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梵语:Saddharma Pu??arīka Sūtra),後秦鸠摩罗什译,七卷二十八品,六万九千馀字,收录於《大正藏》第9册,经号262。梵文Saddharma,中文意为「妙法」。Pundarika 意译为「白莲花」,以莲花(莲华)为喻...[详情]
妙法莲华经文句纂要
妙法莲华经文句纂要卷第六
隋章安尊者 灌顶 结集
陈隋天台 智者大师 说
唐荆溪尊者 湛然 述记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
△先申品目,次释经文。今初。
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提婆达多,此云天热。生时人天心热,因此立名,即因缘释名也。应行逆而理顺,即圆教之意,非余教意也。本地清凉,迹示天热,同众生病耳。宝唱经目云:法华凡四译,两存两没。昙摩罗刹,此言法护,西晋长安译,名正法华。法护仍敷演,安汰所承者是也。鸠摩罗什,此翻童寿,是龟兹国人,以姚秦弘始五年,四月二十三日,于长安逍遥园译大品竟,至八年夏,于草堂寺,译此妙法莲华,命僧睿讲之。睿开为九辙,当时二十八品,长安宫人,请此品淹留在内,江东所传,止得二十七品,梁有满法师,讲经一百遍,于长沙郡烧身,仍以此品安持品之前,彼自私安,未闻天下,陈有南岳禅师,次此品在宝塔之后,晚以正法华堪之,甚相应。今四渎混和,见长安旧本,故知二师深得经意。提婆达多,亦言达兜,此翻天热,其破僧,将五百比丘去,身子厌之眠熟,目连擎众将还,眠起发誓,誓报此怨,捧三十肘石,广十五肘,掷佛,山神手遮,小石迸伤佛足血出,教阇王放醉象蹋佛,拳华色比丘尼死,安毒十爪,欲礼佛足,中伤于佛,是为五逆罪。以其应行逆,生时人天心热,从是得名,故言天热,此迹也。若作本解者,众生烦恼故,菩萨示热,同其病行而度脱之。
△此品来意,引古弘经,传益非谬,明今宣化,事验不虚,举往劝今,使流通也。文为二,一从尔时佛告诸菩萨下,讫生佛前莲华化生,明昔日达多通经,释迦成道,二从于时下方多宝所从菩萨下,明今日文殊通, 经,龙女作佛,禀教尚然,宣通之功,岂不大矣。故提婆达多受记,文殊可以意知(意知者,应重叙云,文殊是游方大士,十方弘经,乃至入海,唯常宣说妙法华经,为发起之众,不在受记之例也)。初中有三,一明往昔师弟持经之相,二结会古今,三劝信,初有长行偈颂,长行有四,一明求法时节。
尔时佛告诸菩萨(至)求法华经无有懈倦。
△二正明求法二,一明发愿。
于多劫中,常作国王,发愿求于无上菩提,心不退转。
△次明修行,于中复二,一明欲满檀那,勤行布施,如文。
为欲满足六波罗蜜(至)身肉手足不惜躯命。
△二明为满般若,推求妙法。
时世人民寿命无量(至)吾当终身供给走使。
△第三明求得法师。
时有仙人来白王言(至)若不违我当为宣说。
△第四明受法奉行。
王闻仙言欢喜踊跃(至)精勤给侍令无所乏。
△二偈颂,有七行半,颂上长行,初二句,颂第一求法时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念过去劫,为求大法故。
△二一行半,颂第二正求法。
虽作世国王(至)身当为奴仆。
△三一行半,颂第三得说法师。
时有阿私仙(至)吾当为汝说。
△四二行半,颂受法奉行。
时王闻仙言(至)勤求于大法。
△五一行半,结证劝信。
亦不为己身(至)今故为汝说。
(一师弟持经之相竟)
△第二结会古今复二,一正结会古今。
佛告诸比丘(至)时仙人者今提婆达多是。
△二明师弟功报俱满,于中复二,先明弟子因报已满,第二明法师妙果当成,弟子中复三,先明因满,次明果圆,后结证,由通经者益。今初。
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至)慈悲喜舍。
初具足六波罗蜜者,度义甚多,如大论说,舍依正名檀,防止七支名戒,打骂不报名忍,为事始终名精进,四禅八定名禅,分地息诤名般若。施报富,戒报善道,忍报端正,进报神通,禅报生天,智报破烦恼,如是等例,皆是三藏明六度相也。若施受财物,三事皆空名檀,不见持犯名戒,能忍所忍不可得名忍,身心不动名精进,不乱不味名禅,非智非愚名般若,如此流例,即通教中六度相。若言檀有十利,伏悭烦恼,舍心相续,与众生同资产,生豪富家,生生施心现前,四众爱乐,处众不怯畏,胜名遍布,手足柔软,乃至诣道场,恒值善知识。戒有十利者,满一切智,如佛所学,智者不毁,誓愿不退,安住于行,弃舍生死,慕乐涅槃,得无缠心,得胜三昧,不乏信财。忍有十利者,火刀毒水,皆不能害,非人所护,身相庄严,闭恶道,生梵天,昼夜常安,身不离喜乐。精进有十利者,他不能折伏,佛所摄,非人所护,闻法不忘,未闻能闻,增长辩才,得三昧性,少病恼,随食能消,如优钵华增长。禅有十利者,安住仪式,行慈境界,无悔热,守护诸根,得无食喜,离爱欲,修禅不空,解脱魔罥,安住佛境,解脱成熟。般若有十利者,不取施相,不依戒,不住忍力,不离身心精进,禅无所住,魔不能扰,他言论不能动,达生死底,起增上慈,不乐二乘地,如此流例,是别教明六度相也。月藏第一云:何者是第一义?谓造一切福事。若修身,修心,修慧,以第一义熏修,则速满六波罗蜜。若行若坐,舍攀缘想是檀,舍攀缘不犯是尸,于境界不生疮疣是羼,不舍于离是精进,于事中不放逸是禅,于诸法体性无生是般若。复次于阴舍是檀,不计念阴是尸,于阴无我想是羼,于阴起怨想是进,于阴不炽然是禅,于阴毕竟空是般若。华严七地,方明念念具十波罗蜜,修习一切佛法以求佛道,善根与一切众生是檀,能灭一切烦恼热是尸,于一切众生无所伤是忍,求善无厌是进,修道心不散,常向一切智是禅,忍诸法不生门是般若,能起无量智门是方便,求转胜智是愿,魔邪不能阻是力,于一切法相如实说是智,是十波罗蜜具故。四摄,道品,三解脱,一切助菩提法,于念念中皆具足,诸地皆念念具足,此地胜故,如此例,是圆教六度相也
△次明果圆。
三十二相(至)广度众生。
三十二相者,足平如奁底,足趺隆如龟背,两相共一修,坚固布施。千辐轮,但一修,安慰恐怖者。足跟长,手足指长,圆直身,三相共一修,谓不杀戒。七处满,肩、颈、臂、脚,一修,谓恒作施主。手足合缦,及柔软,两相一修,谓四摄。足跟直,踝不现,毛右旋,三相共一修,恒以善法饶益众生。鹿膊肠相,一修,以经书教人不吝。皮肤不受尘垢相,一修,如问而答。黄金色相,一修,忍辱好衣施。阴马藏相,一修,和合诤讼,梵身圆等相,手摩膝相,共一修,慈等心教导。肩圆,项光,师子臆,三相共一修,恒令施得增长。万字相一修,不恼众生。绀眼,牛王【目+妾】(与睫同,目旁毛也),二相共一修,不恚,爱视众生。顶髻,青发,二相共一修,诸功德在人前。一孔一毛,白毫,二相共一修,不妄语。四十齿,白齐,二相共一修,不两舌。广长舌,梵音声,二相共一修,不粗恶语。师子颊,一修,不绮语。四牙一修,离邪命。一切众生功德,等佛一毛,佛诸毛功德,等一好,诸好等一相,诸相等白毫肉髻,白毫肉髻百千万亿,乃成梵音声。三十二相,因虽各各,论其真因者,持戒精进,精进无戒,尚不得人天身,况余相耶?此则三藏教相本也。空无生,是通教相本,道种智,是别教相本,实相是圆教相本。八十种好者,二十指,手足表里,八处平满,踝、膝、髀,六处好(踝,洛上声,胫下两旁足骨,髀音披,胃脘也)。妙肩,肘,腕,六处满,两髂,奇中,三处好(髂,音恰,腰骨,奇,音基,有八脉)。髋,尻,二处(髋,音宽,两股间,尻,考平声,脊骨尽处),马藏一,两膊二(膊音博,两肩),腰脐二,胁腋乳六,腹胸背顷四,上下牙,上下唇腭,两颊,两鬓,两目,两眉,两鼻孔,额,两腋(音诣,未考),两耳,头圆,若分别四种好义,准相可知
△后结由通经者益。
皆因提婆达多善知识故。
(一弟子因报已满竟)
△第二明师妙果当成,于中复三,初明正果成。
告诸四众(至)世界名天道。
分陀利经云:调达作佛,号提和罗耶,汉言天王,国名提和越,汉言天地
△二明化度。
时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至)得无生忍至不退转。
△三明灭后利益。
时天王佛般涅槃后(至)至不退转。
(二结会古今竟)
△第三劝信。
佛告诸比丘(至)若在佛前莲华化生。
莲华化生者,胎经云:莲华化生者,非胎卵湿化之化生也。非化而言化,是法性虚无寂灭之身耳(一明昔日达多通经释迦成道竟)
△第二今日文殊通经,龙女作佛,有二,初明文殊通经,二明通经利益,初又五,第一智积请退。
于时下方多宝世尊所从菩萨(至)当还本土。
分陀利经云:菩萨名般若拘罗,汉言智积
△第二释尊止之,令待通经利益之证,智积谓多宝为证经故出,劝物流通,既讫,是故请还。释迦止者,虽迹门事讫,本门未彰,故托在文殊,以留多宝,佛之密意,非菩萨所知。
释迦牟尼佛告智积曰(至)可还本土。
△第三文殊寻来。
尔时文殊师利(至)共相慰问却坐一面。
△第四智积问所化几如。智积菩萨问文殊师利(至)其数几何。
△第五文殊答,非口所宣也。有七,一答利益甚众。
文殊师利言(至)且待须臾自当证知。
△二蒙益者集证。
所言未竟(至)诣灵鹫山住在虚空。
△三皆是文殊所化。
此诸菩萨(至)皆其论说六波罗蜜。
△四本声闻人,先禀权教,住二乘道。
本声闻人,在虚空中,说声闻行。
分陀利经云:莲华从海出者,本发菩萨心,其华在空中,说摩诃衍事。本发声闻心者,华在空中,但说断生死事
△五今闻实教,悉住大乘法。
今皆修行,大乘空义。
△六文殊结益。
文殊师利谓智积曰,于海教化,其事如是。
△七智积偈叹。
尔时智积菩萨,以偈赞曰。
大智德勇健(至)令速成菩提。
(一文殊通经竟)
△第二明通经利益,龙女成佛,文九,一文殊自叙。
文殊师利言,我于海中,唯常宣说妙法华经。
△二智积问。
智积问文殊师利言(至)速得佛不。
△三答。
文殊师利言(至)能至菩提。
△四智积执别教为疑。
智积菩萨言(至)于须臾顷便成正觉。
△第五龙女明圆释疑有二,初叙申敬。
言论未讫时龙王女忽现于前(至)以偈赞曰。
△次有三行半偈为三,初半行,明持经得解。
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
罪福者,约七方便传作,今偈,深达无罪无福,入一实相,名为深达也。十方,即十法界,同以实慧朗之,故言遍照也
△次二行,明成就二身。
微妙净法身(至)无不宗奉者。
具三十二相者,深得法身之理,即备相好,如大品明欲得一切法,当学般若,如得如意珠也。二乘但得空,空无相好也
△后一行引佛为证。
又闻成菩提,唯佛当证知,我阐大乘教,度脱苦众生。
(第五龙女明圆释疑竟)
△第六身子复难二,先总难信。
时舍利弗语龙女言(至)具修诸度然后乃成。
△后释出五障。
又女人身犹有五障(至)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第七龙女现成明证,复二,一者献珠,表得圆解。
尔时龙女有一宝珠(至)复速于此。
圆珠表其修得圆因,奉佛是将因克果,佛受疾者,获果速也。此即一念坐道场,成佛不虚也
△二正示因圆果满。
当时众会皆见龙女(至)演说妙法。
胎经云:魔梵释女,皆不舍身,不受身,悉于现身得成佛。故偈言:法性如大海,不说有是非,凡夫贤圣人,平等无高下,唯在心垢灭,取证如反掌
△第八明时众见闻,心大欢喜。
尔时娑婆世界(至)而得受记。
南方缘熟,宜以八相成道。此土缘薄,秖以龙女教化,此是方便力,得一身一切身,普现色身三昧
△第九智积默然信受。
智积菩萨,及舍利弗,一切众会,默然信受。
(二今日文殊通经龙女作佛竟)(提婆达多品竟)
△先申品目,次释经文。今初。
妙法莲华经持品第十三。
释持品,二万菩萨,奉命弘经,故名持品。重劝八十万亿那由他弘经,故名劝持品。问:何故尔?答:二万是法师品初,别命之数,故奉旨受持,八十万亿那由他等,前无别命,止是通觅,今佛眼视,令其发誓,此土通经,通经证验深重,佛意殷勤,是故蒙劝而弘,故有二意也
△次释经文,就文为二,先明受持,后明劝持。初文复三,一二万菩萨奉命,此土持经,二五百八千声闻发誓,他国流通,三诸尼请记。今初。尔时药王菩萨(至)种种供养不惜身命。
△二五百八千声闻,发誓他国流通。
尔时众中五百阿罗汉得受记者(至)心不实故。
问:此诸声闻,已成大士,何故不能此土弘经?答:为引初心始行菩萨,未能恶世苦行通经,复欲开于安乐行品也
△三诸尼请记。
尔时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至)三菩提。
