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
《楞严经》,大乘佛教经典,全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又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简称《楞严经》、《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唐般剌密谛传至中国,怀迪证义,房融笔受。..[详情]
大佛顶楞严经文句卷第三
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文句
菩萨比丘温陵道昉参订
壬二、明六入性二。初总征。二别释。癸、今初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梵云钵罗吠奢。此云入。亦云处。根境二法。俱名为入。今但指六根。然不曰根而曰入。正取吸尘为义。凡夫入三界六尘。二乘入于真谛。菩萨入于俗谛。佛入中谛。皆名为入。此是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故云本藏性也。
癸二、别释六。初明眼入即藏性。至六明意入即藏性。子、今初
阿难。即彼目睛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若从根生。必无明暗。如是见精本无自性。若于空出。前瞩尘象。归当见根。又空自观。何关汝入。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此六入文。一一亦有四节。今从初至名为见性。是明因缘所生法。即总示中所谓浮尘诸幻化相也。次从此见离彼至何关汝入。是明因缘即空。即总示中所谓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也。三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是明因缘假名。即总示中所谓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幻妄称相也。四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是明因缘即中。即总示中所谓其性真为妙觉明体。本如来藏等也。下皆准此例知。初文即彼目睛瞪发劳者。承上色阴初文言之。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者。人知瞪是目之劳相。而不知此清净目。即是菩提之劳相也。盖上文借清净目以喻菩提。此则直指菩提本非目入。但是依菩提真。起目入妄。不可唤目入妄。作菩提真。譬如依目起劳。不可唤劳作目。前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正谓此耳。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者。正显目入是因缘所生法也。第四卷云。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黏湛发见。见精映色。结色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眼体。如蒲萄朵。浮根四尘流逸奔色。即是此文注脚。须知明暗二尘。已属空华无性。况由此所发妄见。及所结浮胜二根。岂有实性可得。所云发见居中者。不过随情说耳。次文先直明其离尘无体。次检责其性本无生。无体无生。则因缘即空。三文意显说有眼入。不过是幻妄称相。若非幻妄。何故众生洞视不过分寸。那律观于大千。菩萨见百千界。惟佛穷尽十方靡所不瞩。于此无差别性之中。有此种种差别耶。四文明其本即非因缘非自然之如来藏性。故空假二义俱得成也。惟其眼入即空假中。故阿那律陀悟之。名为乐见照明金刚三昧。问曰。经文非明暗来等。旧皆用自他四性配释。今何不用。答曰。中论四性推检无生。实与此经妙合。但经文显示无生。已甚分明。何必更添名相。
子二、明耳入即藏性
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听闻性。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闻。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静来。动即随灭。应非闻动。若从动来。静即随灭。应无觉静。若从根生。必无动静。如是闻体本无自性。若于空出。有闻成性。即非虚空。又空自闻。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分文为四。准上可知。初文亦云瞪发劳相者。若从字便。此文应云塞发劳相。下文应云畜发劳相等。今从义便。故皆用瞪字。一者为显真如不守自性。妄为明觉。喻之以瞪。其法易明。二者正显无明一动。六根遂成。语不顿彰。起非先后故也。文皆易知。惟其耳入即空假中。故观音悟之。名为耳门圆照三昧。
子三、明鼻入即藏性
阿难。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因触分别通塞虚实。如是乃至诸香臭气。兼鼻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通塞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嗅闻性。此闻离彼通塞二尘。毕竟无体。当知是闻。非通塞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通来。塞则闻灭。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则无闻。云何发明香臭等触。若从根生。必无通塞。如是闻机本无自性。若从空出。是闻自当回嗅汝鼻。空自有闻。何关汝入。是故当知。鼻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文义可知。惟其鼻入即空假中。故周利槃特迦。依此调心。豁然得大无碍也。
子四、明舌入即藏性
阿难。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劳。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由甜与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兼舌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甜苦淡二种妄尘。发知居中。吸此尘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离彼甜苦及淡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如是尝苦淡知。非甜苦来。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甜苦来。淡则知灭。云何知淡。若从淡出。甜即知亡。复云何知甜苦二相。若从舌生。必无甜淡及与苦尘。斯知味根本无自性。若于空出。虚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舌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初文因甜苦淡二种妄尘者。略举甜苦。摄余酸辛碱等共为一种。淡自为一种也。次文虚空自味非汝口知者。犹言非汝口中所知之味也。方与下二句各成一意。余文可知。惟其舌入即空假中。故憍梵钵提悟之。名为一味清净心地法门。
子五、明身入即藏性
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涉势若成。因于劳触。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离合二种妄尘。发觉居中。吸此尘象。名知觉性。此知觉体。离彼离合违顺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觉。非离合来。非违顺有。不于根出。又非空生。何以故。若合时来。离当已灭。云何觉离。违顺二相。亦复如是。若从根出。必无离合违顺四相。则汝身知元无自性。必于空出。空自知觉。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身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初文合觉之触显于离知者。谓因合时有觉之触。显于离时亦有身知也。涉势若成因于劳触者。若字训作顺字。谓冷热相涉之势。顺其胜劣而成。皆因二手相触之劳相也。次文离合违顺二尘者。离为一尘。合中违顺二相总名一尘。下云四相。不过随意开合说耳。余文可知。惟其身入即空假中。故毕陵伽婆蹉悟之。名为纯觉遗身。
子六、明意入即藏性
