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与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大势至菩萨的因缘故事
我们和观世音菩萨最有缘啦!这可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亲自认证过的,他曾经就告诉过观世音菩萨:“汝于娑婆世界有大因缘。”至少在中国,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假如有一部系列电影叫“拯救娑婆联盟”,观世音菩萨绝对是不可替代的主角之一,一边在娑婆世界帮助释迦牟尼佛弘法,一边在西方极乐世界和大势至菩萨一起帮助阿弥陀佛接引众生。那你好不好奇,观世音菩萨和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又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今天我们就来捋一捋观世音菩萨在“拯救娑婆联盟”里的世界线,看看他与其他角色有着怎样的背景故事。
观世音菩萨与释迦牟尼佛——曾是释迦牟尼佛的老师,还救过他的命
你知道吗?其实观世音菩萨早就成佛了!据《大悲心陀罗尼经》记载,观世音菩萨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为了普度众生,才倒驾慈航,示现菩萨之身。
而在那时,释迦牟尼佛还没成佛,是他座下的苦行弟子哩。这是他们的渊源之一。
观世音菩萨往昔做圣马王时还救过释迦牟尼佛的命。
《大乘庄严宝王经》记载,当时的释迦牟尼佛是一位大商主,与五百商人去师子国,准备用各种车乘、骆驼、牛只等换取财宝。没承想在师子国附近,遇上了五百罗刹女。罗刹女们变出狂风大浪,毁了所有船只,五百个商人全都落入海中,只能抱着浮物慢慢漂到岸上。
接着,五百罗刹女就化现成童女相来到商人上岸的地方,给他们干衣服穿,骗他们跟自己回家:“我们都没有丈夫,你们愿意做我们的丈夫吗?我们这里有饮食、衣服、库藏、园林、浴池等,能让你们衣食无虞哦!”于是商人们就上当了,各跟一位罗刹女回了家。
带大商主(即释迦牟尼佛的前生)回到居所的是罗刹女中的首领,名叫啰底迦缆。大商主在她这里共住了几天,她都以各种美味珍馐供养大商主,令他感觉快乐无异于人间。七日之后,罗刹女忍不住露出了马脚。
有一天,商人忽然见啰底迦缆从未如此开心地笑,心生疑怪,于是问:“你为什么笑得这么开心呢?”
罗刹女回答:“此处师子国,是罗刹女所住的地方,恐怕会伤害你的性命。”
商人又问:“你怎么知道呢?”
罗刹女说:“从此处往南去是禁地,那里有铁城,上下周围皆无有门户,里面的商人大多已经被罗刹女们吃了,只剩下骸骨。如果你不相信的话可以亲自去看看。”
于是,大商主就趁罗刹女夜间熟睡时,拿着月光剑往南路去,走到铁城周匝一看,果然无门无窗。大商主看到铁城边有一棵树,就攀升到树上,高声叫城内的人。
这时,铁城内的商人告诉他:“贤大商主!你还不知道吗?我们被罗刹女囚禁在铁城,她们于此地日日啖食百人!”他们还告诉大商主,自己以前也是先被罗刹女救起再囚禁于此。
原来罗刹女说的是真的!大商主了解实情后,急速地返回到罗刹女的住处。
罗刹女问大商主说:“贤大商主!我说的铁城你看到了吗?”
大商主回答看到了,又问罗刹女:“我如何做才能逃脱此处呢?”
罗刹女说:“有圣马王能救度一切有情。”
于是大商主又趁着罗刹女熟睡时,悄悄前往圣马王的居所,见到圣马王正在啖食白药草。吃完之后,从金砂地骤已而起,振摆身毛后,问菩萨说:“何人而欲达于彼岸?”如此问三次后,又告诉大商主:“如果想要去者,应当自己言说。”于是大商主告诉圣马王:“我欲达于彼岸。”如是说完之后,大商主又悄悄回到罗刹女那里去。
罗刹女醒来之后,心生悔意,就问大商主:“你的身子为何这么冷呢?”大商主知道罗刹女后悔了,就说只是去城外游逛了一下。
隔天一早,菩萨就把其他的商人约出城外,出城外后,暂歇一处,商人们还在这里互相攀比着谁家的“妻子”与自己最相爱,对自己如何好呢。这时大商主给他们当头一棒:“你们这样是难以解脱的啊!为何贪爱这些罗刹女呢?”
