曰:修多罗中,具有此法,何须重说?答曰:修多罗中,虽有此法,以众生根行不等,受解缘别。】
这里先来假设一个问答。问的意思就是说:如果照上面这八种因缘,那么,修多罗(契经)里面岂不是完全有吗?为甚么要再来重说呢?答覆这个意思也很简单,就是说:佛经里面虽然是有那些法门,但是因为众生的根性和行为不一样,所以领受了解的因缘也各别。
【所谓:如来在世,众生利根,能说之人,色心业胜,圆音一演,异类等解,则不须论。】
众生遇到如来在世的时候,根机必利,不会像如来灭度后的众生根机鲁钝一样。加以那时能说法的人不同凡夫,不但佛的口能说法,就是佛的身业能够现神通,意业能够鉴根机,各种都比佛灭度后的人殊胜;所以佛的圆音(P022)一演,无论那一种根机,都能够一样的了解,所以不必另外造论。
【若如来灭后,或有众生,能以自力,广闻而取解者。】
如来在世,众生的根利,固然是不必造论。就是佛灭度后,众生的根机也有不同;有一种能用自己的智慧力看经的,又有一种看经看不懂的。能够看经的有一种是广闻,有一种是少闻。现在这里所讲的是在佛灭度后,有一类众生自己有智慧的力量,能够广闻佛经而得了解的。
【或有众生,亦以自力,少闻而多解者。】
在佛灭度后,还有一类众生,他也能够用自己智慧的力量,并且闻法虽少而了解很多。
【或有众生,无自智力,因于广论而得解者。】
又有一类众生,不同上面两种众生一样,他自己没有智慧的力量,看经能够懂得,必须要看许多广论,然后方得了解。
【亦有众生,复以广论文多为烦,心乐总持少文,而摄多义,能取解者。】(P023)
还有一类众生,因为广论文句太多,研究起来太麻烦,他心里很欢喜总持少文,能够摄持多义,就能了解。
【如是此论,为欲总摄如来广大深法无边义故,应说此论。】
现在造这一部论,为的就是要总摄如来广大的深法、无边的义理,所以应当说这一部论。
【已说因缘分,次说立义分。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法。二者,义。】
因缘的一分上面已经说过了,现在要来说立义的一分。大乘(摩诃衍)的道理总起来讲有两种,第一种是“法”,第二种是“义”。
【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
所说的法到底是甚么法呢?就是我们众生的心,不过这个心不是肚里面的肉团心,也不是思惟的“妄想心”,更不是相宗所说的“八识心”,乃是马鸣菩萨自己所证到的心。这个心能够把世间一切法及出世间一切法,通通(P024)摄收在里面;依据这个心,才能够显现开示大乘的义理。
【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
为甚么依这个心,就能够显示大乘的义理呢?这有两方面说的,一方面是心的真如,那就是大乘的体;一方面是心的生灭,那就能够显示大乘自体上的相用。
【所言义者,则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
上面所讲的是法,现在所讲的是法上所有的义。然义又有三种分别,第一种是真心的“体大”,因为这真心是宇宙万有一切法的真如性,是平等平等,所谓“在佛不增,在凡不减”,就是这个意思。第二种是真心的“相大”,这就是说,在我们这个真心的如来藏中,本来就具足无量无边自性本有的功德。第三种是真心的“用大”,就是说,这真心的功用能生一切“世间法”(P025)的善因善果,又能生“出世间法”的善因善果。
【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
上面这一心三大之法也就是十方一切诸佛,在因地时本来所乘的“心法”。那么,一切菩萨要到如来的地位,也都要乘此“心法”,方能到啊!
【已说立义分,次说解释分。解释分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显示正义;二者,对治邪执;三者,分别发趣道相。】
上面已经把立义分说过了,然而立义文中是最简单的,若不详细解释,怎样可以明了?所以现在要说解释分了。解释分要分为三种,第一,要显示本论的正义。第二,正义虽然是显示了,然而还有许多邪执,也不能不想法子去对治。第三,邪正既然都明白了,就要分别发心趣向所行之道。
【显示正义者,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此义云何?以是二门不相离故。】
在三种解释分中现在先讲第一种显示正义。这个心的正义究竟要怎样(P026)显示才能够明白呢?那就是依据一心真理,分做两门来开示,第一种约“心”的体上说,叫做“真如门”;第二种约“心”的相用上说,叫做“生灭门”。真如和生灭两门各各总摄一切法,就是说,真如门是总摄一切法,而生灭门也是总摄一切法。甚么道理呢?因为真如是生灭的体,生灭是真如的用,体虽不变,而用能随缘;体不离用,用不离体,二门既不相离,所以说都是总摄一切法。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真”是不虚伪,“如”是不变动,甚么叫做真如心呢?真如心就是真实心,这真实心究竟是甚么东西呢?就是一真法界的真心,也就是一个大总相的法门体。平常我们所说的这个真心实性,是不生不灭的,不过众生有种种的妄念,因此,在平等无差别的真心实性中,生起了有种种差别的事相。(P027)假如能离开妄心的一念,那一切千差万别的境界相状也就没有了。因为这个原故,所以一切事物自从无始以来就离开了言说,当然是没有什么名字,就是用心去思想攀缘,也是不能及的。一切法的本来面目都是究竟平等,法性既然平等,当然没有变异,不可破坏。因为通通都是真心,所以才叫做“真如”。
【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无有相。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
为甚么真如心不能用言说呢?因为一切的言说都是假名无实。例如口裹说火,真有火吗?说刀,真有刀吗?这就可以知道,一切言说都是因为我们心中有妄念才有,设若追究它的实体,实在是没有的。
其实不但是一切的事物没有名字,就是连真如这个东西,也是没有相状的。既然没有相状,为甚么又有这个真如的言说呢?那是因为这真如的言(P028)说,是到了极点,再不能用言说了。好像一班小学生在课室裹乱喊乱叫,先生进了课室,叫他们:“不要乱说话啊!”这时候大家通通都静下来了,这就叫做“因言遣言”。然而要知道,言说虽然是可遣除,但是真如的自体,那是不可以遣除的。为甚么不可以遣除呢?因为一切法通通都是真如啊!遣除它到甚么地方去呢?既然不可以遣除,那么,可以建立吗?也不可以建立的。甚么理由呢?因为一切法同是真如啊!我们应当知道,一切事事物物本来就不可用言说,用想念,所以叫做“真如”。
【问曰:若如是义者,诸众生等,云何随顺,而能得入?答曰:若知一切法,虽说无有能说可说,虽念亦无能念可念,是名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
这里设了一个问答。就是问:照上面这样说,真如也不可遣,又不可立,亦不可说,还不可念,如果真是照这样做起来,那末,我们一切众生怎样能够随顺得入呢?答覆这个问题,就是说:设若能够知道一切法,虽然是假借言说,然而同时又要知道实在是没有“能说的人”同“所说的法”;虽(P029)然是生起了一种心念,实在是没有“能念的心”和“所念的境”,如果能够这样,就叫做“随顺”。设若把妄念通通离开了,那就叫做“得入”了。
【复次,此真如者,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云何为二?一者,如实空,以能究竟显实故;二者,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故。所言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以无虚妄心念故。当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乃至总说,依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故说为空。若离妄心,实无可空故。】
上面所讲的是离言真如,现在再来讲假借言说的真如。因为如果完全不假言说,那么,众生怎样信解修行呢?所以把离言真如说过了之后,现在接着来说说假借言说的真如。
这假借言说的真如可以分做两种意义来讲,那两种呢?第一种是“如实(P030)空”,第二种是“如实不空”。怎样叫做“如实空”呢?因为能够究竟显现真如的实体啊。怎样叫做“如实不空”呢?因为真如的实体本来是具足圆满无漏清净本性的功德啊。
现在再来说说空的话,就是说,真如的实体从无始以来,一切虚妄的染污法就是同它不相应的。因为真如是离开了一切法的差别相,这就是没有了虚妄心念的原故。我们再进一步说:应当知道真如的自体,不是有相,也不是无相;不是非有相,更不是非无相。那么,难道是有无俱相吗?固然不是啊!真如的自体不但不是有无,连一也不是,异也不是;非一相也不是,非异相也不是,那么,一异俱相当然也不是了。所以,我们可以总起来说一句:一切众生所以看见种种有相的境界,都是因为众生有种种妄心,刹那刹那念念分别。其实这种妄念对于真如的实体,有相应吗?当然是不相应的。因为这个原故,所以才叫做空。设若把妄念通通离开了,真如的本体实在没有东西啊!
