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1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13)

  卯四、依自他苦等非福福辨

  又有四种补特伽罗:一、以苦自任不任于他而生非福,谓受外道自苦戒者。二、以苦任他不任于自而生非福,谓随有一不律仪者。三、以苦俱任而生非福,谓诸国王及祠祀主、马祠祀等。四、不以苦任于自他而生大福,谓住静虑者及离诸恶补特伽罗。

  「又有四种补特伽罗:一、以苦自任不任于他而生非福,谓受外道自苦戒者」,上一次我讲的,不是昨天,上一次讲的,就是昨天的上一次讲的,「又有四清净道:一、背恶说法及毗奈耶,二、向善说法及毗奈耶,三、资粮道,四、清净道」。你们找到这个文了,这个我再解释一下。

  「又有四种清净道」,四种清净道,「清净」就是圣,得了圣道的时候,断惑证真的时候,叫做「清净道」,就是有四种方法,有四种法可以成就清净道。第一个是「背恶说法及毗奈耶」,「背」就是弃舍,弃舍这个恶说法及毗奈耶。这个「恶说法」就是不符合缘起的道理,叫恶说法;这个「毗奈耶」就是律。但这个恶说法,法和律这都是恶说,恶说法、恶说律,就是外道的法和律。这个毗奈耶可以这么解释。「二、向善说法及毗奈耶」,那这就是佛法了。「向」就是清净的意思,清净学习佛教的善说法和律,这么样解释。「三、资粮道,四、清净道」。

  「此中最初,谓如有一于外道见及引无义苦切行中,心不爱乐亦不忍可」,这个是解释那第一个「背恶说法及毗奈耶」。「谓如有一于外道见」,就是那个说法,外道的思想;「及引无义苦切行中」,「无义苦切行」就是无义的苦行。无义的苦行是什么呢?就是外道那些五热炙身,四方都是火,四面都是火,东西南北都是火,上面是太阳,他在中间受这个热来炙其身,来烤、来热他的身体,这是用苦切行。或者是不吃东西、不吃饭,或者是一个脚立在那里,或者持鸡戒、持牛戒、持狗戒,这些苦切行中,而这个就是那个毗奈耶了,就是所谓戒禁取这一类的事情。「心不爱乐」,这就是解释那个「背」字,「亦不忍可」,这个文这么解释好一点。

  「又有四种补特伽罗:一、以苦自任」,这是第三十七科,一共三十九科,这是第三十七科「补特伽罗诸门差别」,分四科,那现在是第四科。「又有四种」人,这是四类人,第一种是「以苦自任」,这个「任」这个字,在这里是授予的意思,就是用这个苦给自己吃,给自己受苦,这就叫做「以苦自任」。「不任于他」,他不授予他人的苦恼,他不把这个苦恼给别人,他只给自己。这样做的人,做了结果是什么呢?「而生非福」,就引起很多不可爱的苦恼事情,这是指谁说的呢?「谓受外道自苦戒者」,就是那个禀受外道,不是佛教里面的,外道自己苦恼自己的那种戒、那种人,就是自己给自己苦吃,就是刚才说的那些受牛狗戒的,或者是五热炙身的那些人。

  「二、以苦任他不任于自」,第二种人就是把这个痛苦的事给别人吃,给别人受苦;「不任于自」,不给自己受苦,这样做也是会造成了很多的苦恼。这是指谁说的呢?「谓随有一不律仪者」,这就是说随那一个人,他就是欢喜做恶事,或者是钓鱼,或者是打猎,或者以杀生为职业的人,或者以偷盗为职业的人,或者是以淫为职业的,就是随有一不律仪的这种人,就是给别人苦头吃,他自己不受苦。

  「三、以苦俱任而生非福」,第三个就是自己也受苦,也给别人苦,因此而造成了很多的罪过。这是谁呢?「谓诸国王及祠祀主、马祠祀等」,国王就是国家最高的领导者,有权利的人,他有那么多的国土,有那么大的权利,有那么大的财富,他还不知足,他还是要侵略其他的国家去,于是乎自己也很苦恼,被侵略的也是很苦恼,所以是「以苦俱任」。「及祠祀主」,祠祀主这个祠堂里面这些邪知邪见的人,供养鬼神,供养天神,就是杀害猪羊,杀害这些来祭祠鬼神、祭祠天神;这样做自己也是苦恼,而杀害的众生也是苦恼。「马祠祀等」,就在祠堂里面杀这个马,把这个马杀掉了来祭祀,这也是一种非福的事情。

  「四、不以苦任于自他而生大福」,第四种人就是他不拿这个苦恼的事情授予任何人,也不给自己苦吃,也不给他人吃;那么他这种行为「而生大福」,能造成很多有意义的功德。这是什么呢?「谓住静虑者及离诸恶补特伽罗」,就是安住在色界四静虑的人,他成功了这种人,他在深山里面住。假设没生到天上去,在人间的话,在深山里面与世无诤,自己常常入定;虽然生活很简单,看起来很苦,但是他并不苦,所以他很快乐。如果他若是来到人间教授的话,也会令人少欲知足、修学梵行,也是一种大福德的事情,所以是「不以苦任于自他而生大福」。「及离诸恶补特伽罗」,及人世间远离一切恶事的人,他不作恶,他能修五戒十善或者种种的功德,这种人也是有意义的,并不是持这些无义苦行,没有这些事情。那么这是「依自他苦等非福福辨」,这一段。

