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 16 大乘不共法 大乘行位

  《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

  丙、大乘行位(p.398~p.418)

  释厚观(2003.9.10)

  一、(p .398)大乘之修行阶位(参见《成佛之道》(增注本)p.400,p.403-p.404)

  1. ────十信(十善菩萨)修习大乘信心(菩提心)不退,入于大乘道。

  2.胜解行地 ┬ 十住 ─重于空性胜解的修习成就,安住胜义──┐

  (资粮位)├ 十行 ─重于观即空的假名有,以大悲心利众生─┤初阿僧祇劫

  └ 十回向-重于空假平等的观慧─────────┘

  3.十地: 初地极喜地─布施胜,以大乘心行,修共五乘的布施─┐

  二地离垢地─持戒胜,以大乘心行,修共五乘的十善─┤

  三地发光地─忍辱胜,以大乘心行,修共五乘的禅定─┤

  四地焰慧地─精进胜,以大乘心行,修共三乘的道品─┤二阿僧祇劫

  五地难胜地─禅定胜,以大乘心行,修共三乘的四谛─┤

  六地现前地─般若胜,以大乘心行,修共三乘的缘起─┤

  七地远行地─方便胜───────────────┘

  八地不动地─愿胜───────────────┐

  九地善慧地─力胜───────────────┤三阿僧祇劫

  十地法云地─智胜───────────────┘

  4.妙觉地 ──佛地

  二、(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

  (参见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1105- p.1108)

  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的菩萨行位,或十住以前立十信,在中国佛教中,是众所周知的。这主要是受了《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菩萨璎珞本业经》的影响。......

  论到菩萨行位,

  1、《梵网经》立四十位: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十金刚心、十地(即佛地)。(卷上,大正24,997c-998a)

  2、《仁王经》立四十一位:习种性(十信心)、性种性(十止心)、道种性(十坚心)、十地、萨婆若。(卷上,大正8,826b-828a)

  3、《璎珞本业经》立四十二位:习种性(十住)、性种性(十行)、道种性(十回向)、圣种性(十地)、等觉、妙觉(一切智地)。(卷上,大正24,1012c-1013a)......

  依《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大正24,1011c)说:十住以前的名字菩萨,修十信心,如十信成就了,进入初住。《仁王经》(卷下,大正8,831b)也有「习忍」以前的十善菩萨。十住以前立十信位,所以中国有五十一位,或五十二位说。

  三、(p .398)十信位 [初修菩提心,习行十善业;成就心不退,入于大乘道。]

  (一)菩萨修学的法门,以菩提心为本,三心相应1,修六度,四摄。

  (二)菩提心:

  世俗菩提心─┬愿菩提心--信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行菩提心--慈悲--受菩萨戒,修十善行。

  胜义菩提心──证菩提心──智慧─-菩提心与法性相应,离言绝相。

  (智菩提心)

  ※参见《成佛之道》(增注本)p.271,p.276

  ※印顺法师《学佛三要》p.98- p.99:

  发菩提心,首先对于成佛度众生,要有信心,要有大愿。由于见到世间的恶劣,见到众生的苦恼,而深信有究竟圆满佛果可证;也唯有修证成佛,才能净化世间,拯救一切众生。于是发广大愿,愿尽未来际,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由此信愿而发心,称愿菩提心,或信愿菩提心。

  有了信愿,还要能够实行。所以其次便是行菩提心,这主要是指受持菩萨戒法,菩萨戒一名菩萨学处,包括了一切自利利他大行,菩萨即以此无边戒行,实行菩萨道

  此愿行二种菩提心,还是有漏心行,不出世间,故统名世俗菩提心。

  由此而更进一层的,名胜义菩提心,是大乘行者悟入无生法忍,证到真如实相。这真实智境,没有时空相,没有青黄赤白相,没有心识相,经中常说为不生不灭,非有非无,非此非彼,不可说,不可念等。

  世俗菩提心着重悲愿,胜义菩提心,能不离悲愿而得智慧的现证。也可以说愿菩提心重于起信发愿,行菩提心重于从事利他,胜义菩提心重于般若证理。这样,菩提心统摄着信愿,大悲、般若,确乎摄持了大乘的心要。

  (三)(p.398)十信菩萨(十善菩萨)修习十心:

  1、信心,2、精进心,3、念心,4、定心,5、慧心,6、施心,7、戒心,

  8、护心,9、愿心,10、回向心。

  这是以修习大乘信心(菩提心)为主的。但起初,『经十千劫行十善行,有退有进,譬如轻毛,随风东西』。如一直进修不退,那么经十千劫,就能「成就」菩提「心不退」,不再退转而「入于大乘道」的初阶──发心住。修习信心,要以十善,六度等来使他成就。

  (四)(p.399)大乘常道:以人乘行直入大乘

  1、信增上-依天乘行回入大乘┬─净土行者,往生净土。

  └─秘密行者,修天色身。

  2、智增上-依声闻行回入大乘──先修二乘行,再回心向佛道。

  3、悲增上-依人乘行直入大乘──发菩提心,修十善、六度。

  (※参见《成佛之道》(增注本)p.261~p.262)

  四、(p.399)胜解行位:十住、十行、十回向

  [以诸胜解行,广集二资粮;经一无数劫,证入于圣位。]

  (一)(p.399)发心住菩萨

  1、成就菩提心不退,不再退转而入于大乘道的初阶──发心住。

  2、修习信心成就,进入十住的第一住(发心住),从此一定进修大乘道。依一般的根性说,到这,菩萨道已有了一定的时限,已进入三大无数劫的开端。

  (二)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阶三十位,总称「胜解行地」、「资粮位」)

  A、十住:1、发心住;2、治地住;3、修行住;4、生贵住;5、方便具足住;6、正心住;7、不退住;8、童真住;9、法王子住;10、灌顶住。

  重于空性胜解的修习成就,安住胜义。

  B、十行:1、欢喜行;2、饶益行;3、无恚恨行;4、无尽行;5、离痴乱行;