商人们一听,害怕了:“你说的是真的吗?”
大商主说:“真的!这个师子国里面都是罗刹女,不是人!和你们共住的美人,实际上是罗刹女啊!”
众人一听,赶紧商量着逃跑,大家约好三天后一起到圣马王的处所,祈求圣马王带领他们离开师子国,到达彼岸。
三天后,天才刚亮,五百位商人就到约定的地点集合,前往圣马王的住处。
到了之后,大家见到马王,吃草骤已,振摆着身毛。这时,师子国的大地尽皆震动,圣马王又问:“现在何人欲前往彼岸?”
商人们一起回答:“我等现今欲前往彼岸!”
于是,圣马王奋迅其身而说:“你们应当一心前进,千万不要回顾师子国!”圣马王说完之后,大商主先乘上马王,然后五百商人也都登上了马背。
这时,罗刹女听闻五百商人逃离的消息,赶忙奔驰追逐,悲啼哀嚎。许多商人听到声音,心一软,就想回头看,这一回头,不自觉地就坠入海中。罗刹女就现出原形,争抢着撕咬商人们的肉。最后,只有大商主一人安然回到故乡。
这是观世音菩萨和释迦牟尼佛的另一段因缘。
观世音菩萨与阿弥陀佛——曾为阿弥陀佛的儿子,共同发愿
《悲华经》中说:往昔过恒河沙等阿僧祇劫,有佛世界名叫删提岚。此世界在善持大劫时,有转轮圣王名叫无诤念,就是阿弥陀佛的过去生。无诤念有千个儿子,大儿子名叫不眴,就是观世音菩萨的过去生。那时的佛名号为宝藏如来。
有一次,无诤念王与他的千个儿子一起供养宝藏如来以及所有的比丘僧,长达三个月之久。供养完毕,大家便各个将功德回向发愿,有的发愿做忉利天王,有的发愿做天上的梵王,有的求取大财富,有的祈求成为声闻,而无诤念王自己还是祈愿再次成为转轮圣王。这些愿望都是人天福报之愿,最多只到声闻,并没有发心回向成佛者。
当时,转轮圣王有一位大臣名叫宝海,无诤念王和他的王子们各自回向发愿后的当晚,宝海大臣就做了一个怪梦:梦中他看到无诤念王变成人形猪面,身上沾满血迹,四面八方到处奔驰,并且开始吃食各种虫类,等到吃饱后,竟然有无量众生来争食转轮圣王的身体。
就这样死亡了再投生,依然是人形猪面,再次被众生吃掉身体,再投生再死亡……宝海越看越觉得恐怖。
不仅如此,他还看见诸位王子,有的是象面,有的是水牛面、狮子面,或是狐狼豹面、猪面等,他们也都啖食无量众生,接着又被无量众生所食,也跟他们的父亲一样,生复死,死复生,世世都是如此。
宝海从梦中惊醒,立刻去请教宝藏如来。如来告诉宝海,这是因为无诤念王和王子们虽然修福,却一心求取世间的福报,以致在福报享尽之后,又落入恶趣轮转。接着如来又向宝海宣说投生六道的种种苦处。宝海听后,就把梦中所见及如来的教诲,转述给转轮圣王以及王子们,劝其要发起成就佛道的菩提心,不要只求人天福报而已。
国王和太子听从宝海的劝告,决定重新思惟发愿。
不眴太子感叹众生在苦中复苦,造罪业、受恶报,又再造罪,轮回不休,不得脱出,于是他就在宝藏如来前发起大愿:
“世尊!现今我以大音声告诉一切众生:我的所有一切善根,广皆回向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愿我行菩萨道时,如果有众生,受到一切苦恼恐怖等事,退失于正法,堕在大暗处,忧愁孤苦贫穷,无有救护,无有依止,无有房舍,如果能忆念我,称念我的名号,为我天耳所听闻,天眼所观见,如是众生,如果不能除灭苦恼者,我终究不能成就佛果境地!”
