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梵语:Saddharma Pu??arīka Sūtra),後秦鸠摩罗什译,七卷二十八品,六万九千馀字,收录於《大正藏》第9册,经号262。梵文Saddharma,中文意为「妙法」。Pundarika 意译为「白莲花」,以莲花(莲华)为喻...[详情]

《妙法莲华经》讲解内容(21)

  斯人未得,无上道故,我意不欲,令至灭度。我为法王,于法自在,安隐众生,故现于世。汝舍利弗,我此法印,为欲利益,世间故说,在所游方,勿妄宣传。

  这个宣传是讲,如果他不能接受这个无上大法,他诽谤,就会堕落。这要看跟什么人说,要跟能承担的人说。

  若有闻者,随喜顶受,当知是人,阿惟越致。若有信受,此经法者,是人已曾,见过去佛

  就是我们讲的善根深厚,多善根、多福德。

  恭敬供养,亦闻是法。若人有能,信汝所说,则为见我,

  (则为)见我,讲的一定有人能见到法身。

  亦见于汝,及比丘僧,并诸菩萨。斯法华经,为深智说,

  《法华经》是给那些有智慧的人听的,这个智慧是做佛的智慧,愿意做佛的,因为我们学佛目的是最终成佛

  浅识闻之,迷惑不解,

  善根福德不够的,不能理解。

  一切声闻,及辟支佛,于此经中,力所不及,能力不能接受

  汝舍利弗,尚于此经,以信得入,况余声闻。其余声闻,信佛语故,随顺此经,非已智分。

  靠我们自己的(能力)不够,是靠佛力加持,我们讲经也好、听经也好,能够明白一点,都是靠佛力加持,到成佛为止。

  又舍利弗,憍慢懈怠,计我见者,莫说此经。

  跟那些骄慢的人、懈怠的人、执着分别的人讲这些,没有用处。

  凡夫浅识,深著五欲,闻不能解,

  此经不能解,听到了也不能明白;

  亦勿为说。若人不信,毁谤此经,则断一切,世间佛种。

  这是谤法罪。

  或复顰蹙而怀疑惑,汝当听说,此人罪报。

  罪报很重要,我们听《法华经》的福报有多大,如果诽谤《法华经》就是罪业:

  若佛在世,若灭度后,其有诽谤,如斯经典,见有读诵,书持经者,轻贱憎嫉,而怀结恨,此人罪报,汝今复听(就是叫我们大家听)

  其人命终,入阿鼻狱,

  阿鼻地狱是地狱中的最底层,西方极乐世界是诸善善人聚会,阿鼻地狱是诸恶恶人聚会,地狱中的地狱;

  具足一劫,劫尽更生,如是展转至无数劫,从地狱出,当堕畜生,

  那些畜生不是好的畜生,现在有些畜生有福报,像宠物啊,有些畜生,很多人会善待他。

  若狗野干,其形枯瘦,黧黮疥癞,

  有点像狼,比狼更瘦,一只眼而且有皮肤病,走到哪里都(让人)讨厌,小孩子拿石头打它。

  人所触娆,又复为人,之所恶贱,常困饥渴,骨肉欲枯竭,生受楚毒,死被瓦石,断佛种故,受斯罪报。

  原因是什么,过去生中诽谤过《法华经》。

  若作骆驼,做苦力的,或生驴中,身常负重,加诸杖捶,但念水草,他的福报只要有水喝,只要有草,就满意了;

  余无所知,什么原因呢,谤斯经故,获罪如是。

  有作野干,来入聚落,身体疥癞,又无一目,为诸童子,之所打掷,受诸苦痛,或时致死。于此死已,更受蟒身,其形长大,五百由旬,聋騃无足,宛转腹行,为诸小虫,之所咂食,昼夜受苦,无有休息,谤斯经故,获罪如是。若得为人,诸根闇钝,矬陋挛躄,盲聋背伛,有所言说,人不信受,口气常臭,鬼魅所著,贫穷下贱,为人所使,多病痟瘦,无所依怙,虽亲附人,人不在意,若有所得,寻复忘失。

  若修医道,顺方治病,更增他疾,或复致死。

  就是做医生,开方子没有开错,但是结果是更增他疾。以前听说古时老中医给病人开方,都会默念观世音,求观世音(菩萨)加持。但是如果诽谤《法华经》,顺方治病,药方没开错却把别人治死,现在讲医疗事故都有原因的,这里讲的原因是什么,若自有病,无人救疗,设服良药,而复增剧。就是吃了好药也没有用。