【所言不空者,已显法体空无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变,净(P031)法满足,则名不空。亦无有相可取,以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
上面讲的是空,现在再来讲讲不空。不空的道理又是怎样呢?就是说,已经把法体显现出来,丝毫的虚妄都没有了,那就是真心,这真心的体性是无始无终常恒不变的。然而为甚么又要叫它是不空呢?因为真心本来具足无量无边的清净功德,圆满具足,所以才叫做不空。然而功德虽是不空,但是无有幻相可取,这是甚么原因呢?因为这是离开了妄念的境界,唯有行人真实去用功,到了亲证的时候,才能够相应。
【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梨耶识。此识有二种义,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为二?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
我们记得吗?在显示正义的文中,说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上面所讲的是真如门,现在来讲生灭门。怎样叫做心生灭门呢?我们要知道,说到真心的体,那完全是不生不灭;说到真心的相,才可以说生灭。真心本来是无(P032)相,说有相,也是为众生方便说的。约体,叫“真如”;约相,叫“如来藏”。所以说,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因此,我们也就知道,约体是不生灭,约相是生灭,如波之动相和水之湿性,固不可说它是一,也不可说它是异,因此,就另外安它一个名字吧,就叫做“阿赖耶识”。这“阿赖耶识”约它的相,是有生灭的;约它的性,是不生不灭的。
这“阿赖耶”的名义先得解释明白。“阿梨耶”就是“阿赖耶”,中国话叫做“藏”。因为能藏一切法的种子,所以叫做“能藏”。又被前七识杂染现行法所熏染,所以又叫做“所藏”。再加之被第七识所执着为我,所以又叫做“我爱执藏”。此识分开说,有两种意义,它能摄藏一切法的“种子”,又能生出一切法的“现行”。云何为二呢?第一种叫做“觉”,第二种叫做“不觉”。
【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何以故?本觉义者,对始觉义说。以始觉者,即同本觉。始觉义(P033)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
怎样叫做“觉”义呢?就是说,真心之体是离开了一切妄念。试问离开了妄念的相状,好像甚么样子呢?没有法子来形容它,只好比方同虚空一样,没有一个角落不普遍啊。十方法界同是一相,这就是如来平等清净的法身。
我佛依据这一切众生人人本具,个个不无,平等的法身,特别同它安一个名字,叫做“本觉”。甚么原故呢?因为这本觉的名义是对“始觉”说的,而始觉到本觉,觉的是甚么东西呢?就是觉的本觉啊,所以同本觉是一样。也可以说,离开了本觉,就没有始觉啊。我们再来说说始觉的意义:依据本觉的原故,一切众生从来不知,所以又叫做“不觉”。依据不觉的原故,今日听教明理,所以说他始觉。在这觉义中又分出两条路,第一条是觉悟了心源,澈底的明白了,这叫做“究竟觉”,那就是佛陀所亲证的境界。第二条虽然是觉悟了,但是没有觉悟到心源,没有澈底明了,这叫做“非究竟觉”,(P034)统统叫做菩萨的境界。
【此义云何?如凡夫人,觉知前念起恶故,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虽复名觉,即是不觉故。】
这非究竟觉的意义,分开来又有三种,第一是名字觉,好像一般十信的内凡,他们虽然是觉知了前一刹那妄念生起了恶法,马上就能够止息后念令它不起。这虽然可以叫做觉,其实还是不觉。
【如二乘观智,初发意菩萨等,觉于念异,念无异相。以舍粗分别执著相故,名相似觉。】
第二是“相似觉”。前面是讲十信的内凡,现在是说声闻、缘觉和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萨。“初发意”是初住菩萨,叫做初发心住。“观智”是能观之智。我们要知道,无明有四个阶段,就是生、住、异、灭。前面的十信是觉到了灭相无明,现在的三贤是觉到了异相无明,所以叫做“觉于念异”,也就是觉到了异念。然而仔细观察起来,这无明的妄念也就不见得有异相。甚么原因呢?这是因为舍弃了粗的分别,而没有了执著相,这叫做“相似(P035)觉”。
【如法身菩萨等,觉于念住,念无往相。以离分别粗念相故,名随分觉。】
第三是“随分觉”。甚么叫做“法身菩萨”呢?就是初地菩萨,破了一分无明,便显现一分法性,登地以上的菩萨都是以法性为身故。三贤菩萨是觉的异相无明,十圣菩萨是觉的住相无明,所以叫做“觉于念住”,也就是觉到了住的妄念。然而再进一步去观察,住相的妄念也是了不可得,这又是甚么原故呢?这是因为离开了粗的分别妄相,也就是随各人所证的深浅不同,所以叫做“随分觉”。
【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
前面的名字觉、相似觉、随分觉都在始觉中算数,唯有要到菩萨地圆满的时候,才算究竟觉,也就是佛果。一切功德通通满足,一念“如如智”和“如如理”相应了,只要觉心一起,而用智慧去观察这真心,实在没有最初(P036)的始相。这是甚么原故呢?这是因为把最初一品生相无明,破干净了,所以微细的妄念都远离,然后亲见真心实性;知道从前所用的都是生灭妄心,现在明白心性是不生不灭常住真心,这才叫做“究竟觉”,也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
【是故修多罗说: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又心起者,无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谓无念。是故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
这一段是引经来证明佛和众生究竟在甚么地方不同。就是说,众生不离妄念,而佛是完全用智照境,不起分别思量,所以叫做“无念”。因此,大乘经中常说:设若有一个众生,能够发心去用功观察无念的话,那就是向佛的智慧上去行。
还有一个意思,我们要知道:前面所说的“心起”这一句话,实在是没有初相可知,那么,为甚么又要说知“初相”呢?这是说,能够证到“无念”(P037)的境界,才能知道。所以一切众生都不能叫做“觉”,这是甚么原因呢?因为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都是刹那刹那在那儿念念相续,一向就没有离过妄念,所以说,此即“无始无明”。
【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以无念等故,而实无有始觉之异。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
设若能够得到无念的人,才能知道心相的生、住、异、灭四相但有假名,本无独立的自体,那么,同无念的境界岂不是相等吗?这样说起来,就实在没有本觉同始觉之异。因为生住异灭的四相都是对待的假名,同在一刹那间,没有各别独立的自体,本来是平等平等,同是一个觉性。