  寅三十八、语业过失功德差别(分二科) 卯一、举过失

  又略有四种语失:一、不实,二、乖离,三、毁德,四、无义。

  这是第三十八科「语业过失功德差别」,语业有过失的语业,有功德的语业,是不一样的。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是举这个过失的语业。

  「又略有四种」话、四种语言是有过失的。那四种呢?一是「不实」,就是说谎话。第二是「乖离」,破坏别人的感情,使令别人彼此间变成了冤家,这样子;说这种语言,当然这是个动机的问题,他自己有一个希图,需要用妄语来满足自己的愿望,我说一句谎话,我能占到便宜,我破坏别人的感情,我能得到便宜,所以叫做「乖离」。第三是「毁德」,就是谤毁别人的功德,就是破坏别人,这是说一些暴恶的语言。第四是「无义」,就是他也不属于前三种,这个就是属于放逸的语言,放逸的语言没有真实的意义,而是也有过失的,引起人的放逸。

  这四种语言,当然是在身语意这三业上说,是属于口业;但是它不能离开意业的,因为离开了心是没有事情的,所以也还是由心发出来的语言。由心发出来的语言,就是刚才所谓动机了,如果动机有问题,当然就是有过失了。但是我们佛教徒不应该这样子,不应该为了成就自己的利益去伤害别人,这样的语言不可以说,不应该这样说,不应该有这种动机、这种事情。

  卯二、例功德

  与此相违,当知即是四种语德。

  前面是「举过失」,这是第二「例功德」。就是与前面这四种妄语相违反的,就是不说谎话,也不说离间语,也不说粗恶语,也不说这个杂秽语,说法语,这样子「即是四种语德」,就是四种语言都是有功德的。一般社会上的人,我感觉到说谎话不算一回事,随时说谎话。一般没有什意义的,也不见得对你有伤害,这还是轻微;如果是有意的伤害人,那的确就是不对了。我刚才说过,但是我们佛教徒不应该这样,这个语言上不要有这些过失,「当知即是四种语」的功「德」。

  寅三十九、圣及非圣语言差别(分二科) 卯一、举非圣(分二科) 辰一、标

  又略有四种非圣妄语。

  这第三十九科「圣及非圣语言差别」,分两科,第一科「举非圣」,先是「标」出来。「又略有四种」,不是圣人的,这是妄语,圣人是不说妄语;「非圣」那就是凡夫了,凡夫说这个妄语。这是「标」,底下加以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举见不见」。

  辰二、释(分二科) 巳一、举见不见

  谓于见不见,颠倒而说。

  就是凡夫说谎话的时候,一般的常见就是「于见不见,颠倒而说」。他是看见了,但是你问,他说我没看见,于见颠倒而说;于不见也颠倒而说,他是不见,但是你问他是见不见?他说是见了!就是不是那真实,错误地与事实相反地那么样去说话。这是一种妄语,凡夫的妄语。

  巳二、例闻不闻等

  于闻不闻,于觉不觉,于知不知,当知亦尔。

  这是第二科「例闻不闻等」。对「于闻不闻」也是颠倒而说,「于觉不觉,于知不知,当知亦尔」,这是非圣。底下「例贤圣」。

  卯二、例贤圣

  与此相违,当知即是贤圣谛语。

  「与此相违,当知即是贤圣」的真实语,贤圣的真实语,见就说见,不见就说不见,闻不闻、觉不觉、知不知也是,也是照真实说。这一段文在前面讲过,在这里就是顺一顺文就好了。

  子五、五种(分二科) 丑一、结前正显

  已说四种佛教所应知处,次说五种。

  这是第五科,前面已经说过了四科,就是用一、二、三、四的数字来介绍佛法的大意。现在用五的数字介绍佛法,分两科,第一科「结前正显」,把前面那一段文结束,正显现在的五种。

  「已说四种佛教所应知」的境界,这以下说「五种」佛教所应知处。「已说四种佛教所应知处」,这句话是结前;「次说五种」,是正显,这是第一科。第二科是「别广宣说」,分二十科,用五个数字来表示佛法,分二十科,第一科是「杂染清净行聚差别」。分两科,第一科「于有取蕴」。

  丑二、别广宣说(分二十科) 寅一、杂染清净行聚差别(分二科)

  卯一、于有取蕴

  谓有五种诸欲贪品粗重随逐流转杂染所摄行聚。一、所依所缘自性行聚,二、能领纳自性行聚,三、能分别言说分位取诸法相自性行聚,四、能作用自性行聚,五、能了别自性行聚。

  这个「有取蕴」,「取」就是烦恼,有烦恼的五蕴,就是这个五蕴色受想行识,五蕴是有烦恼的,那么这就是凡夫的五蕴。圣人就是无取蕴,没有烦恼的蕴。凡夫的这个五蕴也是由烦恼而引生的,引生出来五蕴之后,又发出来烦恼,所以叫做「有取蕴」。这底下是「于有取蕴」,看「于有取蕴」是怎么讲的。