  6、善现行;7、无着行;8、尊重行;9、善法行;10、真实行。

  重于观即空的假名有,以大悲心利益众生。

  C、十回向:1、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2、不坏回向;3、等一切佛回向;

  4、至一切回向;5、无尽功德藏回向;6、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7、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8、如相回向;9、无缚无着解脱回向;

  10、法界无量回向。(《成佛之道(增注本)》p.399-400)

  重于空假平等的观慧。

  ☆(p.400)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阶三十位,总称为「胜解行地」。因为这还没有现证法性,而是以诸胜解来修行。

  ☆(p.400)在这三十位中,广修六度、四摄,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都是广大无边,所以也叫「资粮位」。

  ☆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内容→参见《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大正24,1017a-c。

  (三)(p.400)这三十位的进修,一共要经历一大无数劫的漫长时间,才能圆满,而进到能证入于无漏现行的圣位──欢喜地。

  (四)(p.400)在十回向终了时,随顺有部、瑜伽的学者,安立『暖、顶、忍、世第一法』的现观次第,名为四加行,所以又别开为『加行位』。

  ☆瑜伽行派安立五种行位:

  参见:《成唯识论》卷9,大正31,48 b5~20:

  如是所成唯识相性,谁于几位如何悟入?谓具大乘二种姓者,略于五位渐次悟入。何谓大乘二种种姓?一本性住种姓,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二习所成种姓,谓闻法界等流法已闻所成等熏习所成。要具大乘此二种姓,方能渐次悟入唯识。

  何谓悟入唯识五位?

  一资粮位,谓修大乘顺解脱分。

  二加行位,谓修大乘顺决择分。(暖、顶、忍、世第一法)

  三通达位,谓诸菩萨所住见道。

  四修习位,谓诸菩萨所住修道

  五究竟位,谓住无上正等菩提。

  云何渐次悟入唯识?

  谓诸菩萨于识相性资粮位中能深信解。

  在加行位能渐伏除所取能取,引发真见。

  在通达位如实通达。

  修习位中如所见理数数修习,伏断余障。

  至究竟位出障圆明,能尽未来化有情类,复令悟入唯识相性。

  (参见《唯识三十论颂》,大正31,61b)

  (五)(p.401)初学大乘菩萨道的,多在人间。

  1、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十位(十信位也如此)菩萨,多在人间为政治领袖,施行仁政来普利人群。

  2、以功德的大小,而有国王大小的分别。

  (1)十善菩萨,多为小国王,及以武力统一来施行仁政的铁轮王。

  (2)十住菩萨,多做统一二洲的铜轮王。

  (3)十行菩萨,多做统一三洲的银轮王。

  (4)十回向菩萨,多做统一四洲,不依武力的金轮王。

  3、修习十信而失败了的,名为败坏菩萨2,也多数感报为国王,施行利人的善政。所以初学大乘菩萨道的,多在人间,不废人间的正法。等到证入圣位,这才遍处人天,随感而应化呢!

  五、(p.401)华严初地菩萨:极喜地(欢喜地)

  [初住极喜地,生诸如来家,断除三种结,施德最增胜。]

  (一)初地,是菩萨入见道的位次,现证法性。菩提心与法性相应,名胜义菩提心。分证了无上菩提,所以也可称为(分证)成佛了。

  (二)菩萨初证圣性,得到了从来未有的出世心,尝到了从来未有的离系乐,观察如来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无比的欢喜。(p.402)

  (三)由于通达法空性,也不再有五畏:「不活畏,恶名畏,死畏,堕恶道畏,大众威德畏」3。

  (四)进入初地的,名为「生诸如来家」。菩萨以智度为母,方便为父,分证了佛法身。从此能荷担佛的家业,绍隆佛种不断,真是佛子,所以说生如来家。

  (五)初地菩萨断见道所断的一切烦恼障,扼要的说,断除三种结:身见,戒禁取,疑。

  ☆中观者说:我执法执,都是烦恼障,是大小二乘所共断的。差别是:

  A、声闻:直观无我无我所,断惑证真,不一定深观法空,所以不能断除习气──所知障。

  B、菩萨:初学就胜解法空性,深细抉择;后观无我无我所而证入法空性。所以也断三结,而且能渐断习气。

  (六)菩萨行广修六度、四摄、无边法门。但经中约特胜的意思说,初地菩萨的「布施」功德最为增胜,也称为布施波罗蜜多圆满4。

  六、(p.403)第二地菩萨:离垢地 [戒德满清净,名为离垢地。]

  (一)「戒波罗蜜多」偏胜5,持戒功德,圆满清净。「戒」就是十善行。

  (二)以大乘心行来广行十善,达到身口意业的圆满清净,不再如初地那样,还有微细误犯的戒垢,所以名为「离垢地」。

  七、(p.403)第三地菩萨:发光地 [发光地忍胜,慧火除诸冥。]

  (一)「忍波罗蜜多」偏胜。6(p.404)

  (二)得「闻持陀罗尼」7,能受持一切佛法。

  (三)勤修定学──四禅、四无色定、四无量定。

  (参见:《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5〈十地品第26之2〉,大正10,188a14-c3)

  (四)由于「闻法」及「修定」,慧力增胜,火一样的光芒焕发,能除诸冥暗。(p.405)

  1、「闻法」:受持佛法,去除佛法的不明,故名「发光地」。

  2、「修定」:入了深定,那邪贪、邪瞋、邪痴等暗蔽,也不会再起,心光更明净了。

  八、(p.405)第四地菩萨:焰慧地 [进满修觉分,焰慧见无余。]

  (一)「精进波罗蜜多」偏胜。8(约修十波罗蜜多说)

  (二)以大乘心行,修共三乘法的三十七道品。(约修共三乘圣法说)

