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1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16)
寅十七、领受身心诸受相别
又有五法,令诸有情受爱非爱业果异熟,烦恼身心,具摄众苦,谓苦、乐、忧、喜、舍。
这是第十七科「领受身心诸受相别」。「又有五法」,又有五种事情,使「令诸有情受爱非爱业果异熟」,领受爱业的果报,领受不可爱的业果报。这五法有这种作用,使令众生领纳这两种果报,一个是可爱的;一个是不可爱的。「烦恼身心」,虽然是有可爱,有不可爱,总而言之都是烦恼,不可爱的是烦恼,可爱也是烦恼。「烦恼」的意思就是使令心里面不寂静;扰乱身心不寂静。
「具摄众苦」,他具足了、含摄了很多的苦都在内了。「谓苦、乐、忧、喜、舍」,五法是那五法呢?就是这五种。这个苦和忧是领纳不可爱果报的两法,喜和乐是领纳可爱果报的两法,这个舍是通于苦乐的。苦乐是在前五识来说,这个忧喜是在第六识说的。苦恼的境界来了,第六识就是忧恼;可爱的境界来了,第六识就喜,它欢喜了。但是都是属于烦恼境界,因为都是属于有漏的,对可爱的境界也是烦恼,不可爱境界也是烦恼,所以都是苦恼的境界。
寅十八、不还圣者生相差别
又有五种,离欲界欲,未尽余结,学生差别。一、住中有,便能究竟得般涅槃;二、于初静虑初受生已,得般涅槃;三、受生已后,少用功力,圣道现前,得般涅槃;四、多用功力,圣道现前,得般涅槃;五、或色界边际乃至色究竟,得般涅槃;或无色界边际乃至有顶,方能究竟得般涅槃。
「又有五种,离欲界欲,未尽余结,学生差别」,这是第十八科「不还圣者生相差别」,这是在三果阿那含称之为不还圣者。这个圣者,他还没能够入于不生不灭的涅槃,他还是有生的,有生是有差别的,这里面加以解释。
「离欲界欲」这个三果圣人,初果、二果、三果。三果圣人,他经过长时期的修学圣道,是远离了欲界的烦恼。「离欲界欲」,欲界的欲烦恼,他弃舍了,他没有欲界的欲了。「未尽余结」,色界天、无色界天的烦恼,他还没能尽,他还是有。是这样的「学生差别」,这样还是有学,还要继续学习圣道,断未尽的烦恼。他这个人,还要在生死里流转的,他这个身的相好、情况、相貌是什么样呢?什么样的情况呢?怎样的差别呢?这样的意思。
「一、住中有,便能究竟得般涅槃」,这是第一种情形。就是在…,这个人当然是在欲界,或者在人间,或者在欲界的天上,他的寿命结束了,他就是死掉了,死掉了就生到天上去。临命终的时候,他又有中有,就是前一个生命还没有出现,现在这个生命结束了的中间有一个生命。在这个时候,这个时候「便能究竟得般涅槃」,他在中有的时候,他就能究竟地,他这个止观的力量,这个圣道的力量,就把剩余的烦恼灭了,就得涅槃了。
这个涅槃有「有余涅槃」、有「无余涅槃」,他这个应该是通于有余,也通于无余。因为这个中有,他的寿命最长可以达到七天。如果他在人间死了,中间他可能到中有的时候,他还修止观的。修止观他可能不需要两个钟头,也可能的,这个事不一定,就把烦恼断了。断了这个时候,还是「有余涅槃」。但是中有不过七天就死掉了,一死就是「无余涅槃」了。所以这个地方「便能究竟得般涅槃」,就是也有「无余涅槃」在内的,这个地方有这样意思。这是第一种情况。
「二、于初静虑初受生已,得般涅槃」。第二个情形,就是他在中有的时候,虽然他是三果圣人,他中有时候,他还是圣人,但是这时候没有进步。已经到了从初静虑,或者梵众天,或者是梵辅天。这个圣人像初果圣人多数不做梵天王,多数是这样子。那他「初受生已」,就是初开始得到梵天的生命,但那都是化生,不像我们人间这样子。「生已得般涅槃」,就是初受生了没有多久,他就得了涅槃了,这是有余涅槃,那就是把色界天、无色界天的烦恼都断了。
这个我们在以前,我们也是讲过这个道理。比如说这个修行人在欲界用功修行,他能把色界天、无色界天的烦恼能断,能这样子。现在这个人修行人,生到色界初禅去,在初禅天里用功的时候,就把色界的二禅、三禅、四禅,乃至无色界的四空定的烦恼都能消灭。这个事情,这个圣道的厉害,力量很大的,这是第二个情形。但这个是有余涅槃,那么这个寿命还是很长,所以还不会…,等寿命尽了才能入无余涅槃。
「三,受生已后,少用功力,圣道现前,得般涅槃」,这是第三种情形。他是在初静虑受生了以后,「少用功力」,不是用很多,不需要很多的努力。「圣道现前」,这个圆满的定慧的力量现前了,那么没尽的余结都消灭了,就「得般涅槃」,得入于有余涅槃了。
「四、多用功力,圣道现前,得般涅槃」。这个人他要多用功,少用功的不可以,要多用功力的,那他这个圣道才现前。这可见,不但是我们凡夫这个根性不同,圣人也是,圣人也是这样子,根性也不一样,他们的烦恼也是有轻重的不同,所以得圣道的情况也是各式各样的。这是「第四、多用功力,圣道现前,得般涅槃」。