  若他反逆、抄劫窃盗,如是等罪,横罗其殃。横死

  如斯罪人,永不见佛,众圣之王,说法教化,如斯罪人,常生难处,

  有善知识讲经的地方,他永远没有机会碰到。

  狂聋心乱,永不闻法。为什么原因,过去生中谤了法。

  于无数劫、如恒河沙,生辄聋哑,诸根不具、常处地狱,如游园观,在余恶道,如己舍宅,驼驴猪狗、是其行处,

  投生畜生道是不好的,是什么原因呢?谤斯经故,获罪如是。

  若得为人,聋盲喑哑、贫穷诸衰、以自庄严,水肿干痟、疥癞痈疽、如是等病,以为衣服,身常臭处,垢秽不净,深著我见,增益嗔恚,淫欲炽盛,不择禽兽,谤斯经故,获罪如是。告舍利弗,谤斯经者,若说其罪,穷劫不尽。

  为什么障碍众生成佛,果报很严重;如果反过来说,帮助众生成佛,那个功德是很大的。

  以是因缘,我故语汝,无智人中,莫说此经。

  没有智慧的人不要和他讲这部经。

  若有利根,智慧明了,多闻强识,求佛道者,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他想做佛、他愿意成佛,可以给他讲这部经;

  若人曾见,亿百千佛,植诸善本,我们讲善根深厚,深心坚固,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若人精进,常修慈心,不惜身命,乃可为说。若人恭敬,无有异心,离诸凡愚,独处山泽,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法华经》不能跟什么样的众生说、应该跟什么样的众生说,都是观机说法;

  又舍利弗,若见有人,舍恶知识,亲近善友,如是之人,乃可为说。若见佛子,持戒清洁,如净明珠,求大乘经,如是之人,乃可为说。前面讲诽谤《法华经》是什么样的果报,现在告诉我们该和什么样的人讲这部经。

  若人无嗔,质直柔软,常愍一切,恭敬诸佛,如是之人,乃可为说。佛是慈悲,目的是让众生得利益,得究竟圆满的利益,成佛;

  复有佛子,于大众中,以清净心,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说法无碍,如是之人,乃可为说。若有比丘,为一切智,四方求法,合掌顶受,但乐受持,大乘经典,乃至不受,余经一偈,

  大乘经典是最殊胜的,净业三福最后一福讲“读诵大乘”。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如人至心,求佛舍利,如是求经,得已顶受,其人不复,志求余经,亦未曾念,外道典籍,如是之人,乃可为说。告舍利弗,我说是相,求佛道者、穷劫不尽,如是等人,则能信解,汝当为说,(这样的时候才能去说)妙法华经。

  确实能听到法华经,这个福报很大,一利耳根,永为道种。

  妙法莲华经信解品第四

  尔时慧命须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叶、摩诃目犍连,从佛所、闻未曾有法,

  很多学佛人一辈子都没有听过《法华经》。

  世尊授舍利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舍利弗是十大弟子之一,给他授记,让他成佛。

  发稀有心,欢喜踊跃,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一心合掌,屈躬恭敬,瞻仰尊颜、而白佛言:“我等居僧之首,年并朽迈,自谓已得涅槃,无所堪任,不复进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喜乐。所以者何。世尊令我等出于三界,得涅槃证,

  《法华经》讲,不仅要出三界还要出十法界。

  又今我等年已朽迈,于佛教化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生一念好乐之心。我等今于佛前、闻授声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心甚欢喜,得未曾有,不谓于今,忽然得闻稀有之法,

  不晓得还有更殊胜的无上大法,成佛。

  深自庆幸,获大善利,无量珍宝、不求自得。‘世尊,我等今者乐说譬喻、以明斯义,

  这里又是一个比喻

  譬若有人,年既幼稚,幼稚是说我们凡夫没有智慧,

  舍父逃逝,久住他国

  《楞严经》讲“背觉合尘”,我们舍掉了华藏世界、舍掉了极乐世界,久住他国,在六道里面,六道不是自己的家,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或十、二十、至五十岁,年既长大,加复穷困,

  这是指烦恼越来越重

  驰骋四方、以求衣食,渐渐游行,遇向本国。其父先来、求子不得,中止一城。

  这里举的例子,有个小朋友从小离家出走,他这个家庭是大富大贵,离开家又不认识回去,就去当乞丐、去讨饭,讨到自己家门口又不认识。

  其家大富,财宝无量,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玻璃、珠、等,其诸仓库,悉皆盈溢,多有僮仆、臣佐、吏民,象马、车乘、牛羊、无数,出入息利,乃遍他国,商估贾客、亦甚众多。

  他的父亲知道小孩离开了,为了找他,找了很久没有找到,家里钱多的不得了,这代表自性里面的宝贝。

  时贫穷子、游诸聚落,经历国邑,遂到其父所止之城。

  这个时候,这个小孩离开家几十年,做乞丐讨饭讨到家门口,正好讨到自己的家。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遇到了佛法,就是找到了回家的路,通过佛法修行找到回家的路,要抓住这个机会。