  「谓有五种诸欲贪品」,这是说有五种法,这五种法是什呢?「诸欲贪品」,是各式各样的欲。这个「欲贪」是于欲有贪,这个「贪」者爱也,爱着这个欲叫做「欲贪」。「品」者类也,就是属于这一类的烦恼。是「粗重随逐」,这个欲贪属于活动,就是你内心里面有这个贪爱心出现,叫做「欲贪」;「粗重」是这个欲贪烦恼的种子。说这个人是有欲心的人,但现在他没有欲心,现在他的心里面还是清净,但是他有欲贪的种子,叫做「麤重」。

  这个粗重的种子「随逐流转」,这个种子,从久远以来就有这个种子的,种子一直随逐这个人,从无始劫以来就一直随逐到现在。他时常出来活动,那心里面就有欲贪了,活动了以后又造成了这个欲贪种子的力量,是「随逐」。「流转」是相续下来,或者来到人间,人间也可能各式各样的人,也可能是中国人,或者是外国人,各式各样的人,或者跑到三恶道去,或者跑到天上去;但是这个欲贪的种子总是随逐你不舍,不和你分离,你到那去都随着你。

  「杂染所摄」,这个欲贪,不管是欲贪的现行也好,种子也好,都是不清净的,属于这一类的。你对于这个五蕴里面,这五法里面有这样的东西随逐你。「行聚」,这个「行」就是活动,就是一切有为法。而这「聚」不是孤独的,都是一堆一堆的,色法也是一大堆;受,你这感觉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苦乐忧喜舍的感觉也是一大堆,忧、喜、舍都是受;想也是一大堆;行也是一大堆;识也是一大堆。所有的法都不是单独的,都是一堆一堆的,所以叫做「聚」。这五种法,是属于「诸欲贪品粗重随逐流转杂染所摄行聚」的五法。这是标出来,标出来这「有取蕴」的大意,这底下就列出来究竟那五法呢?

  「一、所依所缘自性行聚」,这个「所依」就是我们的前五根,这个「所依所缘自性行聚」是色法。「二、能领纳自性行聚」是受,一条一条就是色受想行识五法。属于色法来说,「所依」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所缘」就是色、声、香、味、触,这也是色法。声音也是属于色法的,因为色法的振动才发出来声音,也是色法。所依的根的色法,所缘的境界的色法,这两种色法是「自性行聚」,就是属于它本身的境界。眼它本身的情况,耳、鼻、舌、身它本身的情况,这个「自性」就是它本身的意思,这也是属于有为的,也是「聚」。这是第一说到色蕴。

  「二、能领纳自性行聚」,能领纳就是受,境界出现的时候,眼识和色境相接触的时候就有识,就是根、境、识这三个一和合就有受,就会感觉到是苦、是乐、是受,苦乐忧喜舍这种感觉。「能领纳」,他有这种功能能领纳。你若没有识就不行了,他就没有苦乐忧喜舍的受。「自性行聚」,这个受本身的这个有为的境界,这也是一大聚。

  「三、能分别言说分位」,这是想,这个想它有两个作用:一个是「能分别」,一个能「言说」。这个根境识一接触的时候,他心里面就会想,这个分别就是想,就是会思惟这是怎么回事,取它的各式各样的相貌情况,去加以观察、加以思惟,那么叫做「分别」;「言说」,又能说出来话,用语言表达出来他内心所想的,这两件事。「分位」就是所想的也是有分位的,所说的话也是有分位的,不是一笼统的那样子,其中有各式各样微细情况差别的,所以叫「分位」,这是想。

  「取诸法相自性行聚」,这还是这个想,能分别言说,由内心的分别所以能发出言说来,这是一种;第二种是「取诸法相」,其实这个「取诸法相」和那个「分别」有相通的意思。这个「取」也可以说是拿到,拿到诸法相貌的情况,这个是心法,这个是色法,心是属于什么,色法又属于什么,各式各样的相貌,这样的「自性」行相,这都是想的自性的一个「行聚」,这种境界。那么这是想的相貌的情况。

  「四、能作用自性行聚」,这就是五蕴里面的行蕴,行蕴。前面「能领纳自性行聚」,这是苦乐的领纳,苦乐忧喜舍的领纳;第三个「能分别言说分位取诸法相自性行聚」,这是认识,认识境界的相貌;现在这第四个就是采取行动了,能发生出来行动的作用,或者是来保护自己,或者去破坏别人,或者利益他人,各式各样的作用,这一类的活动,「自性行聚」,这是属于行蕴。

  「五、能了别自性行聚」,这是第五种,就是识蕴,识蕴是能了别,能了别一切境界的相貌。前面受、想、行是属于心所法,能了别是心王,心王和心所是合作的,都有了别性。但是心王是主,其他心所法等于是帮助它做事情的一种情况,帮助心王做事情的一种功能。「能了别自性」,这了别本身的情况,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它也是一聚一聚的,不是单独的,心王它一动也是一大堆的事情。所以这个「聚」、集聚,所以这正是说这个就是五蕴。这五法里面是「诸欲贪品粗重随逐流转杂染所摄行聚」,是这么一个境界。这是「于有取蕴」是这样情况,底下。

