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 7 大乘不共法 大乘菩萨行

  《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

  乙、大乘菩萨行(p.279~p.398)

  壹、布施波罗蜜(p.279~p.290)

  释厚观(2002.10.9)

  一、(p.279)总说菩萨行位

  (一)菩萨行法:

  1、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2、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自利与利他

  A、六度与四摄

  1、六度:成熟佛道的要目。

  2、四摄:利济众生的方便。

  B、六度也可分自利与利他二道

  1、布施┐

  2、持戒-利他的福德道。

  3、忍辱┘

  4、精进-通于二道。

  5、禅定┬自利的智慧道。

  6、般若┘

  C、六度都有自利与利他的二种意义。

  (二)菩萨阶位 1:

  1、(十信)

  2、十住

  3、十行

  4、十回向

  5、十地

  二、(p.280)「波罗蜜多」(pAramitA)之意义

  (一)parama(最高的、最上的) → pAramI(女性名词) + tA(抽象名词)→成就、最上、完成。

  (二)pAra(彼岸)→ pAram(受词) + √i(「去」的动词)+ tA →到彼岸。

  1、《大智度论》卷43(大正25,370b21~24):

  何以故名般若波罗蜜者,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穷尽到边。如一切众生中,佛为第一。

  2、《大智度论》卷18(大正25,191a4~7):

  般若言慧,波罗蜜言到彼岸,以其能到智慧大海彼岸。到诸一切智慧边,穷尽其极故,名到彼岸。

  3、《大品般若》卷21(大正8,376a25~29):

  般若波罗蜜,以何义故名般若波罗蜜?佛言:得第一度(parama-pAramitA),一切法到彼岸,以是义故,名般若波罗蜜。

  复次,须菩提!诸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用是般若波罗蜜得度彼岸(pAraM-gata),以是义故,名般若波罗蜜。

  三、(p.280) 六度与福德道、智慧道的关系:

  (一)「欲成佛道凡有二门:一者福德、二者智慧。行施、戒、忍,是为福德门;知一切诸法实相摩诃般若波罗蜜,是为智慧门。」

  (《大智度论》卷15,大正25,172b11~13;又见卷17,大正25.180b)

  (二)「五波罗蜜是福德,般若波罗蜜是智慧。」(《大智度论》卷57,大正25,464b3~4)

  (三)「五度则福德具足,般若则智慧具足。」(《大智度论》卷50,大正25,418c20~21)

  四、(p.280)要修学多少法门,才能得无上菩提

  (一)有时约重点说:修行什么法,就能速得无上菩提。

  (二)有时约融摄说:修布施或般若时,即具足六波罗蜜多。

  五、(p.282)依「三心」修六度

  (一)菩提心相应。

  (二)大悲为上首。

  (三)无所得为方便。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488,大正7,479c29~480b2:

  云何布施波罗蜜多?谓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自舍一切内外所有,亦劝他舍内外诸物,持此善根用无所得而为方便,与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是为布施波罗蜜多。

  云何净戒波罗蜜多?谓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自受持十善业道,亦劝他受持十善业道,持此善根用无所得而为方便,与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是为净戒波罗蜜多。

  安忍波罗蜜多。......

  精进波罗蜜多。......

  静虑波罗蜜多。......

  云何般若波罗蜜多?谓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自如实观察一切法性,于诸法性无取无着,亦劝他如实观察一切法性,于诸法性无取无着,持此善根用无所得而为方便,与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是为般若波罗蜜多。善现!是为诸菩萨摩诃萨大乘之相。

  六、(p.282)布施波罗蜜的意义

  (一)舍己:破除悭贪;销除我执、我所执,达成无我我所(无我执法执)的大舍。

  (二)利他:与众生广结善缘;愿修集一切功德,回施一切众生,使众生因而成佛。等一切众生成佛,再修集功德而利益自己,自己成佛。能这样为他忘己而布施,才是菩萨的布施。

  七、(p.283)如何增益布施心

  (一)思悭贪之过失。

  (二)思布施之利益。

  ※参见《大智度论》卷11,大正25,140a24~c14:

  檀有种种利益:檀为宝藏,常随逐人;檀为破苦,能与人乐;檀为善御,开示天道;檀为善符,摄诸善人;檀为安隐,临命终时心不怖畏;檀为慈相,能济一切;檀为集乐,能破苦贼;檀为大将,能伏悭敌;檀为妙果,天人所爱;檀为净道,贤圣所游;檀为积善褔德之门;檀为立事聚众之缘;檀为善行受果之种;檀为福业善人之相;檀破贫穷、断三恶道;檀能全获福乐之果;檀为涅槃之初缘,入善人聚中之要法,称誉赞叹之渊府,入众无难之功德,心不悔恨之窟宅,善法道行之根本,种种欢乐之林薮,富贵安隐之福田,得道涅槃之津梁,圣人大士智者之所行,余人俭德寡识之所效。

  复次,譬如失火之家,黠慧之人,明识形势,及火未至,急出财物;舍虽烧尽,财物悉在,更修室宅。好施之人,亦复如是,知身危脆,财物无常,修福及时,如火中出物;后世受乐,亦如彼人更修宅业,福庆自慰。

  愚惑之人,但知惜屋,匆匆营救,狂愚失智,不量火势,猛风绝焰,土石为焦,翕响之间,荡然夷灭。屋既不救,财物亦尽,饥寒冻饿,忧苦毕世。悭惜之人,亦复如是,不知身命无常,须臾叵保,而更聚敛守护爱惜,死至无期,忽焉逝没,形与土木同流,财与委物俱弃,亦如愚人忧苦失计。

