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门骊珠集 第九篇 克勤圜悟至中明本的禅师 克勤圜悟
第九篇克勤圜悟至中明本的禅师
克勤圜悟(西元一○六三─一一三五年)
杨岐方会──白云守端(西元一○二五─一○七二年)──五祖法演(西元?─一一○四年)──昭觉克勤圜悟佛果
成都府昭觉寺克勤佛果禅师,彭州骆氏子,世宗儒。师儿时,日记千言,偶游妙寂寺,见佛书三复,怅然如旧获物。卅︰「予殆过去沙门也。」即去家,依自省祝发;从文照,通讲说;又从敏行,授《楞严》。俄得病濒死,叹卅︰「诸佛涅槃正路,不在文句中,吾欲以声求色见,宜其无以死也。」遂弃去。
至真觉胜禅师之席,胜方创臂出血,指示师卅︰「此曹溪一滴也。」师矍然,良久卅︰「道固如是乎?」即徒步出蜀。首谒玉泉皓,次依金銮信、大沩喆、黄龙心、东林度,佥指为法器,而晦堂称︰「他日临济一派,属子矣。」最後见五祖,尽其机用,祖皆不诺,乃谓︰「祖强移换人。」出不逊语,忿然而去。祖卅︰「待你着一顿热病打时,方思量我在。」
师到金山,染伤寒困极,以平日见处试之,无得力者,追忆五祖之言,乃自誓卅︰「我病稍间,即归五祖。」病痊寻归,五祖一见而喜,令即参堂,便入侍者寮。方半月,会部使者,解印还蜀,诣祖问道,祖卅︰「提刑少年曾读小艳诗否?有两句颇相近︰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提刑应喏喏,祖卅︰「且仔细。」
师适归,侍立次,问卅︰「闻和尚举小艳诗,提刑会否?」祖卅︰「他只认得声。」师卅︰「只要檀郎认得声,他既认得声,为什麽却不是?」祖卅︰「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栢树子?聻!」师忽有省。遽出,见鸡飞上栏干,鼓翅而鸣。复自谓卅︰「此岂不是声?」遂袖香入室,通所得,呈偈卅︰「金鸭香销锦绣帏,笙歌丛里醉扶归;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祖卅︰「佛祖大事,非小根劣器所能造诣,吾助汝喜。」祖徧谓山中耆旧卅︰「吾侍者参得禅也。」由此所至,推为上首。(中略)居碧岩,徙道林,诏住金陵蒋山,勅补天宁万寿,上召见,褒宠甚渥,建炎初又迁金山,适驾幸维扬,入对赐圜悟禅师,改云居,久之,复领昭觉。
(以上录自《五灯严统》卷一九,《卍续藏》一三九.八三二─八三三页)附录:语录摘要
(一)向上全提
时张无尽寓荆南,以道学自居,少见推许。师舣舟谒之,剧谈华严旨要卅︰「华严现量境界,理事全真,初无假法,所以即一而万,了万为一,一复一,万复万,浩然莫穷。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卷舒自在,无碍圆融,此虽极则,终是无风帀帀之波。」公於是不觉促榻。师遂问卅︰「到此与祖师西来意,为同为别?」公卅︰「同矣。」师卅︰「且得没交涉。」公色为之愠,师卅︰「不见云门道︰『山河大地,无丝毫过患。』犹是转句;直得不见一色,始是半提;更须知有向上全提时节,彼德山、临济,岂非全提乎?」公乃首肯。
(二)事事无碍
翌日,复举事法界、理法界,至理事无碍法界,师又问︰「此可说禅乎?」(张无尽)公卅︰「正好说禅也。」师笑卅︰「不然,正是法界量里在,盖法界量未灭;若到事事无碍法界,法界量灭,始好说禅。『如何是佛?乾屎橛』;『如何是佛?麻三斤。』是故真净说偈卅︰
『事事无碍,如意自在;手把猪头,口诵净戒。
赶出婬坊,来还酒债;十字街头,解开布袋。』」
公卅︰「美哉之论,岂易得闻乎?」於是以师礼留居碧岩。
(三)夺人夺境
卅︰「如何是夺人不夺境?」
师卅︰「山僧有眼不曾见。」
卅︰「如何是夺境不夺人?」
师卅︰「闍黎问得自然亲。」
卅︰「如何是人境俱夺?」
师卅︰「收。」
卅︰「如何是人境俱不夺?」
师卅︰「放。」
(四)互通互用
山头鼓浪,井底扬尘;眼听似震雷霆,耳观如张锦绣。三百六十骨节,一一现无边妙身;八万四千毛端,头头彰宝王刹海。不是神通妙用,亦非法尔如然;苟能千眼顿开,直是十方坐断。
(五)银山铁壁
有句无句,超宗越格;如藤倚树,银山铁壁。及至树倒藤枯,多少人失却鼻孔。直饶收舍得来,已是千里万里。只如未有恁麽消息时如何?还透得吗?风暖鸟声碎,日高华影重。
(六)立境立机
万仞崖头撒手,要须其人;千钧之弩发机,岂为鼷鼠?云门睦州当面蹉过,德山临济诳謼闾阎。自余立境立机、作窠作窟,故是灭胡种族。且独脱一句,作麽生道?万缘迁变浑闲事,五月山房冷似冰。
(以上六则录自《五灯严统》卷一九,《卍续藏》一三九.八三三─八三五页)
- 禅定是达成智慧最主要的一种过程
- 生儿不为防老,积榖不为防饥
- 佛法是从有分别的执著心达到无分别的解脱心
- 因为不和谐,所以需要彼此关怀
- 我们的生命跟宇宙是结合为一的
- 不论是否已经明心见性都可以体验下这四句话
- 佛经难懂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佛经?
- 何为“赤子之心”?如何保持心的清净?
- 出生食是什么?
- 工作怎么做才能做好?尽全力完成
- 对于家庭暴力需谨慎处理
- 不要带有期待和期盼目的修行
- 真的有世界末日的一天吗?佛教有世界末日吗?
- 积极而不紧张,工作要赶不要急
- 沉缅于男女情欲而不自觉,该怎么醒悟呢?
-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 应以怎样的态度与人相处?
- 如何在工作中与人相互体谅?
- 如何离苦?远离苦的感受
- 什么是“怨憎会”与“爱别离”?人际关系的痛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