「五、或色界边际乃至色究竟,得般涅槃;或无色界边际乃至有顶,方能究竟得般涅槃」,这是第五种。第五种或色界边际乃至色究竟,这话什么意思?就是他在初禅天,他若修行就死了,就生到二禅去了,二禅死了又生到三禅,三禅死了生到四禅,到了色究竟天才入涅槃,圣道才圆满,才得无余涅槃,才得到涅槃,寿命尽了就无余涅槃了,还有这样的情形,所以这是不一样的。
「或无色界边际乃至有顶,方能究竟得般涅槃」。「或无色界」,这个无色界就是这个人他由初禅、二禅、三禅乃至到色究竟天,还没得涅槃,还没得究竟的涅槃。又生到无色界天的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想处天,这个时候他才能究竟得般涅槃,还有这样情形,这也是不一样的。那这就是「不还圣者生相的差别」是这样的。
这底下把《披寻记》念一下:
《披寻记》五一九页:
又有五种离欲界等者:此说五不还果生相差别。由彼已断五下分结,是故说言离欲界欲。未断五上分结,是故说言未尽余结。有学位摄,是故名学生。上二界未证无生,说之为生。何等为五?谓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无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上流般涅槃。如声闻地释。(陵本二十六卷五页)如文次第,配释应知。
「又有五种离欲界等者:此说五不还果生相差别」,就是五个、五类、五样不同的三果圣人,他们在色界天、无色界天受生的行相,有这样的情况不一样。「由彼正断五下分结,是故说言离欲界欲」,这是解释这句话,就是把五种,一、二、三、四、五.五种下分结,就是欲界的,欲界的烦恼他已经消灭了,所以说离欲界欲。他还没有断五上分结,五上分结我们前面讲过。「是故说言未尽余结,有学位摄,是故名学生」,这样的修行人,还没有到无学的境界,他还属于有学,他还继续要学习圣道,这叫做「有学」;「位摄」,有学的情况所摄,属于…,摄者属也,属于这个程度的人,「是故名学生」,这也叫学生。
「上二界未证无生,说之为生」。因为他上二界的这个色界、无色界的禅定的境界,他成就了这个禅定,他心里面还有爱见慢的烦恼,没有证悟无生灭的道理,还没能够,对于有爱见烦恼的生起,所以叫做「生」。「何等为五」怎么叫做五呢?
「谓中般涅槃」,就是那个中有的时候,就入涅槃了。
「生般涅槃」,就是初受生已,就得涅槃了,这是生般涅槃。般者入也,入涅槃了。
「无行般涅槃」,就是受生已后,少用功力,圣道现前,这就算是无行般涅槃。不用多功用,小小地用功,也就算无行般涅槃。
「有行般涅槃」,就是多用功力,圣道现前,得般涅槃,可以这么说。
「上流般涅槃」,就是第五个了,要上生到色究竟天得般涅槃,和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天,才能得般涅槃,这就是上流果,向上去,流者行也,就是向上去,到上面去,由初禅到二禅就是向上去,这样子才得般涅槃的。
寅十九、杂修不还生地差别
又有五种杂修第四静虑果得不还者,生地差别。一、下品静虑果生地,二、中品静虑果生地,三、上品静虑果生地,四、上胜品静虑果生地,五、上极品静虑果生地。
「又有五种杂修第四静虑果得不还者,生地差别」,这又第十九科「杂修不还生地差别」。「又有五种杂修第四静虑果得不还者,生地的差别」。这个杂修第四静虑,这个「杂修」怎讲呢?就是他已经成就了…,这个三果圣人,不是其他的圣人,四果当然也可以,这个…已经得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那这个时候他在四静虑,在第四静虑,不是前三个静虑,是第四个静虑。
这个「第四静虑果得不还者」,在第四静虑这个地方得不还果,其实都是不还果,但是不还果这个阶段很宽,只要你最后的非非想天的烦恼没有断,那都是三果。你断了初禅的烦恼,二禅、三襌、四襌烦恼,你还是三果。你断了空无边处定的烦恼,识无边处定的、无所有处天的烦恼都断了,你还是三果。你若把非非想处天的烦恼断了,那就是四果。所以这个果也是很长,是「得不还者」,这时候得不还果。得不还果是「杂修」第四静虑,这个地方还有点事情。
那么「杂修静虑」,什么叫杂修静虑呢?就是这个圣人,他在色界第四静虑里面,入了这个第四静虑的定里面,他就是修无漏的定慧,修这个四念处,无漏的定慧。修的时候,先多念现前无漏的作意,这无漏的作意,一念一念地这么修,是多念好多的念,修这个无漏的作意。然后就现出来有漏的作意,故意地现出有漏的作意,就是现出爱见慢的这种心情。有烦恼的这种作意,现在也是多念。多念现完了,然后再现出无漏的作意,现出这个…,就是四念处、无常、无我的这种作意,这样的止观现出来,也是多念。
这样说,先是无漏的作意,后面也是无漏的作意,中间是有漏的作意,就是这样子修。两边都是无漏作意,中间是有漏作意,而都是多念地,就是这样子,一直这样修。修的时候,逐渐地减少,逐渐地减少这个念念的修行;这有漏的作意、无漏的作意都渐渐的减少。减少到两念,两念修无漏的作意,两念是有漏的作意,再两念无漏的作意。也叫做「夹熏」,就是用无漏作意夹这个有漏的作意,来熏这个有漏的作意,是这样子。