  复次,大慧之人,有心之士,乃能觉悟,知身如幻,财不可保,万物无常,唯福可恃,将人出苦,津通大道。

  复次,大人大心,能大布施,能自利己;小人小心,不能益他,亦不自厚。

  复次,譬如勇士见敌,必期吞灭;智人慧心,深得悟理,悭贼虽强,亦能挫之,必令如意。遇良福田,值好时节,觉事应心,能大布施。

  复次,好施之人,为人所敬,如月初出,无不爱者;好名善誉,周闻天下,人所归仰,一切皆信。好施之人,贵人所念,贱人所敬;命欲终时,其心不怖,如是果报,今世所得,譬如树华;大果无量,后世福也。生死轮转,往来五道,无亲可恃,唯有布施。若生天上、人中,得清净果,皆由布施;象、马、畜生得好枥养,亦是布施之所得也。

  布施之德,富贵欢乐;持戒之人,得生天上;襌智心净,无所染着,得涅槃道。布施之福,是涅槃道之资粮也;念施故欢喜,欢喜故一心,一心观生灭无常故得道。如人求荫故种树,或求华、或求果故种树;布施求报亦复如是,今世、后世乐如求荫,声闻、辟支佛道如华,成佛如果。是为檀种种功德。

  八、(p.283) 身及诸受用,三世一切善,为利诸众生,无惜而行施。

  ※菩萨为了利益诸众生,毫无顾惜的布施,舍给众生:

  (一)身心全体:内财(身体、性命)。

  (二)诸受用:可为自己受用的一切资财。

  (三)善法:三世一切善,或世间善法、出世间善法、出世间上上的大乘善法与功德回向给众生。

  九、(p.284) 布施者的动机

  (一)下士(凡夫):增上生心- 为自己的人天福乐而布施。

  (二)中士(二乘):出离心- 厌离生死苦,为求解脱而布施。

  (三)大士(菩萨):菩提心- 为利他而施一切内外财物、功德善法,不作私有想。

  十、(p.285)布施的种类:

  (一)财施:内财(身体、性命)、外财(身外财物)。

  (二)法施:以自己所解所行的佛法,教化众生;或以医药、工巧、文学等种种有益的

  知识技能,教授别人。

  (三)无畏施:或是恶王、盗贼、流氓等威胁迫害的怖畏;或是狮子、虎、狼、毒蛇等

  威胁伤害的怖畏;或是水灾、风灾、地震、瘟疫等伤财失命的怖畏。对这些,菩萨都能给以力量,协助他、保护他,使人获得没有威胁,没有恐怖的自由,叫无畏施。

  十一、(p.286)布施的态度

  (一)难施能施:

  1、自己还不够用的财物。

  2、自己最心爱的物品。

  3、以极大努力与牺牲而得来的东西。

  菩萨也能乐意的施舍出去。

  (二)殷勤施:以清净心、恭敬心、欢喜心来布施,而且亲手布施,决不使人有难堪的感觉。

  (三)闻施心欢喜:胜过世间的「第三禅乐」,也胜过了二乘圣者证得的「寂灭乐」。

  十二、(p.286) 为何经中谈到「乐」时,常言「譬如入第三禅」?

  (一)《大品般若经》卷1,大正8,217c18~23:

  一切众生皆得等心相视: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姊如妹,亦如亲亲及善知识。是时,众生等行十善业道,净修梵行,无诸瑕秽,恬然快乐,譬如比丘入第三禅;皆得好慧,持戒自守,不娆众生。

  (二)《大智度论》卷8﹙大正25,120c21~121a8﹚

  问曰:佛言涅槃第一乐,何以言第三禅乐?

  答曰:二种乐:有受乐,有受尽乐。受尽乐,一切五阴尽更不生,是无余涅槃乐。能除忧愁烦恼,心中欢喜,是名乐受;如是乐受满足,在第三禅中。以是故言,譬如第三禅乐。

  问曰:初禅、二禅亦有乐受,何以故但言第三禅?

  答曰:乐有上、中、下:下者初禅,中者二禅,上者三禅。

  初禅有二种:乐根、喜根。五识相应乐根,意识相应喜根。

  二禅中意识相应喜根。

  三禅意识相应乐根。一切三界中,除三禅,更无意识相应乐根。是五识不能分别,不知名字相,眼识生如弹指顷,意识已生。以是故,五识相应乐根不能满足乐,意识相应乐根能满足乐。以是故,三禅中诸功德少,乐多故,无背舍、胜处、一切入。过是三禅更无乐,以是故言,譬如比丘入第三禅。

  十三、(p.287)有那几种情况不应该布施

  (一)就菩萨自己来说:

  1、菩萨本来是应该不惜身命财物来布施的,但这要渐渐修学,忍力强,悲心深,不带一分勉强才得,否则会障碍修行的。如要力气小的,挑起重担子,结果是反而使人畏怯退心了。

  2、如自己对甚深经典还没有熟习明了,而受者愚钝,不应将经典施舍出去。

  3、出家人必备的衣钵等,都不应该施舍,以免障碍自己的道业。

  (二)从求布施者来说:

  1、如是邪魔外道,故意来捣乱。

  2、疯狂或是幼稚,作不正常、不需要的求索,都不应该施给他。

  (三)从乞求目的来说:

  1、如为了小小事而乞求身命,不应该布施。(勿为小舍大)

  2、如要求你帮助他、供给他、助成他的杀盗淫业,不应施。

  3、如乞求的目的,是为了损害众生,不应施。

  4、如乞求的目的,是为了赌博游荡,不应施。

  总之,于他无益,于自己的道业有损的,都应该谢绝他。

  ※有关「应施、不应施」,参见:

  1、《瑜伽师地论》卷39,大正30,505c1~506c9。

  2、《菩提道次第广论》卷11,福智之声出版社,p.273~279。

  十四、(p.288) 「实物施」与「胜解施」

  (一)实物施:作实际的布施,利益众生。

  (二)胜解施:生随喜心,使能施的意乐增长。虽然没有实物的布施,但在安静的禅心中,以胜解力,现起广大无量的种种资财,拿来上供诸佛,下施众生。

  十五、(p.289) 「世间的布施」与「出世间的布施波罗蜜」

  (一)世间的布施:着三轮相(施者、受者、施物相),是有分别的布施。

  (二)出世间的布施波罗蜜:三轮(施者、受者、施物)体空。与无所得的空慧相应,或是无分别智相应,深入法性空,不取我相,不取法相

  ※胜解施与三轮体空的布施:

  (一)胜解施:与禅定相应的布施。

  (二)三轮体空的布施:与智慧相应的布施。

  十六、(p.289)五度如盲,般若为导

  (一)《大智度论》卷29,大正25,272c24~273a9

  欲行檀波罗蜜,当学般若波罗蜜。余波罗蜜亦皆如是,以般若波罗蜜心助成故。复次,诸余波罗蜜,不得般若波罗蜜,不得波罗蜜名字,亦不牢固。如后品中说:五波罗蜜不得般若波罗蜜,无波罗蜜名字。又如转轮圣王无轮宝者,不名转轮圣王,不以余宝为名。亦如群盲无导,不能有所至。般若波罗蜜亦如是,导五波罗蜜,令至萨婆若。譬如大军无健将,不能成办其事;又如人身余根虽具,若无眼者,不能有所至;又如人无命根,则余根皆灭;有命根故,余根有用。般若波罗蜜亦如是,五波罗蜜不得般若波罗蜜,则不得增长;得般若波罗蜜故,余波罗蜜得增益具足。以是故,佛言欲行檀波罗蜜,当学般若波罗蜜。

  (二)《大智度论》卷29,大正25,272c2~4

  五波罗蜜殖诸功德,般若波罗蜜除其着心邪见。如一人种谷,一人芸除众秽,令得增长,果实成就。

  十七、(p.290)能动能出,名为出世间布施波罗蜜

  (一)《大品般若经》卷7,大正8,272b

  舍利弗问须菩提:云何世间檀波罗蜜?云何出世间檀波罗蜜?

  须菩提言:若菩萨摩诃萨作施主,能施沙门婆罗门、贫穷、乞人,须食与食,须饮与饮,须衣与依,卧具、床榻,房舍、香华,璎珞、医药种种所须资生之物;若妻子、国土,头目、手足、支节,内、外之物,尽以给施。施时作是念:我与彼取,我不悭贪,我为施主,我能舍一切,我随佛教施,我行檀波罗蜜。作是施已,用得法与一切众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念言:是布施因缘,令众生得今世乐,后当令得入涅槃。是人布施有三碍:何等三?我相、他相、施相;着是三相布施,是名世间檀波罗蜜。

  何因缘故名世间?于世间中不动不出,是名世间檀波罗蜜。

  云何名出世间檀波罗蜜?所谓三分清净。何等三?菩萨摩诃萨布施时,我不可得,不见受者,施不可得,亦不望报,是名菩萨摩诃萨三分清净檀波罗蜜。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布施时,与一切众生,众生亦不可得;以此布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不见微细法相。舍利弗!是名出世间檀波罗蜜。何以故名为出世间?于世间中能动能出,是故名出世间檀波罗蜜。

  (二)《大智度论》卷53,大正25,440c3~11:

  何等是二种波罗蜜?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世间者,须菩提自说义,所谓须食与食等。是义,如初品中说。若施时有所依止,譬如老病人依恃他力,能行能立。施者离实智慧,心力薄少故依止。依止者,己身、财物、受者,是法中取相心着,生憍慢等诸烦恼,是名世间,不动不出。动者,柔顺忍;出者,无生法忍。声闻法中:动者,学人;出者,无学。

  声闻

  菩萨

  动

  有学(初果、二果、三果)

  柔顺忍

  出

  无学(四果阿罗汉)

  无生法忍

  (三)梵文本《二万五千颂般若》Dutt , p.265, line.1~3

  kena kAraNenocyate lokottarA dAnapAramiteti / tathA hyAyuSman ZAriputra lokAccalati uccalati saMkrAmati / tena kAraNenocyate lokottarA dAnapAramiteti /

  (何以故名为出世间檀波罗蜜?舍利弗!于世间中能动能出,是故名出世间檀波罗蜜。)

  lokAccalati= lokAt calati (√cal )[移动、离开]。

  uccalati= ud-√cal [向上动,向上出离];saMkrAmati = saM-√kram [完全超越]。

  ※「柔顺忍」与「无生法忍」。

  1、《大智度论》卷53,大正25,437c15~17。

  无生观有二种:一者柔顺忍观;二者无生忍观。前说无生是柔顺忍观不毕竟净,渐习柔顺观得无生忍则毕竟净。

  2、《大智度论》卷86,大正25,662b26~c25

  菩萨先住柔顺忍中,学无生、无灭,亦非无生非无灭;离有见、无见、有无见、非有非无见等,灭诸戏论,得无生忍。无生忍者,佛后品中自说:乃至作佛常不生恶心,是故名无生忍。

  论者言:得是忍,观一切法毕竟空,断缘心心数不生,是名无生忍。

  又复言:能过声闻、辟支佛智慧,名无生忍。声闻、辟支佛智慧,观色等五众生灭,心厌、离欲得解脱。菩萨以大福德智慧观生灭时,心不怖畏如小乘人;菩萨以慧眼求生灭实定相不可得,如先破生品中说。但以肉眼粗心见有无常生灭;凡夫人于诸法中着常见。是所着法还归无常,众生得忧悲苦恼。是故佛说欲离忧苦,莫观常相!是无常破常颠倒故,不为着无常故说,是故菩萨舍生灭观,入不生不灭中。

  问曰:若入不生不灭,不生不灭即复是常,云何得离常颠倒?