  (参见:《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6〈十地品第26之3〉,大正10,189c17~190a20)

  (三)因为精勤的修习觉分(道品,菩提分法),火焰似的慧光,炽盛起来,依我见而来的着我、着法,种种爱着,都如火烧薪一样,无余永灭,所以叫「焰慧地」。

  九、(p.405)第五地菩萨:难胜地 [难胜静虑胜,善达诸谛理。]

  (一)「静虑波罗蜜多」偏胜。9(约修十波罗蜜多说)

  (二)以大乘心行,修共三乘法的四谛等。(约修共三乘圣法说)

  (参见:《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6〈十地品第26之3〉,大正10,191b26~c12)

  (三)因为此地是经过最极艰难才能够到达的,故名「难胜地」。(p.405)

  又此地真俗无碍、空有不二,这是经无限的修习而到达的,所以叫「难胜」。(p.406)

  (四)「般若将入毕竟空,绝诸戏论;方便将出毕竟空,严土熟生。」(p.405~p.406)

  1、初地现证法空性时,尽灭一切戏论相,所以说:『般若波罗蜜,能灭诸邪见烦恼戏论,将至毕竟空中』(《大智度论》卷71,大正25,556b)。

  等到从证真定而起时,有相又来了。或是无分别后得智,或是善分别慧,所以说:『方便将出毕竟空』(《大智度论》卷71,大正25,556b);净佛世界成就众生。

  那时,虽说能了知诸行如幻,其实是依胜解力,而不是如实现见的。因为在所知境上,似有实性──戏论相,还是一样的现前,不过经过般若的现证空性,依性空慧的余力,能了解是无性如幻而已。(p.406)

  2、五地以前的菩萨:见性空时,离一切相,不见一切法。等到了达法相时,又离去空性的证知了。一直是这样的空有不并,互相出没。(p.406)

  3、五地菩萨:由于性空慧的不断修证,般若力更强,这才能在现见一切有法时,离去那戏论的实有相,真的能双照极无自性的幻有,与幻有的无自性空。这才真是真俗无碍,空有不二。这是经无限的修习而到达的,所以叫「难胜」。(p.406)

  (五)以前初地的现证空性,是「凡圣关」;现在(第五地)又通过第二关,可说是「大小关」。因为现证空有不二,才不会于生死起厌离想,于涅槃起欣乐想;真的能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超出了小乘圣者的心境。(p.406)

  十、(p.407)第六地菩萨:现前地

  [第六现前地,慧胜住灭定,佛法皆现见,缘起真实性。常寂常悲念,胜出于二乘。]

  (一)「般若波罗蜜多」偏胜。10(约修十波罗蜜多说)

  (二)在般若慧、大悲愿的资持下,能入灭尽定,而且于定中现证法性。那时,佛法皆现前,了了明见,所以叫「现前地」。在这甚深的空慧中,缘起真实性,也就是幻有即空,空即幻有的不二平等,也能深彻照见。(p.407)

  1、《楞伽经》说小乘的醉三昧酒,也就是入灭尽定。(p.407)

  参见:《大乘入楞伽经》卷4,大正16,607b:

  譬如海中木,常随波浪转,声闻心亦然,相风所漂激。

  虽灭起烦恼,犹被习气缚,三昧酒所醉,住于无漏界。

  彼非究竟趣,亦复不退转,以得三昧身,乃至劫不觉。

  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后悟,声闻亦如是,觉后当成佛。

  (另见:《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2,大正16,497c)

  2、《般若经》中,佛劝菩萨们,如悲愿力不充,不要入灭尽定,免堕小乘。(p.407)

  参见:印顺法师《空之探究》p.152- p.153:

  在佛教界,慧解脱圣者是没有涅槃智的;俱解脱者有涅槃智,是入灭尽定而决定趣涅槃的。惟有另一类人(绝少数),正知见「有灭涅槃」而不证得阿罗汉的;不入灭尽定而有甚深涅槃知见的,正是初期大乘,观一切法空而不证实际的菩萨模样。

  大乘法中,菩萨观空而不证实际,当然是由于智慧深,悲愿切(还有佛力加持),而最原始的见解,还有「不深摄心系于缘中」(《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7,大正8,568c);不深入禅定,因为入深定是要堕二乘、证实际的。所以『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说:弥勒「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大正14,418c)。被称为菩萨的持经譬喻师法救也说:「菩萨虽伏我见,不怖边际灭,不起深坑想,而欲广修般罗若故,于灭尽定心不乐入,勿令般若有断有碍」(《大毗婆沙论》卷153,大正27,780a)。

  正见甚深法的菩萨,从这样的情况下出现。悲愿力所持,自知「此是学时,非是证时」。所以不尽烦恼,不作究竟想,不取涅槃,成为观空而不证空的菩萨。最深彻的,名为无生法忍。阿毗达磨中,忍是无间道;称为忍,表示是知而不是证入的意思。

  (三)到第六地,只要『多修无相作意』,就能现证空有无碍的缘起中道。所以六地菩萨,能常寂,又能常常悲念众生。常寂是般若的现证,所以这是大悲、般若不二,为大乘的不共胜法,而胜过了、超出了二乘的智证。(p.407~p.408)

  (第五地虽能达到真俗并观,但这是极难得的。)

  (四)六地多修缘起观。缘起与空相应,所以也到了佛法皆现前──中道的证境。(p.408)

  (五)(p.408)说一切有部主张的四种缘起:

  1、剎那缘起

  2、连缚缘起

  3、分位缘起

  4、远续缘起

  ※《大毗婆沙论》卷23,大正27,117c。

  ※《俱舍论》卷9,大正29,48c-49a。

  ※四种缘起(参见印顺法师《印度佛教思想史》p.190-192)