  父母念子,与子离别五十余年,

  代表佛念众生,像《阿弥陀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佛念众生是没有间断的,如母忆子。

  而未曾向人说如此事,但自思惟,心怀悔恨,自念老朽,多有财物,金银、珍宝,仓库盈溢,无有子息,一旦终没,财物散失,无所委付,这个告诉我们,佛住世的时候、佛在时候,可以帮助我们众生明心见性,佛不现前的时候,众生没有这个机会。什么叫“百千万劫难遭遇,无上甚深微妙法”,我们想开悟,一定要让佛菩萨帮助我们。

  是以殷勤、每忆其子。复作是念:“我若得子、委付财物,坦然快乐,无复忧虑。”

  通过这个佛法打开我们的自性宝藏,如果没有佛,众生不可能见性、不可能明心见性;

  世尊,尔时穷子、佣赁展转、遇到父舍,住立门侧。遥见其父、踞师子床,宝几承足,诸婆罗门、刹利、居士、皆恭敬围绕,以真珠璎珞、价值千万,庄严其身,吏民、僮仆,手执白拂,侍立左右。覆以宝帐,垂诸华幡,香水洒地,散众名华,罗列宝物,出内取与,有如是等种种严饰,威德特尊。

  这个大户长者的儿子,其实不是真穷,他是冤枉穷,见到自己的家如此的富贵、豪华、庄严,他不敢认。《华严经》讲“不读华严不知道佛家之富贵”,这个佛家指的就是自己的,不敢接受;

  穷子见父有大力势,不知道是自己的父亲

  即怀恐怖,悔来至此。他觉得不是我待的地方

  窃作是念:“此或是王、或是王等,非我佣力得物之处,

  (穷子认为)这个是国王待的地方,不是我能待的地方。众生不晓得自己的佛性,不晓得自己和佛是一样的,不晓得西方世界和我们的关系很密切,不晓得华藏世界是我们的本来面目。众生的下劣心,《观无量寿经》讲“是心是佛,是心做佛”,不晓得我们的心可以做佛,做人、下地狱、做佛,是同一个心。(穷子)有下劣心不敢承当,无量无穷无尽的宝藏不敢拿,表面得一点,以为自己了不起,佛说我们是可怜愍者,这个道理很深很深。

  不如往至贫里,习惯了做凡夫

  肆力有地,衣食易得,若久住此,或见逼迫,强使我作。”作是念已,疾走而去。时富长者于师子座,见子便识,

  见到自己的儿子就认识,但是儿子不认识父亲。

  心大欢喜。即作是念:“我财物库藏、今有所付,我常思念此子,无由见之,而忽自来,甚适我愿,我虽年朽,犹故贪惜。”

  这个贪惜是(佛陀)愍忴众生,希望我们众生早点成就。

  即遣傍人,急追将还。尔时使者,疾走往捉。穷子惊愕,称怨、大唤:“我不相犯,何为见捉?”

  这个穷子不晓得福报现前,他本来是大富家庭的小孩,小的时候离家出走,而且长年做乞丐做习惯了,现在讨饭讨回自己的家,不晓得是请他回家,有卑劣心,佛讲的这些道理是帮助我们回去,穷子不知道;

  使者执之愈急,强牵将还。于时穷子,自念无罪,而被囚执,此必定死,转更惶怖,闷绝躄地。父遥见之,

  父代表佛陀、智慧。

  而语使言:“不需此人,勿强将来,以冷水洒面,令得醒悟,莫复与语。”所以者何。父知其子、志意下劣

  凡夫不晓得我们自己的心可以做佛。

  自知豪贵、为子所难,一下子给他,(穷子)不能够接受。

  审知是子,而以方便,不语他人、云是我子。使者语之:“我今放汝,随意所趋。”穷子欢喜、

  穷子到了自己家门口都不晓得回家,还继续做乞丐。

  得未曾有,从地而起,往至贫里、以求衣食。

  有人遇到佛法,(佛陀)给了我们做佛的机会,(我们)还是愿意做六道凡夫;

  ‘尔时长者将欲诱引其子、而设方便,

  父亲还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用种种办法(八万四千法门)而示方便。

  密遣二人、形色憔悴、无威德者:

  派两个人化妆和穷子一样,帮助他提升。

  “汝可诣彼,徐语穷子,此有作处,倍与汝值。穷子若许,将来、使作。若言、欲何所作,便可语之,雇汝除粪,

  派两个佣人化妆成乞丐,请他儿子到自己家来做工,从最基本的做起。

  我等二人、亦共汝作。”时二使人即求穷子,既已得之,具陈上事。

  派去的人找到这个穷子,把这个情况和他说。

  尔时穷子先取其价,寻与除粪。其父见子,愍而怪之。

  穷子的心是很下劣的,遇到佛法不敢承担。

  又以他日,于窗牖中、遥见子身,羸瘦憔悴,粪土尘坌,污秽不净。即脱璎珞、细软上服、严饰之具,更著粗敝垢腻之衣、尘土坌身,右手执持除粪之器,状有所畏。语诸作人:“汝等勤作,勿得懈息。”

