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成唯识论 >

成唯识论

成唯识论(Vij?āpti-mātratā-siddhi-?āstra) 佛教论书。又名《净唯识论》,简称《唯识论》。玄奘糅译印度亲胜、火辨、难陀、德慧、安慧、净月、护法、胜友、胜子、智月等十大论师分别对《唯识三十颂》所作的注释而成。10卷。传说玄奘留学印度时,曾广收十家注释(每家各10卷)...[详情]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十六划

  十六划

  【赖耶三相】作为宇宙万法本源的第八阿赖耶识,具有三种面相。即是自相、果相、因相。唯识三十颂曰:‘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即是指此三相而说,以‘阿赖耶识’是此识的自相,‘异熟’是此识的果相,‘一切种’是此识的因相。参阅三相分释条。

  【赖耶三藏】第八阿赖耶识,译为藏识,藏有三义,即有能藏、所藏、执藏。一者能藏,是就阿赖耶与种子的关系而言,阿赖耶识乃微细任运相续,无始终亦无间断,能摄藏诸法种子而不失,故谓能藏,而种子为所藏。二者所藏,是就能熏之七转识与所熏之阿赖耶识之关系而言,能熏是能藏,所熏是所藏。现行之胜用有七转识,于现行之刹那必熏附其种子于第八阿赖耶识,而称新熏种三者执藏,谓染污之第七末那识执其为‘内我’之义。‘我’,为常一主宰之义。第八识生灭相续而非常一主宰,然其相续之相微细,恰似常一主宰,故第七末那识误以为实我而妄加执著,此乃我见之根源。如是执著,称为执藏。见《成唯识论述记》卷二。

  【赖耶五受相应】此指第八阿赖耶识,与苦、乐、忧、喜、舍五受相应的情形。在五受中,与阿赖耶识相应的唯有舍受。第八识何以不与余受相应,一者此识行相极不明了,不能分别顺违境相,微细一类相续而转,故唯与舍受相应。二者此识是真异熟,与其相应的不能不是异熟受。三者此第八识为第七识缘之境,倘若和变异受(即苦乐忧喜之受)相应,那就不是常一我见之境了。

  【赖耶王所相应】此指与第八识相应的心所。与第八识相应的心所,只有五遍行所,即触、作意、受、想、思。《八识规矩颂》曰:‘性唯无覆五遍行’,即指此而言。

  【赖耶自相】第八阿赖耶识具有三种面相。即是自相、果相、因相。自相是为第八识自体之相。此阿赖耶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称为赖耶三藏,与有漏的杂染互相为缘,故有情执之为自内我,此即显示初能变识之所有自相能摄持因与果。因为第八识能摄持杂染法之种子,犹如库藏含藏诸物,故称能藏;因第八识为杂染法所熏、所依之场所,犹如库藏为诸物之所依,故称所藏;因第八识恒为第七末那识执为自内我,犹如库藏之坚固执守,故称执藏。故知能藏为因相,所藏为果相,因果二相为末那识所执藏而为赖耶之自相。若离自相,则无因相、果相;若离因相、果相,亦别无自相可言。见《成唯识论》卷二。

  【赖耶因相】第八阿赖耶识具有三种面相。即是自相、果相、因相。因相就是万法原因之相。指的是阿赖耶识执持的一切诸法种子,此种子为万法生起之原因。《成唯识论》曰:‘此能执持诸法种令不失故,名一切种。离此,余法能遍执持诸法种子不可得故。’因相是此识的第三位相,而自相是因相果相的总和,《成唯识论》曰︰‘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自相,摄持因果为自相故。’见《成唯识论》卷二。

