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佛弥勒的传说与天机|弥勒化身的布袋和尚传说
一、未来佛的传说
乐山大佛,弥勒坐像
释迦牟尼佛在给他的弟子讲法时,谈到了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释迦牟尼是现在佛,原始六佛是过去佛,而未来佛,则是弥勒佛。未来佛是要到末法末劫的时候,下世救度众生去未来世界的佛。在历史上的道家中,也多次谈到过弥勒,称之为弥勒教主或上上祖,是传末后道救度众生之大道觉者。
那么,弥勒佛何时会下世呢?佛经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魔王波旬,要乱释迦牟尼佛的法。释迦牟尼佛说,你乱不了,因为我的法是正法。魔王说,我现在乱不了,因为你的法太正,但等到了末法时,我将派我的徒子徒孙,穿上你的袈裟,坐到你的寺庙里去,乱你的法!释迦牟尼佛听完眼泪就流下来了。明代的刘伯温也曾说到未来佛祖的降世,说那时天上天下的众神,都在无边大劫之中。从历史的记载和各种传说中看,弥勒佛都是众生在未来得救的惟一希望。
未来佛也称弥勒佛,藏语谓“强巴”。弥勒为梵文Maitreya的音译简称,是“慈氏”之意。据说此佛常怀大慈悲之心,《阿弥陀经疏》中说:“或言弥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胜,名无能胜。”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佛说他的弟子阿逸多(即无能胜),将修成弥勒佛。阿逸多出生于古印度波罗奈国一个婆罗门家庭,后随释迦佛出家,成为佛弟子。他在释迦圆寂涅盘之前,便先行去世。释迦曾预言,他离开此世间后,将上生兜率天宫,在那儿与诸天演说佛法,在很多年后,他要从兜率天宫下世救度众生。
历史上记载,布袋和尚契此也曾修成弥勒佛。据《宋高僧传》记载,契此是五代时明州人,又号长汀子,经常手持锡杖,杖上挂一布袋,出入于市镇乡村,在江浙一带行乞游化。他身材矮胖,大腹便便,言语无常,随处坐卧,与人言吉凶颇为应验,能预知晴雨,“天将雨,即着湿布鞋;亢旱,即曳木屐。居民以此为验”。因他总是负着一个布袋,故被称为布袋和尚。他常在人前把布袋里化缘来的什物,一古脑儿地倾倒地上,对围观的人们叫道:“看!看!”曾作歌曰:“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万法何殊心何异,何劳更用寻经义”。他坐化于明州岳林寺一块磐石之上,圆寂前留下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由此,后人便认作他是弥勒转世,为他建塔供养。此后,江浙一带逐渐按布袋和尚的样子,塑成袒腹大肚、喜笑颜开的笑口弥勒像,并安置于天王殿中,令人一进山门就有一种皆大欢喜的感觉。其实,释迦牟尼曾多次提到过未来佛,说末法时转轮圣王(一译金轮圣王)将下世为弥勒佛,救度众生去未来。因大福德力故,其时感得优昙婆罗花开。
