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之探究 第一章 第五节 无所有

  第一章《阿含》──空与解脱

  第五节 无所有(p.29〜p.34)

  一、 与「无所有」有关的初期圣典:(p.29)

  (1)《中部》(105)《善星经》。

  (2)《中部》(106)《不动利益经》。(《中阿含经》(75)《净不动道经》)

  二、 《中部》(105)《善星经》(p.29)

  《中部》(105)《善星经》说:众生心的倾向有五类1:

  倾向于世间的五欲。

  倾向于不动而离欲结。

  倾向于无所有处而离不动结。

  倾向于非想非非想处而离无所有处结。

  倾向于涅槃而离非想非非想处结。

  这五类,是世间人心所倾仰的;也是修行者的次第升进,以涅槃为最高理想。

  倾心于前四类,是不能出离的,所以《善星经》的倾心于「无所有处」,只是世间无所有处定境,没有与「空」相同的意义。

  三、 《中部》(106)《不动利益经》与《中阿含经》(75)《净不动道经》(p.29~p.30)

  (1)《中部》的《不动利益经》,《中阿含经》作《净不动道经》。

  (2)《净不动道经》中分为五类2

  净不动道。

  净无所有处道。

  净无想道(《中部》作「非想非非想处利益行道」)。

  无余涅槃。

  圣解脱。

  前三种净道(净不动道、净无所有处道、净无想道),名称与次第,都是与《善星经》(倾向于不动、倾向于无所有处、倾向于非想非非想处)一致的。

  (3)前三种净道(净不动道、净无所有处道、净无想道),共分为七类,今依《中阿含经》(参考《中部》),列表如下:

  [Table]

  其中,「欲」是欲界的五欲;「不动」,一般的说,是四禅。(p.30)

  四、 《净不动道经》与《善星经》之同异(p.30)

  【(一)相同处(层次相同)】

  《净不动道经》所说的前三净道(净不动道、净无所有处道、净无想道),是有层次的(层次与《善星经》相同),有次第观想,次第超越息灭的层次,所以被称为「渐次度脱瀑流」4。

  【(二)相异处(是否能得解脱,二经说法不同)】

  《净不动道经》与《善星经》之差异:

  《净不动道经》所说的净不动道以上,都是有解脱可能的。

  《善星经》的「倾心于无所有处」,只是世间无所有处定境,没有谈到解脱。

  五、 「不动、无所有、无想」相关的问题点(p.30)

  在这里,有两点是值得注意的:

  (1)不动(第四禅)以上,是无所有处,无想处──非想非非想处,为什么四禅以上,与无所有处、无想处中间,没有空无边处与识无边处呢?5

  (2)《中部》的非想非非想处,《中阿含经》作「无想」、「无想处」6。无相心定,《中阿含经》每译作「无想定」。无想(无相心)定与非想非非想处定,无想定,灭尽定,有着复杂的关系7。本经(《中含阿经》(75)《净不动道经》)的不动,无所有,无想──无相,三者次第而说,不正与说一切有部论所说,从灭尽定起,起不动,无相,无所有──三触的名称相同吗?8

  六、 别释三类「净无所有处道」(p.30〜p.32)

  净无所有处道,经中分为三类:

  【(一)第一净无所有处道】

  A、《中部》(106)《不动利益经》9:

  诸比丘!圣弟子如是思:「一切现世之欲,一切来世之欲……一切来世之色想,此等一切想之无残灭时,此为寂静、殊妙,即无所有处。」彼如是行之,……乃至……身坏命终后,由识之导引,达于无所有处。诸比丘!此称之为第一无所有处利益行道。

  《中部》说:圣弟子作如此的思惟:现在欲,…… 不动想,这一切无余灭尽,那是寂静的,殊妙的,就是无所有处。这样的专心安住,于是得心清(净)。

  B、《中阿含经》卷18(75)《净不动道经》:

  多闻圣弟子作如是观:若现世欲想、后世欲想,若现世色想、后世色想及不动想,彼一切想是无常法,是苦、是灭。彼于尔时得无所有处想,彼如是行、如是学,如是修习而广布,便于处得心净。于处得心净已,比丘者或于此得入无所有处10,或以慧为解;彼于后时,身坏命终,因本意故,必至无所有处11,是谓第一说净无所有处道。(大正1.542c10〜17)

