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要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要(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满足千人。菩萨摩诃萨十千人俱。以大庄严而自庄严。皆悉已住不退转地。】
自‘如是我闻,至菩萨摩诃萨十千人俱’,此有六种因缘,亦曰六种成就。如是为信成就,我闻为闻成就,一时为时成就,佛为能说法的主成就,在某处为处成就,与大比丘及菩萨众俱为众成就。
此为结集经人之语,非是佛语,故曰证信序。世尊将入涅槃,阿难请问世尊,结集经时,经首应安何语。佛答一切经首,皆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些大众宣说此经。
舍卫译曰丰德,系波斯匿王所都之国。祇树是言园中之树,系波斯匿王的太子只陀所布施的。给孤独即悉达长者,以周给孤独故得名。此园系给孤独长者所施,故名给孤独园。
比丘有三义,一、乞士:上乞法以养慧命,下乞食以养色身。比丘托钵乞食清净自活,于己可除其我慢、精进佛道,于众生可除其悭贪令修布施为作福田。二、破恶:比丘出家受具,破身口七支恶。三、怖魔:比丘出家,佛眷属增盛,故魔生恐怖。
比丘系梵语,因其多义故不翻。
大比丘是赞叹意,大有大多胜三义。大者,言是等比丘,人天所敬,有学小乘中至尊。多者,言是等比丘,博学多闻,强记广识,遍通内外经典。胜者,言是等比丘,知见殊胜,出过九十六种外道。
菩萨摩诃萨,翻译为大菩萨。有人说是地上菩萨,有人说是八地以上菩萨。
菩萨摩诃萨具云应为菩提萨埵摩诃萨埵,萨埵者译为有情。大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于大有情众中,定当为上首,故复名摩诃萨。
又云,‘大有情众者,谓住种性,第八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地,及初发心乃至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是名大有情众。’
所谓种性有五,一、习种性,是十住位菩萨。二、性种性,是十行位菩萨。三、道种性,是十回向位菩萨。四、圣种性,是十地位菩萨。五、等觉性,等觉位菩萨。今云住种性,便是从住位以上菩萨便是大有情。
第八预流,便是四双八辈之圣人。从第八预流向算起,历经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从阿罗汉果算到预流向,故曰第八预流,这些圣人都是大有情众。
再向上乃至独觉地,独觉地便是辟支佛。若准前文,应包含独觉向。
初发心乃至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初住位菩萨名发心住菩萨,故即从初住算起。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是八地菩萨。因为八地以上入无功用道,故名不退转地。
故八地以还之菩萨及二乘圣人,皆为大有情众。若准这段经文,菩萨摩诃萨应为八地以上的大菩萨。
大庄严者,福慧二种庄严也。因为这二种庄严能圆满无上佛道,故名大庄严。欲圆满福庄严,应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五种波罗蜜。欲圆满慧庄严,应修般若波罗蜜。这些大菩萨,都以六度万行而自庄严。皆悉已住不退转地。就一般而言,不退有三,即一、位不退,二、行不退,三、念不退。依弥陀要解,位不退,入圣流不退堕凡夫。行不退,恒度众生,不退堕二乘。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今约地上菩萨言,初地至六地,习行有时不进,名为行退。七地名远行地便无行退,然犹是有功用道,或起爱习气,故名念退。八地以上入无功用道,永绝三种退,故名不退转地。
【其名曰弥勒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无碍辩菩萨。不舍担菩萨。与如是等大菩萨俱。】
略举菩萨名。
【文殊师利童真菩萨摩诃萨。明相现时从其住处来诣佛所。在外而立。】
童真菩萨,自然一于真如法性,不假功用也。童真又曰童子,在明入于无功用道也。
明相现时,即黎明时分。黎明时分文殊师利菩萨,来到佛所在外而立。
【尔时尊者舍利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大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拘絺罗。如是等诸大声闻。各从住处俱诣佛所。在外而立。】
次列声闻,余经多是先列声闻,后列菩萨。今经以文殊欲宣般若大法,故先列菩萨,次及声闻。
于声闻人中,舍利弗智慧第一。于大菩萨中,文殊师利智慧最为第一,故经中先表此二人。诸大声闻,言舍利弗等皆回小向大之声闻也。略说声闻,有其四种。第一决定声闻,又曰定性声闻。此辈人久习小乘,今世遇佛,闻小乘教,道熟证果。今诸大声闻,皆非定性声闻。第二增上慢声闻,此辈人我慢甚重,薄有所得,谓为证果。实是未得言得,未证言证。第三退大声闻,此辈人本是菩萨,只为厌苦情深,中途心生厌畏,以至退大取小。舍利弗便是退大声闻。第四应化声闻,此乃佛及菩萨,以大悲心权巧示现,内秘己德,外现声闻。
诸大声闻,亦各来至佛所,在外而立。
【佛知众会皆悉集已。尔时如来从住处出。敷座而坐。告舍利弗。汝今何故。于晨朝时在门外立。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文殊师利童真菩萨。先已至此住门外立。我实于后晚来到耳。】
今欲明般若精微,须是大智慧者应机。文殊菩萨及舍利弗尊者,分别于菩萨及声闻众中,智慧最为第一,故世尊先问此二人。
非佛不知文殊先到,不过故意先问舍利弗耳。欲令舍利弗自示谦德,舍利弗虽于声闻众中智慧第一,然较文殊却是远逊不如。故曰我实于后晚来到耳。
【尔时世尊问文殊师利。汝实先来到此住处。欲见如来耶。文殊师利即白佛言。如是世尊。我实来此欲见如来。何以故。我乐正观利益众生。我观如来如如相。不异相不动相不作相。无生相无灭相。不有相不无相。不在方不离方。非三世非不三世。非二相非不二相。非垢相非净相。以如是等。正观如来利益众生。】
欲见如来者,是见法实相也,非是以色相取佛。色相随乎生灭,不能为众生作皈依,不能利益众生。故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诸法实相,亦即诸法如义,若人如是见,是为真见如来。实相即是诸法,诸法皆是实相,非是法有二,只怪众生见有差别而已。众生根机不同,所以同样面对佛,有见如来,有不见如来也。
诸法实相是佛法身,所谓法身者,非是报化以外另有法身,而是报化即法身也,故曰报法身化法身。故大菩萨以机圆故面对报化即见法身。小机凡夫以钝根故,虽是法身,却见化佛。故报化即是法身,众生有见不见而已。若谓报身化身以外另有法身,则法身当有生灭,既有生灭岂是法身?
法身常住尽于未来,故能为众生作无尽皈依。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云,众生当皈依法身佛。因为报化幻现,法身为实,唯有真实始能为众生作无尽皈依而利益众生。故经云我乐正观利益众生。
所谓正观者,是观诸法空相。若人能正观诸法空相,便知诸法假相幻有。若知诸法假相幻有,便知诸法如如不二不异。即此诸法空相,名为菩提,名为法界,名为如来。若不如此观者,便是邪观。
诸法空相者,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者,成就一切事功也。离一切相者,不著一切虚妄也。以离一切相,故诸法如如不二不异。故经云我观如来如如相,不异相。
以诸法不异相离一切相故,所以说不动相,不作相,无生相,无灭相,不有相,不无相。若谓有动相作相生相灭相有相无相,皆是著相,皆是差异相。
在方离方,是著于空间相。三世非三世,是著于时间相。若不著空间相亦不著时间相,则一切法无二相,亦无不二相。无垢相亦无净相。如是一切相皆离,是如实空义。如实空即菩提,即法界,即如来。如果稍著于相,应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著相之人,必住有法。住于有法,故有生死轮转无穷。为度有情生死流转,故必须正观诸法空相。正观诸法空相,便是见于如来。故曰我实来此欲见如来,何以故,我乐正观利益众生。以如是等正观如来利益众生。
【佛告文殊师利。若能如是见于如来。心无所取亦无不取。非积聚非不积聚。】
佛告文殊师利说,若能如是见于实相而见如来,则心于诸法无所取亦无不取了。一切法皆空,故无所取。而此‘空’亦空,故无不取。
一切法即空是真谛,空即一切法是俗谛。真谛即俗谛,俗谛即真谛,不二不别。真谛是体,俗谛是用,体为用之体,用为体之用。约‘体用’,则不二二。约‘用体’,则二不二。故若坏俗谛,即坏真谛。所以佛印证善现说‘具寿善现,智慧甚深,不坏假名而说法性。’法性者无所取,不坏假名者无不取。
十二因缘,缘受生爱,缘爱故取,缘取故受后有。如果没有无明爱烦恼为因缘,则虽行而不受后有。故菩萨摩诃萨,以实智故,于一切法无所取。以权智故,入生死度一切众生。此等菩萨,皆是破无明证法性深达实相的大菩萨。
所谓积聚是蕴相,亦即因缘和合相。如华严经云法非和合不和合。何以故?于诸法空相当中,无有和合,亦没有不和合。若说和合是增语,若说不和合还是增语。故大般若经云‘一切法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空相)。谓变碍为色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领纳是受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取相是想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造作是行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了别是识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苦恼积聚是蕴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
修道证灭原无苦恼积聚,然而造集受苦,六道不爽,故曰非积聚非不积聚。众生迷惑,于毕竟空中妄受六道轮回,实可怜悯。永嘉大师说迷时分明有六道,觉后空空无大千。空空无大千,焉有积聚?六道分明,焉得不积聚?以是之故,众生应力求如实觉知,得见如来也。
【尔时舍利弗语文殊师利言。若能如是如汝所说。见如来者甚为希有。为一切众生故见于如来。而心不取众生之相。化一切众生向于涅槃。而亦不取向涅槃相。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而心不见庄严之相。】
为一切众生故见于如来者,即是文殊师利所说‘我乐正观利益众生’之意。虽为利益一切众生而求见实相,而心不取众生之相。何以故?因为于实相中,无有众生相可得也。一切相入于实相,同是一相,所谓无相。故金刚经说‘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因为众生者只是假名,自性本空而无有实法故。
涅槃即是无性,以无性故,故能尽虚空遍法界。以横遍竖穷故,所以是常住之法。常住而无性,无性而常住。故大般涅槃经略云,涅槃亦名无生,以无因缘故(因为因缘性空)。亦名无出,以无为故。亦名无作,以无造业故。亦名无相,以离妄故。以涅槃有如此义,所以化一切众生向于涅槃,而不取向于涅槃相。
大庄严者,是福慧二庄严。菩萨摩诃萨为度一切众生故,上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满足慧庄严;以度众生故,复满足福庄严。故曰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此二种庄严是第一义空,及至满足第一义空,故亦不见有庄严相,知所谓庄严只是假名。故经云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菩萨虽为众生发大庄严,而心不见庄严之相。
【尔时文殊师利童真菩萨摩诃萨语舍利弗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虽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心。恒不见有众生相。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而众生趣亦不增不减。假使一佛住世。若一劫若过一劫。如此一佛世界。复有无量无边恒河沙诸佛。如是一一佛若一劫若过一劫。昼夜说法心无暂息。各各度于无量恒河沙众生。皆入涅槃。而众生界亦不增不减。乃至十方诸佛世界。亦复如是。一一诸佛说法教化。各度无量恒河沙众生。皆入涅槃。于众生界亦不增不减。何以故。众生定相不可得故。是故众生界不增不减。】
舍利弗既赞文殊师利已,文殊菩萨印可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虽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心恒不见有众生相。何以不见有众生相呢?因为众生者,只是假名,实无有法名为众生。
何谓众生?众生者即是众因缘和合而生。然而因缘和合并不能生法。如果因与缘能生法,应是未和合时即能生法。如果因不能生,缘亦不能生,则因缘和合亦不能生法。所以中论说‘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四缘生诸法,更无第五缘。’
如果四缘和合能生诸法,应该有第五缘乃至余缘生出来。今四缘和合却没有第五缘生出来,是知四缘和合实无有生。故曰‘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生灭是因缘,于法无所有。’
不增不减经云‘众生者,即是无生。’既然一切法不生,所以佛说一切法空。
佛法所谓的空,是因缘义。若人不知因缘义,则此人不知真空义。所谓真空义者,即是第一义空。既然众生相皆空,那么于空中焉有增减?若人谓空有增减,岂非戏论?
所谓‘趣’是因缘相。因缘相幻有非实,犹如镜花水月。既是幻有非实,故曰性空。空非幻外之空,而幻有当下即是真空。法尔如是,名曰法界。众生迷惑执六根,缘六尘,生六识,由十八界虚妄分别法界。于无界中妄见诸界,于无生中妄落生死,以至于成众生界。而此众生界幻有非实,故不增不减。
假使一佛住世,若一劫若过一劫。释迦牟尼佛住世不过八十年,而住世一劫,则较世尊住世久矣。若过一劫,是言多劫。即是说假使一佛住世,若一劫若多劫。像这样一佛世界中,复有无量无边恒河沙诸佛,亦各住世一劫或多劫。昼夜说法,心不暂息。同时各各皆度无量恒沙众生入于涅槃,而众生界亦不增不减。总之,诸佛建水月道场,行如幻佛事,于毕竟空中,焉有增减?
乃至十方以下,是更进一层演说不增不减义。不但一佛世界如此,纵令十方诸佛世界亦复如此,于众生界犹是不增不减。为甚么原因呢?因为众生定相不可得故。众生随缘幻现,故无定相可得。假使众生有定相可得,则是常法,既是常法,即无因果。今众生相不定,随其因缘果报而幻现,幻现之法,非是实有,故不增不减。
【舍利弗复语文殊师利言。若众生界不增不减。何故菩萨为诸众生。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常行说法。文殊师利言。若诸众生悉空相者。亦无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众生而为说法。何以故。我说法中。无有一法当可得故。】
这段文是文殊菩萨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者,是菩萨摩诃萨,以不可得为方便而行甚深般若波罗蜜也。
为何舍利弗发问,而文殊师利却向佛回答呢?此有二意,一、此义甚深,非舍利弗智慧所能知,故不直接作答。二、向佛作答,有请佛印可意。
菩萨摩诃萨具大智慧,能以无所得为方便善巧而行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若以无所得为方便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成就一切功德而不取一切相。是为菩萨甚深智慧。
故大般若经云‘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五蕴等差别相转,是为法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蕴界处及诸缘起,若总若别是无常等,是为类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一切法假设名字,是为世俗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他有情心心所法,及修行证灭,是为他心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集应永断,是为集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苦应不生,是为苦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灭应作证,是为灭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道应修习,是为道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贪嗔痴尽,是为尽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有趣复不生,是为无生智。’
所以菩萨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善巧,圆净一切事功。虽成一切事功,而不著一切相。不著一切相,故曰诸法空相。是诸法空相,即一切法,泯一切相,故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乃至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若无众生云何说有众生及众生界。文殊师利言。众生界相如诸佛界。又问众生界者是有量耶。答曰。众生界量如佛界量。佛又问众生界量有处所不。答曰众生界量不可思议。又问众生界相为有住不。答曰。众生无住犹如空住。佛告文殊师利。如是修般若波罗蜜时。当云何住般若波罗蜜。文殊师利言。以不住法为住般若波罗蜜。】
佛为利益大众,乃与文殊菩萨反复问答。佛问若无众生,云何说有众生及众生界?文殊答言,众生界相如诸佛界。佛界者,法界也,法界者无界也。以无界故,所以无有一法不入法界。故众生界相如诸佛界。
众生界相是因缘幻现,幻现非实,仍是无界,故曰如诸佛界。
此地之‘如’字,不作如同解,而是如如义,如者不二不异也,众生界诸佛界不二不异,是一真法界义。一真法界者,即是不二。故法界不二,诸佛不二,菩提不二,乃至一切法不二,是为一真法界。不二即是如实空,故佛说诸法一相,所谓无相。是知不是于‘二’以外另有不二,而是一切差异法缘生无性,以无性故,于‘二’当体即是不二。所以佛以无分别智,能知一切差别法。
假使我们把‘如’字作如同讲,既说如同,自然是有二法了。既然得于二法,怎能说‘我说法中无有一法当可得。’呢?
佛又问众生界有量无量,答曰如佛界量。一真法界,非有量非无量。如实空非有量非无量,以一真法界如实空不可分别故。分别者,乃众生见,妄于无分别中见有分别。如果不生于见,便不见有量亦不见无量了。不见有量不见无量,是诸法毕竟空。而毕竟空中建立一切法,虽建立一切法,而一切法缘生无性皆归毕竟空。所以不得于毕竟空中妄生邪见,分别有量无量。故曰一切法既然不二,是无一切法。如此诸法空相,空相诸法。
佛又问众生界量有处所不?文殊答言不可思议。在心曰思在口曰议,不可得法言亡虑绝,故不可思议。既然言亡虑绝,何得谓有处所无处所?