阿难。譬如有人。劳倦则眠。睡熟便寤。览尘斯忆。失忆为忘。是其颠倒生住异灭。吸习中归。不相踰越。称意知根。兼意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生灭二种妄尘。集知居中。吸撮内尘。见闻逆流。流不及地。名觉知性。此觉知性。离彼寤寐生灭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如是觉知之根。非寤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从寤来。寐即随灭。将何为寐。必生时有。灭即同无。令谁受灭。若从灭有。生即灭无。谁知生者。若从根出。寤寐二相随身开合。离斯二体。此觉知者。同于空华。毕竟无性。若从空生。自是空知。何关汝入。是故当知。意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初文眠寤忆忘。各有生住异灭四相。初眠为生。正眠为住。将寤为异。已寤为灭。初寤为生。正寤为住。劳倦为异。眠去为灭。初忆为生。正忆为住。将忘为异。忘竟为灭。初忘为生。正忘为住。欲忆为异。忆成为灭。如此生住异灭。总名颠倒。无始习气。刹那不停。如浪逐浪。后不至前。前七转识之相。类皆若此。今意知根。通则八识心王。五十一种心所。摄无不尽。别则独取第七末那。恒审思量为体相者。以当其名。兼摄第八阿赖耶识。以七八二识。不相离故。下文以思量兼了别性并举。正谓此也。人知眠寤忆忘为意劳相。而不知此意知根。即是菩提劳相。盖此意知。别无自体。不过因于生灭妄尘。黏湛发知。知精映法。揽法成根而已。前云生住异灭。此云生灭二尘者。粗而言之。生即摄住。灭即摄异。细而言之。生灭二尘。各具生住异灭四相。生四相者。欲生为生。正生为住。生已为异。未生为灭。灭四相者。欲灭为生。正灭为住。灭已为异。未灭为灭也。集知居中者。圆觉所谓妄有缘气于中积聚。假名为心。此经所谓聚缘内摇也。吸撮内尘者。揽取五尘落谢影子。为独头意识所缘境也。见闻逆流者。同时意识。为见闻顺流。缘于外尘。独头意识。为见闻逆流。缘于内尘。流不及地名觉知性者。谓独头意识。但能依于意根而缘内尘。终不能反缘其根。如眼有见。不能观眼。此反缘不及之地。名为觉知性也。次文寤寐生灭二尘者。寤寐各有生灭。总称二也。令谁受灭。犹云令谁知灭。生即灭无。犹云生即知随灭相俱无。若从根出者。指肉团浮尘根也。肉团寤寐二相。不过随身开合。寤则如莲华开。寐则如莲华合。离斯寤寐二体。别觅觉知体性。毫不可得。云何可说是从根生。余文可知。惟其意入即空假中。故须菩提悟之。顿入如来宝明空海。
壬三、明十二处性二。初总征。二别释。癸、今初
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处者。方隅处所。指眼耳等为内六处。指色声等为外六处。凡夫以三界依正为处。二乘以方便依正为处。菩萨以实报依正为处。佛以常寂光土依正为处。处无实法。即空假中。故曰本藏性也。此中破妄显真惟眼色耳声。各各二法对破。余皆专破外尘。以内六处。前已破显。今意正在破外六尘故也。
癸二、别释六。初明色与见即藏性。至六明意与法即藏性。子、今初
阿难。汝且观此只陀树林及诸泉池。于意云何。此等为是色生眼见。眼生色相。阿难。若复眼根生色相者。见空非色。色性应销。销则显发一切都无。色相既无。谁明空质。空亦如是。若复色尘生眼见者。观空非色。见即销亡。亡则都无。谁明空色。是故当知。见与色空。俱无处所。即色与见。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此中诸文。亦各四节。初云观此树林泉池者。由汝观故。方知林泉由林泉故。方显汝观。此正举出因缘所生之法。即总示中所谓一切浮尘诸幻化相也。次从于意云何至谁明空色。正显因缘即空。三从是故当知至二处虚妄。显因缘假名。四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显因缘即中。以对总示中文。如前可知。次文先双征。次双破。破眼根生色相。云见空非色。色性应销者。既许色尘从眼生。必许空尘亦从眼生。是色以眼为性。空亦以眼为性。今见空之时。既非是色。则空性已起。色性应销。以空色二性相反。不容并立故也。然设许色性销亡。则便一切都无。既无色相。亦何能显明空质。以空色二法。又必相待故也。空亦如是者。见色非空。空性应塞。塞则显发一切都实。空相既无。谁明色质也。次破色尘生眼见。云见空非色。见即销亡者。既许见从色生。则以色为见性。观空之时。既非是色。见性即应与色并销。然见性既亡。则便一总都无。又谁明此空色耶。见从空生。例此可知。故不复说。第三文中。意显十界见与色空。俱无实处。不过幻妄称相。第四正显惟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之藏性也。惟其色处即空假中。故优波尼沙陀悟之。尘色既尽。妙色密圆。
子二、明听与声即藏性
阿难。汝更听此只陀园中。食办击鼓。众集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于意云何。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阿难。若复此声来于耳边。如我乞食室罗筏城。在只陀林则无有我。此声必来阿难耳处。目连迦叶应不俱闻。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一闻钟声。同来食处。若复汝耳往彼声边。如我归住只陀林中。在室罗城则无有我。汝闻鼓声。其耳已往击鼓之处。钟声齐出。应不俱闻。何况其中象马牛羊种种音响。若无来往。亦复无闻。是故当知。听与音声。俱无处所。即听与声。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此中第二推破之文。与前后诸文不同。另为一局。当知佛语巧妙。大有所关。今为出其言外之旨。略有二意。一者诸文彼此互彰意。二者密显此方教体意。初意者。若取前章法式以破耳声。应云。此等为是耳生声相。声生耳闻。若复耳根生声相者。闻静非声。声性应销。销则显发一切都无。声相既无。谁明静相。静亦如是。若复声相生耳闻者。听静非声。闻即销亡。亡则都无。谁知动静。若取后章法式以破声尘。应云。此声为复生于汝耳。生于钟鼓。为生于空。若复此声生于汝耳。称耳所生。应从耳出。耳非钟鼓。云何耳中有钟鼓声。称汝闻声。当于耳入。耳中出声。说闻非义。若生于空。空性常恒。声应常在。何藉他人击鼓撞钟。若生钟鼓。钟鼓常在。应常出声。何须撞击。若生于桴。应是桴声。非钟鼓声。又桴亦常在。声应常出。若生于手。亦如桴破。若生撞击。今除钟鼓桴手虚空诸相之外。安得别有撞击体相。体相尚无。声从何出。是谓以彼彰此也。又取此章法式以破色见。应云。此等为是色来眼边眼往色处。若复此色来眼边者。此色已来阿难眼处。目连迦叶应不俱见。何况一千二百五十沙门。举眼同见。若复汝目往彼色边。仰观日时。汝目已往日处。其余诸色。应皆不见。又取此章法式以破香闻。应云。此等为是香来鼻边。鼻往香处。若复此香来汝鼻边。目连迦叶应不俱闻。若复汝鼻往彼香处。忽有臭气。亦应不闻。是谓以此彰彼也。说此意者。谓治众生无量戏论习气。法应尔故。次意者。只一钟声。圆应一切而无匮。陈那所谓妙音密圆。只一耳根。圆闻一切而无杂。观音所谓圆照三昧。故曰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也。或谓此是破妄。不可约真心反难。恐塞悟门。此大不然。佛之破妄。元为显真。倘于此处瞥悟。正畅如来说法本怀耳。若无来往亦复无闻者。谓若计音闻各有实处而无往来。则又不成闻矣。惟其声处即空假中。故憍陈那于此悟明四种四谛。具如下文所明。
子三、明嗅与香即藏性
阿难。汝又嗅此炉中旃檀。此香若复然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于意云何。此香为复生旃檀木。生于汝鼻。为生于空。阿难。若复此香生于汝鼻。称鼻所生。当从鼻出。鼻非旃檀。云何鼻中有旃檀气。称汝闻香。当于鼻入。鼻中出香。说闻非义。若生于空。空性常恒。香应常在。何藉炉中爇此枯木。若生于木。则此香质。应爇成烟。若鼻得闻。合蒙烟气。其烟腾空未及遥远。四十里内云何已闻。是故当知。香鼻与闻。俱无处所。即嗅与香。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第二文破若生于木。有纵有夺。初云则此香质因爇成烟。若鼻得闻合蒙烟气。乃顺凡情而纵许之。次云其烟腾空未及遥远。四十里内云何已闻。乃以现量而夺破之。盖凡情不了一切惟心。香性即如来藏。不过循业发现。而妄计香木有殊胜力。故以鼻不蒙烟。破其不从木生。亦是另为一局。若据常式。应云若生于木。则木常应发香。何藉火爇。然后闻气。若生于火。火应自香。何须香木。又离枯木。火尚无体。云何发香。余皆可知。惟其香处即空假中。故香严童子悟之。妙香密圆。
子四、明尝与味即藏性
阿难。汝尝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必其虚空若作碱味。既碱汝舌。亦碱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常受碱。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碱。必无所知。云何名味。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文皆可知。惟其味处即空假中。故药王药上悟之。位登菩萨。
子五、明身与触即藏性
阿难。汝尝晨朝以手摩头。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一体者。触则无成。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虚空与汝成触。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此之触尘。较色声香味四尘。虚妄是一。相貌不同。必由能知。方显所触。以其身未触时。仅名色法故也。此中第二破妄。亦异常式。若据常式。应云此痛为复因于棒生。因于身生。因虚空生。若因棒生。棒则自痛。何预汝身。若因身生。何须待棒。若因空生。空性常恒。痛应常在。又空自痛。身何所知。又计身棒合生者。以身倚棒。即应有痛。何须待打。若离生者。离无所触。云何痛生。乃至若从打生。除却人手棒及虚空并汝身相。打何体相。打尚无体。云何生痛。今不用此破法。别就一身能所互夺。倍为亲切。言谁为能触者。此以有知为能触。无知之物为所触也。故能在于手。则头便无知。如木石之但为所触。不复成能。若能在于头。则手便无用。亦如木石但为所触。不复名能。若头与手。各各有一能知触者。则成二知。应有二身。若头与手一触所生。犹言共一知触之体。既惟一触。则头手无二。若头手无二。触便无成。以二物相合。方有触故。若头与手既是二体。则此触尘。毕竟安在。在能则不在所。在所则不在能。身中求于触处了不可得。不应虚空与汝成触也。能所二句。交合头手二事。若以头为能者。触在头则不在手。在手则不在头。若以手为能者。触在手则不在头。在头则不在手。余文可知。惟其触处即空假中。故跋陀婆罗悟之。妙触宣明。