(经云姨母者,本行集云:释种善觉,生于八女,时净饭王兄弟四人,各纳二女,净饭王妃,即摩耶、爱道,摩耶生太子已,七日命终,生忉利天,爱道是姨,故云姨母也)
尔时罗睺罗母耶输陀罗(至)而说偈言。
世尊导师,安隐天人,我等闻记,心安具足。
诸比丘尼说是偈已(至)广宣此经。
(一明受持竟)
△第二劝持,有长行偈颂,长行有五,一佛眼视,二菩萨请告,三佛默然,四菩萨知意,五发誓通经。今初。
尔时世尊,视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摩诃萨。
眼视默劝,而不告言者,上来虽不别命,而举持经功德深厚,引证分明,多宝分身,远来劝发,此之殷勤,事义已足,有欲应命,宜即发誓,无烦复言。又将护声闻他方之愿,故不称扬也
△二菩萨请告。
是诸菩萨皆是阿惟越致(至)广宣斯法。
△三佛默然。
复作是念,佛今默然,不见告敕,我当云何。
△四菩萨知意(知默不告之意也)。
时诸菩萨,敬顺佛意,并欲自满本愿。
△五发誓通经。
便于佛前作师子吼(至)遥见守护。
△第二偈颂有二十行,请护持经,不复细分,寻文可解。前十七行,被忍衣弘经,次一行,入室弘经,三一行,坐座弘经,四一行,总结请知(次偈颂者,是孤起偈,诸菩萨等,请护弘经,即是自述弘经方轨,以由佛于法师品中,说方轨竟,宝塔慕觅用方轨人,达多引往用方轨者,释迦即是禀方轨众,故云以身为床座等。持品即是恶世方轨,安乐行是始行方轨,故云住忍辱地等。具如后品。若不尔者,则弘经无轨,无轨弘经,斯无是处,如赤身入阵,自损不卢,被铠之言,应不徒设)初文三,初一行总论时节。
即时诸菩萨,俱同发声,而说偈言。
唯愿不为虑,于佛灭度后,恐怖恶世中,我等当广说。
△次九行,别明所忍之境,文三,初一行,通明邪人,即俗众也。次一行,明道门增上慢者,三七行,明僭圣增上慢者,故此三中,初者可忍,次者过前,第三最甚。以后后者,转难识故,初二如文。
有诸无智人(至)说外道论义。
三七行中,阿含第六云:阿兰若,此翻无事。头陀,此翻抖擞。宝云经第六云:阿练儿处,比丘见王,王子,婆罗门,及一切人来,比丘唱善来,可就此坐,彼即共坐,彼不坐,比丘亦不坐,当为说法,令欢喜。佛灭后,末恶世不应式比丘,虽说戒法而得活,而于戒法不乐行,历五分法身,余一切道法,亦如是说,如齆鼻人说栴檀,自既无香,亦不自闻,天人龙神,鸠槃荼,终不供养无戒人,余四分(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亦如是说。无有能将妙法来,必由净戒之所起,余四亦如是。偈云:若遇垂死最重病,痛恼逼迫极无憀,念佛三昧常不舍,一切苦切夺其心,彼人自解是法故,则知一切诸法空
△三七行明著衣意。
我等敬佛故(至)皆当忍是事。
忍辱铠者,中阿含第五云:黑齿比丘诉佛云,舍利弗骂我说我,佛疾唤舍利弗,实骂说不?舍利弗言:心不定者,或说骂,我心已定,云何说骂?如折角牛,不触娆人,我心如地水火风,净与不净,大小便利涕唾,受而不骂,心如扫帚,净与不净俱扫。又如破器盛脂,置之日中,渧渧恒漏,自观九孔常漏不净,云何骂说于他。又如死蛇狗等,系净童子颈,惭耻自愧,不骂说他。佛问:如是恶人,汝云何观?答:人有五,一身善,口意不善,但念其善,不念不善,如纳衣比丘,见粪扫币帛,左捉右舒,截弃不净而取于净,念用其身净以规我身,弃其口意以诫我口意。又口行净,身意不净,亦念其口,弃其身意,如热渴者,值多草池,披草掬水,凉身止渴。又意净,身口不净,亦念其意,不用其身口,如行路热渴,唯牛迹少水,我若用手掬,水则浑浊,应两膝跪,两手凭,口就吸之,以除热渴。又三业皆不净者,虽无可用,当痛念之,如路见病人,安置使稳,念此不净,使得值善知识,治其三业,勿令堕落三途。又三种皆净,常念是人,以自训况,念齐愿齐,如清凉池,多诸华草,热渴入中,以自苏息,常念境界,以去我恶,此是三藏教中,用苦无常不净无我空,为铠也。毗婆沙第八云:骂是一字,一字不成骂,二字成骂,无有一时称二字者,若称后字,前字已灭。又能骂所骂一时,同一刹那俱灭,于我何为,如是等,通教为铠也(此方语亦有颠倒,即成赞骂,如见客去,命云去早,即名为留。若云早去,即名发遣,发是骂,留即是赞,如正食遇客,若云来早,即是骂也。若云早来,即是赞也)。十七云:圣凡俱有三受,云何差别?凡夫于苦受有二,一身受苦,二心受忧悲,如三毒箭。失乐则嗔,得乐则喜,不苦不乐则痴,圣人但有身受而无心受,于苦不嗔,于乐不爱,于不苦不乐不痴,三使不能使,于使得解脱,故有凡圣之异,如此等有无差降者,此用别教为铠也。今经明铠者,以念佛为铠,是念法佛,第一义佛,佛即是法故。文云念佛告敕,即法也。佛即是僧,僧即事理俱和,毗卢遮那遍一切处也。如此之铠,一铠一切铠,即圆教铠也。(初十七行被衣弘经竟)
△第二一行入室弘经。
诸聚落城邑,其有求法者,我皆到其所,说佛所嘱法。
(僭补曰:有来学,毋往教,今鉴知有机,亲到其所,说佛所嘱之法,以同体慈悲,入室弘经也)
△第三一行坐座弘经。
我是世尊使,处众无所畏,我当善说法,愿佛安隐住。
(僭补曰:如幻人为幻人说法,能所叵得,何畏之有?如是说法,是坐座弘经,称善说法,能令佛法,安隐住世也)
△第四一行总结请知。
我于世尊前,诸来十方佛,发如是誓言,佛自知我心。
(持品竟)
△先申品目,次释经文。今初。
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第十四。
释安乐行品。释此品为三,一依事,二附文,三法门。一依事者,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身安心乐,故能进行。二附文者,著如来衣故,则法身安,入如来室故,解脱心乐,坐如来座故,般若导行进,此附上品文释(三轨,附法师品文)。又住忍辱地故身安,而不卒暴故心乐,观诸法实相故行进(附本品文)。三法门者,安名不动,乐名无受,行名无行。不动者,六道生死,二圣涅槃,所不能动,既不缘二边,则身无动摇。上文云:身体及手足,静然安不动,其心常憺怕,未曾有散乱,则安住不动,如须弥山,常住不动法门也。乐者名无受,不受三昧广大之用,不受凡夫之五受(忧、喜、苦、乐、舍),乃至圆教中五受生见,亦皆不受(五受生见者,圆中四门,及一绝言,若未证实而生著见,亦名五受。体教入理,理无所受,方名不受,不受亦不受)有受则有苦,无受则无苦也。行名无行者,若有所受,即有所行,无受则无行,不行凡夫行,不行贤圣行,故言无行,而行中道,是故名行,即法门也。
问:大经明亲附国王,持弓带箭,摧伏恶人,此经远离豪势,谦下慈善,刚柔硕异,云何会通?答:大经偏论折伏,住一子地,何曾无摄受?此经偏明摄受,头破七分,非无折伏,各举一端,适时而已,理必具四,何者?适时称宜,即世界意,摄受,即为人意,折伏,即对治意,悟道,即第一义意也。
此品是迹门流通第四意(即接退流通)。若二万八十亿那由他,受命弘经,深识权实,广知渐顿。又达机缘,神力自在,浊世恼乱,不障通经,不俟更示方法,若初依始心,欲修圆行,入浊弘经,为浊所恼,自行不立,亦无化功,为是人故,须示方法,明安乐行,故有此品来也。此安乐行,有何次第?然法华圆行,一行无量行,不可思议,何定前后?今且一叙,法师品,略示弘经,则以益他为本,先明入室,此中辨恶世弘经,安诸逼恼,先著如来衣,前后互现耳。若约行次者,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若乖寂起相,应先以般若荡累,则初坐座,诸法不生,而般若生,同体慈悲,愍众故行道。次入如来室,既以慈悲化世,必涉违从,决须安忍。次著如来衣,虽作此次,说非行时,行时入空,即具一切法,况慈忍耶?
四安乐行者,止观慈悲导三业,及誓愿,身业有止故,离身粗业,有观故,不得身,不得身业,不得能离,无所得故,不堕凡夫,有慈悲故,勤修身业,广利一切,不堕二乘地。有止行故,著忍辱衣,有观行故,坐如来座,有慈悲故,入如来室。止行离过,即成断德,观行无著,即成智德,慈悲利他,即成恩德,恩德资成智德,智德资成断德,是名身业安乐行,余口意誓愿,亦如是(三业誓愿,皆具止观慈悲,四行例同)
△次释经文,有问有答。初问。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至)云何能说是经。
问中先叹前品深行菩萨,能如此弘经,后问浅行菩萨,云何恶世宣说是经
△二答中分三,一总标四法,二别释四法,三总结行成感征之相,以欢修行(此科在愿安乐行颂后)。今初。
佛告文殊师利(至)当安住四法。
四法者,一身安乐行,二口安乐行,三意安乐行,四誓愿安乐行(僭补曰:四安乐行,三业及愿,大师从其多分,一往配合,意实互具,一中有三,读者毋泥)。
△第二别释四法,即为四别,初身安乐行又二,一长行,二偈颂,长行二,初释方法,二结行成,初又二,初标行近,次释行近。今初。
一者安住菩萨行处,亲近处,能为众生,演说是经。
△次释中又二,一释行处,二释近处。今初。
文殊师利(至)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
行处者,即不思议三谛也。住忍辱地,总论三谛,如有地可据,方能忍辱也。柔和善顺者,善顺真谛,能忍虚妄见爱寒热等,故言善顺也。而不卒暴心不惊者,安于俗谛,忍众根缘,称适机宜,故云不卒暴。体忍违从,故心不惊也。于法无所行等者,即安中谛,能忍二边,故云无所行。正住中道,故云观实相。亦不得中实,故云不分别。此则据三谛之地名处,忍五住之辱名行,行亦为三,谓止行,即行不行。观行,即非行非不行。慈悲行,即不行行。合上衣座室等,是为约不思议三谛,明行处辩弘经方轨也
△第二释近处,文为三,一远十恼乱,即远故论近,亦是附戒门助观。二修摄其心,即近故论近,亦是附定门助观也。三观一切法空,即非远非近论近,亦是附慧门助观。就初有十种应远者,一豪势,二邪人法,三凶险戏,四旃陀罗,五二乘众,六远欲想,七远不男,八远危害,九远讥嫌,十远畜养等。今初远豪贵。
云何名菩萨摩诃萨亲近处(至)大臣官长。
△二远邪人法。
不亲近诸外道梵志(至)逆路伽耶陀者。
路伽耶,此云恶论,亦云破论。逆路者,逆君父之论,又路名为善论,亦名师破弟子,逆路名恶论,亦名弟子破师
△三远凶险戏。
亦不亲近诸有凶戏(至)种种变现之戏。
那罗延者,上伎戏,亦云彩画其身作变异,又云缘幢掷倒之属也(近凶戏者,恐散逸故。那罗,此云力,即是捔力戏,亦是设筋力戏也)
△四远旃陀罗。
又不亲近旃陀罗(至)则为说法无所希望。
旃陀罗,此云杀者,近则染其恶习,令人无慈
△五远二乘众。
又不亲近求声闻比丘(至)无所希求。
近二乘人,令人远菩提故,西方不杂,故云或来,既未受大,无妨小志,故云随宜
△六远欲想。
文殊师例(至)不与小女处女寡女等共语。
欲想,杀害菩提心故,欲想如止观第八记
△七远不男。
亦复不近五种不男之人,以为亲厚。
不男,坏乱菩提志故。五不男者,谓生、剧、妒、变、半。生谓胎中,或初生时,剧谓截等,妒谓因他,变谓根变,半谓半月,余即不能,广如论释
△八远危害。
不独入他家,若有因缘,须独入时,但一心念佛。
危害难处,不合入故
△九远讥嫌。
若为女人说法(至)况复余事。
讥嫌,增他不善心故
△十远畜养。
不乐畜年少弟子,沙弥小儿,亦不乐与同师。
畜年少弟子等,妨行人正业,令修远离行也。十种恼乱,九是生死(凡夫著生死),一是涅槃(二乘求涅槃),二俱远离,即寂灭之异名耳。观心可知(观心可知者,今总说之,一切处无非法界,何所可离?何所不离?非离非不离而论离耳。还同非远非近而论近,初心虽了一切本无,而须数数近于远离)(一即远论近竟)
△二即近故论近。
常好坐禅(至)是名初亲近处。
(僭补曰:坐禅之法,具如摩诃止观。略言之,不出大涅槃所云,能观心性,名为上定,文殊般若云: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本经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又云: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皆其注脚也。此一乘实相,苟无真信真解,何由得入智者勉旃)
△三非远非近论近,文为三,一正标,二反释,三总结。今初。
复次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观,中道观智,一切法,十法界境,若单论智,智无所观,故举一切,以显皆空(僭补曰:空者,十界依正,染净缘生,性相皆空,无所得也)。如者,二边中谛,无一异名如。实相者,非七方便故名实,以实为相,故言实相也
