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1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17)

  寅三、烦恼所依色等境别(分二科) 卯一、举贪依

  又有情心,与不如理作意俱行,于色等境,有六种贪所依处平等分位。

  这是第三科「烦恼所依色等境差别」,分两科,第一科「举贪依」,贪的依止处,就是依止而有贪心。

  「又有情心」,有情就是众生,就是我们没得圣道的凡夫。「与不如理作意俱行」,这个「作意」我们解释过,就是…心在那里不动,我们的心是在那里休息。倒不是有意的,就是在那里休息。这个不如理作意来警觉它一下,叫它出来活动,叫不如理作意。有如理作意,有不如理作意。现在是不合道理的作意的一个心所,它来警觉它,一警觉它,它就出来活动。出来活动的时候,是和不如理作意在一起活动,是这样意思。

  「于色等境」,这个活动,怎么活动法呢?就在「色等境」,在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境界上。这六种境界上,有六种贪所依处,贪者爱也,爱着这个色声香味触法。这色声香味触法也不完全是可爱的,它有时候令你生瞋心,也是不可爱了。有的时候令你生贪心就是顺乐受的触,在色声香味触法上引起了乐的感觉的时候,贪心就出来了,爱着这个乐受,所以乐受是贪的依止处。

  而这个贪心对乐受,是有不如理作意的关系,这个贪心爱着这个乐受。如果若是如理作意,那也不一定。如理作意用苦、空、无常无我智慧,去警觉自己的心的时候,这个贪就不活动,贪瞋痴就不活动。因为不如理作意就使令自己糊涂了,就有贪心起来活动。

  「平等分位」,平等这个意思,就是与我的心相顺,它能随顺我的要求,我欢喜,它也就随顺我的欢喜,就叫做平等;就是这个境界随顺自己的心,就叫做平等;在这个分位、这个范围内,这个时候叫做平等。

  卯二、例瞋等

  如贪所依处平等分位如是,瞋所依处不平等分位,痴所依处非平等非不平等分位,当知亦尔。

  「如贪所依处平等分位如是,瞋所依处不平等分位」,前面说了贪,举这贪依。现在底下第二科例这个瞋等。「如贪所依处平等分位如是」,是这样子。还有瞋所依处,还是不如理作意来警觉自己的心。在六种境界色声香味触的境界和心里接触的时候是一种苦恼,不是顺乐受,是顺苦受,就是能令你苦恼的境界现前。不如理作意来帮助自己的时候,心就愤怒,就出来了,所以苦受是瞋所依处。「不平等分位」,这个时候外面的境界,和自己的心情是相违反的,就是「不平等」,相违的。这个苦恼的境界与心是不相顺的,所以是「不平等」,这也是一种。

  「痴所依处非平等非不平等分位,当知亦尔」。还是不如理作意俱行,与色等境有六种痴所依处,这就是糊涂,不明白道理所依止处。那么这就是…也不是乐受,也不是苦受,是非苦非乐受,非苦受也非乐受,所以叫做「非平等非不平等分位」,在这个时候。这时候的心情就是「痴所依处」,就是愚痴、糊涂。「当知亦尔」,当知也是这样子,也是一样是不如理作意的俱行,于色等境有六种,这也是一样,也是这样子。

  这个瞋所依处、贪所依处,这个烦恼的相貌是很明显的。但是这痴所依处怎么回事呢?因为我们的心在这境界上活动的时候,虽然没起贪心,也没起瞋心,但是心里面还是执着、还是取着的,还是取着这个境界是真实的,不知道这个境界是虚妄的,是如幻如化的,不知道怎么回事情,所以这是『愚痴』。若是你常常修止观的话,从闻思…对于佛法有闻、有思,从那里取得的智慧,苦、空、无常、无我的智慧,用这个智慧去观察的时候呢,那就没有这个问题,就没有痴这个问题。我们心里面很平静,也不贪,也不瞋,我感觉我这就是有修行了,我没有贪心,没有瞋心嘛!实在不是,我们这里面这个愚痴还在活动。因为你不知道这个身心世界都是如幻如化,都是毕竟空的,是离一切相的,是第一义谛的境界,不知道,所以这是个『愚痴』。