  卯二、例无取蕴

  此五相违,当知即是离欲贪品粗重还灭清净所摄自性行聚。

  这第二科「例无取蕴」,没有烦恼的蕴;就是前面这五蕴和它相违反的,不是「诸欲贪品粗重随逐流转杂染所摄行聚」,不是了。

  「当知即是离欲贪品」,它没有欲贪品。这样说这个「欲贪品」,应该不只是欲界的烦恼,色界、无色界的烦恼也在内。离了欲贪品,离了粗重,而能因为戒定慧的修学成功了,就是回到诸法寂灭相这里来,它那个无分别智,或者是有分别的智慧,都是清净的,没有烦恼的杂染,这样所摄的「自性行聚」。「所摄」的也是色受想行识五蕴,也是聚集的。那么这就是圣人的境界,这要到阿罗汉果以上才可以,才有这种无漏的五蕴,才出现的。

  寅二、受用欲者所爱境别(分二科) 卯一、标列五欲

  又有五种受用欲者所爱境界,诸乐欲者,常所追求,常所受用;诸背欲者,恒正观察,谓色声香味触。

  这底下第二科,前面是第一科「杂染清净行聚差别」,现在第二科「受用欲者所爱境别」,这受用五欲乐的,在欲里面生活的人,他所爱的境界有什么不同呢?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列」这个「五欲」。

  「又有五种受用欲者所爱境界」,受用欲的这一类的人,他所爱的境界有五种。「诸乐欲者,常所追求」,这欢喜欲的生活的人,常是这样去追求这个欲的,没有我要追求,有了就要受用,那么已经有了还不足,还要继续追求,还要加多一点,所以「常所追求,常所受用」。

  「诸背欲者,恒正观察」,但是也不全都是受用欲者,还有弃舍欲的人。弃舍欲的人,就是「背欲者」。「恒正观察」,他为什能够弃舍这个欲?他就是要有智慧,能够有深入的、正确的观察欲是苦,所以他能放下这个欲,能「背欲」。这个五种是什么呢?「谓色声香味触」,就是如意的色声香味触,是所追求的境界。

  这一段是标,「标列五欲」;底下第二科「配释四爱」,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卯二、配释四爱(分二科) 辰一、标

  当知此中,依所追求、所寻思、所染着事,有四种爱乐。

  「当知此」色声香味触里面,「依所追求」的色声香味触,「所寻思」的色声香味触。这个「追求」是在未来,追求就是还没出现,没出现我要追求它,使令它出现,所以它还在未来,追求是还在未来;「所寻思」是已经过去了,我过去享受到的五欲,虽然是过去了,心里面还在寻思、还在忆念。「所染着事」是现在,现在成就的五欲,时时爱着这五欲的事。此中「依所追求」是未来,「所寻思」是过去,「所染着」是现在,从这三方面来观察有四种爱乐的不同。底下第二科是「配」。

  辰二、配

  谓未来所爱乐事,即所追求;过去所爱乐事,即所寻思;现在所爱乐事,即所染着,此复二种:一、所爱乐事,二、从彼所生所爱乐受。

  谓未来所爱乐的事,即是所追求的;过去所爱乐的事,即是所寻思的;现在所爱乐的事,即是所染着的,那么这是三种。但是「现在所爱乐事」有两种,「此复二种:一、所爱乐事」,就是色声香味触;「二、从彼所生所爱乐受」,从这个色声香味触这个事上面,引发出来的爱乐的乐受,所爱的乐受,如意的觉受,所以加起来就是四种了。

  寅三、爱非爱业异熟差别

  又有五种有情,所得受爱非爱业果异熟自体。谓天、人、那落迦、傍生、鬼趣。

  这是第三科,前面是第一科、第二科,现在第三科「爱非爱业异熟差别」,有爱业异熟、非爱业异熟。

  「又有五种有情」,就是五种众生,他们所得到的受,这个「受」其实就是果报,但是这个受有差别,有「爱」业果异熟、有「非爱」业果异熟,有可爱的。因为这个果是业所得,所以加了「业」字。这个「异熟」,就说这个果不是一下子就熟了,逐渐逐渐成熟的,所以叫做「异熟」。「自体」,就是这个果报的自体。一共有五种,「谓天、人、那落迦、傍生、鬼趣」,就是天、人,那是属于爱业果异熟;那落迦是地狱、傍生、鬼趣这三种,是非爱业果异熟,加起来就是五种。

  寅四、失利养等因行差别

  又有五种失利养因行,亦是背涅槃因行。谓若于是处受用利养,若从彼得,若所得物,若所为得,若如是得,于此诸处心生吝惜。

  「又有五种失利养因行,亦是背涅槃因行」,这是第四科「失利养等因行差别」。「失利养因行」,就是你有这样的因行,就失掉了利养,这样意思;因为你有这样的行为,你就失掉了利养。「利」就是财富,「养」就是你生活所需,来资养你的生命,简单说就是财富。失掉了财富的一个原因,就是你有这样的一个行为,使令你应该得的没得到。

