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白话解

  天必赐汝以福

  (发明)上句“如我存心”是因,这句“赐汝以福”是果。“必”字,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会有丝毫的差离。不象穷措大(旧讥称贫穷的读书人)所说,上古天心可以问,衰世天心不可问。“天”字,有就形体来说的,有就主宰来说的。就主宰来说,那么所说的天,就是伟大的上帝。后儒避忌说上帝,就以“理”宇代替。这样讲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世人说着上帝,就有畏惧的心。如果只说一“理”字,谁会畏惧?例如密室里面,有一个美女在那里,走进房子的人,就淫心大发。忽然有人说:“屋中已供玉皇大帝的圣像,这个女人正在烧香。”这个时候即使极恶的人,也会警惕、害怕,不敢就在玉帝像前,肆无忌惮(非常放肆,没有顾忌)。如果只告诉他说:“你的做法不是理能容许的,背理就得罪于名教(圣人礼教),不能做君子。”试问,这个人正当淫心旺盛大发的时候,果然能够听进这种大道理顿息淫心吗?因此,“天”字就主宰而盲,足可以劝化求学的人,有功于儒教。如果只就理而言,就开了天下无所顾忌的大门,不能作为教训之词。(人人知畏惧,就是天下大治的关键;人人无顾忌,就是天下大乱的关键)何况世上万事万物,哪里不可说理?天固然是理,性也是理。“天命叫做性”即是“理命叫做理”,这样解释,不觉失笑。陆九渊①六岁的时候,忽问天地有否边际?整夜不睡地想这个问题。现在的白发老人,每天都在天的下面,竟然不知头上所顶的是什么天,就只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罢了。程颐②访邵康节③,指着面前吃饭的桌子说:“这个桌子安放在地上,不知天地安放在什么地方?”邵康节就与他说尽天地万物之理及六台(天地四方)以外的情形。程颐惊叹说:“我平生只知道周敦颐④能说到这里!”(见圣学宗传)唉!谁说古代的大儒,不会尽心研究天上天下的事情呢?早晨的菌于虽然不知道有晦朔(月底最后一天叫晦,月初第一天叫朔,这句话出自《庄子》),蟪蛄(一种蝉,比较小,青紫色)虽然不知道有春秋,但是晦朔与春秋还是一样地存在。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之内,客观地存在二十八天,为什么不附在周敦颐,邵康节著作的后面,使那些追随程颐的人,能够知道呢?

  注:

  ①陆九渊(1139-1193),宋抚州金溪人,字子静,乾道八年进士,任敕令所删定官。官至知荆门军。后还乡居贵溪象山讲学,求学的人称象山先生。曾与朱熹会讲鹅湖,论多不合。朱重道同学,陆重尊德性;朱好注经,陆谓学苟知道,六经皆我注脚。朱主张“理在气先”,陆认为“心即是理”,只须切己自反,理即自然而明。因此理学分朱陆二家。《宋史》四三四有传。

  ②程颐(1O33-1107),宋洛阳人,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哲宋初,耀崇政殿说书,后出为西京国子勾监事。绍兴中,以党论放归,四年送涪州,移峡州,旋遇敕归。少与兄灏俱学于周敦颐,同为北宋理学创立者。《宋史》有传。

  ③邵康节(1011-1077)宋共城人,字尧夫,谥康节。好易理,其学得之于李之才,之才又得之于穆修。以太极为宇宙本体,有象数之学。居洛近三十年,自号安乐先生。与二程同时,程叹其有内圣外王之学。他认为人类社会已盛极而衰,从中国古代有关三皇五帝的史实和历史现象出发,提出了“皇、帝、王、霸”四个时期的历史退化论。著作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宋史》有传。康节先生的历史退化论,某些方面与我意甚合,我在下文有详细的补充。见“人说”一节。④周敦颐(1O17-1073),宋道州人,字茂叔。居庐山,筑室濂溪书堂。濂溪是他的出生地。著《太极图说》及《通书》四十篇。采用道家学说,以太极为理,阴阳五行为气,对宋明理学影响很大。二程都是他的弟子。谥元公,世称濂溪先生。《宋史》有传。