子六、明意与法即藏性
阿难。汝常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此法为复即心所生。为当离心别有方所。阿难。若即心者。法则非尘。非心所缘。云何成处。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知则名心。异汝。非尘。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当于何在。今于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间更有空外。心非所缘。处从谁立。是故当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则意与法。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初文云意中所缘者。法名内尘。只是前五尘之生灭影事。于世谛中。亦无别体故也。分别法性。则有三种。一是善性。通漏无漏。人天十善。色无色定。名有漏善。四圣法界所有戒定慧等。名无漏善。二是恶性。通界内外。见思相应种种诸业。名界内恶。尘沙无明相应种种诸业。名界外恶。除此二性。于善恶法无可记别。名无记性。言生成法则者。由意缘善。生成善法轨则。由意缘恶。生成恶法轨则。意缘无记。生成无记法之轨则。则。亦训法。轨持为义。轨生物解。令人知是善恶无记法。任持自性。善恶无记三法性不可改。此正明因缘生法。所谓一切浮尘诸幻化相也。次文总立即心离心二种难端。然后别破。初破此法若即心者。法则不名为尘。非是心之所缘。云何成于外处。次破离心别有方所。再立二案。谓法自性。为有知耶。非有知耶。先破有知。总以一句定其名义。别以异汝即汝而双破之。谓法既有知。则名为心。且此离心有知之法。为异汝耶。为即汝耶。若异于汝。则非是尘。乃同他人心量。若即是汝。则即汝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而曰离心别有方所。此破离心有知已竟。次破离心法尘若无知者。既非前五尘及虚空相。更有何物名为法尘。今于五尘虚空都无表示。不应更在虚空之外。空非有外。义决不成。设许空外。则亦非心所缘境界。而不可立为处矣。余文可知。惟其法处即空假中。故摩诃迦叶悟之。妙法开明。销灭诸漏。
壬四、明十八界性二。初总征。二别释。癸、今初
复次阿难。云何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界者。因义。根尘为缘而生于识。说名为界。又种族义。根尘识三。各有种子。各为族类。又界限义。内根外尘。中间名识。此中正意。惟破界妄而显识性。以根尘二种。先已破显故也。十法界染净诸识。俱无实界可得。一一即空假中。故云本藏性也。
癸二、别释六。初明眼识界即藏性。至六明意识界即藏性。子、今初
阿难。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此识为复因眼所生。以眼为界。因色所生。以色为界。阿难。若因眼生。既无色空。无可分别。纵有汝识。欲将何用。汝见又非青黄赤白。无所表示。从何立界。若因色生。空无色时。汝识应灭。云何识知是虚空性。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汝识不迁。界从何立。从变则变。界相自无。不变则恒。既从色生。应不识知虚空所在。若兼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离。离则两合。体性杂乱。云何成界。是故当知。眼色为缘。生眼识界。三处都无。则眼与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此中诸文。准上亦各四节。从初至生于眼识。即举正因缘境。次从此识为复至云何成界。明其即空。三从是故当知至三处都无。明其惟是假名。四则眼与色至终。明其即中。以对总示文义。如前可知。初文言如汝所明者。与即是夺。以此因缘生法。义关四教。阿难所明。不过是藏教中法有我无意耳。尚不知因缘即空。况假中耶。下文乃正破其法执。而会归藏性也。次文征中。但立眼生色生二案。破中兼破共生。初破眼生可知。次破色生者。若汝识因色生。则空无色时。汝识应随色灭。汝识既灭。云何识知是虚空性。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则色自变。而汝识不变界从何立。若谓识从色变。则识已受变。界相自无。若识从色生而又不变。则恒应识色。应不识知虚空所在矣。次破共生者。若识是眼色二种之所共生。则果必宜似因。一分从眼生者。则是有知。一分从色生者。则应无知。故眼色合时。汝识乃一分有知一分无知而中离。正当眼色离时。汝识当一分归眼一分归色而两合。如此则体性杂乱。云何成界耶。当知眼识无生明矣。第三文中。意显九界眼识。及佛界成所作智。皆是不变随缘。假说为界。实则十法界之三处。都无体性。不过假名而已。第四文中。结显眼色识三。一一本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之藏性也。惟其眼识即空假中。故舍利弗悟之。心见发光。光极知见。
子二、明耳识界即藏性
阿难。又汝所明。耳声为缘。生于耳识。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因声所生。以声为界。阿难。若因耳生。动静二相既不现前。根不成知。必无所知。知尚无成。识何形貌。若取耳闻。无动静故。闻无所成。云何耳形杂色触尘名为识界。则耳识界。复从谁立。若生于声。识因声有。则不关闻。无闻则亡声相所在。识从声生。许声因闻而有声相。闻应闻识。不闻非界。闻则同声。识已被闻。谁知闻识。若无知者。终如草木。不应声闻杂成中界。界无中位。则内外相复从何成。是故当知。耳声为缘。生耳识界。三处都无。则耳与声。及声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次文征中。亦但立耳生声生二案。破中兼破共生。初破耳生又二。一破胜义耳生。文相易知。二破浮尘耳生。故云。若取耳形为能闻者。既无动静。闻无所成。岂可使此耳形。对于色尘触尘而为识界耶。盖耳形决定不能见色。又知触者。即属身根故也。次破声生又二。先直破云则不关闻。然无闻则亡声相所在。次破转计云。若谓识虽从声而生。原许此声因于闻根而有声相。则闻声时。亦应闻其所生之识。若不闻识。则识非从声生。故非以声为界。若许闻识。则识便同于声。识已被闻。又谁为知闻识者。若更无知闻识者。则终如草木无知。又不可矣。次破共生云。又不应声尘闻根杂成中界。谓半是根生。半是尘生。则有知无知。体性杂乱。界相自不成也。中位既无。内外安有。无生之理昭然明白。余文可知。惟其耳识即空假中。故普贤菩萨悟之。心闻发明。分别自在。
子三、明鼻识界即藏性
阿难。又汝所明。鼻香为缘。生于鼻识。此识为复因鼻所生。以鼻为界。因香所生。以香为界。阿难。若因鼻生。则汝心中以何为鼻。为取肉形双爪之相。为取嗅知动摇之性。若取肉形。肉质乃身。身知即触。名身非鼻。名触即尘。鼻尚无名。云何立界。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为知。以肉为知。则肉之知。元触非鼻。以空为知。空则自知。肉应非觉。如是则应虚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难应无所在。以香为知。知自属香。何预于汝。若香臭气必生汝鼻。则彼香臭二种流气。不生伊兰及旃檀木。二物不来。汝自嗅鼻为香为臭。臭则非香。香应非臭。若香臭二俱能闻者。则汝一人应有两鼻。对我问道。有二阿难。谁为汝体。若鼻是一。香臭无二。臭既为香。香复成臭。二性不有。界从谁立。若因香生。识因香有。如眼有见。不能观眼。因香有故。应不知香。知即非生。不知非识。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识不知香。因界则非从香建立。既无中间。不成内外。彼诸闻性。毕竟虚妄。是故当知。鼻香为缘。生鼻识界。三处都无。则鼻与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次文破鼻生中。又以浮尘胜义二根并征。先破浮尘根可知。次破胜义根中。又以肉以空以香为胜义所托之处。一一破之。胜义根尚不可得。况因根所生识耶。若因香生以下。方破识从香生。谓识因香有。不应知香。如眼有见。不能观眼。若能知香。即非香生。若不知香。又非鼻识。且香尘若非识知其有。则香界便自不成。鼻识若不知香。则因界断非从香建立。既无中间之识。亦不成内外根尘。毕竟虚妄。足显无生矣。余文可知。惟其鼻识即空假中。故孙陀罗难陀悟之。明圆灭漏。
子四、明舌识界即藏性