佛又问众生界相为有住不?文殊答众生无住。众生界自性不可得,焉得有住?由此可以例知一切法悉皆无住。上文讲到不可思议,即此不可思议亦不可得,若有‘不思议’,便是住了。如此方名般若波罗蜜多,所以接著文殊师利回答佛说,不住法为住般若波罗蜜。
【佛复问文殊师利。云何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罗蜜。文殊师利言。以无住相。即住般若波罗蜜。佛复告文殊师利。如是住般若波罗蜜时。是诸善根。云何增长云何损减。文殊师利言。若能如是住般若波罗蜜。于诸善根无增无减。于一切法亦无增无减。是般若波罗蜜性相亦无增无减。世尊。如是修般若波罗蜜。则不舍凡夫法。亦不取贤圣法。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不见有法可取可舍。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涅槃可乐生死可厌。何以故。不见生死况复厌离。不见涅槃何况乐著。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不见垢恼可舍。亦不见功德可取。于一切法心无增减。何以故。不见法界有增减故。】
佛复问文殊菩萨,云何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罗蜜?因为文殊菩萨曾说‘我说法中,无有一法当可得。’既然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得法焉有住与不住?若谓不住于法,是说明有法可以不住了,如此说来,岂非前后矛盾。所以文殊师利答言,以无住相即住般若波罗蜜。所谓不住法者,是言不住于法相。法相是虚妄的,不住虚妄的法相,即是住般若波罗蜜。
佛又问文殊师利,若不住于相,则善根云何有增有减?一般说来,善根有三,即不贪不嗔不痴。行人修道,即是损贪欲而取不贪,损嗔恚而取不嗔,损愚痴而取不痴。故若修三种善根,即有善根相及增减相。若不住相,则善根怎会有增减呢?
经云清净心,为众德本,换句话说清净心即是善根之本。何谓清净心?离一切相即清净心。所谓一切相者,总说不出四种,即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若离四相,则一切相皆离。清净心即名般若心,故般若心即一切善根之本。此即众生本觉地,于本觉中本来清净,既无相亦无增减。贪嗔痴是众生不觉位,假修习力而达不贪不嗔不痴,是众生始觉位。所以于不觉与始觉时,可言有善根增减,然而本觉,则是廓然大净,无相无增减了。所以文殊菩萨言,若能如是住般若波罗蜜(即不住一切相),于诸善根无增无减,于一切法亦无增无减,乃至于此般若波罗蜜亦无增无减。
无增则无取,无减则无舍,故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不舍凡夫法,亦不取贤圣法。因为凡夫法贤圣法皆是假名相,无一法可得故。既无一法可得,故不见有法可取可舍。
因为这种道理,所以亦不乐涅槃不厌生死。为甚么呢?因为不见有生死,何况厌离?不见有涅槃,何况乐著!乃至亦不见垢恼可舍,亦不见功德可取。于一切法心无增减。
何以故?不见法界有增减故。因为法界者一界,一界者无界。既然无界,何有增减?故曰不见法界有增减。
世人多是执著增减见,常听人说,现在作战死这么多人,鬼界一定多得住不下了。其实一切法只是假名幻有,其性本空,本无生灭垢净增减,所以经云一切法空本不生。若人执有增减,便是于无生中妄落生死了。
【世尊。若能如是是名修般若波罗蜜。世尊。不见诸法有生有灭。是修般若波罗蜜。世尊。不见诸法有增有减。是修般若波罗蜜。世尊。心无悕取不见法相有可求者。是修般若波罗蜜。世尊。不见好丑不生高下不作取舍。何以故。法无好丑。离诸相故。法无高下。等法性故。法无取舍住实际故。是修般若波罗蜜。】
世尊,若能如是,是名修般若波罗蜜。此是总括以下所说,自不见诸法有生有灭,直至住实际故,皆是名修般若波罗蜜。
何故说是‘名’修般若波罗蜜多呢?原来所谓般若波罗蜜亦是假名,实无有法名般若波罗蜜,修般若波罗蜜之‘修’,亦是假名。大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遣一切法,亦遣此修,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以一切法空,故无有生灭增减。大般若经云,‘一切法空,说为法界,即此法界,说为菩提,法界菩提,俱离性相,由斯故,说一切法空。’既然一切法空,空中焉有生灭增减?
心无悕取,心有悕取便是有所得心。既然无有一法可得,故心无悕取。
不住一切相,即住般若波罗蜜,故不见法相有可求者。这样便是修般若波罗蜜。所以修般若波罗蜜须是看破放下,看破一切法如实空不可得,放下一切法不生悕取贪求,当下便是般若波罗蜜了。
不见好丑,因为一切法皆离相故。诸法因缘生,故我们所见者是因缘相,而非法相,因为因缘和合而法未生故。而此因缘复是因缘相,故知一切因缘当下即是空相。既是空相,焉有好丑可辨?
不生高下,因为等法性故。一切法不生不灭,故其性平等。一切法不二不异,故其性平等。一切法自性寂灭,故其性平等。一切法空,故其性平等。既然其性平等,焉有高下?见有高下者,是众生之见,岂是法性也。
不作取舍,因为住实际故。实际者,亦名真际、本际、无际、真如、法界、毕竟空等等。故实际者离我人,绝能所,是故无有取舍。
【佛告文殊师利。是诸佛法得不胜乎。文殊师利言。我不见诸法有胜如相。如来自觉一切法空。是可证知。佛告文殊师利。如是如是。如来正觉自证空法。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是空法中。当有胜如而可得耶。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如汝所说是真法乎。佛复谓文殊师利言。阿耨多罗是名佛法不。文殊师利言。如佛所说。阿耨多罗是名佛法。何以故。无法可得名阿耨多罗。文殊师利言。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不名法器。非化凡夫法。亦非佛法非增长法。是修般若波罗蜜。复次世尊。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有法可分别思惟。】
佛对文殊师利说,如此说来,是诸佛法岂非很殊胜吗?佛如此说,是欲使文殊菩萨更说般若深义。
文殊答言,我不见诸法有胜如相。胜如之如字,是语助词。即是说我不见诸法有殊胜相。如来自觉一切法空是可证知。一切法唯心所造,唯心所现,唯是一心。所以如来应等正觉,非依他语,而是自觉。相反地如有微尘许法从心外来,便是魔说。
所以如来证无上菩提不从外来,而一切众生所得净智,亦不从外来。甚至一切染法亦不从外来。为甚么呢?因为心外无法故,一切法唯心所造唯心所现唯是一心故。众生迷惑,自心还取自心所现之相。相由心现已是虚妄,而自心还取,是妄上加妄。且由此复生烦恼,岂非颠倒?
所以觉迷唯心,不关他物。若人向心外求觉,心外除迷,皆如愚人捕风捉影。故众生迷是自迷,诸佛觉是自觉。所以学佛人求无上佛法,如果不细究自心,只知向文字上求,境缘上求,实犹痴人捉影,只益自迷,无助正觉。
今此般若如实空义,即我真心。我此真心具有二用,曰不变,曰随缘。我心不变,历长劫而寂然,故曰竖穷三际。我心随缘,周法界而历然,故曰横遍十方。今我顺此心不变之性而称念弥陀名号,是上体无量寿也。今我顺此心随缘之性而称念弥陀名号,是上体无量光也。既曰光寿无量,体即横遍竖穷,十方诸佛,无非无量光无量寿。故我此真心即法界圆因,无量光寿即法界满果。南无法界藏身阿弥陀佛。
故一切法空义,唯佛自觉圣智究竟。所以文殊菩萨言,我于一切法,不见一切相,这种法空义,佛自觉圣智可以证知。
修行人切忌心外求法,只作文字功夫,逐文索句。应至诚痛切低下头来向自己心性上下功夫。须知凡夫堕入六道轮回,二乘取证有余涅槃,皆由不识自心之过也。
佛立即印可曰,如是如是,如来正觉,自证空法。
于是文殊师利问曰,既然一切法空,那么空法中当有胜如可得吗?佛既已印可,故赞叹文殊师利说,善哉,如汝所说,是真法啊!
接著佛又问文殊菩萨说,阿耨多罗是名佛法不?阿耨多罗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略称,翻译为无上正等正觉。‘阿’译作无,‘耨多罗’译作上,‘三’译作正,‘藐’译等,‘菩提’译作觉。
所谓无上,千万莫作‘最高’会,若作最高会便是有所得。须知无上便是不可得义,便是第一义空义。既是不可得第一义空,所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名无相。是以佛问文殊曰,所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否亦是‘名字’佛法呢?文殊师利答言,如佛所印可一切法空,所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是假名的佛法。
因为甚么呢?因为无法可得,‘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世尊于然灯佛以前,曾值遇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并皆承事供养无空过者,但是未蒙佛授记得证无上菩提。何故未蒙佛授记?因为彼时是以有所得心供养故。佛供养然灯佛,即蒙佛授记,当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因为佛以无所得心供养故。因为不得于法,即得无上菩提,故蒙然灯佛授记。
文殊师利言,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不名法器。如果照这样以不可得心修般若波罗蜜,便不能名为法器。如果名之为法器,便是有所得心。
既然一切法不可得,所以亦没有化凡夫法,亦没有无上佛法,亦没有增长法。既然没有这一切法,当然亦没有所谓法器了。所以实无有法名为阿罗汉,实无有法名为菩萨,实无有法名为佛。
大家千万莫闻一切法不可得即作断灭会。应知一切法不可得者,是毕竟净义。如此便是心净即法净,法净即心净矣。
复次世尊下,是文殊说明以不可得为方便修般若波罗蜜时,便不见有法可分别思惟了。所以大般若经说,若以不可得为方便修般若波罗蜜时,即离言语相文字相心缘相。若众生起分别思惟,只是分别思惟假名相而已。
【佛告文殊师利。汝于佛法不思惟耶。文殊师利言。不也世尊。如我思惟。不见佛法。亦不可分别是凡夫法是声闻法是辟支佛法。如是名为无上佛法。】
佛每每教诸众生,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何得于佛法不思惟,如果不思惟便是愚痴法。不过须是善思惟,莫作不善思惟。云何谓善思惟?云何谓不善思惟?善思惟者,以无所得为方便。以无所得为方便故,所以思惟一切法,不起分别想,如是名为善思惟。如果以有所得心,于诸法起分别想,便是不善思惟了。为甚么呢?因为以有所得心起分别想,则有贪有恚有痴。以有贪恚痴故,便造十种恶业。以恶业因缘,便堕三涂受苦。所以以有所得心,于法起分别想便是不善思惟。
佛问文殊菩萨,汝于佛法不思惟耶?文殊师利马上答不也世尊。如果于佛法不思惟,岂非落入愚痴法吗?不过文殊师利说,我思惟却是不见佛法,亦不分别这是凡夫法,这是声闻法,这是辟支佛法。这样不得一切法,于法不起分别想,是为无上佛法。因为无上佛法,即是不可得义。
【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凡夫相。不见佛法相。不见诸法有决定相。是为修般若波罗蜜。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欲界不见色界不见无色界不见寂灭界。何以故。不见有法是尽灭相。是修般若波罗蜜。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作恩者不见报恩者。思惟二相心无分别。是修般若波罗蜜。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大宝积经于此处有不见般若波罗蜜。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等十六字)不见是佛法可取。不见是凡夫可舍。是修般若波罗蜜。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凡夫法可灭。亦不见佛法而心证知。是修般若波罗蜜。】
前言不见于法不分别于法,今言不见诸法有决定相。因为一切法不二故,所以不见于法不分别于法,是修般若波罗蜜。因为一切相如幻故,所以不见于法不分别于法,是修般若波罗蜜。因为一切相如幻故,所以不见于相是修般若波罗蜜。
若一切法究竟,即无一切法分别相。因为一切法究竟,即尽诸幻。而一切诸相皆是如幻,故法若究竟,便无分别相。一切法相随缘幻有,皆无决定相可得。凡夫法若究竟,则无凡夫相。故大般若经云,若色法究竟,则无色相,若受想行识法究竟,则无受想行识相。佛法亦复如是,因为佛法究竟即是无相法。修此无相法,即是修般若波罗蜜。
欲界色界无色界称为三界,此三界皆依凡夫妄心所现,故曰三界如空华。既如空华相,故智者不见欲界,不见色界,不见无色界。
不见寂灭界,寂灭界即是涅槃界。涅槃界是对三界而立,今三界如幻,故涅槃界亦非有。何以故?因为法不二故,一法界故,毕竟空故,不可得故。所以说不见有法是尽灭相。
小乘人于三界外别求涅槃相,大乘人知三界如空华不可得即是涅槃界。故曰生死即涅槃,因为生死性空,性空即是涅槃。
不见作恩报恩者,作恩与报恩者皆是我人相。菩萨修般若波罗蜜,离我人众寿相,心无分别想,故不见作恩者与报恩者,因为思惟二相(我人)心无分别故。诸法不可得故无分别,诸法毕竟空故无分别,诸法如幻故无分别,诸法不二故无分别,诸法无决定相故无分别。
不见佛法可取,不见凡夫法可舍。佛法曰菩提,凡夫法曰烦恼。二乘人修行,是断烦恼证菩提,故有取有舍。菩萨摩诃萨知烦恼性空即是菩提,所以说烦恼即菩提。所谓烦恼即菩提者,不是说虚妄的烦恼即是菩提。要是那么讲,我们这烦恼的众生,现在就是佛了。这种说法,是执性废修,无有是处。须知烦恼究竟,即无烦恼相,妄相既离故曰菩提。而菩提究竟,亦无有相。故曰不见凡夫法可舍,不见佛法可取,是修般若波罗蜜。
不见凡夫法可灭,亦不见佛法而心证知。法本不有,故无有灭。佛法空寂,而心如幻,焉有如幻心能证空寂法哉?故经云,无上菩提,非是身证,亦非心证。因为身如木石,心如幻故。如是是修般若波罗蜜。
【佛告文殊师利。善哉善哉。汝能如是善说甚深般若波罗蜜相。是诸菩萨摩诃萨所学法印。乃至声闻缘觉学无学人亦当不离是印而修道果。】
佛赞文殊言,善哉善哉,汝能如是善说甚深般若波罗蜜相。
何谓甚深般若波罗蜜相?据大般若经云‘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用空为相,无著为相,无相为相,寂静为相,远离为相。’远离者,远离生灭垢净增减相也。
所以若论甚深般若波罗蜜相,即诸法真如(即诸法究竟)。法界、法性、不虚性(能持诸法,故曰不虚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等,皆是甚深般若波罗蜜相。
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妙法,能随顺一切法,都无有碍。故甚深般若波罗蜜以无碍为相。
此甚深般若波罗蜜,是三世诸佛母。甚深般若波罗蜜,能示现世间诸法实相。
是诸菩萨所学法印,菩萨所学法印者,即实相一法印也。
何故说乃至声闻缘觉学无学人,亦当不离是印而修道果呢?因为小乘三法印或是四法印,皆是实相一印的分别说。所以总说是实相一印,别说则曰三法印。如果实相一印外另有三法印,便成二法,非是佛法矣。所以声闻缘觉学无学人,亦当不离是印而修道果。
莫道声闻缘觉学无学人不离实相,即一切众生亦悉不离实相。不过凡夫为无明所覆,不能得见而已。因为凡夫虽具实相而不见,故在凡夫仅名曰佛性。
声闻依教,缘觉因理。然而教以理而立,理以教而明,故正确地说,应该是声闻依于理教,缘觉因乎教理。理教者出于佛之言教,闻言教而证道果,故名声闻,此论通乎小乘大乘,不过此处所指之声闻是专约小乘讲,此人久修四谛法,今闻佛说四谛而证道,故名声闻。教理者有佛无佛此理常存,有一辈人久修十二因缘,后遇佛世闻十二因缘的道理证果者,名为缘觉。于无佛世理固犹存,悟而证道者,名曰独觉。
学无学人亦有大乘小乘之不同。缘真之心,更有增进名学人。缘真之心已满,不复进求名为无学。如约大乘判,复有二种,一、约果上判,二、约因上判。约果上判,佛为无学,登地以上的菩萨称为学人。如果约因上判,八地以上的菩萨入无功用道,名为无学,七地以还是功用道,称为学人。
依本经所说,学无学人是指小乘而言。若依小乘说,三果是学人,四果是无学人。
【佛告文殊师利。若人得闻是法。不惊不畏者。不从千佛所种诸善根。乃至百千万亿佛所久殖德本。乃能于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
此文为佛称赞闻法不惊之功德。所种诸善根,善根有三,即不贪不嗔不痴。久殖德本,清净心是众德之本。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今更说般若波罗蜜义。佛言。便说。世尊。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法是应住是不应住。亦不见境界可取舍相。何以故。如诸如来不见一切法境界相故。乃至不见诸佛境界。况取声闻缘觉凡夫境界。不取思议相亦不取不思议相。不见诸法有若干相。自证空法不可思议。如是菩萨摩诃萨。皆已供养无量百千万亿诸佛。种诸善根。乃能于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缚不见解。而于凡夫乃至三乘不见差别相。是修般若波罗蜜。】
文殊菩萨欲更说般若义,先请于佛,佛听许曰,便说。因为佛未听许,未敢便说也。
菩萨摩诃萨,应以无住为方便安住般若波罗蜜。如果见法是应住,固然是有住了。见法是不应住,依然还是有住。一切法相不可得,所住能住亦不可得,故曰不见法是应住是不应住,为修般若波罗蜜。
亦不见境界可取舍相,因为一切境界,唯是心现。故唯识云,唯识无境。一切似境,皆是识现,所以不见境界可取舍相。
如诸如来不见一切境界相。既然无一切境界相,故诸佛自性清净第一义心离诸相。佛以离相心说离相法,故一切法即是心。而心亦离相,离相即是无相,无相亦离。到无所离处,即是诸佛自性清净第一义心。此第一义心,建立一切法,泯绝一切相。一切法境界相皆不可得,乃是自心所现。故诸如来不见一切法境界相。
既泯绝一切相,所以乃至不见诸佛境界。诸佛境界都不见,更何况声闻缘觉凡夫境界。此是应乎上文‘乃至声闻缘觉学无学人,亦当不离是印而修道果。’文殊师利更泯声闻缘觉学无学人境界相,复泯道果境界相。
不取思议相下,是说明此实相空法之印,不因相得,不依他语,而是无师自证者。如果此实相空法由外在的境界相证得,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由虚妄而证得者,怎会是自觉圣智?所以此实相空法不可思议。
如是菩萨摩诃萨下,称赞这种菩萨的善根深厚。像这样的菩萨,皆已供养无量百千万亿诸佛种诸善根,方能于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
不见缚不见解。缚解由心,非关余物。缚是心妄,解是心真。一心本来清净,无真亦无妄,故不见缚亦不见解。须知有解有缚,皆是法缚。既然解与缚的差别相俱空,当然亦无凡夫离缚得二乘解脱,二乘离缚得大乘解脱了。甚至无凡夫三乘的差别相可得。正如法华经云,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所以得旨者便是触目皆道,无有微尘许法而非实相,又何需实相法印呢?若谓有实相法印,岂非以实相印实相吗?若人不能得旨,不见实相固是妄,纵见实相亦是错。所以龙树菩萨有偈云‘若人知般若,是则得解脱,若不知般若,是亦得解脱。若人知般若,是则被法缚,若不知般若,是亦被法缚。’
【佛告文殊师利。汝已供养几所诸佛。文殊师利言。我及诸佛如幻化相。不见供养及与受者。】
佛问文殊,既然闻甚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是供养无量百千万亿佛所种的善根,那么你已供养几所佛呢?