那这样过去了,就在一念的无漏作意现前,再有漏作意也是一念现前,再是一念无漏作意现前,这样子修的时候,就是修圆满了。这个杂修,第四静虑就是修完了。那这样修行的人,「生地差别」,他若是他死了以后,往生别另一个地方去的,也是不一样的。他生到那个地方去。生到什么地方去?就是五净居天,生到五净居天。五净居天是在四禅天之上。四禅天,也是三层天,但是五净居天是在三天之上,所以由四禅生到五净居天去。你不夹熏,你不修杂修静虑,你不能生到五净居天,你不能去的。所以这个杂修静虑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的是生到五净居天去。要这样修才可以去,不然你去不了。
在《俱舍论》上说有三个目的,这个「杂修静虑」有三个目的。第一个就是假设三果圣人,那他这样的目的就是为了往生到净居天,他要这样修行,这是一个理由。第二个理由,是为了享受现法乐住,享受第四静虑的现法乐,所以要常常入在第四静虑这样修,这是一个,这是一个理由。第三个理由,害怕退转,恐怕这个烦恼增长了,又失掉了,把自己现成的成就的程度,从那个程度降下来了,就是退了,退失了圣道,所以这样子练、这样子熏修,有这三个理由。
现在说这个「生地差别」,就是你这样杂修静虑死掉了以后,你生到什么地方去,生到那里有什么情形?说这个意思。若是已经成就阿罗汉果的人,不是三果,是四果阿罗汉,那又不同,他也可以杂修静虑,但是他不生到净居天。净居天是三果圣人的地方,他不到那里去,但是他也可以杂修静虑。杂修静虑,他的目的就是为了现法乐,为了享受第四禅的现法乐。再来就是也有一点钝根的阿罗汉,也有一点害怕退,害怕自己的地位、程度向下退了,所以他要这样修。现在这里是说三果圣人。
「一、下品静虑果生地」。下品静虑果生地也就是无烦天,五净居天的第一个是无烦天。这个杂修静虑像刚才说,到最后,前一念是无漏作意现前,然后中间是一念有漏作意,后面又是一念无漏作意。如果是这个程度,你死掉了的时候,就是生到无烦天。这是属于下品静虑、杂修静虑的果,所生到、往生的地方是无烦天。他这个地方没有烦恼的扰乱,特别的寂静,这是一种。
「二、中品静虑果生地」。这个中品就是无热天,无热天是中品杂修静虑的果,那么这个修行人,就生到这个地方来。这个中品静虑果,这里面这个「生地」和「中品静虑果」这个话,是两个意思。「中品静虑果」是你现在能这样修,你就有这个成就了;「生地」是你在那个地方死了,生到另一个地方去。这个生地也和那不一样,像我们人间的人,你得到四禅八定了,你还是在这个地方住。死了以后,你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那就是生地,这有点不一样。
这个「中品静虑果」是什么呢?就是,或者前一念是无漏作意,中间一念是有漏作意,后面一念是无漏作意,是由多念的无漏作意,由多念的有漏作意,多念的无漏作意,修到最后,就是一念作意:一念无漏作意、一念有漏作意、一念无漏作意,是夹熏。现在这个「中品静虑果」,它是六品,就是那个下品是三念,是三心就是三念,刚才说的,前面一念无漏作意,后面也一念无漏作意,中间是有漏作意,这是三心。心意识的心,三心,也可以三心,或者说三念。这个二地中品静虑果这个人,他六心,又增加了三心,是这样子。这样子他就往生到无热天,五净居天的第二层天无热天,往生到那里去,叫无热天,无热天也还是没有热恼,也还是没有烦恼,身心都是安乐没有烦恼,特别寂静清净的地方,所以「中品静虑果生地」。
「三、上品静虑果生地」,这个人在最后修…,他又增加了三心就是九,就是九念,或者是九品,他就是修行的功力修得多,生到上品。这个「上品静虑果生地」是那里呢?就是善现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生到这个地方。这个善现天,说这个天的形体,他这身体的形貌特别庄严,众所乐观这个人。他当然是都是有圣道的境界,他内心里面都是见到苦谛、集谛、灭谛、道谛的道理,见到圣谛的道理,没有烦恼的干扰,身心清净。那这个就是「上品静虑果生地」,「生地」就是善现天,他所现出来的身体的形相非常庄严,叫「善现天」。
「四、上胜品静虑果生地」,这又是胜过了那个上品,比上品还要殊胜的,也是杂修静虑的。杂修静虑就是十二品,也就是十二念,不是九。现在又增加了三心,就是十二。生地就是善见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这个善见天,他当然也是圣道的境界,见到苦谛…,苦集灭道的圣谛,没有烦恼,身心清净安乐,但是他的身体要比前面善现天还要…更要庄严,是这样子。
「五、上极品静虑果生地」,前面说十二品,现在是十五品,就是十五念,又增加了三念。它就是五个是有漏的作意,十个是无漏作意,加一块就是十五个作意。那这个人,他是色究竟天,就是上极品静虑果。他死了以后,他就生到色究竟天去了,是这样子。这个色究竟上面,这个《俱舍论》上、《大毗婆娑论》上的解释,是说这个人在有色的世界,他的身相的庄严是最殊胜了,没有人能赶上他的。所以是静虑果生地。