弥勒佛在历史上深受敬仰。唐代三藏法师玄奘,因师傅印度那烂陀寺戒贤法师,梦中得到弥勒佛及两位菩萨的点化,苦等三年收玄奘为徒,故一生向往弥勒净土。《大唐故玄奘法师行状》曰:“法师从少以来,常愿生弥勒佛所,及游西方,又闻无着菩萨兄弟也愿往生兜率,奉侍弥勒,并得如愿,俱有记验,盖增克励。自制玉花,每因翻译,及礼拜之际,恒以愿上升兜率陀天,见弥勒佛。”他在将圆寂涅盘之时,不断持涌弥勒名号,并瞩其弟子齐念弥勒如来,祈求往生兜率内院。玄奘的弟子窥基大师,唐朝的着名诗人白居易,也都发大愿去弥勒佛的世界。
弥勒佛像在五代、宋以前,主要有菩萨形和如来形两类,分别根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所创作。菩萨形的弥勒像,主要表现弥勒菩萨在兜率天宫为诸天说法时的形象,菩萨装束,两脚交叉而坐,或是以左脚下垂,右手扶脸颊的半迦思维形;而如来形的弥勒像,则与释迦佛的造像没多大区别。从北魏开始,中国出现了佛装的弥勒佛像。
雍和宫万福阁内世上最大的弥勒木雕像
世上最大的弥勒木雕像,在北京雍和宫万福阁(又称大佛楼)内,高十八米,埋入地下部分八米,总长二十六米,由一根完整的白檀香木雕成。最大的石雕弥勒佛像,是四川的凌云大佛,佛像依断崖造成,立于四川乐山市岷江东岸凌云山上,世称“乐山大佛”,高七十一米,肩宽二十八米,临江端坐,相好庄严,比例匀称,气魄雄伟,是世界上第一石刻坐佛像;最大的铜制弥勒佛,是西藏札什伦布寺中的强巴佛。至五代以后,在江浙一带的寺院,逐渐开始出现笑口弥勒佛的塑像。杭州灵隐寺前的飞来峰上,有一尊倚坐于山崖的弥勒佛像,光头现比丘相,双耳垂肩,脸上满面笑容,笑口大张,身穿袈裟,袒胸露腹,一手按着一个大口袋,一手持着一串佛珠,看着前来游玩进香的人们,一幅乐呵呵的样子。很多寺院的弥勒殿,还挂有这样一幅对联,上写“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茫茫世人,有多少可笑之人呢?大肚者,大慈悲、大忍也。
二、弥勒化身的布袋和尚的传说
布袋和尚
唐末五代后梁时期明州奉化县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化身,他的一付尊容并不大好看,所幸他笑口常开,倒也没有人讨厌他。他最大的特征是肚皮很大,他的行为也是佯狂作态,疯疯颠颠的出语无定。住宿的地方是随遇而安,就地便卧,看样子他决不会犯“卧高广大床”佛戒。
他的随身法宝是一个禅杖和一个布袋,他的布袋可以称为“百宝乾坤袋”,凡是供身之具,全部财产家当,都贮在袋中,这里边究竟装了些什么?恐怕连他自己也不清楚。到了街市聚落村庄里,见到人家吃东西,就伸手求乞,醴盐鱼俎之类的食物,不较荤素,他接到手中,先咬一口,再分一半放进宝袋之内。假使袋中之物多了,就招引小朋友们,找一块空地坐下来,把袋子倒下,让小孩子抢了吃,他在一旁看了呵呵的傻笑。因此一般小孩子都喜欢他,和他一起玩。
有一次大雪天,他卧在雪地里一夜,不但没有冻死,并且雪不沾身,因此人们对他感到奇异起来。他向人家化缘,把化来的货品再售出去,将得到的钱去救济贫苦的人。总之,他自己是不存分文的。
他示人吉凶很灵验,天如果要下雨,也就穿上湿草鞋,在路上急骤行走,表示大雨快来似的。如果是到亢阳不雨,他就拖曳高齿的木屐,跑到桥上,竖膝而卧。日子久了,当地的农民都以他的行动为气象台,看他的举动就知道天气有什么变化。
和尚有一次北上途中,遇见宰牛的屠夫,为其说法道:“一切畜生是造业人的果报,你如今造业杀生,贪财无道,何不为其赎救活命,你知道因果可畏吗?”又为之说偈道:
杀牛之人号罗刹,杀他自杀谁惊怕!
刀山斧斫暨鍪前,何劫何时时解脱?