  天名欲界六天

  从大地水轮以下,到他化自在天,都叫做欲界,因为这里的众生还有情欲。自下至上,共有六天。一是四王天(四大天王,分统四大部洲,离地四万二千由旬,宫殿齐于日月),二是忉(dāo)利天(梵语忉利,我们叫做三十三。中间为帝释所居,八方各有四大辅臣,合成三十三,故名三十三。不是自下至上的三十三。离地八万四千由旬),三夜摩天(这天以上是仙家所不知道的,故道书上没有这些名号),四兜率天、五化乐天、六他化自在天。每过一劫,都有火灾坏之。这中间的寿命长短、宫殿城邑的情形、身衣轻重等都载佛书,不再详述。

  (按)帝君所说“上天一定会赐福给你”,谁赐给你?就是忉利天王。儒家称做“皇皇上帝”,道家称“玉帝”或“玉皇大天尊”,佛家称三十三天王、帝释、释提桓因,都是称同一上帝,威权统辖四大天王。

  色界十八天

  由欲界面上,有色界天在那里。因为这上面的众生只有色身,没有男女的欲望。自下至上,共有十八天。一是梵辅天,二是梵众天,三是大梵天(这三天叫做初禅,每过一劫,也有火灾毁坏),四是少光天,五是无量光,六是光音天(这三天叫做二禅,每过七劫,就有水灾毁坏),七是少净天,八是无量净天,九是遍净天(这三天叫做三禅,每过64劫,就有风灾毁坏),十是福生天,十一是福爱天,十二是广果天,十三是无想天(这四天至下面色究竟天共九天,叫做四禅,以上三灾都达不到),十四是无烦天,十五是无热天,十六是善见天,十七是善现天,十八是色究竟天(这五天又叫做五不还天)。这十八天都修道行与禅定福乐,只不过他们中间禅定大小深浅不同罢了。

  (按)色究竟天上,有摩醯(xī)首罗(译为“大自在”)天王,威权至尊,是婆婆世界(“婆婆”译为“堪忍”,是我们这个世界,众生安于十恶,忍受三毒及各种烦恼不肯出离,简称忍土的主宰),统辖万亿他化天、万亿化乐天、万亿兜率(译为上足、妙足、喜等,对五欲境,知止足)天、万亿夜摩(译为时分,随时受乐)天,万亿忉利(三十三)天、万亿四王天、万亿日天子、万亿月天子,欲界各天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不能看见他的情形。

  无色界四天

  由色界再上,又有四天。一是空无边天,二是识无边天,三是无所有天,四是非想非非想天。因为这里的众生色相都无,心识住于微妙禅定,所以叫做无色界。

  (按)这是三界的最高处。非想非非想天寿长八万四千大劫,但还不了悟“妙觉明心”。因此天福一尽,又入轮回。以佛眼来看,总称为未出世的凡夫。道家所说的三界,是上、中、下界,与此不同。

  问:天是最高无上之意,总称为天,就行了,怎么还有种种名号?

  答:人也是万物之灵,难道都称为人?没有贤愚贵贱的分别吗?佛经说,修五戒生人中,修十善生天上。但是,五戒十善各有浅深大小的分别。因此在人道中,福报不等,在天道中,福报也不相等。

  问:二十八天什么天是凡?什么天是圣?