《披寻记》念一下。
《披寻记》五一九页:
又有五种杂修第四静虑果等者:当知此说五净宫地:谓无烦、无热、善现、善见及色究竟。谓不还果,由软、中、上、上胜、上极品杂修第四静虑力故,生此五净宫地。如次配释应知。
「又有五种杂修第四静虑果等者:当知此说五净宫地」,就是五净居天,「谓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及色究竟」,这一共是五天。「谓不还果,由软、中、上、上胜、上极品」的「杂修第四静虑力」量「故,生此五净居地,如次配释应知」。这是这样子。
寅二十、定断烦恼观察差别(分二科) 卯一、标
这上面的意思,前面这是「杂修静虑」,这个三果圣人分两种:一种是欢喜智慧的,欢喜智慧他就是杂修静虑,就往生到五净居天去;另外一种欢喜定,他就不到五净居天去了,他就修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非想处定,这样子他在色界天死了,色界四禅死了,他生到无色界天去了。说欢喜定的到无色界天去,欢喜智慧的就到净居天去,这都是属于上流,属于上流般涅槃的三果圣人。
「又有五种修观行者」,这底下第二十科「定断烦恼观察差别」,由定断烦恼观察有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又有五种修观行的人,他的情形也是不一样,这个修观行的人,观察作意能令烦恼三界…,他的观察作意非常有力量,能令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烦恼「永断究竟决定」,就是不退转了,他能够成功的,有五种的不同。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举欲离欲相
谓虽深厚忆念分别思惟欲相,于诸欲中仍不趣入。任运舍心,于离欲相率尔思惟,便能任运其心趣入。
前面第一科是「标」,现在第二科是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举欲离欲相」。对这个欲他能离欲,而不是有欲的。
「谓虽深厚忆念分别思惟欲相」,就是说这个圣人,虽然他在禅定里面,深厚地,深而又厚的忆念分别思惟欲的相。忆念分别思惟,「忆念」就是回想过去,「分别」或者说指未来,「思惟」指现在,就是多样式的,又是深而又厚的忆念分别思惟欲的情况,这色声香味触,这个凡夫的欲相,他这样思惟。
「于诸欲中仍不趣入」,虽然这样思惟,但是他的内心还是清净无欲,他不投入,不能投入到欲的境界里面去,不相应。是「任运舍心」,好像不需要帮助他,他自然地就能弃舍这个欲,他和这个欲不契合,不高兴这件事,不高兴有欲,「任运舍心」。
「于离欲相率尔思惟」,就是对于远离了欲的境界的情况,远离了欲的这是谁?就是初禅,初禅天的人就是离开了欲界的欲了。对于初禅的境界是率尔思惟,「率尔」就是…也是很自然地、很自在地这么一下子,这么一想,「便能任运其心趣入」。
这个「率尔」也表示一个容易的意思。表示说是,我们若是有预谋的就不是率尔了,我预先就准备好了要入初禅了,那不是率尔。率尔是无意的碰到了,就是心里面这么一动、思惟,率尔思惟。「便能任运其心趣入」,「便」就是很容易的,心就入于初禅了,入于初禅的境界里面去了,你就契入了。那么这是一种境界,就是「举欲离欲相」,这个离欲的相貌是这样子。他这样子的观察作意,能令三界烦恼永断究竟决定,有这种好处。这个人修行的境界,达到了这么个程度。
所以这个圣人,他心清净,他这个欲不能染污他,怎么知道不染污呢?他自己心里面他会考验自己的,在修行的境界的时候,他用染污的境界来考验他自己。考验的结果,结果是经得起考验,他心里不动,是这么回事。所以这是「其心任运其心趣入」,这是第一个。
辰二、例恚无恚等
如于欲离欲相如是,于恚无恚相、害无害相、色等至生相、无色等至生相,及涅槃相,当知亦尔。
这一共是五种,现在是第二科「例恚无恚等」。「如于欲离欲相如是」,如前面说这个修行人,对于欲界的色声香味触的欲,他能离欲相,能离欲这个相貌情形是「如是」,是这样的。
于欲离欲的相是这样子,「于恚无恚等相」,亦复如是,也是样子。对这个「恚」心里面愤怒要杀人、要伤害人,但是他没有这个,他「无恚」,你怎样触恼他,他心里面不恚、不愤怒。「害无害相」,说是你怎样去苦恼他、毁辱他,而他心里面没有害相,心里面不动。没有说你骂我,我就骂你,你要打我,我就打你,没有这种心情,他心里面一点这样…,不要说没有这件事,这个身口不动,连心都不动,没有这件事。