  有部论师对缘起的解释,各有所重,所以「缘起有四种,一、剎那,二、连缚,三、分位,四、远续」(《大毗婆沙论》卷23,大正27,117c)。

  一、剎那缘起:与迦旃延尼子同时的寂授──设摩达多所说。一剎那中,有无明、行......老死等十二支。一剎那中,与一念中相近。『华严经』「十地品」说:「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十二缘分,是皆依心」;「知十二因缘,在于一心中」(《大方广佛华严经》卷25,大正9,558c、560a)。一心缘起,可说受到剎那缘起的影响。

  二、连缚缘起:世友『品类足论』说「云何缘起?谓一切有为法」。一切有为法,通于有漏、无漏;有先后或同时的因果关系,所以名为连缚。

  三、分位缘起:『发智论』说:无明、行,是前生的因;识、名色、六处、触、受,是现生的果。爱、取、有,是现生的因;生、老死,是未来生的果。十二支通于三世,有两重因果。所以名为分位,是阶段的意思。以人来说,如识入母胎,新生命开始,名为「识」。胎中肉团,还没有成(人)形阶段,名为「名色」。胎中人形成就,眼、耳等形成,名为「六处」。十二支,是三世因果的十二阶段。每一阶段,在欲、色界的,都具足五蕴,以五蕴为体。名为「无明」、「识」等,是约这一阶段的特性而说,并非只是「无明」或「识」等。

  四、远续缘起:是『界身足论』说的。生死业报,是不限于前后二生的。可能很久以前的惑业因缘、到今生才受报;今生的惑业因缘,要多少生以后才受报。所以生死业报的十二支,是通于久远的,名为「远续」。

  这四说,毗婆沙师认为都是合理的;特别是世友的「连缚缘起」,通于一切有为法,受到『大毗婆沙论』编集者的称赞:「是了义」说,「是胜义」说。然佛说十二缘起重于惑业苦的三世因果;声闻乘法重于生死的解脱,所以毗婆沙师还是以「分位缘起」为主(《大毗婆沙论》卷23,大正27,117a-119b)。

  (六)(p.408)《华严经》之「一心缘起说」(《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7,大正10,194a)

  ☆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1090- p.1091

  〈十地品〉有浓厚的阿毗达磨气息。如二地中说「十善业道」,详说十不善业道的果报。五地中说「谛」,其中「觉法自相共相故,知相谛;了诸法分位差别故,知差别谛;善分别蕴界处故,知成立谛」,与阿毗达磨者的分别有关。六地中说「十二缘起」,每支有二种业,约三道、三世、三苦来分别。并说著名的一心缘起,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7(大正10,194a)说:

  「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来于此分别演说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何以故?随事贪欲,与心共生,心是识;事是行;于行迷惑是无明;与无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长是六处;六处三分合为触;触共生是受;受无厌足是爱;爱摄不舍是取;彼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为老,老坏为死」。

  「三界所有,唯是一心」,为后代唯心(识)论者所重视的教证。这一思想,与古代设摩达多──寂授论师的「剎那缘起」相近。寂授是说一切有部中,与『发智论』主同时的论师。在古传四种缘起说中,寂授立「剎那缘起」,如《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二三(大二七?一一八下)说:

  「尊者设摩达多说曰:一剎那顷有十二支,如起贪心害众生命,此相应痴是无明;此相应思是行;此相应心是识;起有表业,必有俱时名色,诸根共相伴助,即是名色及与六处;此相应触是触;此相应受是受;贪即是爱;即此相应诸缠是取;所起身语二业是有;如是诸法起即是生;熟变是老,灭坏是死」。

  「剎那缘起」与『十地品』的「一心缘起」,虽不完全一致,但非常近似的。一剎那,是极短的时间;约心说,就是一念。一念中有十二支缘起,对于一心中安立十二缘起,归结到「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应该是有启发性的。

  十一、(p.408)第七地菩萨:远行地

  [远行于灭定,念念能起入;方便度炽然,二僧祇劫满。]

  (一)「方便波罗蜜多」偏胜。11

  (二)能于灭尽定中,念念能起定,也念念能入定。一般的入定出定,就是到了超作意位12,也得有方便。而现在竟然念念能出能入。这不但是要入就入,要出就出,而且是入定就是出定,出定就是入定。这如《维摩经》说:『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卷上,大正14.539c)。

  (三)约修行的时间说,到第七地终了,就是「第二僧祇劫满」。七地满,到了纯清净无相行的边缘,所以是第二阿僧祇大劫满,以后进入第三阿僧祇大劫了。因此经上说:七地如二国中间的瓯脱地带,以前是有相行,有相与无相的间杂行,无相而有功用行,以后纯是无相无功用了。第七地到了这一边缘,所以叫「远行地」。(p.409)

  (四)「有相行」与「无相行」(p.409)

  1、有相行

  2、有相与无相的间杂行

  3、无相而有功用行──七地

  4、纯无相无功用行──八地

  A、五地以前的菩萨─空有不并,互相出没。(p.406)

  1、见性空时,离一切相,不见一切法。

  2、了达法相时,又离去空性的证知。

  初地以来,智证空性是无相的,但出了深观,就是后得智,也还是有相现前(不要误解,以为有相就是执着)。(p.409)

  B、第五地(难胜地)菩萨─空有不二、真俗并观,能双照极无自性的幻有,与幻有的无自性空。但必须历经艰难乃得。(空有不二的无相行)(p.409)

  C、第六地(现前地)菩萨─只要多修无相作意,就能无相现行,但总还是间断的时间多,是「有间断的无相现行」。能现证空有无碍的缘起中道(p.409)

  D、第七地(远行地)菩萨─「无间断无相现行」。(无相而有功用行)(p.409)

  由于定的深妙,依定的般若,也到了『无相有功用行』的境地,能无间断的,无相现行了。

  E、第八地(不动地)菩萨─「纯清净无相行」。(纯无相无功用行)(p.410)

  纯无相无功用行:

  1、八地:自证不待功用。(p.410)