和尚有一次接受农夫的供养以后,为其说法开示道: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有一次,布袋和尚深夜独坐桥上,忽然有一肖小,探头窥看,而对他有所图谋的举动,和尚朝他咧嘴一笑道:“我是穷和尚,没有银钱的呀!你也不要妄起贪心,要知道贪财夺利的人,无端造罪,要遭轮回之报。”并慨叹的说偈劝道:
由贪沦堕世波中,舍却贪嗔礼大雄;
直截凡情无所得,圆明寂照汝心中。
一日和尚在街市闹区中,看见那些攘往熙来的人群,无非是为名为利而忙,慨然的说偈道:
趣利求名空自忙,利名二字陷人坑;
心急返照娘生面,一片灵心是觉皇。
有一位福建籍的陈居士,请问布袋和尚道:“和尚何姓何年所生?今年生腊几何?”和尚答道:“你莫道我姓李,二月八日生,我这布袋与虚空齐年。”居士又说:“和尚此去,若有人问就这么对,不可堕他人是非!”和尚以偈语答道:
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
宽却肚皮常忍耐,放开笑口暗消磨。
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
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
陈居士问:“和尚有法号否?”和尚以偈答道:
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
打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再问:“和尚的行李呢?”和尚说偈答道: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
陈居士道:“弟子愚鲁,请求和尚开示,如何才能见佛性?”和尚答道:
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
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
居士再问:“和尚此去,是住宿寺院中,还是住于俗家?”和尚答道:
我有三宝堂,里空无边相;
不高亦不低,无遮亦无障;
学者体不如,求者难得样;
智者解安排,千古无一匠;
四门四果生,十方尽供养。
居士闻听开示后,合掌礼谢道:“愿和尚留此斋宿,寥表弟子一点敬意。”当夜和尚书偈于其门曰:
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
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
无一块泥土,无一点彩色;
工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
体相本自然,清净常皎洁;
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
布和尚在浙江四明山时,与蒋宗霸居士两人相处甚欢,出处饮食,时相往来,和尚教他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以此为每天日课,劝念不休,当时的人都称他为摩诃居士。
有一天,他陪和尚在长汀溪中洗澡,和尚要摩诃居士为他揩背,忽见和尚背有四目,炯然放光,摩诃居士大为惊异,于是作礼道:“和尚佛也!”和尚当时严诫不得向人言。对蒋摩诃说:“我与你相聚同游了三、四年,可以说有大因缘,我不久将去,你不要为此而忧。”不多日,又亲至摩诃家中对摩诃说:“你要不要富贵?”
摩诃居士道:“富贵何能长远?但愿子孙长远就好了。”和尚拿出布袋一只,袋内装了无数小袋子,并一箱一绳,授与摩诃道:“我以此物为汝纪念,乃汝后代事也。”摩诃居士收下来,也不知是什么意思。过了两天和尚又来对蒋居士说:“汝解吾意否?”摩诃答道:“弟子不解。”和尚说:“我欲令汝子孙,如我袋中遗物也。这意思就是说:您的子孙长远下去,一代一代的,如我送你无数小袋一样。”
布袋和尚,在贞明二年丙子三月三日对大众笑着说:“明年的今天,我取弥勒果供养大众。”果然于第二年丁丑三月三日,在岳林寺的廊下,跏趺磐石上而逝。大众这才知道他去年所说之言。
当和尚在世的时候,四明的亭长不信佛法,又以和尚颠疯作态而不事事,他看见就加以垢辱,并且把他唯一的布袋,夺下放火烧掉!可是隔明天看到他仍存着布袋,来去如旧。如此三次夺烧布袋,可是三次仍然复旧。因此亭长甚为惊异,不敢再烧了。
听了和尚圆寂,亭长自备棺木,厚殓以赎过去垢辱之罪,但众多人却抬不动棺木。另有一姓童的居士,他平素很敬重布袋和尚,所以另以棺换之,此时抬棺木者少,而抬之轻若毛羽,观者称奇,遂为其建塔于封山之原。
福建莆田县令王仁照居士,在江南天兴寺遇见布袋和尚,后来在福州官舍又看到和尚,见面时和尚从怀中取出一封圆书,交给王县令道:“我如七天不来,你就把它拆开来看。”仁煦依言,过了七天,未见其来,就如约拆开来看时,只有四句偈语: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
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至此大家才知道,疯颠作态的布袋和尚,就是弥勒菩萨化身。
布袋和尚寂灭后十年,浙江的大帅派一官差,因事使蜀,回到栈道的地方,却会见了布袋和尚,和尚对其差官说:“四明蒋摩诃者,你回去见到时,告诉他要他多保重自己,以待相见。”那时蒋摩诃已经在高山峻岭上,自筑茅庵而居,畜一黄犬自卫。每逢食米尽时,就系百钱于黄犬颈上,出来东吴籴米,往来二十里,从不有误。蜀使回来将布袋和尚之话,告诉了蒋摩诃,摩诃说:“我已知之。”随时设斋邀请亲友,斋后沐浴趺坐而逝。
弥勒又名慈氏,他修的慈心三昧以慈悲为怀,忍让为先,所以弥勒化身的布袋和尚,终年笑口当开,你骂他不回言,打他不还手,实行他慈心三昧的忍耐偈。
弥勒菩萨的忍耐偈: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
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脸上,随他自乾了;
我也省力气,他也少烦恼。
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
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因为他大肚包容,所以人人见到他都皆大欢喜,直到今天,如果你有满腹心思,一肚皮烦恼,只要走进佛寺大门,看到笑佛弥勒的样子,就会使你减少很多烦恼。
三、佛家中的转轮圣王、释迦牟尼佛、弥勒佛出世预言
转轮圣王与释迦牟尼佛、弥勒佛有些什么关系?“转轮圣王将于佛历三千年左右出世”与“弥勒将于五十六亿年后龙华三会”有矛盾吗?本文将通过各种佛家预言来回答这些问题。
(一)、转轮圣王与释迦牟尼佛、弥勒佛的关系!