文殊答言,一切法皆同幻化,我及诸佛亦如幻化相。所以不见供养及受供养者,如是不著相供养,是为法供养。
【佛告文殊师利。汝今可不住佛乘耶。文殊师利言。如我思惟不见一法。云何当得住于佛乘。佛言。文殊师利。汝不得佛乘乎。文殊师利言。如佛乘者。但有名字非可得亦不可见。我云何得。佛言。文殊师利。汝得无碍智乎。文殊师利言。我即无碍。云何以无碍而得无阂。佛言。汝坐道场乎。文殊师利言。一切如来不坐道场。我今云何独坐道场。何以故。现见诸法住实际故。佛言。云何名实际。文殊师利言。身见等是实际。佛言。云何身见是实际。文殊师利言。身见如相。非实非不实。不来不去亦身非身。是名实际。】
佛问文殊师利,难道你现不住佛乘吗?文殊回答说,如我思惟不见一法,怎得住于佛乘呢?因为不住一切法即住般若波罗蜜。一切法空,焉得有住?一法尚不可得,何况能住所住的二法呢?
佛问文殊师利,你不得佛乘吗?文殊回答,佛乘者但有名字,如幻如化,毕竟皆空。所以不可得,亦不可见。若我有可得心可见心,便如愚痴凡夫,唯知分别假名了。
佛问文殊师利,汝得无碍智吗?因为于一切法无得无见,便是无碍智呀。文殊答言,我即无碍,云何以无碍而得无阂(碍)?一切法唯是假名如幻如化,如是知一切法皆空,是故一切法悉是无碍。一切法无二,是故无碍。一切法不可得,是故无碍。一切法无相是故无碍。我文殊即是无碍,岂以无碍而得无碍呢?
佛问你坐道场吗?道场便是诸佛成等正觉的地方。释迦牟尼世尊的道场,便是尼连河边,菩提树下的金刚座。其余凡弘扬圣道的地方,亦名道场。所以寺庙亦称为道场。
文殊回答说,一切如来不坐道场,我今云何独坐道场?原来一切如来以法界为道场。云何法界?一切法空谓法界,一切法无相为法界,一切法不二谓法界。一切法空、无相、不二,又曰菩提。所以佛证无上菩提之处名道场。既然无上菩提是空,道场亦是空,所以无佛亦无道场,亦无佛坐道场。这便是甚深般若波罗蜜。
何以故?现见诸法住实际故。文殊师利言,如我以现量智慧所见,诸法皆住实际。实际者无际,无际者毕竟空也。于毕竟空中,焉有如来坐道场?
佛又问,云何为实际?文殊菩萨答言,身见等是实际。所谓身见等,是五种邪见,即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取见,今略说身见以例其余,故曰身见等。身见者即是我我所见,众生以此身见落入生死。大宝积经舍利弗问文殊师利曰‘若一切法皆法界体性,众生何处有污染净。法界体性无污净故。文殊言,是诸众生见身颠倒,安住我胜我所胜。是凡夫人发起我想,是众生等执著我想,及著他想,起心心数法。是心心数法,造作诸业,若业不善,是诸众生,行业因故,获得果报。’
佛又问,云何身见是实际?文殊答言,身见如相,非实非不实,不来不去,亦身非身,是名实际。
本来五阴皆空,于此空相中,无六根六尘六识。而众生迷惑,虚妄执著色为身,受想行识为心。以如是虚妄分别,堕入迷倒受生死苦。
然而众生之身见虚妄不实,以五阴皆空故。而此空相即是无际,故与实际不二不异。所以身见如相,即身见与实际不二不异相,亦即与空不二不异相。是以非实非不实,不来亦不去,亦身亦非身。何以说亦身亦非身呢?因为五阴幻有故曰亦身。幻有即是性空故曰非身。因为这种原因,所以身见等即是实际。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于斯义谛了决定。是名菩萨摩诃萨。何以故。得闻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相。心不惊不怖不没不悔。】
舍利弗亦称赞说若于这种道理确实了解决无疑惑,便是大菩萨了。因为唯有大菩萨,才能闻这种甚深般若波罗蜜相,不惊不怖不没不悔。不没是不迷,不悔是不疑。
【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得闻如是般若波罗蜜具足法相。是即近于佛坐。何以故。如来现觉此法相故。】
弥勒菩萨白佛言,假使有闻此般若波罗蜜具足法相,是即近于佛坐。闻此具足圆满法相,即有不惊不怖不没不悔意。何谓具足法相?即是圆满空相无相也。
如来现觉此法相故,是说如来成等正觉,便是觉此空相无相也。所以若有如此觉者,便是近于佛坐。意即不久亦当坐道场也。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得闻甚深般若波罗蜜。能不惊不怖不没不悔。当知此人即是见佛。】
文殊总结文义,若人闻此般若不惊怖没悔,此人便是见佛。
【尔时复有无相优婆夷白佛言。世尊。凡夫法声闻法辟支佛法佛法。是诸法皆无相。是故于所从闻般若波罗蜜。皆不惊不怖不没不悔。何以故。一切诸法本无相故。】
在家受五戒的女众,称为优婆夷。此优婆夷深达无相义,故称其为无相优婆夷。
凡夫法,声闻法,辟支佛法,佛法,乃至一切法皆是无相。既是无相,而名凡夫法声闻法辟支佛法佛法者,皆是假名。既是假名,故知名此一切法者实际皆空。所以经云说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
既然这一切法皆是无相,皆是假名,皆是空,所以闻此般若波罗蜜,皆不惊不怖不没不悔。
【佛告舍利弗。善男子善女人。若闻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心得决定不惊不怖不没不悔。当知是人。即住不退转地。若人闻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信乐听受欢喜不厌。是即具足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亦能为他显示。分别如说修行。】
佛告舍利弗,便是表示普告大众,所以佛接著说善男子善女人。
心得决定,便是说闻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心生决定信净信者。心得决定便是信而不疑的意思。乃至不惊不怖不没不悔,当知此人即住不退转地。
不退转有三,一、位不退,二、行不退,三、念不退。
位不退者。入圣流不退凡夫,此约小乘说。若约菩萨,万劫修行,入于住位为位不退。
行不退。有谓第八住至十向终为行不退。有谓入初地为行不退。依弥陀要解,恒度众生不堕二乘曰行不退。其余各家判教分际不一,故不详述。
念不退。有谓登地菩萨是念不退。有谓八地以上入无功用道,任运而进为念不退。弥陀要解谓心心流入萨婆若海名念不退。在因名般若,在果名萨婆若。
若依观无量寿佛经妙宗钞曰,破见思名位不退,伏断尘沙名行不退,破无明名念不退。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经说‘不退转菩萨毕竟不堕诸恶趣,不受女人之身……’
不堕恶趣,初果须陀洹人即已不堕。不受女人之身是初地菩萨。因为菩萨地持经有云,菩萨于初僧祇劫,已舍女身。初住至十回向是初僧祇,初地至七地是第二僧祇,八地至十地是第三僧祇。所以初僧祇满应是初地。
今观本经经文,未说明是位不退行不退,或是念不退,故不敢遽下断论。不过寻上文经义及观下经文,应是初地以上,或是八地以上的菩萨。因为上文已说‘即近佛坐’,和‘即是见佛’。下文接著说‘即是具足六波罗蜜’,可见不退转地,是念不退的菩萨。
檀即布施波罗蜜,尸即持戒波罗蜜,羼提即忍辱波罗蜜,毗梨耶即精进波罗蜜,禅即禅定波罗蜜。此五皆因般若波罗蜜,得称波罗蜜。故闻甚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信乐听受欢喜不厌,是即具足六波罗蜜。
前五波罗蜜修福庄严,般若波罗蜜修慧庄严。六波罗蜜具足,可以具足福慧二种庄严。所以本经于序分中便说‘菩萨摩诃萨十千人俱,以大庄严而自庄严,皆悉已住不退转地。’
亦能为他显示分别如说修行,是明化他行也。
【佛告文殊师利。汝观何义。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文殊师利言。我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不住佛乘。云何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我所说即菩提相。佛赞文殊师利言。善哉善哉。汝能于是甚深法中巧说斯义。汝于先佛久种善根。以无相法净修梵行。文殊师利言。若见有相则言无相。我今不见有相。亦不见无相。云何而言以无相法净修梵行。】
此一段文是文殊师利说明无所得即是无上菩提,无所住即住无上菩提。佛言汝观何义为得无上菩提,为住无上菩提?文殊答言无得无上菩提。空即菩提,空即无上,焉有得于空者?故文殊言我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无得无住,却正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不住佛乘,乘有运载义,可至无上佛果,可因而得无上菩提,故曰佛乘。菩萨乘何法而证无上菩提?一切诸菩萨摩诃萨皆乘甚深般若波罗蜜,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此甚深般若波罗蜜无生无灭无相无为,故无所住。所以不住一切法,即假名住般若波罗蜜。故文殊师利言,我不住佛乘,云何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我所说的无得无住,便是菩提之相。
佛赞叹文殊师利菩萨,汝能于甚深法中,善巧宣说此义。汝于过去佛所久种善根。以此无相法修此梵行。梵行照一般说来断淫欲修清净行便名梵行。修梵天之法即名梵行,因为梵天即断淫欲法。修慈悲喜舍可生梵天,故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亦名四种梵行。但是佛赞文殊师利久修梵行者,非是言修梵天行也。菩萨为利他故,能为一切不善行之对治,而修离过清净故名梵行。
文殊师利言下,明不见一切相即见般若波罗蜜。以甚深般若波罗蜜故,所以不见有相,不见无相。既然如此,怎能说以无相法净修梵行呢?
【佛告文殊师利。汝见声闻戒耶。答曰见。佛言汝云何见。文殊师利言。我不作凡夫见不作圣人见。不作学见不作无学见。不作大见不作小见。不作调伏见不作不调伏见。非见非不见。】
此一段文,明不见一切法即见般若波罗蜜,故于声闻戒不作凡夫见,不作圣人见,不作学见无学见。因为声闻乘人,即作凡见圣见学见无学见。甚至菩萨于声闻戒不作大见不作小见,不作调伏见,不作不调伏见,乃至非见非不见。如此离一切见而见声闻戒,是菩萨以般若智慧观声闻乘。
【舍利弗语文殊师利言。汝今如是观声闻乘。若观佛乘当复云何。文殊师利言。不见菩提法。不见修行菩提及证菩提者。】
舍利弗是声闻乘人,所以问曰,你既以般若智慧如此观声闻乘,那么你观佛乘又当如何?文殊答言,不见菩提法,不见修行菩提及证菩提者。六波罗蜜是菩提法,菩萨修六度万行是修菩提行,佛是证菩提者。换句话说,若以般若波罗蜜观佛乘,便不见菩萨法,不见菩提行,不见佛。
【舍利弗语文殊师利言。云何名佛。云何观佛。文殊师利言。云何为我。舍利弗言。我者但有名字。名字相空。文殊师利言。如是如是。如我但有名字。佛亦但有名字。名字相空即是菩提。不以名字而求菩提。菩提之相无言无说。何以故。言说菩提二俱空故。复次舍利弗。汝问云何名佛。云何观佛者。不生不灭不来不去。非名非相。是名为佛。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唯有智者乃能知耳。是名观佛。】
舍利弗闻不见证菩提者,于是问文殊师利说,那么怎样名佛?你又怎样观佛呢?
文殊菩萨反问舍利弗说,我先问你,怎么样是我?舍利弗回答说,‘我’者但有假名,而无实法,所以这个假名字相是空的。
于是文殊师利说,是的是的,和‘我’一样但是假名,佛亦但有假名。如此名字相空,即是菩提。如此说来一切皆空,所以无菩提法,无菩提行,亦无有佛。故无有证菩提者,如经云‘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彼诸众生是计著见。何以故?如来不二,菩提亦不二,不二者不能觉悟于不二。故一切法空即是菩提。’
故曰不以名字而求菩提,菩提之相无言无说,因为言说菩提二俱空故。
复次舍利弗下,是文殊师利回答舍利弗云何名佛,云何观佛。不生不灭不来不去非名非相,是名为佛。此之名佛者,是名法身佛。由法身而有报身,由报身而起化身。所以报身即报法身,化身即化法身,既然法身不生不灭,故报化佛究竟,亦不生不灭不来不去非名非相。
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众生五阴身相,皆幻有假相。若论究竟,则是五阴皆空。如是空相,即是五阴实相。如此实相,即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非名非相,故曰观佛亦然。像这种观佛,唯有具甚深般若智慧者,乃能知耳。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如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非初学菩萨所能了知。文殊师利言。非但初学菩萨所不能知。及诸二乘所作已办者亦未能了知。如是说法。无能知者。何以故。菩提之相。实无有法而可知故。无见无闻无得无念。无生无灭无说无听。如是菩提。性相空寂。无证无知无形无相。云何当有得菩提者。】
舍利弗白佛言,如文殊师利说这么深的般若波罗蜜,不是初学菩萨所能了解的。文殊师利言,不但初学菩萨不能了解,就算是二乘所作已办的人,亦不能了知。
二乘人所作已办,是证得五分法身的人。此时子缚已断,果缚犹存名得有余涅槃。如果灰身灭智,便名入无余涅槃。五分法身者,是戒法身,定法身,慧法身,解脱法身,解脱知见法身。解脱知见法身便是自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为甚么说所作已办的人亦未能了知呢?因为如是说诸法皆空的菩提相,是无有能知者。何以故?如此菩提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实无有法而可知故。这种菩提之相,无见无闻,无得无念,无生无灭,无说无听,何以故?因为菩提相空故。故曰如是菩提性相空寂无证无知无形无相,云何当有得菩提者?
【舍利弗语文殊师利言。佛于法界。不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文殊师利言。不也舍利弗。何以故。世尊即是法界。若以法界证法界者即是诤论。】
舍利弗问曰,佛于法界难道就不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吗?如果那样说不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佛,那么一切众生亦于法界,亦未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岂不众生亦可称为佛了吗?