  「痴所依处非平等非不平等分位,当知亦尔」,也是这样子,也是不如理作意俱行与色等境,有这么六种的这些差别、这些事情。这是三烦恼所依与色等境的差别。我们用功修行就容易觉悟到,常常用功就会发觉自己,我现在有贪心了,我不对;我现在有瞋心了,我不对!能自己这样发觉那还算是很好,但是你能发觉我没有贪心、没有瞋心的时候,心里面很平静的时候,这时候也还是有问题,那还不容易,那还是不容易的。

  寅四、清净无染恒住法别

  又有六种最极清净,转自所依,第一究竟,无间无缺,无有染污,恒平等住。谓若行若住,于眼所识色,乃至意所识法中,恒平等住。

  这是第四科「清净无染恒住法别」。这是阿罗汉以上的境界,我们凡夫还是达不到这里。

  「又有六种最极清净」,就是清净到极点了,最极清净。「转自所依」这个地方说,这个「所依」就是心,就是自己现前的这一念心。就把自己现前的这一念心由戒定慧,由奢摩他和毗钵舍那,也就是苦、空、无常、无我的智慧,常常的转化它,转化自己这一念心,转变到最极清净的时候,那就叫做「最极清净转自所依」,是有六种。

  「第一究竟,无间无缺」,这是赞叹,这最极清净就是赞叹了。这底下第一,「第一」就是最殊胜的,没有能及的,就是最「究竟」的了,也就是最圆满了。

  「无间无缺」,无间没有间杂。譬如我们在静坐的时候,说我们不极清净的这个境界,还没有清净转依,那么静坐的时候,也可能有寂静住,这个时候。但忽然间来一个瞋心,这瞋来了,就把你那个清净寂静住就有间杂了,就有杂了,有瞋心杂在里面就是有间。这个「缺」呢?这个时候,你那个极清净寂静住缺少一部分,就不是相续无间的清净住。「无间无缺」,这个第一究竟,「无间」没有那个染污的心所渗在里面,所以它那个清净的境界是没有缺失、没有缺少的,完全是圆满的清净无缺。

  「无有染污」,这个无间无缺是个什么呢?是没有染污的,没有这些烦恼,烦恼是染污,没有烦恼了,所以没有染污,没有染污的心。

  「恒平等住」,它那个心常是平等住。这个平等和前面说的那个平等不一样,那可是不同,是不一样的。

  「谓若行、若住,于眼所识色乃至意所识法中,恒平等住」。就是这个修行人,他的身体,或者是在那里走路,「行」就是活动,「若住」他没有动,他现在在那里静坐,不管是动是静。「若行」就是动,「若住」就是静,若动若静,「于眼所识色」,他这个眼去与色相接触,「眼所识色」乃至「意所识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去识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恒平等住」,常是「无间无缺,无有染污,恒平等住」,常是这样住。

  这要到阿罗汉以上,这种圣人,他不入定,他就是在那里活动,他的六根接触六境的时候,他的心也是这样,「无间无缺,无有染污,恒平等住」。那何况是静坐的时候,或是入于有分别的三昧、或者是入于无分别的三昧,都是清净的,「恒平等住」。

  把《披寻记》读一读。

  《披寻记》五二二页:

  又有六种最极清净等者:当知此说六恒住法:谓眼见色已,无喜无忧,安住上舍正念正知。如是耳闻声已,鼻嗅香已,舌尝味已,身觉触已,意了法已,无喜无忧,安住上舍正念正知,如声闻地说。(陵本三十四卷二十五页)由住上舍,是故说言恒平等住。由住正知,是故说言无有染污。由住正念,是故说言无间无缺。唯阿罗汉具足成就,是故说言最极清净转自所依第一究竟。

