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梵语:Saddharma Pu??arīka Sūtra),後秦鸠摩罗什译,七卷二十八品,六万九千馀字,收录於《大正藏》第9册,经号262。梵文Saddharma,中文意为「妙法」。Pundarika 意译为「白莲花」,以莲花(莲华)为喻...[详情]

法华经讲演录 (药草喻品第五)

  法华经讲演录 (药草喻品第五)

  太虚大师讲述

  民国十年秋在北京

  药草喻品第五

  第二周说法中,第一节如来喻化、及第二节中根领悟已释竟,兹释第三节佛重述成。即佛重述前所未尽之义,再伸引证,俾共了解也。成此义者,为药草喻品。

  方便品为上根正说法相,而鹙子当下即能领悟斯法,故曰如来法说、鹙子法领。譬喻、信解二品,为中根显说譬喻,而四人当下亦即解此譬喻,故曰如来喻说、四人喻领。今佛仍欲以喻重显法义,故有此品。

  前说佛唯一乘方便说三,则知三乘原为一乘。而于应行权说之处,仍不能不随宜说法,或说人天,或说二乘,或直说唯一佛乘。若必执著唯一佛乘无别余乘,如是之说虽能契于佛之本怀,而于佛方便说法之智,即是未能了解。盖众生种姓,各类心性恒沙差别,若专执一乘之教,是即成法华论所说之第三增上慢,必有若干种姓众生不能曲受佛乘之利益矣。为对治此种增上慢,故有此品。

  方便品曾说佛之智慧及其智慧门二均甚深,嗣于譬喻品中开权显实,方便说三,佛乘唯一,已共领悟佛之智慧甚深矣。今须说明众生之机虽各不同,而如来说法则皆平等:或闻四谛因缘,或闻教菩萨法,三根各润,一雨均沾,以明佛之智慧门甚深,故说此品。

  法华论十种无上云:第一为显种子无上,故说雨譬喻。盖此雨普润三草,而大草取喻佛种,与中小二草虽同被一雨,独有大根、大茎、大枝、大叶之殊异,以此大草之种子为无上故也。为显此种子无上故,故说此品。

  药草、总喻五乘种姓之众生,众生依佛教化修行证果,犹草依土地雨水以滋养生长也。药不必皆草,如金石等药是。草不必皆药,如非药之草等是。以药草为喻,取其友善种无漏种,皆能对治恶烦恼疾病之功用也。

  戊三 佛种述成

  己一 赞印

  尔时、世尊告摩诃迦叶及诸大弟子:“善哉!善哉!迦叶善说如来真实功德,诚如所言。如来复有无量无边阿僧祇功德,汝等若于无量亿劫说不能尽。

  此赞许大迦叶之说,而加以印可也。告诸大弟子,则所示者不仅大迦叶等四人,已寓普利中、下根之意。佛意谓:唯一佛乘方便说三,此如来不可思议之随顺众生功德,而汝大迦叶乃能说之,故堪赞善。然如来尚有无尽藏功德,为汝等穷劫所不能尽说。此重申实法之义以广众心,兼以明无上之自利利他佛功德,非仅借语言所能尽显也。阿僧祇、义言无数。

  己二 陈述

  庚一 长行

  辛一 法述

  “迦叶当知!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有所说,皆不虚也。

  法述、谓正述法相。约分为四,此释佛兴于世。佛为众生说法,无论说虚、说实、说有、说无,均各随宜显示,无不自在,能转*轮,不为法缚,故曰法王。又所说诸法,均能契于正法之理,契于众生之机,令各随分获实在之利益,故曰不虚。又不虚之义,非语言有一定轨式之谓;若以一定轨式为不虚,如佛先说小乘涅槃为究竟,后复说大乘涅槃方为究竟,则前说岂非虚语。盖前语契机,后语契理,皆于众生各有实益,是谓不虚。试反证之,彼世间种种施为造作,然不久即归破灭,以用有漏法收有漏果故,以所说非无漏、非究竟、非第一义故。更换言之,惟佛一一所说,皆无漏、皆究竟、皆第一义,故皆不虚。然非佛之智慧,亦何由能了一切种,察众生机,说此无漏、究竟、第一义之法,使众生证知其不虚乎?故又知惟佛之说,始皆不虚也。