不眴太子发愿后,宝藏佛赞叹说:“善男子!你能观察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让他们生起大悲心,帮助他们去除一切烦恼,使其安住究竟快乐。”
同时,如来也授记他将来必成佛:“善男子!现在称呼你为观世音。你在行菩萨道时,已经有百千无量亿那由他众生,得以脱离苦恼。你为菩萨时,已经能大作诸佛之事业,在无量寿佛入于涅槃之后,其净土就转名为‘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你在后夜,于菩提树下坐于金刚座,于一念间成就等正觉(如来),号为‘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
宝藏如来为观世音,而说偈言:“大悲功德,今应还起,地六种动,及诸佛界。十方诸佛,已授汝记,当成为佛,故应欢喜。”
原来,在久远劫以前,观世音菩萨就早已被授记要做阿弥陀佛的“接班人”啦。
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一对莲花童子,从阿弥陀佛的两胁出生
在《观世音菩萨授记经》中,记载了观世音菩萨的另一段本生故事。
在无量德聚安乐示现世界中,有师子游戏金光王佛出现于世,当时有一位胜威王,听闻如来宣说“无量法印”之后,心中充满了法喜。回到王宫后,他就不断地思惟修习善巧的佛法,一心安住在无量法印善巧法门之中。
胜威王将从佛陀所受持的这些法门,应用于禅观之上,他的禅定境界越来越殊胜,功德也越来越具足。有一天,当他正安住在无量法印的禅定时,他的左右两胁下忽然生出两朵殊妙可爱的莲花。这两朵莲花完全开敷之后,从中化生了两位十分庄严,并双足跏趺禅坐的童子!
胜威王以偈问他们的名号:“汝为天龙神,夜叉鸠槃茶,为人为非人?愿说其名号。”
从右胁化现者,即观世音菩萨本生,自称为宝上:“一切诸法空,云何问名字?过去法已灭,当来法未生,现在法不住,仁者问谁名?空法亦非人,非龙非罗刹,人与非人等,一切不可得。”
从左胁化现者,即大势至菩萨本生,自称为宝意:“名名者悉空,名名不可得,一切法无名,而欲问名字?欲求真实名,未曾所见闻,夫生法即灭,云何而问名?名字及语言,皆是假施设,我名为宝意,彼名为宝上。”
而胜威王则是阿弥陀佛的本生。胜威王看到这两位可爱、具足功德的法子,心中十分欣喜。他认为这两位法子的出生,一定是由于佛陀加持的缘故,所以就十分欣喜地带领着宝意与宝上这两个儿子,共同前往菩提道场参访,感谢师子游戏金光王如来。
见到佛陀,两位童子五体投地、头面礼足,接着右绕佛陀三匝,向佛陀表达了最殊胜的敬意之后,退在一边。双手合掌,异口同声请佛开示应该如何供养佛陀,何种供养才是最殊胜的:“云何为供养,无上两足尊?愿说其义趣,闻者当奉行。华香众伎乐,衣服药卧具,如是等供养,云何为最胜?”