【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相,与彼本觉不相舍离。云何为二?一者,智净相,二者,不思议业相。智净相者,谓依法力熏习,如实修行,满足方便故。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智淳净故。(P038)】
本觉之体虽然不变,本觉之相可以随缘。“随染”即是随缘,也就是熏习的意思。现在再来说说本觉随熏习的分别,有两种义相,这相和本觉的理体当然是不相舍离。那两种相呢?第一种叫做“智净相”,第二种叫做“不思议业相”。
现在先说智净相,甚么叫做智净相呢?就是说,依托佛陀大悲心,流出来的正法力量,常常去闻思。然后依照闻思的熏习,就去真真实实的修行,用种种很便利的方法,把一切功德悉皆满足;然后把这阿赖耶识的和合相破除了,生灭相续心相也灭除了,当然清净的法性身就会显现。这种智慧是纯粹的无漏清净,所以叫做“智净相”。
【此义云何?以一切心识之相,皆是无明。无明之相,不离觉性,非可坏,非不可坏;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而水非动性;若风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故。】
现在要把这和合识相,破除了之后,它的状况是怎样,要详细的解释一下:这个意义是怎样讲呢?因为一切众生心识之相完全是“无明”,但是,(P039)我们要知道,无明之相虽然是染污,然而,它的本身是虚妄无体,不能离开觉性,而无明自己也没有独立之体。这里有一个最要紧的关键,我们不可不先知道一下,就是说它可坏也不是,说它不可坏也不是;因为可以破坏的是染污相,而不可以破坏的是本来清净的体。这道理你如果不懂,可以说个譬喻给你听,使你容易明白。譬如大海裹面的水,本来是湛然不动的,后来因为有了风,所以生起了波浪,就有动相了。试问这时水相和风相,有分离开吗?当然没有。然而,水不是动性,设若风止息了之后,当然就没有动相,然而,水的湿性丝毫是没有坏灭啊!
【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而心非动性;若无明灭,相续则灭,智性不坏故。】
如果明白了上面这个譬喻,这法上的意义自然会明白了。这样我们就会知道,众生的自性真心本来是清净,因为被无明的风鼓动了,所以生起了念念生灭相续的波浪。然而要知道,真心和无明都是没有形相,而这两样东西在众生分上是不相舍离的。但是,真心不是动性,设若无明的风灭除了之(P040)后,这念念相续的妄心当然会灭,然而如如不动的智性是永远的不会坏灭。
【不思议业相者,以依智净,能作一切胜妙境界;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益故。】
前面讲的是智净相,现在讲“不思议业相”,其实就是真心的妙用。不思议的业相是依甚么东西起的呢?是依托上面的智净相生起的,所以能作一切说法利生殊胜微妙的境界。就是说,真心体上本来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之相,是恒常永远不断绝的,可以随从众生各各不同的根性,自然相应,种种显现而得利益。故云“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是也。
【复次,觉体相者,有四种大义,与虚空等,犹如净镜。云何为四?一者,如实空镜,远离一切心境界相,无法可现,非觉照义故。】
前面所讲的是随染本觉,明离染功能;现在来讲性净本觉,是显在缠功(P041)能。也就是性净本觉未现时,就具足这种功能。
现在再来说本觉性净的体相,分开来有四种大的意义。这四种大义同虚空一样广博,可说是无所不包;又好像清净的明镜,光明照澈,无所不现。
在四种之中现在先来讲第一种“如实空镜”。怎样叫做空镜呢?就是说这本觉心中,根本上就没有一切妄心分别的境界相状。本觉心中既然是空空如也,纤尘不立,一无所有,当然是无法可现。这是本来就是这样,并用不着甚么觉照的功用,然后才有,因此说不上甚么始觉之智。
【二者,因熏习镜:谓如实不空。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不出不入,不失不坏,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实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体不动,具足无漏,熏众生故。】
第二种是“因熏习镜”,是说如实不空,因为真心中能够如实空,所以才能够如实不空。这是甚么理由呢?例如假使没有虚空,也就不能容纳山河大地;假如没有虚空,也就不能建筑亭台楼阁、房廊屋舍。所以真如之体虽然一法不立,然而真如之用确是万法全彰。一方面由真如内熏之力,再加上(P042)闻思修外缘之助,所以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如镜现象,一照则现。真心与万法本是一体,既无内外,那裹有出入?万法既是真心本有,那裹会坏灭?因此,是常住不生不灭,所以才叫做一心。一切法既然都是真如实性,那么,一切染污法能够染污真心吗?当然是不能!因为真如的智体本来是不动,圆满具足无漏的功德,来熏习众生。
【三者,法出离镜,谓不空法,出烦恼碍、智碍。离和合相,淳净明故。】
前面两种是讲在缠不染之自性清净功能,以下两种是讲离垢清净的功能。甚么叫做“法出离镜”呢?就是依佛陀的等流教法,去闻思修起行,然后才能出离两种障碍。这不空法就是依法修持,破我执,证我空,破烦恼障;破法执,证法空,破所知障。智碍就是为劣慧所障,如世智辩聪之人,不能入道。如果把我法二执一破,当下就离开了阿赖耶识,转识成智,那就显现淳净的光明。
【四者,缘熏习镜,谓依法出离故,遍照众生之心,令修善根,(P043)随念示现故。】
第四种就是“缘熏习镜”,这是说本觉中“不思议业相”之功能。因为如果能依法出离了两种障碍,得了出世间无漏清净的智慧,就可以作度生之缘,现身说法,令修善根,如云开日现,普照众生,所谓“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所言不觉义者,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念无自相,不离本觉。犹如迷人,依方故迷;若离于方,则无有迷。】
上面一大段都是讲的“觉”义,现在再把不觉义来详细说一说。甚么叫做“不觉义呢”?不觉就是对于真如平等无差别之理法,不能如实了知,糊裹糊涂在无差别中,妄见差别,这都是因为不觉的原故而起心动念。然而这不觉的妄念它本来是虚妄无体,不能自立,所以它完全依靠本觉,不离本觉。这好像空本无花,因目病所见,目病若除,花于空灭;故狂花不能离开虚空而有,所以不觉也是不离本觉。你如果再不懂,可以说个譬喻。譬如有(P044)一个人,把东方当做西方,一把方向弄错了,就叫做迷人。然而这迷人是因方故迷,设若离开了方,也就没有迷了。“本觉”譬如“方”,“迷”譬如“不觉”,“人”譬如“众生”,这就很容易明白。
【众生亦尔,依觉故迷;若离觉性,则无不觉。以有不觉妄想心故,能知名义,为说真觉;若离不觉之心,则无真觉自相可说。】
上面的譬喻如果懂了的话,这法上的道理自然容易明白。所以说,我们众生就是这样。依本觉之理体,众生不知,故说有迷,设若离开了觉体,说个甚么不觉?因为有了不觉的妄想心念,能知道名中所含的意义,才说一个真觉,其实这个真觉的名义也是对待假立的;设若离开了不觉的染污心,也就没有真觉的自相可以说得出来。因为真觉是离名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的,试问从何说起?
