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门骊珠集 第九篇 克勤圜悟至中明本的禅师 大慧门下选例四则
第九篇克勤圜悟至中明本的禅师 大慧门下选例四则
大慧门下选例四则
一、晦庵弥光
泉州教忠晦庵弥光禅师,闽之李氏子,儿时寡言笑,闻梵呗则喜。十五依幽岩文慧禅师圆顶,犹喜阅羣书,一日卅︰既剃发染衣,当期悟彻,岂醉於俗典邪?遂出岭,谒圜悟禅师於云居,次参黄檗祥、高庵悟,机语皆契,以淮楚盗起,归谒佛心。会大慧寓广,因往从之。
慧谓卅︰「汝在佛心处所得者,试举一二看。」师举佛心上堂,拈普化公案卅︰「佛心即不然,总不恁麽来时如何,劈脊便打,从教徧界分身。」慧卅︰「汝意如何?」师卅︰「某不肯他,後头下个注脚。」慧卅︰「此正是以病为法。」师毅然无信可意。慧卅︰「汝但揣摩看。」师竟以为不然。经旬,因记海印信禅师拈卅︰「雷声浩大,雨点全无。」始无滞。趋告慧,慧以举道者见琅邪,并玄沙未彻语诘之。师对已,慧笑卅︰「虽进得一步,只是不着所在,如人斫树,根下一刀,则命根断矣。汝向枝上斫,其能断命根乎。今诸方浩浩说禅者,见处总如此,何益於事。其杨岐正传三四人而已。」师愠而去。翌日,慧问︰「汝还疑否?」师卅︰「无可疑者。」慧卅︰「只如古人相见,未开口时,已知虚实,或闻其语,便识深浅,此理如何?」师悚然汗下,莫知听(疑为「所」)诣。
慧令参究「有句无句」。慧过云门庵,师侍行。
一日问卅︰「某到这里,不能得彻,病在甚处?」慧卅︰「汝病最癖,世医拱手。何也?别人死了活不得,汝今活了未曾死,要到大安乐田地,须是死一回始得。」师疑情愈深。後入室,慧问︰「吃粥了也,洗鉢盂了也,去却药忌,道将一句来。」师卅︰「裂破。」慧震威喝卅︰「汝又说禅也。」师即大悟。(以上录自《五灯严统》卷二○,《卍续藏》一三九.八八三─八八四页)
二、懒庵鼎需
福州西禅懒庵鼎需禅师,本郡林氏子,幼举进士有声,年二十五因读《遗教经》忽卅︰「几为儒冠误。」欲去家,母难之,以亲迎在期,师乃绝之卅︰「夭桃红杏,一时分付春风;翠竹黄华,此去永为道伴。」竟依保寿乐禅师为比丘。一锡湖湘,徧参名宿,法无异味,归里结庵於羗峯绝顶,不下山者三年。
时妙喜(大慧)庵於洋屿,师之友弥光,与师书云︰「庵主手段,与诸方别,可来少况如何?」师不答。光以计邀师饭,师往赴之。会妙喜为诸徒入室,师随喜焉。妙喜举︰「僧问马祖︰『如何是佛?』祖卅︰「『即心是佛』,作麽生?」师下语,妙喜诟之卅︰「你见解如此,敢妄为人师耶?」鸣鼓普说,评其平生珍重得力处,排为邪解。师泪交颐,不敢仰视。默计卅︰「我之所得,既为所排,西来不传之旨,岂止此耶?」遂归心弟子之列。
一日,喜问卅︰「内不放出,外不放入,正恁麽时如何?」师拟开口,喜拈竹篦,劈脊连打三下,师於此大悟,厉声卅︰「和尚已多了也。」喜又打一下,师礼拜,喜笑云︰「今日方知,吾不汝欺也。」遂以偈印︰
「顶门竪亚摩醯眼,肘後斜悬夺命符;
瞎却眼,卸却符,赵州东壁挂葫芦。」
(以上录自《五灯严统》卷二○,《卍续藏》一三九.八八六─八八七页)
三、开善道谦
建宁府开善道谦禅师,本郡人,初之京师,依圜悟,无所省发,後随妙喜,庵居泉南,及喜领径山,师亦侍行。未几,令师往长沙,通紫岩居士张公书。师自谓︰「我参禅二十年,无入头处,更作此行,决定荒废,意欲无行。」友人宗元者,叱卅︰「不可在路,便参禅不得也。去!吾与汝俱往。」师不得已而行,在路泣语元卅︰「我一生参禅,殊无得力处,今又路途奔波,如何得相应去?」元告之卅︰「你但将诸方参得底,悟得底,圜悟、妙喜为你说得底,都不要理会。途中可替底事,我尽替你,只有五件事,替你不得,你须自家支当。」师卅︰「五件者,何事?愿闻其要。」元卅︰「着衣、吃饭、屙屎、放尿、驮个死屍路上行。」师於言下领旨,不觉手舞足蹈。元卅︰「你此回方可通书,宜前进,吾先归矣。」元即回径山,师半载方返,妙喜一见而喜,卅︰「建州子,你这回别也。」(以上录自《五灯严统》卷二○,《卍续藏》一三九.八八八─八八九页)
四、荐福悟本
饶州荐福悟本禅师,江州人也。自江西云门,参侍妙喜,至泉南小谿,於时英俊毕集,受印可者多矣。师私谓其弃己,且欲发去。妙喜知而语之卅︰「汝但专意参究,如有所得,不待开口,吾已识也。」既而,有闻师入室者,故谓师卅︰「本侍者,参禅许多年,逐日只道得个『不会』。」师诟之卅︰「这小鬼,你未生时,我已三度,霍山庙里退牙了,好教你知。」由是,益锐志,以「狗子无佛性」话,举「无」字而提斯。
一夕,将三鼓,倚殿柱,昏寐间,不觉「无」字出口吻,忽尔顿悟。後三日,妙喜归自郡城,师趋丈室,足才越阃,未及吐词,妙喜卅︰「本胡子,这回方是彻头也。」
(以上录自《五灯严统》卷二○,《卍续藏》一三九.八九二页)
- 禅定是达成智慧最主要的一种过程
- 生儿不为防老,积榖不为防饥
- 佛法是从有分别的执著心达到无分别的解脱心
- 因为不和谐,所以需要彼此关怀
- 我们的生命跟宇宙是结合为一的
- 不论是否已经明心见性都可以体验下这四句话
- 佛经难懂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佛经?
- 何为“赤子之心”?如何保持心的清净?
- 出生食是什么?
- 工作怎么做才能做好?尽全力完成
- 对于家庭暴力需谨慎处理
- 不要带有期待和期盼目的修行
- 真的有世界末日的一天吗?佛教有世界末日吗?
- 积极而不紧张,工作要赶不要急
- 沉缅于男女情欲而不自觉,该怎么醒悟呢?
-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 应以怎样的态度与人相处?
- 如何在工作中与人相互体谅?
- 如何离苦?远离苦的感受
- 什么是“怨憎会”与“爱别离”?人际关系的痛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