  「亦是背涅槃因行」,而这种「失利养因行」,同时也是「背涅槃因行」,就是不能得涅槃了。你用这个「因行」,本来是应该得涅槃,但是也不能得了,就是这样。这样就是两种利益都失掉了,因为你有这个行为,世间的利养失掉了,出世间的涅槃也得不到了,两种功德,这两种事都失掉了。这是标出来这个过失的,你这样做有这样的过失。「谓若于是处受用利养」,这底下列出来什么是「失利养因行」?什么是「背涅槃因行」?这底下标出来。

  「谓若于是处受用利养」,就是这个人在这个地方,他能够受用他的利养,就是他能得到,能得到财富。「若从彼得」,若是从那个人,或是那一家得到利养。「是处」,是处。「若从彼得」,是那个家,或者是约所得的利养的财物。「若所为得」,因为什能得到利养呢?就是「所为得」,为你有这样的一个原因,你就能得到这个利养,那叫做「所为得」。「若如是得」,这地方有解释,或是属于佛法这一方面的,这下文有解释,就是你通达佛法,通达佛法的胜义怎么怎么地。

  「于此诸处心生吝惜」,就是前面这多的地方,你心里面吝惜,心里面就是不欢喜别人去得到,就是我得到,别人不可以,叫做「心生吝惜」。这个《披寻记》解释很详细,我们看他的文。

  《披寻记》五一三页:

  又有五种失利养因行等者:《成实论》中〈杂烦恼品〉说有五悭:谓住处悭、家悭、施悭、称赞悭、法悭。此中五种,如次应知。彼云住处悭者:独我住此,不用余人,即此所说若于是处受用利养。彼云家悭者:独我出入此家,不用余人,设有余人,我于中胜;即此所说若从彼得。彼云施悭者:我于此中独得布施,勿与余人,设有余人,勿令过我;即此所说若所得物。彼云称赞悭者:独称赞我,勿称赞余人,设赞余人,亦勿令胜我,即此所说若所为得。彼云法悭者:独我知十二部经义,又知深义,密而不说;即此所说若如是得。彼论又云:此人堕饿鬼等诸恶处生。是故此说失利养因行。又云:此人于解脱中终无有分。所以者何?是人于共有法尚不能舍,何况能舍自五阴耶?是故此说亦是背涅槃因行。

  「又有五种失利养因行等者:《成实论》中〈杂烦恼品〉说有五悭」,就是《成实论》,不是《成唯识论》,就叫做《成实论》,是鸠摩罗什法师翻的,其中有一品叫做(杂烦恼品),就是不是解释一种烦恼,解释了很多的烦恼,所以叫(杂烦恼品)。「说有五悭」,说这个人有五种悭吝。那五种呢?就是「住处悭、家悭、施悭、称赞悭、法悭」,这五种。「此中五种,如次应知」,这里面也就是说这五悭,也如《成唯识论》(应是成实论)那五悭的次第,就可以明白了。这底下就配合着解释。

  「彼云住处悭者」,彼《成实论?杂烦恼品》上说:「住处悭者:谓独我住此,不用余人」,这个地方就是我在这住,别的人不要来这住。「即此所说若于是处受用利养」,《成实论》上说这个住处悭这句话,也就是这里文所说的,「若于是处受用利养」,心生吝惜的意思。这是住处悭。

  「彼云家悭者」,彼《成实论》杂烦恼品说的家悭者,是「独我出入此家」,我在这一家出入,「不用余人,设有余人,我于中胜」,我是最殊胜的,「即此所说若从彼得」就是这一句话,这一句话就是叫做「家悭」。

  「彼云施悭者」,《成实论》上说施悭怎么讲呢?「我于此中,独得布施,勿与余人」,我不要给别的人,「设有余人,勿令过我」,给我多一点,给别人少一点,就像这样子,「勿令过我」。「即此所说若所得物」这句话的意思。那么这叫做「施悭」。

  「彼云称赞悭者:独称赞我,勿称赞余人」,这称赞悭。就是要赞叹我才可以,不要赞叹别的人,「设赞余人,亦勿令胜我;即此所说若所为得」,「所为得」就是因为一赞叹,这个人就有名望了,因为有这个名闻而得到利养,这是「所为得」。

  「彼云法悭者:独我知十二部经」的道理,「又知深义,密而不说」,我都要隐密起来不向你说。「即此所说若如是得」,这是吝法,这是法悭。「彼论又云」,彼这个《成实论》上又说:「此人堕饿鬼等诸恶处生」,这个人有这个五悭,这个人将来会到那去呢?就是堕落到饿鬼道去,「等」也可能到畜生道、地狱道,也可能的,「诸恶处生」。「是故此说失利养因行」,所以这失掉了利养因行,人的资格都没有了。

  「又云:此人于解脱中终无有分」,那《成实论》又说,这个人他在圣道的解脱里面,他没有他的分了。「所以者何?是人于共有法尚不能舍」,这个人在「共有法」,这个地方、这个施主,或者财物,大家都可以受用,那位施主他谁都可以结缘的,不是你私有的,这是「共有法」。「共有法尚不能舍」,他都不能够发心,大家都可以受用,他都不能布施。「何况能舍自五阴」?何况能弃舍自己的五蕴,观察五蕴是无我、无我所呢?更是不能了。「是故此说亦是背涅槃因行」,所以这个人也不能得圣道了。这是第四科「失利养等因行差别」。