【复次,依不觉故生三种相,与彼不觉相应不离。云何为三?一者,无明业相,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觉则不动,(P045)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
前面是讲的“根本不觉”,现在来讲“枝末不觉”,不过是从细至粗而已。现在就依不觉方面,先分三种相,这三相是同不觉相应不离的。那三种呢?第一种叫做“无明业相”,“无明”就是“不觉”的异名,心动故造业,不动不造业。甚么叫做“无明业相”呢?这就是因为不觉故心动,心动所以叫做“业”。如果能够觉悟了的话,当然心就不会妄动,妄心如果不动,就不会造业。既不造业,就不会受报,那裹会有苦呢?设若妄心动了的话,那一定就会造业,造了业就要受报,受报就有苦恼了,这是甚么原因呢?这就是佛教常说的“果不离因”啊!
【二者,能见相,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
第二种叫做“能见相”,“能见”就是众生见、闻、觉、知的妄见。试问这妄见是从何而有呢?这就是因为动了妄念,才有妄见;如果妄心不动,自然也就没有妄见。为甚么不见,不闻,不知?这就是没有动念的证明啊。
【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离见则无境界。】(P046)
第三就是“境界相”。试问这千差万别种种的境界,究竟从甚么地方现出来的呢?这就是因为依托上面的妄见,所以才会妄现境界出来的,如有病目,才会现出空花。如果离开了妄见,当然也就没有妄境,例如病目若除,空花自灭,这是很明显的道理。佛法所以和其他的宗教与学说不同的地方,也就在此。因为其他的学说都是说先有境而后生心,是主张“心外有法”;而佛教所说的是先有妄心,而后才现出妄境,是主张“万法唯识现”。你把这两种学说,仔细去比较一下,你自然会知道那一种理论高超和认识正确了。
【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云何为六?一者,智相,依于境界,心起分别,爱与不爱故。】
平常有两句话:“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意思是说,由无明的原故,所以不觉而生出“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三种细相出来;因为这三种相都还在阿赖耶识中,没有显现出来,所以叫做“细”。现在是由境界的助缘,生起下面六种粗相,这六种是已经显出来的,容易知(P047)道的,所以叫做“粗”。在这六种粗相中先来讲第一种“智相”,甚么叫做“智相”呢?就是依于顺逆好丑的境界,妄心生起了,就去分别。若是遇到了顺的境界,觉得是好,就生起爱来;若是遇到了逆的境界,觉得是不好,就生起不爱的厌恶心,起了惑,就造业,必定会受苦报了。
【二者,相续相,依于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故。】
第二种是“相续相”。甚么叫做“相续相”呢?因为妄心不动,不起分别则已,如果一起分别,必至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对于爱境就生“乐想”,对于不爱境就生“苦想”。前面的智相是“俱生的法执”,现在的相续相是“分别的法执”。这相续相是依于前面的智相,然后生起苦乐的感觉,刹那刹那起念相应,无有间断。
【三者,执取相,依于相续,缘念境界,住持苦乐,心起着故。】
第三种叫做“执取相”。甚么叫做“执取相”呢?就是不明白一切境界都是虚妄不实,在苦乐等幻境上念念相续,起执着故。(P048)
【四者,计名字相,依于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故。】
第四种叫做“计名字相”。甚么叫做“计名字相”呢?就是依托前面颠倒的执取,非实计实,分别一切假名言说,生种种烦恼。前面执取相是“俱生我执”,现在计名字相是“分别我执”。从无明业相至计名字相,虽然有粗细不同,但是总名都叫做“惑”。
【五者,起业相,依于名字,寻名取着,造种种业故。】
第五种叫做“起业相”。甚么叫做“起业相”呢?就是依托前面的名字,不了解名字完全是假立的,而跟著名字去种种取着,造下种种的“有漏业”,这就叫做“起业”。
【六者,业系苦相,以依业受果,不自在故。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
第六种叫做“业系苦相”。甚么叫做“业系苦相”呢?就是依托前面的“起惑”“造业”而感受的果报,业果之报苦多乐少,故不得自在:不但生在欲界六道中是苦,就是生到色界和无色界天中去,还是免不了坏苦和行(P049)苦。因为没有超出三界,总是“有漏”,在生死中不能作主,所以不得自在。我们说了这半天,都是吃了“无明”的大苦,因为无明能够生出一切染法,这是甚么原因呢?因为一切染法都是不觉的相故。反过来说一句:假定是觉悟了的话,那里还会起惑造业,去受果报呢?所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这是千真万确的。所以佛教的生死轮回只有“惑、业、苦”三道,无始无终在那儿流转,决定没有一个什么创造者在那裹主宰和管理。
【复次,觉与不觉有二种相。云何为二?一者,同相,二者,异相。言同相者,譬如种种瓦器,皆同微尘性相。如是无漏无明种种业幻,皆同真如性相。】