  答曰:如无常有二种;一者、破常颠到不着无常;二者、着无常生戏论。

  无生忍亦如是:一者、虽破生灭,不着无生无灭故,不堕常颠倒;二者、着不生灭故,堕常颠倒。真无生者,灭诸观,语言道断,观一切法如涅槃相。从本已来常自无生,非以智慧观故令无生;得是无生无灭毕竟清净,无常观尚不取,何况生灭!如是等相,名无生法忍。得是无生忍故,即入菩萨位;入菩萨位已,以一切种智断烦恼及习,种种因缘度一切众生。如好果树,多所饶益

  ※柔顺忍→无生法忍(参阅《大智度论》卷74,大正25,580a20~b1;卷81,630b14~22)

  ※无生法忍:体会诸法无生(不生不灭)的智慧。

  贰、尸罗波罗蜜(p.290~p.295)

  一、(p.290) 戒以「护生」为本:(同情别人,尊重别人)

  (一)不损他:从不损他的意愿,而表现于对人类、对众生的身语行为。

  (二)普施无畏:对人类,对众生,而普遍的施与无畏,造成彼此间无威胁、无恐怖的和乐与自由。

  二、(p.291) 为何不能受持净戒:

  (一)不知道犯戒的过失。

  (二)不知道持戒的功德。

  ※「持戒之利益」与「破戒之过失」

  1、《大智度论》卷30,大正25,280c15~28

  持戒之德,拔三恶趣及人中下贱,令得天、人尊贵,乃至佛道。

  戒为一切众生众乐根本,譬如大藏,出诸珍宝。

  戒为大护,能灭众怖,譬如大军破贼。

  戒为庄严,如着璎珞。

  戒为大船,能度生死巨海。

  戒为大乘,能致重宝,至涅槃城。

  戒为良药,能破结病。

  戒为善知识,世世随逐不相远离,令心安隐;譬如穿井,已见湿泥,喜庆自欢,无复忧患。

  戒能成就利益诸行,譬如父母长育众子。

  戒为智梯,能入无漏。

  戒能惊怖诸结,譬如师子,能令群兽摄伏。

  戒为一切诸德之根,出家之要。

  修净戒者,所愿随意;譬如如意珠,应念时得。

  如是等种种赞戒之德,令众生欢喜,发心住尸罗波罗蜜。

  2、《大智度论》卷13,大正25,154b2~c6

  云何名为破戒人罪?

  破戒之人,人所不敬,其家如冢,人所不到。

  破戒之人,失诸功德,譬如枯树,人不爱乐。

  破戒之人,如霜莲花,人不喜见。

  破戒之人,恶心可畏,譬如罗剎。

  破戒之人,人不归向,譬如渴人,不向枯井。

  破戒之人,心常疑悔,譬如犯事之人,常畏罪至。

  破戒之人,如田被雹,不可依仰。

  破戒之人,譬如苦(艹+瓜),虽形似甘种而不可食。

  破戒之人,如贼聚落,不可依止。

  破戒之人,譬如大病,人不欲近。

  破戒之人,不得免苦,譬如恶道难可得过。

  破戒之人,不可共止,譬如恶贼难可亲近。

  破戒之人,譬如大坑,行者避之。

  破戒之人,难可共住,譬如毒蛇。

  破戒之人,不可近触,譬如大火。

  破戒之人,譬如破船,不可乘度。

  破戒之人,譬如吐食,不可更噉。

  破戒之人,在好众中,譬如恶马在善马群。

  破戒之人,与善人异,如驴在牛群。

  破戒之人,在精进众,譬如儜儿在健人中。

  破戒之人,虽似比丘,譬如死尸在眠人中。

  破戒之人,譬如伪珠在真珠中。

  破戒之人,譬如伊兰在栴檀林。

  破戒之人,虽形似善人,内无善法,虽复剃头、染衣,次第捉筹,名为比丘,实非比丘。

  破戒之人,若着法衣,则是热铜铁鍱以缠其身。若持钵盂,则是盛洋铜器。若所啖食,则是吞烧铁丸,饮热洋铜。若受人供养供给,则是地狱狱鬼守之。若入精舍,则是入大地狱。若坐众僧床榻,是为坐热铁床上。

  复次,破戒之人常怀怖懅,如重病人常畏死至。亦如五逆罪人心常自念:我为佛贼,藏覆避隈,如贼畏人,岁月日过,常不安隐。

  破戒之人虽得供养利乐,是乐不净。譬如愚人供养庄严死尸,智者闻之,恶不欲见。如是种种无量破戒之罪,不可称说,行者应当一心持戒。

  三、(p.291)失戒为众患之本

  ※失戒的果报:

  (一)堕三恶趣。

  (二)受贫困报。

  ※ 1、布施而不持戒:生鬼畜,受福报

  2、专重私德而不布施:生人而得贫乏报。

  3、与慈心相应而持戒:生天得富乐报。

  四、(p.292) 持戒为三善的根本

  (一)以增上生心持戒→生人天,富乐自在

  (二)以出离心持戒→证得圣果,决定不再退堕生死。

  (三)以菩提心持戒→趣入佛道。

  五、下品戒、中品戒、上品戒

  《大智度论》卷13,大正25,153b9~22:

  尸罗,(秦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罗。尸罗者,略说身、口律仪有八种:不恼害、不劫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饮酒及净命,是名戒。若不护、放舍,是名破戒。破此戒者,堕三恶道中。若下持戒生人中,中持戒生六欲天中,上持戒又行四禅、四空定,生色、无色界清净天中。

  上持戒有三种:下清净持戒得阿罗汉,中清净持戒得辟支佛,上清净持戒得佛道。不着不猗、不破、不缺,圣所赞爱,如是名为上清净。若慈愍众生故,为度众生故,亦知戒实相故,心不猗着;如此持戒,将来至佛道。如是名为得无上佛道戒。

  六、(p.293)七众2的别解脱戒,如从「菩提心」出发而受持,就是菩萨的别解脱律仪。

  ※不正确的持戒观念:

  (一)有人以为:七众别解脱戒是小乘的,我是大乘学人,所以不用受持声闻的别解脱戒。

  (二)有人听到持戒,就以为是小乘。

  其实,这是大邪见,为佛教衰落与混乱的原因!