  「又有六种最极清净等者:当知此说六恒住法」,这《杂阿含经》前八、九卷、十卷、十一卷里面有说这些事情,说这个六恒住法。「谓眼见色已」,眼见到色以后。「无喜无忧」,见到可意的色,心里也没有喜;不可意的色,也没有忧。「安住上舍正念正知」,安住上舍,这个舍就是不着的意思,不执着是舍,这心与境界相舍。我们凡夫这个心是取,取和舍是相对的。凡夫心是取,就是好的也是取,不好的也是取,我们的心情是不好的,我不要,其实你不要,你这个不要就是取。这个圣人不是,他就是好的、不好的,心里都不执着。这个「上」是赞叹的意思,赞叹这个「舍」是非常的殊胜庄严的。因为这里面有智慧相应的,有般若的智慧与那个心同时在一起的,有如理作意一起的,有智慧的。

  「安住上舍正念」,这就是有智慧相应,它与正法相应,这是「正念」。「正知」,正知是什么意思呢?按我们凡夫修行的时候,心里面要有正念,还要有正知。我曾经讲过几次,这个「正念」就是你修的这个法门,你不要忘了,你不要忘。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个不净观,或是苦观、无常观、无我观,你不要忘了,这个心与境界相应的时候,你常用这个智慧去观察,它就能够使令烦恼不动。

  这个「正念」就是与这个大光明的智慧相应,它不忘圣法。「正知」,同时也知道自己心是清净的。按我们凡夫来说,常反省自己心是清净的,如果有不清净的马上把它排出去,负责这一部分工作的,叫做「正知」。现在阿罗汉以上的圣人,他那个心里面就有这种作用,有正念,也有正知。

  「如是耳闻声已,鼻嗅香已,舌尝味已,身觉触已,意了法已,无喜无忧,安住上舍」,也同样是无喜无忧,安住上舍「正念正知」,也还是这样子,心里面无所著。在《阿含经》上看出来,阿罗汉也还是这样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还是这样观的。所以这里面具足上舍、具足正念、具足正知,「如声闻地说」(陵本三十四卷二十五页)。在《阿含经》里说的很多。

  「由住上舍,是故说言恒平等住」,现在说这个平等住,就是这样的意思。这个平等住,就是上舍叫平等住。你是可爱的境界也好,是可憎的境界也好,愚痴的境界也好,他心里面都不执着,所以是「平等住」。「由住上舍,是故说言恒平等住」。

  「由住正知,是故说言无有染污」,他知道心里面清净,没有这些杂染的分别,有正知的力量,所以叫做「无有染污」。「由住正念,是故说言无间无缺。唯阿罗汉具足成就,是故说言最极清净转自所依第一究竟」,这是赞叹阿罗汉他的功德是很圆满的,这样意思。

  寅五、士夫自体诸界差别(分二科) 卯一、略标列

  又有六法,是诸色根及所依处,随其所应之所依止,无有障碍,引导安养,于彼彼生自在而转。谓四大种、空界、识界。

  这是第五科「士夫自体诸界差别」。「士夫」就是众生,若在我们这个世界来说,就是人。他这个「自体」,就是他这个身体。「诸界」的「差别」,组织成身体的这些成分,在这里说就是地、水、火、风、空、识,这是六界,六界的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是「略标列」。

  「又有六法,是诸色根及所依处」。「是诸色根」,也有无色根。有色根,也有无色根。「色根」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五根是由精微的物质组织成的,它有发识的作用,所以叫做「色根」。这个色根之所依处,这个色根就是由地、水、火、风组织成的,所以要依止这个地、水、火、风。

  「随其所应之所依止」,当然眼根的地水火风,和耳根的地水火风也不一样,其中也有不一样。眼、耳、鼻、舌、身,其中还是有差别,都是地水火风,但是还是有差别,所以「随其所应依止」的四大。