  【赖耶行相】阿赖耶识能缘的作用,称之为其行相。能缘之识,必有其所缘之境,故在《唯识三十颂》中,将能缘、所缘二者并举,即颂文中‘不可知执、受、处、了’七个字。这其中,‘执、受、处’三者是所缘之境,‘了’是能缘的作用。了即了别,了别是此识自体的能缘作用,指的即是指此识的‘见分’。执、受、处三者,是见分所缘的境。执是执持万法种子、及摄持根身,持令不坏;受是领根身为境,令生觉受;处是器界,即物质世界。因此,第八阿赖耶识所缘之境,即种子、根身、器界。而所缘之境,也就是阿赖耶识的相分。

  【赖耶果相】第八阿赖耶识具有三种面相。即是自相、果相、因相。果相为有情总报的果体即是异熟识。异熟识旧译果报识,《成唯识论》曰:‘此是能引诸界、趣、生,善不善业异熟果故,说名异熟。’论文中界指欲、色、无色三界,趣指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趣,生指胎、卵、湿、化四生,善恶之业引生异熟果报,故称异熟,此为赖耶果相。见《成唯识论》卷二。

  【赖耶异名】第八阿赖耶识,译曰藏识,有能藏、所藏、执藏之义。除此之外,此识还多种意义,故在许多经论中随其义别,另立出种种名称。《成唯识论》中举出七种名称,曰:一心识,二所知依,三种子识,四阿赖耶识,五异熟识,六阿陀那识,七无垢识。《成唯识论演秘》中举出十八种名称,曰:一无没识,二本识,三宅识,四藏识,五种子识,六无垢识,七执持识,八缘识,九显识,十现识,十一转识,十二心识,十三所知依,十四异熟识,十五根本识,十六分别事识,十七穷生死蕴,十八有分识。

  【赖耶缘起】四种缘起之一。这是唯识宗对于宇宙万法生起的解说。阿赖耶识摄持万法种子,事实上所谓识者,即是功能,此功能在潜伏状态时,不称识而称种子,在种子生起‘现行’时,不称种子而称识。种子是潜在的功能,识是此潜在功能生起作用时的名称。种子生现行,生出八识识体,名曰因能变;识体各各生起相见二分,名曰果能变。相分是宇宙万法差别相状,见分是主观的认识作用。所谓阿赖耶缘起,就是阿赖耶识中万法种子,仗因托缘,生起现象世界的意思。

  【赖耶缘境】第八阿赖耶识所缘之境,为根身、器界、种子。即《唯识三十颂》颂文:‘不可知执受,处了常与触’中的‘执、受、处’三字,首先讲‘处’字。所谓处,就是第八异熟识里的共相种子(注:共相种子,指所生之果可使多人受用的种子,如山河大地,即众生共相种子所变),由于这种子成熟的因缘之力,变现出一种似实色而非实色的器世间相;也就是身外能造的地、水、火、风四大种,及所造的色、香、味、触四尘色(注:‘即外大种及所造色’,指本识中变为器世间外境的种子称外大种,此称能造四大。客观物质世界称为所造)。因其是外处,不是有情,故名为外;并不是心外的实法。诸有情类,唯识所变的东西各别不同,然而共业种子所感的共报果相的‘处’,却是相似无异。譬如众灯齐明,光耀一室,这遍满一室的灯光,虽是众灯所共照,却分不出彼此所照的光,好像只有一盏灯一样。次释‘执、受’二字。阿赖耶识所执受者,有种子及根身二法,什么叫做诸种子呢?就是第八异熟识所摄持的三性有漏种子,此种子由本识所摄,同时也为本识所缘的相分境。或问:有漏种子,依本识而为识所缘;无漏种子,亦依本识,何以不相提并论,而言有漏呢?答曰:无漏种子,虽也依附于本识自体,但其不是无记性,而是善性,所以不能做有漏识的所缘。又问:识既不缘无漏种子,岂不违背唯识之理?答曰:无漏种子,虽然不是本识所缘之境,但也不像真如那样是离识别有的实法,故不违唯识之理。至于‘根身’,就是我们眼、耳、鼻、舌、身的五根身。这是第八异熟识里的不共相种子,(注:不共相种子,指所生之果不共受用的种子,如眼、耳、鼻、舌、身五根)成熟的因缘之力,变现为似色根和根依处(注:根依处即浮尘根)。也就是身内地、水、火、风四大种,及色、香、味、触的所造色。这在共相的器世间里,是共中的不共,所以由不共相种子所变现。