△二反释(上正标中,云空、云如、云实相,此反释者,以颠倒等法,反显空等不颠倒法也)
不颠倒(至)无碍无障。
不颠倒者,无八倒也。不动者,不为二死所动也。不退者,心心寂灭,入萨婆若海也。不转者,不如凡夫转生死,不如二乘转凡圣。如虚空者,但有名字,字不可得,中道观智,亦但有字,求不可得,无所有性者,无自他共无因等性,一切言语道断者,不可思议也。不生者,惑智理皆不生也。不出者,如来所治毕竟不复发也。不起者,诸方便皆寂灭也。无名者,名不能名也。无相者,相不能相也。无所有者,无二边之有也。无量者,非数法也。无边者,无方所也。无碍无障者,遍一切处也
△三总结(总结正反之意也)。
但以因缘有(至)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
但以因缘有者,结也。上直明中道观慧,今明双照二边,理性毕竟清净,如上所说,非解非惑,而从惑因缘生生死,从解因缘生涅槃。又因缘有,有于涅槃,从颠倒生者,生于生死,此则双照意显也。常乐观如是等法者,即三谛等法也(即以初句而为空边,照于缘生,缘生故空,空名涅槃,即以次句而为有边,故云颠倒。僭补曰:问:现前身心器界,一切诸法,炽然生灭,何以云观一切法空,如实相等耶?答:一切诸法,但以因缘有,缘生无性,当体寂灭,即是实相,以不达缘起无性,而认为实法,起我法二见,如绳上见蛇,故云从颠倒生。若如实达得一念缘起无生,了无一法可得,皆是实相,不生颠倒,故经说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等也)
△二偈颂,有二十八行三句,为三,初一行颂标章。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有菩萨,于后恶世,无怖畏心,欲说是经。
△次二十二行颂修行,后五行三句明行成,长行行近别释,偈中合颂,不复次第,初十四行,颂即远论近。
应入行处(至)能安乐说。
小乘三藏学者,佛在波罗柰,最初为五人,说契经修多罗藏,佛在罗阅只,最初为须那提,说毗尼藏,佛在毗舍离猕猴池,最初为跋耆子,说阿毗昙藏,五百罗汉,初夜集阿毗昙藏,相续解脱经,此为三藏学也(初为跋耆子说阿毗昙者,故知别有阿毗昙藏,是佛自说,人不见者,诤计云云。或谓是十二部中论议部者,不然,言相续解脱经者,是佛自说,故且名经。当佛灭后,阿难所结集者,名修多罗。五百集者,初名解脱,后广集法相,乃名为论)。深著五欲,欲相者,龙,须轮,四天王,皆同人间,忉利天,以风为事,炎天相近为事,兜率相牵为事,化乐天,相视为事,他化自在,心念为事,上天皆离欲(欲相者,颂中虽无欲相之言,以长行有故,今略释。俱舍云:六受欲交抱,执手笑视淫,今依旧名目须轮,修罗耳。如中阿含云:有一异学问薄拘罗云:汝于正法中,已八十年,颇曾行欲事不?薄拘罗言,莫作是语,更有别事,何不问耶?异学又问,汝于八十年,起欲想不?答:不应作如是问。我八十年,未曾起欲想,尚未曾起一念贡高,未曾受居士衣,未曾割截衣,未曾倩他作衣,未曾用针缝衣,未曾受请,未曾从大家乞食,未曾倚壁,未曾视女人面,未曾入尼寺,未曾与尼相问讯,乃至道路,亦不共语,八十年长坐,故知衣食等欲想,一切尚无,况复染欲想耶?弘法之徒,观斯龟镜,况今弘经息机为本)。寡女处女者,阿难问佛,如来灭后,见女人云何?佛言:勿与相见,设见,勿共语,当专心念佛,及诸不男者,彼名般吒,此翻黄门。黄门者,有男女形,不能男女。入里乞食者,杂阿含云:有一羊,往粪聚,饱食还群,贡高我得好食,比丘亦如是,得四事已,起染著欲想,不知出要,设不得,恒生想,设得,向诸比丘贡高,毁蔑他人,我得彼不能得,是为羊比丘乞食。师子王,遇大兽即啖,不味不著,得小兽即啖,不鄙不薄,比丘亦尔,得四事供养,不起染著,无有欲想,自知出要,设不得利养,不起乱念,无增减心,是为师子王比丘乞食。宝云经明乞食作四分,一分奉同梵行,一分与丐人,一分施鬼神,一分自食
△二八行,颂非远非近论近处。
又复不行(至)是名近处。
又复不行上中等者,约废权说故,前三教名上中下,或指三乘,或三菩萨
△三五行三句,明行成又三,初一行半标行成。
若有比丘(至)无有怯弱。
事成外仪无失,理成内心无滞,故云无怯弱也
△次三行,颂行成而得安乐。
菩萨有时(至)无有怯弱。
菩萨入静室下,释安乐之因,因修禅定,止于过恶,得人无我,外则不损,因修智慧,离诸取著,得法无我,内无颠倒,是则心不怯弱。不怯弱,名安乐也
△后一行一句,颂长行总结。
文殊师利,是名菩萨,安住初法,能于后世,说法华经。
(一身安乐行竟)
△第二口安乐行,亦有长行偈颂,长行为二,一标章,二释行法(长行无行成偈中有也)。今初。
又文殊师利(至)应住安乐行。
△二释行法又二,一止行,二观行。止为四,一不说过,二不轻慢,三不叹毁,四不怨嫌。今初。
若口宣说,若读经时,不乐说人,及经典过。
初不乐说人经过者,人听有过,法有何过?七方便法,是佛随他意语,名不了义。若过其法,则恼其人,非安乐行相也
△二不轻慢。
亦不轻慢,诸余法师。
不倚圆蔑偏,重实轻权也
△三不叹毁。
不说他人好恶长短(至)亦不称名赞叹其美。
不说长短者,初不说一切人,次别举声闻,人恶闻其失,故不谭短。面誉对背毁,故不称长。又不说长短者,日藏第一云:初中后夜,减损睡眠,精进坐禅,诵经修道,背舍生死,向涅槃路,不称他短,不说己长,谦下卑逊,不自憍高,衣食知足,头陀精进,不放逸行,系念思惟,心不驰散,于一切众生,起慈悲心。又声闻人,根性不定,若叹二乘,或令彼退大取小,若毁呰二乘,或令其大小俱失,两无所取也
△四不怨嫌。
又亦不生怨嫌之心。
怨嫌心者,若谓其人法,妨害我道,即是怨心。谓其鄙劣,即是嫌心。心机一动,声说即发,杜说过之源,故不生怨嫌也(大集云:过去世时,有罗刹王,于拘留孙佛法中出家,发菩提心,诵持大小乘法聚各八万四千,由意嫌头陀比丘云,不诵经典,犹如株杭,由此堕狱,受大苦恼,从狱出已,受罗刹身,于贤劫末楼至佛所,方脱罗刹身,常人尚尔,况安乐行,为弘大法,将护小行。又怨怪嫌责,怨深嫌浅,浅深俱舍,方称正行。此口安乐行中所言心者,为制口故)(一止行竟)
△二观行。
善修如是安乐心故(至)令得一切种智。
观诸法空,无所取著,心不苟执,不逆人意,不违实相,则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答者,若见无大机而说小,得方便益,若不见无大而说小,妨其大缘,二俱不见,但说大无咎
△第二偈颂,有十六行半,为三,初二行颂标章,次九行半,颂前行法,后五行明行成。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菩萨常乐(至)内外俱净。
上总称应住,颂中别出行相,行相者有三,安隐说法者半行,欲令前人得安隐道及果,即入室义。于清净地等半行,即坐座义。油涂身等一行,即著衣义。三法导口业,名安乐行
△次九行半,颂行法为二,初五行半颂止行,次四行颂观行。上止行有四,今具颂,初半行颂随问为说,及不轻慢,慢则不随。
安处法座,随问为说。
△二有二行半,颂不说长短。
若有比丘(至)随义而答。
但依义不谭人好恶,若有难问,随义答者,有二,一可答,二不可答。问答相难诘,相上下,若胜负,则自知,是为智者语。自放恣,敢有违者诛之,是为王者语。长短是非皆不知,唯觅胜而已,是为愚者语(答有三,智者语,即可答。王者语,愚者语,即不可答)
△三一行半,追颂不乐说人法过。
因缘譬喻(至)入于佛道。
若说人过,生人毒念,今不说过故,使发心入佛道,佛道从喜生也
△四一行颂无怨嫌。
除懒惰意,及懈怠想,离诸忧恼,慈心说法。
怨嫌心起,则懈怠忧恼,今以慈心说法,无怨嫌者,精进无忧,上长行皆约止善说,颂中皆约行善也(初五行半颂止行竟)。
△次四行颂上观行。
昼夜常说(至)安乐供养。
上云但以大乘答,颂云说无上道,上云令得一切种智,颂云愿成佛道(二九行半颂前行法竟)。
△第三五行偈,明口安乐行成,初一行标行成。
我灭度后,若有比丘,能演说斯,妙法华经。
△次二行,明内无过,则外难不生,如无臭物,蝇则不来。
心无嫉恚(至)安住忍故。
△三一行,明内有善法,所以行成。
智者如是,善修其心,能住安乐,如我上说。
如我上说者,若内无过,如长行中说,若内有善,如偈中说
△四一行颂格量功德。
其人功德,千万亿劫,算数譬喻,说不能尽。
(二口安乐行竟)
△第三意安乐行,亦有长行偈颂,长行为三,一标章,二释行,三结成。今初。
又文殊师利(至)受持读诵斯经典者。
△二释中二,先止,后观。止中有四,一不嫉谄。
无怀嫉妒,谄诳之心。
夫二乘欲速出生死,先除贪欲。菩萨为度生,先除嗔恨。嫉是嗔垢,谄是见垢,嫉忌违慈悲之心,非化他法。谄诳乖智慧之道,非自行行,智慧被障,将何上求?慈悲苟妨,将何下化?安乐行菩萨,当净其心,嫉妒谄诳,不可怀也
△二不轻骂。
亦勿轻骂学佛道者,求其长短。
亦勿轻骂下,不应以圆行呵别,知机可诫,不知勿骂,恐退善根
△三不恼乱。
若比丘比丘尼(至)于道懈怠故。
不应以圆呵三乘人,其本无大机,强以圆呵,乖心成恼,圆复未解,前疑后悔,大小俱失
△四不诤竞。
又亦不应戏论诸法,有所诤竞。
(僭补曰:一形戏论,即落诤竞)
△第二明观行亦为四,约前四恶而起于行善,一于一切起大悲,违于嫉谄。
当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
△二于如来起慈父心,违于轻骂。
于诸如来,起慈父想。
凡求佛道,即是学人,敬学如佛,不得轻骂,诸者通三世,此即未来如来也
△三于菩萨起大师想,违于恼乱。
于诸菩萨起大师想(至)常应深心恭敬礼拜。
理论三乘,皆是菩萨,有化训德,皆众生师,应起师想,勿言其短
△四平等说法,违于诤论。
于一切众生平等说法(至)亦不为多说。
平等,破偏执诤也。不多不少,量器利钝也(二释行竟)。
△三结行成又二,一由止恶,恶不能加,故云无能恼乱。
文殊师利(至)说是法时无能恼乱。
△二由观行故,胜人来集,得好同学也。
得好同学(至)恭敬尊重赞叹。
△第二偈颂有六行,初五行,颂上止观二行,各有四意,后一行颂行成。止观二行各四者,此中初二行颂止四。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欲说是经(至)云汝不得佛。
初止四者,初一行,颂第一离嫉谄。次一句,颂第二离轻骂。三一句,颂第四离诤竞。四半行,颂第三离恼乱
△次三行颂观四。
是佛子说法(至)说法无障碍。
二观四者,初一行,颂第一大悲。次一行,颂第三大师。三二句,颂第二慈父。四二句,颂第四等说
△后一行颂行成。
第三法如是,智者应守护,一心安乐行,无量众所敬。
(三意安乐行竟)
△第四誓愿安乐行有二,初长行,二偈颂。长行又二,初明行法,次叹经难闻。就行法为三,一标章,二行法,三结成。今初。
又文殊师利(至)有持是法华经者。
△二行法为三,初明标誓愿境,二明起誓愿之由,三正立誓愿。今初。
于在家出家人中(至)生大悲心。
初明慈誓境,通取曾发方便心者,而未世三界名在家,断通惑尽名出家。此摄得两种二乘,三种菩萨,此辈亦具无明,亦应是大悲境,但其皆曾发心,与慈誓相应,须与其圆道圆果之乐,故言生大慈心耳。悲境者,非菩萨人,通取未曾发方便心者,名非菩萨。全不归向方便,况复真实,此悲境,摄得一切三界内者,此等亦须与乐,但其流转无际,正与悲誓相应,宜拔其罪因罪果,故言生大悲心耳
△二起誓愿之由。
应作是念(至)不问不信不解。
即起慈之由,由诸乐小,执佛方便以为真实,不会圆道,故言大失。大失是慈誓之由,不闻不知,是悲誓之由,由未发偏圆心,不闻偏圆二道,不闻偏道故,无闻慧,不知故,无思慧,不觉故,无修慧。又无圆三慧,何者?不问故不闻,不信故不知,不解故不修,偏圆三慧权实皆无,甚可怜愍,起悲之由也
△三正立誓愿。
其人虽不问不信不解是经(至)引之令得住是法中。
△第三结行成为三,初总结无过失,则是行成。
文殊师利(至)说是法时无有过失。
行云何成,以其立大誓愿故。入如来室行成,以其知四众失圆道故。即如来座行成,以其誓制其心不懈怠故。如来衣行成,三行具立,故言行成。无过失者,慈悲成故。无嗔垢失,如来衣成故。无懈怠失,如来座成故。无谄曲失也
△二别结慈悲行成。
常为比丘比丘尼(至)能令听者皆得欢喜。
以慈成故,摄得四众人天,供养听法。誓愿成故,感得诸天闻法作护。如来座成故,听者欢喜。
△三释誓行成。
所以者何(至)诸佛神力所护故。
三世佛尚守护,况诸天耶(初行法竟)?