  七、(p.293)毁戒的原因:

  (一)环境的诱惑力太强。

  (二)烦恼的冲动力太强。

  (三)自己净戒的力量太弱。

  八、(p.293)持戒的心态:

  (一)如护浮囊,轻重等护:菩萨在未得忍力以前,在生死大海中,常愿生在人间,见佛闻法,利益众生;净戒就是确保人身而不致失败堕落的浮囊。所以菩萨的受持净戒,「轻重等护」,比声闻人的持戒,还要谨严得多。

  (二)不离三心:

  1、菩提心:求证无上菩提。

  2、大悲心:怜愍犯戒众生,不加轻慢而应救度。如轻视毁犯,由于意识上的

  对立,不容易教化他,也就失去菩萨利他的方便。

  3、无所得空慧:持戒、犯戒不可得。

  (1)《大品般若经》卷1,大正8,218c:

  「罪、不罪不可得故,应具足尸罗波罗蜜。」

  (2)《思益梵天所问经》卷3,大正15,53a:

  「持戒及毁戒,不得此二相,如是见法性,则持无漏戒。」

  参、忍辱波罗蜜(p.295~p.300)

  一、(p.295) 摄护于众生,菩萨修忍度。

  (一)布施:摄受众生。

  (二)持戒:护念众生。

  (三)忍辱:摄化众生,护念众生;护持布施与持戒的功德。

  二、(p.296)舍利弗舍眼球

  《大智度论》卷12,大正25,145a17~b1:

  譬如渡河未到而还,名为不到彼岸。如舍利弗于六十劫中行菩萨道,欲渡布施河。时有乞人来乞其眼,舍利弗言:眼无所任,何以索之?若须我身及财物者,当以相与!

  答言:不须汝身及以财物,唯欲得眼。若汝实行檀者,以眼见与!

  尔时,舍利弗出一眼与之。乞者得眼,于舍利弗前嗅之嫌臭,唾而弃地,又以脚蹋。

  舍利弗思惟言:如此弊人等,难可度也!眼实无用而强索之,既得而弃,又以脚蹋,何弊之甚!如此人辈,不可度也。不如自调,早脱生死。思惟是已,于菩萨道退,回向小乘,是名不到彼岸。若能直进不退,成办佛道,名到彼岸。

  三、忍(kSAnti)之意义

  (一)堪忍、忍辱:属意志。

  (二)忍可、认可:属知解。

  ※印顺法师:《般若经讲记》p.89:

  梵语羼提,即是忍。忍不但忍辱,还忍苦耐劳,忍可(即认透确定)事理。所以论说忍有三:

  忍受人事间的苦迫,叫生忍。

  忍受身心的劳苦病苦,以及风雨寒热等苦,叫法忍。

  忍可诸法无生性,叫无生忍,无生忍即般若慧。

  常人所不易忍的,即受人的欺虐等,所以经中多举忍辱为例。不论世间事或出世大事,在实行的过程中,身心的、自然的、人事的,都有种种的纠缠、困难。尤其是菩萨发大心,行广大难行,度无边众生,学无量佛法,艰苦是必然不免的。

  为众生而实行利济,众生或不知领受,或反而以怨报德,在这情形下,如不能安忍,那如何能度众生?所以为了度生,成佛大事,必需修大忍才能完成。

  忍是强毅不拔的意解力;菩萨修此忍力,即能不为一切外来或内在的恶环境,恶势力所屈伏。受得苦难,看得彻底,站得稳当,以无限的悲愿熏心,般若相应,能不因种种而引起自己的烦恼,退失自己的本心。

  所以,忍是内刚而外柔,能无限的忍耐,而内心能不变初衷,为了达成理想的目标而忍。佛法劝人忍辱,是劝人学菩萨,是无我大悲的实践,非奴隶式的忍辱!

  四、(p.296)忍的种类

  (一)耐怨害忍

  (二)安受苦忍:1、外界 - (1) 无情物→风、雨、寒、热等。

  (2) 有情物→蛇、蚊等。

  2、自身 - 出家、乞食、游化、修行。

  (三)谛察法忍:审细谛察而悟入佛法。

  ※参阅《瑜伽师地论》卷42:1、耐他怨害忍,2、安受众苦忍,3、法思胜解忍。

  (大正30,523a28~524c15)

  五、(p.297)「瞋他有何益,自他增忧苦」

  (一)自身的失败,决不单是为了他人的损害破坏,主要还在自身的不健全。

  (二)依佛法,不要说一日之患,就是一生的冤抑,屈辱,牺牲,在无尽的生死过程中,这算得什么?唯有不能趣向佛道,永远在生死中头出头没,才是可悲哀呢!