转轮圣王的特点:
据《中阿含经》记载,转轮圣王在位时,有轮宝出现于王前,色如火焰,光明晃耀,并能指导他的统治行为。经中说,王生于人间,在家则为圣王,出家则得正觉成佛。佛在华严经及各种大经中说,什么人够资格投胎做圣王呢?十地菩萨中再来,才能做圣王。要有与佛一样的功德,才能为圣王。换句话说,有圣王那样大的福报,才能够得智慧的成就大彻大悟。佛经告诉我们圣王有三十二相,同佛的功德一样;换句话说,圣王是大彻大悟的肉身佛,故意生于人世作圣王。圣王是旷代一人,历史上经过上千年,或者几百年才会出现;所以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圣王如果明心见性了,也可以成在家佛。
转轮圣王与释迦牟尼佛的关系:
在古印度,佛教历史中和“吠陀本集”都有预言:人中有两个伟大的觉者降世──佛陀和转轮圣王;而佛陀又预言弥勒佛将住世传法度人。释迦牟尼佛生下来的时候,他的父亲找来的看相师就讲,这位太子三十二相,不出家就是一代的转轮圣王;如果出家,就是万世的佛,后来释迦牟尼出家成了佛。而转轮圣王则是众王之王、众王之尊,福通人天、德通人天、力通人天、智慧与般若相应,与释迦牟尼佛最大的一个区别是,转轮圣王是带领众生在家修炼,明心见性,不脱离世缘,即不出家而修炼,在家成佛,转轮圣王在未来成佛,即为弥勒佛,转轮圣王既然是众王之王,他度的人修成的果位都很高。
佛法是不变的,宗教则是人为的,宗教是有兴衰规律的,佛教早就走入了末法时期。每一个佛只是证悟了他所修的那一部分佛法,每一个佛所证悟的法都是不一样的,要不然就不会有禅宗、净土、密宗、天台、华严等等这些法门了!释迦牟尼佛也只是针对二千五百年前刚刚从原始社会脱胎出来的人讲的法,并没有把他法的全部讲出来。释迦牟尼还讲了“法无定法”,叫人不要把他讲的话当做绝对的真理,不变的真理。佛教徒如果过于执着佛教的经典,释迦佛没有讲过的就不相信,那么未来佛弥勒佛岂不是没有啥可讲的了?释迦佛都讲过了,那还要未来佛干嘛?要知道释迦佛说过类似这样的话:假如说释迦佛度的是众生,他的国土是土;那么弥勒佛度的就都是佛,他的国土是金。可见弥勒佛讲的会比释迦佛高出很多,所有曾与释迦牟尼佛结过缘的徒弟,只要是闻听过释迦牟尼佛法的,弥勒佛都要度其成佛。见《弥勒上生经》释迦牟尼佛曰“我国土土,汝国土金;我国土苦,汝国土乐。”《大宝积经》“弥勒菩萨于过去世修菩萨行,常乐摄取佛国,庄严佛国。我(释尊)于往昔修菩萨行,常乐摄取众生,庄严众生”。从吠陀书所言,佛陀出家;而转轮圣王不出家,还要用他的威德来主宰世界,转轮圣王下世,称得上是救世主,他将给人类带来一个祥和美好的世界,有如大同世界。
转轮圣王与弥勒佛的关系: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这是一千多年前的布袋和尚留下的四句偈语,他提示人们不要固守着只有一个弥勒佛的观念,弥勒只是一种佛的称号,就像过去一千佛都被称为燃灯诸佛一样,释迦诸佛之后的未来一千佛都被称为弥勒诸佛。一千多年前布袋和尚修成了弥勒佛,佛家预言佛历三千年左右将是转轮圣王成为弥勒佛出世度人,而佛教中有些经文说的将在五十六亿年之后出现的弥勒佛是指释迦牟尼佛的徒弟阿逸多将在那时修成弥勒佛,而且“五十六亿年”并非释迦牟尼佛的原话,而是后人算出来的,但是不同的空间有不同的时间,那种算法不一定是对的。