  2、九地:为他说法亦不待功用。(p.411)

  ☆参见:

  1、《摄大乘论本》卷下(大正31,146a-b)

  凡经几时修行诸地可得圆满?有五补特伽罗,经三无数大劫:

  谓胜解行补特伽罗,经初无数大劫修行圆满。

  清净增上意乐行补特伽罗,及有相行、无相行补特伽罗,于前六地及第七地,经第二无数大劫修行圆满。

  即此无功用行补特伽罗,从此已上至第十地,经第三无数大劫修行圆满。

  此中有颂:清净增上力 坚固心升进名菩萨初修 无数三大劫。

  2、《摄大乘论释》卷11,大正31,229b14~c24

  「论曰:有五种人,于三阿僧祇劫修行圆满......。

  何者为五人?行愿行地人,满一阿僧祇劫。

  行清净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无相行人,于六地乃至七地,满第二阿僧祇劫。从此后无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满第三阿僧祇劫。

  释曰:何等为五?一有一人,谓愿乐行人。二有三人,谓清净意行人、有相行人、无相行人。三有一人,谓无功用行人,是名五人。

  愿乐行人自有四种:谓十信、十解、十行、十回向,为菩萨圣道有四种方便,故有四人。如须陀洹道前有四种方便,此四人名愿乐行地,于第一阿僧祇劫修行得圆满。此地若已圆满,此观行人未得清净意行,以未证真如,未得无分别智,故无分别智即是清净意行。又犹同二乘心故,非清净意行。又未至菩萨不退位,故非清净意行,如世第一人未得无流心,说为不清净,无流心所缘法相无有忘失故。得无流心说为正定位,有流心有忘失故,不得受正定名。菩萨亦尔,未入初地不得正定名,此不清净意行人,若见真如即入清净意行地,从初地至十地同得此名。

  清净意行人自有四种:初一从通立名,谓清净意行。后三从别立名,谓有相行、无相行、无功用行。

  此清净意行人,从第六地以还说名有相行。......

  第七地是无相行有功用,如来所说十二部法门相,乃至十二缘生相,熟思量故不缘法门相,直通达真如味,此通达离功用则不成故,说此地为无相行有功用。

  清净意行、有相行、无相行三人,第二阿僧祇劫修行得圆满。

  若人入八地,有无相行无功用未成就。若八地圆满,于八地无相行无功用已成,于九地、十地无相行无功用未成满。第三阿僧祇劫,此无相无功用乃成。

  3、印顺法师《摄大乘论讲记》p.410

  ┌胜解行......十住、十行、十回向──初无数大劫

  │

  五补特伽罗┤┌有 相 行...初地至六地┐

  ││├─二无数大劫

  └清净增上意乐行┤无 相 行...七地┘

  │

  └无功用行...八地至十地──三无数大劫

  十二、(p.410)第八地菩萨:不动地

  [进入不动地,无相无功用,尽断三界惑,大愿极清净。以如幻三昧,三有普现身。]

  (一)「愿波罗蜜多」偏胜。13(约十度说,八地的大愿,最极清净)

  (二)「不动地」:八地菩萨是无相而又无功用的。到了这,智慧,功德,都任运地增进,烦恼也不再起现行。不为烦恼所动,也不为功用所动,所以叫「不动」。

  (三)(p.410)尽断三界惑:

  1、八地以前没有断尽三界修所断的烦恼,但不致引生危险。因为菩萨并不急急的要断烦恼,只要能控制就得了。有时,还可利用烦恼,作自利利他的方便。

  2、进入第八地,烦恼障已不断而自然断尽;所以在菩萨阶位中,八地得无生法忍,才「尽断三界惑」,如阿罗汉一样。

  (四)(p.411)「得无生法忍」:八地菩萨的无相行,证无分别法性,得无生法忍,都可说与阿罗汉的证入涅槃一致。而断尽三界烦恼,也与阿罗汉一样。所以《十地经》说:菩萨进入第八地,要入涅槃。14以佛的加持力,菩萨的本愿力,当然不会像小乘那样入涅槃的。从此进入真正不共二乘的菩萨道。

  ☆《大智度论》云:七地得无生法忍。

  参见:1、《大智度论》卷10,大正25.132a18~b13

  2、《大智度论》卷29,大正25.272a

  3、《大智度论》卷48,大正25.405c~406a

  4、《大智度论》卷50,大正25.418a

  (五)(p.411)以如幻三昧,三有普现身:于无相无功用行中,起「如幻三昧」,于三有中,普现一切身,普说一切法。

  无相行中,不但能知有如幻,而且是显现如幻(无戏论相),与空性平等不二;八地菩萨纯无相行,所以说八地菩萨起如幻三昧了。

  ☆《大品般若经》卷6〈发趣品第20〉叙述「无名字的菩萨十地」时,说到第八地菩萨具足五法,其中之一就是「如幻三昧」:

  「云何菩萨如幻三昧?住是三昧能成办一切事,亦不生心相。」

  (《大品般若经》卷6,大正8,259b11-13;《大智度论》卷50,大正25,416c21~23)15

  十三、(p.411)第九地菩萨:善慧地 [善慧无碍解,圆净一切力。]

  (一)「力波罗蜜多」偏胜。16

  (二)(p.411)无相无功用行,更为增胜:到了第九地,不仅是「自证」的,连「为他说法」,也能不待功用。

  (三)(p.411)「四无碍解」:能得法、义、辞、辩无碍解智,菩萨能一音说一切法,为无量差别根性,一时说一切应机的法门,自然而然地不加功用。

  1、法无碍解:善能诠表、领悟法之名言章句,并能决断无碍。

  2、义无碍解:精通于名句所诠表之义理、内容,并能决断无碍。

  3、词无碍解:又作辞无碍解,精通各种语言、方言,以言辞分别庄严,能令人解通达无碍。

  4、辩无碍解:随顺正理而宣扬无碍;或亦作乐说无碍,为随顺对方之愿求而乐于为之巧说无碍。

  ☆四无碍解,参阅《大智度论》卷25,大正25,246a22~b13;246b25~247a12。

  十四、(p.412)第十地菩萨:法云地

  [第十法云地,诸佛光灌顶,智增澍法雨,长善如大云。]

