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妨万物常围绕
何妨万物常围绕
远尘法师
庞蕴居士是中唐时期着名的禅门居士,与梁代之傅大士并称为“东土维摩”。庞蕴居士名蕴,字道玄,又称庞层士。生于衡州衡阳县(今湖南街阳),初志于儒,贞元(785—804)初年,曾谒石头希迁,豁然有省。后又与丹霞天然相偕往受科举之选,而投宿于汉南旅舍。时闻江西马祖之道名,乃悟“选官不如选佛”,遂直奔洪州,随马祖参禅而契悟。丹霞后嗣法石头,剃发出家,庞蕴则终生不变儒形,在家而举扬方外之风。他与禅僧之间往来密切,相互之间以禅机之语问对,在禅宗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也因高深的道行和奇异的行迹成为禅宗史上着名的大居士。
庞居士不仅是一位修行有成的居七,而且还是一个诗人,他一生写了三百多首禅诗,都收录于《庞蕴居士录》中。在《庞蕴居士录》中有一首在佛门中流传久远的诗:
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铁牛不怕狮子吼,恰是木人见花鸟。
木人本体自无情,花鸟逢人亦不惊。
心境如如只个是,何虑菩提道不成。
庞蕴居士在这首诗歌中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心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扰与影响,即使各种繁杂的事物都围绕在你的跟前,你也会视而不见,不会受到外界事物的任何影响。这种无心的心境就像一个没有任何感情的铁牛丝毫不怕狮子怒吼一样。又像花鸟遇到没有情识的木人一样,一点也不会感觉到害怕。庞蕴居士认为,一个人的心境若能达到这样不被外境所动,就用不着担心成不了佛道了。
佛教的修行,其实就是在让人修心,即让学佛者那颗烦躁不安,向外驰求的心安住于道上,从而不被外境所转。庞蕴诗句中的“无心”就是借禅意来表达禅者无所挂碍的心境。佛教中所讲的“无心”,即心无所取、无所住,是指排除一切欲念,悟得我、法两空,心不执着于外物,才能体会到佛家的智慧,达到禅的境界。实际上是借此强调一种任运随缘的生活,表现诗人的超世脱俗之趣。
一个人若能达到心不随外境所转,是需要具有一定的修证功夫。东晋着名诗人陶渊明(365—427)就是一位心不被外境所转的人。陶渊明是一位性格刚直,嫉恶如仇的人。他虽在官场中做了几年小官,但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与腐败,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最后归田隐居。他写了很多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歌,他的系列“饮酒诗”就是其中的代表。如其《饮酒诗·其五》中云: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歌描写了陶渊明身处俗世,超凡脱俗的心境。诗的前四句表现了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诗人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陶渊明虽曾为官,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落。人们觉得奇怪,就问他为何能够做到这样,陶渊明以一句话点明缘由——“心远地自偏”。诗人心理上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 “心远地自偏”也因此便成为颇具禅意的人生境界。
从“心远地自偏”这句诗可知,心境的变化对人的言语行为影响很大。荀子曾说: “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况于使者乎?”(《苟子·解蔽篇第二十一》)荀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一个人心不在于此的时候,眼睛对眼前的白黑之境会视而不见,耳朵对响彻耳畔的雷鼓之声也充耳不闻。这说明,对于外界的各种环境,一个人保持什么样的心态很重要。当你能够在嘈杂的周围环境中,始终保持内心的宁静,你就不会受到外境的影响了。
人若能做到“但只无心于外物”之时,他就不会受到外物的一点影响。他的行为也常会受到人的称赞。我们都知道春秋时期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春秋时期有个鲁国人叫柳下惠,姓展名禽,他以讲究礼节而着称。一次出远门的晚上他住在都城门外。当时天气严寒,忽然有一位女子来投宿,柳下惠恐怕她冻死,就让她坐在他怀中,用衣服盖住她,——直到第二天天亮也没有发生越礼的事。他这种不被女色所动的正派之举,为他留下了扬名千古,流芳百世的英名。后人称他的善行叫“坐怀不乱”。
在佛门中,也有很多高僧能够做到“何妨外物常围绕”。禅宗二祖慧可禅师就是这样一位高僧。据《景德传灯录·慧可大师传》中所述: “即于邺郡随缘说法,一音演畅,四众归依,如是积三四十载。遂韬光混迹,变易仪相,或入诸酒肆,或过于屠门,或习街谈,或随厮役。人间之曰: “师是道人,何故如是?”师曰:“我自调心,何关汝事?”