  (三)向怨敌瞋忿报复,并不就是恢复已受的损害。

  (四)《出曜经》卷16:「不可怨以怨,终已得休息。行忍得息怨,此名如来法」。

  (大正4,697a)

  ※《大智度论》卷5:「复有入音声陀罗尼,菩萨得此陀罗尼者,闻一切语言音,不喜不瞋;一切众生如恒河沙等劫恶言骂詈,心不憎恨。」(大正25,96a14~16)

  六、(p.297)瞋恚之五过失与修忍之五德

  ┌ 1、坏色←→1、相貌端严┐

  ├ 2、失辩←→2、辩才明晰┤

  瞋恚五失──┼ 3、善士远离←→3、善友共聚┼─修忍五德

  ├ 4、毁戒←→4、不犯禁戒┤

  └ 5、堕落←→5、升人天向佛道┘

  七、(p.299)施、戒、忍三度在佛道上的意义

  (一)在家与出家

  1、布施、持戒、忍辱前三度:多为在家人说。(但也是出家人所应修学)

  2、精进、禅定、般若后三度:多为出家人说。

  (二)成佛的资粮:福德、智慧

  1、布施、持戒、忍辱前三度:福德资粮。(亦是成佛必备的胜行)

  2、精进、禅定、般若后三度:智慧资粮。

  (三)佛之色身因缘、佛之法身因缘

  1、布施、持戒、忍辱前三度:是佛之色身因缘。

  2、精进、禅定、般若后三度:是佛之法身因缘。

  八、(p.300) 生身、法身

  (一)《大毗婆沙论》卷66,大正27,342c21~25:

  诸佛身略有二种:一者生身,二者法身。

  若舍家法,趣于非家,剃除须发,被服袈裟,以正信心受持净戒,当知即是学佛生身。

  若能展转修习正行,于四圣谛起真净觉,当知即是学佛法身。

  (二)《大智度论》卷29,大正25,274a8~18:

  佛法有二种:一者世谛,二者第一义谛。

  世谛故说三十二相,第一义谛故说无相

  有二种道:一者令众生修福道,二者慧道。

  福道故说三十二相,慧道故说无相。

  为生身故说三十二相,为法身故说无相。

  佛身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而自庄严。

  法身以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诸功德庄严。

  众生有二种因缘:一者福德因缘,二者智慧因缘。

  欲引导福德因缘众生故用三十二相身,欲以智慧因缘引导众生故用法身。

  ※有关「佛身」,参见《望月佛教大辞典》(五),p.4029a~4030a;p.4452b~4454a;净影慧远《大乘义章》卷19,〈三身义〉,大正44,837c~844c)。

  ※二身:参见《望月佛教大辞典》(五),p.4029a~4030a

  1、肉身、法身:《增一阿含》卷44,〈十不善品第四十八〉大正2,787b:

  「我释迦文佛寿命极长。所以然者?肉身虽取灭度,法身存在。」

  2、生身、法身:《大毗婆沙论》卷44,大正27,229a16~27。

  3、法性身、父母生身:《大智度论》卷9,大正25,121c~122a。

  4、真身、化身:《大智度论》卷30,大正25,278a~b。

  ※三身:参见《望月佛教大辞典》(二),p.1528a~1531b。

  1、法身、报身、应身:《十地经论》卷3,大正26,138b

  2、法身佛、报佛、化佛:《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上,大正25,784b

  3、法身、应身、化身:《金光明经》卷1〈如来寿量品第二〉,大正16,408b~c

  4、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摄大乘论》卷3,大正31,129c

  ※四身:自性身、自受用身、他受用身、变化身。

  1、《佛地经论》卷7,大正26,325c~326a

  2、《成唯识论》卷10,大正31,57c~58a

  (参见《望月佛教大辞典》(二),p.1789a~1791a)

  肆、精进波罗蜜(p.300~p.313)

  一、(p.300) 精进:通于福德、智慧二资粮。

  (一)精进为福资粮:

  《大智度论》卷57,大正25,464b3~4:「五波罗蜜是福德,般若波罗蜜是智慧。」

  (二)精进为智慧所摄:

  《中阿含》卷58〈法乐比丘尼经〉,大正1,788c10~12:

  三聚摄八支圣道:正语、正业、正命此三道支圣戒聚所摄。正念、正定此二道支圣定聚所摄。正见、正志、正方便此三道支圣慧聚所摄。

  (三)精进通于福德、智慧二资粮:

  世亲菩萨造《摄大乘论释》卷6,大正31,353c24~354a1:

  资粮有二种:一福德资粮,二智慧资粮。

  谓施等三波罗蜜多是福德资粮。

  第六般若波罗蜜多是智慧资粮。

  精进波罗蜜多二资粮摄。何以故?若为智慧而行精进,是智慧资粮。若为福德而行精进,是福德资粮。

  如是静虑波罗蜜多亦通二种:若缘无量而修静虑是福德资粮,余是智慧资粮。

  二、(p.300)「二乘的精进」与「大乘的精进」

  (一)二乘的精进:速断生死,急求自了。

  (二)大乘的精进:1、无厌足 - 度脱一切众生,断尽一切烦恼,修学一切法门,

  圆满无上佛道。

  2、不休止 - 持之以恒,精进的心永不休止。

  ※「无厌足」→参见《大智度论》卷16,大正25,179a15~b22:

  于诸善法修行信乐,不生疑悔而不懈怠,从一切贤圣,下至凡夫,求法无厌,如海吞流,是为菩萨心精进。

  问曰:心无厌足,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若所求事办,所愿已成,是则应足。若理不可求,事不可办,亦应舍废,云何恒无厌足?如人穿井求泉,用功转多,转无水相,则应止息;亦如行道,已到所在,不应复行,云何恒无厌足?