释迦牟尼佛说过他自己早在多少亿劫之前就已经成佛了,一劫是多少亿年啊,也就是说那个时侯他不是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成佛的,释迦牟尼佛讲的很多法不是指我们这个地球的空间与时间,他讲的弥勒佛龙华三会,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弥勒下生,人寿八万年,“初会说法,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第二大会说法,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第三大会说法,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大家想一想,这可能是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吗?现在七十多亿人口的地球就已经人口大爆炸了,地球不堪重负,而龙华三会所说的近三百亿人,而且人寿八万年,这地球挤得下吗?龙华三会明明说的就是另外空间的事情,对应到我们这个空间的时候,就不能再套用什么“五十六亿年后弥勒出世”之说,而是要知道龙华三会的寓意,因为预言是不能说的太明白的,需要人自己去悟的,“龙华”与“五十六”寓指弥勒佛出世的地点与时间,即有五十六个民族的中华,而只有我们这个时代才有“五十六个民族”这个说法,所以转轮圣王弥勒将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出世度人!
佛家重点是修善的,很多佛家预言不如重点修真的道家预言准确,其实根据全世界各家学说的预言,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救世大圣人转轮圣王弥勒佛将于佛历三千年左右出现!希望那些末法时期的佛教徒不要因为执着于“五十六亿年后弥勒出世”之说而错过了亲见如来的万古机缘,是该醒悟的时候了!那些过于执着宗教形式的末法时期佛教徒,不但起不了度己度人的作用,而且还可能阻碍转轮圣王弥勒佛传法,那种罪孽是十恶不赦的,因为末法时期的佛教已经被宣扬动物进化论、无神论之魔王子孙给彻底控制了!佛家不是无神论,而是多神论,佛家每一个法门都有一个佛主持的天国世界,药师佛有琉璃世界、释迦牟尼佛有大梵世界、阿弥陀佛有极乐世界,这些佛就是超越于人的神。把佛家混同于无神论,就是对佛的最大侮辱,这正是那些魔王子孙的“杰作”,他们的目的就是阻碍众生得救,拉人跟他们一起下地狱!
(二)、佛家认为三千年一开的优昙花象征着转轮圣王出现世间!
关于优昙花,《法华文句》四上中说:“优昙花者,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慧琳音义》卷八载明:“优昙花,梵语古译讹略也,梵语正云乌昙跋罗花。此云祥瑞灵异,天花也。世间无此花。若如来下世,金轮王出现世间,以大福德力故,感得此花出现。”又《转轮圣王修行经》云:“时转轮王踊跃而言:‘此金轮宝真为我瑞,我今真为转轮圣王。’”佛经《长阿含经》记载:优昙,传说中的仙界极品之花,因其花“青白无俗艳”被尊为佛家花,三千年一开,观者受福。《涅盘经》卷三十二:“人身难得,如优昙花。”《大知度论》云,佛世难值,如优昙波罗树华,时时一有,其人不见。佛经无量寿经中记载:人们发现优昙花是祥瑞之兆。
最早发现优昙花开现象的是韩国,韩国多处禅院惊现优昙花,这一祥瑞之兆给韩国民众带来惊喜。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家寺院的方丈在金铜如来坐像的前胸部位上发现二十四朵优昙花。二零零五年初,人们在韩国顺天市的须弥山禅院里的菩萨像上,发现了十朵优昙花。之后,世界各地包括中国陆续出现这种祥瑞之花。根据佛经记载,优昙花为梵语,意为灵瑞花、空起花、起空花,此花三千年一开。优昙花花茎细如发丝,花色雪白,周围散着淡淡的光晕,有的还散发出淡淡清香。最奇特的是这种花在任何载体上都能生长,无论是铜像、钢铁、玻璃,还是塑胶、水果、植物等等,无论寒暑、也无论场所。