于恚无恚相,于害无害相,「恚」是严重要杀害,「害」只是伤害一下就算了。我并没有说是要杀死这个人,没有这个意思。恚是严重的,害是比较轻微一点。而这个修行人这两种烦恼都没有,就像那个于离欲的相貌一样。这样子说就是他出离了,出离了欲、恚、害这样的烦恼,「欲」其实就是贪,「恚、害」都是瞋,出离了贪烦恼、瞋烦恼,没有这个烦恼了。
「色等至生相」,「色等至」就是色界四禅,「等至」就是禅,色界四禅。「生相」就是生到色界四禅去的相貌,生四禅。这个欲、恚、害从这三种烦恼里面出来,那就表示他已经得到了初禅,那么由初禅就二禅、三禅、四禅,这个圣人,他也是很…,这就是很容易就契人了这个境界,那么这是一个境界。
「无色等至生相」和无色界天四空定也是等至,或者生到无色界天的这种境界,那也是很契合的。这样意思是那样,就是你成就了色等至,就从欲、恚、害的那里面出来了。若是成就了无色的四空定的话,那就从色界定里面出来了,就是超越了色界定。你成就了色界四禅就超过了欲,你成就了无色界四空定,就超过了色界四禅,是这样的意思。
「及涅槃相」,那你怎能够超越色界的四禅、无色界的四空呢?「及涅槃相」就是得涅槃了。得涅槃就是把爱烦恼断了,见烦恼也断了,无我无我所。这样的圆满清净的般若智慧成就了,那就从色界、无色界的四禅、四空定得解脱了。「涅槃相」是什么呢?就是远离一切相不可思议的境界,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受想行识,就是指这个大解脱的境界。
「当知亦尔」说是那个欲,离欲相是那个样子,底下这几样也都是得解脱了,从那个境界里面得解脱。
子六、六种(分二科) 丑一、结前正显
已说五种佛教所应知处,次说六种。
「佛教所应知处」这一大科是分十科,第一科是一种,第二科是二种,第三科是三种,第四科是四种,第五科是五种,现在第六科是六种。由六种法组合起来,来介绍佛法,分两科,第一科是「结前正显」。
「已说五种佛教所应知处」,这是结前,「次说六种」是正显,显示六种的情况。这是第一科,第二科「别广宣说」,别广宣说这六种,分十三科,第一科,寅一「宣说有情六相事的差别」,分三科,第一科是「标说」。
丑二、别广宣说(分十三科) 寅一、宣说有情六相事别(分三科)
卯一、标说
谓依六相,宣说八种有情事差别。为令堕在我及有情命者见等众生,趣入无我故。
「谓依六相,宣说八种有情事差别」,就是依据这六种相貌,来宣说八种有情的因缘事的不同。「为令堕在我及有情命者见等众生,趣入无我故」。这样子讲这种事情,讲这六相,依六相宣说八种有情事差别,说这个做什么?说这个干什么?你的用意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讲?这说出来,「为令堕在我及有情命者见等」,就是为了来教化、来开示「堕在我」,就是落于有我见的人;执着有我、有有情、有命者、有见者等的这样的人,叫他趣入无我的涅槃的境界去,让他得解脱的意思,目的就是这样子,是这样的意思。
「堕在我」,在色受想行识里面,执着有个常恒住的我。「有情」,有情识的这个我。有情识的也是我,「命者」也是我,「见者等」也是我,说是有我见的众生,教训他弃舍这个我见,证悟无我的道理,到这里来。
这是说依六相宣说八种有情事差别的目的、作用。这是「标说」,底下第二科「列事」,列出来这六相和八种有情事。
卯二、列事
谓我所依事差别,境界事差别,自性事差别,受用因事差别,受用事差别,随说事差别,作用事差别,希望事差别。
「谓我所依事差别」,第一件事是什么呢?「我所依事」就是我的依止处。我的依止处,这个「依止处」是一件事,就是一个因缘所生法的事,这个「事」是有差别的境界,有差别的,这个「依止处」是什么呢?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这样意思。
「境界事差别」,还有第二境界事差别,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所缘的色声香味触法的这个境界的差别,这也是六。我「所依事」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是六,「境界事差别」还是六,色声香味触法是六。
「自性事差别」,这个自性事差别是什么呢?就是『识』,就是我的自性、我的自体。说谁是我?色声香味触法里面、眼耳鼻舌身意里面、色受想行识里面,谁是我?就是那个识是我,其他的不是。以识为自性,以识为我的自体、为我的体性,这样的意思。究竟这个我是什么呢?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就是我,是我的体性,是这样子。
说是这个墙,是用砖砌起来的,就是砖为它的体性。桌子用木头造的,桌子就是以木为体性。这个我是什么?我的体性是什么?是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识,识是我的自性。自性这件事也是有差别,有眼识、耳识乃至到意识,也是六个,是这样意思。