  “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

  此释法利群生。一切智地即佛之究竟地。一切法之实相,非真智不能证,非语文所可示,即欲说之亦不过以此不能及之语文,曲显其假相而已。譬有人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试问此所言之冷暖,岂复彼饮水人所自证知之冷暖乎?盖彼心自证知之冷暖,为法之自相,非语文所能及;而此设言之冷暖,只为语文上所述任何物之冷暖通相耳。然佛以方便之智,悉能随顺众生以演说一切法;而其所说之法,亦尽契合于佛之究竟智地,使众生莫不先后了然于佛所自证之实际理地也。

  “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亦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通达无碍。

  此释受道有殊。佛既以方便,用五乘之法随顺示教,则众生闻此教理以起行证果者,自各异其归趣。又众生之心,其显者本非难知,然由无始劫来善恶等根所发动以起于行之深心,则不易观照而晓了,而惟佛悉能观而知之,通达无碍。此为佛之正智,以无碍故。由是观何众生、说何法义,即得令曲折以赴于一切智地也。

  “又于诸法究竟明了,示诸众生一切智慧。

  此释不能自达。谓佛于诸法能知究竟,故能随顺众生根性,初与三乘,后示一乘,令诸众生终入佛之智慧。因是益显众生非得佛为开示,则末由知种种差别法,悉终会归于一切种智,故曰不能自达。

  以上法述四种,又可别释如下:以佛为法王所说不虚一段,为总标。以佛所说法悉到一切智地一段,为开佛知见;以观知诸法所归趣,即系显示真如,为示佛知见;以能知众生深心所行,即能使众生开悟,为悟佛知见;以示诸众生一切智慧,即系导引众生入于佛智,为入佛知见。于前释之义,亦能互相显明。

  辛二 喻述

  壬一 总喻

  “迦叶!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溪谷——土地所生芔木、丛林、及诸药草,种类若干,名色各异。

  三千大千世界,指生佛所依之凡圣同居土。四圣、六凡—十法界之平等根本依,本为一相无相之真如。就佛之清净本心言,为庵摩罗识;就众生之覆障心言,遂为阿赖耶识。由是从共相业种而起于现行,因有此三千大千世界,亦为十法界所同居之依报。山川溪谷,均属土地:高起为山,流水为川,两山之间为谷,水之所注为溪。卉、草也,卉木丛林,延卉与木皆有丛林。复言诸药草者,明药草异于他草,即以喻具世出世善法种子之五乘众生也。五乘种子体类各别,如药草之种类甚多;五乘之相用攸殊,如药草之名色各异也。

  壬二 别喻

  癸一 法王出世说教普滋喻

  “密云弥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云、喻佛之应化身,化佛非一,随类应现于九法界,故以密云遍布喻之。化佛同时示现,随处说法,一音圆演,异类等解,如密云之遍覆大千世界也。

  癸二 禀润各异喻

  “一时等澍,其泽普洽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小根小茎小枝小叶,中根中茎中枝中叶,大根大茎大枝大叶,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一云所雨,称其种姓而得生长,华果敷实。