须弥山禅院法长和尚说:我确信用宗教、信仰的眼光看优昙婆罗花,才能看到它的内涵。佛经的的确确记载道,此优昙婆罗花盛开意义非凡:
1)优昙婆罗花贵重无比,三千年才得一开;
2)此花不开则已,一朝盛开便关联着一件非同小可的大事因缘:转轮圣王正在人间正法;
3)转轮圣王用正义转动人间正法之轮,他是以转轮支配世界的理想王。
现在,须弥山禅院高僧终于作出鉴定,并郑重告诉世人:人世间真的存在这种佛花;并且就在当世,她千真万确的开了!据此,须弥山的高僧欣然肯定:转轮圣王正在人间正法。
据佛经记载:金轮王即转轮圣王拥有与佛一样的三十二相、七宝,是不用武力用正义转动正法的轮,以此来支配世界的理想王。不论佛教,基督教,儒教,只是名称的不同,只要根据自身的理念,不断向人们给予慈悲的人才有缘相见转轮圣王。
优昙花每三千年开花一次,这种花的出现意味着将有如来佛转轮圣王在人间正法,而在释迦牟尼佛之后的如来佛就是未来佛转轮圣王弥勒。现在这个时代正好是佛历三千年左右,优昙花开,三千年到,如来下世,金轮王现!
(三)、为什么说当今时代是佛历三千年时代?
周朝留下一部书《周书异记》,在周书上说佛诞生于周昭王甲寅年,有江河泛溢,大地
震动的瑞相。西方有五色光,直贯太微星。当时太史说“有大圣人生在西方,故现此瑞。……一千年外,声教被及彼土。”这时候,周昭王就命令人把这事情刻在石头上,记载下来,并将这石头埋在城南边的一个地方,预备将来看看是不是会这样子,一千年以后是不是那种教法会传到中国来?大约有一千年后,东汉明帝甲子年因为做梦梦见了佛,就派人到印度去求佛法。丁卯年使者回来的时候用白马驮经,所以汉明帝就造一个白马寺,佛法从此在东土开传。《法显传》与《大唐西域记》卷三中记载,自从为弥勒立像,佛教才开始东传!
自汉唐以来,如汉代《法本内传》、隋代的《历代三宝记》、唐代的《广弘明集》、北宋的《佛祖通载》、南宋的《佛祖统纪》诸书,皆依《周书异记》记载。这样,佛生于周昭之世,灭于周穆之世的传说,也就成为一千多年来汉地遵信的说法。佛历计算方法西元年历加上一千零二十七年即为佛历年数,比如二零零五年为佛历三千零三十二年。
传闻中三千年来到世间一次的转轮圣王,现在正好是距离圣王周文王时代约三千年,所以大家在议论的转轮圣王,就是现在要出世的时候。
(四)、《格庵遗录》预言“三千之运释迦预言当末下生弥勒佛”
“三千之运释迦预言当末下生弥勒佛”、“无疑东方天圣出”,这是在一本预言书《格庵遗录》中揭示的,五百年前一位神人留下了这本预言书,与所有其它预言书不同的是,别的预言书只是预言了未来,而这本预言书在预言未来的同时,还告知了过去,其中就提到了弥勒曾经是伏羲帝、周文王、唐太宗。而唐太宗是紫微星转世,所以转轮圣王弥勒就是紫薇圣人、“紫霞真主”。最近的研究发现,原来弥勒与位于东方的中国很有缘分,他曾经在中国的历史上扮演过几个重要的角色:他曾经是创制先天八卦的东方人类始祖伏羲帝,还曾经是创制后天八卦与周易的周文王,而东来佛祖弥勒本人将创制中天印符。总的来说从周朝之后的三千年刚好是佛历三千年,是以佛教信仰为主,因为这三千年是“释迦之运三千年”。
“释迦之运三千年弥勒出世郑(正)氏运”:如今佛历三千年已经过去,释迦佛教之运也早就进入了末法时期,现在正是弥勒佛出世的正法之运!而且这次的弥勒佛是转轮圣王、紫薇圣人,他不会重复佛教、道教、基督教出家修行的宗教之路,而是会开创在家修炼的无宗教之路!