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生于舌识。此识为复因舌所生。以舌为界。因味所生。以味为界。阿难。若因舌生。则诸世间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都无有味。汝自尝舌为甜为苦。若舌性苦。谁来尝舌。舌不自尝。孰为知觉。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识应多体。识体若一。体必味生。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分别既无。则不名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不应虚空生汝心识。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次文征中亦惟二案。破中兼破无因生及共生。先破舌生。文相易知。次破味生。又为三意。一者若从味生。不应知味。譬如舌不尝舌。二者以能生例所生。能生之物既多。所生之识亦应多体。如多父不应共生一子。三者以所生例能生。识既味生而体是一。则能生之味亦应是一。如一子决无多父。则何者为碱。何者为淡。何者为甘为辛。何者为诸味和合相。何者为诸味俱生相。何者为诸味变异相。皆无分别。既无分别。又不名舌识矣。次不应虚空生汝心识一句。破无因生。空生即无因也。次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破共生也。盖使舌味和合而生于识。则半属有知。半属无知。体性纷杂。不成中界矣。余文可知。惟其舌识即空假中。故满慈悟之。能以法音降伏魔怨。消灭诸漏。
子五、明身识界即藏性
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生于身识。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阿难。若因身生。必无合离二觉观缘。身何所识。若因触生。必无汝身。谁有非身知合离者。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知身即触。知触即身。即触非身。即身非触。身触二相。元无处所。合身即为身自体性。离身即是虚空等相。内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复立。内外性空。则汝识生从谁立界。是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则身与触。及身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次文直破身生触生。文皆可知。从阿难物不触知以下。更将身触合辨。明其无性。即破共生意也。言外物本不触汝之知。但汝身知有物触耳。然知于身者。即是触尘。知触尘者。即是身根。若以为即是触尘。便非可名为身根。若以为即是身根。便非可名为触尘。是则身触二相。元无内外处所可得也。又若谓触实合身。即为身自体性。别无触位。若谓触若离身。即是虚空等相。又无触用。内外二界。尚自不成。中间识界复云何立。中既不可复立。内外之性亦空。岂非因缘即空之明证乎。余文可知。惟其身识即空假中。故优波离悟之。身心一切通利。
子六、明意识界即藏性
阿难。又汝所明。意法为缘。生于意识。此识为复因意所生。以意为界。因法所生。以法为界。阿难。若因意生。于汝意中。必有所思。发明汝意。若无前法。意无所生。离缘无形。识将何用。又汝识心。与诸思量兼了别性。为同为异。同意即意。云何所生。异意不同。应无所识。若无所识。云何意生。若有所识。云何识意。唯同与异。二性无成。界云何立。若因法生。世间诸法。不离五尘。汝观色法。及诸声法。香法。味法。及与触法。相状分明。以对五根。非意所摄。汝识决定依于法生。今汝谛观法法何状。若离色空动静通塞合离生灭。越此诸相。终无所得。生则色空诸法等生。灭则色空诸法等灭。所因既无。因生有识。作何形相。相状不有。界云何生。是故当知。意法为缘。生意识界。三处都无。则意与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次文双征双破。先破因意生中。复为二义。初约单意不生破。次约同异俱非破。初破云。若因意生。则于汝意之中。必须有所思量。乃可发明汝意。若一总都无前法。则意根便无所生。离彼法缘。意根尚无形相。意识又将何用。次破云。又汝第六识心。设是因意根生。则与第七思量。兼第八了别之性。为同为异。识若同于意根。便即是意。云何是意所生。识若异于意根。则不同意之有知。应即无所识别。若无所识。云何名为意根所生。若有所识。既无法尘可识。云何但自识其意根。由此言之。同异二性。皆不能成。从何而立界耶。问曰。识心应指第八。今何反作第六。了别应指第六。今何反作第八。答曰。以名定义。万无一得。以义定名。万无一失。今之文义。须如此释。不可泥字而昧理也。且八识名字。有通有别。别则前六名识。能了境故。第七名意。恒审思量故。第八名心。诸法集起故。通则八皆名识。称为八识故。八皆名意。皆有思量性故。八皆名心。是心王故。今识心二字。重在识字。故指第六。了别性三字。重在性字。故是第八。思量正指意根。此易可知。由第七第八无始恒相依倚。故以兼字显之。此正问所生识心。与能生意根。是同是异。则文理俱顺矣。二破法生中。直明法无自体。何能生识。盖五尘相貌。俱可指陈。唯有法尘。不过即是五尘生灭影子。别无自体。故今征云。汝且谛观法尘之法。作何形状。若离色空动静通塞合离等法之生灭。则法尘终无所得。生不过是色空诸法等生。灭不过是色空诸法等灭。何处更有法尘自体相耶。所因之法尘既无。则因法尘生所有之识。作何形相。其为无生无性明矣。余文可知。惟其意识即空假中。故大目犍连悟之。心光发宣。圆明清净。自在无畏也。从初卷佛告阿难汝我同气至此。是如来答示文中。就事以显理竟。
戊二、明性本具相为三。初当机疑问。二诃诫许宣。三正为开示。己、今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发明。云何如来因缘自然二俱排摈。我今不知斯义所属。惟垂哀愍。开示众生中道了义无戏论法。
⊙上来就事显理。正明藏性随缘不变。的皆中道了义无戏论法。而阿难久执粗浅因缘名言习气。所以反堕疑网。谓是拨无世谛。不免堕在断空。故更求开示中道了义也。原此疑情。来历有三。一者近从阴入处界起疑。谓既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则根尘识等。一切皆空。而不知如来所示。乃即事之理。非拨事言理也。二者远从十番辨见起疑。谓此见性。既非觉闻知见。则能见所见。同为眚影。而不知如来所示。乃即眚之目。非眚外觅目也。三者更从七处破妄起疑。谓缘影既是非心。因缘自然复俱排摈。则妄无所依。真无可据。而不知如来所示。惟其离一切相。所以即一切法也。
己二、诃诫许宣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故我今时。为汝开示第一义谛。如何复将世间戏论妄想因缘而自缠绕。汝虽多闻。如说药人。真药现前。不能分别。如来说为真可怜愍。汝今谛听。我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当来修大乘者。通达实相。阿难默然。承佛圣旨。
⊙此中从初至真可怜愍。是诃辞。汝今谛听一句。是诫辞。我当为汝至通达实相。是许宣。阿难默然承佛圣旨。是领佛诫。一心谛听。三业皆寂也。初文言汝先厌离诸小乘法者。以阿难归来见佛。即殷勤启请得成菩提方便。岂非厌小求大。故我今时为汝开示第一义谛者。历指前来所说。一一无非第一义谛。更非次第三谛等也。金口诚言。明文若此。解者欲以奢摩他等分配前文。可谓公与佛抗。今须一一更为点示。俾经旨昭然。经初首唱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即诫直心正念真如。便是第一义谛真实血脉。次欲逐破妄执。先唱大定之名。俾利根者。妄执破处。定体圆彰。觅心了不可得。心即竖穷横遍。宁非第一义谛。次明二种根本不离一心。宁非第一义谛。次明诸法所生。唯心所现。宁非第一义谛。次明见性是心非眼。而此见性。本无动摇。亦无舒卷。本无生灭。亦无增减。本不可还。亦决非物。本无舒缩。亦无断续。本无是见。亦无非见。本非自然。亦非因缘。本非明暗色空。亦非觉闻知见。本非和合。非不和合。以要言之。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宁非第一义谛。次明阴入处界即空即假即中。宁非第一义谛。第一义谛。即是中道了义无戏论法。乃舍此而别求中道了义。大似说药而不知真药。良以有闻无慧故也。故仍诫以谛听。庶几不为徒闻耳。实相亦即第一义谛。亦即中道了义。以其无相不相。名为实相。前已深明相即无相道理。今更重明无相即相道理。令其通达也。
己三、正为开示二。初牒疑总示。二历大别显。庚初、中二。初就法破妄。二借喻显理。辛、今初
阿难。如汝所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阿难。若彼大性体非和合。则不能与诸大杂和。犹如虚空。不和诸色。若和合者。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无有休息。
⊙此牒其妄计而破之也。如来所说和合因缘。只为显示诸法无性。若妄计四大有实体性。由彼和合。能生诸法。则与外道邪计何异。故今牒而破之。先破非和合。次破和合。由不达不变随缘之性。必计体非和合。由不达随缘不变之性。必将转计和合。今并破之。则已密显如来藏性。方是四大真性。而四大无性。正是如来藏之实性矣。先破非和合云。若计彼诸大之性。体必非和合者。则一一大。皆不能与诸大杂和。犹如虚空不和诸色。便无诸大之用。如地性常坚。遇水不润。水性常冷。遇火不热等。何以生成万物。若计彼诸大之性。必定是和合者。则便同于种种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而复死。死而复生。从生至生。从死至死。如旋火轮。无有休息。便无诸大之体。如地遇水。则失其坚。水遇火。则失其润等。自体既失。又将何以生成万物。此等岂非戏论妄想也耶。