  及时行雨曰澍。因雨平等而澍,故其泽普遍周洽于草木,而能治疾病之药草亦等同受其滋润也。草干曰茎。大、中、小三草之根、茎、枝、叶,次第生长,喻人天乘、声闻独觉乘、菩萨乘,各各依教证理,依理起行,依行得果也。又根、茎、枝、叶,亦分释为种姓、发心、修行、得果四者。因根有大小,其所生之茎、枝、叶、亦有大小,喻大乘种姓及小乘种姓既各不同,斯其所发之心、所起之行、所得之果,亦遂各有大小之不同也。诸树之中,但分大小树二类。小树、喻七地以前菩萨,大树、喻八地已上,以具四不退故也。观本品重颂之义,经但于二木分上中下三品,兹释之如下:初二三四五地以前之菩萨为小,六七八地为中,九十——二地为上也。又别释:大树、小树各有上中下三品:以十住、十行、十回向比小树之三品。以相同世间人天乘之初二三地,比大树之下;以四五六地相同出世二乘,比大树之中;以超过世间二乘道之七八九十地,比大树之上,其义亦有所显。生长华果敷实各称种姓者,明禀润之各殊也。生、喻初心,长、喻后习,华敷、喻闻教修行,果实、喻证理得果。言同受等澍之雨,而所生之饶益各有差别也。

  癸三 不自觉知喻

  “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

  一地、即此大千世界之土地。雨无差别,受有差别,喻教施无差别而机益有差别,均为各各众生所不自知也。

  辛三 合述

  壬一 合法王出世说教普滋

  “迦叶当知! 如来亦复如是,出现于世,如大云起。以大音声普遍世界天、人、阿修罗,如彼大云遍覆三千大千国土。

  壬二 合禀润各异

  “于大众中而唱是言:‘我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今世后世如实知之,我是一切知者、一切见者、知道者、开道者、说道者。汝等天、人、阿修罗众,皆应到此,为听法故’。尔时无数千万亿众生,来至佛所而听法。

  此释自标召集及他闻普至也。佛以所成就佛果之功德,标示于众,此即出大音声普遍世界之意。盖佛所成就之自性功德,非佛自唱,则众生无由知之也。度、即脱离苦恼。解、即断恶修善。安、即修安乐行。得涅槃、即得佛涅槃。此亦知苦、断集、修道、证灭之四弘愿。今世后世如实了知,即佛之三明智,解已见前。一切知、即佛之如理、如量之二智。一切见、即如来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之五眼。道、即佛之中道第一义谛,惟佛之真智能自证知;众生烦恼能为道肢障蔽,惟佛能开发;法性理同,众生机异,惟佛能方便演说。故佛以此标示天人等众,而无数千万亿种众生悉至佛所而听法也。

  “如来于时观是众生诸根利钝,精进懈怠,随其所堪而为说法,种种无量,皆另欢喜,快得善利。是诸众生闻是法已,现世安隐,后生善处,以道受乐;亦得闻法,既闻法已,离诸障碍,于诸法中任力所能渐得入道。如彼大云,雨于一切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如其种性,具足蒙润,各得生长。

  此释佛应导利及生闻获益也。根钝者、为说人天法,根利者、为说二乘法,精进者、为说菩萨修行法,懈怠者、为说简便易行之十念生西等法,此皆如来随众生之所堪而为说法也。众生根性之中,利之中尤有利,钝之中仍有钝,根性之差别无量,即说法之方便无量,故曰种种无量;而要皆能使众生各各获益。获益之别有二:一、为世间果,如善根未种者种,未成熟者成熟,均名现世安隐。现世既能如是,故其后生亦在善道之中。以正因果之道,受正因果之乐,是为以道受乐。二、为出世间果,久闻佛法,渐离烦恼及所知之二障以入于道。或无种姓令得前果,或有种姓令得后果。若为二乘,则离见、思障碍,若为菩萨,则离无明障碍。均由是以入于无上菩提之道。如彼大云一时等澍,而草木已各随其种性,蒙润生长矣。

  壬三 合不自觉知

  “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至于一切种智。其有众生闻如来法,若持、读诵、如说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觉知。所以者何?唯有如来知此众生种相体性: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以何法得何法。众生住于种种之地,唯有如来如实见之,明了无碍。如彼卉木丛林、诸药草等,而不自之上中下性。