  答曰:菩萨精进,不可以世间譬喻为比。如穿井力少,则不能得水,非无水也;若此处无水,余处必有。如有所至,必求至佛;至佛无厌,诲人不倦,故言无厌。

  复次,菩萨精进,志愿宏旷,誓度一切;众生无尽,是故精进亦不可尽。汝言事办应止,是事不然!虽得至佛,众生未尽,不应休息。譬如火相若不灭,终无不烧;菩萨精进亦复如是,未入灭度,终不休息。以是故,十八不共法中,欲及精进,二事常修。

  复次,菩萨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不废精进,是菩萨精进,非佛精进。

  复次,菩萨未得菩萨道,生死身以好事施众生,众生反更以不善事加之。或有众生,菩萨赞美反更毁辱,菩萨恭敬而反轻慢,菩萨慈念反求其过,谋欲中伤;此众生等,无有力势,来恼菩萨。菩萨于此众生,发宏誓愿:我得佛道,要当度此恶中之恶诸众生辈!于此恶中,其心不懈,生大悲心;譬如慈母怜其子病,忧念不舍。如是相,是为菩萨精进。

  复次,行布施波罗蜜时,十方种种乞儿来欲求索,不应索者皆来索之,及所爱重难舍之物。语菩萨言:与我两眼,与我头脑、骨髓,爱重妻子,及诸贵价珍宝。如是等难舍之物,乞者强索,其心不动,悭瞋不起,见疑心不生,一心为佛道故布施;譬如须弥山,四方风吹所不能动。如是种种相,是名精进波罗蜜。

  复次,菩萨精进,遍行五波罗蜜,是为精进波罗蜜。

  ※旅客虽然身被山鬼所缚,但心犹精进不懈。

  《大智度论》卷16,大正25,174b3~13

  譬如释迦牟尼佛,先世曾作贾客主,将诸贾人入崄难处;是中有罗剎鬼,以手遮之言:汝住莫动,不听汝去!贾客主即以右拳击之,拳即着鬼,挽不可离;复以左拳击之,亦不可离;以右足蹴之,足复粘着;复以左足蹴之,亦复如是;以头冲之,头即复着。

  鬼问言:汝今如是,欲作何等?心休息未?

  答言:虽复五事被系,我心终不为汝伏也。当以精进力与汝相击,要不懈退!

  鬼时欢喜,心念此人胆力极大。即语人言:汝精进力大,必不休息,放汝令去!

  三、(p.302)不能精进修学大乘佛法之障碍

  (一)不想进修:

  1、推延懈怠←→多思惟无常来对治:(1)人命在呼吸间。

  (2)死亡不分老少。

  (3)人身难得。

  2、贪染世乐←→思惟世间乐不究竟,多会引起未来的苦果。

  (二)不敢进修:轻视自己,觉得末法根钝障重:

  1、佛果难得。

  2、菩萨道难行、苦行。

  3、生死漫长,广大资粮难集。

  四、(p.303)对治「不敢进修大乘」之方法

  (一)畏怯佛果难得:

  1、思惟三世十方无量数菩萨,都能修行圆满而成佛,我为什么不能?

  2、佛是真实语者,佛尚记说恶道众生能证菩提,何况我生在人中,若我能精进不废,必能证得无上佛果。

  (二)畏怯难行苦行:

  1、思惟流转生死,亦曾多受大苦;且为了求佛道而受的苦,不如流转生死之苦,还能成办自他大利。

  2、如治久病,为除众苦,小苦应堪忍。

  3、菩萨修行有方便善巧,次第学习,待忍力成就,悲增胜,有利益时才舍身命。

  (三)畏怯生死漫长,无边资粮难集:

  1、菩萨通达生死如幻;断诸恶因故,不生苦果。

  2、思惟无量劫,求无上菩提,度无量众生而积集的,正是菩萨的无边资粮。

  (参见《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二,福智之声出版社,p.307~p.313)

  五、(p.305)佛依众生根性分别说不同的法门

  (一)适合于菩萨行的根性→为说无上道(正常道)

  (二)与菩萨心行格格不入者→为说二乘法,渐渐引导向佛道。

  (三)想学菩萨而不敢修者→为说信方便易行道。

  六、(p.306)「易行道」与「难行道」

  《十住毗婆沙论》卷5〈易行品第9〉,大正26,40c29~45a22:

  问曰:是阿惟越致菩萨,初事如先说。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诸难行久乃可得,或堕声闻、辟支佛地;若尔者是大衰患。如《助道法》3中说:

  若堕声闻地及辟支佛地是名菩萨死则失一切利

  若堕于地狱不生如是畏若堕二乘地则为大怖畏

  堕于地狱中毕竟得至佛若堕二乘地毕竟遮佛道

  佛自于经中解说如是事如人贪寿者斩首则大畏

  菩萨亦如是若于声闻地及辟支佛地应生大怖畏

  是故,若诸佛所说,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愿为说之。

  答曰:如汝所说,是儜弱、怯劣,无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干之言也!何以故?若人发愿欲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未得阿惟越致,于其中间应不惜身命,昼夜精进如救头燃。4 如《助道》5中说:

  菩萨未得至,阿惟越致地,应常勤精进,犹如救头燃。

  荷负于重担,为求菩提故,常应勤精进,不生懈怠心。

  若求声闻乘,辟支佛乘者,但为成己利,常应勤精进。

  何况于菩萨,自度亦度彼,于此二乘人,亿倍应精进。

  行大乘者,佛如是说:「发愿求佛道,重于举三千大千世界。」汝言:「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难,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干之说!汝若必欲闻此方便,今当说之。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若菩萨欲于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一、应当念是十方诸佛,称其名号。‥‥‥(大正26,41b16~42c7)

  二、更有阿弥陀等诸佛,亦应恭敬礼拜、称其名号。‥‥‥又亦应念毗婆尸佛、尸弃佛、毗首婆伏佛、拘楼珊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及未来世弥勒佛,皆应忆念、礼拜,以偈称赞。(大正26,42c8~44c5)

  三、复应忆念诸大菩萨。‥‥‥(大正26,44c6~45a17)

  四、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忆念、称名、礼敬而已,复应于诸佛所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大正26,45a20~22)