△第二叹经难闻又二,一法说,二譬说,法说又二,一昔未曾显说,故昔不得。
文殊师利(至)不可得闻。
△二今日乃得。
何况得见,受持读诵。
△二譬说亦二,一不与珠譬,譬昔未曾显说,二与珠譬,譬今日得闻。二譬各有开合,不与珠譬为六,一威伏诸国,二小王不顺,三起兵往罚,四有功欢喜,五随功赏赐,六而不与珠。今初。
文殊师利,譬如强力转轮圣王,欲以威势,降伏诸国。
轮王,譬如来化世。降伏诸国,譬阴界入诸境
△二小王不顺。
而诸小王,不顺其命。
小王,譬烦恼等,未得无漏调伏,名不顺其命
△三起兵往罚。
时转轮王,起种种兵,而往讨伐。
王起种种兵,譬七贤中方法为前军,须陀斯陀中方法为次军,阿那阿罗汉中方法为后军。所破者,是三毒等分,八万四千之寇盗。能破者,是八万四千法门之官兵
△四有功欢喜。
王见兵众,战有功者,即大欢喜。
△五随功赏赐。
随功赏赐(至)象马车乘奴婢人民。
田即三昧,宅即智慧,聚落,初果二果,邑即三果,城即涅槃四果,衣服,即惭忍善法,严身之具,助道善法也。种种七宝,即七觉等,象马车乘,即二乘尽无生智也。奴婢即神通,得有漏善法如人民
△六不与珠。
唯髻中明珠不以与之(至)王诸眷属必大惊怪。
有出分段机,为小功勋。有出变易之机,为大功勋。惊怪者,未有大勋,忽赐髻珠,诸臣皆怪,譬众生大机未动,忽说此经,二乘疑惑,菩萨惊怪
△二合六譬,如文。
文殊师利(至)而不为说是法华经。
六合譬中,次第合六。初合初(威伏诸国)。而诸下,合第二(小王不顺)。如来下,合第三(起兵往罚)。其有下,合第四(有功王喜)。于四下,合第五(有功赏赐)。而不下,合第六(不与珠)(一不与珠譬竟)。
△二与珠譬二,一与珠,二合,与珠又二,一有大勋。
文殊师利,如转轮王,见诸兵众,有大功者,心甚欢喜。
△二与珠。
以此难信之珠,久在髻中,不妄与人,而今与之。
珠有圆明二义,明譬中道智,圆譬于常。在顶者,极果所宗,髻中者,实为权所隐。解髻,即开权,与珠,即显实
△次合亦二,一合如来法王,见贤圣军,有大功勋,心大欢喜。
如来亦复如是(至)尔时如来亦大欢喜。
(合与珠中,经云见贤圣等者,大集云:知苦坏阴魔,断集离烦恼魔,证灭离死魔,修道坏天魔。今不云天魔者,以小乘多断三魔,未坏天魔故,然有坏义。经云:有大等者,如来见此小乘贤圣,已除界内因果,名与阴战,至般若后,名大功勋,故三毒等,且在小中,尔后时长,通云欢喜)
△二合如来昔未说之法华经,今乃说之。
此法华经(至)乃与汝等而敷演之。
能令至于一切智,智即果名,是行一也。第一之说是教一,秘藏是理一,兼得人一也(初长行竟)
△第二偈颂,有十四行半,颂上行法叹经,为二,初四行,颂上行法,二有十行半,颂上叹经难闻。初又二,初一行超颂行成。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常行忍辱,哀愍一切,乃能演说,佛所赞经。
上总明行成,今颂别显。常行忍辱,颂著衣行成。哀愍一切,颂入室行成。乃能演说,颂坐座行成
△次三行颂修行法。
后末世时(至)令住其中。
△第二有十行半,颂上叹经难闻,上有法譬合,今但颂譬合,颂譬有二,初三行颂不与珠。
譬如强力(至)欢喜赐与。
△二一行颂与珠。
如有勇健,能为难事,王解髻中,明珠赐之。
△第二合譬二,初三行半,颂合不与珠。
如来亦尔(至)说此诸经。
△二三行颂合与珠。
既知众生(至)为汝等说。
(四誓愿安乐行竟)(第二别释四法竟)
△第三长行大科总结行成感征之相,以劝修行,二十三行颂,文三,初一行半,劝修四法。
我灭度后(至)如是四法。
△次二十行半,举三报以劝,亦名三障清净,后一行总结也。三障净,转现生后世恶业尽,即得现生后世胜报。初一行,无忧恼病痛等,是报障转,转现报也。
读是经者,常无忧恼,又无病痛,颜色鲜白。
△二半行不生贫贱丑陋,是业障转,转生报也。
不生贫穷,卑贱丑陋。
△三有十九行,明后报转,转三毒烦恼障,为二,初三行,别明三烦恼障转,次有十六行,总明一切障转也。今初。
众生乐见(至)如日之照。
文三,初一行明贪障转,多欲者,则人忽慢。又障生梵天,欲障转故,人所乐见,天童给使也。次一行明嗔障转,舍嗔,则除内刀箭,入阵,则外刃不伤。后一行明痴障转,无畏如师王,游行自在,智慧如日,遍照四天下也
△第二有十六行,总明一切烦恼障转,亦是后报转。持经现感此相,当知过去久已成就,今藉缘而发耳。又有成佛因果等相,并是后报,故于梦中,见未来后报之相,百千万劫事,在一念梦中,用表妙法,不可思议,一中无量,无量中一,是相前现,后当克果(安乐既是如来之行,故弘经者,预彰果成,故知弘功,其力不小。问:何以至此,即叹教耶?答:此在迹门流通之末,前已明佛去世后,弘经功深,古佛证经,今佛成道,二万八十万亿,此土他方,宣通之益,不可测量,人获妙功,良由法实,故流通末,重辨所通。所通者何?三周开显,故转轮王威伏,兵众获勋,勋有大小,故所赐不同,此四行后,复结成者,显四行功成,能行此行,兼弘经力,化功归己,果相先彰,故使大士,刹那梦逾亿世,表一生弘教,功超累劫)。又为六,从初信心,乃至妙觉八相成佛,皆如来庄严而自庄严,即忍辱报。约初三行,梦入十信,又二,初二行半慈悲报。
若于梦中(至)恭敬合掌。
△次半行,正见无痴报。
自见其身,而为说法。
△二六行半,梦入十住。
又见诸佛(至)合掌听法。
既云证不退智,即为授记者,当知得入初住无生得记之位也
△三三句,梦修十行。
又见自身,在山林中,修习善法。
又见自身在山林,知是十行修习善法也
△四一句,梦证十向。
证诸实相。
证诸实相,知是十回向,正观中道位也
△五二句,梦入十地。
深入禅定,见十方佛。
深入禅定,即第十地中无垢三昧,入金刚定,诸佛皆现摩顶受职也(言无垢者,初住已得,若云入金刚定,义当等觉,合在第十地中)
△六五行寄谈妙觉。
诸佛身金色(至)如烟尽灯灭。
梦八相佛,以知妙觉,此中或是初住,能八相成佛之相,仍前次位,寄谭极觉耳。梦者,从须陀洹,至支佛,悉有梦,唯佛不梦,无疑无习气故不梦,从五事故有梦,如偈说,以疑心分别,学习因现事,非人来相语,因此五事梦。又是所更闻见及诸患为七事,故有梦。现在意识,尚不见色,云何梦中意地见色?答:皆是曾见曾闻,故想耳。又是吉不吉相耳。梦中无通无宿命智,云何能见未来世事?答:此非愿智境界,乃是比知。诸人曾有如是梦,如是果,今以比知耳。问:谁眠?答:五道及中阴,皆有眠。在胎诸根具者,亦是眠,乃至佛亦眠。问:眠是愚是盖,此云何通?答:佛起现前欲,调身故眠,非盖非愚眠也(次二十行半举三报以劝竟)。
△后一行,总结行成也。
若后恶世中,说是第一法,是人得大利,如上诸功德。
(第三总结行成感征之相竟)(安乐行品竟)
△先申品目,次释经文。今初。
妙法莲华经从地涌出品第十五。
释涌出品,师严道尊,鞠躬只奉,如来一命,四方奔涌,故言从地涌出品(世界)。三世化导,惠利无疆,一月万影,孰能思议?召过以示现,弘经以益当,故言从地涌出品(为人)。虚空湛然,无早无晚,惑者执迹,而闇其本,召昔示今,破近显远,故言从地涌出品(虚空等为对治悉檀,约所表也。虚空理也。本迹事也。事有本迹,理无早晚,惑者迷理而闇本迹,故执近迹以失远本。本迹尚迷,况不思议一,故本之弟子,居下虚空,本地之师,经久虚空,今之师弟,在今虚空,久空今空,下空体一,虽则体一,然本弟子,元知近迹,今之弟子,犹迷远本,破执近故,召昔示今。今弟子因疑致请,闻说方破,破执近恶,故云对治)。寂场少父,寂光老儿,示其药力,咸令得知,故言从地涌出(寂场去,第一义悉檀,何者?寂场舍那,示始成故。父少,寂光菩萨,行久著故。儿老,譬药力者,父何以少?子何以老?准下父子譬意,父久先服种智还年之药,父老而若少,子亦久禀常住不死之方,子少而若老,虽各有服饵之功,而父子久定,此之四悉,虽通释今文,并意兼后品,然初一悉,文在今品,第二意兼后品,三四二悉,探用后品,皆是助后以成显远,善生恶破,见本故也。故知世界,即是三悉之由,故涌出品,专在世界)。文云:是从何所来,以何因缘集?今以诸义释品,显四悉檀因缘之解,故言从地涌出品
△次释经文,此下是大段第二本门开迹显本,开师门之近迹,显佛地之远本,其文为三。一从此下,至汝等自当因是得闻,序段也。二从尔时释迦告弥勒下,至分别功德品弥勒说十九行偈,正说段也。三从偈后下十一品半,流通段。序文为二,一涌出序,二疑问序。涌出为三,一他方菩萨请弘经,二如来不许,三下方涌出。今初。
尔时他方国土(至)当于此土而广说之。
他方菩萨,闻通经福大,咸欲发愿,住此弘宣,故请为之
△二如来不许。
尔时佛告诸菩萨摩诃萨众(至)广说此经。
如来止之,凡有三义,汝等各各自有己任,若住此土,废彼利益,一也。又他方此土,结缘之事,虽欲宣授,有益有妨,二也。又若许之,则不得召下,下若不来,迹不得破,远不得显,是为三义。如来止之,召下方来,亦有三义。是久弟子,召弘妙法,以缘深广,能遍此土益,遍分身土益,遍他方土益。又得开近显远,是故止彼而召下也
△第三下方涌出为二,一经家叙相,二明问讯,两段各五,初五者,一涌出。
佛说是时娑婆世界(至)同时涌出。
△二身相。
是诸菩萨,身皆金色,三十二相,无量光明。
△三住处。
先尽在此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虚空中住。
住处者,常寂光土也。常即常德,寂即乐德,光即净我,是为四德秘密之藏,是其住处,以不住法,住秘藏中。下方者,法性之渊底,玄宗之极地,故言下方。在下不属此,空中不属彼,非此非彼,即中道也。出此不在上,不在此下,不上不下,住在空中,亦是中道也
△四闻命故来。
是诸菩萨,闻释迦牟尼佛所说音声,从下发来。
来之由者,闻命故来,弘法故来,破执故来,显本故来,皆如上说
△五眷属。
一一菩萨(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
所将眷属者,若人情往望,谓领六万五万恒沙者为多,领三二一者为少,单己者只独,若依文往寻,六万五万者为少,单己者为多。文云:单己独处者,其数转过上。若依法门者,一一皆是导师德,能引众人,至于宝所,当知一己非独,六万非多,一即一道清净,二即定慧,三即戒定慧,四即四谛,五即五眼,六即六度,一一度具十法界,一一界各有十,十即有百,百即具千,千界即有万,一度具万,六度即六万法门,多不为多,一不为少,非多非少,而多而少(初经家叙相五段竟)。
△第二问讯为五,一三业供养,二陈问讯之辞,三佛答安乐,四偈颂随喜,五如来述叹。今初。是诸菩萨(至)遍满无量百千万亿国土虚空。
就初三业供养,经五十小劫,谓如半日。四众遍见,此乃隐长而现短,借其神力,令狭而见广,俱是不可思议也。拜绕是身,赞法是口,瞻仰是意,五十小劫与半日者,此是时节不可思议,如来所见,不以二相。下方菩萨,常面称扬,如来默然,常受其赞,解者即短而长,谓五十小劫,惑者即长而短,谓如半日,斯为本迹而作弄引,如来未说,闇本而执迹,佛若开显,悟近而达远,亦知不思议一也。四众遍见菩萨者,亦是不思议也。夫肉眼天眼,所见不远,而今所睹,充满虚空,见雨猛知龙大,见华盛知池深,见菩萨满虚空,则知法性弥满法界也
△二陈问讯之辞。
是菩萨众中有四导师(至)而说偈言。
世尊安乐(至)生疲劳耶。
文三,初标四导师,次陈问辞。又重说偈,但举四人者,欲拟开示悟入四十位,如华严但举法慧,德林,金幢,金藏,说四十位也
△三佛答安乐。
尔时世尊于菩萨大众中(至)入于佛慧。
如来具答安乐易度,两事相成,易度则安乐,安乐则易度。易度为两,一根利德厚,世世已来,常受大化,始见我身,即禀华严,入如来慧,果熟易零,是众生易度。二根钝德薄,世世已来,不受大化,为是人故,须开顿说渐,三藏方等般若而调伏之,亦令此人,今闻法华,入于佛慧,比前(华严)虽难,于佛甚易,佛识其宜,方便得所,薄须涂熨,慧悟是同(薄须涂熨者,犹如婴儿,为病服药,暂须断乳,权以毒涂,药势歇已,洗乳令服,初乳后乳,乳体不殊,中间为病,进否权设,亦如痈疮,热气正盛,且须冷熨,热休冷息,初身后身,其体不异,为热暂熨,热退如初,此入彼入,二处不异,但根钝者,入时未至,如痈如婴,尚须涂熨,以酪等三,暂时调熟,故云薄耳)
△四说偈随喜。
尔时诸大菩萨,而说偈言。
善哉善哉(至)我等随喜。
领解随喜能问者,即是华严中四大士,法华中身子三请,俱是能问也。所问者,即是问佛智慧也