  异熟识里,还有一种共相种子,由于此种子成熟的因缘之力,于他人身处,也变为似彼相。否则,它人就不能有助于我,而为我所受用了。这在不共相的自他根里,是不共中之共,所以由共相种子所变现(注:共业不共业,有四种情况,称‘四变句’。一、共中共业:如自然界山河大地,为有情所共享者。二、共中不共业:人类社会有主的田宅,为所有人所独享者。三、不共中共业:即个人身体外根的浮尘根,这虽是个人所独有,但他人如夫妻者亦可共同享用者。四、不共中不共业:个人身体内根的胜义根,只供自己所用。参阅‘四变句’条。)

  【随所生所系】此指第七末那识的系属而言。第七末那识以第八阿赖耶识为所依,第八阿赖耶识亦以第七末那识为所依,这二者是互相为依,恒时同俱。第八阿赖耶识是轮回的主体,以业力的牵引,在三界九地、四生六道流转。而末那识系属于阿赖耶识,前者生何界何道,它便系属于何界道,它自己是作不得主的。

  【随眠】为烦恼的异名,烦恼随逐我人,令入昏昧沉重的状态;其活动状态微细难知,与对境及相应之心、心所相互影响而增强,以其束缚我人,故称为随眠。此有贪、嗔、慢、无明(痴)、见(恶见)、疑等六种,称为六随眠(六根本烦恼)。其中,恶见复分为身、边执、邪、见取、戒禁取等五见,称为十随眠。

  【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修唯识行,十回向位的第六位。此位菩萨,以手足身命妻子珍宝等内外财,施与众生,以身代众生苦,坚固安住自性功德,回向是等诸善功德,令一切众生得大智慧,除灭大苦。参阅‘十回向’条。

  【随惑】又称枝末惑,与本惑相对而言。亦称随烦恼,《成唯识论》谓随烦恼指六种根本烦恼外之二十种随烦恼,又分为三类,即小随烦恼,中随烦恼,大随烦恼,合称‘三随烦恼’。见《成唯识论》卷六。

  【随烦恼心所】是五位百法中心所有法的第五位,此又名随惑,是随根本烦恼而生起的烦恼。随有三义,一者自类俱起,二者遍不善性,三者遍诸染心。随烦恼心所二十个,分为小随、中随、大随三种。小随烦恼十个、中随烦恼二个、大随烦恼八个。小、中、大的分别,以三义俱备者名大随,兼具二义者(自类俱起、遍不善性)名中随。于不善心中各别而起者称小随。小随烦恼计有十种,曰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其发生作用面最小,而行相粗猛,于不善心中,各别生起。中随烦恼有二种,曰无惭、无愧,其发生之作用范围较小随烦恼为宽,具有自类俱起,遍不善心二义,故曰中随。此二者,对自己所犯的过恶不感到羞耻,是其共同点;而惭者‘轻拒贤善’,愧者‘崇重暴恶’,是其相异点。大随烦恼有八种,曰掉举、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其发生作用范围最广,俱有自类俱起,遍不善性,遍诸染心三义,故曰大随烦恼。见《成唯识论》卷六。

  【随说因】为十因之一。《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谓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一切惑业系缚与不系缚之法,随所见闻觉知而起诸言说。能说之语为所说之因,此持业释。亦即由有‘名’而有‘想’,由有‘想’而起‘语’,由‘语’而有‘言说’;此中,‘名想’与‘语’,即是随说因。简单的说,能说是所说之因,随所见所闻事物的名称,引起人的思想,由思想引起言说。《大乘义章》卷四载︰世界万有皆依赖名称言说,方有种种事相差别,故称随说因。参阅‘十因’条。