  寅五、毁戒闻等诸法差别(分二科) 卯一、标

  又有五法,令修行者先毁净戒多闻,后亏止观善轭。

  这是第五科「毁戒闻等」,也破坏了戒,也破坏了多闻诸法的这些差别相。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又有五法」使令修行的人,他一开始破坏了自己清净的戒,又破坏了他的多闻,就是修学佛法、听闻佛法都被破坏了,破坏了这两件事。这两件事破坏了以后,「后亏止观善轭」,不能持了净戒,也不能多闻,那当然也不能修止观了。要有戒你才能修止,要能多闻才能修观,止观是由净戒和多闻来的,净戒、多闻是止观的基础,这个基础破坏了,止观也就没有了。

  「善轭」,这个止观是善轭。昨天讲的那个是苦轭,是轭;现在这个止观是善轭。这个「轭」是表示,你愿意这样修行的时候,就是一直地精进不弃舍,这样努力修行的意思,所以叫做「轭」。就像那个马在车辕里面套住了,它不能解脱。说我们发心修学圣道以后,就是永久一直这样修行,所以叫做「轭」。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毁净戒

  谓于诸欲中心生爱染,于能觉发忆念教授教诫者所心生瞋恚,未受尸罗令其不受,虽先受得后令弃舍,或使穿穴。

  「谓于诸欲中心生爱染」,前面是「标」,标出来有这五法的过失。这底下就解释,加以解释,第一科先说「毁净戒」。

  「谓于诸欲中心生爱染」,这个修行人在这个色声香味触的欲中,心里面有了爱染心,有这种不清净心了。「于能觉发忆念教授教诫者所心生瞋恚」,心生欲染这是贪欲,这就是说五盖,这是贪欲盖。底下说这个瞋恚盖,瞋恚盖是什呢?「于能觉发」,就是能觉知道你有爱染心的那个人,「于能觉发忆念」,你自己有了爱染心以后还不能觉悟,赶快要恢复清净还不能,不能而这个善知识能够让你忆念圣道,不要忆念爱染。「于能觉发忆念」,就是能觉悟你,你那个善知识能觉悟你,能发动你的正忆念。「教授教诫者」,教授你佛法的善知识,教诫你不要做恶事。这个善知识「所」,这个善知识那个地方。他若这样对你教授教诫的时候,「心生瞋恚」,心里不高兴,心里愤怒了,这是瞋恚盖,这第二盖。

  「未受尸罗令其不受,虽先受得后令弃舍,或使穿穴」。那么这个人生了瞋恚不接受教导,那怎么办呢?那这个善知识就是「未受尸罗令其不受」,就是这个修行人退了道心,因为他没有受戒,这个善知识就不准他受戒。「虽先受得」,说以前受过戒,受过大戒,「后令弃舍」,他若不觉悟的话,就叫他舍戒,是这样意思。「或使穿穴」,这个令他弃舍,或者是使令他穿穴,这句话是叫他去穿了穴,这样子。

  辰二、毁多闻

  耽着惛睡,恒不寂静,染污追悔,常怀疑惑,于所闻法不能领受,虽初领受寻即忘失,虽不忘失不证决定。

  前面是两个盖,贪欲盖、瞋恚盖。这底下第二「毁多闻」,那么贪欲盖、瞋恚盖破坏了戒。这底下「毁多闻」。

  「耽着惛睡」,这个修行人就欢喜睡觉,本来这时候应该吃饭,吃饭都不吃了,要去睡觉,「耽着惛睡」;一个惛沈,一个睡眠,「耽着惛睡」,这就是惛沈睡眠盖。「恒不寂静,染污追悔」,这是第四个盖,这就是掉举恶作这两个盖。「恒不寂静」,就是心里面掉动,心老是动,想这些放逸的事情,这些染污的事情,「恒不寂静」。「染污追悔」,「追悔」也属于善、也属于恶,通于善也通于恶。在这里就是我以前,我应该不要那么早出家,就是后悔,出家后悔了。哎呀!我那么年轻就出家,你看就错误了机会。这是「悔」,后悔自己作善,后悔自己没有作恶,我那时作恶事最好,所以是染污的追悔,后悔。这是第四个盖,就是掉举恶作盖。

  「常怀疑惑」,就是出家修行,修学圣道,是有圣道吗?有佛菩萨吗?对这些事情都有疑惑,对三宝有疑惑,「常怀疑惑」。「于所闻法不能领受」,这前面说这三个盖,惛沈睡眠盖,掉举恶作盖,「常怀疑惑」是疑盖,这三个盖。有了这三个盖,「于所闻法不能领受」,善知识讲解佛法的时候,他不能领受,不入其心。「虽初领受寻即忘失」,虽然他当初这个盖没有现前的时候,他还是能领受,听闻佛法听到心里面去,但是现在又忘掉了,「寻即忘失」,很快就失掉了,忘掉了。「虽不忘失不证决定」,或者是他没有忘失,但是也不能决定,对佛法的信心还是不具足,还是不能决定,还是疑惑,这样子就是破坏了「多闻」,是这样子。