△五如来述叹。
于时世尊(至)汝等能于如来发随喜心。
如来述叹者,述前上行无边行四大导师等能随喜,华严中诸大士,于如来所能问,能信,能行佛之所说,发随喜心,佛意显能问大士,皆是古佛垂迹,四导师等,随喜其迹,如来称叹其本,亦是密显寿量也(涌出序竟)。
△第二疑问序为二,一此土菩萨疑,二他土菩萨疑,此土又二,初长行疑念。
尔时弥勒菩萨(至)并欲自决所疑。
△次偈颂有十九行半,正问为五,初一行一句,问何处来。
合掌向佛,以偈问曰。
无量千万亿(至)是从何所来。
△二一行三句,问何因缘来。
以何因缘集(至)为从何所来。
(僭补曰:以何因缘集者,为开寿量,是其来缘,后不答来缘,故但云双答)
△三九行叙其数量。
一一诸菩萨(至)犹不能尽知。
△四两行问其师谁。
是诸大威德(至)修习何佛道。
△五五行半结请,又五,初两句结叹。
如是诸菩萨,神通大智力。
△次两行请答来处。
四方地振裂(至)未曾见是众。
△三一行请答来缘。
我于此众中,乃不识一人,忽然从地出,愿说其因缘。
△四一行半,大会同请。
今此之大会(至)本末之因缘。
△五二句,请决众疑。
无量德世尊,唯愿决众疑。
△二他土菩萨疑。
尔时释迦牟尼分身诸佛(至)汝等自当因是得闻。
他土菩萨疑者,分身眷属,横在十方,与弥勒同疑,二土俱不知本地,欲显成道甚久,各各陈疑己佛,佛皆抑待弥勒(云云)。(抑待弥勒云云者,答问之益,,不存于我,故不为答。抑待释迦答弥勒问,故云待弥勒耳)(本门序分竟)
△第二本门正宗分,文为三,先长行,次偈颂诫许,后正说,长行四,先述赞。
尔时释迦牟尼佛(至)乃能问佛如是大事。
△二诫,诫勿乱,勿怠,勿退。
汝等当共一心,被精进铠,发坚固意。
△三许标果智,果智者,如来知见。
如来今欲显发宣示诸佛智慧。
△四开化宣示也。
诸佛自在神通之力(至)诸佛威猛大势之力。
自在神力者,过去益物也。师子奋迅者,现在十方分身所被之处也。大势威猛者,未来益物也(僭补曰:诸佛自在神通之力者,称体大用,周流法界,非古非今,无障无碍,随机利物,令归实相也。诸佛师子奋迅之力者,降伏天魔,及九十六种外道,归于正法,同成佛道也。诸佛威猛大势之力者,开五乘三乘七方便,同归一实,无二无三,此如来自行权实,究竟圆满,即体即用,不谋而应,我佛既尔,诸佛亦然。故三句皆云诸佛。独尊九界,无能屈服,故皆云力也。如来三世益物功德,一一具三,不可思议也)。
△次偈颂四行为二,初一行诫听许说。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当精进一心,我欲说此事,勿得有疑悔,佛智叵思议。
(僭补曰:佛智叵思议者,如来成道远本,非口所宣,非心所测,初发意菩萨,未能顿契,唯在抑信而已,勿得疑悔也)
△次三行劝慰信受。
汝今出信力(至)汝等一心听。
(僭补曰:如来远本无师之智,既不可思议,上智之士,当于实相出生信力,安住于忍善之中。言忍善者,如律中羯磨文云:忍者默然,不忍者说,今云忍善,犹受善也。此经四十年来,所未曾说,今当说之,前迹门既已开权显实,是约法门说,今本门当开迹显本,是约远成佛果说,故云所得第一法,如是今当说,佛语真实,当一心听,勿得怀疑,此乃如来同体大慈,安慰劝信,叮咛再四也)
△第三正说,文为三,此去尽寿量品,正开近显远,二分别品初,总授法身记,三随喜品,弥勒总申领解。初又二,先涌出品,略开近显远,动执生疑,次寿量品,广开近显远,断疑生信,略又二,一略开,二因疑更请,就略开有长行偈颂,初长行双答,双释(双答双释者,一师谁,二从来)先双答。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至)此界虚空中住。
下方空中住者,释论明有底散三昧,以下方空为底,不是上界,不是下界,表中道为底(僭补曰:我于娑婆得三菩提已,教化示导,是诸菩萨者,乃是威音王本地娑婆得菩提时,非今日释迦现生得菩提时也。以威音即释迦,释迦即威音,虽有本迹之殊,实无两人,只一体也。若以重玄门言之,十世古今,不离当念,则今日始得菩提,即久远本得菩提时,非古非今,无前无后。下寿量中举尘点劫数挍量,显其久远,令人领悟,究竟无始,不可思议也)
△次双释二,初释修证,二释住处,初修证者,师知弟子,备智断功德,为二,初双修智断,次双证智断。今初。
于诸经典,读诵通利,思惟分别,正忆念。
于经典分别,是修智。正忆念,是修断
△次双证。
阿逸多是诸善男子等(至)未曾休息。
不乐在众,是证断。勤行精进,是证智
△二释住处。
亦不依止人天而住(至)一心精进,求无上慧。
人天是凡夫界,不住不著也。深智无碍者,依不思议智也。乐于佛法者,乐不思议境也。境智甚微,非近行菩萨也(僭补曰:不依止人天,是下方虚空中住,即境智不思议地也)
△二偈颂有八行半,为二,初五行半,颂答两问,又二,初四行答师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阿逸汝当知(至)为求佛道故。
△次一行半答处所,于中又二,初半行正答处,次一行叹菩萨德。
在娑婆世界(至)其心无所畏。
△下三行颂双释(颂双释者,于中又二,初二行半,颂释师弟,次半行,颂释处所,经不云处,但云久远教化之者,前正答中已云处竟,故但以时而释处也)
我于伽耶城(至)教化是等众。
(僭补曰:我从久远来,教化是等众者,久指威音,远指大通十六王子结缘,所谓令初发道心,今皆住不退是也。所疑伽耶成佛者,前伽耶,后伽耶,三际一时,古今一处,何疑之有)(一略开竟)
△第二因疑更请,有长行偈颂,长行为二,一疑,二请。今初。
尔时弥勒菩萨(至)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闻上菩提树下,乃教化之,今皆住不退。又云:我从久远来,教化是等众,闻此二说,动执生疑
△二请问又二,一法,二譬。法说为三,初疑成道近,所化甚多,执近而疑远也。
即白佛言(至)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二所化既多,行位深妙,执远而疑近也。
世尊此大菩萨众(至)成就菩萨道常修梵行。
△三结请。
世尊,如此之事,世所难信。
结请中,经但举难信者,托物不信,拒而难佛,令必有答(初法说竟)。
△二譬说,有开合,开为三,一色美发黑,譬上成道近意也。譬如有人,色美发黑,年二十五。
△二指百岁人去,譬上所化甚多意也。
指百岁人言是我子(至)言是我父生育我等。
准北诸师,以譬释譬,父服还年药,貌同二十五,子不服药,形如百岁。若知药力,不疑子父,不知者怪之,如来服一切种智药,示伽耶始生,诸菩萨直论本地久发道心,今住不退,若佛及佛,快知此事,自下不达,不得不疑
△三结譬。
是事难信。
△二合又三,初合近譬。
佛亦如是,得道已来,其实未久。
△二合远譬。
而此大众诸菩萨等(至)一切世间甚为希有。
观此菩萨,久种善根,非止伽耶发心,善入出住者,九次第定是善入,师子奋迅是善出,超越是善住,藏通意也。从初地至十地名善入,十地入重玄门,倒修凡夫事,名善出。妙觉遍满名善住,别意也。毕法性三昧名善入,首楞严名善出,王三昧名善住,圆意也。次第习诸善法,据因为善习,就果为善入,善答难问者,具二庄严也。七方便之尊,故云宝也
△三请答又三,一举佛语。
今日世尊(至)乃能作此大功德事。
△二明请意,请意为二,一为现在。
我等虽复信佛随宜所说(至)佛所知者皆悉通达。
△二为未来。
然诸新发意菩萨(至)而起破法罪业因缘。
浅行喜生诽谤,新发意者,谤堕恶道,不退者虽信不谤,不能增道。若为分别,令谤者生信,信者增道
△三正请答。
唯然世尊(至)亦不生疑。
(一长行竟)
△二偈颂,有十四行,颂上法譬为二,初五行颂法说,次九行颂譬说,法说中三,初一行颂执近。
尔时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佛昔从释种,出家近伽耶,坐于菩提树,尔来尚未久。
△二二行三句颂疑远。
此诸佛子等(至)是事难思议。
△三一行一句颂结请。
云何而可信(至)如实分别说。
△次颂譬说为二,初二行颂开譬。
譬如少壮人(至)举世所不信。
△次七行,颂合譬亦三,就初二句颂合近。
世尊亦如是,得道来甚近。
△二三行半颂合远。
是诸菩萨等(至)于下空中住。
△三三行颂合请答。
我等从佛闻(至)而住不退地。
(从地涌出品竟)(僭补曰:下寿量一品,正答上弥勒疑近疑远之问,故分身诸佛各告侍者,佛今答之,自当得闻是也)
△先申品目,次释经文。今初。
妙法莲华经如来寿量品第十六。
释如来寿量品,如来者,十方三世诸佛之二佛、三佛、本佛、迹佛之通号也。寿量者,诠量也。诠量十方三世二佛、三佛、本佛、迹佛之功德也。今正明本地二三佛功德,故言如来寿量品。如来义甚多,且明二三如来,余例可解。二如来者,一真身,二应身。真身者,成论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乘是法如如智,实是法如如境,道是因,觉是果。若单论乘者无所知,单明实者无能知,境智和合,则有因果,照境未穷名因,尽源为果,道觉义成,即是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此真身如来也。二应身者,以如实智,乘如实道,来生三有,示成正觉者,即应身如来也。三如来者,法报化也。大论云:如法相解,如法相说,故名如来。论文二句,三身具足,如法相解一句,具法报二身,如法相说一句,是应身。初句如法相者,如谓法如如实相之境,非因非果,有佛无佛,性相常然。遍一切处而无有异为如,不动而至为来,此法身如来也。次解者,谓法如如智,乘于如如真实之道,来成妙觉,智称如理,从理名如,从智名来,即报身如来。故论云:如法相解,名如来也。如法相说者,以如如境智合故,即能处处示成正觉。楞伽云:水银和真金,能涂诸色像,功德和法身,处处应现住,八相成道,转妙*轮,即应身如来。故论云:如法相说,名如来也。法身如来,名毗卢遮那,此翻遍一切处。报身如来,名卢舍那,此翻净满。应身如来名释迦文,此翻度沃焦(沃焦者,旧华严经名号品中,及十住婆沙中所列,大海有石,其名曰焦,万流沃之,至石皆竭,所以大海水不增长。众生流转,犹如焦石,五欲沃之,而无厌足,唯佛能度,是故云也)。是三如来,若单取者,则不可也。大经云:法身亦非,般若亦非,解脱亦非,三法具足,称秘密藏,名大涅槃。如新伊三点,不可一异纵横并别,圆览三法,称假名如来也。梵网经,结成华严教,华台为本,华叶为末,别为一缘,作如此说,而本末不得相离,像法决疑经,结成涅槃。文云:或见释迦为毗卢遮那,或为卢舍那,盖前缘异见,非佛三也。普贤观结成法华。文云: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乃是异名,非别体也。总众经之意,当知三佛非一异明矣。问:此品无三佛名,那作此释?答:虽不标名,而具其义。文云:非如非异,不如三界,见于三界,此非偏如,显于圆如,即法身如来义也。又云: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即是如如智,称如如境。一切种智是知,佛眼是见,此是报身如来义也。又云:或示己身己事,或示他身他事,此即应身如来义也。若但性德三如来者是横,但修德三如来者是纵,先法次报后应,亦是纵。今经圆说不纵不横三如来也。拣纵横如来,尚非今义,况三藏通教如来耶?又法华之前,亦明圆如来者,皆是迹中所说耳。发迹显本三如来者,永异诸经。论云:示现成大菩提无上故,有三种菩提,一应化菩提,随所应现,如经,出释氏宫故。二报佛菩提,十地满足,得常涅槃,如经,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劫故。三法佛菩提,谓如来藏,性净涅槃不变,如经,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故。经具其义,论出其名,不作上释,宁会经论耶?次明寿量者,寿者受义,真如不隔诸法,故名为受。又境智相应故名受。又一期报得,百年不断故名受。量者,诠量也。诠量法如来,以如理为命,报如来,以智慧为命,应如来,同缘理为命,法身如来,如理命者,有佛无佛,性相常然,不论相应,与不相续(相应报身,相续应身),亦无有量及无量。