  答:两天只有凡夫住,五天只有圣人住,其余二十一天就是凡圣同居了。两天住凡夫,一是指初禅天大梵天王,二是指四禅中无想天人。为什么呢?因为大梵天王不知道六道众生是受自己的业力而轮回不息,依靠自己的高贵,狂妄自大,说只有我能造一切天地人物,因此就生长了他的邪见。无想天中只是外道修无想定而得到的果报,受五百劫无心之报,自称涅槃,受报完毕,必起邪见,来生堕地狱。从广果天以上,无烦无热等五净居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只是阿那含(译不还、不来)三果①圣人所住。其余二十一天都是凡圣同居。

  注:①佛法声闻乘有四种果位,即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须陀洹译为“入流”,意为初入圣人之流,斯陀含译为“一来”,修到这个果位的,死后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这个世界来一次,便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

  阿那含位于第三,故叫三果,修到这个果位的,不再生于欲界;阿罗汉译为“无生”,修到这个果位的,解脱生死,不受后有之身。

  于是训于人曰

  (发明)“于是”二宇,如果承“未尝虐民”句来,则教诫有止恶的意思,为下面诸恶莫作张本;如果承“救人之难”六句来,则教诫有劝善的意思,为下面众善奉行张本。帝君为什么这样谆谆告诫呢?因为我们这些做人的真的无愧于人了吗?孟子说:没有同情之心,就不是人。没有羞耻推让的人,就不是人①。以这样的标准来要求人,人就很难做了。万物之灵都已具备,人多么独尊!可以称帝,可以称王,人多么高贵!来无分文,去又空手,人多么贫穷!美昧人腹,马上就变成了粪秽,人多么低贱!一一都从母胎中住过,人多么卑劣!吃尽水陆众生,人多么残酷!外面用绫罗装饰,中间满腹屎屎,人多么虚伪!每人娶一妻子,甘心受她驱使,人多么奴化!只指定一个藏身之处就变成了家,人多么渺小!白天满口仁义道德,晚上无丑不做,人多么羞耻!今天不保来朝,人多么脆弱!阎王一喊就去了,人多么怯懦!《阿毗昙论》说“人”字有八义,《楼炭正法经》说阎浮提人种种差别合计有六千四百类。这样看来,“人”字难道认识容易吗?

  注:①《孟子》公孙丑章句上:“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人说人种从光音天来

  《起世因本经》说:我们这个世界刚刚形成时,一切人类都从光音天降下,乘空飞行,不由母腹怀孕而生。待食谷米以后,就有了筋脉骨髓,生成61男女的形状,淫欲从此就产生了。

  (按)人的种来自色界天,因此塑造天神的像,都如人类。

  人禀四大而生

  世上事物概括起来不过是地水火风四种,这就叫做四大,人就禀承由大之气聚合而成形体。骨肉是地,涕泪痰涎是水,暖气是火,运动是风。

  (按)把四大与五行(金木水火土)两种说法进行比较,那么,五行多金木而少风。四大中地可以包括金木,五行少风就不能运动了。即使以五脏配五行,但五脏外的躯壳。似乎缺乏着落。因此,五行的说法不如四大的说法颠扑不破。

  人为四生六道之一

  四生是指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人都是胎生。六道是指天、人、修罗、地狱、鬼、畜,人道地位在其次。

  (按)人并不是一定胎生,因业力牵引,偶然的因缘而胎生,也不是一定为人,偶然因缘而做人啊!所谓李四张三,堕地时暂时的姓名。天宫地府,是人生瞬间的家乡。

  人生有十时

  《法苑珠林》说人有十时,一是薄膜时,二是水泡时,三是脓疱时,四是肉团时,五是四肢时,六是婴孩时,七是童子时,八是少年时,九是壮盛时,十是衰老时。

  (按)前五时就处于母胎中来说,后五时就出胎以后的情形来说。

  人面如地形

  《起世困本经》说,我们这个世界大七千由旬,北阔南狭,因此我们的面形就如地形。

  (按)北俱卢洲地形方,所以人面也方;东胜神洲地形圆,所以人面也圆;西牛货洲形象半月,所以这里的人面突而脑后小。由此推论,鸟住在树上,所以羽毛象树形;兽走在草上,所以它的毛象草的样子(这也是推究事物原理的学问)。

  人有六根六尘六识,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用眼观色,用耳所声,根尘相对,识存其中。

  (按)同是六根,凡夫用它就是六情、六人、六受、六爱、六贼,如果菩萨用它,就变为六神通了。因此我们难道还不了悟天人视水为琉璃、饿鬼则视水为浓血吗?不同境界就出现不同的时空啊!