从传记中记载可见,慧可大师经常改变装束,出入酒肆层场,参与街淡巷议,世间杂务。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调和自己的内心,虽从事世俗之事,但却不被世俗的种种习气所染污。
其实,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我们的心境常会受到外物的影响。我们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故事说,从前孟子小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有一阶段,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担心孟子学坏,就搬到集市旁边去住。到了集市上,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学得完全像个小商人。孟子妈妈见到后,觉得这个地方对孟子影响不好,于是带着孟子搬到了学校附近居住。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同时也表明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就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在《说苑·杂言》有这样几句话: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种植芝兰散满香气的屋子里一样,时间长了便闻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经充满香气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卖鲍鱼的地方,时间长了也闻不到臭了,也是融入到环境里了。
在现代社会中,外界事物对人的诱惑越来越多。比如,名位、金钱、美色、传销、吸毒、赌博、网络游戏等等。这些能够给人新鲜感和幸福感的事物,若人把握不好,就很容易给自己带来祸患,轻者使人身败名裂,重者家破人亡。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人因为贪财杀人害命、丢官弃爵,锒铛入狱;有人因为贪图美色,家庭不保、身败名裂:还有人沉迷于网络游戏或网络色情中不能自拔,最终走上犯罪道路。生活中的骗子就是利用人的贪心,宋骗取善良人的钱财。在现实世界中,各种因为人不能经受外界诱惑而引起的人间悲剧,时时都在发生。给当事人的家庭带来了莫大的精神创伤。
当我们面对外面精彩世界的诱惑时,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多做思考分析。时时提醒自己在面对诱惑时,是否值得去做。只有牢牢把握自己的心,你就能够做到心不被外物所转。当你面对各种外物吸引,如果能够做到“但自无心于外物”时,你就不会为名位、财色等所诱惑,从而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时,尽管各种外物常围绕,你都能做到视而不见,不受各种外物的困扰。
远尘法师
庞蕴居士是中唐时期着名的禅门居士,与梁代之傅大士并称为“东土维摩”。庞蕴居士名蕴,字道玄,又称庞层士。生于衡州衡阳县(今湖南街阳),初志于儒,贞元(785—804)初年,曾谒石头希迁,豁然有省。后又与丹霞天然相偕往受科举之选,而投宿于汉南旅舍。时闻江西马祖之道名,乃悟“选官不如选佛”,遂直奔洪州,随马祖参禅而契悟。丹霞后嗣法石头,剃发出家,庞蕴则终生不变儒形,在家而举扬方外之风。他与禅僧之间往来密切,相互之间以禅机之语问对,在禅宗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也因高深的道行和奇异的行迹成为禅宗史上着名的大居士。
庞居士不仅是一位修行有成的居七,而且还是一个诗人,他一生写了三百多首禅诗,都收录于《庞蕴居士录》中。在《庞蕴居士录》中有一首在佛门中流传久远的诗:
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铁牛不怕狮子吼,恰是木人见花鸟。
木人本体自无情,花鸟逢人亦不惊。
心境如如只个是,何虑菩提道不成。
庞蕴居士在这首诗歌中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心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扰与影响,即使各种繁杂的事物都围绕在你的跟前,你也会视而不见,不会受到外界事物的任何影响。这种无心的心境就像一个没有任何感情的铁牛丝毫不怕狮子怒吼一样。又像花鸟遇到没有情识的木人一样,一点也不会感觉到害怕。庞蕴居士认为,一个人的心境若能达到这样不被外境所动,就用不着担心成不了佛道了。
佛教的修行,其实就是在让人修心,即让学佛者那颗烦躁不安,向外驰求的心安住于道上,从而不被外境所转。庞蕴诗句中的“无心”就是借禅意来表达禅者无所挂碍的心境。佛教中所讲的“无心”,即心无所取、无所住,是指排除一切欲念,悟得我、法两空,心不执着于外物,才能体会到佛家的智慧,达到禅的境界。实际上是借此强调一种任运随缘的生活,表现诗人的超世脱俗之趣。
一个人若能达到心不随外境所转,是需要具有一定的修证功夫。东晋着名诗人陶渊明(365—427)就是一位心不被外境所转的人。陶渊明是一位性格刚直,嫉恶如仇的人。他虽在官场中做了几年小官,但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与腐败,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最后归田隐居。他写了很多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歌,他的系列“饮酒诗”就是其中的代表。如其《饮酒诗·其五》中云: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歌描写了陶渊明身处俗世,超凡脱俗的心境。诗的前四句表现了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诗人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陶渊明虽曾为官,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落。人们觉得奇怪,就问他为何能够做到这样,陶渊明以一句话点明缘由——“心远地自偏”。诗人心理上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 “心远地自偏”也因此便成为颇具禅意的人生境界。
从“心远地自偏”这句诗可知,心境的变化对人的言语行为影响很大。荀子曾说: “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况于使者乎?”(《苟子·解蔽篇第二十一》)荀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一个人心不在于此的时候,眼睛对眼前的白黑之境会视而不见,耳朵对响彻耳畔的雷鼓之声也充耳不闻。这说明,对于外界的各种环境,一个人保持什么样的心态很重要。当你能够在嘈杂的周围环境中,始终保持内心的宁静,你就不会受到外境的影响了。
人若能做到“但只无心于外物”之时,他就不会受到外物的一点影响。他的行为也常会受到人的称赞。我们都知道春秋时期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春秋时期有个鲁国人叫柳下惠,姓展名禽,他以讲究礼节而着称。一次出远门的晚上他住在都城门外。当时天气严寒,忽然有一位女子来投宿,柳下惠恐怕她冻死,就让她坐在他怀中,用衣服盖住她,——直到第二天天亮也没有发生越礼的事。他这种不被女色所动的正派之举,为他留下了扬名千古,流芳百世的英名。后人称他的善行叫“坐怀不乱”。
在佛门中,也有很多高僧能够做到“何妨外物常围绕”。禅宗二祖慧可禅师就是这样一位高僧。据《景德传灯录·慧可大师传》中所述: “即于邺郡随缘说法,一音演畅,四众归依,如是积三四十载。遂韬光混迹,变易仪相,或入诸酒肆,或过于屠门,或习街谈,或随厮役。人间之曰: “师是道人,何故如是?”师曰:“我自调心,何关汝事?”