文云:非如非异,非虚非实,盖是诠量法身如理命也。诠量报身如来者,以如如智,契如如境,境发智为报,智冥境为受,境既无量无边,常住不灭,智亦如是,函大盖大。文云:我智力如是,久修业所得,慧光照无量,寿命无数劫,此是诠量报身如来智慧命也。诠量应身者,应身同缘,缘长同长,缘促同促,云云自彼,于我何为?文云:数数现生,数数现灭,或复自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此是诠量应佛同缘命也。复次法身,非量非无量,报身,金刚前有量,金刚后无量,应身,随缘则有量,应用不断则无量,通途诠量,三句在圣,一句属凡,谓有量无常,都非佛义(僭补曰:言有量无常者,以凡夫在迷,法身随缘,流转五道,是有量,非无量,是无常,非真常,故云都非佛义。虽非佛义,而法身性净,烦恼不能染,与如来法身体同,为报化本,故得为一句,成四句也)。二乘见佛寿命,犹如冬日,菩萨所见,犹如春日,唯佛见佛,寿命无量,犹如夏日。以凡夫博地,翳障朦胧,藏通二乘,虽断四住,不见中道,若舍分段,受法性身,未破无明,彼土所奉,犹是胜应,是故二乘,只见冬日。若诸菩萨,未登地住所见同前,若破无明,乃至受分法身,与而为语,得见报身寿命,夺而为语,犹是胜应,未穷报身之源,未尽法性之极,所见佛寿,犹是春日,唯佛与佛,穷性尽源,见法身寿,犹如夏日,大经举三譬譬之。于诸常中,虚空第一,一切寿命,如来第一,此譬法身寿命,无始无终,性相凝湛,不同应报也。二譬如四河,皆归大海,此譬报身所修万善,皆感佛城寿命海中也。三阿耨达池,出四大河,此譬应身寿命,从法报出,同他长短也。此品诠量,通明三身,若从别意,正在报身,何以故?义便文会。义便者,报身智慧,上冥下契,三身宛足,故言义便。文会者,我成佛以来,甚大久远,故能三世,利益众生,所成即法身,能成即报身,法报合,故能益物。故言文会。以此推之,正意是论报身佛功德也。复次如是三身,种种功德,悉是本时道场树下,先久成就,名之为本。中间今日,寂灭道场所成就者,名之为迹。诸经所说本迹者,即寂灭道场所成法报为本,从本所起胜劣两应为迹。今经所明,取寂场及中间所成三身,皆名为迹,取本昔道场所得三身,名之为本,故与诸经为异也。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
问:近成是方便,远成是真实者,华严寂灭道场,大经超前九劫,皆成方便,若尔。本佛法华开远已,常不轻那更近?答:当知法华已,复方便,以开三显一,诸佛道同,开近显远,亦诸佛道同,故知寄无始久成之本,实无始无终,不可挍量。其有始有终,有近有远者,乃论其应迹耳(先申品目竟)。
△次释经文,前品略开近显远,动执生疑,此品广开近显远,断疑生信,文为二。先诫信,次正答。诫信者,佛旨论诫,众受为信,此文有三诫三请,重请重诫,迹门三请一诫,此中四请四诫,前后合五诫七请,奇特大事,殷勤郑重也。今初诫信有四,初三诫。
尔时佛告诸菩萨(至)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
三诫是叮咛告诫,诚是忠诚,谛是审实,不欺于物,言则诣真,昔七方便,随他意语,非告诚实,今随自意语,示之以要,故言诚谛
△二三请。
是时菩萨大众弥勒为首(至)如是三白已。
△三重请。
复言唯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
△四重诫。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三请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谛听。
(先诫信竟)
△第二正答,有长行偈颂,长行为二,一破近显远,二三世益物,初又二,一出执近之情,二正破近显远。今初。
如来秘密神通之力(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经文有三节,初如来秘密神通一句,出所迷法,乃如来久远成道之本,一身即三身名为秘,三身即一身名为密。又昔所不说名为秘,唯佛自知名为密。神通之力者,三身之用也。神是天然不动之理,即法性身也。通是无壅不思议慧,即报身也。力是干用自在,即应身也。次言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是能迷众。三皆谓释迦牟尼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三菩提,是迷远之情。此本说中,不复言及二乘,但对菩萨,菩萨摄在天人修罗三善道内,菩萨有三种,下方,他方,旧住。下方即本日所化,故无执近之谓。他方旧住,俱有二种,一从法身应生者,往世先得无生,或已先闻发迹显本,设未得闻,报尽受法性身,于法身地,自应得闻长远之说,是故应生菩萨,多无执近之谓。二者今生始得无生忍,及未得者,咸有此谓也
△二正破近显远,破执近之迷,以显久远之本,上文如来三番殷勤告诫,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即为此也。文为二,初正明显远,二设譬格量。今初。
然善男子(至)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
(僭补曰:然者,乃暂时然诺,纵之之意。善男子下,即夺,谓不但伽耶,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此如来如实而说,故云实也)
△二设譬格量三,一举譬问,二答,三合。今初。
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至)知其数不。
△二答中举三人不知也。
弥勒菩萨等俱白佛言(至)如是诸世界无量无边。
△三合譬。
尔时佛告大菩萨众(至)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
但下尘被点之界,已不可说。况不下尘界,宁当可说?下尘不下尘界,尚不可说,下尘不下尘尘,岂可说耶?况复过是,宁可说耶?
僭补曰:经中抹尘之譬,格量本师释迦成佛以来寿量远本,其本佛之名,古今未有的指是何佛者,有以法身为远成之本,则法身无久近,亦无成与不成,大师直指是报身,上冥下契,三身宛足,如是功德,悉是本时道场树下,修德圆满,久远成就,名之为本,余皆迹也。本佛之名,试以管见僭论之,仰惟旷古无佛,唯最初威音王如来,以真如内熏之力,圆觉教授之力,无师智,自然智,自悟自修,自致成佛,此段因缘,有经所出,恐智者时,此经未至,未曾指出,唯禅宗诸祖,每举威音王前事,令人达本,遍于禅书。六祖法宝坛经云: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乃是天然外道。昔黄檗在南泉为首座,一日持钵过堂,在南泉位上坐。南泉云:长老何年行道?黄檗云:威音王已前。南泉云:犹是王老师儿孙。黄檗便过位,鼓山神晏国师,常问学者,如何是威音王佛师。又曹山云:威音犹未晓,弥勒岂惺惺?威音因缘,虽未检经,而有禅宗诸祖提唱之语,亦可凭之,以明威音古佛,是我本师远成之本,亦与当经常不轻菩萨品中,最初威音王如来,冥然契会。经云: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王,住世说法,寿四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其佛饶益众生已,然后灭度。于此国土,复有二万亿佛,出现于世,皆同一号,名威音王,乃最初威音王如来,四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一期所教化者,其中又有菩萨比丘,名常不轻,于佛像法出家,是比丘不专读诵经典,但行礼拜,为四众授记,乃至临欲终时,于虚空中,具闻威音王佛先所说法华经,二十千万亿偈,悉能受持,即得如上六根清净,更增寿命,二百万亿那由他岁,广为四众,宣说是法华经。前释品题中有问,近成是方便,远成是真实者,华严寂灭道场,大经超前九劫,皆成方便。若尔,本佛法华开远已,常不轻那更近?答:当知法华已,复方便,据此明文,不轻乃是威音果后行因之迹,今格量本师释迦成道远本,即常不轻,即威音王,乃是一人。虽有本迹之殊,而体本无异也。佛经祖语,互相印证,章明较著,如指诸掌,复何疑乎?何者?法性无始,最初威音王如来成道亦无始,常不轻比丘,于佛像法出家成道,虽若有始,而实邻于无始也。即常不轻寿量,亦不可较量,况威音王耶?所以无始寿量,纵以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抹为微尘,过东方五百千万亿等世界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其下尘之界,已不可说,况不下尘界,宁当可说?其下尘不下尘界,既不可说,况下尘不下尘之尘,何可说耶?况复过是,宁当可说?虽则如来设如是不可思议,广大譬喻,令知本师无始成道远本,究竟如一毛比于太虚,总不能格量其万一,何者?盖寿量无始,何可较量耶?然本既如是,迹胡不然,何者?从本垂迹,本即迹也。开迹显本,迹即本也。体用一如,古今一际,如来三世益物功德,曷可思议?问:威音王无师自悟之理,世所难明,怀疑者众,更请解其惑。答曰:威音之后,虽是师师相受,而究竟悟明,乃是□□真如内熏之力,无师自然之□□其师之教授,但□增上缘,譬如谷种,藉水土之□而发芽结子,□□谷出,所谓亲因缘也。不从水□出,以是增上缘□何疑乎?又问:何以分别功德□中,佛刹微尘□□诸菩萨,闻如来寿量,即得证□住行向地,乃至□生补处,增道损生,授法身记□答,此乃积劫□□之大菩萨,姑置勿论,即今□□有初发意行□□志修学一乘圆法,如实信解□音本迹功德,□□本迹,平等无二,亦得损生授□何者,以威音□□佛,及三乘圣贤,一切凡夫,同□真如,体周法□□于无始,尽于未来,一念回机□同本得,何差□□有耶?(一破近显久远之本竟)
△二明三世益物(僭补曰:三世益物者,乃威音□□已,从本垂迹之用,迹迹中皆□□世,望前为过□□后为未来,中间可知,迹本本□□现无尽,如然□□通,及第十六王子等,当日结□□日成佛,所谓□□自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亦□□入涅槃,皆是□□迹中三世益物功德,无有尽□□)文为二,一法说,二譬说,初又二,初明三世益物,二总结不虚,初又三,一明过去益物,二明现在益物,三明未来益物,初过去又三,一益物处,二拂中间疑迹,三正明益物。今初。
自从是来(至)导□□生。
须显处者,上□□甚久,久居何处,故云常在此土,及于他国而□□事。(僭补曰: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者,可见娑婆众生,与我□师有大因缘,始自威音,至于今日为释迦牟尼,□□不舍我等,常随教化,此恩此德,何由能报,唯有于□□经中得一句一偈,即之于心,深生信解,如说修行□□兼利,庶几仰报万一,如或徒耕于空言,弃于□□自诳诳人,其害匪细,不唯违悖□□亦孤负己灵也)
△二拂中间疑迹。
诸善男子(至)如□□以方便分别。
于是中间下,□□迹上之疑,疑因疑果,昔教所说处处行因,又□□得记,今拂除此疑,指然灯佛,即拂因疑,又复□□入于涅槃,即拂果疑,如此因果,非复一条,皆□□使,非实说也。
僭补曰:经中□□间疑迹,云我说然灯佛等者,但举然灯一佛,□□诸佛会中,垂迹行因之事,无量无边,不可备□□以等字等之,诸佛名字,既不可考,唯本经中常不轻菩萨,是威音王佛,果后行因之迹,如上已□□大通智胜如来第十六王子,是释迦牟尼,其中格量大通远本,以一三千世界,地种磨以为墨,过于东方千国土,乃下一点,如是展转尽地种墨,其所经国土,若点不点,尽抹为尘,一尘一劫,彼佛灭度以来,复过是数,可谓远矣。若与彼威音五百千万亿那由他三千大千世界抹为微尘格量之,则日劫相倍,何可较量耶?是知大通亦是威音之方便,如然灯佛等,不特十六子而已。所谓处处自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举一例诸,令识其大概而已