  寅六、二种下分诸结差别(分二科) 卯一、明下分

  又有二种下分:谓见道是修道下分,欲界是色无色界下分。

  这底下第六科,前面是第五科。这是第六科「二种下分诸结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明下分」。

  「又有二种下分」,这个「下」的这一部分有两种不同。「谓见道是修道下分」,这是一种。前面是说善根不强、业障现前的人,这底下说修行有成功的人,成功的人有见道、有修道的不同。这个见道是初果圣人,初得无生法忍的人,他是在修道的以下,修道的境界是更高了,见道是低,修道是更高尚的境界。所以见道是修道的下分,这是一分。「欲界是色无色界下分」,在三界来说,这众生居住的地方来说,这个欲界是色界无色界以下的境界,色界无色界在欲界以上,更高尚的境界,就是两种下分。

  卯二、显诸结(分二科) 辰一、标

  约此二种下分,说五下分结。

  这底下第二科「显诸结」,「显诸结」分两科,第一科是「标」。「约此二种下分,说五下分结」,约前面这一个见道是修道下分,欲界是色无色界下分,约这两种下分来说明这五种烦恼,这五种烦恼都是属于下分的。

  辰二、辨

  依初下分,说萨迦耶见、戒禁取、疑;依第二下分,说贪欲、瞋恚。

  「依初下分,说萨迦耶见、戒禁取、疑」,第二科就是「辨」,辨是说明。依头一个下分就是见道和修道,见道是修道的下分来说萨迦耶见、戒禁取、疑。这个结就是烦恼,第一个烦恼就是「萨迦耶见」,执着我、我所,执着色受想行识里面有个我,有我就有我所,有这种烦恼,这是一个染污的。因为执着有我,他就会发出来染污的烦恼,所以萨迦耶见是染污的。

  执着有一个我,这样讲当然是没有讲错,执着有我。但是应该更明白一点说,我们的身体是剎那剎那的生灭变化,我们这个身体是有老病死的,我们身体是要老、要病、要死。但是这个我没有剎那生灭,也没有老病死,这个身体死了,但是我没有死,我还是常住不坏的。这个我不死,身体死了我到那去呢?我可能到天上去,也可能到三恶道去,继续去受果报。但是这个我是什么呢?是执着的我,并不是真实有这么个我,是虚妄分别心执着有一个我,是这样子。那么这叫做「萨迦耶见」。

  「戒禁取」,就是外道所持的这些牛狗戒、五热炙身这些事情。这个「戒禁」,就持这条戒,你不可以违犯,这叫「戒禁」;「取」是执着、爱着这个戒。说这样做,将来会生天,会怎么怎么地…,取着戒禁取。乃至修禅定也属于这一个,不是佛教徒,非佛教徒修襌定认为可以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就是得涅槃了,也是属于戒禁取的。这个「疑」,刚才说过,就是对于佛教的苦集灭道、圣道疑惑,没有信心不决定。这三种烦恼,「依初下分」,就是见道的时候,见道的人断这三种烦恼。你若没有断,这三种烦恼障碍你见道,这个意思。怎么障碍你的见道呢?

  「萨迦耶见」是执着这个生命体里面是有我的,障碍你见道,你若执着这个色受想行识里面有一个常恒住不变异的我,你就不能修无我观,你无我观就不能修;因为他执着这身体有个我,所以不可能修无我观。以前初开始,我初出家的时候听《四教仪集注》,听那法师讲《四教仪集注》,就是讲这个,只是讲那句话,但是我不懂,什么叫做障道?不明白。现在可以这么讲,你若执着有个我,执着色受想行识有个我,那就不能修无我观了。有我和无我是相冲突的,不能并存的,就不能修学佛法了,不能修学圣道,障碍你修学圣道,「萨迦耶见」。

  「戒禁取」,这个烦恼就是跑到外道里面去了,佛法以外,去相信外道,去修学外道去了。所以萨迦耶见障碍你修学圣道,不能发起圣道;第二个就是跑到外道里面去;第三个「疑」,就算是来到佛法里面来,对佛教没有信心,是吗?是这样子吗?所以这三个都有障道的作用,可是若见道的时候,这三种烦恼都消灭了,就都消灭了。对于佛法的学习,这些事情,你若不学习《阿毗达磨论》,就是把这文顺一顺,萨迦耶见就是我我所见,戒禁取就是外道的戒,疑惑种种,就这样讲,不行!你还是迷迷糊糊。你若读《阿毗达磨论》、《大毗婆娑论》,或者是《俱舍论》、《顺正理论》,读这个《阿含经》读一读,才明白这些名词的本意,才能明白。明白了以后,你思想里面有这样的思想以后,再接触到不同思想的时候,你就有点敏感,你心里面立刻就知道这地方有问题;但是我们若学习的时候,迷迷糊糊的,反正只是把文字过去了,没有明白那个真义,你就不知道那件事那里有问题,不知道。

  南传佛教学者和北传佛教学者接触的时候,大家在互相介绍佛法的时候就有问题,思想就有问题,思想问题的结果,南传佛教就说我们是大乘非佛说。这事是那样,他们说我们大乘佛法是非佛说,也不是没有根据的,也是有个理由说出来的。而我自己这么想,我们不管你是那个学派大乘佛法的学者,你对佛法马马虎虎学一点,你不能够否认,你不能同南传学者来辩论这件事情,不能辩论。最多你自己的信心没有动摇,就算你不错了,只此而已,你不能反驳他,你说不出来,你不知怎么回事。