文殊师利回答说,不也舍利弗。因为世尊即是法界,佛与法界不二,焉有以法界证法界的道理?如果以法界证法界,便是诤论。
一切法空,于空中无有诤论,若起诤论即是有法。一切法无相,于无相中无有诤论,若起诤论即是名相。一切法不二,于不二中无有诤论,若起诤论便是二法。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得故无诤论,若起诤论即落有所得。
【舍利弗。法界之相即是菩提。何以故。是法界中无众生相。一切法空故。一切法空即是菩提。无二无分别故。舍利弗。无分别中则无知者。若无知者即无言说。无言说相。即非有非无非知非不知。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何以故。一切诸法不见处所。决定性故。】
法界之相即是菩提,法界之相,缘起相也。而缘起相如幻非实,所以即是空相,而空相即是菩提,故曰法界之相即是菩提。以下是文殊菩萨自作解释。何以故?是法界中无众生相。因为众生相者,缘起幻有皆是空相,故曰无众生相。如此一切法空相,即是菩提,皆无二无分别。
既是无二无分别,所以无有知者。因为若有知者,必有能所,若有能所,即是有二有分别。今法界无二无分别,所以无有知者。
若无知者即无言无说,因知始有言说。今无知者,岂有言说?无言说故无诤论。
无言说相,即非有非无,非知非不知。说有说无,说知说不知,皆是言说,皆是诤论。今法界菩提俱空,故无言说无诤论。一切诸法皆是如此,所以说一切法悉空。
一切诸法不见处所决定相,是因为一切诸法幻有非实,体性皆空,故不见处所决定性。
【加逆罪相不可思议。何以故。诸法实相不可坏故。如是逆罪亦无本性。不生天上不堕地狱亦不入涅槃。何以故。一切业缘皆住实际。不来不去非因非果(大宝积经作非因果非不因果)。何以故。法界无边无前无后故。是故舍利弗。若见犯重比丘不堕地狱清净行者不入涅槃。如是比丘非应供非不应供。非尽漏非不尽漏。何以故。于诸法中住平等故。】
逆罪有五种,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恶心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此五种逆罪又名五无间业。因为犯五逆人,定堕无间地狱。
逆罪相不可思议,何谓不可思议?空则不可思议,离名相则不可思议,无所得则不可思议。在心曰思,在口曰议,空无相不可得法,悉皆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曰不可思议。换句话说,逆罪相亦是空,无相,不可得的。
但是我们要知道,所谓逆罪不可思议,不是说造了五逆罪不受报,而是说法界毕竟空中,本无逆罪亦无地狱罪报,而是众生妄造罪业妄受果报。虽然妄造罪业妄受果报,而法界依然湛寂。譬如大海水因风起浪,虽然波浪滔天,而水性不动。但是水性不动,并非大海不起波浪。故水随波动,波原是水。众生妄造罪业妄受苦报亦复如是,有妄因必有妄果,若不受虚妄果报,须是不造妄因。若造罪因,必受苦报,虽受苦报而法界湛然。所以一念妄心起,法身随六道。轮转六道,而法身未动,何以故?法身空寂故,诸法实相不可坏故。
如是逆罪亦无本性下,是约空相而论,亦即约实相而论。我们千万不可执妄为真,以为无有罪因苦报。如果执妄为真,便是颠倒妄执了。
若以实相而论,则逆罪亦无本性,亦无生天上,亦无堕地狱,亦无入涅槃,因为一切皆空故。所以说一切业缘皆住实际,不来不去,非因果非不因果。实际即是空相,故不来不去,非因果非不因果。若说有因果,或者说无因果,皆是落入有法。
何以故?法界无边无前无后故。有边有前有后,皆是有际,而实际者无际。法界即是实际,所以法界无边无前无后。
舍利弗下明一切法住于实际,故犯重比丘不堕地狱,清净行者不入涅槃,如是比丘非应供非不应供,非尽漏非不尽漏。因为诸法住平等故。所谓平等,即是性空义,如幻义,不二义,无相义,不增不减义,无生无灭义,无分别义,无所有义。
【舍利弗言。云何名不退法忍。文殊师利言。不见少法有生灭相。名不退法忍。】
不见有少法生灭,即是无生法忍。所谓忍者,即是安住不动,不为外境所坏也。
小乘人证得分段无生,亦得谓证无生法忍,然分段无生有生灭相。大乘菩萨入中道义,证得变易无生,变易无生者无生灭相,故文殊菩萨回答舍利弗说不见少法有生灭相,名不退法忍。
【舍利弗言。云何复名不调比丘。文殊师利言。漏尽阿罗汉。是名不调。何以故。诸结已尽更无所调故名不调。若过心行名为凡夫。何以故。凡夫众生不顺法界。是故名过。】
不调之调字,是调伏义,调和身心伏诸烦恼是名调伏。舍利弗问何为不调比丘,文殊答言是漏尽阿罗汉。因为漏尽阿罗汉诸结已尽,更无所调故名不调比丘。
漏是烦恼异名,生于三界皆名为漏。漏尽即是烦恼断尽再不生于三界。
阿罗汉有三义,一、应供,二、杀贼,三、无生。此三因人而有差别,有阿罗汉,大阿罗汉,佛,三者的不同。阿罗汉应供是应受人天供养。大阿罗汉应受人天及界外圣人供养。阿罗汉杀贼,是破见思烦恼。大阿罗汉则破见思尘沙渐及无明。阿罗汉无生,是证分段无生。大阿罗汉既无分段生死,同时渐了变易生死。
佛是真正大阿罗汉,福被九道众生是名应供。断尽五住烦恼是名杀贼。于二边无所著是名无生。
诸结已尽之结,即烦恼异名。
若过心行是名凡夫,所谓‘过’,下文自作解释,谓凡夫众生不顺法界是故名过。法界者空义,不顺法界则落于有法,落于有法则起惑造业受苦,故名为过。
众生落于有法,其心行便有十种过。于心则有贪,嗔,痴。于行则有杀,盗,邪淫,恶口,妄言,绮语,两舌。阿罗汉诸结已尽,不复再生于三界,所以无此十种心行之过。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汝今为我善解漏尽阿罗汉义。文殊师利言。如是如是。我即漏尽真阿罗汉。何以故。断求声闻欲及辟支佛欲。以是因缘故名漏尽得阿罗汉。】
这一段文中,文殊菩萨寓有褒大贬小之意,故曰我即漏尽‘真’阿罗汉。声闻缘觉虽不漏于分段生死,却漏于变易生死。虽不漏于三界,却漏于偏真。文殊师利断求声闻欲及辟支佛欲,二死已尽,涅槃四德已圆,故是漏尽真阿罗汉。
文殊师利菩萨,原已成佛,号龙种上尊王如来。为辅佐世尊弘化,故来此娑婆世界示现菩萨身耳。
【佛告文殊师利。诸菩萨等坐道场时。觉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文殊师利言。菩萨坐于道场。无有觉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如菩提相。无有少法而可得者。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相菩提谁能坐者亦无起者。以是因缘不见菩萨坐于道场。亦不觉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问文殊师利诸菩萨等坐道场时,觉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文殊答言,菩萨坐于道场无有觉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为甚么呢?因为菩提相空不可得,如菩提相,一切法亦空不可得,这种空不可得,假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空不可得即是无相,这种无相菩提,既无能坐,亦无起者。以是因缘,所以不见菩萨坐于道场,亦没有觉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吾人应知,所谓菩萨坐道场证菩提者,皆是水月道场如幻佛事,于第一义中,无如是诸事。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菩提即五逆五逆即菩提。何以故。菩提五逆无二相故。无学无学者(大宝积经为无觉无觉者)。无见无见者。无知无知者。无分别无分别者。如是之相名为菩提。见五逆相亦复如是。若言见有菩提而取证者。当知此辈即是增上慢人。】
文殊菩萨言,菩提即五逆,五逆即菩提,为甚么呢?因为一切法悉是空相,空相无有差别。故曰菩提五逆无二相故。我们平时分别逆相与菩提相者,皆是迷于因缘幻相,而非实相。
无觉无觉者下,是说无能觉与所觉,无能见与所见,无能知与所知,乃至无能分别与所分别。如果有能所之分别便是二相。如果不分别二相,便名菩提。见菩提相不二,见五逆相亦是不二。甚至见一切法相,皆悉不二,所以说菩提即五逆,五逆即菩提。
如是论说,是约实相言,非约世流布言。若约世流布言,即是不坏一切相,即是法性空。
若言见有菩提而取证者,当知此辈即是增上慢人。菩提相空,无能得见无能取证者。若言见有菩提而取证者,便是增上慢人。
增上慢人是未得言得,未证言证。如人未得禅定,谓得禅定,未证果位,谓证果位,此皆增上慢人。而此地所谓之增上慢人,是于无所得中,以我慢心妄见有所得也。菩提涅槃皆无所得,以其无所得故,名菩提涅槃。而二乘凡外,皆以有所得心求证菩提,是名增上慢人。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汝言我是如来。谓我为如来乎。文殊师利言。不也世尊。我谓不是如来为如来耶(此句文字大宝积经写作‘我不谓如来为如来耶’)。无有如相可名为如。亦无如来智能知于如。何以故。如来及智无二相故。空为如来但有名字。我当云何谓是如来。】
佛说你既称我是如来,莫非你谓‘我’释迦牟尼就是诸法如义的如来吗?
文殊师利答言,不也世尊,我所说的意思,不是如来(此如来二字,是称谓释迦牟尼)为如来耶,第二个如来,是诸法如义的如来。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也世尊,我称你是如来,不是说你就是诸法如义的如来,因为你是假名,是空的。如来亦是假名,是空的。空与空原来不二,我怎能说你就是如来呢?若谓你就是如来,岂非承认有你,又承认有如来了吗?’
文殊菩萨对佛未敢直呼为‘你’,用‘如来’代之,以至文句难明。
大宝积经文殊说般若会写作‘不也世尊,我不谓如来为如来耶’,文字便比较明白。意思是不也世尊,我不是说你就是如来也。
古德有谓‘曼陀罗仙虽预译席,然未能深谙梁语,致文句有不明之处。’可能便是指这些地方而言。
无有如相可名为如,所谓如相,便是空相。因为‘如’便是不二不异,不二不异便是空。故曰无有‘空相’,可名为空。如果有空相可名为空,那么这个空,便是‘有’了。故曰若人执空相,空相便为有。
亦无有如来智能知于如。如来智是能知,‘如’是所知,既然二者俱空,所以无有能所。
何以故?如来及智无二相故。无二相便是空相,故曰空为如来,但有名字,我当云何谓是如来?我当何谓你释迦牟尼,即是如来呢?
世尊为能知之智,如来为所知之理,然而于无二相中,能所俱空,故我怎能说你证得如来呢?
【佛告文殊师利。汝疑如来耶。文殊师利言。不也世尊。我观如来无决定性。无生无灭故无所疑。】
疑是不信,佛问文殊,难道你不信有如来吗?文殊答言,不也世尊,我不是不信,而是如所思惟观如来无有决定性。皆是随缘而现,既是随缘幻现,所以究竟即是毕竟空,即是不二,即是无相,即是不可得,即是无决定。如是无有定法,即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名如来。若有定法,即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非如来。如此无有定法,即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故名如来。我如此信,所以无有疑。
【佛告文殊师利。汝今不谓如来出现于世耶。文殊师利言。若有如来出现世者。一切法界亦应出现。佛告文殊师利。汝谓恒沙诸佛入涅槃耶。文殊师利言。诸佛一相不可思议。佛语文殊师利。如是如是。佛是一相不思议相。】
前文已说‘我观如来无决定性,无生无灭’,所以佛问,你不谓如来出现于世吗?法界一相,无生无灭,焉得谓如来出现于世?所以文殊菩萨回答说,如果如来出现于世,那么法界如来无有二相,所以一切法界,亦应出现于世。
一切法是指十法界言,即佛法界,菩萨法界,缘觉法界,声闻法界,天法界,人法界,阿修罗法界,鬼法界,畜生法界,地狱法界。此十法界随业因缘幻现,无有决定。若有决定,众生便永不成佛。何以故?决定中,无有因果轮转故。
十法界无有决定,故构成因果轮转,随缘而成十法界。所以无有决定,即是十法界性空。以性空无决定故,于是能随缘成事而现十种法界。一切法界既是随缘而现,故知无有定性,无决定故,所以一切法界毕竟空寂,是故法界一相无有生灭。如是一相无有生灭,假名曰佛一真法界。既是一相无有生灭,怎么会有如来出现于世?所以文殊师利言,如果有如来出现于世,一切法界亦应出现。
佛又问文殊曰,汝谓恒沙诸佛入涅槃吗?文殊回答说,诸佛一相不可思议。一相无有生灭,既无生灭即是涅槃相,怎会以涅槃入于涅槃呢?故曰不可思议。
大般涅槃经云‘当知如来亦不毕定入于涅槃,何以故,如来常住不变故。’
云何为常住之法?常住之法无有因缘。所谓无有因缘者,是说因缘无有自性,以无自性故,说无有因缘。而此无自性,即是不生不灭不可思议,常住不变之法,所以无性之性即是涅槃。即此无性,随缘成事,而事随缘成,即无自性,无有自性即是常住之法。故曰常住之法,无有因缘。
所以无性之性,即是不生不灭,不老不死,不可破,不可坏,无有入,无有出。以如是义故,假名如来入涅槃。而实在说来,如来是尽未来际常住不变的,这种尽未来际常住不变即是涅槃。而常住不变,即是一相不可思议。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佛今住世耶。佛语文殊师利。如是如是。文殊师利言。若佛住世。恒河诸佛亦应住世。何以故。一切诸佛皆同一相不思议相。不思议相无生无灭。若未来诸佛出兴于世。一切诸佛亦皆出世。何以故。不思议中无过去未来现在相。但众生取著。谓有出世谓佛灭度。佛语文殊师利。此是如来。阿罗汉。阿鞞跋致菩萨所解。何以故。是三种人。闻甚深法。能不诽谤。亦不赞叹。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如是不思议法。谁当诽谤谁当赞叹。】
文殊师利问佛言世尊,你现在住世吗?佛故意答,如是如是,我现在住世。
其实佛住世者,是示现世间行如幻佛事,于第一义中,无佛住世亦无不住世。所以文殊师利言,若佛住世,恒沙诸佛亦应住世。为甚么呢?因为法界一相,一切诸佛亦是一相不可思议。此是言诸佛法身,一切诸佛同一法身,所以若谓世尊住世,恒沙诸佛亦应住世。
佛以报化二身应世,报化二身者权也。故报化二身应世者,权现也,非实也。实则法身,而法身如法界,法身如世间,不二不异,故无出现世间不出现世间。
不思议相者无生无灭,不思议相即诸法幻相,诸法幻相即第一义空,故不生不灭。因为这种道理,亦无未来诸佛出兴于世,以不生故。上文言不住,今文言不生。
若谓未来诸佛出兴于世,一切诸佛亦应皆出现于世。为甚么呢?因为一相不思议中,无过去未来现在相。若有过去未来现在相,便是二法,便是可思议相。
但是众生迷惑,不知过去未来现在相皆是因缘幻现而非实有,于是取著过去现在未来为决定实有。因而谓佛灭度,谓佛出世。
何以说过去现在未来,皆因缘幻现而非实有呢?例如‘过去’是现在未来因缘的幻现,而非有决定的过去。如果‘过去’有决定法,则应没有现在没有未来即有过去。现在亦复如是,是过去与未来的因缘而幻现的。若无过去与未来的因缘,怎会有现在?故知现在非决定实有法。未来亦复如是,若决定有未来,应是无有过去,无有现在,应单独的就有个未来。故曰不思议中,无过去未来现在相。
佛语文殊师利下,世尊赞叹此法甚深不可思议,以不可思议故,所以不能诽谤亦不能赞叹。唯有如来,阿罗汉,阿鞞跋致菩萨能解此不思议法。故曰是三种人闻甚深法,能不诽谤亦不赞叹。
若准经意,所谓阿罗汉者,应如文殊菩萨之漏尽真阿罗汉,非是愚法小乘。
阿鞞跋致译为不退转,是言菩萨念不退也。
文殊师利菩萨补充言,像这样不可思议,谁能诽谤,谁能赞叹呢?
以上说明一切诸佛不出世亦不涅槃,因为一切诸佛一相故。由于一相,所以不可思议。由于不可思议,所以无能诽谤亦无能赞叹。
【佛告文殊师利。如来不思议。凡夫亦不思议。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凡夫亦不思议耶。佛言。亦不思议。何以故。一切心相皆不思议。】
前文所言不思议是言佛不思议,佛接著说凡夫亦不思议。
何以故?一切心相皆不思议。凡所有相,皆非是实,故一切诸相,悉皆空相。既是空相,何以吾人见有诸相呢?原来一切诸相皆是本识之相分,本识自己现相,而以自己的见分还取自心。大乘唯识论云‘实无有外尘,似尘识所生。’既是本识自现自见,故曰一切心相皆不思议。
【文殊师利言。若如是说。如来不思议。凡夫亦不思议。今无数诸佛求于涅槃徒自疲劳。何以故。不思议法即是涅槃。等无异故。】
文殊师利菩萨言,如果如世尊所说,如来与凡夫俱不思议,那么现在无数诸佛求于涅槃,都是空自疲劳了。为甚么呢?因为不思议相即不生不灭,而不生不灭即是涅槃。如此说来,一切众生本自涅槃,如果再求于涅槃,岂不是徒自疲劳吗?