△三正明益物又二,一机感,二施化。今初。
诸善男子(至)随所应度。
至我所者,即是过去众生,渐顿两机,冥扣法身也。佛眼观者,即是久已成佛,用佛眼鉴照,无有差遗,将欲起于劣胜两应而利益之。善机凡有二力,一感人天华报,二感佛道果报。若以法眼观,知万善重轻,各得华报,不能究竟知其终得种智果报。若以佛眼,圆照万善,知其始末,此经一向明佛眼观知众生万善,究竟得佛一大事出世之正意也。信等诸根者,五根也。慧根即了因,余根即缘因,此二善根,各有利钝,通摄顿渐机缘。顿机利钝,即是圆别根机。渐机利钝,即是藏通机缘。又小乘根名钝,大乘根名利。又小乘根名利,人天乘名钝。十法界众生所有善根,利钝为机,不用恶法,以恶法是所治,非缘了二因也。如来悉照十界善机,随所应度,而现形声两益也
△二施化为二,先形声益,次得益欢喜,形声中二,先形益,明非生现生,非灭现灭。
处处自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亦复现言当入涅槃。
自说名字不同者,机有优劣,形有胜负,其形既异,名则不同。年纪大小者,即形胜负,胜者即胜应,负者即劣应也。名不同者,即二佛现寿,有量无量也。处处者,竖论,则过去之处处行因国土也。横论,即十方国土也。名字不同,约竖处所,亦有生法名字不同。如今之应身,望过去然灯佛等,约横国土,亦有生法名字。如今之望分身,亦如华严名号中,所列释迦异名若干不同。年纪大小者,此明寿命长短,逐上所现应身,或说寿二万,如迦叶佛时。或说寿八万,如弥勒佛时,互明大小,纵横可知,就法报应,寿命大小,此皆随所应度,为其现身,及寿长短耳。亦复现言当入涅槃者,应以灭度而得度者,即现灭度也。令其恋仰而得解脱,此义现下譬说中
△次声益。
又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
小身短寿,即是说于渐教,故言种种方便也。大身长寿,即是说顿教,故言说微妙法
△二得益欢喜。
能令众生,发欢喜心。
虽初以渐,终令入大,故言皆令得欢喜。仍此欢喜,即是施化得益,佛依四悉檀,施形声两益,众生获于四利,称机则喜。下文云:皆实不虚,即此义也(一过去益物竟)。
△第二明现在益物,非生现生,此是如来师子奋迅三昧。此三昧有十功德,一知众生诸根熟不熟,清净不清净。二以如来*轮,教未度者悉入法律。三弘誓遍满十方,音声亦尔,或一音遍满百千万音,音音遍法界,普教众类。四转无上轮,化众生皆取灭度。五能示出家剃发持净戒。六性行合空。七放光示灭,或存或亡,或示相好,或隐相好。八降伏四魔。九令他得入至要,增长止观。十具上十善之本,身三口四等(此第十功德秖是三业随智慧行,及三密等,佛果地以师子三昧,奋他尘垢,佛佛皆然)。文为二,一明机感,二明应化。今初。
诸善男子,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者。
如来见者,即佛眼照也。诸众生乐小法者,所见之机也。华严云:大众虽清净,其余乐小法者,或生疑悔,长夜衰恼,愍此故默。偈云:其余不久行,智慧未明了,依识不依智,闻已生忧悔,彼将堕恶道,念此故不说。按彼经无声闻二乘,但指不久行者为乐小法人耳。师云:乐小者,非小乘人也。乃是乐近说者为小耳。今当通说之,所谓贪爱二十五有,即人天之机来至我所,名小法也。贪乐涅槃,求自解脱,即二乘之机来至我所,亦名乐小法也。乐于渐次,纡回佛道,即三菩萨机(藏通别)来至我所,亦名乐小法也。德薄者,缘了二善,功用微劣。下文云:诸子幼稚也。垢重者,见思未除也。问:非生现生,备施顿渐二化,七方便等,可是乐小法者,圆顿赴机,是应乐大法者,云何通判为乐小法耶?答:向略其意,今广释,凡为四义,一约往日,虽发大心,不能专精,多著弊欲,不得出世,名弊欲为小法也。二约现在,如佛未出世,诸天人等,虽有大机,而心染世乐,著于邪见,故名乐小法。此二义,与下譬宛转于地意同也。三约修行,虽不乐于三界弊欲小法,而乐三乘灰断,亦名小法,虽不乐于三乘近果,而乐历别修于一乘,不能于一心圆顿普修,故名乐小。此三意,约因门明乐小法也。四约果门,乐闻近成之小,出释氏宫,始得菩提,不欲乐闻长远大久之道,故言乐小。此等小心,非始今日,若先乐大,佛即不说始成,说始成者,皆为乐小法者耳
△第二明应化,非生现生,有二,一现生,二利益。现生又二,一现生,二非生。现生者,迹现于生,非生者,非始尔生也。今初现生。
为是人说,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为是人说,我始得菩提,前明利钝二机,来感法身,今即现胜劣两应,劣应应钝根,胜应应利根,此两应,并有生法二身生。劣应二身生者,以正慧托胎,出生行七步,如迦旃延子所述,乃至六年苦行已还,是名生身生也。法身生者,即三十四心断结习尽,所得五分法身是也。胜应生身生者,如华严大经等说,与诸菩萨,处摩耶胎,常说大乘,出行十方,各各七步,是名生身生。法身生者,于寂灭道场,金刚后心,断无明尽,得妙觉相应慧,穷照法性,万德种智,圆明普备,是名法身生。出家者,劣应出分段家,胜应出二死家。得菩提者,劣应得有作四谛所发无漏尽无生智,名为菩提。胜应即照三谛一实之道,一切种智为菩提也
△二非生(非始尔生也)。
然我实成佛已来久远若斯(至)作如是说。
然我实成下,明本实不生,但天人修罗,见此二种生法二身,谓言始生,此则不然,然我久已得此生法二身,今日之生,非实生也。故云久远若斯。若斯者,如上譬之长久也。但以方便下,明既非实生,何故现生?为利乐小法人。德薄垢重者,使得佛道,故言但以方便,教化众生。作如是说者,非生而现生,故云作如是说也。余经破劣应生身生非生,尚不破劣应法身生非生,今经正破胜应法身生非生,何者?我实成佛已来,久远若斯,故知今日劣胜两法身生皆被破,故生非生,与余经永异也(文中虽云两应各有生法二身,然劣应之上五分法身,义同生身,胜应之上,虽云生身,义同于法)。
△二明利益二,先明形声,次明不虚。今初。
诸善男子(至)或示他事。
说即声教,示即形现,形声不出自他。若说法身,是说己身。若说应身,是说他身。言值然灯佛,是说己身,然灯是我师,是说他身。示正报是示己事,示依报是示他事,随他意语,是说他身,随自意语,是说己身。示己他事,亦类如此
△次明不虚又二,初偏明声益不虚,二释则双释不虚。今初。
诸所言说,皆实不虚。
初不虚者,渐顿二机,禀此二种形声,皆益不虚。上过去章,明皆欢喜,似世界之益,今明皆不虚,胜劣形声,逗于二机,获四悉檀益,皆不虚也
△二双释二益不虚,有二,一开示佛知见以显二益,二称机施化以显二益。今初。(此中有六句,初如来去,二亦无在世去,三非实非虚,四非如非异,五不如三界去,六如斯去)
所以者何(至)如来明见无有错谬。
所以者何者,意问,何以如来二益不虚耶?故释云: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无有生死等。如实知见者,即是实智。如理而照三界之实,实则无三界之因相也(三惑是因)。无有生死者,无有二死之果相也(分段变易)。若退若出者,起集名退(集即见思,谓集因集果,退落三界也),无常果现名出也(声闻从苦入道,观四念处等是因,证阿罗汉出三界外是果,名无常果者,从苦谛从名也)。无在世灭度者,亦无在生死之世,及入涅槃之灭,此二俱灭,故云亦无在世及灭度者。非实非虚者,非于灭度之实,非于生死之虚,故云非实非虚也。非如非异者,非于世间之隔异,非于出世之真如,故云非如非异。此四明中道也。不如三界见于三界者,不如二种三界众生所见三界之相(二种三界者,三界之名,通界内外。界外三界者,以外准内故也。中理未穷,通名三界见惑,变易土中,胜妙六尘,通名三界惑。古净名疏中,委出其相),唯佛一人,如实穷照三界之实,内具实智之用,亦是随自意语,亦是或说己身之事。故大品云:第一义中,无所分别也。又如来权智,如量知见三界之相,于无二死中,而随他意示二死身,说有二死,无退无出,而随他意说有退有出,亦无在世及灭度者,而随他意,示生世间,示入涅槃,说有在世,有得灭者,无实而说涅槃之实,无虚而说三界之虚,无三世之异而说有异,无真谛之如而说有如,同于三界,见于三界,皆是随他意语,名为或说他身事,示他身事,如斯之事,如来二智,明审二谛,无有错谬,所以形言两益,皆实不虚也。
僭补曰:如来于迹门方便品中开权显实,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但标其目,而无释文,大师一一以四义释之,理无不穷,事无不悉。盖大师之说,即是佛说,无二无别也。今本门寿量品中开迹显本,久远劫来,以一切种智知,以佛眼见,为诸众生开示佛之知见,有六句之义,佛自解释,令其当机,自悟自入耳。所谓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无有生死若退若出,如实知见亦无在世及灭度者,如实知见非实非虚,如实知见非如非异,如实知见不如三界见于三界,如实知见如斯之事无有错谬,良以十界圣凡因果染净差别之法,皆是真如实相无一法可得。华严经云:一切诸法无有余,悉入于如无体性是也。故一一以双非非之,归于法身中道,无始劫来,迹本本迹,互现无涯,本本皆迹,迹迹是本,行者若能如实究竟悟明,究竟证入,庶毋负如来今日为诸众生开迹显本,开示佛之知见也
△二称机施化以显二益,有二,先明机感。
以诸众生有种种性(至)种种忆想分别故。
渐顿根性,各有种种,此须用为人悉檀,为人悉檀,正为生诸善根,善根犹是性,习欲成性,今何故先性后欲?释云:因有本日根性,能起今日之欲乐,如因烦恼故有五阴。复因五阴更有烦恼,不前不后,性欲亦尔,要因习欲而成性也(如因下举例者,如大经云:善男子,一切众生身与烦恼,俱无先后,虽无先后,要因烦恼而得有身,终不因身而有烦恼,性欲亦然,虽无先后,必因习欲,方乃成性,结同者,今虽性前欲后,终须欲义居先,故云习欲成性)。欲者,渐顿二机,种种欲乐不同,此须用世界悉檀,行者所作业行,随乐欲而修诸行,此须用为人悉檀,行中好多爱著,致有妨障,此须用对治悉檀。忆想者,是智慧,即相似解。由修行故,能得解生,此是方便,犹未称理,故是念想之观,渐顿众生,居在内外凡位,有诸善根欲乐,欲乐故修行,修行故得似解,此须用第一义悉檀(由三悉故,第一义来,于诸内外凡位,亦得名第一义也。但想慧名,须在因位,如五品前修行五悔,初入随喜,尚乃得名为第一义,况入内凡位耶?又随喜前,获少定心,尚亦得名入第一义,况入初品)随其所得忆想之解,更为说法,即得朗悟第一义,乃至初地欲乐修行二地时,亦忆想二地之境。若发生二地真解,即念想观除,言语法灭,乃至佛地,方得究竟离于忆想,获常寂照耳
△次对机施化。
欲令生诸善根(至)未曾暂废。
正对机施己他声益,于渐顿种种根机,令生种种善根,故现若干己他身事,若干自他声教,若干因缘譬喻。若对渐机,以三藏中四门若干因缘譬喻,于一一门中,复有若干,如为懈怠者,说苦忍,为我慢者,说无常忍等,通教四门亦如是。若对顿机,如别圆等,亦各四门,若干种种,如三十二菩萨各说入不二法门,华严中种种行类相貌,皆为种种根机,施若干譬喻言辞说法也。所作佛事,未曾暂废者,总结不虚,如上若干己他形声,皆令众生入佛知见,不为人天二乘小事,故云所作佛事也。若一人独得灭度,余人不得者,所作佛事,即为有废,废即令众不得实益,岂得会皆实不虚,云何皆实?昔云:我坐道场,不得一法实,七方便,并非究竟灭,二涅槃者,方便空拳,故知唯虚,未见皆实。若昔施七权,遂不得入一实者,可言其虚,虚引得出,无有虚出而不入实者,故知昔虚为实故也。皆实不虚,佛事无废,即此义矣(二现在益物非生现生竟)。
△第三未来益物,非灭现灭,有二。初明非灭现灭,二明现灭利益,初又二,先明本实不灭,次明迹中唱灭。初又二,一明果常,本实不灭。
如是我成佛已来(至)阿僧祇劫常住不灭。
常住不灭者,寄此四字,明未来大势威猛,常住益物,尽于未来也
△次举因况果,以明常住。
诸善男子(至)复倍上数。
举因况果者,佛修圆因,登初住时,已得常寿,常寿叵尽,已倍上数,况复果耶?譬如太子时,禄已不可尽,况登尊极,禄用宁可尽乎?
