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云法师开示录
绍云法师开示录三
禅堂内行住坐卧的规矩
(一九九九年六月二十九日开示于宝林禅寺禅堂)
老和尚慈悲,大和尚慈悲,各位班首师傅们慈悲,各位首堂、二堂师傅们慈悲:
今天我们是从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来到贵寺参访的。老和尚、大和尚和班首师傅们慈悲,要我在禅堂中跟大家说几句话。本人觉得很惭愧,既无修证,亦无见地,怎可以谈得上有什么可以讲给各位师傅们听的呢。但是老和尚、大和尚和师傅们的一片诚意,难以推却,不得已只有把我自己所见到的,所听闻的,跟各位简单地说一说吧!若有差错的地方,还尚请老和尚、大和尚和各位班首师傅们多多慈悲指正。
首先我想谈一谈禅宗的起源及特点。宗门下这一法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说法时,手拈大梵天王供养的金檀木花举示大众,当时百万人天黯然,不解其意,只有摩诃迦叶尊者破颜微笑,领悟到世尊拈花示众的妙旨。释迦牟尼佛便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嘱咐摩诃迦叶。”从那时起,这个法门就称为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以心印心、直下承当的无上法门。自此以后由摩诃迦叶尊者传与阿难尊者,在西天一直传到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尊者。
当时达摩尊者观察到东土震旦有大乘气象,便于公元五二年九月航海来到中国的广东。然后到了金陵(即现在的南京)遇见了梁武帝,但与梁武帝话不投契,便渡江北上洛阳,在少室山面壁九年。后来他将这法门传给二祖慧可,慧可传三祖僧璨,僧璨传四祖道信,道信传五祖弘忍,弘忍再传六祖慧能大师。到了六祖时,因继承衣钵而发生争夺,故自六祖慧能之后,衣钵再也不往下传了。六祖慧能大师门下,出了一位南岳怀让禅师和一位青原行思禅师。因为有这两位宗门龙象,禅宗便逐渐发展、演化成五家宗派。南岳这一支演化形成两个宗派。南岳怀让传给马祖道一禅师,道一传给百丈怀海禅师。
怀海门下分作两支:一支传到沩山灵佑及仰山慧寂而成“沩仰宗”。另一支从黄襞希运传至临济义玄而成为“临济宗”。自六祖算起,传至临济宗已经是第六世了。青原行思这一支,传至第七世的洞山良价和其弟子曹山本寂,成立了“曹洞宗”。传至云门文偃成立了“云门宗”。另一支传至罗汉桂琛,再传清凉文益而成立了“法眼宗”。以上便是禅宗五家宗派的来源。我们现在谈谈禅宗有什么特色吧!从百丈怀海禅师以后,就制定了禅宗丛林的规矩法则。因为在马祖时期,他在江西一带创建了四十八个大丛林。有些丛林住上好几百人,人住得多了,若没有规矩法则就不好管治。但是宗门下这个规矩法则与其他的法门不同,就是要语默动静,不讲话。那么既不讲话又要统一行动,怎么办呢?那就只有制定一些清规了。清规就是指挥大众的号令。例如打三椎木鱼子表示“止静”,而在设有钟板的丛林则以打三板一钟表示“止静”。宗门下常道:“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自从百丈禅师制定了禅宗丛林的规矩法则后,便一直沿用至今,但当时的规矩没有现在那么多。
清代雍正皇帝在位时期,因为雍正皇帝信佛、好参禅,而他本人参禅也有所证悟,所以他对禅宗的规矩作了一番比较细致的制定。他在皇宫内设有禅堂,并经常打禅七。高旻寺的第一代祖师天慧彻祖,就是在他手里逼着开悟的。现在我将禅堂里面简单的“行住坐卧”规矩跟大家说一下。因为人多而要行动统一,这在宗门下说就是“一合相”,一合相便是统一。首先我们谈谈“行”相。这里不是一个真正的禅堂,因为老和尚慈悲,在这里方便接引大家。真正的禅堂中间是由四根小柱子撑起来,周围都没有柱子。想要到禅堂参加坐香的人,都要穿着长褂子。那么有人问:没有长褂子改穿海青行不行呢?那不行!因为穿海青便和其他人不一样,就不是一合相了。穿了长褂子进入禅堂,不合掌、不问讯。看到师傅们在行香,便应随便着圈子行香。先跟内圈子,内圈人满便跟第二圈子,第二圈人满了便跟第三圈子。
在禅堂内行香是有规定的:年青的、行得快的行内圈、二圈;年纪大、行得慢的行第三圈。维那师、当值师挨清众圈行,班首挨维那圈行,大和尚、老和尚挨班首圈行,走在子单边。这些圈子位置是有规定,不可以乱行的。行香时两手摆甩也有规定:左手摆三分,右手摆七分。摆动的袖子不可以触到前、后面的人。在行香时,不得东张西望,不得低头昂脑,不得掉头顾视,不得交头接耳,必须头接耳,必须颈靠衣服,端严整肃。行走与前人相距三块砖,不得踏前人的脚跟。不可争先恐后,乱走圈子。前面的人若走的快,后面的人也便要跟着走的快了;前面的人走的慢,后面的人就有跟着走的慢了。这便是“行”相。行香时,当听到当值师打一椎站板,便要立刻站住不动,双手垂直,脚跟对齐,身子如松树般挺直而无有偏斜。亦不能左盼右望,要好像死人一样。这便是“站”相。维那师傅把香板一卓,喊:两边坐!那么大众分两边找位坐下来。
- 上一篇:佛教与科学的三大交涉点
- 下一篇:断除妄念亦能健康长寿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虚云老和尚:虚云老和尚:见佛、闻法、遇善知识之难
- 济群法师:世上没有坏人坏事会怎样?怎么才能包容所有人?
- 静波法师:突破就会升华而解脱 否则即被束缚和困扰
- 仁清法师:什么是诽谤正法?
- 静波法师:皈依三宝减轻业障
- 正净法师:礼佛发愿忏悔文
- 仁清法师:怎样念佛号才得力?
- 本源法师:学佛次第很重要 必须注重闻思修!
- 广超法师:怎样理解“涅槃寂静”?
- 慧广法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善缘不断?
- 觉真法师:不是牺牲也非放弃,给与是一种生命力
- 杜一心:为什么达摩禅法在北朝受到明显排挤?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师/庆裕:做真实的自己
- 慈庄法师: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觉真法师: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觉真法师: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觉真法师: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崇慈法师: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本源法师: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静波法师:先告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别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济群法师:弘扬佛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 清净法师:供奉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消除障缘
- 仁禅法师:五种适合绝大多数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其他汉传法师]修行的秘诀就是早发现并除掉自己的习气毛病
- [红茶]红茶有哪些?红茶的种类
- [禅宗公案]只履归西的故事
- [生活故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 [哲理故事]生命只在呼吸之间
- [佛与人生]远离颠倒梦想
- [佛学常识]过去七佛都有谁
- [其他汉传法师]修行的问题就是由于粗心大意而犯下的缺点错误
- [华严经]整衣束带,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
- [绿茶]六安瓜片产地在哪里?功效有哪些?
- [禅宗五家]临济宗杨歧派创始人方会大师简介
- [生活故事]明心见性,缘起性空
- [哲理故事]心体澄澈,意气和平
- [哲理故事]享受人生,珍惜活着的光阴
- [佛与人生]生灭无常
- [佛学常识]佛有哪三身
- [其他汉传法师]把了了常知比喻成第一人格那“我”就是第二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