从传记中记载可见,慧可大师经常改变装束,出入酒肆层场,参与街淡巷议,世间杂务。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调和自己的内心,虽从事世俗之事,但却不被世俗的种种习气所染污。
其实,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我们的心境常会受到外物的影响。我们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故事说,从前孟子小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有一阶段,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担心孟子学坏,就搬到集市旁边去住。到了集市上,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学得完全像个小商人。孟子妈妈见到后,觉得这个地方对孟子影响不好,于是带着孟子搬到了学校附近居住。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同时也表明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就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在《说苑·杂言》有这样几句话: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种植芝兰散满香气的屋子里一样,时间长了便闻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经充满香气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卖鲍鱼的地方,时间长了也闻不到臭了,也是融入到环境里了。
在现代社会中,外界事物对人的诱惑越来越多。比如,名位、金钱、美色、传销、吸毒、赌博、网络游戏等等。这些能够给人新鲜感和幸福感的事物,若人把握不好,就很容易给自己带来祸患,轻者使人身败名裂,重者家破人亡。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人因为贪财杀人害命、丢官弃爵,锒铛入狱;有人因为贪图美色,家庭不保、身败名裂:还有人沉迷于网络游戏或网络色情中不能自拔,最终走上犯罪道路。生活中的骗子就是利用人的贪心,宋骗取善良人的钱财。在现实世界中,各种因为人不能经受外界诱惑而引起的人间悲剧,时时都在发生。给当事人的家庭带来了莫大的精神创伤。
当我们面对外面精彩世界的诱惑时,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多做思考分析。时时提醒自己在面对诱惑时,是否值得去做。只有牢牢把握自己的心,你就能够做到心不被外物所转。当你面对各种外物吸引,如果能够做到“但自无心于外物”时,你就不会为名位、财色等所诱惑,从而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时,尽管各种外物常围绕,你都能做到视而不见,不受各种外物的困扰。
- 上一篇:人生无常 ——苏轼《焰口召请文》赏评
- 下一篇:略述佛子为人基本修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虚云老和尚:虚云老和尚:见佛、闻法、遇善知识之难
- 济群法师:世上没有坏人坏事会怎样?怎么才能包容所有人?
- 静波法师:突破就会升华而解脱 否则即被束缚和困扰
- 仁清法师:什么是诽谤正法?
- 静波法师:皈依三宝减轻业障
- 正净法师:礼佛发愿忏悔文
- 仁清法师:怎样念佛号才得力?
- 本源法师:学佛次第很重要 必须注重闻思修!
- 广超法师:怎样理解“涅槃寂静”?
- 慧广法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善缘不断?
- 觉真法师:不是牺牲也非放弃,给与是一种生命力
- 杜一心:为什么达摩禅法在北朝受到明显排挤?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师/庆裕:做真实的自己
- 慈庄法师: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觉真法师: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觉真法师: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觉真法师: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崇慈法师: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本源法师: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静波法师:先告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别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济群法师:弘扬佛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 清净法师:供奉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消除障缘
- 仁禅法师:五种适合绝大多数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相关名词
推荐内容
热门推荐
最新更新
- [其他汉传法师]让自己的内心充满着安详自在快乐
- [普洱茶]陈皮普洱、橘普和柑普一样吗?
- [禅宗公案]割了我老僧的头去
- [生活故事]虚空可曾对你眨眼
- [哲理故事]顾其短,扬其长,宽容可育人
- [佛与人生]观照当下
- [佛学常识]贤劫千佛的说法由何而来
- [其他汉传法师]修行箴言
- [红茶]什么是格雷伯爵茶?
- [佛遗教经]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的解释
- [禅宗典藏]“禅宗语要,尽在五灯”说明《五灯会元》怎样的特点?
- [哲理故事]心中宽和,则世界和乐
- [佛经故事]百善孝为先,孝子割肉济父母
- [佛与人生]活着是为了什么
- [佛学常识]奇光如来的形象如何
- [其他汉传法师]生死是自然规律,那自己在世间留下了什么?
- [红茶]什么是宁红金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