辛二、借喻显理
阿难。如水成冰。冰还成水。
⊙此承上文破其妄计。而总示以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之理性也。此为七大总喻。极须著眼。以冰水总喻随缘之相。以冰水同一湿性而喻不变之性。若藏性随于染缘。成佛法界中九界七大。喻以如水成冰。若藏性随于净缘。显九法界中佛界七大。喻以冰还成水。惟一湿性。冰水相殊。是谓不变随缘。冰水虽殊。湿性无二。是谓随缘不变。由其随缘即不变故。所以七大无非性真圆融。周遍法界。由其不变即随缘故。所以七大无不随心应量。循业发现也。
庚二、历大别显。此正显示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之藏性。方是七大实性。所谓性具法门。事事无碍之法界也。须知七大。即是阴入处界。但开合广略不同。开色阴为前五大。指受阴为根大。合想行识为识大。又横列六尘为前五大。收六根为根大。收六识为识大也。既知七大更无异法。当以二文前后互融。方开圆悟之门。前明阴入处界。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须知即是七大皆如来藏。本无生灭。后明如来藏中性具七大。清净圆融。遍周法界。循业发现。当知即是如来藏中性具阴入处界。清净圆融。遍周法界。循业发现。所谓即事之理。无有少许理性而不摄在事中。即理之事。无有少许事相而不摄在理中。故得毛吞巨海。芥纳须弥。介尔三千。刹那十世。心性妙理。至此已极。三谛一谛。更无余蕴。故使阿难大悟。顿获法身。下文满慈腾问。不过别为法执重者破疑滞耳。诸家不达。或以此为次第三谛。或以此为空与不空两藏。或但指此为空如来藏。下文方显不空等藏。诬罔圆宗。谤毁佛语。哀哉哀哉。文分为七。初明藏性即地大性。至七明藏性即识大性。辛初、中三。初破妄执。二显理性。三斥迷惑。壬、今初
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阿难。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汝今问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间诸变化相。汝且观此一邻虚尘。用几虚空和合而有。不应邻虚合成邻虚。又邻虚尘析入空者。用几色相合成虚空。若色合时。合色非空。若空合时。合空非色。色犹可析。空云何合。
⊙十法界内色外色总名地大。今且约现前外色辨也。七分析色。自是外道邪计。由彼不达色性即是藏性。本与空性无二无别。妄谓析色方可归空。今故牒而破之。谓汝尚同凡外所计和合因缘。观于此地虚妄体性。以为积色至粗。方为大地。析色至细。便为微尘。至邻虚尘。乃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设使更析邻虚。即实成空性耶。若使此邻虚尘。果然析成虚空。当知此虚空中。亦应出生色相矣。下文方正破之。文并可知。色犹可析一句。亦是顺其情计而姑纵之。实则粗亦法界。细亦法界。皆是随心应量。循业发现。粗不待合。细不待析也。
壬二、显理性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此正显示如来藏性。即是色之真性。亦是空之真性。是故色之与空。无非是性。无非是真。色非待合而始有。空非待析而始成。只由随缘常不变故。所以不变常随缘也。以其随缘不变。故号为如。以其不变随缘。故号为来。以其性具十界染净功能。故称为藏。以其无法不在里许。故名为中。以其无性之性。即是十法界色空实性。性不可改。体无虚妄。故一一皆性皆真。以其十法界色。皆悉离过绝非。体是无作。故名清净本然。以其十法界色。各各竖穷横遍。故名周遍法界。夫性真色空。即是性具。清净本然。即是性体。周遍法界。即是性量。此示随缘不变体也。随十法界众生迷悟之心。应其所知染净之量。循于十界善恶诸业。而发现为十界苦乐诸色。此示不变随缘用也。随缘即不变。如冰水之湿性始终不变。不变即随缘。如湿性之冰水总是随缘。随寒冻缘。水则成冰。而湿性无减。以喻随迷染缘。成九界生死幻色。而藏性无减。随和暖缘。冰则成水。而湿性无增。以喻随悟净缘。成佛界真善妙色。而藏性无增。故知总喻。遍喻七大体用性相。今一一文。还须用上喻意而消释之。则旨趣昭然。
壬三、斥迷惑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世间者。遍指九法界众生也。总未达此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妙性。故各各有因缘自然二种妄计。而此妄计。但是戏论言说而已。终无实义可指陈也。盖凡外世间。或计时方微尘大自在等诸邪因缘。或计冥谛神我以为自然。此则藏教所明因缘生法。即已破竟。复有钝根声闻缘觉。禀佛因缘言教。不达如来说法旨趣。以苦集灭道世出世间因果差别。总属因缘。以灭谛所显偏真涅槃。性无生灭。还名自然。此则通教所明因缘即空。亦已破竟。复有钝根三乘。禀佛即空言教。不达如来说法旨趣。以苦集灭道一切如幻。名为因缘。以真理无生。苦不能迫。集不能染。还名自然。此则别教所明因缘假名。亦已破竟。复有钝根菩萨。禀佛即假言教。不达如来说法旨趣。以无明招感九界生死。名为因缘。但中佛性凝然不变。如月在云外。还名自然。此惟今教所明因缘即中。方得破尽无余。故知未曾开佛知见。则九界同名识心。如水成冰。若圆解初开。则识心便成妙观察智。如冰成水。下皆准知。惟其藏性即地大性。故持地菩萨悟之尘销智圆。成无上道。
辛二、明藏性即火大性三。初破妄执。二显理性。三斥迷惑。壬、今初
阿难。火性无我。寄于诸缘。汝观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时。手执阳燧。日前求火。阿难。名和合者。如我与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为一众。众虽为一。诘其根本。各各有身。皆有所生氏族名字。如舍利弗。婆罗门种。优楼频螺。迦叶波种。乃至阿难。瞿昙种姓。阿难。若此火性因和合有。彼手执镜。于日求火。此火为从镜中而出。为从艾出。为于日来。阿难。若日来者。自能烧汝手中之艾。来处林木。皆应受焚。若镜中出。自能于镜出然于艾。镜何不镕。纡汝手执。尚无热相。云何融泮。若生于艾。何藉日镜光明相接。然后火生。汝又谛观。镜因手执。日从天来。艾本地生。火从何方游历于此。日镜相远。非和非合。不应火光无从自有。
⊙十法界内火外火。总名火大。今且约现前外火辨之。火性无我者。且指妄性本无自体。为破凡外性计故也。寄于诸缘等者。仍举正因缘境。然后明其无性。阿难名和合者以下。举和合相以反显于非和合性。此喻不唯反显火大。亦复遍显下文五大。文不重出。义实相通故也。阳燧者。取火之镜。优楼频螺。此云木瓜林。尊者之名。迦叶波。此云龟氏。尊者之姓。瞿昙。此云地最胜。亦云日种。即如来俗姓。镜。即阳燧。纡者。屈曲之貌。不应火光无从自有一句。兼破不和合义。
壬二、显理性
汝犹不知如来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当知世人一处执镜。一处火生。遍法界执。满世间起。起遍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此显性具十法界火。火之与空。皆性皆真。随缘常自不变。故能随心应量而循业发现。即是不变常自随缘。致有十法界火种种差别也。余如上释。
壬三、斥迷惑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义如上释。惟其藏性即火大性。故乌刍瑟摩悟之。生大宝焰。登无上觉。
辛三、明藏性即水大性三。初破妄执。二显理性。三斥迷惑。壬、今初
阿难。水性不定。流息无恒。如室罗城迦毗罗仙。斫迦罗仙。及钵头摩。诃萨多等诸大幻师。求太阴精。用和幻药。是诸师等。于白月昼。手执方诸。承月中水。此水为复从珠中出。空中自有。为从月来。阿难。若从月来。尚能远方令珠出水。所经林木。皆应吐流。流则何待方诸所出。不流明水非从月降。若从珠出。则此珠中常应流水。何待中宵承白月昼。若从空生。空性无边。水当无际。从人洎天。皆同滔溺。云何复有水陆空行。汝更谛观。月从天陟。珠因手持。承珠水盘。本入敷设。水从何方流注于此。月珠相远。非和非合。不应水精无从自有。
⊙十法界内水外水。总名水大。今且约现前外水辨之。水性不定。有时而流。有时而息。亦指妄性无体以破外计。如室罗城下。举因缘境。此水为复下。明其无性。先皆广破和合。后以不应水精无从自有一句。转破不和合也。月中之水。名太阴精。正当望夜。月轮中天。名白月昼。方诸。即取水珠名。余可知。
壬二、显理性
汝尚不知如来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一处执珠。一处水出。遍法界执。满法界生。生满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此明性具十法界水。水之与空。皆性皆真。随缘常自不变。故能不变常自随缘。遂有十界水差别也。
壬三、斥迷惑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惟其藏性即水大性。故月光童子悟之。一味流通。得无生忍。
辛四、明藏性即风大性三。初破妄执。二显理性。三斥迷惑。壬、今初