「受用因事差别」这个我不可以淡薄的,不可以很淡薄,我要有所享受才可以。享受这是有因,享受这个「受用」要有一个因,你才能享受的。这个「因」是什么?就是『触』。眼识触于色,根境识三和合起来,三和合名之为触。六根和六境和六识,根境识三,和合起来就是接触,接触的时候,这时候就叫六触。这个『触』是你享受的一个条件,你若不接触是不能享受的,所以受用的因。这个事情的差别,也是有六个,就是触,眼所生触,耳所生触,鼻、舌、身、意所生触,这是「受用因事差别」。
「受用事差别」,接触了以后,心里面就有受用了,或者是苦受、或者是乐受、或者是不苦不乐受,这也是有六种差别,这个就是『受』。前面「受用因」是『触』,「受用事差别」是『受』。
「随说事差别」这个触受了以后,你心里面就有妄想了,心里妄想就会随着种种的差别、种种的情况会说话了。会说色怎么回事,受想行识怎么回事,眼耳鼻舌身意怎么回事,色声香味触法是怎么回事,就是会说出来很多事,「随说事差别」。
「作用事差别」,前面「随说事差别」这是『想』,色受想行识这个想。「作用事差别」,有了受又有了想以后,他就要采取行动了。这件事对我好,再多一点就追求去了;说是这件事对我不好,不行!我可要对付,我要把这不好的事情要消灭了它,要对抗它!那就是要有行动,所以叫「作用」,就是我要发动,发动事情。这个「作用」就是思心所摄的,就是色受想行识那个『行』,也是有这么六种不同,差别。
「希望事差别」,这个就是『爱』,单独提出来,我的目标是我所欢喜的事情,我要成就;或者说欢喜事情,就是我所希望的事情。这个地方也有差别,有六种爱的差别。
卯三、辨观(分二科) 辰一、未纯熟
于如是等事差别中,未善纯熟修观行者,便谓有我。依眼等根,于色等境,由触及受种种受用,有如是名、如是种、如是姓、如是食等,于自于他,随起言说,造作一切法非法行。于可爱事,希望和合,久住增益;于非爱事,希望不合,不住损减。
「于如是等事差别中,未善纯熟修观行者,便谓有我」,这是第三科「辨观」,分两科,第一科是「未纯熟」。「于如是等事」,初开始来到佛法里面学习佛法的人,或者他也开始修行了啊!但是对于这多的事,我所依事差别、境界事差别、自性事差别、受用因事差别、受用事差别、随说事差别、作用事差别、希望事差别,在这多的因缘变化的差别中,「未善纯熟」,他还没能够…善者能也,还没能够纯熟去观察各方面的情况,不是那样的了解,理解得不够清楚。这样的修行人啊,「便谓有我」,他就会执着有我,执着我,我所依事的问题,境界事差别,是我的自性的差别,我所受用因事差别、我受用事差别、我随说事差别、我作用事差别、希望事差别,总是在这里执着有一个我,执着一个我的,是这样意思。执着有我,他就对这种不是太……没能深入的观察,没能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还继续执着有我,是这样意思。
「依眼等根,于色等境,由触及受种种受用,有如是名、如是种」。他执着有我,他怎么执着法呢?「依眼等根」,说是我啊!我啊!依眼等根是我的住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这些地方是我的依止处,我在这里住。
「于色等境」,我就去观察色声香味触的境界,执着这样子,「由触及受」这样子这个六根和眼等根、色等境,根境的和合,我就会接触到种种事情,「由触」。「及受种种受用」,各式各样的受,或者是受乐受,眼见色欢喜,耳闻声也是欢喜的,乃至一闻法一知法也是欢喜的,乐受。或者见色声香味的不如意就是苦受了,受种种的受用,这就是我,就是这样子。
「有如是名」,这第四,我!我叫什么名字?有名字。「如是种」,我有这样…是这样的种姓。我是这样的种姓:我是剎帝利的种姓,我是统治阶级,我是社会上服务大众,各式各样的种姓。「如是姓」,我随我父亲姓,我随我母亲的姓,什么姓、什么姓。「如是食等」,我就每天的生活,我吃这样的饮食,吃得非常讲究,或者怎么地。
「于自于他随起言说」,这样子有人际关,系所以对自己、于自己的关系、于他人的关系、他人与我的关系…这种种的关系,「随起言说」,心里面就会思想,思想就会有言说,是这样子。就是我也会发表言论,随起言说。
「造作一切法非法行」,我还会有种种行动,就是就会「法行」,依法处理去行动,不违犯国家的法律,我也不违犯佛法的戒律。「非法行」,我不守国家的法律,我也不守戒,我欢喜什么就做什么,欢喜怎样就怎么做。或者守法,或者不守法,我就会这样做,他这执着我的相貌,这样意思。
「于可爱事,希望和合,久住增益;于非爱事,希望不合,不住损灭」。不管是怎样的眼所依根、所住处、什么境界、触及受用、如是名、如是种…,其中里面最中心、中心点在那里呢?就是「于可爱事,希望和合,久住增益」。我欢喜的事情,我希望他和我常在一起,「久住」越来越多最好,「增益」就是越来越多的意思。能久住,能同我和。我满意的事情能同我和,能同我久住,而且是越来越多,是这样子。