△二迹中唱灭。
然今非实灭度,而便唱言,当取灭度。
三身并有非灭唱灭义。如净名云: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即是法身非灭。又云:是寂灭义,即是唱灭也。何者,若已了达,不唱寂灭,为未了者唱耳。若言照寂,即是唱灭,若言寂照,即是唱生。夫法身者,虽非生非灭,亦有生灭,若迷心执著,即烦恼生而智慧灭,若解心无染,即智慧生而烦恼灭,灭惑生解,此是无常灭。若解生惑灭,即是寂灭,此之生灭,悉约法性而辨,若无迷解二缘,则不唱有此生灭也。报身非灭唱灭者,谁有智慧,谁有烦恼,而言智慧能破烦恼(惑智本无生灭,以为报身无生灭体),此即明暗不相除,即报身不灭义(明即是智,暗即无明,体性全是,故无相除,既无相除,即不灭也)。众生未了,闻此,便谓其即是佛而生憍恣,不复修道。故复唱言,道能灭惑,有烦恼时则无智慧,有智慧时则无烦恼,岂非智慧能灭烦恼耶?应身非灭唱灭者,应是法报之用,体既无灭,用岂有穷?即应身不灭,但为众生。若常见佛,则生憍恣,故唱我于今夜,当取灭度。又法身当体明不灭,报身说不灭,必约法身,应身说不灭,须约法报,法报常然,应用不绝,众生不尽,即不灭度。又法身当体论不生灭,报身了达无能生灭,应身相续不生灭(初约非灭现灭竟)。
△第二明现灭益物为二,一不灭众生有损,二唱灭于物有益。初又二,初不灭有损,次广释不灭之意。今初。
如来以是方便(至)入于忆想妄见网中。
有损者,如前乐小法人,见佛常在,不种善根,贫穷下贱,不生二善,故无益。见思不断,不断二恶,则是有损。贪著五欲,入于忆想,忆想即是见惑,五欲即是思惑也。由此众生垢重,故须唱灭,不唱灭,则二恶生而不灭,二善损而不生。若依四悉檀,现灭则二恶灭,二善生,为灭二恶,故用对治第一义。第一义灭未生恶,对治灭已生恶,世界为人生二善,世界生未生善,为人生已生善。又世界灭已生恶,对治灭未生恶,如禅五阴,灭欲界恶,即是世界灭已生恶,为人生已生善,第一义生未生无为之善
△二广释不灭之意。
若见如来常在不灭(至)恭敬之心。
若见佛常在,便起憍恣心等,故有损。不能生恭敬,故无益。憍恣即增见惑,厌怠即生思惑,不生难遭想,即不能生见谛解。不恭敬,即不能生思惟道,为是义故,宜应现灭。若见闻三佛不灭,悉有憍恣义,便谓众生如,弥勒如,一如无二如,平等即真,由是生于憍心上慢,谓一切烦恼,本自不生,今亦无灭,何须修道?即便恣情放逸,为是唱言,是寂灭义。又闻一切众生即菩提相,菩提相即烦恼相,明暗不相除,显出佛菩提,众生闻此,复起慢恣,不复修善,懈怠放逸,为是等故,唱言报身智慧能灭烦恼,无明力大,佛菩提智之所能灭,应身非灭现灭易解(初约法身者,法身本无寂灭之名,为上慢者,计如不殊,须唱寂灭,具如下释)。若唱言法本不生,今亦不灭,何故要须灭惑,方乃寂灭。经云:智慧不灭烦恼,然明时无暗,汝今具足烦恼,何能有慧?当知智慧,能灭障惑,众生闻是唱灭,便于三佛,生难遭想,起恭敬心(一不灭众生有损竟)。
△二明唱灭有益。
是故如来以方便说(至)而言灭度。
先标三佛难值,众生乐著小法,见思障重,闻佛不灭,则生憍恣而不修道。次所以下,释也。诸薄德人,过百千劫,或有见佛,或不见者,若见三佛,其人多善少恶,不为其人唱灭,是人见佛常在灵山也。或不见佛,其人障重善轻,为说三身难会,众生闻之,便作是念,三佛虽复非生非灭,必须生善灭惑,乃得证见,此事不易,故云难遭也。心怀恋慕渴仰者,此明现灭无损(以恋慕于佛,故能以智慧明,灭诸痴暗,究竟悟入,诸法实相,不特断见思,出三界二十五有而已,故云有益也)(一三世益物竟)
△二总结不虚。
又善男子,诸佛如来,法皆如是,为度众生,皆实不虚。
三世益物,诸佛皆然,令得实益,故不虚也(第一法说竟)。
△第二譬说,有开譬合譬,开譬为二,一良医治子譬,譬上三世益物,二治子实益譬,譬上总结不虚。初又三,一医远行譬,譬过去益物,二还来譬,譬现在应化,三复去譬,譬未来应化。今初。
譬如良医智慧聪达(至)远至余国。
初良医者,医有十种。一治病,病增无损,或时致死,譬空见外道,恣意行恶,教人起邪断善根,法身既亡,慧命亦死。二治病,不增不损,譬有见苦行外道,投岩赴火,苦行行善,不得禅定,不能断结,即是无损,亦不能进善,即是不增也。三治病,损而无增,但世医所治,差已还复生,即是修定断结外道也。四治病,能令差已不复发,而所治不遍,即二乘人,止治一两种有缘者,不能遍治一切也。五虽能兼遍,而无巧术,用治苦痛,释论呼为拙度,即是六度菩萨慈悲广治也。六治病妙术,治无痛恼,而不能治必死之人,譬通教菩萨体法,但治有反覆凡夫,不治焦种二乘也。七虽治难愈之病,而不一时治一切病,即是别教菩萨也(阿含云:良医有四,一善知病相,二知病因起,三善知方治,四毕竟不发。然此医知病相,不出界内,知病因起,不出依正,方治,不逾生灭无常,不发,秪是住二涅槃,望今,但成第四五医)。八能一时治一切病,而不能令平复如本,即圆教初心十信也。九能遍治一切,亦能平复如本,而不能令过本,即圆教后心也。十一时治一切病,即能平复,又使过本,即是如来(僭补曰:等觉治能复本,而不能过,佛则过本,原无病无药也。良以如来,为众生治惑,皆令至于一切智地,故称究竟良医也)。前三种医,即大经中之旧医,用乳药也。后六并客医无术者,但用无常苦等法,如用辛苦酢药也。有术远来,还令服乳,最后究竟良医也。良者,善也。内有三达五眼,即是八术,妙得药性,善治者,外识病源,能用药也(八术者,经中举譬,有八复次,治八种病,今此且明八数而已)。智慧者,权实二智,深知二谛也。聪达者,五眼鉴机,顿渐不差也。十二部教,文理甚深,如明炼方药,依四悉檀,治众生病,如善治众病也。无量义云:医王大医王,以大医王,称为良医,多诸子息,若十是声闻子,二十是支佛子(一是声闻,一中具十,故云若十。二是支佛,二中具十,故云二十。各具十者,明圆数也)。百数是菩萨子,菩萨之子,凡有三种子义,一就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德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此文云:多诸子息也。约十心数法,即有百子,心王为正因佛性,慧是了因性,余九相扶起,属缘因性。一数起时,九数扶助,如是成百也(十心数者,心数甚多,且约十善数,谓信、进、念、定、慧、喜、倚、舍、觉、戒,此十数扶心王,能改恶就善,革凡成圣,解一切法门,一数具十,故成百数也)。是以性德三因,悉属正因佛子,二就昔结缘为佛子,如十六王子,覆讲法华时闻法者,亦生微解,即成了因性。昔微能修行,为缘因性,正性为本,此三因并属缘因,资发今日一实之解,故以昔日结缘为缘因佛子,即火宅中三十子也。三者了因之子,即是今日闻法华经,安住实智中,我定当作佛,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从佛口生,得佛法分,故名真子也。以有事缘,远至余国者,譬过去应化中现灭也(一譬过去益物竟)。
△第二还来譬,譬现世益物二,初譬机感,二譬应化。今初。
诸子于后饮他毒药,药发闷乱,宛转于地。
众生于佛灭后,乐著三界邪师之法,故云饮他毒药。即是游行他国,轮转诸趣,堕在三界,故云宛转于地(宛转于地者,望出世法,故且云地)
△二譬应化二,初譬现形,二譬说法。今初。
是时其父还来归家(至)愿见救疗更赐寿命。
信受邪师之法,名为饮毒。失心,是无大小机感生,不失心,是有大小机感生。又失心者,贪著三界,失先所种三乘善根也。为是人,非灭唱灭,不失心者,虽著五欲,而不失三乘善根,为是人故,非生现生,善强恶轻,见佛即能修道断结,如子见父,求药病愈,善轻恶重,得见佛,亦求护,而不修道,如子见父求救,不肯服药,父为此子,唱言应死。遥见者,明佛出世时,众生亦见色身,而为见思障隔五分,不得亲奉法身,故云遥也。见闻佛出,皆有喜敬之事,见诸经文,梵王请等,例是求救之辞也
△二譬说法三,初譬佛受请,转顿渐*轮,二譬劝诫,三譬得益。今初。
父见子等苦恼如是(至)捣筛和合与子令服。
经方者,即十二部教也。药草,即教所诠八万法门也。从佛出十二部,乃至出小乘涅槃,此出顿渐药草也。直从佛出十二部,此出顿药草也。从佛出九部修多罗,此出渐药草也。色者譬戒,戒防身口,事相彰显也。香者譬定,功德香,熏一切也。味者譬慧,能得理味也。此戒定慧,即八正道,修八正道,能见佛性。又色是般若,照了法性之色,分明无碍,香是解脱,断德离臭也。味是法身,理味也。三法不纵不横,名秘密藏,依教修行,得入此藏也。说三乘空三昧力如捣,无相如筛,无作如合,一一三昧具戒定慧也。又空观如捣,假观如筛,中观如合,此三观各不离戒定慧,将此法与渐顿众生令修行,名服也
△二譬劝诫。
而作是言(至)速除苦恼无复众患。
从而作是言,乃至可服,即是劝门也。从速除苦恼,乃至无复众患,即是诫门也。将劝诫二教,令诸众生服法药也
△三譬得益。
其诸子中不失心者(至)即便服之病尽除愈。
(二现在益物竟)
△三明唱灭复去,譬未来益物,有四,一明唱灭之由,由众生薄德,见佛不修行,即是不肯服药也。二唱应死,譬非灭现灭。三子醒服药,譬唱灭有益。四追譬本实不灭。今初。
余失心者见其父来(至)如是好药而不肯服。
△ 二唱应死,譬非灭现灭。
我今当设方便(至)遣使还告汝父已死。
死时已至者,当入涅槃也。留经教在,故云是好良药,今留在此。复至余国者,即是此方现灭,他方现生。上文云:愿在他方,遥见守护,即其义也。遣使者,或取涅槃中大声普告为使人,或用神通,或用舍利,或用经教等为使人,今用四依菩萨,语众生云:佛已灭后,但留此法,我今宣弘,汝当受行也。后时众生,若无四依传述经法,岂能自知佛已灭度,今法现在,故用四依是使人也(僭补曰:末法弘经,允属四依菩萨,南岳天台,章安荆溪,至于四明,讵非其人耶?于此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传弘此经,以其昔日灵山亲闻,得佛心法,故一句一偈,一字一义,无不从佛心中流出。今日闻师所说,宛如现在灵山,亲闻如来耳提面命,天台与佛,是一是二,不可辨也。自幸夙植微善,逢兹大法,又得圣师注释,法海汪洋,恣其饮啖,纂要流通,不啻优昙出现,得一亲见,法乳之恩,即粉身碎骨,何能报其万一耶?唯誓在生生,弘扬妙法,与法界众生,同增道损生,授法身记,究竟成佛,庶几遂其卑志耳)
△三醒悟服药,譬唱灭有益。
是时诸子闻父背丧(至)即取服之毒病皆愈。
良由灭后,众生醒悟,服药修行以作因缘,能感未来应化。如遗教云:其未度者,作得度因缘,亦有现得感见。普贤观云:精进苦到,得见释迦分身多宝,东方善德等,及七佛世尊
△四追譬本实不灭。
其父闻子,悉已得差,寻便来归,咸使见之。
其父闻子得差者,得差之言,不全惑断,但有三乘机,及堪会者,不论断与不断,皆名得差(譬三世益物竟)。
△二治子实益譬,譬上总结不虚。
诸善男子(至)不也世尊。
(上开譬竟)
△二明合譬。
佛言我亦如是(至)亦无有能如法说我虚妄过者。
(一长行竟)
△二偈颂,有二十五行半,颂上法譬,初二十行半,颂法说,次五行,颂譬说。上法说有二,今颂亦二,初十九行半,颂三世益物,次一行,颂皆实不虚。今初四行,颂过去世益物。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自我得佛来(至)虽近而不见。
文为三,初一行,颂上成道已久,次一行,颂上中间益物,三二行,颂上住处
△二五行颂现在,上文有二,初二行半,颂非生现生,次二行半,颂非灭现灭。
众见我灭度(至)但谓我灭度。
△三有十行半,颂上未来,上但寄常住不灭四字,今颂则广,文为四,初一行半,明未来机应。
我见诸众生(至)乃出为说法。
△二四行,颂上常住不灭。
神通力如是(至)散佛及大众。
常在灵鹫山,此谓实报土也。及余诸住处者,谓方便有余土也。即上余国义也。天人充满者,三十心是人,十地是天,击天鼓者,无问自说也。曼陀罗华者,说贤圣位也
△三二行明不见因缘。
我净土不毁(至)不闻三宝名。
△四三行,明得见因缘。
诸有修功德(至)久修业所得。
(诸有修功德等者,即指缘了具足者也。经云:则皆见我身,实报土也。经云:或时为此众等者,亦初地初住也。经云:久乃见佛者,即指五浊重者。经云:我智力如是,总结大势力也)
△第二一行,颂上利益不虚也。
汝等有智者,勿于此生疑,当断令永尽,佛语实不虚。
(初颂法说竟)
△次五行颂譬为二,初一行颂开譬。
如医善方便,为治狂子故,实在而言死,无能说虚妄。
初一句颂过去,次二句颂现在,不颂未来也。无能说虚妄一句,颂不虚也。
△二四行颂合譬,上合中,本不合未来,今初半行颂合过去。
我亦为世父,救诸苦患者。
△二有二行半,颂合现在。
为凡夫颠倒(至)为说种种法。
△三一行,颂合不虚。
每自作是意,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慧,速成就佛身。
开三显一,开近显远,欲令众生速入佛道,此事必得不虚也(如来寿量品竟)
- 上一篇:天台宗与《妙法莲华经》
- 下一篇:妙法莲华经知音
- 地藏经注音版
- 无量寿经注音
- 妙法莲华经全文
- 《心经》诵读、读诵的步骤
- 《金刚经》全文-金刚经原文、译文及释意
- 地藏经原文
- 楞严经白话文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念诵及回向仪轨
-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
- 佛说阿弥陀经注音版
- 普贤行愿品原文
- 药师经原文
- 金刚经注音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注音版
- 无量寿经原文
- 楞严经注音
- 金刚经原文
- 圆觉经原文
- 无量寿经原文
- 妙法莲华经原文与白话文对照版
- 楞严经全文
- 普贤行愿品注音版
- 《心经》全文-心经全文注音及译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普门品仪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完整仪轨
- 金刚经全文及译文
- 华严经原文
- 无量寿经全文
- 地藏经解释-地藏经全文白话解释
- 心经注音版
- 维摩诘经原文
- 十善业道经原文
- 心经的作用和好处,心经有什么作用?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
- 佛说阿弥陀经原文
- 《心经》全文、心经译文解释
- 无量寿经白话文
- 金刚经译文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
- [佛经故事]迦旃延尊者度贫女,布施的功德可以越渡贫穷的苦海
- [佛学常识]六和敬是指什么?是哪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