  《中部》说:无所有处是寂静、殊妙的;《中阿含经》作:「彼一切想是无常法,是苦,是灭」。这可能是一般所说:观下苦、粗,(障),观上静、妙(离),厌下欣上的修法。厌下而专住于无所有处想,成就无所有处定。

  然《中阿含》《净不动道经》上说:修习无所有处的,或得无所有处定,或依慧而得解脱,可见这不只是世俗定了。依《中阿含经》说:「彼一切想是无常法,是苦,是灭」坏法,那在离欲……不动想时,无常、苦、灭的观慧,是有解脱可能的。

  【(二)第二净无所有处道】

  圣弟子作这样的思惟:我,属于我的,是空的。这样的专心安住而得心净,也有得无所有处定,或依慧得解脱的二类。

  A、《中部》(106)《不动利益经》12:

  复次,诸比丘!圣弟子行至阿兰若,或行至树下,作如是思念:「此依我、或依我所属之物,为空。」彼如是行……乃至……身坏命终后,由识之导引,达于无所有处,诸比丘!此称之为第二无所有处利益行道。

  B、《中阿含经》卷18(75)《净不动道经》:

  复次,多闻圣弟子作如是观:此世空──空于神、神所有,空有常,空有恒,空长存,空不变易。彼如是行、如是学,如是修习而广布,便于处得心净。于处得心净已,比丘者或于此得入无所有处,或以慧为解;彼于后时,身坏命终,因本意故,必至无所有处,是谓第二说净无所有处道。(大正1.542c18〜24)

  这是说一切有部经论,从常、恒、不变易法空──无常,以明我我所空的意义。修无我我所的空观,得无所有处定,古人虽有多种解说,其实是空与无所有的同一意趣。

  【(三)第三净无所有处道】

  A、《中部》(106)《不动利益经》13:

  圣弟子作如是思惟:我不在何处,非谁,亦不在何物之内。我所不在何处,不在谁中,亦不在何物。

  B、《中阿含经》卷18(75)《净不动道经》:

  复次,多闻圣弟子作如是观:我非为他而有所为;亦非自为而有所为,彼如是行、如是学、如是修习而广布,便于处得心净。于处得心净已;比丘者或于此得入无所有处;或以慧为解。彼于后时,身坏命终,因本意故,必至无所有处,是谓第三说净无所有处道。(大正1.542c24〜543a1)

  此经意义不大明显。《大毗婆沙论》引此经作:「非我有处有时有所属物,亦无处时物属我者」14,与《中部》说相近。

  依《婆沙论》说;无论何处、何时,没有我所属的物;也无论何处、何时,没有物是属于我的。从我与我所相关中,通达无所有,这也是空与无所有是相同的。依此而得心净的,也有得无所有定,或依慧得解脱的二类。

  【(四)小结:修学者因用心不同,有的只是得禅定,有的能够依慧得解脱】

  1、[依共世间的定法而修出世的观慧]

  禅定──四禅、八定,一般说是共世间法,似乎是世间固有的定法,佛弟子依这种定法而修出世的观慧。

  2、[因修习者的用心不同,而有得定,或依慧得解脱的差别]

  然佛法的定慧的早期意义,未必是这样的。如所说的不动、无所有处、无想处──非想非非想处,经上都这么说:多闻圣弟子作如是思惟,这是贤圣弟子所修的。由于修习者的用心不同,而有得定,或依慧得解脱的差别。

  依佛法的因果法则,修得某种定,如不能依之发慧得解脱,那就命终以后,生在某种定境的天上。

  3、[依出世观慧而成定]

  一般说,世间定是厌下欣上而修得的,然如「净无所有处道」的三类,并不是这样的。

  (1)第一类(第一净无所有处道),依《净不动道经》,也是观一切欲、欲想、色、色想、不动想,「是无常法,是苦,是灭」。无常,苦,(无我我所),正是出世解脱道的三要门(三解脱门依此而立),所以第一类也有依慧得解脱的。15

  (2)第二类(第二净无所有处道),是观我我所空而修得的。

  (3)第三类(第三净无所有处道),是观无我所有而修得的。

  第二类、第三类净无所有处道都是出世解脱──我我所空的正观。只是修习上有些问题,才不能依慧得解脱,成为无所有处定,生无所有处天。

  这样,无所有处道,都依出世观慧而成定,不过修持上有点问题,这才成为世间定。

  七、 修出世观慧,因心有乐着而不得解脱(p.32〜p.33)