师子游戏金光王如来听了十分欢喜,微笑着对两位童子开示了无上供养的真意——发起无上的菩提心:“当发菩提心,广济诸群生,是则供正觉,三十二明相。设满恒沙刹,珍妙庄严具,奉献诸如来,及欢喜顶戴,不如以慈心,回向于菩提。是福为最胜,无量无有边,余供无过者,超逾不可计。如是菩提心,必成等正觉。”
听了师子游戏金光王如来的开示,两位童子共同发起菩提心:
“诸天龙鬼神,听我狮子吼,今于如来前,弘誓发菩提。生死无量劫,本际不可知,为一众生故,尔数劫行道。况此诸劫中,度脱无量众,修行菩提道,而生疲倦心?我若从今始,起于贪欲心,是则为欺诳,十方一切佛。瞋恚愚痴垢,悭嫉亦复然,今我说实语,远离于虚妄。
我若于今始,起于声闻心,不乐修菩提,是则欺世尊。亦不求缘觉,自济利己身,当于万亿劫,大悲度众生。如今日佛土,清净妙庄严,令我得道时,超逾亿百千。国无声闻众,亦无缘觉乘,纯有诸菩萨,其数无限量。众生净无垢,悉具上妙乐,出生于正觉,总持诸法藏。此誓若诚实,当动大千界。”
这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的因缘,也是他们和阿弥陀佛的一段因缘。
以上所述是经典中所记载的观世音菩萨和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的因缘故事,但我相信他们无量劫以来的深因厚缘远不止这些,我也相信我们和观世音菩萨也有很多的因缘“公案”,只是目前我们智慧有限,看不到罢了。
我们就好好念佛,等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去,成为一生补处的菩萨,所有的因缘故事就全都能知道了,还能帮着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一起度众生呢!
- 上一篇:释迦牟尼佛前世为大蟒蛇的故事
- 下一篇:白居易皈依佛门的故事
- 因果报应
- 嫖娼有报应吗?真实的嫖娼报应
- 佛典故事
- 禅宗公案
- 邪淫现世报:二男女车上纵欲酿车祸被烧死
- 我忏悔,我的报应来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学佛与富贵
- 与卖淫女风流一次 70岁花心老汉染恶疾
- 被烧死的蛇
- 佛学故事
- 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
- 阿弥陀佛的故事
-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
- 邪淫的隐形果报 谁都逃不掉
- 念地藏经招鬼?不敢念地藏经的请进来
- 民间故事
- 地藏经感应
- 金刚经感应事迹
- 大难不死 意外获得足以致富的特异功能
-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
- 鸟为食亡,人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刚经故事
- 一盆洗脚水的警示
- 损友导淫 精尽丧命
- 佛教因果报应的真实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触犯,不断淫欲心难清静
- 人和动物的感人故事
- 念诵《心经》,心想事成
- 念诵地藏经的真实感应六则
- 佛咒感应
- 善护口业,免遭大难
- 智慧故事
- 心经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这两个因果故事,让你了解什么是业障
- 两性关系
- 地藏经故事
- 心经故事
- 十大弟子传
- 持莲观音是什么菩萨?持莲观音的故事
- 三岁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龄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盐的原文和译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恶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气和 自度度人
- 马需调教,树要修剪,人需约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实际行动展现自己的魅力、体现自己价值
- 从来不丢东西的妇人,只因她前世做了这件事
- 世俗王子从圣人走向神坛,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简介
- 盲人摸象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来藏经》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来对待
- 借花献佛的由来,释迦牟尼前身以花供养燃灯佛
- 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
- 以平等心面对芸芸众生,是菩萨的道德
- 梁武帝与佛教有什么关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个寺?
- 佛陀度化悭贪长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问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别人的好并懂得回报
- 盲人打灯笼,即与人方便,也与己方便
- 禅师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弃天性
- 从惜福看穷三代还是富三代
- 大乘心难发,不愿再发大乘心的舍利弗
- 听经的蛤蟆,命终后脱离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宫
- 学佛贵在实行,坚持不懈地去修一个法门,终会成功
- 熟悉经藏的比丘与精进修道的比丘
- 佛教历史上与水陆法会有因缘的高僧
- 借事磨练,善用其心,让心走出烦恼的牢狱
- 薄拘罗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却都毫发无损
- 马鸣菩萨抵亿金的故事
- 人活着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乐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师圆寂日,德行与精神常存我们心间
- 释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与歌利王的故事
- 舍弃对五欲的贪着,成功飞出笼子的鸽王
- 寺庙为什么喜欢种银杏?佛珠变银杏的故事
- 鸠摩罗什是谁?东晋高僧鸠摩罗什的一生
- 短暂的快乐与长久的快乐,你选择哪个?
- 三年不吃饭的出家人
- 急性子与慢性子,人与人要学会理解和忍耐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