  (一)「智波罗蜜多」偏胜。17

  (二)十地菩萨,是法王子,『位居补处』,快要圆满成佛了。

  (三)不但能自在说法,而且能遍法界而现神通,现身说法。降澍大法雨,如大雨滂沛,无处不满;能长养一切众生善根,如大云的时雨滂沛一样,故名为「法云」。

  十五、(p. 413)随机顿渐 [菩萨所修道,三祇历十地。顿入与渐入,随机有差别。]

  (一)菩萨所修的内容:发菩提心,受菩萨戒,六度,四摄。

  菩萨经历的行位:约证入法界性来说,是经历菩萨十地。

  (二)菩萨修行是否一定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

  1、声闻佛教:菩萨修行一定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

  2、《大乘起信论》:抉择说:经说不定,是方便说;从信心成就到成佛,其实是一定经历三大阿僧祇劫的。

  ☆《大乘起信论》,大正32,581a29-b9:

  菩萨于一念顷,能至十方无余世界,供养诸佛,请转*轮,唯为开导利益众生,不依文字。或示超地速成正觉,以为怯弱众生故。或说我于无量阿僧祗劫当成佛道,以为懈慢众生故。能示如是无数方便,不可思议。而实菩萨种性根等,发心则等,所证亦等,无有超过之法。以一切菩萨皆经三阿僧祇劫故,但随众生世界不同,所见所闻,根欲性异,故示所行亦有差别。

  3、龙树论的见地不同:成佛或快或慢;慢的,要无量无数阿僧祇劫!

  《大智度论》卷4,大正25,92b7-9:

  佛言无量阿僧祇作功德欲度众生,何以故言三阿僧祇劫?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三)(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种解说:

  1、时间劫

  2、德行劫:以功德来计算。

  依「功德」来计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萨修行成佛,都是一样的。

  而约「时间」说,就大不相同了。

  (四)(p.414)依龙树论意,一般(如释迦佛)是经三大阿僧祗劫的,有的时间更长,但特殊的利根,是不要这样久的。

  参见:《大智度论》卷38,大正25,342b-343a:

  【经】

  (A)舍利弗!有菩萨摩诃萨,初发意时行六波罗蜜,上菩萨位,得阿毗跋致地。

  (B)舍利弗!有菩萨摩诃萨,初发心时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轮,与无量阿僧祇众生作益厚已,入无余涅槃;是佛般涅槃后,余法若住一劫,若减一劫。

  (C)舍利弗!有菩萨摩诃萨,初发意时,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与无数百千亿菩萨,从一佛国至一佛国,为净佛世界故。(大正25,342b20~27)

  【论】释曰:有三种菩萨,利根心坚。

  (A)未发心前,久来集诸无量福德智慧;是人遇佛,闻是大乘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时行六波罗蜜,入菩萨位,得阿鞞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无量福德,利根心坚,从佛闻法故。

  譬如远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马者差速,乘神通者,发意顷便到;如是不得言「发意间云何得到?」神通相尔,不应生疑!菩萨亦如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即入菩萨位。

  〔一〕有菩萨初发意,初虽心好,后杂诸恶,时时生念,我求佛道,以诸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无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因缘薄,而复钝根,心不坚固,如乘羊者。

  〔二〕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发心渐渐行六波罗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祇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乘马者,必有所到。

  〔三〕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说。

  是三种发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三者、但行清净福德。

  清净有二种:一者、初发心时,即得菩萨道;二者、小住;供养十方诸佛,通达菩萨道,入菩萨位,即是阿鞞跋致地。阿鞞跋致地菩萨义,如先说。

  (B)次后菩萨,大厌世间,世世已来,常好真实,恶于欺诳。是菩萨亦利根坚心,久集无量福德智慧,初发心时,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转*轮,度无量众生,入无余涅槃;法住若一劫,若减一劫,留化佛度众生,佛有二种神通力:一者、现在时;二者、灭后。劫义,如上说。劫中所度众生,亦复不少!

  (C)次后菩萨,亦利根心坚,久集福德,发心即与般若波罗蜜相应,得六神通;与无量众生,共观十方清净世界,而自庄严其国。如阿弥陀佛先世时作法藏比丘,佛将导遍至十方,示清净国,令选择净妙之国,以自庄严其国。

  (大正25,342b28~343a4)

  ※五种菩萨:(参见《不必定入定入印经》,大正15,699c)

  〔一〕乘羊行:钝根,心不坚:发心修行无量阿僧祇劫或成佛或不成佛。

  〔二〕乘马(象)行:发心渐行六度,若三、若十、若百阿僧祇劫成佛。

  〔三〕乘神通行:又分三类:

  (A)日月神通行:一者、初发心时,即得菩萨道,二者、小住;供养十方诸佛,通达菩萨道故入菩萨位,即是阿毗跋致地。

  (B)声闻神通行:此菩萨大厌世间,利根坚心,久集无量福德智慧,初发心时,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转*轮,度无量众生,入无余涅槃;法住若一劫,若减一劫,留化佛度众生。

  (C)如来神通行:发心即与般若波罗蜜相应,得六神通;与无量众生,共观十方清净世界,而自庄严其国。

  3、(p. 415)印顺导师对三种「神通行菩萨」所判摄之阶位

  (A)日月神通行:龙树又分为二类:有的,初发心就上菩萨位;有的,多少修行,就上菩萨位。菩萨位,虽有多种解说,然依《般若经》说,是顶位,再不堕恶道,下贱家,二乘地了(如约《华严经》的行位说,是发心住)。

  (B)声闻神通行:初发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证,能于百佛世界,现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间,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转*轮,8、入灭)。

  (C)如来神通行:初发心就与般若相应,成熟众生,庄严佛土。这是方便道菩萨,初地以上到八地。

  (五)菩萨位 = 菩萨正性离生(参见《大智度论》卷27,大正25,262a17-b17)

  【经】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上菩萨位,当学般若波罗蜜!