「于非爱事,希望不合,不住」,我不欢喜的事,我希望它远…,它去了好,不要和我在一起。「损灭」,就是不如意的事情,我逐渐的把它消灭了,这样子。这个我,执着我,怎样执着,就是这样执着,这样子。
辰二、已纯熟
若于如是事差别中,已善纯熟修观行者,尔时妄计皆不得生。
「若于如是事差别中,已善纯熟修观行者」,若是这个佛教徒对于这些事情,深入地去观察,这么多不同的情况中,「已能纯熟修观行者」,对于这个道理,佛法说的道理纯熟了,他不断地修止观去观察的话呢,「尔时妄计皆不得生」,那时候他所错误的执着有我,这件事就没有了。就不执着有我,这都是内心的分别,那里有我可得,这样意思。
寅二、于诸实举轻懱等别(分二科) 卯一、举轻懱(分三科) 辰一、标过
又于实(宝)学有六轻懱,能令善法,或未得退,或已得退,舍佛圣教,乃至微信亦皆退失。
这底下这是第二科,一共是分十三科,第一科「宣说有情六项事别」,这个说完了,这底下第二科「于诸实(宝)学轻懱等别」是轻懱它,分两科,第一科是「举轻懱」,分三科,第一科是「标过」,标它的过失。
「又于实(宝)学有六轻懱」,「宝」就是三宝:佛宝、法宝、僧宝,「学」就是戒定慧三学,「有六轻懱」对于三宝也好,对于戒定慧三学也好,轻视、轻视它,对于佛法僧有轻视,对于戒定慧也是轻视,这有什么价值!这样子,一轻视就是没有信心了,也就是没有恭敬心了。
如果是这样情形呢,「能令善法,或未得退」,那就是能使令所应该修学的善法啊,「或未得退」,又不愿意修,根本没有成就,就是没得,没有成就就是退,本来应该成就,应该成就而没成就,没成就就是没有这功德了,就是退。
「或已得退」,或者你以前用过功,已经成就了多少的戒定慧,但是因为没有信心,轻懱、轻慢三宝,轻慢佛法的没有信心,已经得到的功德也是没有了,「已得退」。
「舍佛圣教」,最后就是,不是佛教徒了,弃舍了佛教,自己不愿意做佛教徒。「乃至微信亦皆退失」,那小小的一点信都没有了,都不相信了,是这样子。
这是「标过」,标出来这六种过失。
辰二、列法
谓于佛法僧宝,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
辰三、释由
由恶友故,于增上心慧,令得邪僻教诫教授;由恶语故,全无所得。彼由邪僻及无所得故,退失一切所有善法。
前面是「标过」,这底下列出来所轻视的。这个「轻懱」,六种轻懱是什么呢?谓于佛法僧宝有轻视,轻视,对于佛轻视不相信,佛说得法和这个随佛教出家的这些僧宝这些圣人,不要说凡夫,圣人他都轻视不相信。我们相信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是僧,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也都属于僧,那不相信的人都轻视,不相信。我们说佛,我们都相信大导师,他都不相信,轻视。
「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我们佛教徒不管是在家、出家,我们就学习增上、学习戒定慧,这是非常有价值的,非常重要的,而他不相信,轻视这个戒定慧,持戒有什么好处,修定、修慧有什么好处,都是迷信,这是这样的心情。
「由恶友故」,为什么他会这样子呢?「由恶友」,他就和那个恶知识,去亲近恶知识去这个人,他不亲近善知识,亲近恶知识的关系。亲近了恶知识,他就受他的影响,他就对佛法僧都没有信心,都没信心了。
「于增上心慧」,对于增上心、增上慧,他都…佛法的他…弃舍了。「令得邪僻教诫教授」,他那个恶知识,那个恶知识他认为是个善知识,那个善知识叫他对于这个「增上心慧」,得一个「邪僻的教诫教授」,就是不合道理的那个定和慧,去学习那样的法,学习那样的法,「邪僻教授」。
「由恶语故,全无所得」,由那个恶友说出来的恶语,由他自己信受恶语,信受了恶友,也会发出恶语来,就是诽谤佛法、轻懱佛法。那么样对于佛法的功德,他一点都得不到了,「全无所得」,一点都不成就了。
「彼由邪僻及无所得故,退失一切所有善法」。那个人,由于那恶友的邪僻的知见,他接受了,所以他在佛法里面一无成就,退失了一切所有善法。佛教所有的功德,他完全都退了、失掉了、没有了,也有这种情形。
卯二、例相违
与此相违,当知即是白品六法。
所以这第二科「例相违」,与此相违,与前面这种情形不一样的呢?那就是六种白品。对于佛法僧有恭敬心,对于戒定慧也有恭敬心,那就不同了。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地方什么意思?。
我们出家人,我们先说我们出家人,在家居士我们先不说。你对于佛法,你本身没得到正知正见的时候啊!你在大众僧里住,你要亲近善知识,在大众僧里面住,大众僧就对你有保护,你对于佛法僧戒定慧的信心渐渐地增长,就会增长。如果说是你还没得到正知正见,你不!你感觉到,我不愿意在大众僧里住,在大众里住我不自由,我欢喜怎么怎么地,我受到拘束我不欢喜,我要自己去住。自己去住,没有大众僧的保护。你周围的人,如果不是佛法僧,周围的人就是一般社会这种人…,他们对于你的圣道没有增上力,他和你说的话不见得是佛法,你小小的有一点对佛法的那一点信心逐渐逐渐就失掉了。