  一相、即一真如相。一味、即一无漏味。因解脱烦恼障而显之真如相,名解脱相;因离所知障而显之真如相,为离相;因灭除二种生死而显之真如相,为灭相。如来所说诸法,究竟不离涅槃智性。众生闻之,随顺受持,皆得各成就其三章、二木之行果而不自觉知。也念为闻慧,思为思慧,修为修慧。何事、即每一乘人所受为何乘教之谓。如来知此众生念何事者,谓知此众生所念为二乘或大乘之教,抑他乘之教也。思何事、修何事仿此。又如来知此众生云何念、思、修者,谓知此众生念、思、修三慧知行相也。又知其以何法念、思、修者,谓知其念、思、修三慧之体也。又知其以何法得何法者,谓知其以何行得何果,以何教得何理也。住种种地,谓如人天、二乘、菩萨等,各居自种姓之地位。盖众生之种相体性及其因行果位之各各差别,唯佛以正智观照,尽能如实了知,而众生各不自知,犹如草木不自知其有上中下三性也。

  壬四 结成

  “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佛知是已,观众生心欲而将护之,是故不即为说一切种智。汝等迦叶甚为希有!能知如来随宜说法,能信能受。所以者何?诸佛世尊随宜说法,难解难知”。

  如来知是实法终归于空者,以是法究竟圆满毕竟空寂,愣严所谓究竟菩提为无所得者是也。众生心欲尚有覆障,未及知此,故如来不遽为说,所以将护之令免生谤罪也。以下叹法之难知,并再赞迦叶之能知。

  庚二 重颂

  辛一 颂陈述

  壬一 颂法述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谒言:“破有法王,出现世间,随众生欲,种种说法。如来尊重,智慧深远,久默斯要,不务速说。有智若闻,则能信解;无智疑悔,则为永失。是故迦叶!随力为说,以种种缘令得正见

  有之名对无而成,始以和合而有,复以相续而有,而法界于以安立,遂显万有之相。然此万有实始于一业之所成,故名业有;因业召苦,复名苦有;合上业、有为二有;统欲界、色界无色界为三有;合生有、死有、中有——即中阴身——本有为四有;分观五趣为五有;加阿修罗为六有;加仙趣为七有;又八苦之相为八有;九地、九有情居为九有;然九有均由十善道、十恶道所成,又为十有;更就果报上之四洲人类、及地狱、鬼、畜、修罗之四恶趣、六欲天、并四禅天、四空天、更加大梵天、无想天、阿那含天、统为二十五有。一真法界本无差别之相,徒以无明妄动,业相横生,如大幻师,以大幻力现为幻相,遂成诸有。法王如佛,惧众生之著于有也,故先破有。破之奈何?若直截根源,则即教照破此造作万有之无明令空而已。如不能空,先令离我障、离所知障。如不能离,先令以善业代恶业,然后以不动业代善、恶业,次更以定慧均等之无漏业代不动业,由是渐可断离无明而成破有之佛智。

  又、别释数义如下:凡有法执者,必堕于因果之范围,以皆为有为法故。佛以真智证于平等真如法性,一切有违法悉不离而离,泯绝无寄,故曰破有法王。以佛智如如,离有为之相也。又破者、破一切法,有者、有一切法,谓佛破一切遍计所执本空之法,有一切依、圆所显本有之法也。又经云:一切法不生故般若生。故知一切有漏法破即一切无漏法有,一切有为法破即一切无为法有,一切众生法破即一切圣人法有,一切世间法破即一切出世间法有:以破故有,此又由破而有之一释也。本节重颂之意,以法王示现,原为随顺众生说种种法,令终得入于佛之正见。有智、无智,悉视所堪,不务速说致令永失也。

  壬二 颂喻述

  “迦叶当知!譬如大云起于世间,遍覆一切,慧云含润,电光晃曜,雷声远震,令众悦豫。日光蔽,地上清凉,叆叇垂布,如可承揽。其雨普等,四方俱下,流澍无量,率土充洽。山川、险谷、幽邃所生,卉木、药草、大小诸树、百谷、苗稼、甘蔗、萄萄,雨之所润,无不丰足;干地普洽,药、木并茂。其云所出一味之水,草木丛林随分受润,一切诸树上中下等,称其大小各得生长。根、茎、枝、叶、华、果、光色,一雨所及,皆得鲜泽。如其体相、性分大小,所润是一而各滋茂。