  【论】菩萨位者,无生法忍是。得此法忍,观一切世间空心,心无所着,住诸法实相中,不复染世间。

  复次,般舟般三昧,是菩萨位。得是般舟般三昧,悉见现在十方诸佛,从诸佛闻法,断诸疑网;是时菩萨心不动摇,是名菩萨位。

  复次,菩萨位者,具足六波罗蜜,生方便智,于诸法实相亦不住;自知自证,不随他语,若魔作佛形来,心亦不惑。

  复次,入菩萨法位力故,得名阿鞞跋致菩萨。

  复次,菩萨摩诃萨入是法位中,不复堕凡夫数,名为得道人:一切世间事欲坏其心,不能令动;闭三恶趣门,堕诸菩萨数中,初生菩萨家,智慧清净成就。

  复次,住顶不堕,是名菩萨法位,如〈学品〉中说。上位菩萨不堕恶趣,不生下贱家,不堕声闻﹑辟支佛地,亦不从顶堕。

  问曰:云何为顶堕?

  答曰:如须菩提语舍利弗:若菩萨摩诃萨,无方便心行六波罗蜜,入空﹑无相﹑无作中,不能上菩萨位,亦不堕声闻﹑辟支佛地;爱着诸功德法,于五众无常﹑苦﹑空﹑无我,取相心着:言是道非道,是应行是不应行;如是等取相分别,是菩萨顶堕。何等是住顶?如上所说诸法爱断,于爱法亦复不取,如住顶义中说。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内空中不见外空,外空中不见内空,不空中不见内外空,内外空中不见外空,乃至无法有法空,亦如是。

  复次,上位菩萨得无等等心,亦不自高,知心相真空,诸有无等戏论灭。

  (六)(p. 416)为什么根机有渐有顿,成佛有迟有速?问题在发心以前的准备不同。

  1、乘羊行:『先世福德因缘薄,而复钝根,心不坚固』。难怪发心以来,久久都不能达到目的。如从来不曾修学,就发心去应考一样。

  2、乘马行:『前世少有福德利根』。这如学历差些,但在长期的服务中,经验丰富,只要不断学习,每年应考,就有录取的机会。

  3、乘神通行:『世世已来,常好真实,恶于欺诳。是菩萨亦利根坚心,久集无量福德智慧』。这才初发菩提心,就能直登高位。

  十六、(p. 417)妙觉地=佛地 [三僧祇劫满,登于妙觉地。]

  (一)佛的大菩提,称为『无上正等正觉』。佛果是「等觉」又「妙觉」。

  (二)灭尽一切烦恼习气。

  1、从初地以来,到第八地,菩萨断尽了三界的烦恼障。而习气──所知障,从初地以上,一分分的除去。

  2、约心境说,习气是由于戏论相的显现,于法不能得无碍知见,有愚昧的意义。也因为无始来的烦恼惯习,烦恼障虽断了,而还有烦恼的气息。这些习气,声闻称之为「不染污无知」,大乘认为是「染污的无明住地」。(p. 418)

  3、(p. 418)这些习气,由于无相智的进修,达到不现,愈来愈薄,法空性也愈来愈明净。等到尽净销融,智慧也能更悠久,更广大,更深细的了达一切。到终了时,净治了『于一切所知境界极微细着愚痴』,及『极微细碍愚痴及彼粗重』18,这才究竟圆满成佛:『永无障,一切相不显现,最清净真实显现』19;也就是『最清净法界』显现。

  4、(p.418)《般若经》说:『一念相应妙慧』,断一切烦恼习气而成佛。发心修学到此,才真正是功德圆满了。

  1 三心相应:菩提心相应,大悲为上首,无所得为方便。(《成佛之道》(增注本)p.272;p.282)

  2 有关「败坏菩萨」,参见:

  (1)《成佛之道》(增注本)p.271。

  (2)《大智度论》卷29,大正25,271a-b;卷36,大正25,323c。

  (3)《十住毗婆沙论》卷4,大正26,38a-b;卷9,大正26,66b。

  (4)八力广喜:「ナーガールジュナと净土思想」(《印度哲学佛教学》2号,昭和62年10月.p.88-p.97)

  (5)八力广喜:「《十住毗婆沙论における菩萨思想成立の背景—败坏菩萨考—》」(藤田宏达博士还历记念论集),『インド哲学と佛教』,1989年,平乐寺书店,p.415-p.432。

  (6)杉本卓洲:「败坏?菩萨」(东北大学印度学讲座65周年记念论集)『インド思想における人间观』,1991年,平乐寺书店,p.409-p.430。

  3 「五怖畏」,参见《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4〈十地品〉,大正10,181b13-23:

  远离一切怖畏毛竖等事,故生欢喜。何以故?此菩萨得欢喜地已,所有怖畏悉得远离。所谓不活畏、恶名畏、死畏、恶道畏、大众威德畏。如是怖畏皆得永离。何以故?