不过一切众生本自涅槃,是约理性说,故称理性涅槃。虽具理性,然为无明所覆,不能自见自觉,必假功德因缘除去无明,方能自见。此理性涅槃亦名第一义空,亦名菩提,亦名中道,亦名佛性。无始劫来常恒不变,无明覆故,令众生不能自见。所以未成佛时本是佛,已成佛后还是佛也。非是妄外另有真,妄尽本空即是真,不增不减无得失,衣底之珠妄受贫。
【文殊师利言。如是凡夫不思议诸佛不思议。若善男子善女人。久习善根近善知识。乃能了知。】
文殊赞叹说,这种凡夫与佛俱不思议的道理,必须久习善根近善知识,乃能了知。善根便是不贪不嗔不痴,而贪嗔痴三毒便是烦恼的异名。因为被这些烦恼所覆,所以不见佛性。是故言善男子善女人,必须久习善根近善知识,才能了知这种甚深道理。
【佛告文殊师利。汝欲使如来于众生中为最胜耶。文殊师利言。我欲使如来于诸众生为最第一。但众生相亦不可得。】
如来问文殊菩萨言,汝欲使如来于诸众生为最胜吗?文殊答言,是的,我欲使如来于诸众生为最第一。因为众生虽具佛性但不名为佛,何以故?以不具功德法也。如来过尽德圆,福慧两足,所以于众生中为最第一。
但是众生相即是无相,若执无相为相,即非如来。如来既是过尽德圆福慧两足,定不著于众生相,所以说众生相亦不可得。
【佛言。汝欲使如来得不思议法耶。文殊师利言。欲使如来得不思议法。而于诸法无成就者。】
这段文义与上段相同,佛已证得不思议法,但是一切法皆不思议。为甚么呢?因为一切法缘成性空亦不可得故。既是缘成性空不可得,故曰于诸法无成就者。
【佛告文殊师利。汝欲使如来说法教化耶。文殊师利白佛言。欲使如来说法教化。而是说及听者皆不可得。何以故。住法界故。法界众生无差别相。】
佛问文殊师利,你认为如来说法教化众生吗?文殊师利回答,是的,不过说法和听法的人,皆不可得。为甚么呢?住法界故,法界一相无有分别,所以说及听者皆不可得。佛即法界,而法界与众生亦无差别,所以无说者亦无听者。
【佛告文殊师利。汝欲使如来为无上福田耶。文殊师利言。如来是无尽福田是无尽相。无尽相即无上福田。非福田非不福田。是名福田。无有明闇生灭等相。是名福田。若能如是解福田相。深植善种亦无增减。佛告文殊师利。云何植种不增不减。文殊师利言。福田之相。不可思议。若人于中如法修善亦不可思议。如是植种名无增无减。亦是无上最胜福田。】
福田之田,以生长为义。言种德能受福报,所以名曰福田。佛为无上福田,若人供养,能得无量福。
约有二种福田,三种福田,四种福田,和八种福田。二种福田:一、悲田,布施贫病困苦之人。二、敬田,供养三宝。三种福田:一、报恩福田,父母师长。二、功德福田,三宝。三、贫穷福田,贫穷困苦之人。四种福田:一、趣田,施于畜生。二、苦田,贫穷困苦。三、恩田,父母师长。四、德田,三乘贤圣。八种福田:一、佛。二、圣人。三、和尚。四、阿阇黎。五、僧。六、父。七、母。八、病人。
诸福田中,佛为无上福田。所谓无尽福田,因为佛不生不灭,常住不变,尽未来际为众生作良祐福田,故曰无尽福田。以佛尽未来际,为众生作无尽福田故,能令众生得无量福,所以是无上福田。无尽相者,即是一相,即是无相,即是空相,即是不思议。以如是相为众生作福田,便不著一切相,能成一切功德,故曰非福田非不福田。若人能如是无住相修福,其福德亦不可思议。
无有明闇生灭等相,是名福田。同样是说明福田者,是一相不思议相无尽相。
若能如是解福田相者,是能如是以无相智慧空相智慧一相智慧不思议智慧解福田相,则能深植善种,而亦无增无减。何故无增无减?因为不思议故,不受福德故。若人种福以思议心望报,便是大贪著,非是真修福者。若人深植善种而无取于相不受于福德,于是其福德不可称,非所称故;不可量,无有限量故;不可数,过诸数故;不可思议,灭诸筹量故;无等等,如虚空故。如是福德,焉有增减?而无增无减者,即是无尽义也。
所以文殊菩萨答佛所问曰,福田之相不可思议,若人于中如法修善,亦不可思议。所谓如法修善,是无住于相而修善,虽修善而无住于相,如是便可深植善种,而无增无减福德无尽矣。
若能无住于相修善,虽植善种而不受福德,像这种人亦不可思议。亦不可思议便是与佛同为一相,与佛同为一相当然亦是入法界了。故曰如是植种名无增无减,亦是无上最胜福田。
【尔时大地以佛神力。六种震动现无常相。一万六千人皆得无生法忍。七百比丘。三千优婆塞。四万优婆夷。六十亿那由他六欲诸天。远尘离垢于诸法中得法眼净。】
六种震动者,即动起涌震吼觉,亦曰动涌震击吼爆。此六种各有动,遍动,等遍动。起,遍起,等遍起。涌,遍涌,等遍涌。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觉,遍觉,等遍觉。现无常相者,警醒六道众生。
得无生法忍。即得无所得,得无所得者即是无增无减,是故言得无生法忍。若以位判,法华论谓无生法忍是初地。有依圆教判者,谓是十住位。总之破无明证法性者,是得无生法忍。若论大小,复有不同。小乘人证得分段无生,名得无生法忍。大乘人证得变易无生,名得无生法忍。
六欲诸天,是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等。远尘离垢,于诸法中得法眼净,是证得初果。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要(卷下)
【尔时阿难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如是大地六种震动。佛告阿难。我说福田无差别相。故现斯瑞。往昔诸佛亦于此处。作如是说福田之相。利益众生。一切世界六种震动。】
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是明弟子请法之仪。弟子请法,不敢轻率,故从座起立,整理衣服,互跪合掌然后启请。
佛告诉阿难,我说无上福田无差别相,所以有动地瑞相出现。过去诸佛亦于此处说无上福田无差别相利益众生,亦感一切世界六种震动。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文殊师利是不可思议。何以故。所说法相不可思议。佛告文殊师利。如是如是。如舍利弗言。汝之所说实不可思议。】
舍利弗闻法后,向佛称赞文殊师利。佛亦赞叹文殊师利说,是的,如舍利弗所言,你所说的实不思议。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不可思议不可说。思议亦不可说。如是思议不思议性俱不可说。一切声相非思议亦非不可思议。】
文殊师利欲明不可得义,因为一切法皆不可得,以不可得故,所以一切法皆不可说。若有法可得即是有相,若法有相,即非法界一相。故曰思议不思议俱不可说。
一切声相者,即是一切‘名’相也。一切法本来无有,而众生妄取其相,复因相立名,以著名相故,于是生诸妄想。因为妄想分别,而起烦恼造业,于是受诸苦报。
一切声相非思议,亦非不可思议。思议者世谛,不思议者真谛。然一切法不二,故真谛即世谛,世谛即真谛。以真谛即世谛故,所以真谛不可得。世谛即真谛故,所以世谛不可得。真谛不可得,故不碍世谛。世谛不可得,故不碍真谛。所以一切法无非实相,实相即是一切法。故曰一切声相非思议,亦非不可思议。所以经云,若于一切法,起不思议想,便是有所著有所得了。
所以若知一切法唯是假名,无有实法可得,便是菩萨摩诃萨有方便行般若波罗蜜。因为一切名相,唯假施设,不可得故。
【佛言。汝入不思议三昧耶。文殊师利言。不也世尊。我即不思议。不见有心能思议者。云何而言入不思议三昧。我初发心欲入是定。而今思惟。实无心相而入三昧。如人学射久习则巧后虽无心。以久习故箭发皆中。我亦如是。初学不思议三昧系心一缘。若久习成就。更无心想恒与定俱。】
佛问文殊,你入不思议三昧吗?文殊答言,我即不思议……。
何谓三昧?大智度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曰三昧。三昧译为正受正定,简言之就是定的意思。
佛问你入不思议定吗?文殊答言,我即不思议,因为法界一相不可思议,焉有我和不思议定的分别呢?我的心即不思议,不见不思议以外另有心思惟不思议,亦不见另有不思议,能为心作缘,引心思惟。怎么可说我入不思议三昧呢?
我初发心欲入是定下,是文殊菩萨追述自己修习时的经验。我初学此不思议三昧时,尚是系心一缘。而现在想想,实无心相而入三昧。
以下是譬喻说,好像学习射箭一样,初学时尚须端正己身瞄准目标。但学习久了,自然熟能生巧,纵然不假功用,亦能箭发皆中。这是说明菩萨久习佛法,入于无功用道,任运而进不假作意了。八地以上菩萨入无功用道,不假心想,便可恒与定俱了。‘舍利弗语文殊师利言,更有胜妙寂灭定不?文殊师利言,若有不思议定者,汝可问言,更有寂灭定不。如我意解,不可思议定尚不可得,云何问有寂灭定乎?’
舍利弗问文殊师利说,还有比不思议定更胜妙的寂灭定没有?文殊师利答言,假使有不思议定,你可以问更有胜妙的寂灭定不。现在不思议定尚不可得,怎能问更有胜妙的寂灭定没有呢?舍利弗如此问法,已经落有所得心了。却不知不思议定即是不可得,若有所得便是思议法。不思议定都不可得,怎会有比不思议定更殊胜的寂灭定呢?
【舍利弗言。不可思议定不可得耶。文殊师利言。思议定者是可得相。不可思议定者不可得相。一切众生实成就不思议定。何以故。一切心相即非心故。是名不思议定。是故一切众生相及不思议三昧相。等无分别。】
舍利弗问文殊菩萨言,不思议定不可得吗?文殊菩萨言,思议定可得,不思议定是不可得相。因为不思议定无相,所以不可得。
一切众生实成就不思议定者,因为一切众生皆幻化相,幻相非实原来本空,本空故不思议,所以说一切众生实成就不思议定。
一切心相即非心故。一切心所现相,皆是虚妄。而心者离一切虚妄相,无有诸相是名为心。换句话说,无有虚妄名之为心,虚妄幻现名之为相。故曰一切心相,即非心故。一切众生皆虚妄相幻有非实,迷人执众生相为实有,而实在非是真实。如果证入真实,则是尽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既离诸相,故名不思议定。是故一切众生相及不思议三昧相,平等而无有分别。何以故?因为不思议三昧相者即是空相,而众生相者如幻本空,所以二者等无分别。
【佛赞文殊师利言。善哉善哉。汝于诸佛久植善根净修梵行。乃能演说甚甚深三昧。汝今安住如是般若波罗蜜中。】
佛故意赞文殊菩萨,令其更能发挥般若波罗蜜深义。佛言你于诸佛所,久植善根净修梵行,乃能演说如是甚深三昧,你现在已经安住般若波罗蜜中了。
【文殊师利言。若我住般若波罗蜜中。能作是说。即是有想便住我想。若住有想我想中者。般若波罗蜜便有处所。般若波罗蜜若住于无。亦是我想亦名处所。离此二处住无所住。如诸佛住安处寂灭非思议境界。如是不思议。名般若波罗蜜住处。般若波罗蜜处。一切法无相。一切法无作。般若波罗蜜即不思议。不思议即法界。法界即无相。无相即不思议。不思议即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法界。无二无别。无二无别即法界。法界即无相。无相即般若波罗蜜界。般若波罗蜜界即不思议界不思议界即无生无灭界。无生无灭界即不思议界。】
文殊师利言,如果我能作如是说,‘我住般若波罗蜜中’,便是有般若波罗蜜想,和有我想了。如果住有般若波罗蜜想,和有我想,那么般若波罗蜜便有处所了。般若波罗蜜若有处所,便是有所得,可思议,有二有相了。
般若波罗蜜不但不住于有,同时亦不住于无。如果住于无,依然是有我想,有处所想。所以还是落入有所得,可思议,有二有相。
所以大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应以无所住为方便,圆满般若波罗蜜,云何以无所住为方便圆满般若波罗蜜?以一切法性空故,一切法性相不可得故,一切法无所有故,一切法无生故,一切法无二故……。
离此二处者,即离我想,及离法想(般若波罗蜜),离此二处,则住无所住。住无所住,则如诸佛住,因为诸佛皆是住无所住,住无所依。此无所住处,便是寂灭不思议境界,而诸佛安处其中。
以下解释不思议。‘如是不思议,名般若波罗蜜住处,般若波罗蜜处,一切法无相,一切法无作,般若波罗蜜即不思议。’。此段文说不思议即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即不思议。
所谓不思议,即是般若波罗蜜境界。因为般若波罗蜜境界,即是一切法无相一切法无作。既然无相无作,所以寂灭非思议。故说般若波罗蜜即不思议。
第二段文说不思议即法界,法界即不思议。‘不思议即法界,法界即无相,无相即不思议。’
不思议即是法界,因为法界无界,无界故无相。而无相即是不思议。如此说来,法界即是不思议。
下面一段文说明般若波罗蜜与法界无二无别。‘不思议即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法界无二无别。无二无别即法界,法界即无相,无相即般若波罗蜜界。’
既然法界无相不思议,而无相不思议即般若波罗蜜界。所以般若波罗蜜与法界无二无别。
以下总结,说明般若波罗蜜即不思议界。‘般若波罗蜜界即不思议界,不思议界即无生无灭界,无生无灭界即不思议界。’
无生无灭即是法界也。既然般若波罗蜜界不可思议,而不可思议即是无生无灭,与法界无二无别,所以般若波罗蜜法界皆不可思议。
所以文殊师利说,我不住于有我有法,亦不住于无我无法,怎能说我安住于般若波罗蜜中呢?须知若人不住一切法,亦不住此‘不住’,假名安住般若波罗蜜。
【文殊师利言。如来界及我界即不二相。如是修般若波罗蜜者则不求菩提。何以故。菩提相离。即是般若波罗蜜故。】
如来界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界即是修行者,亦即是修般若行者。修般若波罗蜜可以成佛,可以证无上菩提。故金刚经云,此法可出生三世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来界及我界即不二相,不二相者,即一真法界也。即是一相,一相不求于一相,故修般若波罗蜜者,不求菩提。
菩提相离,即是无相,而无相即是般若波罗蜜。故曰菩提相离,即般若波罗蜜。
【世尊。若知我相而不可著。无知无著是佛所知。不可思议无知无著即佛所知。何以故。知体本性无所有相。云何能转法界。若知本性无体无著者。即名无物。若无有物是无处所无依无住。无依无住即无生无灭。无生无灭即是有为无为功德。若如是知则无心想。无心想者云何当知。有为无为功德无知即不思议。不思议者是佛所知。亦无取无不取。不见三世去来等相。不取生灭及诸起作。亦不断不常。如是知者是名正智。不思议智如虚空。无此无彼不可比类。无好恶无等等无相无貌。】
经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云何四相?因为法界无相不可思议,无相不可思议即是般若波罗蜜。故经云不见一切相,即见般若波罗蜜。今以般若智慧观一切法,则知一切法无相。则知一切法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我相即是无自相,无人相即是无他相,无众生相即是无共相。一切法既无自相他相共相,是一切相空,一切相空,焉有可著?故曰知我相而不可著。
无知无著,是无所知无所著也。所既不有,故能亦不立。无能无所,亦无无能无所。此法非自相,非他相,非非自相,非非他相,非自他共相。无知无著,是佛所知。故曰佛为无所著等正觉。佛以无知能知一切知,以无著能知一切著。故曰不可思议,无知无著是佛所知。
譬如净镜能现诸像,诸像历历而镜无所著。诸像若泯,镜净依然。镜净依然,故能复现诸像。故般若智慧能烛照一切法而无知无著。正因其无知无著,故能烛照一切法。
知体无性无所有相,云何能转法界?知体无性者,如镜净空寂,无有自性,随缘显现相有万差。虽然相有万差,而镜体空寂,原本无所有相。众生迷惑执著亦复如是,妄于毕竟空中见一切相。虽然万相杂陈,而体终无性空寂。
佛以大圆镜智知行恶众生,妄于毕竟空中见有三涂法界。行善众生妄于毕竟空中,见有人天法界。证空众生妄于毕竟空中,见有声闻缘觉法界。乃至大道心众生妄于毕竟空中,见有菩萨法界。于是于毕竟空中随法界而流转,不知一切法界原是毕竟空。于毕竟空中妄起扰动。此事不可思议,唯佛能知。
若知本性无体无著者,即名无物。本性无体无著者,毕竟空也,若人知一切法悉毕竟空,即名菩提。即此菩提,名无所著等正觉。故本性无体无著,即名无物。即名无物者,是一切法皆归毕竟空也。
若无有物若皆归毕竟空,即是无处所无依无住。若无依无住,即是无生无灭。无生无灭即是有为无为功德。
凡有所修皆是有为功德,凡有所证,即是无为功德。所以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缘,乃至六度万行皆是有为法。无上菩提究竟涅槃即是无为法。
本来有为法有生有灭,无为法无生无灭。今谓无生无灭即有为无为功德者,此之‘无生无灭’是毕竟空义。本来无为便是毕竟空,因为凡夫多是对有为始立无为,若无有为,亦不立无为,如是方是毕竟空义。平时我们所说的无为,是对有为而立的,所以说无生无灭的毕竟空,即有为无为的功德。自度曰功,度人为德。易言之即是无生无灭毕竟空,才能自度度人。
这仍是说一切众生,都是于毕竟空中妄见有差别。其实这一切差别相,皆是毕竟空。只为众生机有高下,以致于毕竟空中见有差别。所以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若如是知下,是说若以毕竟空知一切法,以无上菩提知一切法,无知无著,便无心想,以心想空故,无知无著故。如无心想,怎么会知有为无为功德呢?换句话说,知有为无为功德者,即众生心想分别也。不著有为无为相,即无依无住无生无灭,乃至无知无著,是佛所知了。
无知即不思议,不思议者是佛所知。是说所谓‘无知’者,是言不思议智也。佛之知即不思议知也。
以上从不思议即般若波罗蜜,不思议即法界,不思议即无生无灭,不思议即无二无相,不思议即无知无著,一直说到不思议即佛所知。
亦无取无不取以下,明既然一切法空,一切法无性,一切法无相,一切法无二,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不思议,所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于一切法无取无不取,不见三世去来等相,不取生灭及诸起作,亦不断不常,如是知者,是名正智。
如是不思议智,犹如虚空一般,无此无彼,不可比类。无好无坏无等等,亦无相无貌。
小品般若经说,如虚空故名无等等。无等等即是毕竟空义,无性义,无相义,无二义,不可得义,不思议义,性空缘起缘起性空义,一法界义,乃至甚深般若波罗蜜义。
【佛告文殊师利。若如是知名不退智。文殊师利言。无作智名不退智。犹如金铤先加锤打方知好恶。若不治打无能知者。不退智相亦复如是。要行境界。不念不著无起无作。具足不动不生不灭。尔乃显现。】
所谓不退智便是无生智,无生无灭故名不退。文殊师利言,无作智名不退智。因为在因曰无生,在缘曰无作,故曰无作智名不退智。
金铤者,铜铁等粗具型态尚待精治者曰铤。所以土器的粗型名坯,木器的粗型名朴,铜铁器的粗型名铤。金铤者,尚待精治锤打也。故曰先加锤打方知好恶,若不治打,无能知者。不退智亦是如此,必须先历诸境缘,经过一番考验,然后才能知其退不退。所以说要行境界,若能不念不著,无起无作,具足不动不生不灭,方能算是不退智。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言。如诸如来自说己智。谁当能信。文殊师利言。如是智者。非涅槃法非生死法。是寂灭行是无动行。不断贪欲嗔恚愚痴。亦非不断。何以故。无尽无灭不离生死亦非不离。不修道非不修道。作是解者名为正信。】
佛问文殊,如诸如来自说己所证到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智,谁能够相信呢?佛所证的菩提智,亦名一切智智。如大般若经中佛言,‘我虽证得一切智智,然无所住。’
一切智智略有三种,谓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一切智者,谓共声闻及独觉智。道相智者,谓共菩萨摩诃萨智。一切相智者,谓一切如来应等正觉不共妙智。
如来以无所住无所得为方便,得证如是妙智。所以文殊师利答,无住无得者,能正信如是妙法。
非涅槃法非生死法,是不住涅槃不住生死也。是寂灭行是无动行者,本来无动行者,是禅定行,寂灭行者是解脱行。不过此处应作无所得解为宜。无所得故寂灭,无所得故无动。不断贪嗔痴,以贪嗔痴不可得也。亦非不断,是不可得亦不可得也。若人得于不可得,便是住著了。何以故?无尽无灭。无尽无灭即是无所有不可得。
不离生死,亦非不离,不修道非不修道,同样是不可得的道理。若人能作如是解者,乃能于佛自说己智,能起正信。
【佛告文殊师利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说深解斯义。】
佛赞文殊菩萨说,如你这种说法,的确是深解其中的义趣了。
【尔时摩诃迦叶白佛言。世尊。于当来世。若说如是甚深正法。谁能信解如闻受行。】
佛的弟子大迦叶问佛说,若于未来世,说这样深的正法,有谁能信解如闻受持修行呢?