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梨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此风为复出袈裟角。发于虚空。生彼人面。阿难。此风若复出袈裟角。汝乃披风。其衣飞摇。应离汝体。我今说法会中垂衣。汝看我衣。风何所在。不应衣中有藏风地。若生虚空。汝衣不动。何因无拂。空性常住。风应常生。若无风时。虚空当灭。灭风可见。灭空何状。若有生灭。不名虚空。名为虚空。云何风出。若风自生被拂之面。从彼面生。当应拂汝。自汝整衣。云何倒拂。汝审谛观。整衣在汝。面属彼人。虚空寂然。不参流动。风自谁方鼓动来此。风空性隔。非和非合。不应风性无从自有。
⊙十法界内动外动。总名风大。今亦且就现前外动辨之。风性无体动静不常者。正显妄无自性。破外计也。汝常整衣下。重举因缘生法。僧伽梨。此云大衣。此风为复下。正明缘生无性。袈裟此云坏色。即三衣之都名。空性常住风应常生者。能生是常。所生亦应常也。若无风时虚空当灭者。所生无常。以例能生亦应无常也。风空性隔者。既不达同是藏性。则风性属动。空性属静。不相为用也。不应风性无从自有者。转破不和合计也。
壬二、显理性
汝宛不知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如汝一人微动服衣。有微风出。遍法界拂。满国土生。周遍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此明性具十法界风。风之与空。皆性皆真。是故随缘即不变。不变即随缘。而有十法界风差别也。
壬三、斥迷惑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惟其藏性即风大性。故琉璃光法王子悟之。合十方佛传一妙心。
辛五、明藏性即空大性四。初破妄执。二明大均。三显理性。四斥迷惑。壬、今初
阿难。空性无形。因色显发。如室罗城去河遥处。诸刹利种。及婆罗门。毗舍。首陀。兼颇罗堕。旃陀罗等。新立安居。凿井求水。出土一尺。于中则有一尺虚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间还得一丈虚空。虚空浅深。随出多少。此空为当因土所出。因凿所有。无因自生。阿难。若复此空无因自生。未凿土前。何不无碍。唯见大地。迥无通达。若因土出。则土出时。应见空入。若土先出无空入者。云何虚空因土而出。若无出入。则应空土元无异因。无异则同。则土出时。空何不出。若因凿出。则凿出空。应非出土。不因凿出。凿自出土。云何见空。汝更审谛。谛审谛观。凿从人手随方运转。土因地移。如是虚空。因何所出。凿空虚实。不相为用。非和非合。不应虚空无从自出。
⊙十法界内空外空。总名空大。今亦且就现前外空辨之。空性无形因色显发者。正明空无自性。破外计也。如室罗城下。重举因缘生法。此空为当下。广明缘生无性。刹利种。即王族。婆罗门。此云净裔。亦云梵志。如此方儒业之家。毗舍。即商贾。首陀。即农夫。颇罗堕。此云利根。即术士九流之类。旃陀罗。此云魁脍。即屠酤淫舍诸下贱家。虚空之浅深。随其出土之多少。所谓因缘生法也。次明因缘无性中。总征三句。次先破无因。无因。即是自然。由众生于四大边多计因缘。于空大边多计自然。故先破之。次破因土出中。先破正计。次若无出入下。破其转计。谓若计空无出入。则未出土时先有虚空。虚空与土同住一处。同体相连。故出土时。空亦应出也。由其未达空土皆如来藏。别无自体。故得以此难之。次破若因凿出。亦先正破。次不因凿出下。更破转计。汝更审谛下。此理玄微。故更嘱云谛审谛观。欲其于此悟入妙性也。凿空虚实者。凿是实物。空体虚融。若未达藏性。则虚实迥殊。不相为用。故曰非和非合也。不应虚空无从自出者。又转破其不和合计。
壬二、明大均
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名五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阿难。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来藏。当观虚空为出为入。为非出入。
⊙此以空均四大而名五大。显其皆性皆真。无二无别也。盖九界众生。于此色空二法。总未能融通为一。凡夫计四大实色。与顽然虚空。敌体相对。二乘以生死妄色。与涅槃真空。敌体相对。禀通教人。以从假入空。与从空出假。亦敌体相对。禀别教人。以空有二谛。与但中第一义空。亦敌体相对。孰知四大即空。空即四大。空即藏性。四大亦即藏性。藏性即空。藏性亦即四大。是故十法界地水火风。即是十法界空。十法界空。即是十法界地水火风。今承上文拈出一井中空。即复非因非缘。亦非自然。非和非合。非不和合。四句咸离。百非俱遣。始信十界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与彼现前地水火风。一一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彰彰明矣。由汝不悟四大元如来藏。遂以世间戏论妄想和合因缘而自缠绕。今当观此虚空为出为入。为非出入。若谓虚空有出入。是因缘戏论。破已如上。若谓虚空无出入。是自然戏论。破亦如上。若知藏性虚空随缘不变。则出入即非出入。若知藏性虚空不变随缘。则无出入不妨出入。若知藏性虚空离诸戏论。则知藏性四大。亦皆离诸戏论矣。
壬三、显理性
汝全不知如来藏中。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虚空。亦复如是。圆满十方。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此明性具十法界空。空之与觉。皆性皆真也。前文既以空均四大。则今举一空字。便是全举五大。人谓五大是无情法。名为不觉。根识是有情法。名之为觉。殊不知情与无情。皆性皆真。是故十法界若正若依。一一无非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此随缘不变之体也。随十界众生之心。应其所知大小之量。循于善恶诸业。发现而为十法界空。此不变随缘之用也。
壬四、斥迷惑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凡外以析色归空为因缘。以顽空不动为自然。禀藏教不得意人。以灭色会空为因缘。以真空不动为自然。禀通教不得意人。以体色即空为因缘。以空理无生为自然。禀别教不得意人。以缘了二修显发真如为因缘。以真如佛性迥出二边为自然。皆由不了藏性。故终无实义可得耳。惟其藏性即空大性。故虚空藏菩萨悟之。妙力圆明。
辛六、明藏性即根大性。然一切大小乘经。只明六大。所谓地水火风空识。皆不别立此根大名。以一切诸法。色心收尽。地水火风空五大。同是色法。识大即是心法。此之前五浮胜二根。及浮尘肉团。还属前五大摄。胜义意根。即识大摄。所以不须立也。今经别立根大。须知于前五根。不取浮胜二种色法。但取任运照现量境一种功能。于第六根。不取浮尘肉团色法。但取胜义默容诸法一种功能。当知即是第八识之见分。寄在六根门头。缘彼现量六尘者也。立此根大。凡有三意。一者为收前法故。二者为顺后文故。三者为立圆通境故。初为收前法。又有三意。一者前文十番辨见。皆借见精以显妙性。今更申明见闻等精。即是藏性。藏性如真月。见闻等精。与色空等尘。如二月。依真月有二月。指二月即真月。则见见非见之旨。至此愈明。二者前以五阴收一切法。罄无不尽。今开色阴为前五大。指受阴为根大。指想行识三阴为识大。一一大中。仍各具足十界五阴。以色心二法。决不相离故也。三者前以十八界收一切法。亦无不尽。今横开六尘为前五大。合六根为根大。合六识为识大。若合若开。咸成所观妙境。初意竟。二为顺后文者。文云。生死轮转。安乐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将欲说此法门。故先立此大也。三为立圆通境者。如六尘六根六识。皆为下文诸圣圆通而作张本。脱不立此根大。则势至念佛圆通。便为无据。故须别立此根大也。文分为四。初破妄执。二明大均。三显理性。四斥迷惑。壬、今初
阿难。见觉无知。因色空有。如汝今者在只陀林。朝明夕昏。设居中宵。白月则光。黑月便暗。则明暗等。因见分析。此见为复与明暗相。并太虚空。为同一体。为非一体。或同非同。或异非异。阿难。此见若复与明与暗及与虚空元一体者。则明与暗。二体相亡。暗时无明。明时无暗。若与暗一。明则见亡。必一于明。暗时当灭。灭则云何见明见暗。若明暗殊。见无生灭。一云何成。若此见精与暗与明非一体者。汝离明暗及与虚空。分析见元。作何形相。离明离暗及与虚空。是见元同龟毛兔角。明暗虚空三事俱异。从何立见。明暗相背。云何或同。离三元无。云何或异。分空分见本无边畔。云何非同。见暗见明性非迁改。云何非异。汝更细审。微细审详。审谛审观。明从太阳。暗随黑月。通属虚空。壅归大地。如是见精。因何所出见觉空顽。非和非合。不应见精无从自出。
⊙十法界见闻觉知。一往皆是寄在六根。总名根大。旧称见大。得别遗总。今所不用。今但约见根一法辨之。以例余五根耳。见觉无知。因色空有者。此明缘生之见。无自体性。以例闻嗅觉知。无不皆尔也。则明暗等因见分析者。意显明暗亦无自性。还与见觉互为因缘。以例动静合离生灭等法。亦无不皆尔也。此是正举因缘生法。下乃广明无性。先征。次破。征中共立六句。一者一体。二者非一体。三者或同。四者非同。五者或异。六者非异。若未达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妙性。假饶聪辨明了。断断不能出此六句戏论窠臼。故征起而一一破之。初从阿难此见至一云何成。先破一体。文相易知。二从若此见精至从何立见。破非一体。言明暗虚空三事俱异者。异字训作离字。设三事一总俱离。则无从立见矣。三明暗相背。以破或同。或者不定之辞。今明暗决定相背。是故不可说或同也。四离三元无。超破或异。设令离于明暗空三。稍有见之自体可以指陈。可说或异。今既无可别指。是故不可说或异也。分空分见本无边畔。追破非同。非同即异。但是防转计者之变文耳。见暗见明性非迁改。以破非异。非异即同。亦是防转计者之变文耳。汝更细审下。嘱令更加精研。欲其悟入藏性。盖不达藏性。则见闻等根。是觉知性。空及四大。是顽碍性。故非和非合。此破其和合妄计也。不应见精无从自出一句。又破其转计不和合也。