“左右弓间弥勒佛龙华三界出世之”:
“弓”主要指太极阴阳曲线,弥勒不仅仅是佛家的人物,同时还是道家的人物,因为他曾经是东方人类始祖伏羲帝、周文王、唐太宗,而且弥勒(弥赛亚)还是西方教中的人物,他曾经在西方转生过,“无疑东方天圣出”,这次是“西气东来”在东方“龙华”(中国)出世。
“入山修道念佛者们弥勒世尊虽苦待释迦之运去不来一去不回不再来三千之运释迦预言当末下生弥勒佛”:这六句针对佛教信徒所说。入山修道念佛者们,你们虽然苦待弥勒世尊,却不知道释迦牟尼曾预言三千之运,也就是佛历三千年前后将由弥勒佛降世苦度众生。这六句就是说,连释迦牟尼也都说当今时代是末法时代,他的教法已经不管用了,将由弥勒佛降世普度众生,而你们为何还固守那个佛教呢?
(五)、刘伯温《烧饼歌》预言弥勒佛将于末法时期把金散
刘伯温所着的着名预言《烧饼歌》中有记载:
“帝曰:末后道何人传?温曰:有诗为证:不相僧来不相道,头戴四两羊绒帽,真佛不在寺庙内,他掌弥勒元头教。帝曰:弥勒降凡在哪里?温曰:听臣道来:未来教主临下凡,不落宰府共官员,不在皇宫为太子,不在佛门与道院,降在寒门草堂内,燕南赵北把金散。”
“帝曰:你因何说道字?温曰:上末后时年,万祖下界,千佛临凡,普天星斗,阿汉群真,满天菩萨,难脱此劫,乃是未来佛,下方传道,天上天下诸佛诸祖,不遇金线之路,难脱此劫,削了果位,末后勒封八十一劫。”
预言道出未来的末法时期,弥勒佛降生在寒门草堂的平民家里,在北京这个地方开始传法,因为古时北京南为赵国,北京及北部为燕国,在这个地方(开始)把金散,是指把佛法(比金子还要珍贵)传开。最后的大意是天上的佛道神都要来接受佛法的考验,金线之路,似乎比喻既珍贵又狭窄的(不是人人都能修炼的)这样一条修炼之路,而那些不同层次的神如不接受这样的考验,也会在这一次考验中被淘汰。
总结:
在佛道神三家的预言中都提到了未来将要出现一位救世大圣人,佛家认为三千年一开的优昙花象征着转轮圣王出世,道家认为紫薇圣人将在二零三三年之前出现,基督教认为在以色列复国(一九四八年)后的那一代人将会看到弥赛亚,最近的研究发现佛家的未来佛转轮圣王弥勒就是道家的紫薇圣人、基督教的救世主弥赛亚,佛道神三家“三教圣人同住世”。根据各家的预言,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救世大圣人将于佛历三千年左右出现!上面几个预言都证明了这一点,希望那些末法时期的佛教徒不要错过亲见如来的万古机缘,是该醒悟的时候了!