现在再来谈谈“觉”同“不觉”都有两种相,那两种相呢?第一种叫做“同相”,第二种叫做“异相”。甚么叫做同相呢?好像各种不同的瓦器,杯盘壶碗,形式上仅管各式各样,而它的原质都是微尘所成的,没有什么不同。这个道理如果明白了,那无漏的种种幻业和无明的种种幻业,染净的性质虽然是有两种不同,如果找出它们的本来面目,同是真如的性相,那是一(P050)样的。
【是故修多罗中,依于此真如义故,说一切众生,本来常住,入于涅槃。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毕竟无得。亦无色相可见,而有见色相者,唯是随染业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以智相无可见故。】
前面说的觉与不觉同一个真如的性相,恐怕大家不相信,所以马鸣菩萨引佛陀所说的经典来证明,在佛经上有这样的话:依据这真如的道理,说一切众生本来就是常住,已经就是不生不灭的涅槃。要知道菩提这件东西,是人人本有,个个不无,所谓“天真本具”,决定不是可以修的,可以作的。如果真是可修可作,那变了有为的生灭法,那还成个甚么佛?所以说修说作,那都是无修而修,修而无修;作而无作,无作而作,这叫做幻修幻作。归根究底,正如《楞严经》上所说的“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这才是正知正见。既然说毕竟无得,当然是无色相可见,这就是法身如来。然而有许多经论上,又说有色相可见,这又是甚么意思?这就是随无漏的幻业所成,就(P051)是功德的报身如来和示现的应化身,并不是智色不空之性。这“智色不空之性”六个字要注意!“智色不空”那是指“报身”,“之性”的“性”字那是指“法身”,所以重在“性”字。意思就是说,不但是法性身看不到,就是报身佛的自受用身也是看不到的,唯有如来自受用的法乐。
【言异相者,如种种瓦器,各各不同。如是无漏无明,随染幻差别,性染幻差别故。】
前面所讲的是“同相”,现在再来讲“异相”。异相好像甚么东西呢?好像种种瓦器,杯盘壶碗,形式当然各各不同。这个道理明白了,那么,这无漏的染幻差别和无明的染幻差别,当然是不可以一体同观啊!然而为甚么这觉与不觉有同相和异相呢?要知道,设若不知道“同相”,众生就永无成佛的希望;设若不知道“异相”,众生就不去修行,睡下来等候成佛吗?当然是不可以。所以说“修德有功,性德方显”,就是这个意思。
【复次,生灭因缘者,所谓众生依心、意、意识转故。此义云何?以依阿梨耶识,说有无明,不觉而起,能见,能现,能(P052)取境界,起念相续,故说为意。】
这一段我先来打诸位一个招呼,就是研究和阅读的人,切切不要拿唯识法相上的名词来分析,说甚么“心”是属于集起的第八识,“意”是属于思量的第七识,“意识”是属于了别的前六识。《起信论》的章法倒不是这种布置,还是老老实实,照本文的解释稳当,请读者先注意一下。
上面讲的染净生灭之相,现在来讲生灭的因缘。意思就是说,为甚么好好的不生不灭而会变成了生灭呢?这里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就是依托众生心、意、意识,转变生起的原故。这个道理怎样解释呢?因阿赖耶识杂染的意义才说有一个无明,因无明不觉的原故所以生起“能见”、“能现”、“能取境界”,起念相续,故说为意。所以这个“意”不是单单指的第七识,而是合“三细”“二粗”五相而成,试看下面的问答,就显然的明白。
【此意复有五种名:云何为五?一者,名为业识,谓无明力,不觉心动故。】
现在把这一个意,分开五个名字来解释。那五个名字呢?第一个叫做(P053)“业识”,甚么叫做“业识”呢?就是由无明的力量,不觉而起心动念。
【二者,名为转识,依于动心能见相故。】
第二个叫做“转识”,甚么叫做“转识”呢?就是依托不觉的动心,妄见一切境界的相状。
【三者,名为现识,所谓能现一切境界,犹如明镜现于色像;现识亦尔,随其五尘对至即现,无有前后,以一切时,任运而起,常在前故。】
第三个叫做“现识”,甚么叫做“现识”呢?就是说,此识能现出一切境界,好像明镜一样,能显现一切色像。这现识的功能就是这样,能够随顺色、声、香、味、触五尘的境界,一对就现,也没有什么前后的分别。好像照相一样,一照即现,因为一切时都是任运自然而生起的,所以常常现前。以上“业识”、“转识”、“现识”也就是三细的异名。
【四者,名为智识,谓分别染净法故。】
第四个叫做“智识”。甚么叫“智识”呢?这“智”倒不要误会是智慧(P054)的智,乃是不觉妄生分别的邪智。因为它不能了达一切法本来是自心所现,非实计实,在那儿妄生分别,在没有染净平等法中,而妄生分别种种差别不平等之法。
【五者,名为相续识,以念相应不断故;住持过去无量世等善恶之业,令不失故;复能成熟现在未来苦乐等报,无差违故。能令现在已经之事,忽然而念;未来之事,不觉妄虑。是故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
第五个叫做“相续识”。甚么叫做“相续识”呢?就是同前面的妄念相应之后,念念不断。对于过去无量世以前所造的“善”、“恶”等业能令不失,同时对于现在和未来所受的“苦”、“乐”等报又能成熟,一点也不会差错。还有一种功能,对于现在已经之事,忽然间会起念;就是未来之事,它也就能够使令他不知不觉的去思虑。因为这种原故,所以才知道三界所有的一切根身和器界,完全是虚假,都是由众生的妄心所造成的,如果离开了心念,也就没有六尘的境界。这相续识和上面的智识是属于六相中的前两种粗(P055)惑,连上面三细综合起来,都叫做“意”,这个“意”的意义和范围同平常所说的“意”是大大的不同啦!