  人须知十二因缘

  《法华经》说:无明缘行(明指前世无始以来的烦恼痴暗,缘指生,行指所造的业、前世因为愚痴昏暗,所以造业),行缘识(识是初起妄念,想要托母胎),识缘名色(名色指初托胎后,六根成形即神识与物质的混合体),名色缘六入(有六根生,将来必有六尘相对,所以叫做六入),六入缘触(三四岁时,对尘无知,故仅叫触,即对六尘的感觉),触缘受(受指五六岁后至十二三岁能因好恶刺激而有苦乐的感受),受缘爱(爱指从十四五岁至十八九岁,贪著声色六尘而起爱心),爱缘取(取指从二十岁后,贪欲转盛,固贪爱而生执著心,驰求不息),取缘有(三界叫做三有,既有善恶境界,来世必因善恶业力牵引而报应,再轮回生死),有缘生(生指未来之世将再生六道),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来世老而复死,忧悲苦恼永远没有穷尽)。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人灭,六人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优悲苦恼灭。

  (补充)十二因缘法阐明了生命的真相,发明了生命循环流转的原因。生命的起因是无明,由于无始以来本性因染成识,因妄想执著造作之业力寄托于识中,此识复受业力的支配,在六道中轮回升沉。因此,生命的奥秘在于阿赖耶识(第八意识)。

  (按)只知道身体是母余所生,却不知父亲也有分,是小孩。只知道身体是天地父母所生,却不知因前世业缘而生,是庸夫。我最不喜欢天生圣人的说法。如果天果然能生圣人,就应当常常生圣人。既然已生尧舜,为什么又生桀纣?如果不能禁止不生桀纣,那么也不能保证尧舜必出。怎么能说天地能生人呢?娶小妻的,是为了想尽办法来求子,却很难求得子;私奔在外的,只害怕怀胎,却偏偏怀了胎。这样看来生育不仅仅是父母的原故了。有缘则聚,不想怀胎也会怀胎;无缘则散,想求子也求不到。

  (补充)“天生圣人”之说与西方基督教说上帝创造了世界颇有相似之处。但是。西方的上帝到底是指谁?若是指帝释(玉帝),则帝释是护法天王,不会说是我创造了世界。只有大梵天王才自称创造了天地万物,故虽有天福,仍列入凡夫之列。若说基督教的上帝是大梵天王,则降低了该教的价值。我以为自从耶稣诞生以来,《圣经》就分为《旧约》和《新约》两部份。《旧约》创世纪显然是犹太人虚构的神话。耶稣转世投胎来救赎人类,说明他已是菩萨的化身,故有人说其母玛利亚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不无道理。那么耶稣作为神的儿子,神应该是帝释?而不是梵劳天。

  我们这个身体(正报)与我们所依赖的外境(依报)都由因缘组合而成。只有十二因缘法才真正阐释了生命的真相。人(正报)有生老病死,地球(依报)也有成住坏空,都由业力牵引所成,不由外力主宰。