壬二、明大均
若见闻知。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无边不动虚空。并其动摇地水火风。均名六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阿难。汝性沉沦。不悟汝之见闻觉知本如来藏。汝当观此见闻觉知。为生为灭。为同为异。为非生灭。为非同异。
⊙此以见闻觉知均前五大。而名六大。显其皆性皆真。无二无别也。盖九界众生。于此见与见缘二法。总未能融通为一。凡夫计前五大为实法。计内六根为实我。敌体相对。二乘执五大为生灭外法。执六根为生灭内法。敌体相对。禀通教人。谓五大为如幻外法。谓六根为如幻内法。亦敌体相对。禀别教人。虽知前五大为相分。见闻觉知为见分。然必远离依他起性。方证圆成实性。今在妄中。则见相二分。亦复敌体相对。孰知五大即见闻觉知。见闻觉知即五大。见闻觉知即藏性。五大亦即藏性。藏性即见闻觉知。藏性亦即五大。是故十法界见闻觉知。即是十法界地水火风空。十法界地水火风空。即是十法界见闻觉知。今承上文拈出见根一种。即复非一非异。非同不同。四句咸离。百非俱遣。始信十界见闻觉知。性圆周遍。本不动摇。与彼虚空四大。一一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明矣。言无边不动虚空动摇地水火风者。仍是随他意语。既知藏性。则虚空非动非不动。双照动与不动。地水火风亦非动非不动。双照动与不动。随缘常不变故。五大皆动而非动。不变常随缘故。五大皆非动而动。又随缘常不变故。十界五大皆非动非不动。不变常随缘故。九界五大皆非动而动。佛界五大皆动而非动。不达此致。则动与不动。皆为戏论耳。汝当观此见闻觉知为生为灭等者。意显汝今现前见闻觉知。既不是生灭同异。又不是非生灭非同异。则非如来藏性而何。盖藏性随缘常不变故。所以不是生灭同异。不变常随缘故。所以不是非生灭非同异也。若迷此妙性。则说生说灭。说同说异。说非生灭。说非同异。俱是戏论。若达此妙性。则一切戏论。皆得除灭。亦可随四悉檀。巧作生灭同异非生灭非同异种种说矣。
壬三、显理性
汝曾不知如来藏中。性见觉明。觉精明见。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如一见根。见周法界。听。嗅。尝触。觉触。觉知。妙德莹然。周遍法界。圆满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此明性具十法界见闻觉知。见之与识。皆性皆明也。觉明觉精。即初卷所谓识精元明。指自证分言之。前文既以见闻觉知均于五大。则今举一见字。便是全举六大。人谓六大之中。五是相分。根是见分。见相二分。不是自证。殊不知见相即是自证。自证即是见相。见相自证。无非妙性。无非真明。是故十法界若见若相。一一无非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是谓随缘不变之体。随十界众生之心。应其所知之量。如一见根。众生洞视不过分寸而非减。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而非增。听嗅尝等莫不皆然。各各性具一千二百功德。横遍竖穷。故曰妙德莹然。只由十界业异。故循业发现而为十界六根。于无差别性中。妄见种种差别。是为不变随缘之用也。
壬四、斥迷惑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凡外计六根是我。从时方微尘大自在天等生为因缘。计神我遍满十方为自然。禀藏教不得意人。执名色缘六入为因缘。六入既灭。所证偏真为自然。禀通教不得意人。以如幻六入为因缘。六入体空为自然。禀别教不得意人。以依他起性成于六根为因缘。以六根消灭。所证圆成实性为自然。皆由不了藏性。故无实义也。惟其藏性即根大性。故大势至法王子悟之。成念佛三昧。
辛七、明藏性即识大性。然小乘惟言六识。大乘则言八识。或言九识。须知第九识名。乃就果地而立。实无别体。只约八识之性出障圆明。故更加以白净之号。唤作庵摩罗识耳。今经第八第七两识。总摄入于意根。前文所云思量兼了别性是也。此则已属根大中收。故今独约前六识言之。明其皆是性具。分文为四。初破妄执。二明大均。三显理性。四斥迷惑。壬、今初
阿难。识性无源。因于六种根尘妄出。汝今遍观此会圣众。用目循历。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汝识于中次第标指。此是文殊。此富楼那。此目犍连。此须菩提。此舍利弗。此识了知。为生于见。为生于相。为生虚空。为无所因突然而出。阿难。若汝识性生于见中。如无明暗及与色空。四种必无。元无汝见。见性尚无。从何发识。若汝识性生于相中。不从见生。既不见明。亦不见暗。明暗不瞩。即无色空。彼相尚无。识从何发。若生于空。非相非见。非见无辨。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灭缘。见闻觉知无处安立。处此二非。空则同无。有非同物。纵发汝识。欲何分别。若无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别识明月。汝更细详。微细详审。见托汝睛。相推前境。可状成有。不相成无。如是识缘。因何所出。识动见澄。非和非合。闻听觉知。亦复如是。不应识缘无从自出。
⊙十法界六种识心。总名识大。今且就阿难眼识辨之。以例其余五识。识性无源因于六种根尘妄出者。正明识是缘生。破性计也。汝今遍观下。重举因缘生法。此识了知下。推其缘生无性。举因缘中。辨于根识不同之相。循历周视。先辨根相。即前文根大中所谓见大。此是第八识之见分。寄于浮胜二种眼根。任运了境。无别分析。故喻以但如镜中。然不同镜之无知也。汝识于中次第标指等。次辨识相。此中眼识与同时意识。亦复有别。佛虽不说。理合知之。若但亲缘文殊舍利等相。不带名言者。则是眼识功能。若起文殊舍利等名言。即是同时意识功能。又眼识所缘文殊舍利等相。但是托彼文殊舍利本质之境。变起眼识家自相分境而为所缘。非即缘彼文殊舍利实体。以文殊舍利实体。乃阿难第八识之相分。是彼见大之所缘缘故也。推无性中。先立四句。然后一一推破。初破生于见中。二破生于相中。文皆可知。三破生于空者。夫空则既非是相。亦非是见。非见则无所辨。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则灭前缘。何处可用见闻知觉。既是处此二非。为一总俱空耶。为除见相之外。别有一法耶。若一总俱空。则同于无。若别有一法。亦非同于见相之物。纵发汝识。欲何分别乎。四破无因生者。眼识与同时意识。皆惟缘现量境。决无日中别识明月之理。因见日故。方了别日。则非无因明矣。此以因见因相因空同属因缘。以无因为自然而并破之。汝更细详下。劝令更加审究。并破和合不和合也。见精托在汝睛。形相推于前境。但有可状。则方成有。既不是相。则便成无。如是识缘。既非见非相非空。亦非无因。毕竟因何所出。况未达藏性。则识属动摇。见属澄静。理必非和非合。闻听觉知皆属澄静。余五种识亦皆动摇。亦必非和非合。此破其计和合也。不应识缘无从自出一句。破其转计不和合性。
壬二、明大均
若此识心本无所从。当知了别见闻觉知。圆满湛然。性非从所。兼彼虚空地水火风。均名七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阿难。汝心粗浮。不悟见闻发明了知本如来藏。汝应观此六处识心。为同为异。为空为有。为非同异。为非空有。
⊙此以六种识心。均前六大而名七大。显其皆性皆真。无二无别也。盖九界众生。于此识与根尘。总未能融通为一。凡外计识中所现缘影为心。计根为身。计尘为物。敌体相对。二乘执根尘为能生。执识心为所生。亦敌体相对。禀通教人。虽知能生之根尘如幻。所生之识亦复如幻。终非一体。禀别教人。虽知一切唯识。而见相二分。不说即妄恒真。乃于见相二分之外。别立自证及证自证。仍复相对。孰知见相即自证。自证即见相。自证即藏性。见相亦即藏性。藏性即自证。藏性亦即见相。是故十法界识。即是十法界地水火风空根。十法界地水火风空根。即是十法界识。今承上文。拈出眼识一种。如此离过绝非。始信十法界之六识六根。皆悉圆满湛然。性非从所。与彼虚空地水火风。一一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无生灭矣。此中了别二字。即指六识。见闻觉知四字。仍指六根。汝心粗浮下。责其不悟识心本如来藏。而敕令更加观察也。六处识心为同为异等者。若言其同。则眼识胡不别声。耳识胡不辨色。若言其异。则耳自听法。何故身起钦承。口来问义。若言其空。何故了了明明。不可断灭。若言其有。何故内外中间。俱无所在。若言非同。何故性中相知。若言非异。何故用中相背。若言非空。何故觅不可得。若言非有。何故应用无尽。既此六处识心。不是同异空有。亦不是非同非异非空非有。谓非如来藏性而何。盖藏性随缘常不变故。所以不是同异空有。藏性不变常随缘故。所以不是非同非异非空非有也。若迷此妙性。则说同说异。说空说有。说非同异。说非空有。俱为戏论。若达此妙性。则戏论自灭。亦可随四悉檀。作同异等种种说矣。