【此义云何?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
这一段是解释上面的“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的注脚。这道理是怎样说呢?因为一切法的幻相都是从众生分别心而起,妄念所生。同时还要知道,所有一切的分别,并不是外面真有个什么东西给我们分别,其实分别还是分别自己心中所现之影像。然而妄心是不能看见自心,这是甚么原故呢?因为妄心也是没有形相可得,好像指不自触,刀不自割一样,所以妄心是看不见自心。因此,我们就知道,世间上所有的一切境界,都是依托众生的无明虚妄心念而得住持。因这个原故就知道,一切法如镜中像,那里有实体可得呢?妄心所现的一切法完全是虚妄,怎样知道它是虚妄(P056)呢?因为妄心生起分别,才生起种种法的差别;如果妄心不起分别,到了一念不生的当儿,那真是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了!那裹还有甚么千差万别的境界呢?所以知道它是虚妄。
【复次,言意识者,即此相续识。依诸凡夫取着转深,计我、我所,种种妄执,随事攀缘,分别六尘;名为意识,亦名分离识,又复说名分别事识。此识依见爱烦恼增长义故。】
这里所说的“意识”那实实在在是说的第六意识。不过这意识可分为两种,一是同时意识,又叫五俱意识,还有叫明了意识;一是独头意识。如果和前五识同时缘境者,那就叫做“同时意识”;假若不和前五识同起者,那就叫做“独头意识”。
这里所讲的意识就是六粗中的相续识。它是依着凡夫的执着,越转越深,或执为我是有主宰,或执是我所有的物;前者是执为根身,后者是执为器界;一切法上生起种种妄执,随一切的事物上,用种种攀缘心,去分别六尘的境界,这就叫做“意识”。因为它能够分开来帮忙前五识起作用,所以(P057)叫做“分离识”,也就是“同时意识”。又因为它离开了前五识,也能够有独起的作用,所以又叫做“独头意识”。这个染污意识是依托我见和我爱,增长许多烦恼,所以叫做“染污意识”。
【依无明熏习所起识者,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觉。谓依菩萨,从初正信发心观察;若证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萨究竟地,不能尽知,唯佛穷了。】
前面是说明染法生起之因缘,以下是讲净法生起之因缘。现在再把染法生起的意义说一说:设若是依托无明熏习所生起的“阿赖耶识”,这个道理是很深,当然不是凡夫和二乘的智慧所能知道,因为凡夫和二乘只能知道前六识的境界,七、八二识,未梦见在。要依托菩萨根性的人,从最初发起正信去观察赖耶微细的境界,设若证到初地以上的法身菩萨,方能得少分知,因为他破了一分无明,而显现一分法身。就是到了十地菩萨,还是不能够尽知,因为他还有一分无明没有破尽,要到佛果的地位,把一切无明统统破了,才能究竟啊!(P058)
【何以故?是心从本已来,自性清净而有无明,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虽有染心,而常恒不变;是故此义唯佛能知。所谓心性常无念故,名为不变。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
这一段是要说明这阿赖耶识甚深的道理,为甚么凡夫和二乘不知,就是菩萨还不能究竟的明了所以然。现在先来征问;为甚么佛能够究竟明了阿赖耶识的道理呢?答:众生这个真心从无始以来本来是清净,因为套上了一件无明的外衣,以致没有显现。这“真如”和“无明”都是无始以来本有的,好像矿中的“金”和“砂”,是没有先后的。真心既被无明所熏染,于是才有染心的阿赖耶识。然而要知道,外面虽有染心盖覆,而内在的真心还是常恒不变。这个道理别人都不知道,唯有佛陀才能究竟明了,所谓“欲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由此就可得到以下两种结论:(1)真心的体性是恒常没有丝毫的妄念,这就叫做“其体不变”。(2)因为众生不能了达真心的平等法界,它的相状完全同真心不相应,所以忽然生起了妄念,这就叫做“无(P059)明”。
【染心者有六种。云何为六?一者,执相应染,依二乘解脱,及信相应地远离故。】
以下是说明转染成净之次第,分为六种:第一种叫做“执相应染”。甚么叫做“执相应染”呢?“执”就是六粗中的执取相和计名字相,“染”就是染污,“相应”就是能念之心和所念之境相符执着。这个执取相和计名字相要到甚么时候才断呢?要到阿罗汉、辟支佛的极果,以及十信满心、十住菩萨才断了。因为他们都是破了“我执”,断了“烦恼障”的原故。
【二者,不断相应染,依信相应地修学方便,渐渐能舍,得净心地究竟离故。】
第二种叫做“不断相应染”。甚么叫做不断呢?“不断”就是“相续相”,它是依着“苦”、“乐”等境,念念不舍,相续执持,是分别起之法执,要到初地菩萨才断了。老实说,从十住以去,要经过十行、十回向、四加行,慢慢用种种方便去修学,一到了净心地,破了一分无明,见到了一分真理,才(P060)可以叫做究竟离了这个相续染。
【三者,分别智相应染,依具戒地渐离,乃至无相方便地究竟离故。】
第三种是“分别智相应染”。甚么叫做分别智呢?就是六粗头一个“智相”。它是依托妄境而去分别,所以弄得下面去相续执取。要从二地菩萨起,直到第七地菩萨才断除了。在七地以前用功观察的时候,有相观多,无相观少。到了第七地,完全是用无相观,所以叫做“无相方便地”。
【四者,现色不相应染,依色自在地能离故。】(P061)
第四种是“现色不相应染”。甚么叫做现色呢?就是三细中第三种“境界相”,这境界完全是无中生有,由妄见而生。它也算是染污法,不过它还没有发现出来,还在赖耶识中,心境还没有相对,所以叫做“不相应”。它是由根本无明而熏动净心,所以妄现境界,要到第八地菩萨才能断了。因为他能够变瓦砾而成黄金,所以叫做“色自在”。
【五者,能见心不相应染,依心自在地能离故。】
第五种是“能见心不相应染”。甚么是能见心呢?就是三细中第二种“能见相”。它是由无明熏真心而生妄见,至九地菩萨方断。因为他能变浊世成净土,随心转变,所以叫做“心自在”。
【六者根本业不相应染,依菩萨尽地,得入如来地能离故。】
第六种是“根本业不相应染”。甚么叫做根本业呢?业是动作的意思。根本,是由根本无明的原故,所以妄心才会妄动;因是根本上妄动,故名为“根本业”,就是三细中第一种“无明业相”。要到十地菩萨以后,金刚喻定进入如来妙觉的时候,才能最后断了这生相无明,名为成佛。
【不了一法界义者,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入净心地随分得离,乃至如来地能究竟离故。】