  【独行无明】唯识宗所立四种无明中的不共无明之一。此指不与贪等俱起,而与第六意识相应,独行而起的无明。此复分为二种:一、主独行不共无明,系与大随八种惑、中随二种惑俱起,而隐其体用,独显己之体用。二、非主独行不共无明,则与忿等之小随惑俱起,小随惑之体用显,无明之体用隐。见成唯识论卷五。参阅‘四种无明’。

  【独散意识】四种意识之一,为不与前五识俱起的散乱意识。即不缘五尘之境,散乱纷杂而遍计诸法,或缘空花、水月等诸色相,或追忆过去,或筹计未来,或比较推度种种想像分别,或意念游走东想西想,此称独散意识。

  【独影唯从见】独影境的相分,是第六识见分虚妄分别变生出来的,它自己本身没有种子(不是实种子所生),只能从属于第六识的见分,故曰‘独影唯从见’。《宗镜录》六十八曰:‘独影境者,谓相分与见分同种生,名独影唯从见,即如第六识缘空过来,及变影缘无为并缘地界法,或缘假定果极回极略等,皆是假影像,此但从见分变生自无其种,名为从见。’独影境者,是独有影相而无本质的意思,如第六识的独头意识,幻想出龟毛兔角,而由见分缘之。

  【独影境】唯识宗所立的三类境,即吾人心识所缘虑的对境,依其性质而分为三类。所谓独影境,独者,简别于本质;影,为影像,即相分。谓依能缘之心之妄分别而变起之境,别无本质,仅为影像。如第六意识之妄分别变出之龟毛、兔角、空华等,全属幻影。此境有三种随心:一、性随心,谓境与能缘之心同一性。二、种随心,谓境与能缘之心由同一种子而生。三、系随心,谓境与能缘之心同一界系。

  【独头意识】此又名不俱意识,就是不与前五识俱起,单独生起而泛缘十八界的意识。此复有三种,称为独散意识,梦中独头意识,定中独头意识。详见分释。

  【独觉乘种性】又作独觉乘定性、辟支佛乘性、缘觉定性,为唯识宗所立众生的五种种性之一。乃具有可证辟支佛果的无漏种子者。此种性法尔唯有生空无漏种子,故深厌生死,专修自利乐寂之法,唯断烦恼障,证生空之理,定得自乘之果而入无余涅槃。以其不具佛种,故不成佛,即二乘所被之机,故两者合称二乘定性。

  【辨中边论】唯识宗‘一本十支’的十支论之一.又作离僻彰中论,世亲菩萨造,唐代玄奘译,凡三卷。本论系注释弥勒所造的《辨中边论颂》,阐明大乘中道之正行。计分辨相、辨障、辨真实、辨修对治、辨修分位、辨得果、辨无上乘等七品。异译本有陈代真谛之《中边分别论》二卷。两译因传承不同,故于法相之解释上时生歧异。参阅‘十支论’条。

  【辨中边论述记】又作《辨中边论疏》,唐代窥基著。本书为玄奘所译《辨中边论》现存唯一注释书。此论另一译本,为真谛所译的《中边分别论》,其注释书有新罗元晓的《中边分别论疏》四卷。

  【静虑波罗蜜多】即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静虑是六波罗蜜多之一,及十波罗蜜多之一。修唯识行,入修道位,修十种胜行,十胜行即是十波罗蜜多,其中第五是静虑波罗蜜多。静虑有三种:一、安住静虑,就是安于现法乐住而不动。二、引发静虑,就是由静虑所引发的神通妙用。三、办事静虑,就是成办利生事业。参阅‘十波罗蜜多’。

  【器世间】佛经中的二世间之一,与有情世间相对而言,即有情赖以生存的环境。器世间之器,即‘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事实上指的即是物质世界而说的。