如果是所接触的人有邪知邪见啊!你是更遭糕,就更遭糕!你相信了邪知邪见的时候呢,当然这个情形很难说,这个相信邪知邪见,他并不以邪知邪见表达出来,他还是用正知正见的面貌来…来示化你的,他是用正知正见的帽子来同你见面的。但是你对于佛示没有正知正见的时候,你没有办法鉴别,你不能鉴别,你就会容易接受。一接受的时候,慢慢地、慢慢地,你就是「于增上心慧,令得邪僻教诚教授,是由恶语故」,那个邪僻教就是恶语啊!于是乎,你完全无所得,是这么回事。若是你本身在佛法啊!你成就了,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你成就了正知正见了,那就不同,那就不同,就是你认识这件事。认识这件事,你立刻地,你自己就能决定,不受影响,这「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后面也有提到这些事情。所以这个生在无佛世界,虽然有佛法而没有佛,尤其是末法时代,我们学习佛法真是难,不是容易,的确不是容易。
我那一天有一个居士来。居士来,我说了一段话,我也多少有点检别,学习佛法应该有点检别。他当时…他说:应该开放!我们这个态度应该开放,不要排斥!我也是好,这样也是…我也同意。当然我回答他的理由,我们也不要太…不要太尖锐,所以我说我表示同意。这问题就是什么呢?谁是邪知邪见?谁是正知正见?大家都不承认自己邪知邪见,都是正知正见,这个你怎么鉴别?
但是我们也有个办法鉴别,就是从佛教的经论上看,就是公认地就是佛法。从这地方开始学,开始学。其他的还是不定,是正见吧?不一定,这个地方先放在那里不要管。我们从这个…就是从龙树菩萨、无著菩萨、天亲菩萨这些人,中国的大德,天台宗的、华严宗的、三论宗、法相宗这是可以,你就可以学,这都是可以学的,这可以学。等到你自己的逐渐地学、逐渐地学,你也会不断地修正自己,达到了一个程度的时候就没有问题,就没有问题了。
说我现在愿意,这个也好,那也好,也可能是好,是好,可是有个问题。有什么问题?你的精神时间有多少呢?有多少时间啊!你这个也学,那个也学,你精神用了很多啊!你不容易摄持。不容易摄持,反倒是耽误了时间和精神。不如这个时候稍微有一定的范围,我先专注的学这个,这个学学…因为这个是我百分之百的有信心。我对于这个…这部经论,那你这样把你这个精神,把你宝贵的精神时间投入下去,你会有…有收护,你会有成就。你成就了,你的程度就高了,你的智慧增长了,这时候你再旁边多看看也可以,都可以看看,都可以看看。
不是说是哎呀!你怎么限制我的自由?我怎么不可以读?我怎么不可以学?你可以学!可以学!但是有问题,就算是好,算是好,你的精神就是…都是…也容易影响自己,影响自己。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看法,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那我们从这一段文上看,为什么会这样子呢?为什么遇见恶友的时候,就把自己的功德都失掉了呢?就是他自己没有…没有正知正见,他自己的这个道力不够啊,智慧不够啊,就受到影响。受到影响的,所以应该初开始就是…。
在家居士初开始学习佛法,那是更难,比我们出家人难,比出家人更难。因为,他的自由的情形更宽,宽。我们出家人这个自由的情形,不是那么宽,但是还是宽,还是有一点宽。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这个想法,我这里看看,那里看看,都有这个想法的,这是很难,的确是很不容易。
-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15)
-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1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师地论讲记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9)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8)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6)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5)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12)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