甚么叫做“不了一法界义”?就是众生因为有了无明不觉的原故,所以不明了真如法性是平等无差别的,所以叫做“法界”。这裹有三个次第,第一是“相似觉”,从初住至初地,所以说“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第二是“随分觉”,从二地至九地,所以说“入净心地随分得离”;第三是“究竟觉”,(P062)那就是如来地了,所以说“乃至如来地能究竟离故”。
【言相应义者,谓心念法异,依染净差别,而知相缘相同故。】
这里是解释相应和不相应。现在先解释相应,怎样叫做相应呢?就是能念的心和所念的法,虽然是不同,但是心境是相对的,同时染净差别的境界是分别得清清楚楚,所以叫做“相应”。又说“心”是心王,“念法”是心所,所以叫做异。王、所虽异,缘、境同时,所以才叫做“相应”。
【不相应义者,谓即心不觉,常无别异,不同知相缘相故。】
上面是解释相应,现在再来解释怎样叫做不相应。不相应的意义,就是这“三细”的境界,尚在赖耶识中,能缘的心和所缘的境尚且未分,所以叫做“不相应”。又说“王”“所”既然未分,当然不同时缘境,所以才叫做“不相应”。
【又染心义者,名为烦恼碍,能障真如根本智故。无明义者,名为智碍,能障世间自然业智故。】
这里是说明两种障,一是“烦恼障”,一是“所知障”。烦恼障是障甚么?(P063)它是能障真如的根本智。真如本来是平等,没有能所,因为有了阿赖耶识的染污心,所以在无差别之中而分出有差别的能所,所谓能见之心与所见之境;妄心妄境,如一目有病,妄见空花,所以叫做“障根本智”。
所知障是障甚么?它是能障后得智。因为宇宙万有事事物物,但有一法皆应可了知,然而所以不知者,因为智慧不够,或者有一点小慧,坐井观天,在佛经上叫做“劣慧”;或世智辩聪障碍深入大乘的佛法,所以叫做“智障”,前面叫做“障真谛”,后面叫做“障俗谛”。
【此义云何?以依染心,能见、能现,妄取境界,违平等性故。以一切法常静,无有起相;无明不觉,妄与法违,故不能得随顺世间一切境界种种知故。】
以下是说明烦恼碍和智碍的状况,这意义是怎样说法呢?因为烦恼障是由阿赖耶识的染污心,而生起能见的心和所见的境,去妄取彼此的境界,这就违背了真如的平等性。至于智障他是不知道一切法本来是常住寂静的,那里还有甚么生灭?但是因为无明不觉,妄与一切法相违,所以不能够(P064)随顺世间一切境界种种都能够知道,这就是智慧下劣,没有证到“差别智”啊。
【复次,分别生灭相者,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粗,与心相应故。二者,细,与心不相应故。又粗中之粗,凡夫境界。粗中之细及细中之粗,菩萨境界。细中之细,是佛境界。】
上面所说的是生灭因缘,现在再来说说生灭的相状。也要分两种来说,那两种呢?一种是粗,一种是细。粗相是心境相对,容易觉察,也就是前面所讲的四种粗惑,与心相应;细相是心境没有相对,不容易觉察,也就是前面所讲的三种细惑,与心不相应。在这粗细两种相之中又分为四种,第一种是粗中之粗,那是凡夫的境界,就是六粗之中的执相应染。第二种是粗中之细和第三种细中之粗,那是菩萨境界,也就是六粗的不断相应染和分别智相应染,以及三细中的现色不相应染和能见心不相应染。第四种细中之细,那是佛陀的境界,也就是三细中第一种根本业不相应染。
【此二种生灭,依于无明熏习而有,所谓依因依缘:依因者,(P065)不觉义故;依缘者,妄作境界义故。若因灭,则缘灭。因灭故,不相应心灭;缘灭故,相应心灭。】
现在我们要研究这粗细两种生灭,究竟是从何而有。推根究底要归于无明熏习,“依因”“依据”而有。甚么叫做依因呢?就是平常说的“无明不觉生三细”。甚么叫做依缘呢?也就是平常说的“境界为缘长六粗”。也就是论文上说的:“依因者,不觉义故;依缘者,妄作境界义故。”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设若因如果灭了,那末,缘当然也就会同时灭了;根如果坏了,枝叶当然也会枯萎。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无明的因灭掉了,那么,前面的三细不相应心当然会灭了。境界的缘灭掉了,那么,后面的六粗相应心也就会灭了,这是科学上的一个“因果定律”。
【问曰:若心灭者,云何相续?若相续者,云何说究竟灭?答曰:所言灭者,唯心相灭,非心体灭。如风依水而有动相,若水灭者,则风相断绝,无所依止;以水不灭,风相相续;唯风灭故,动相随灭,非是水灭。无明亦尔,依心体而动,(P066)若心体灭者,则众生断绝,无所依止;以体不灭,心得相续;唯痴灭故,心相随灭,非心智灭。】
上面这一段问答和法喻,我们研究佛学的人是要特别的注意,因为是学佛的人一件很重要的事。问的意思就是这样说:设若心体真是灭了的话,那么,为甚么又说相续呢?既然说是相续,那么,为甚么又说是究竟灭呢?因为这两件事是不能相容的矛盾律啊。
试看他答得真巧妙!我所说的灭但是心的生灭相上说灭,并不是说心的不生不灭体性也有生灭啊!这道理你如果不懂,可以说个譬喻:譬如风的话,它是依托水才有动相,设若水也灭了的话,那么,风相自然就断绝了,因为它没有依托的地方啊。但是,水性完全没有断灭,所以风相照常是相续的;可见是风灭了的原故,动相当然随着它灭,并不是水也跟着风一齐灭掉了。这譬喻如果真是懂了的话,那么,无明的风也是这样,它是依托心体而动的,设若心体也断灭了的话,那么,众生岂不是也断绝了?因为没有心体去依托啦。但是,心体既然没有断灭,所以心相可以相续。最后的结论是:(P067)愚痴的无明灭掉了,心的生灭相当然停止了它的作用,并不是连心的光明无漏智也跟它灭掉了,它是巍巍不动的。
【复次,有四种法熏习义故,染法净法起不断绝。云何为四?一者,净法,名为真如。二者,一切染因,名为无明。三者,妄心,名为业识。四者,妄境界,所谓六尘。】
现在再来讲讲四种法的熏习义,无论是“染法”或“净法”,才生起不至于断绝。那四种呢?第一种叫做“净法”,那就是真如的佛性。第二种叫做“一切染因”,那就是不觉的无明。第三种叫做“妄心”,那就是阿赖耶的业识。第四种叫做“妄境界”,那就是色声香味触法的六种染尘。
【熏习义者:如世间衣服,实无于香,若人以香而熏习故,则有香气。此亦如是:真如净法,实无于染,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则有染相。无明染法,实无净业,但以真如而熏习故,则有净用。】
如果不懂熏习的道理,可先来说个譬喻给你听。好像世间上人的衣服本(P068)来是没有香气,设若有一个人用香水常常去洒在上面,那么,自然就会有香气。这个譬喻如果懂了的话,“真如”和“无明”互相熏习,也就是这样。因为真如本来是清净的东西,实在是没有丝毫的染污,但是,因为常常有了无明去熏习,所以才有染污的相状。反过来说,无明的染法实在也是没有净业,但是,又因为有了真如去熏习,所以又有清净的业用。假使没有“无明”来熏习,我们也就不会来做众生。反过来说,如果没有“真如”去内熏,我们也就永远不能够成佛。这道理是很要把它弄清楚啊!