壬三、显理性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遍周法界。含吐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此明性具十法界六识。识与本觉。皆性皆真也。明知觉明。即下文所谓性觉妙明本觉明妙。指真如理性言之。前文既以识心均于六大。则今举一识字。便是全举七大。人谓七大只是根尘识三。全体虚妄。不是妙明明妙真体。殊不知性识即是明知。觉明即是真识。是故十法界识心。一一无非妙觉湛然。遍周法界。是谓随缘不变之体。由此故有不变随缘之用。含吐十虚。何方何所。皆是循于十法界业。而发现为十法界识也。含吐二字。通于迷悟。且约佛界言之。十世古今。始终不离当念。微尘刹土。自他不隔毫端。义之如含。一念普观无量劫。一光普照十方界。义之如吐。然含亦非含。吐亦非吐。故云宁有方所。次约迷情言之。取频伽瓶。满中盛空。名之为含。用饷他国。开孔倒瓶。名之为吐。亦复含无所含。吐无所吐。故云宁有方所。以要言之。无不还归此法界。故含遍十虚。无不从此法界流。故吐遍十虚。相宗所谓集起名心。集则是含。起则是吐也。不言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者。此识即是众生之心。即是能知之量。前之六大。恐迷情谓是心外实法。故须一一皆云随心应量。今之识大。既是直指众生现前之心。但不知其全体即是藏性。故以含吐十虚宁有方所而名状之。方知向日所认缘影。不惟不是真心。断断乎亦不是六识矣。
壬四、斥迷惑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凡外计识心是我。或是我所。计断灭者。属邪因缘。计常住者。属于自然。二乘执此六识是因缘生法。无我我所。若惑业俱尽。不复生识。譬如薪尽火灭。火无去处。爱尽涅槃。亦复如是。涅槃之界。无生无灭。名为自然。禀通教人。以识心即空为因缘。空理无生为自然。禀别教人。以唯识之相。四分皆属依他起性。名为因缘。唯识之性。即是真如无为。名为自然。此皆不达藏性。终无实义也。惟其藏性即六识性。故弥勒菩萨悟之。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已上明性本具相竟。从初卷佛告阿难汝我同气至此。是正明理性中第三如来答示已竟。
丁四、大众圆悟二。初经家叙益。二当机偈赞。戊初、中二。初叙益。二叙仪。
己初、又二。初略叙。二广叙。庚、今初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身心荡然得无挂碍。
⊙微妙开示者。由此即性具相之文。方知前来就事显理之文。一一皆是了义极谈也。不复妄认四大为自身相。顿悟清净法身。故身荡然。不复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顿悟常住真心。故心荡然。知此妄身妄心。不离法身妙心。如沤不离海。尘不离空。沤之与尘。岂能为碍于空海。故得无挂碍也。此略叙悟门。亦是总叙。下之广叙。即别叙耳。
庚二、广叙又二。初圆悟三大。二结属真因。辛初、又三。初悟性量。即是相大。二悟性体。即是体大。三悟性具。即是用大。壬、今初
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
⊙此翻前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之迷情也。既领七大文中。周遍法界之义。亦领阴入处界文中。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之义。亦领辨见文中。离一切相等义。亦领征心文中。七处咸非之义矣。
壬二、悟性体。即是体大。
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此翻前迷己为物。故于是中观大观小之迷情也。且如举一毛端。便即菩提妙明元心。所以遍能含受十方国土。盖既领七大文中。清净本然之义。亦领阴入处界文中。其性真为妙觉明体等义。亦领辨见文中。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等义。亦领征心文中。密显大佛顶义矣。
壬三、悟性具。即是用大。
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
⊙此翻前以动为身以动为境。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惟认一浮沤体之迷情也。惟心所现。故云若存。心外无体。故云若亡。因缘和合虚妄有生。故其起无所从来。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故其灭无所从去。盖既领七大文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循业发现等义。亦领阴入处界文中。幻妄称相等义。亦领辨见文中。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等义。亦领征心文中。眼不能见义矣。以此为性具并用大者。虚空具足众尘。尘尘之性。元即空性。巨海具足众沤。沤沤之性。无非海性故也。
辛二、结属真因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指彼十界依正色心等法。总不离我现前一念介尔之心。此心体本离过绝非。相本竖穷横遍。用本具足恒沙。总三义而惟是一心。即一心而宛然三义。的是人人本有之妙心。从来常住不灭。所谓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依此修行。乃能得成无上菩提者也。如来最初即语阿难。一切众生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今乃了然知之。虽是故物。义如新获矣。
己二、叙仪
礼佛合掌。得未曾有。于如来前。说偈赞佛。
⊙从来未悟。今日始悟。故曰得未曾有。受益既深。感恩自切。故赞佛发愿。所以报佛恩也。
戊二、当机偈赞二。初赞叹述益。二誓愿请加。己初、中二。初赞圆常人法。二述所证浅深。庚、今初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
⊙此中初一句。指能说人。次四字。述所说法。后三字。总赞人法皆希有也。由阿难彻悟自己心性。方知佛所证极。与我之所本具。毫无差别。故矢口而赞。只须妙湛总持不动六字。收尽三卷经文妙旨。亦收一题妙旨。亦便吸取下文妙旨。亦能该摄一代时教。乃至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妙旨。今当一一点示。不与旧解同也。言妙湛者。即是随缘常不变义。言总持者。即是不变常随缘义。言不动者。即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无二体义。叙悟中云。心遍十方。空如叶物。即妙湛也。父母生身。如尘如沤。即总持也。物即妙心。心精含里。即不动也。又三义惟是一心。故名妙湛。一心宛具三义。故名总持。非一非三。而三而一。故名不动。一切众生。是理即妙湛总持不动。闻名生解。是名字即妙湛总持不动。起圆止观。是观行即妙湛总持不动。六根清净。是相似即妙湛总持不动。无明初破。是分证即妙湛总持不动。圆满彻证。是究竟即妙湛总持不动。今称究竟证者。故名为尊。所谓十号具足。天中之天。圣中之圣。九法界世间所共尊也。收前七大妙旨者。周遍法界。故名妙湛。性色真空性空真色循业发现等。故名总持。清净本然。故
- 上一篇:大佛顶楞严经文句卷第二
- 下一篇:大佛顶楞严经文句卷第四
-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九)
-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八)
-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十)
-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六)
-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五)
-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四)
-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三)
-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二)
-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一)
-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十二)
-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十一)
-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七)
-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九)
-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八)
-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十)
-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六)
-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五)
-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四)
-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三)
-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七)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