信发而解生,华严云信是道源功德母。勿论世出世法,皆是以信为始为终。一切事无信则无始,坏信则无终。
闻教生欢喜心曰信,信则无有犹豫。入理破迷曰解,解则道理明白。
其实绝不是信中无解,解中无信。当我们对一件事物,虽起欢喜心而理解犹浅时,称之为信。信心既生,逐渐深入而不疑时,此信转名为解。
圣者大迦叶甚恐末法时期,无人能接受这种深法,所以请问于佛。
【佛告迦叶。今此会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得闻此经者。如是人等于未来世若闻是法。必能信解于甚深般若波罗蜜。乃能读诵信解受持。亦为他人分别演说。】
佛告迦叶说,今此法会之中,无论出家众比丘比丘尼,或是在家众优婆塞优婆夷,凡是听闻文殊师利说这经法的,于未来世若闻是法,必能信解。
甚至于甚深般若波罗蜜,都能读诵信解受持,亦能为他人分别演说。信解已如上释,默看经文曰读,读文既久能够忆记口唱曰诵,信力成就曰受,忆念修行不失曰持。
若能转而化他,便是为人分别演说了。于法开敷其义曰分别演说。读诵信解受持,是言自度之德,为人分别演说是言化他之德。若人于今会上,得闻如是经法,于未来世不但能信解,且能自度度人。
【譬如长者失摩尼宝忧愁苦恼。后若还得。心甚欢喜。如是迦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亦复如是。有信乐心。若不闻法则生苦恼。若得闻时信解受持。常乐读诵甚大欢喜。当知此人即是见佛。亦即亲近供养诸佛。】
长者有世间长者,和出世间长者。出世间长者即佛是也。佛者道圆德满,十号具足,故曰长者。世间长者须具十德,一、族姓高贵。二、地位高尊。三、大富。四、隆重威仪。五、智深。六、年耆。七、行净。八、礼仪具备。九、在上者赞叹。十、在下者归服。
摩尼宝译为如意珠,是很贵重的宝物。
譬如长者失宝便生苦恼,后若还得,心则欢喜。四众弟子亦像长者一样,今日闻法有信乐心者,后世若不闻法则生苦恼,若得闻此法时便能信解受持,常乐读诵甚大欢喜。
当知此人即是见佛,因为此人闻甚深般若波罗蜜能生信解,即见实相。故曰见佛,亲近供养诸佛。
【佛告迦叶。譬如忉利天上波利质多罗树疱初出时。是中诸天见是树已皆大欢喜。此树不久必当开敷。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得闻般若波罗蜜。能生信解。亦复如是。此人不久亦当开敷一切佛法。于当来世。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闻般若波罗蜜。信受读诵心不悔没。当知是人已从此会听受是经。亦能为人聚落城邑广说流布。当知是人佛所护念。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中。有能信乐心无疑惑者。是善男子善女人。于过去诸佛。久已修学植诸善根。譬如有人以手穿珠。忽遇无上真摩尼宝。心大欢喜。当知是人必已曾见。】
佛告诉迦叶说,譬如欲界第二层天的忉利天,有树名曰波利质多罗。波利质多罗树是忉利天上之树,译为香遍树,因为此树枝叶实皆香,故曰香遍树。又曰天树王。
此树疱初发时,则知此树不久一定有华开敷,所以忉利诸天皆大欢喜。
何以说忉利诸天呢?因为忉利天非止一天,故曰诸天。忉利译为三十三,此三十三天居于须弥山顶。东南西北各八天,共为三十二天。另有一天居须弥山顶中央,是天主帝释所居,共成三十三天。
若比丘下,是以法合譬。四众弟子闻般若波罗蜜,能生信解,亦如忉利诸天见波利质多罗树疱初发时一样,不久亦当开敷一切佛法。
于当来世,若有四众弟子,闻般若波罗蜜信受读诵心不悔没,当知这人已从此法会听受过此经。以今日听闻之善根,于当来世再度听闻时,才能信受读诵心不悔没。
同时亦能为其他的人,于聚落中,或城邑中,广说流布。流布者,流传布敷也。当知如是之人,定为佛所护念。护者护持,念者不忘。经云,护念众生,不令众生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令众生堕落三涂六道受苦也。又如经云,父母爱儿,仅只一世,佛念众生,世世不忘。
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中以下,称赞是人之善根。如是之人,不但自己能信受读诵心不悔没,更能为人宣说,如是于甚深般若波罗蜜中,能有信乐心无疑悔者,定是于过去诸佛处,已曾修学般若波罗蜜久植善根。
譬如有人穿珠,忽然遇到无上真摩尼宝珠心大欢喜。此人必是过去曾经见过摩尼珠,所以才认得而生欢喜。
【如是迦叶,若善男子善女人修学余法,忽然得闻甚深般若波罗蜜能生欢喜,亦复如是,当知是人已曾闻故。】
谓若善男子善女人,闻甚深般若波罗蜜若生欢喜心,必是此人过去曾经得闻此经。
【若有众生得闻甚深般若波罗蜜。心能信受生大欢喜。如是人等亦曾亲近无数诸佛。从闻般若波罗蜜已修学故。】
假若有人闻甚深般若波罗蜜信受生喜,此人定是曾亲近无数诸佛,从诸佛所曾闻是经,并已修学故。
【譬如有人先所经见城邑聚落后若闻人赞叹彼城所有园苑种种池泉花果林树男女人民皆可爱乐。是人闻已即大欢喜。更劝令说是城园苑众好严饰杂花池泉多诸甘果。种种珍妙一切爱乐。是人得闻重甚欢喜。如是之人皆曾见故。若善男子善女人。有闻般若波罗蜜。信心听受能生欢喜。乐闻不厌而更劝说。当知此辈已从文殊师利。曾闻如是般若波罗蜜故。】
此是更深一层设譬,前言信受欢喜而已。今更深一层,不但信受欢喜,复能勤求经中深义也。
譬如有人曾经见一大城或聚落,如果后来闻人赞叹彼城园苑池泉花木人民之胜,此人即大欢喜,更劝赞叹者,广说园苑殊胜之事。此用譬喻有人曾闻般若波罗蜜,后更闻时,便劝法师重说深义。如此辈者,皆是已从文殊师利处,曾经听闻般若波罗蜜。
园和苑都是种植蔬果花木之处,不过园是有围墙或藩篱者,而苑是并畜养禽兽之处。
【迦叶白佛言。世尊。若将来世善男子善女人。得闻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信乐听受。以是相故。当知此人亦于过去佛所曾闻修学。】
迦叶向佛说道,如果当来世善男子善女人,听说甚深般若波罗蜜而能信乐听受的,以这种情形看来,当知此人亦于过去佛所,曾经听闻修学过般若波罗蜜。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佛说诸法无作无相第一寂灭。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如是谛了斯义。如闻如(大宝积经作而字。似为正确)说。为诸如来之所赞叹。不违法相是即佛说。亦是炽然般若波罗蜜相。亦名炽然具足佛法。通达实相不可思议。】
佛所说之诸法,皆是无作无相第一寂灭。所谓无作无相第一寂灭者,即实相也。即是说,佛所说之诸法,皆是实相也。
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如是确实了解实相义,如所闻而为人演说。当知是人,为诸如来之所赞叹。
不违法相者,即不违实相也。如果不违实相,无论菩萨说,弟子说,或是其他人说,是即佛说,因为不违佛意故。
亦即炽然是般若波罗蜜,既是炽然般若波罗蜜,亦名炽然具足佛法。炽然有明确的意思。如此亦就通达实相,不可思议。
<, FONT, face="Verdana">【佛告文殊师利。我本行菩萨道时修诸善根。欲住阿鞞跋致地。当学般若波罗蜜。欲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学般若波罗蜜。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解一切法相欲知一切众生心界皆悉同等。当学般若波罗蜜。文殊师利。欲学一切佛法具足无碍。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学一切佛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相好威仪无量法式。当学般若波罗蜜。欲知一切佛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法式及诸威仪。当学般若波罗蜜。何以故是空法中不见诸佛菩提等故。若善男子善女人。欲知如是等相无疑惑者。当学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不见诸法若生若灭若垢若净。是故善男子善女人。应作如是学般若波罗蜜。】
此一段文是说欲修菩萨行,当学般若波罗蜜。如我本行菩萨道时,修诸善根,欲住阿鞞跋致地,当学般若波罗蜜。此是成佛因地,当学般若波罗蜜。
次言欲成佛,当学般若波罗蜜。如欲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学般若波罗蜜。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便是成佛。此是言若欲成就佛果位,当学般若波罗蜜。
再次言欲具足一切佛法,当学般若波罗蜜。如欲解一切法相,欲知一切众生心界皆悉同等,欲学一切佛法具足无碍,乃至欲学一切佛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相好威仪无量法式等,皆是言成就一切佛法。
综观以上三段文字,即言般若波罗蜜,能出生菩萨摩诃萨,出生诸佛,及一切佛法。
最后说明以不可得为方便,修习般若波罗蜜。如欲知一切佛不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及一切法式及诸威仪。此即言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为方便修习般若波罗蜜也。所以下文接著说,是空法中,不见诸佛菩提等故。即如心经言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乃至不见一切法,不见一切相。若能不见一切法,不见一切相,即见般若波罗蜜。故本经云,欲知如是等相无疑惑者,如是等相即诸法空相,当学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不见诸法若生若灭若垢若净。是故善男子善女人应作如是学般若波罗蜜。作如是学者,即以无所得为方便学般若波罗蜜也。
欲解一切法相者,欲解一切诸法悉皆空相也。众生心界皆悉同等。因为十法界悉是心造心现,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故曰众生心界。
因为一切诸法悉皆空相,悉不可得,故曰皆悉同等。
一切佛法具足无碍,言毕竟空中建立一切法,一切法悉归毕竟空。所以诸法具足,而毕竟无碍。若欲如是知,应学般若波罗蜜。
欲学一切诸佛成佛时之相好威仪无量法式,系言等觉菩萨,等觉菩萨百劫修三十二相,千劫学佛威仪。
欲知一切佛不成正觉,亦不修法式威仪,当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是诸法空相,无有一法可得,故不见诸佛及菩提等。
【欲知一切法无过去未来现在等相。当学般若波罗蜜。何以故。法界性相无三世故。欲知一切法同入法界心无挂碍。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得三转十二行*轮亦自证知而不取著。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得慈心遍覆一切众生而无限齐亦不作念有众生相。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得于一切众生不起诤论亦复不取无诤论相。当学般若波罗蜜。欲知是处非处十力无畏住佛智慧得无碍辩。当学般若波罗蜜。】
法界性相一如,空寂无相,无有分别,是曰一真法界。法界一如者,是说一切法皆无所有也,何以故?因为一切法悉是一法也。故一切法入于法界,无有分别。所以一切法无过去未来现在等相。因为一切法不可得,过去未来现在相亦不可得。
法界者无界,无界者空寂无相,所以法界遍一切处,犹如虚空。故法界相者无量,此无量相皆随缘幻现,幻现非实,故其性空寂。以性空寂故,乃能随缘幻现一切无量诸相。故空即是无量,无量即是空,此法一相所谓无相。我们于法不可堕于无量数。如小品般若经云‘若见是无量,即堕无量数。若不见是无量,即如虚空无量。’所以若能如是见者,则不见一切法有过去未来现在相。如是不见一切相,即见般若波罗蜜,故曰当学般若波罗蜜。
如是不见一切相,则不见一切法前际可得,不见一切法后际可得,不见一切法中际可得。一切法前后中际不可得故,是曰三世平等。三世平等者,是过去未来现在性相不可得也。所以说法界性相无三世故。
一切法同入法界者,即是一切法同是一相所谓无相也。既然同是无相,所以心无挂碍。
三转十二行*轮,是佛成道后对五比丘初转四谛法。*轮者,有摧破众生烦恼义,有展转流通义。所谓‘转’字,有自得复示于他之义,有付嘱展转流通义。
佛成道后,于鹿野苑对五比丘转苦集灭道四谛*轮。初示转,曰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再度劝转,曰此是苦当知,此是集当断,此是灭当证,此是道当修。最后证转,曰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是谓三转十二行*轮。
亦自证知而不取著。菩萨摩诃萨,于此四谛*轮,悉能自证但是却不取著。云何菩萨证四谛法呢?其实菩萨修行的六波罗蜜,即是四谛法的分别相也。
为甚么虽证知而不取著呢?因为于实相中,无有苦集灭道可得,所以菩萨以大悲导大智,行空而不证。以大智导大悲,涉有而不著。此自证而不取著,正表现出菩萨的伟大之处。
何以说于实相中无有苦集灭道可得呢?如心经中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乃至无苦集灭道。若有苦集灭道可得,岂是诸法空相?