  【(一)引经证】

  修出世观慧而成世间定,问题到底在那里?经文在无想(净非想非非想道)后,依「无想处」而有所说明,意义是通于「不动」及「无所有处道」的。《中阿含经》卷18(75)《净不动道经》说:

  阿难!若比丘如是行:无我,无我所;我当(来)不有,我所当(来)不有,若本有者,便尽得舍。阿难!若比丘乐彼舍,着彼舍,住彼舍者,阿难!比丘行如是,必不得般涅槃。……若比丘有所受者,彼必不得般涅槃。

  阿难!若比丘如是行:无我,无我所,我当不有,我所当不有。若本有者,便尽得舍。阿难!若比丘不乐彼舍,不着彼舍,不住彼舍者,阿虽!比丘行如是,必得般涅槃。…… 若比丘无所受,必得般涅槃。(大正1.543a16〜b3)

  【(二)释经义】

  以非想非非想处来说,当来的我与我所不再有,本有──现在有的尽舍,这表示究竟的般涅槃。但如对「舍」而有所乐、着、住(《中部》日译本作:喜,欢迎,执着),那就不能得般涅槃了。

  乐,着,住,总之是「有所受」,受是取的旧译。所以,即使修行者所修的是正观,只要心有所乐着,就不得解脱了。

  【(三)结论】

  如修无所有正观,心着而不得解脱,就会招感无所有处报。无所有处定与天报,是在这种情形下成立的。

  无所有──无所有处道,修无常、苦、无我我所空,是空观的别名。无所有处定,是空观的禅定化。16

  注解

  ^1《中部》(105)《善星经》(日译南传11上,p.331〜p.333;汉译南传11,p.266〜p.270)。

  ^2《中部》(106)《不动利益经》(日译南传11上,p.340〜p.346;汉译南传11,p.275〜p.279);《中阿经》(75)《净不动道经》(大正1,542b〜543b)。

  ^4 《中部》(106)《不动利益经》:「阿难!此为由我所说之不动利益行道,无所有处利益行道,非想非非想处利益行道,渐次为说瀑流之度脱,为说圣解。」(日译南传11上,p.345;汉译南传11,p.275)。

  ^5 参见《空之探究》p.68;p.71。四禅八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

  ^6 《中阿含经》卷18(75)《净不动道经》:「彼一切想是无常法,是苦、是灭。彼于尔时而得无想,彼如是行、如是学,如是修习而广布,便于处得心净。于处得心净已,比丘者或于此得入无想,或以慧为解;彼于后时,身坏命终,因本意故,必至无想处,是谓说净无想道。」(大正1,543a4〜9)

  ^7 参见《空之探究》第一章第六节〈无相〉p.34~p.46。

  ^8 《杂阿含经》卷21(568):「复问:尊者!住灭正受时,为触几触?答言:长者!触不动、触无相、触无所有。」(大正2,150c1〜3)另参见:《中阿含经》(211)《大拘絺罗经》(大正1,792a);《大毗婆沙论》卷153(大正27,781b);《空之探究》p.60~p.67。

  ^9《中部》(106)《不动利益经》,(日译南传11上,p.342;汉译南传11,p.275)。

  ^10 《空之探究》p.34,注3:《中含阿经》(75)《净不动道经》原译本作「于此得入不动」(大正1,542c15)今依上下文义及《中部》改。

  ^11《中含阿经》(75)《净不动道经》原译本作「必至不动」(大正1,542c17)今依上下文义及《中部》改。(参见《空之探究》p.34,注3)

  ^12 《中部》(106)《不动利益经》,(日译南传11上,p.342~p.343)。

  ^13 《中部》(106)《不动利益经》(日译南传11上•p.343;汉译南传11,p.276)

  ^14《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84 (大正27,433b)

  ^15 《中阿含经》卷18(大正1, 542c10〜17)「复次,多闻圣弟子作如是观:若现世欲想、后世欲想,若现世色想、后世色想及不动想,彼一切想是无常法,是苦、是灭。彼于尔时得无所有处想,彼如是行、如是学,如是修习而广布,便于处得心净。于处得心净已,比丘者或于此得入不动,或以慧为解;彼于后时,身坏命终,因本意故,必至不动,是谓第一说净无所有处道。」

  ^16参见印顺法师《性空学探源》〈空义之次第禅定化〉p.87~p.98。

精彩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