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三四、佛学与科学
三四、佛学与科学
甲、科学是什么
科学是分科研究的学说。例如天文学、地质学,生理学,……乃至政治学,法律学,经济学,军事学,卫生学等等学术,都要分科去精密研究,不可以笼统言之,这就是科学的定义。其内涵的原则有三——(1)科学第一个原则,就是要重实验。例如眼能见到的色,耳能闻到的声,鼻能嗅到的气,舌能尝到的味,身能感触到的冷暖痛痒,所谓五官能直接感觉到的东西,不参加丝毫意识在内,这就是科学。如果五官真不能直接觉到的,那只好请仪器来帮忙!例如看不到的微生虫菌,利用显微镜来验明;见不到的过远景物,利用望远镜来显现;其余听不到的声音,利用电话和收音机;甚至国防上用雷达网,医疗上用X光镜,世间一切不能解决的事情,都可以利用科学的仪器来帮助。真正的科学家,他不肯随便的武断说永远的没有,他一定会说:“我正在研究,等我研究成功了,我一定会向大众报告。”这又是科学家的态度。
(2)科学第二个原则就是要能分析。例如好好的一个人,他可以用化学来分析,说人是由十四种原素所构成的。因为一件事物,如果要得到实验的目的,不能不用分析法;不然的话,一样东西也实验不出来。例如说地球是由许许多多“分子”所成的,而分子又可分析成“电子”及“原子”等的一再分析。而所谓细胞、毒菌、微生虫、……这许多东西,都算是细中之粗了。
(3)科学第三个原则,就是要有系统。因为单用分析,还是不能得到正确的实验,不然的话,这样一个散巴巴零碎的东西,怎样可以成立一个名物?所以要有系统的推求与考据,方算正确。例如:你不要以为是一个散巴巴的林姓,如果由“曾孙”而推至“孙”,由“孙”而推至“子”,由“子”而推至“父”,这样一代一代的推上去,必定是有最初的始祖。一代一代的传下来,有本有源。人是这样,而树木由根而干、而丫、而枝、而叶、而花、而果,也是一样。一个国家,所谓省、市、县、区、乡、镇、里、邻、户,又何尝不然。尤其是每一个人身上血脉筋络的系统,那更是丝毫不乱的啊。
乙、佛学中含有科学
有人问:“佛学中有没有科学呢?”答曰:“有。”例如佛学中有天文学,佛学中有地质学,佛学中有政治学,佛学中有法律学,佛学中有经济学,佛学中有卫生学,佛学中有生理学,佛学中有伦理学,佛学中有论理学,佛学中有心理学……。这不是我乱开名单,我们可以聚集许多的专门学者,把佛教的藏经分门别类来研究,你就会发觉,佛教的文献不但是一部“百科全书”,而且是一部“万有文库”呢!这有佛教的《大藏经》可以证明,不是由你我可以随便的说一句“是”或“不是”的。
在近代科学中发明的显微镜和天文台,究竟有多少年的历史呢?那知在二千年以前,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他就告诉我们,一钵水里面有许许多多的细虫。谁人看见?那不是迷信吗?天上除了我们看到的日月星辰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星球,而星球里面也有人,你相信这些话吗?可是现在科学的发达,由天文台上已证实,火星里有人,这又有谁敢反对呢?
佛教有一部《瑜伽师地论》,把宇宙万有一切法,分门别类的归纳起来,一共有“六百六十法”,还有一部《百法明门论》,束成为百法,还有人身上是三十六物组合所成的。可见说到现在科学上的分析方法,佛学上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人说:“科学是属于唯物的,而佛学是属于唯心的。”那完全是片面观,只是一种偏见。要知道从前“科学是在哲学里面的”,所以哲学就包括了科学,而哲学的范围甚广,所谓培根、洛克、休谟等的经验派,是属于主观唯心论。一到了黑格耳,他们又主张客观唯心论,而康得、叔本华又说是意志唯心论,詹姆士等又主张经验唯心论,而柏格森等又说是直觉唯心论,还有康得、爱因斯坦的存疑唯心论,到了现在的罗素,又有新实在论的发现。因为这样一来,唯心论既然交给哲学家专门去负责,所以是科学附属于哲学。而现在又是哲学附属于科学中去研究,这不是同天文学,地质学……一样的去专门研究,可见科学里面是包含了哲学,那里可以说科学是单属于唯物而没有心法?试观没有心的人,怎样去研究一切的科学呢?
至于说到佛学是唯心而不是唯物,那更是外行!不知道佛学上所讲的世间法,不出“三科”、“七大”,而“五蕴”中的“色蕴”,“十二处”中的“五根”和“六尘”,“十八界”中的“十界半”,“七大”中的地、水、火、风、空前五大,那一样不是说的物质?所以说科学是唯物,说佛学是唯心,那不过是人云亦云罢了。
说到佛学上系统,就是一部《俱舍论》已经用不了,世间上一切学说的组织法,也不能再比它好,这都是有书籍可据,并不是说自己的生姜比别人辣。
丙、佛学能辅助科学入正轨
科学给我们人类的利益,平心而论,不能不感谢它的恩惠。从前油灯如豆,现在电灯似日;从前人力及土车,现在汽车、火车、轮船、飞机,交通方面实在是便利得多,只好说一句“物质文明”罢了。然而从前关云长那样利的刀,一天卖力的能杀死几个人呢?薛丁山那样的眼力放箭,一天能射倒几个人呢?而现在的炸弹,尤其是原子弹,以及将来的新武器,不但五分钟就可以消灭整个的人类,连禽兽草木也要同样的遭殃。试问世界上人类和这许多历史上建设同科学有甚么冤仇,而必须把他破坏毁灭呢?这些光顾,难道也要感谢科学的恩赐吗?恐怕不肯吧!怪科学不好吗?不是,这正如飞机、轮船、汽车、火车,它们本身上只有利人而没有害人。科学本身,本来是给我们人类生活上能有美满的受用,然而无情的人类即利用此来作杀人斗争的工具。还有一些人总以为学佛是迷信,无补于世界及人类。唯有伟大思想家的 国父孙中山先生,他说:“佛学能补科学之偏。”“佛学是救世之仁。”“佛学可以辅法律所不及。”这真是所见远大啊!
吾人研究与使用科学,多偏在物质之竞争,而失了“仁慈之心念”。以致科学越发达,人类越受苦,则又何贵乎有此科学!?是故欲救科学之弊,必须有仁慈心的人,主持使用之,方不致盲目出轨。
丁、科学与佛学的不同点
(1)科学是向外研究的,而佛学是向内精修的。
(2)科学是世间上有漏聪明,而佛学是出世间的无漏智慧。
(3)科学是借用仪器,而佛学是借用内心——戒定慧。
(4)科学只是物质建设,而佛学却是心理建设。
⑸科学经二人发明之后,大家便可照样去模仿制成;而佛学却是各做各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功夫境界,实由各人自信、自解、自行、自证,而各各不同,非可以替代而冒充的。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