慈心遍覆一切众生而无限齐,亦不作念有众生相。限齐者,即限际也。此即如金刚经所云,‘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意义相同也。
一切众生皆依名相而起诤论,故大般若经云一切众生唯分别假名相。智者知一切名相悉皆性空,于空相中不住一切法,故无有诤论。空中既无诤论可得,故亦没有‘无诤论相’可得,故言亦复不取无诤论相。
佛藏经中佛言,世间常共我诤。因为世间众生执著名相,而佛亲证无相,世间众生以其执著,故常与佛诤。若人证得无相,便可无诤了。
欲知是处非处十力无畏。知是处非处即是十力,佛十力中第一种便是知是处非处。诸佛正遍知,具有十种力。一、知是处非处智力。佛知作善业得善报,是名是处。佛知作恶业得恶报,是名非处。二、佛知三世业报。佛悉知一切众生过去现在未来的因缘果报。三、佛具知种种禅定三昧之智力。佛于种种禅定,皆得自在,皆能如实而知。四、佛知一切众生诸根。佛能知一切众生根性之优劣,及与得果之大小。五、佛知一切众生之意欲。佛知一切众生种种解智之力,及种种乐欲善恶之不同。六、佛知世间种种性。佛于世间种种界,悉能如实遍知。七、佛知一切至处觉道。佛对于六道凡夫有漏行之所至处,及圣者无漏行之所至处,悉能如实知之。八、佛证知天眼清净。知众生死时生时善恶业缘。九、佛知宿命。佛于一切众生种种宿命悉知,一生至百千万生,一劫乃至百千万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诸如姓名饮食苦乐寿命等,悉能知之。十、佛自知永断习气。自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皆办,不受后有。
无畏者佛具四种无畏,一、一切智无畏。二、漏尽无畏。三、说障道法无畏。四、说尽苦道无畏。
佛智慧者,佛以一相慧,应一切慧,而得正觉(放光)。一相慧者佛之实智也,应一切慧者佛之权智也。实而权曰佛智,权而实曰佛慧。是为佛之智慧。
得无碍辩。无碍辩者明菩萨化他之德,应机速疾,文义辨明,曰无碍辩。无碍辩有四种,一法无碍。二义无碍。三词无碍。四乐说无碍。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观正法。无为无相无得无利。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知者无见者无作者。不见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般若波罗蜜境界。非证非不证。不作法戏论无有分别。一切法无尽离尽。无凡夫法无声闻法。无辟支佛法佛法。非得非不得。不舍生死不证涅槃。非思议非不思议。非作非不作。法相如是。不知云何当学般若波罗蜜。】
如来说过欲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欲解一切法相等等,当学般若波罗蜜,以后,文殊师利说,我观正法无为无相,空无所得,怎能说当学般若波罗蜜呢?
所谓正法,即是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空、无相、不可得。以空无相不可得故,所以无为无相,无得无利,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知者,无见者,无作者,不见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般若波罗蜜境界。因为空中无如是等诸相。
不见般若波罗蜜是不见于法,亦不见般若波罗蜜境界,是亦不见修行者所证到般若波罗蜜的境界。因为般若波罗蜜,空无相不可得故。
因为般若波罗蜜空无相不可得,所以非证非不证。证固不可得,不证亦不可得。不作戏论无有分别。所谓戏论者,一切法无名无相,如是知者,名如实知。若著于虚妄名相,而妄生分别者,皆为戏论。故戏论即不实之论,虚妄之论也。众生皆依名相而生分别,既不作戏论,故无有分别。
一切法无尽离尽。若谓一切法有尽者,即是断灭。言一切法无分别者,是一切法空。一切法空者,即是一切法平等。是故一切法无有尽相,离诸尽相。如是无尽之法,即是无际,即是实际,即是常住,即是法界,即是般若波罗蜜。
是诸法空相,即是诸法真如。于诸法空相中,无一切法相。故无凡夫法,无声闻法,无辟支佛法,亦无佛法。于一切法非得,亦非不得。亦无生死可舍,亦无涅槃可证。非思议非不思议,非作非不作。
既然法相如是悉不可得,不知要怎样修学般若波罗蜜呢?文殊师利如是问佛。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若能如是知诸法相。是名当学般若波罗蜜。】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若能如是知一切法相悉空,一切法悉无相,一切法悉不可得,就是如你文殊师利所说的情形,便是修学般若波罗蜜了。文殊问得极妙,佛答得更妙。
【菩萨摩诃萨若欲学菩提自在三昧。得是三昧已。照明一切甚深佛法及知一切诸佛名字。亦悉了达诸佛世界无有障碍。当如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中学。】
佛继续说,有三昧名菩提自在三昧。得是三昧以后,可以照见明了一切甚深的佛法。并可知道一切诸佛名字,和了达诸佛世界而无有障碍。如果欲得如是三昧,当如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中学。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何以故。名般若波罗蜜。佛言。般若波罗蜜无边无际无名无相。非思量无归依无洲渚。无犯无福无晦无明。犹如法界无有分齐亦无限数。是名般若波罗蜜。亦名菩萨摩诃萨行处。非处非不行处。悉入一乘名非行处。何以故。无念无作故。】
文殊师利问佛,甚么原因名般若波罗蜜?佛回答说,般若波罗蜜无边无际。因为般若波罗蜜离三世相故,无尽故,常住故,故曰无边无际。
般若波罗蜜无名无相,非思量。无归依无洲无渚无犯无福。因为般若波罗蜜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离言语相,心缘相,文字相故,离能所故。归依即是有能归依与所归依,无归依者,般若波罗蜜离能所也。
洲者,水中之陆地也。渚者,水之边涯也。无洲无渚,是言般若波罗蜜无有边际也。
无犯,是言无犯戒。无福,是言亦无持戒。因为持戒之人生好处,好处者得福也。般若波罗蜜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诸相悉离,故无犯戒得罪,亦无持戒得福。
不过我们要知道,这是说菩萨觉地,觉后自然空空无大千,所谓法尔如是,绝无可疑。但是我辈凡夫,迷惑造业,堕入苦集道中,所谓迷时分明有六道也。所以万勿以此为借口而不持戒,自致苦道也。譬如水中无月,痴人投水捉月,妄取其死也。
无晦无明,般若波罗蜜如虚空故。虚空无碍,故无晦无明。
法界无界,故无分际。法界无尽,故无限数。这种情形,便名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亦名菩萨摩诃萨行处。其实所谓菩萨摩诃萨行处,乃非行处非不行处。何以说非行处呢?因为悉入一乘,所以说非行处。一乘者,无尽也,平等也,毕竟空也,离于有无也,一切不可取也,一切无差别也。所以一切法入于一乘,无念无作,非行处非不行处。故大般若经云,一切法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何以故?一切法毕竟空故。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当云何行能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文殊师利。如般若波罗蜜所说行。能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为无上正等正觉。无上者,即不可得也。若有所得,即非无上。故金刚经中佛告须菩提说‘佛于然灯佛所,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欲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是以无所得为方便,故佛告诉文殊师利说,如般若波罗蜜中所说行。
【复有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修是三昧者。亦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其实一行三昧即般若波罗蜜,不过修般若波罗蜜直入无相,是理上修。而一行三昧则由一相入于无相,是事上修。所谓一相无相,同归实相,归元无二,方便多门。理上修,非上根利智人莫办。而事上修,便容易得多了。故凭空则弱羽难举,扶杖则病步能行。
【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差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无量辩才。】
法界一相者,法界无尽故,无相故,等虚空故,即是般若波罗蜜也。系心缘于法界,即名一行三昧。而系心缘于法界,即是修学般若波罗蜜。故曰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
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如’字作不二不异解,虽然系缘法界,然而能缘所缘不二不异,谓之如法界缘。如是始得契入法界,而能不退不坏,不生二相。在心曰思,在口曰议,思议之法,皆是取相分别。今如法界缘,离能离所,故不思议。既不取相不分别,所以无碍无相。无碍无相,即是如法界缘了。这一段文,是就理上明。以下所说,是明示事上起修。
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所谓处空闲,不是独自闲居,无所事事之谓。所谓处空闲者,是远离五欲五盖也。五欲者眼耳鼻舌身,贪著色声香味触。五盖者,贪欲盖,嗔恚盖,掉悔盖,睡眠盖,疑盖。五欲者在前五识,五盖者在第六意识。前五识不分别五尘,第六意识不分别五盖,于是能坏结贼,名之曰安隐。如大方广三戒经云‘云何安隐?谓无分别。’。大般涅槃经亦说‘坏结贼故,故名安隐。’以如是安隐故,说名空闲处。
舍诸乱意不取相貌。为何不取相貌?因为取相貌则生分别,若生分别则不能如法界缘了。所以修观非是取相之谓也,行人欲修观者,应依于经教,不可妄以分别心而取著于相。故观无量寿佛经佛教行人,须依十六观起修,并说如此观者是为正观,不如此观者,悉是邪观。
系心一佛专称名字,诸佛是法界身,与众生心不二不异。故曰佛不可思议,众生亦不可思议,众生心亦不可思议。诸佛众生及心皆横遍竖穷,所以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系心一佛,则心不旁骛。若能专心称佛名号心不旁骛,当下即离我人众寿相。四相既离,故不取诸相心无分别。虽然心不取相无有分别,却又不落无念。因为佛陀圣号念得历历分明故。虽是念得分明,却正是不取于相无有诸念。如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与法界清净一如。此之谓一念清净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也。
随佛方所端身正向,此所谓向处修。如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者,四威仪中面向西方,不敢向西方便利涕唾。经云若人记忆西方,知西方有佛,亦得往生也。
此段文字,重于事修,出于佛之权智。理修虽妙,然不及事修易得受用。所谓诸佛菩萨,权智不思议也。
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念念相续者,净念相继也。即能于此净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因为诸佛同一法性身,所以念一佛功德,与念诸佛功德无二。所以念释迦牟尼佛,十方诸佛皆是释迦牟尼佛。念阿弥陀佛,十方一切诸佛皆是阿弥陀佛。因为一法界故,法不二故。所以佛本不二,随众生心而有差别也。
不思议佛法等无分别,言佛法身也,赞佛法身德也。皆乘一如成最正觉,言佛报身也,赞佛解脱德也。悉具无量功德无量辩才,言佛化身也,赞佛般若德也。诸佛以法身同故,所以功德无二。
【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
佛言如是入于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因为一法界故。
【阿难所闻佛法。得念总持辩才智慧。于声闻中虽为最胜。犹住量数则有限碍。若得一行三昧。诸经法门一一分别。皆悉了知决定无碍。昼夜常说智慧辩才终不断绝。若比阿难多闻辩才百千等分不及其一。】
此是佛赞得一行三昧之功德。阿难于佛弟子中多闻第一,得总持三昧,故曰得念总持辩才智慧。但是犹住量数,有限有碍。若比起得一行三昧者,就差得多了,百千等分不及其一。得入一行三昧者,对于诸经法门,一一皆能分别。而且皆能了知其决定义无疑无碍无有错谬。纵令昼夜常说,智慧辩才终不断绝。
【菩萨摩诃萨应作是念。我当云何逮得一行三昧不可思议功德无量名称。佛言。菩萨摩诃萨。当念一行三昧常勤精进而不懈怠。如是次第渐渐修学。则能得入一行三昧。不可思议功德作证。除谤正法不信恶业重罪障者。所不能入。】
有些菩萨摩诃萨应时即作是念,我当云何能得到一行三昧不思议功德无量名称?如阿弥陀佛,普度一切,名闻十方,若有称念阿弥陀佛名号者,即是不思议功德无量名称。
佛告诉诸菩萨说,当念一行三昧。念一行三昧者,即是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如法界缘,处空闲舍乱意不取著于相,系心一佛专称名字。这样常勤精进而不懈怠,如是次第渐渐修学,即便得入。这种不思议功德,便能亲自作证了。
但是除诽谤正法者,诽谤正法便是不信佛法。不信恶业重罪障,是不信因果也。像这种人便不能入一行三昧。
此与无量寿经所说‘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唯除五逆,即今经所谓不信恶业重罪障者是也。是知经中虽未明言称念阿弥陀佛名号,然佛实已寓意系心阿弥陀佛,专称阿弥陀佛名字了。
【复次文殊师利。譬如有人得摩尼珠示其珠师。珠师答言。此是无价真摩尼宝。即求师言。为我治磨勿失光色。珠师治已随其磨时。珠色光明映彻表里。文殊师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修学一行三昧。不可思议功德无量名称。随修学时知诸法相。明达无碍功德增长。亦复如是。】
此是以譬明法也。阿弥陀佛名号,譬如无价真摩尼宝。若人持念佛名修学一行三昧不思议功德无量名称者,随其修学时,便知诸法相,明达无碍功德增长。
此所谓顿悟渐修,犹如学射,明见标的,用力射去。虽然不能一箭中的,但勤习功纯,久射自然邻的。一旦功行圆满,一箭中的复何疑哉?
是知阿弥陀佛圣号,至真至正,是无价真摩尼宝。若人持念即得一行三昧,决无差错。唯此持名念佛一门,是正修行路也。
【文殊师利。譬如日轮光明遍满无有减相。若得一行三昧。悉能具足一切功德无有缺少。亦复如是。照明佛法如日轮光。文殊师利。我所说法皆是一味离味。解脱味寂灭味。若善男子善女人得是一行三昧者。其所演说亦是一味离味。解脱味寂灭味。随顺正法无错谬相。】
用日轮譬喻佛法,佛法圆满具足,无有缺减。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无增无减。故用日轮譬喻,光明遍满无有缺减。
离味者,所谓离相离分别离烦恼离生死也。离相离分别离烦恼离生死,亦即解脱味,亦即寂灭味,亦即一味。佛说一切法皆归毕竟空,故是一味离味解脱味寂灭味。佛说一切法如幻,故是一味离味解脱味寂灭味。佛说一切法不二,故是一味离味解脱味寂灭味。佛说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故是一味离味解脱味寂灭味。佛说一切法无相,故是一味离味解脱味寂灭味。佛说一切法不生不灭,故是一味离味解脱味寂灭味。佛说一切法不增不减,故是一味离味解脱味寂灭味。佛以如是等方便,演说正法。
若人得是一行三昧者,亦能如佛一样,其所演说亦是一味离味解脱味寂灭味。完全能随顺正法,而无错谬相。
【文殊师利。若菩萨摩诃萨得是一行三昧。皆悉满足助道之法。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助道法者,三十七道品也。三十七道品者,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二乘人修三十七道品可得有余涅槃。菩萨修三十七道品,可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菩萨摩诃萨得一行三昧,即能满足助道之法,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易言之,便勿须另修三十七助道品了。
【复次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不见法界有分别相及以一相。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相不可思议。是菩提中亦无得佛。如是知者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法界无界,故无分别相。一相即是无相,所以亦不见法界一相,若见一相,即有能所,即是二相故也。如是则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相不可思议,因为一切相幻有,不可思议,所以不见法界分别相及以一相。
因为觉了空义,即是菩提,所以菩提中亦无佛可得。如是知者,便能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不生惊怖亦不疑惑。如是忍者。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一切法悉是缘起,缘起诸法无有自性,无自性法,即是空性。而此空性即是菩提,所以一切法空,即是菩提。故曰一切法悉是佛法。
若人能如此生信,不惊不怖亦不疑惑,能够安忍于此法而不动者,即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以如是因。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佛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以因得不以非因得。何以故。不思议界。不以因得不以非因得。】
因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可思议,等虚空不可得。所以文殊师利菩萨故意问说,以如是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吗?