  七、(p.307)易行道的真正意义

  (一)不只是念一佛,而是念十方佛。

  (二)除称名外,应忆念、礼拜,以偈称赞。

  (三)A、修七支:1忆念(心)、2称名(口)、3礼敬(身)、4忏悔、5劝请、6随喜、

  7回向。

  B、普贤十愿:1礼敬诸佛、2称赞如来、3广修供养、4忏悔业障

  5随喜功德、6请转*轮、7请佛住世、8常随佛学、

  9恒顺众生、10普皆回向。

  (四)摄护心性怯弱之初学者信心。

  (五)A、以信愿,修念佛等行往生净土后,再渐次修学,决定不退转于无上菩提。

  B、以易行道为方便,坚定信心,引入菩萨的难行正常道。

  ※由「易行道」转入「难行道」

  《十住毗婆沙论》卷6〈分别布施品第12〉,大正26,49b11~c9:

  菩萨能行如是忏悔、劝请、随喜、回向,

  福德力转增 心亦益柔软 即信佛功德 及菩萨大行

  是菩萨以忏悔、劝请、随喜、回向故,福力转增,心调柔软,于诸佛无量功德清净第一,凡夫所不信而能信受,及诸大菩萨清净大行希有难事亦能信受。复次,

  苦恼诸众生 无是深净法 于此生愍伤 而发深悲心

  菩萨信诸佛菩萨无量甚深清净第一功德已,愍伤诸众生无此功德,但以诸邪见受种种苦恼故,深生悲心。

  念是诸众生 没在苦恼泥 我当救拔之 令在安隐处

  是菩萨得悲心已,作是念:是诸众生常为贪恚痴所病,以身心受诸苦恼,我当拔济使离身心苦恼深泥,毕竟无生老病死患,得住安隐涅槃乐处,是故于此苦恼众生生深悲心,以悲心故,为求随意使得安乐,则名慈心。

  若菩萨如是 深随慈悲心 断所有贪惜 为施勤精进

  菩萨是求佛道,度苦恼众生。念者,随名随顺慈悲,不随余心。深慈,名遍诸众生念彻骨髓。所有,名一切内外所有金银珍宝国城妻子等。贪,名欲得无厌。惜名,爱着不欲与他。断,名离此三恶。如是则开檀波罗蜜门。‥‥‥

  八、(p.309)阿弥陀佛所表显之特色

  佛佛道同,功德愿力是不能说有优劣的,那到底弥陀净土,有什么殊胜呢?在佛佛道同的平等一法界中,确也不碍差别而显出诸佛的特胜。阿弥陀佛所表显的特色是:

  1、因中立二十四大愿6(或作四十八愿7),以无边的悲智功德,现起极乐世界。肯定的宣说:不论什么人,只要信赖弥陀愿力,愿生极乐世界,称念阿弥陀佛,不问一日,二日,以及十念,做到了专诚虔敬,一心不乱,就能为弥陀的佛力所加持,死后往生极乐世界。

  2、在极乐世界中,物资非常丰富,所以没有所求不得苦。与诸上善人在一处,精勤佛道,所以没有怨憎聚会,恩爱别离的苦恼。莲花化生,在这生中,一定会悟得无生法忍,所以没有老病死苦。

  3、往生极乐净土的上品上生,当下就华开见佛,悟无生忍。其余中品下品根机,虽还没有了生死,而可说生死已了,也就是必了无疑。虽还没有得不退转,但可说已得不退。总之,在极乐净土修学的,不论时间多长,一定要了生死,不退于无上菩提的。

  九、(p.310)五门渐次成就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往生论》,大正26,231b10~24)

  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成就者,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

  何等五念门?一者、礼拜门,二者、赞叹门,三者、作愿门,四者、观察门,五者、回向门。

  云何礼拜?身业礼拜阿弥陀如来、应供、正遍知,为生彼国意故。

  云何赞叹?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云何作愿?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

  云何观察?智慧观察,正念观彼,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

  彼观察有三种。何等三种?一者、观察彼佛国土功德庄严,二者、观察阿弥陀佛功德庄严,三者、观察彼诸菩萨功德庄严。

  云何回向?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心常作愿,回向为首,成就大悲心故。

  十、(p.310)应从礼拜、赞叹,而进入止、观、回向,也就是渐成智慧、慈悲、方便。

  ※世亲造《无量寿经优波提舍》,大正26,232c3~22

  如是菩萨奢摩他、毗婆舍那广略修行,成就柔软心,如实知广略诸法,如是成就方便回向。

  何者菩萨巧方便回向?菩萨巧方便回向者,谓说礼拜等五种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是名菩萨巧方便回向成就。

  菩萨如是善知回向成就,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何等三种?

  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着自身故。

  二者、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

  三者、依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故。

  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故。

  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满足故。何等三种?

  一者、无染清净心,以不为自身求诸乐故。

  二者、安清净心,以拔一切众生苦故。

  三者、乐清净心,以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以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

  是名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满足应知。

  (※参见印顺法师《往生净土论讲记》,收于《华雨集》第一册p.395~ 398)

  十一、(p.310)「东方药师净土」与「西方弥陀净土」

  (一)阿弥陀佛- 西方极乐净土 - 象征归藏 - 超荐死亡 - 摄护后世乐众生。

  (二)药师佛-东方净琉璃净土- 象征生长 - 消灾延寿 - 摄护现法乐众生。

  十二、(p.311) 药师佛因中发十二大愿

  ※参见《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大正14,401b24~402a17。

  十三、(p.312)四力助成精进

  (一)胜解力:深刻的信解善恶因果、业报,及菩萨行的功德与违犯的过失,生起乐欲而引发精进。

  (信解→乐欲→精进 => 对治懈怠)

  (二)坚固力:1、有决心、恒心,要行得彻底,有始有终,养成坚定的意志。

  2、尊重自己,强化自力,不能希望他力。

  (三)欢喜力:法喜充满而无厌足。

  (四)休息力:如身心感到疲劳时,应略为休息,以免引起厌倦而障道。

  十四、(p.312)「自依止」(解脱唯依于自修)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1,大正19,109a:

  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

精彩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