  应以什么身得度而现什么身,如果这个大富长者直接(以富者身份)和穷子说话,穷子接受不了,所以把衣服换掉,穿破衣服,和我们一样。释迦牟尼佛完全可以,以富贵来度我们,但是怕有些人自卑心,因此佛陀过最简单的物质生活,让一切人都可以亲近佛陀。如果佛每天在皇宫可不可以度众生呢,也是可以的,但是有些人卑劣心不敢接近,所以佛是一无所有,来跟我们、帮助我们,让我们之间没有产生距离。

  以方便故,得近其子。后复告言:“咄、男子,汝常此作,勿复余去,当加汝价。诸有所需、盆器米面、盐醋之属,莫自疑难,亦有老敝使人、需者相给,好自安意,我如汝父,勿复忧虑。所以者何。我年老大,而汝少壮,汝常作时,无有欺怠、嗔恨怨言,都不见汝有此诸恶、如余作人,自今已后,如所生子。”即时长者、更与作字,名之为儿。

  佛度众生用爱语利行,让穷子产生亲切感。

  尔时穷子、虽欣此遇,犹故自谓、客作贱人。

  他的卑劣心还没有完全放下

  由是之故,于二十年中、常令除粪。过是已后,心相体信,入出无难,然其所止、犹在本处。’

  明白这段经文,佛其实把我们的善根不断提升,一直提升到可以做佛;

  ‘世尊,尔时长者有疾,自知将死不久。语穷子言:“我今多有金银珍宝,仓库盈溢,其中多少、所应取与,汝悉知之,我心如是,当体此意。所以者何。今我与汝,便为不异,宜加用心,无令漏失。”尔时穷子,即受教敕,领知众物、金银珍宝、及诸库藏,而无希取一餐之意,

  穷子从最低层做起,做了二十多年做成管家,(父亲)把一切都交给他,但是他还不知道,这个家是他自己的。

  然其所止,故在本处,下劣之心、亦未能舍。复经少时,父知子意,渐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慢慢培养。

  临欲终时、而命其子、并会亲、族、国王、大臣、刹利、居士,皆悉已集,即自宣言:“ 诸君当知,此是我子,

  父亲快离开的时候,跟他确定是父子关系。

  我之所生,于某城中、舍吾逃走,伶俜辛苦、五十余年,流浪几十年其本字某,我名某甲,昔在本城、怀忧推觅,忽于此间、遇会得之,

  我们六道众生无量劫轮回,得到了佛法、找到了回家之路,要敢于承担。

  此实我子,我实其父,今我所有一切财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内,是子所知。世尊,是时穷子闻父此言,即大欢喜、得未曾有,

  为什么刚开始,(佛陀)不把“家产”给他,他接受不了。一定要经过这么长的时间,才敢承担这个大法,为什么很多人不信佛,就是不能相信自己能做佛,《华严经》讲“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烦恼习气覆盖,经过几十年在做什么?烦恼无边誓愿断。烦恼一拿掉,(发现)我们本来就是佛,《法华经》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而作是念,我本无心、有所希求,今此宝藏自然而至。”‘世尊,大富长者、则是如来

  佛用很多年培养什么,就是培养我们的善根,告诉我们这个善根是可以做佛的,而我们的下劣心,长期在六道里面。

  我等皆似佛子,如来常说、我等为子。世尊,我等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三恶道三苦;

  迷惑无知,乐著小法。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捐除诸法戏论之粪,我等于中勤加精进,得至涅槃一日之价,既得此已,心大欢喜,自以为足,便自谓言:“于佛法中勤精进故,所得宏多。”然世尊先知我等心著敝欲,乐于小法

  我们众生刚开始根性劣,你讲殊胜的,他不能接受。

  便见纵舍,不为分别、汝等当有如来知见宝藏之分。世尊以方便力、说如来智慧,我等从佛,得涅槃一日之价,以为大得,于此大乘,无有志求。我等又因如来智慧,为诸菩萨,开示演说,而自于此无有志愿。所以者何。佛知我等心乐小法,

  应以什么身得度现什么身,随心应量,随众生心应量,为什么开始说这些小法,是众生要,然后才能帮助我们逐步提升。

  以方便力、随我等说,而我等不知真是佛子。今我等方知世尊于佛智慧、无所吝惜。

  不是佛开始吝啬,不愿意把大法讲出来,是我们众生的根性下劣,不能接受不二法门,所以要分几步走。

精彩推荐
推荐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