佛回答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以因得,不以非因得。为甚么呢?因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不思议界,不思议界非言语相文字相心缘相,乃至非一切相,所以不以因得,亦不以非因得。
原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本来清净,本来平等,本来不生不灭。于圣无增,于凡无减,无得无失,无修无证,故终不可得也。
【若善男子善女人闻如是说不生懈怠。当知是人已于先佛种诸善根。是故比丘比丘尼。闻说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不生惊怖。即是从佛出家。若优婆塞优婆夷。得闻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心不惊怖。即是成就真归依处。】
闻如是说不生懈怠者,是精进修学也。云何精进修学?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也。
若出家二众,能闻法不生惊怖者,是真随佛出家。若在家二众,能闻法不生惊怖者,是成就真归依处。因为甚深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能出生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文殊师利。若善男子善女人不习甚深般若波罗蜜。即是不修佛乘。】
佛乘即是最上乘,一乘,大乘。故金刚经说,我此金刚般若波罗蜜,为学大乘者说,为学最上乘者说。若人不习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即是不修佛乘。
【譬如大地一切药木皆依地生长。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一切善根皆依般若波罗蜜而得增长。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相违背。】
兹以大地为譬,形容般若波罗蜜。大地能生一切药木,般若波罗蜜能生一切善根。一切善根之根,有生长成就义。一切善根能生长成就无上菩提,故曰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相违背。
所谓药木,即是草木也。因为一切草,无不可为药。然而何以不曰草木,而谓药木呢?因为曰药木者,采其能对治义,能对治众生烦恼也。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此阎浮提城邑聚落。当于何处演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佛告文殊师利。今此会中若有人闻般若波罗蜜。皆发誓言。于未来世常得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从是信解。未来世中能听是经。当知此人不从余小善根中来。所能堪受闻已欢喜。】
阎浮提即我人所居之地也。文殊师利问,当于何处演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佛回答说现在此法会中听此般若波罗蜜,而发誓言愿于未来世与般若波罗蜜相应。由于这种信解,于未来世能听是经。这种人不是从其余小善根中来,而是从文殊师利听闻是经,或从过去诸佛听闻是经所种的善根,才能对般若波罗蜜经堪受闻已欢喜。
【文殊师利。若复有人从汝听是般若波罗蜜。应作是言。此般若波罗蜜中。无声闻辟支佛法佛法。亦无凡夫生灭等法。】
何以说应作是言,般若波罗蜜中,无凡夫法,无声闻法,无辟支佛法,乃至无佛法呢?因为不取著一切法,不住一切法,不得一切法,不分别一切法,即是修学般若波罗蜜。所以于般若波罗蜜中,无有一切法可得。无声闻辟支佛及佛法者,是言般若波罗蜜中无圣人法。无凡夫生灭法者,是言般若波罗蜜中无凡夫法。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来问我言。云何如来说般若波罗蜜。我当答言。一切诸法无诤论相。云何如来当说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不见有法可与法诤论。亦无众生心识能知。】
文殊师利言,若四众弟子来问我言,如来是怎样说般若波罗蜜呢?我就回答他说,如来一切说法,无诤论相。
众生以名相而起诤论,如来说法,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故一切说法无诤论相。
为甚么如来以无诤论相而说般若波罗蜜呢?因为如来不见‘有法’可与诤论。就是说一切法空,一切法无相,一切法如幻,一切法不二,一切法不可得,所以无有法可与诤论。同时亦无有众生心识能知诸法。因为众生心识,亦是如幻无相空不二不可得故。
故经云,无上菩提,不以身证,不以心证。因为身如木石,心如幻故。
【复次世尊。我当更说究竟实际。何以故。一切法相同入实际。阿罗汉无别胜法。何以故。阿罗汉法凡夫法。不一不异故。】
文殊师利称世尊言,我当更说究竟实际。阿罗汉无别胜法,是说证涅槃的圣人,和处生死的凡夫,不一不异。亦即是说生死和涅槃不一不异。
【复次世尊。如是说法。无有众生已得涅槃今得当得。何以故。无有决定众生相故。】
无有众生决定相,因为众生者因缘生,因缘生法无有自性,无自性故,所以无有决定相。
既然无有决定众生相,所以无有众生已得涅槃今得涅槃当得涅槃。
【文殊师利言。若人欲闻般若波罗蜜。我当作如是说。其有听者。不念不著。无闻无得。当如幻人无所分别。如是说者是真说法。是故听者莫作二相。不舍诸见而修佛法。不取佛法不舍凡夫法。何以故。佛及凡夫二法相空。无取舍故。若人问我。当作是说。如是安慰如是建立。】
文殊师利说,如果有人欲闻般若波罗蜜,我当这样和他说,怎样和他说呢?其有听者,不念不著,无闻无得,当如幻人无所分别。
因为离一切相是修般若波罗蜜,不见一切法是见般若波罗蜜,不得一切法是修般若波罗蜜,不住一切法是住般若波罗蜜。既然般若波罗蜜,离相离见不可得不可住,所以听说般若波罗蜜者,不念不著,因为般若波罗蜜离念离著故。无闻无得,因为般若波罗蜜非色声香味触故。如幻人无所分别者,不分别一切法也。因为一切法缘起如幻,故不可分别。如果这样不见一切法,不著一切相,于一切法无得无住无有分别,而说般若波罗蜜,是真实说法。
是故听者莫作二相,因为作二相见者,便是有念有著,有见有相,有得有住有分别了。
不舍诸见而修佛法下,是说一切法毕竟空,于毕竟空中,无取无舍也。不见凡夫法,云何有舍?不见佛法,云何有取?如此六十二种邪见亦空,于空中不当有舍,如起舍掉之心,便是念了著了。故曰不舍诸见而修佛法。
假始有人问我般若波罗蜜,我以此平等心为说如实空义,安慰彼人,并建立佛法。
【善男子善女人应如是问作如是住。心不退不没。当如法相随顺。般若波罗蜜说。】
善男子善女人,应这样不取于相而问,其心应无所住而住,其心不退转,不失没。当知于法相不取亦无住,这样便是随顺般若波罗蜜而说了。
【尔时世尊(大宝积经有一赞字)叹文殊师利。善哉善哉。如汝所说。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见诸佛。应学如是般若波罗蜜。欲亲近诸佛如法供养。应学如是般若波罗蜜。若欲言如来是我世尊。应学如是般若波罗蜜。若言如来非我世尊。亦应学如是般若波罗蜜。若欲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宝积经多一亦字)应学如是般若波罗蜜。若欲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应学如是般若波罗蜜。若欲成就一切三昧。应学如是般若波罗蜜。若欲不成就一切三昧。亦应学如是般若波罗蜜。何以故。无作三昧无异相故。一切法无生无出故。】
世尊印可曰,善哉善哉,文殊师利,确实如汝所说,汝是真说般若波罗蜜也。
接著如来说出欲见佛等等,皆应学如是般若波罗蜜。怎样是见佛呢?不取于相是名见佛,如实了达空义是名见佛,如实知无所得是名见佛。如自在王菩萨经云,‘不以色故见。不以受想行识故见。不以诸相故见。不以法故见。不以戒故见。不以定慧解脱知见故见。不以过去故见。不以未来现在故见。如是见者。是名见佛。’若有所得,即非见佛。以无所得故,名为见佛。无所得者,般若波罗蜜也,故曰欲见佛,应学如是般若波罗蜜。
云何为亲近诸佛如法供养?以无所得心亲近供养诸佛,是真亲近诸佛,如法供养。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曾说,世尊于然灯佛以前,曾亲近供养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无有空过者,然而未蒙佛授记。何以故?因为世尊尔时以有所得心供养承事,所以未蒙授记。以有所得心亲近供养,非是真亲近,非是如法供养,而是贪著故。
佛以微物亲近供养然灯佛,便蒙授记当来作佛。为甚么呢?因世尊当时以无所得心亲近供养,所以蒙佛授记。故欲亲近供养诸佛,应学如是般若波罗蜜。
若欲言如来是我世尊者,是言作佛弟子也。若欲言我是佛弟子,应学如是般若波罗蜜。
若言如来非我世尊,我非佛弟子,亦应学如是般若波罗蜜。何故说如来非我世尊,我非佛弟子呢?因为一切法毕竟空故,一切法无差异相故,一切法无生故,一切法不可得故,一切法无起无作故。既然如此,怎可说有佛作我世尊,有我作佛弟子呢?所以说若言如来非我世尊,亦应学般若波罗蜜。
以下‘若欲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欲不成就一切三昧’等,亦是同样的道理。
欲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便是欲成佛。欲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便是欲不成佛的意思。三昧是定的意思,于般若空法中,无定无不定,始为大定。
无作三昧无异相故,一切法无生无出,是总括以上‘若言如来非我世尊’‘若欲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欲不成就一切三昧’而说。
云何无异相?诸法一相,故无异相。云何无作无生无出?大般涅槃经云,‘无因缘故(因为因缘所生,即是空故),故名无生。以无为故,故名无出。无造业故,故名无作。’因为诸佛菩萨已断无明爱烦恼故,虽行不为造业,是以不受后有,不被业系,故曰无作。
【若欲知一切法假名。应学如是般若波罗蜜。若欲知一切众生修菩提道不求菩提相心不退没。应学如是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一切法皆菩提相故。】
一切法皆菩提相者,即是空相也,不二相也。故经云觉了空性,即是菩提,无二义者即是菩提,菩提虚空不二不别。所以一切众生修菩提道,不应求菩提相。因为菩提相空,菩提相不二,不可求故。
既然一切法空,故知一切法悉是假名。欲如是知者,应学般若波罗蜜。
【若欲知一切众生行非行相。非行即菩提。菩提即法界。法界即实际。心不退没。应学如是般若波罗蜜。若欲知一切如来神通变化无相无碍亦无方所。应学如是般若波罗蜜。】
欲知一切众生行非行相,若行不以无明烦恼因缘,便不受业报,是为清净行。若行以无明烦恼因缘,定受业果报,欲得清净欲得解脱无有是处,故曰非行。
何以说非行即菩提呢?因为无明烦恼皆是虚妄无有实性,若法无性,即便是空,即此空性便是菩提。
法界无界等同虚空,空即菩提。故曰菩提即法界。
一切法悉入法界,法界外更无一法。一切法唯依法界而住,而法界即是一切法。故曰法界即是实际。
若欲如是知如是见,心不退没,应学如是般若波罗蜜。
欲知一切如来,神通变化无相无碍,亦无方所。一切如来有大神通,能于无名相法中以名相说,虽说名相而明无名相。能于无生灭法中以生灭说,虽说生灭而明无生灭。
如来变化,不可思议。普入六道而不著六道。佛等同虚空而遍一切处,遍一切处而等同虚空。如是无相无碍,无有方所。若欲如是知,应学如是般若波罗蜜。
所谓‘如是’般若波罗蜜,如是者,即是无念无著,无闻无得,莫作二相,不取不舍般若波罗蜜也。
【佛告文殊师利。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欲得不堕恶趣。当学般若波罗蜜一四句偈受持读诵为他解说随顺实相。如是善男子善女人。当知决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住佛国。】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说,四众弟子欲不堕恶趣,当学般若波罗蜜。如以六道而言,地狱饿鬼畜生是恶趣。如以净土为标准,六道皆是恶趣。
一四句偈受持读诵。四句为一偈,故曰一四句偈。非是定指那一四句偈,而是说于般若波罗蜜中受持读诵最少一部分。并能为他解说,是自行而复化他也。随顺实相,怎么随顺实相呢?实相者无相,所以不取于相便是随顺实相。故金刚经云‘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像这样的善男子善女人,当知决定得无上菩提,生在佛国。
【若闻如是般若波罗蜜。不惊不畏心生信解。当知此辈佛所印可。是佛所行大乘法印。】
如果有人闻说如是般若波罗蜜不惊不畏心生信解,佛即印可他是大乘根机。因此般若波罗蜜,即是大乘实相法印,是佛所修行。此人随顺如是实相法印,便是与佛同行。
【若善男子善女人学此法印超过恶趣。不入声闻辟支佛道。以超过故。】
佛最后说,如果善男子善女人,学此般若波罗蜜实相法印,便能超过恶趣。超过甚么恶趣呢?超出三界也。甚而言之,复不入于声闻辟支佛道。何以故?因为亦超过小乘故。所以是大乘法印,是佛所行。菩萨修学般若波罗蜜,即在佛因地也,故此人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帝释三十三天。以天妙华优□罗华。拘物头华分陀梨华。天曼陀罗华等天栴檀香及余末香种种金宝作天伎乐。为供养般若波罗蜜并诸如来及文殊师利。以散其上。】
此明诸天供养。帝释即忉利天主,姓憍尸迦。三十三者,梵文为忉利。忉利天人身长一由旬,衣重六铢,寿千岁。
优□罗花,青色莲花也。
拘物头花,亦莲花之一种,有青色黄色赤色白色等。
分陀利花,亦莲花之一种,正开敷之白色莲花也。
天曼陀罗花,译为白团花,适意花等。
三十三天散诸妙花,并散天栴檀香,及余末香,种种金宝,并作天伎乐,供养三宝。供养般若波罗蜜者,供养法也。供养诸如来者,供养佛也。供养文殊师利者,供养僧也。以供养三宝故,故曰供养‘诸’如来。
【作是供养已。愿我常闻般若波罗蜜法印。释提桓因复作是愿。愿阎浮提善男子善女人。常使得闻是经决定佛法。皆令信解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一切诸天为作拥护。】
诸天供养已毕,复发愿言,愿我常闻般若波罗蜜多法印,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提桓因,即忉利天主也。以上三十三天众发愿已毕,忉利天主复发愿言,愿阎浮提之善男子善女人,常令其得闻此般若波罗蜜,决定能证得无上菩提的佛法,皆令其信解,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我们一切诸忉利天众,一定拥护此阎浮提善男子善女人。
忉利诸天,当时于法会上散花供养三宝,并发愿愿常闻此大乘法印。忉利天主并发愿于未来世,拥护阎浮提人闻经学法者。
【尔时佛告释提桓因言。憍尸迦。如是如是。善男子。善女人当得决定诸佛菩提。】
憍尸迦是释提桓因之姓,释提桓因本为人时,其族姓为憍尸迦。
佛呼释提桓因告诉他说,是的是的,如果善男子善女人修学般若波罗蜜,当得决定于诸佛的无上菩提。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如是受持善男子善女人。得大利益功德无量。】
文殊师利菩萨亦赞叹说,要这样受持般若波罗蜜的善男子善女人,将得大利益,功德无量。成就无上菩提便是大利益。如是大利益,是无量功德。
【尔时以佛神力。一切大地六种震动。佛时微笑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即是如来印般若波罗蜜相。】
佛说法已,以其神力现瑞印经。大地六种震动,佛说般若波罗蜜,现此瑞相。时佛微笑,是现第二瑞相。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是现第三瑞相。光明者表破闇除惑复苏众生也。佛现此三瑞,印般若波罗蜜。
文殊师利上白佛说,这些瑞相,便是如来印般若波罗蜜呀。
【佛言。文殊师利。如是如是。说般若波罗蜜已皆现此瑞。为印般若波罗蜜故。使人受持令无赞毁。何以故。无相法印不可赞毁。我今以是法印。令诸天魔不能得便。】
佛告诉文殊师利说,凡是说过般若波罗蜜以后,都要现此瑞相。为甚么呢?为印此般若波罗蜜,使人受持令无赞毁。何故无有赞毁呢?因为此大乘法印即是无相法印,无相法印,是不可以赞亦不可以毁的。
我今以此无相法印,令诸天魔不能得便。令‘诸’天魔,因为色界魔醯首罗天主是天魔。诸欲界第六他化自在天天主,亦是天魔,故曰诸天魔。
行者若起我相人相,天魔即得其便,趁机破人道心。今此无相法印,离一切相,故天魔不得其便。
【佛说是已。尔时诸大菩萨及四部众。闻说般若波罗蜜。欢喜奉行。】
佛说此般若波罗蜜经已毕,当时诸大菩萨,及四部众。四部众者,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闻说般若波罗蜜经,皆欢喜奉行。何故经题为‘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而最后却说佛说是经已呢?因为无论菩萨说或是弟子说,只要合乎法印者,皆是佛说也。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要终
- 上一篇:佛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句解
- 下一篇: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文殊章
- 仁德上人:起心动念为火,般若大智慧为水
- 仁德上人:什么叫般若智慧呢?
- 济群法师:无住生心是般若法门修行的精要
- 永明延寿:般若无相不受一尘,云何广辩四缘及诸因果?
- 灯云法师:如何运用般若智慧获得幸福
- 印顺法师:印顺法师:什么是般若智慧?般若在佛法中的重要性
- 星云大师:“般若”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 星云大师:“般若”对我们有什么妙用呢?
- 宽谦法师:缘起性空在生活中的点滴应用 世间行般若
- 星云大师:佛教般若的妙用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成刚法师:佛经里常出现的“般若”到底啥意思?
- 星云大师:般若的真义
- 智谕法师:大丈夫不被业系
- 智谕法师:愿生西方,愿见弥陀
- 智谕法师:在八识田中下阿弥陀佛的种子
- 智谕法师:时刻不忘阿弥陀佛愿生极乐
- 智谕法师:持佛名号之心要像呼唤父母一样
- 智谕法师:我们眼前的亲缘眷属好比一台戏
- 智谕法师:修学佛法要求解脱味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师/庆裕:做真实的自己
- 慈庄法师: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觉真法师: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觉真法师: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觉真法师: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崇慈法师: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本源法师: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静波法师:先告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别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济群法师:弘扬佛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 清净法师:供奉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消除障缘
- 仁禅法师:五种适合绝大多数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与人生]妨碍善行,损耗钱财的六种过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汉传人物问答]学佛最终只是让自己和众生解脱吗?
- [佛化家庭]世间的孝有几种,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间最圆满的孝道?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佛与人生]放下过去,期待明天,对未来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学常识]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说四圣谛的目的
- [人物故事]济公是真实存在的吗?济颠和尚的神奇传说
- [禅宗文化]灵隐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刹灵隐寺介绍
- [黑茶]认识黑茶,黑茶的分类与营养功效
- [禅宗思想]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宗门故事]无上大法难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红茶
- [佛理禅机]知足不是得少为足
- [生活故事]因为有禅,所以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