  【择灭无为】唯识宗所立的六种无为之一。择为拣择,是能择之智;灭谓灭除,是所灭的根、随烦恼。谓由无漏智,拣择诸惑,永灭烦恼所显的真理。而此真理,即是不生不灭的空性,故曰无为。这是二乘行者,析色明空所证的涅槃。

  【懈怠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大随烦恼心所之一。懈怠与精进相反,既不修善,亦不断恶,甚而对恶业勤奋。《成唯识论》曰:‘云何懈怠?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见《成唯识论》卷六。

  【随念分别】三分别之一。与意识相应,以念心所为体,而能明记过去事之追想、记忆作用。六识之中,意识具足自性、计度、随念三分别,故谓有分别;前五识仅有自性分别,而无其他二分别,故谓无分别。《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认为三分别乃意识的作用,故谓自性分别属现在,随念分别属过去,计度分别则共通于过去与未来。参阅‘三分别’条。

  【焰慧地】修唯识行,于第四修习位中十地的第四位。此位菩萨,安住最胜菩提分法,妙慧殊胜,能断烦恼,如火烧薪,如《解深密经》云,由彼所得菩提分法,烧诸烦恼,智如光焰,是故第四名焰慧地。唐代遁伦撰著《瑜伽论记》,有云︰‘烦恼如薪,智如火焰,四地道火,烧烦恼薪,法喻双标,名焰慧地。’参阅‘十地’条。

  【亲胜】梵名 Bandhucri。音译畔度室利、畔徒室利。为唯识十大论师之一。生平事迹不详,只在《成唯识论述记》中有片断介绍,述记中说他是︰‘天亲菩萨同时人也,本颂初行,先为略释,妙得作者之意,后德因而释焉。’意思是说,《唯识三十颂》初出,亲胜首先作释,深得世亲的原意,而后其他的人才开始注释。可见他在唯识学史上地位的重要。参考‘十大论师’条。参阅‘十大论师’条。

  【窥基】唯识宗的开创人,为该宗初祖。俗姓尉迟,字洪道,是元魏尉迟部后裔,为唐初勋臣尉迟恭独子,唐代京兆长安人。出生于唐太宗贞观六年(六三二),禀性聪慧,体貌魁伟,年十七岁奉敕出家,为玄奘弟子,依玄奘学佛教经论及天竺语文。二十五岁参与译经,唐高宗显庆四年(六五九),玄奘译《成唯识论》,原拟将十家释论各别诠译,并命窥基与神昉、嘉尚、普光三人,分别担任检文、笔受、纂义工作,数日之后,窥基请求退出,奘师固问其故,基言:‘群圣制作,各驰誉于五天,虽文具传于贝叶,而义不备于一本,情见各异,禀者无依,请错综群言,以为一本,……’。奘师乃礼遣三贤,窥基独任笔受,译出《成唯识论》十卷。其后奘师又为窥基阐说陈那之《因明正理门论》,及《瑜伽师地论》等论典,故窥基通达因明之学与五性的宗法。

  唐高宗龙朔元年(六六一),玄奘译《辨中边论颂》、《二十唯识论》、《异部宗轮论》、《阿毗达磨界身足论》等典籍,皆由窥基任笔受。并各为之作述记。窥基晚年曾游五台山,登太行,造玉石文殊像;东行博陵,受请讲《法华经》,后返长安,驻锡慈恩寺。高宗永淳元年(六八二)示寂于慈恩寺翻经院,世寿五十一岁,葬于樊川北原玄奘塔之侧畔。窥基著述丰富,有‘百部疏主’之称,其主要且与唯识有关者有《瑜伽师地论略纂》十六卷,《瑜伽论劫章颂》一卷,《成唯识论述记》二十卷,《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四卷,《唯识二十论述记》三卷,《大乘百法明门论解》一卷,《成唯识论别钞》四卷,《辨中遑论述记》三卷,《杂集论述记》十卷,《因明入正理论疏》六卷,《大乘法苑义林章》十四卷。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