——五十六亿年是误传四、佛经中弥勒成佛的六种时间考证四、佛经中弥勒成佛的六种时间考证————五十六亿年是误传
未来佛弥勒何时降生人间?佛经中关于弥勒成佛的时间至少有六种以上的不同说法,现归纳如下。其中第一种说法“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弥勒成佛”最为流行,这是时间最遥远也是最不靠谱的一种说法,因为后面的科学考证表明这种说法是由于古今纪年法的不同以及古人计算错误而造成的。而其它五种说法的时间虽然各不相同,但是都有它们存在的理由。
(一)、《菩萨处胎经》:“弥勒当知,汝复受记,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于此树王下成无上等正觉。”
(二)、《定意经》:“弥勒五亿七十六万岁作佛。”
(三)、《般泥洹经》:“却后一亿四千余岁,乃当复有弥勒佛耳。”
(四)、《贤劫经》:“慈氏如来所生土地………佛在世时人寿八万四千岁。”从第九劫释迦牟尼佛人寿百岁到第十劫弥勒佛人寿八万四千岁,间隔八百四十万岁。
(五)、《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乃往过去无量无边阿僧只劫时,有世界名胜花敷,佛号弥勒。”
(六)、《长阿含经》:“如来时时出世,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法华经·文句四上》:“优昙花者,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
其实六种说法每一种说法都有它们存在的理由,其中前两种时间的依据是兜率天的天人寿命是四千岁,第三种时间的依据是弥勒佛比释迦牟尼佛晚九劫成佛,第四种时间的依据是弥勒佛比释迦牟尼佛晚半劫成佛,第五种时间的依据是过去就有弥勒古佛成佛以及有多位弥勒佛,第六种时间的依据是转轮圣王也要修成弥勒佛,下面将一一详细考证。那么这么多不同的弥勒成佛时间不矛盾吗?弥勒到底何时成佛呢?其实大肚弥勒佛的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过去、现在、未来都有弥勒成佛,佛号为弥勒(大慈氏)的佛不止一位,那么佛经中有多种不同的弥勒。
- 上一篇:乐山大佛的由来及传说|乐山大佛闭眼显灵流泪事件
- 下一篇:每天投五毛钱作救人基金
- 因果报应
- 嫖娼有报应吗?真实的嫖娼报应
- 佛典故事
- 禅宗公案
- 邪淫现世报:二男女车上纵欲酿车祸被烧死
- 我忏悔,我的报应来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学佛与富贵
- 与卖淫女风流一次 70岁花心老汉染恶疾
- 被烧死的蛇
- 佛学故事
- 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
- 阿弥陀佛的故事
-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
- 邪淫的隐形果报 谁都逃不掉
- 念地藏经招鬼?不敢念地藏经的请进来
- 民间故事
- 地藏经感应
- 金刚经感应事迹
- 大难不死 意外获得足以致富的特异功能
-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
- 鸟为食亡,人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刚经故事
- 一盆洗脚水的警示
- 损友导淫 精尽丧命
- 佛教因果报应的真实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触犯,不断淫欲心难清静
- 人和动物的感人故事
- 念诵《心经》,心想事成
- 念诵地藏经的真实感应六则
- 佛咒感应
- 善护口业,免遭大难
- 智慧故事
- 心经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这两个因果故事,让你了解什么是业障
- 两性关系
- 地藏经故事
- 心经故事
- 十大弟子传
- 持莲观音是什么菩萨?持莲观音的故事
- 三岁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龄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盐的原文和译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恶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气和 自度度人
- 马需调教,树要修剪,人需约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实际行动展现自己的魅力、体现自己价值
- 从来不丢东西的妇人,只因她前世做了这件事
- 世俗王子从圣人走向神坛,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简介
- 盲人摸象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来藏经》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来对待
- 借花献佛的由来,释迦牟尼前身以花供养燃灯佛
- 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
- 以平等心面对芸芸众生,是菩萨的道德
- 梁武帝与佛教有什么关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个寺?
- 佛陀度化悭贪长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问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别人的好并懂得回报
- 盲人打灯笼,即与人方便,也与己方便
- 禅师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弃天性
- 从惜福看穷三代还是富三代
- 大乘心难发,不愿再发大乘心的舍利弗
- 听经的蛤蟆,命终后脱离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宫
- 学佛贵在实行,坚持不懈地去修一个法门,终会成功
- 熟悉经藏的比丘与精进修道的比丘
- 佛教历史上与水陆法会有因缘的高僧
- 借事磨练,善用其心,让心走出烦恼的牢狱
- 薄拘罗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却都毫发无损
- 马鸣菩萨抵亿金的故事
- 人活着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乐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师圆寂日,德行与精神常存我们心间
- 释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与歌利王的故事
- 舍弃对五欲的贪着,成功飞出笼子的鸽王
- 寺庙为什么喜欢种银杏?佛珠变银杏的故事
- 鸠摩罗什是谁?东晋高僧鸠摩罗什的一生
- 短暂的快乐与长久的快乐,你选择哪个?
- 三年不吃饭的出家人
- 急性子与慢性子,人与人要学会理解和忍耐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