  人寿有古延今促之异

  经说:增劫的时候;从人寿十岁开始,每过百年,各增一岁。这样增加上去,至八万四千岁而止。以后进人减劫,每过百年,各减一岁。这样减下去,到十岁时停止。十岁以后,又进入增劫。犹如日长日短,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按)释迦牟尼佛,在人寿百岁的时候出世。所以周成王、康王的时代,满百岁的很多。例如周武王九十三岁,周文王九十七岁。唐虞时代,在周文王以前千多年,又应当增十多岁。所以禹寿一百零六岁,舜寿一百一十岁,尧寿一百一十七岁。帝窖在位七十岁,他的寿命可以推知了。颛顼在位七十八年,比帝喾又增加了。少昊在位八十四年,比颛顼又增加了。黄帝在位百年、比少吴又增加了。炎帝在位一百四十年,比黄帝又增加了。伏羲前有因提纪、循蜚纪、叙命纪、到人皇氏,不知几十万年。所以人皇兄弟九人,合四万五千六百年。到地皇、天皇,又不知多少万年,所以兄弟各一万人千岁。这些事实流传史册,彰著可考。后儒看见几万年的说法,认为荒唐,全部删去,真是知识浅薄啊?当时作史的人,记载流传下来的这些史实一定不会没有根据。孔于生于周衰之时,还看见了史氏遗留下来的许多残缺文字。难道唐虞以前的史臣,会随便地把没有根据的语言记载在正史吗?唉!没有看清熊的全貌,就说看到一只三脚鳖,不是原物有什么大掠小怪,而是学识不足啊!从周昭王到今天,又经过三千年了,又应当减三十岁,所以看今天年高的人,大致以七十为上下。博览群书,才知道佛讲的话,都有应证。韩愈《佛骨表》说上古没有佛反而寿命长,后世有佛反而寿命短。他难道知道现在正是减劫的时候吗?人寿八万岁时,五百岁才婚嫁。周初的制度,三十才成家。今天则年未成童,就恋美色;束发小子,口出秽语。

  (补充)《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篇第一:“黄帝问岐(qí)伯;‘我听说以前时代的人(原文‘上古’应为不约定时期),年寿都很长(原文‘度百岁’为不约定数)一百多岁了行动还比较灵活。今天的人,才五十多岁动作就大多不灵便了。这是由于时代不同了呢?还是人的寿命缩短了呢?岐伯回答说:‘那个时候,通晓养生方法的人,能够适应自然界阴阳变化规律,符合修身养性的各种方法,饮食有一定节制,作息有常规,不乱耗精力,所以形体与精神协调而健康,每个人都能尽其天年,活得很长。现在的人不是这样了,把酒当做一般饮料,把有害于身心健康的反常方式作为常规,酒醉后还肆行房事,纵情色欲而竭其精气,耗散真精,不懂得保持精气的充盛,不善于使用精神,只图一时的心欢,违背了正常生活的乐趣,作息没有一定的规律,所以五十岁左右就开始衰老了”。黄帝在位百年,故他在世时人寿平均年龄都是百多数。《内经》所说“上古”应比黄帝更早,“度百岁”应为达到千岁才对。但不管怎么样,这段话已经说明了过去人的寿命长,现在人的寿命短。

  躯体是由人的精神来主宰的。“上古天真论”说古人恬淡,精神内守,清心寡欲,随遇而安,知足常乐,无私心杂念,故其长寿。而我们今天连黄帝时代的人也比不上了,黄帝以后的二帝(尧舜)三王(禹汤文武)也是望尘莫及的。《书经》蔡沉序说:“二帝三王之道本于心,得其心,则道兴,治,固可得而言矣。”求得身的平衡,先求得心的平衡。古人重心不重身,故人寿年丰,不治而治。今天人心不古,欲壑难填,斗争不息,人寿短促,绝症濒起,天灾人祸不断,也就自然了。

  人类进化论是达尔文提出来的,但这位进化论者在自身遗传问题上却发生了可怕悲剧。他这位进化论著,应该是懂优生学的。可是因为一时情欲的驱使,就与近亲表姐埃玛结了婚。致使所生10个子女,不是呆,就是傻,三个夭折,三女儿当了老处女,三个终身不育。可见在“心”上不约束自己,控制个人欲念,大谈什么进化论,是没有用的。他的《物种起源)的自然选择说,为弱肉强食的强盗理论制造了根据,为人欲横流打开了缺口。事实上人类的倒退正是人欲横流、弱肉强食所造成的。一切仁人君子则不应该随波逐流,救未世于万一,这也是菩萨精神的体现。释尊于末世降生,不正为此吗?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