  此菩萨离我想故,尚不爱自身,何况资财,是故无有不活畏。

  不于他所,希求供养,唯专给施一切众生,是故无有恶名畏。

  远离我见,无有我想,是故无有死畏。

  自知死已,决定不离诸佛菩萨,是故无有恶道畏。

  我所志乐,一切世间,无与等者,何况有胜,是故无有大众威德畏。

  菩萨如是,远离惊怖毛竖等事。

  (参见:《十住毗婆沙论》卷2〈地相品第3〉,大正26,27a-28b)

  4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4〈十地品第26之1〉,大正10,183a17~21:「此菩萨因供养诸佛故,得成就众生法。以前二摄,摄取众生,谓布施、爱语。后二摄法,但以信解力故,行未善通达。是菩萨,十波罗蜜中,檀波罗蜜增上;余波罗蜜非不修行,但随力随分。」

  5《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5〈十地品第26之2〉,大正10,186 c9~15:「此菩萨四摄法中,爱语偏多。十波罗蜜中,持戒偏多,余非不行,但随力随分。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第二离垢地。菩萨住此地,多作转轮圣王,为大法主,具足七宝,有自在力,能除一切众生悭贪破戒垢,以善方便,令其安住十善道中。」

  6 参见:《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5〈十地品第26之2〉,大正10,188 c20~23:「此菩萨于四摄中,利行偏多。十波罗蜜中,忍波罗蜜偏多,余非不修,但随力随分。佛子!是名菩萨第三发光地。」

  7 有关「陀罗尼」,参见:《大智度论》卷5,大正25,95c9-96a16:

  何以故名陀罗尼?云何陀罗尼?

  答曰:陀罗尼,秦言能持,或言能遮。

  能持者,集种种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恶不善根心生,能遮令不生;若欲作恶罪,持令不作,是名陀罗尼。是陀罗尼,或心相应,或心不相应;或有漏,或无漏;无色不可见无对;一持、一入、一阴摄;九智知一识识;阿毗昙法陀罗尼义如是。

  复次,得陀罗尼菩萨,一切所闻法,以念力故,能持不失。

  复次,是陀罗尼法,常逐菩萨,譬如间日疟病;是陀罗尼不离菩萨,譬如鬼着;是陀罗尼常随菩萨,如善不善律仪

  复次,是陀罗尼,持菩萨不令堕二地坑。譬如慈父爱子,子欲堕坑,持令不堕。

  复次,菩萨得陀罗尼力故,一切魔王、魔民、魔人无能动,无能破,无能胜。譬如须弥山,凡人口吹不能令动。

  问曰:是陀罗尼有几种?

  答曰:是陀罗尼多种:一名闻持陀罗尼,得是陀罗尼者,一切语言诸法,耳所闻者,皆不忘失,是名闻持陀罗尼。

  复有分别知陀罗尼,得是陀罗尼者,诸众生、诸法,大小好丑,分别悉知。如偈说:诸象马金,木石诸衣,男女及水,种种不同。

  诸物名一,贵贱理殊,得此总持,悉能分别。

  复有入音声陀罗尼,菩萨得此陀罗尼者,闻一切语言音,不喜不瞋。若一切众生如恒河沙等劫,恶言骂詈,心不憎恨。

  ※有关「大乘佛教中之陀罗尼」→(参见《平川彰著作集》第3卷,《初期大乘佛教の研究》Ⅰ,p.337- p.356)

  8 参见:《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6〈十地品第26之3〉,大正10,190b28~c1:「此菩萨,于四摄中,同事偏多。十波罗蜜中,精进偏多,余非不修,但随力随分。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第四焰慧地。」

  9 参见:《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6〈十地品第26之3〉,大正10,192c9~11:「此菩萨,十波罗蜜中,禅波罗蜜偏多,余非不修,但随力随分。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第五难胜地。」

  10 参见:《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7〈十地品第26之4〉,大正10,195a23~25:「此菩萨,十波罗蜜中,般若波罗蜜偏多,余非不修,但随力随分。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第六现前地。」

  11 参见:《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7〈十地品第26之4〉,大正10,197c29~198a2:「此菩萨,十波罗蜜中,方便波罗蜜偏多,余非不行,但随力随分。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第七远行地。」

  12 观法之过程:初习业位,已熟修位,超作意位等三位。

  13 参见:《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8〈十地品第26之5〉,大正10,201a12~14:「此菩萨,十波罗蜜中,愿波罗蜜增上,余非不行,但随力随分。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第八不动地。」

  14 《十地经》说:「菩萨进入第八地,欲入涅槃。」参见(1)《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8〈十地品第26之5〉,大正10,199a1~c11;(2)《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华严)卷26〈十地品地22之4〉,大正9,564b7-565a11;(3)《十住经》卷3,大正10,520c10-521b9;(4)《大智度论》(卷10,大正25,132a18-b13);(卷29,272a);(卷48,405c-406a);(卷50,418a)。

  15 如幻三昧:《大智度论》卷50(大正25,418b17~24):「入如幻三昧者,如幻人一处住所作幻事遍满世界,所谓四种兵众、宫殿、城郭、饮食、歌舞、杀活、忧苦等。菩萨亦如是,住是三昧中,能于十方世界变化遍满其中,先行布施等充满众生,次说法教化破坏三恶道,然后安立众生于三乘,一切所可利益之事无不成就,是菩萨心不动,亦不取心相。」

  16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8〈十地品第26之5〉,大正10,204a2~4:「此菩萨,十波罗蜜中,力波罗蜜最胜,余非不行,但随力随分。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第九善慧地。」

  17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9〈十地品第26之6〉,大正10,204a2~4:「此菩萨,十波罗蜜中,智波罗蜜最为增上,余波罗蜜非不修行。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第十法云地。」

  18 「菩萨十地及如来地所对治的愚痴与粗重」,参见《解深密经》卷4,大正16,704b-c。

  19参见《摄大乘论本》卷下,大正31,148c:「果圆满转,谓永无障,一切相不显现,最清净真实显现,于一切相得自在故。」

  印顺法师《摄大乘论讲记》p.473- p.475:

  「果圆满转」:成佛时,「永无」烦恼所知二「障」,「一切」义「相不显现」,而「最清净真实」的法界彻底「显现」。这最清净的真实,圆融无碍,能「于一切相得大自在」,无所不能。果圆满即是三德具足:永无有障,诸相不现,是断德;最清净法界真实性显现,是智德;于法自在广利众生是恩德。

精彩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