  但是我这又提到印顺老法师,但是印顺老法师可不是,印顺老法师能保护了中国的大乘佛教,能够否认南传佛教这句话,他说出个理由来,会说出一个理由来。我想我们中国佛教的传统佛教学者,不高兴印顺老法师的思想,你不高兴归你不高兴,但是也不是今天了,我看至少前十几年就开始了,中国佛教、北传佛教受到南传佛教,我们不说是侵略,不是说侵略,就是受到他们的,可以说是动摇了一下。他对北传佛教的批评,北传佛教的学者,我看大多数人对于教义的学习都不够,都受到他的动摇,动摇了。但是你若是能够注意去读印顺老法师的书,这大乘佛法的信心,佛法的信心还能建立起来。也有的人把印顺老法师的书都藏起来,不教它流通,我都知道这种事,不可以摆出来的。当然也有人也有其他的原因,我的著作放在上面,印顺老法师的书放到边上去,也有这种情形,那就是另一回事。

  我说这一段话的意思,对于佛法的学习,马马虎虎的学习,你不会有这种感觉。人家说大乘非佛说,你还不知怎么回事。你若清清楚楚的学习,那就不同,你立刻就明白怎么回事。当然也有人学习印老的思想,反倒是说大乘非佛说了,这种人也是有。但是我看印老的书,反倒认为他有保护大乘佛教的作用,我的想法是这样子。当然也可能有第三种想法,第三种、第四种、第五种的想法也可能的。

  这是说萨迦耶见和戒禁取见和疑,这个萨迦耶见这个地方是有点事情。我们如果不多读经论,那些经论我都不读,那些话我都不愿意,我就欢喜学个祖师禅,那也好,你愿意这样就这样,也是可以。但是佛法的真义,我看你做梦还没梦到,若我看。因为你没有学习佛法,你凭什么能知道佛法的真义呢?凭什么能知道呢?不可能会知道。你没学过就是不知道,除非你是辟支佛。但是若按辟支佛的道理来说,没有佛,也没有佛法的世界,也不需要有书本,他就知道观察这无常的境界,他能觉悟圣道,那也是和佛说的法是相契合的,那和现在的这些学习祖师禅的人还不同。所以还不能拿辟支佛来证明我学的佛法是对的,还不能这么讲。但是这话不是说,我的就是对的,你的就是不对,不是这个意思。你就把成见放下来,好好的学习学习佛法,自然你会明白这件事,不是这样意思。所以注意「萨迦耶见」这个地方是有事情的。

  这个五下分结就是萨迦耶见、戒禁取、疑,这下面还有个贪、瞋,这是五下分结。但是在这个十使,萨迦耶见这是一个,还有一个边见,还有个见取见;这个边见这里没有说,边见没有说,见取也没有说,邪见也没说,这三个见没有讲。三个没有讲,在《俱舍论》上的解释,这萨迦耶见就包括了边见,边见就是你若执着有我时候,执着这个生命体里面,这个老病死的臭皮囊里面有一个常恒住的有我,这个身体里面有个我;不是说是说话,我怎么地,你怎么地,不是说话那个意思,是要观察这句话里面表达的意义。这身体里面有个我,这个我在时间上来说是怎么情形呢?是常住的呢?是不常住的呢?这就是边见。常是一边,不常就是无常,就是断;常是一边,断是一边,这就是边见。这个我是常住的,是中断了,人若死了就没有了;就是一个常见,一个断见。所以有这个萨迦耶见,也就包括了边见在内,这样意思,这个萨迦耶见。

  这个「戒禁取见」里边,也就包括那个见取见。见取就是外道他的思想,他执着是色界的四襌就是涅槃,他有这样子见解的话,他认为这个见解是非常好的,叫做见取见,这样意思。他执着这个牛狗戒这样子,将来就能生天,认为这个见解非常好,那么这个见取。而这个戒取见就是实行这件事,修行这件事,所以这个戒取见和见取见不同,但是他们可以互相有关系,所以就包含在戒禁取里面了,是这样意思。这个「疑」呢?其中也有邪见,把邪见也包括在里面,就是不承认有因果报应,叫做邪见。这样说萨迦邪见、戒禁取见、疑就把那三个见也包括在里面了,是这样意思。这是依第一个下分说这三种见,你若断除去这三种见,你就得见道了,这样意思。

  「依第二下分,说贪欲、瞋恚」,就是欲界是色界下分。那样就是上界:色界、无色界来说,色界、无色界他们是没有瞋恚的,他们也没有欲的贪。欲界的欲,上界的人他们不稀罕,他们弃舍那个欲,唯有欲界的人爱着这个欲,而且还发脾气很厉害,这叫瞋恚。这样子初果是断了萨迦耶见、戒禁取见、疑,断除这三种见,也就把那几个见也断了。等到二果、三果就把贪欲、瞋恚也断了,那就得了三果。所以三果圣人,初果、二果、三果是断五下分结,把五下分结断了,那么就生到色界天去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