【云何熏习起染法不断?所谓以依真如法故,有于无明。以有无明染法因故,即熏习真如;以熏习故,则有妄心。以有妄心,即熏习无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觉念起,现妄境界。以有妄境界染法缘故,即熏习妄心;令其念着,造种种业,受于一切身心等苦。】
上面这一大连串读起来真有兴趣!这里先说染污的熏习。怎样熏习才生起染污法不断呢?就是说,最初还是要依托真如,才有无明。这真如同无(P069)明都是无始,没有谁先谁后,好像矿中金同沙一样。平常说“妄依真起”,不可说“真能生妄”。譬如空花,只可说“花依空现”,不可说“空能生花”。真如本来清净,因为有了无明的染法去熏习真如,虽然不能作“亲因缘”,但是,也可作“增上缘”。因为有了无明常常去熏习的原故,就把好好的真心,而变成了妄心。这妄心就叫做阿赖耶识,也就是开头所说的“生灭与不生灭和合”所成的。老实不客气讲啊,无明既然可以熏习真如,那么,妄心也可以熏习无明。好像你既然可以忤逆父亲,那么,你的儿子当然也可以忤逆你,所谓“檐前滴水,点点无差”。总而言之,病在不明了“真如”是“人人本具”的原故,所以“不觉妄念”生起,而现出许多的“虚妄的境界”,上面就叫做“无明不觉生三细”。现在又因为有了虚妄的境界,就成了染污法的助缘,又反过来去熏习妄心,所谓“一代不如一代”啊!这样一来,令其念念执着,既已起惑,当然造业,那裹有不受果报的呢?这“惑、业、苦”三道的生死流转,无始无终,轮回不息。这是佛学上的“缘起正理”,并没有一个创造者或主宰者于其中执政啊。(P070)
【此妄境界熏习义则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增长念熏习,二者,增长取熏习。妄心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业识根本熏习,能受阿罗汉、辟支佛、一切菩萨生灭苦故。二者,增长分别事识熏习,能受凡夫业系苦故。无明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根本熏习,以能成就业识义故。二者,所起见爱熏习,以能成就分别事识义故。】
这里有三种熏习义,第一种是“境界熏习义”,第二种是“妄心熏习义”,第三种是“无明熏习义”,而每种之中又各分二种。境界熏习义有那二种呢?第一种叫做“增长念熏习”,什么叫增长念熏习呢?就是说,这阿赖耶的业识因为有了虚妄境界资熏的力量,就能够增长意识中的微细分别,也就是智相和相续相两种法执的分别。第二种叫做“增长取熏习”,什么叫做增长取熏习呢?就是增长前五识事识中的粗分别,也就是执取相和计名字相两种我执,见和爱两种烦恼。
妄心熏习义也有两种,第一种叫做“业识根本熏习”,就是说,这阿赖(P071)耶的业识去资熏根本无明,不能离开妄念,对于无明和真如之理迷惑了;它们所执着的法相以为是真实不妄,所以能令阿罗汉、辟支佛以及一班菩萨,去受“变易生死”的苦恼。第二种叫做“增长分别事识熏习”,就是说,资熏见和爱两种无明,它们不明了一切境界统统都是不实,去分别执取,因此,所以去起惑,造业,而随业受报,这就是一般凡夫所受“分段生死”的苦报。什么叫做“变易生死”?就是“进化生死”。什么叫做“分段生死”?就是“轮回生死”。
无明熏习义也有两种,第一种叫做“根本熏习”,就是说,因不觉所以心动,因心动所以造业,因造业所以受报,这就是前面所说的“生灭与不生灭和合,就名为阿赖耶识”。第二种叫做“所起见爱熏习”,这就是所起的分别我执和俱生我执种种熏习,妄生执着,而成就第六意识的分别事识。
【云何熏习起净法不断?所谓以有真如法故,能熏习无明;以熏习因缘力故,则令妄心厌生死苦,乐求涅槃。以此妄心有厌求因缘故,即熏习真如。自信己性,知心妄动,无前境界,(P072)修远离法;以如实知无前境界故,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乃至久远熏习力故,无明则灭;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成自然业。】
谁要了生脱死,只要把上面这一段看了,也就很容易明白。怎样熏习就可以生起净法不断呢?就是说,因为有了真如的东西,所以就能够常常去熏习无明;因为有了真如熏习无明的力量,所以能令妄心厌离生死的苦恼,去要求涅槃的快乐。
又因为有了妄心厌离生死,欣求涅槃的缘故,因此又常常去熏习真如。工夫久了,最后自己能相信有真如佛性,才知道我们日用之中,所动的都是妄心;除了妄心分别之外,那里有实在的外境?由此,就可以修一切远离的方法,这是甚么原故呢?就是因为它能够照它真真实实的了知没有前面的五尘境界,修种种方便,而生起随顺的功行;对于一切境界不去执取,也不去忆念。能够这样一直的做下去,久远久远的熏习力就会把无明灭掉了。无(P73)无明既然灭了之后,妄心也就不会生起,妄心既然不生起,而一切虚妄的境界自然也会消灭。这“无明的因”和“境界的缘”统统都灭掉了,“心的生灭幻相”自然会没有了,这样就叫做得了“不生不灭的涅槃”,成了一种“自然的快乐”。
设若依他的位次排起来的话,就是:自信己性,当十信位。知心妄动,无前境界,当十住位。修远离法,当十行十向位。如实了知无前境界,当初地位。行种种方便而度众生,当二地至九地位。起随顺行,无执取与计名等念,当十地至佛果位。又,无明灭,心无有起,是灭前三种“相应染”。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下,是灭后三种“不相应染”,即“三细”也,如文可知。
【妄心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分别事识熏习,依诸凡夫,二乘人等,厌生死苦,随力所能,以渐趣向无上道故。二者,意熏习,谓诸菩萨发心勇猛,速趣涅槃故。】
这“妄心熏习”四字我们倒要很留意,并不可一概而论,统统都是不好。(P074)若妄心熏无明,那是加增无明之力,而令众生流转生死。若妄心熏真如,那是加增真如之力,而令众生速得涅槃。现在所讲的是属于后一种。
然而妄心熏习也有两种,第一种就是一班想修行的凡夫,以及一般已得圣果的二乘,他们不知道有“七识”和“八识”,都是以第六的“意识”(叫做“分
- 上一篇:怎样知道有观音菩萨
- 下一篇:慈航大师全集(三)十二门论讲话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