  电曜、所以放光动众,雷震、所以慑伏恶人,蔽日、喻能摧灭外道,皆颂大云之德。其雨普等四句,颂雨之功能。山川险谷句以下二颂半,颂所润之物。其云所出句以下三颂,颂所润各物之差别功用。如其体相下一颂,颂不觉知。

  壬三 颂合述

  癸一 合佛兴于世说教普滋

  “佛亦如是,出现于世,譬如大云普覆一切。既出于世,为诸众生分别演说诸法之实。

  癸二 合禀润各异

  子一 合自标召集

  “大圣世尊,于诸天人一切众中而宣是言:‘我为如来两足之尊,出于世间,犹如大云,充润一切枯槁众生,皆令离苦得安隐乐──世间之乐及涅槃乐。诸天人众,一心善听?皆应到此,觐无上尊。

  “我为世尊,无能及者,安隐众生故现于世。为大乘说甘露净法,其法一味、解脱、涅槃,以一妙音演畅斯义,常为大乘而作因缘。我观一切普皆平等,无有彼此爱憎之心,我无贪著亦无限碍,恒为一切平等说法。如为一人,众多亦然。常演说法,曾无他事,去来坐立,终不疲厌。充足世间,如雨普润。贵、贱、上、下,持戒、毁戒,威仪具足、及不具足,正见、邪见,利根、钝根,等雨法雨而无懈倦。

  甘露、喻法义能使人心清凉,息烦恼热。无有爱憎、冤亲平等也。我无贪著、不坚大法也。亦无限碍、不存嫉妒也。无有贵贱种姓、持戒毁戒、威疑具足与否、及是否外道、根性利钝等差别者,以但观善根随顺度脱,此总明说法平等也。

  子三 合生闻获益

  “一切众生闻我法者,随力所受,住于诸地:或处人、天,转轮圣王,释、梵诸王,是小药草。知无漏法,能得涅槃,起六神通及得三明;独处山林,常行禅定,得缘觉证,是中药草。求世尊处,我当作佛,行精进定,是上药草。又诸佛子专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决定无疑,是名小树。安住神通,转不退轮,度无量亿百千众生,如是菩萨名为大树。佛平等说,如一味雨,随众生性所受不同,如彼草木所禀各异。

  此九颂半、颂禀润各殊之性。盖人天乘为小药草,二乘为中药草,菩萨为大药草,七地以前菩萨为小树,八地以上菩萨为大树,悉各因其本具之种姓而逢润滋长也。

  “佛以此喻方便开示,种种言辞演说一法,于佛智慧如海一滴。我雨法雨,充满世间,一味之法,随力修行。如彼丛林、药草、诸树,随其大小渐增茂好。

  此三颂半、颂禀润滋茂之因。

  “诸佛之法,常以一味,令诸世间普得具足,渐次修行皆得道果。声闻、缘觉处于山林,住最后身,闻法得果,是名药草各得增长。若诸菩萨智慧坚固,了达三界,求最上乘,是名小树而得增长。复有住禅,得神通力,闻诸法空,心大欢喜,放无数光度诸众生,是名大树而得增长。如是迦叶!佛所说法,譬如大云,以一味雨,润于人华,各得成实。

  此八颂,颂禀润成实之果。

  癸三 颂结成

  “迦叶当知!以诸因缘、种种譬喻,开示佛道,是我方便,诸佛亦然。

  己三 结实

  “今为汝等说最实事,诸声闻众皆非灭度,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渐渐修学悉当成佛”。

  此结成经说之实法也。佛再申言二乘非究竟灭度,及汝等所行已为菩萨道,则迦叶等当知无上菩提非无己分,而正为其所应作之事也。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