  当然这里面有两种,一个是净色根,一个扶根尘。这个净色根,就是精微的物质组织成的前五根。『扶根尘』就是保护净色根的这个地、水、火、风,这一部分的境界,我们肉眼可以看见。我看你的眼睛,我看你的耳朵,这都是扶根尘,我们可以看的见。这个『净色根』,我们肉眼看不见,就是要天眼才可以看得见。所以说「是诸色根及所依处,随其所应之所依止」,这是指地、水、火、风这四种。

  「无有障碍」就是『空』。我们这个前五根里面不全是地、水、火、风,其中还有空。还是有空的,它里面能够活动,可以活动的,没有空还不行,还不可以。像我们呼吸,这眼、耳、鼻、舌、身里面其实里面通通都有空。

  「引导安养」里面还要有所引导,要安养。这里面就有『识』了,地、水、火、风、空、识,还有识里面的作用,就是能引导能够安养。

  「于彼彼生自在而转」,这个识在彼彼生,一样一样的生,也就是剎那剎那的生,乃至今生、后生,乃至尽未来际,这个识在这个身体里面自在的活动,所以就是具足了六法。

  所以「又有六法,是诸色根及所依处,随其所应之所依止,无有障碍,引导安养,于彼彼生自在而转」。这六法是什么呢?「谓四大种」,就是地、水、火、风是一切物质的因,所以叫做「种」。「空界」和「识界」,里面有空、有识,有这样的事情组织起来,才能成就士夫的自体。把《披寻记》先念一念。

  《披寻记》五二二页:

  又有六法等者:此中六法,谓即士夫六界。如下自释。诸根大种,是诸色根之所依止,根所依处大种,是根所依处之所依止,由是差别,是故说言随其所应。眼耳鼻口咽喉等所有孔穴,是名空界。由此吞咽,于此吞咽,即吞咽已,由此孔穴便下漏泄,依此说言无有障碍。引导安养于彼彼生自在而转,此说识界。如下自释当知。

  「又有六法等者:此中六法,谓即士夫的六界」。如下面会有解释,「诸根大种,是诸色根所依止」,是诸色根依止,这个就是五净色根,它是依地水火风的大种成就的。

  「根所依处大种,是根所依处之所依止」,这个明白一点说,就是净色根所依处的地、水、火、风,那就是扶根尘。『扶』就是扶助的扶,扶起来的扶,提『手』加个大丈夫的『夫』,『扶根』就是现在这里说这个根,扶根尘,『尘』就是微尘的尘,扶根尘。「是根所依处之所依止」,这个扶根尘是净色根的依止处,而净色根也是扶根尘的依止处,这两种法都是物质组成的,但是组成了就互相保护,互相的支援,互相的扶持的。「由是差别,是故说言随其所应」,这是依止。

  「眼耳鼻口咽喉等所有孔穴,是名空界。由此吞咽,于此吞咽,既吞咽已,由此孔穴便下漏泄」。由此吞咽,这是我们有个口,有喉咙,由这里才能吞咽一些食物,其他的部位是不行的,这是说这个道理。「于此吞咽」,这是一个事实,「既吞咽已,由此孔穴便下漏泄」,经过胃,然后下面就排泄出去。

  「依此说言无有障碍」,当然这一部分无有障碍,其他的部分也是一样,也要无有障碍。「引导安养于彼彼生自在而转,此说识界」,这是说识界的作用,「如下自释当知」。

  这是前面「略标列」出来这六种界,它们的一个作用。这底下第二科「广识界」特别的把这个识界多说一点,分三科,第一科是「引导」。

  卯二、广识界(分三科) 辰一、引导

  如是识界,能于现在积集任持福非褔业,能引当来爱非爱果。

  「如是识界,能于现在积集福非福业」,能「任持福非福业,能引当来爱非爱果」是这样意思。这样说这个转识,当然我们从表面上看是前六识,但是也有末那识的影响力在积集福非福业;转识在造福业,或者造非福业,叫「积集」。

  造了业以后,这个动力、这个业力,就由阿赖耶识来任持,任持所造的福非福业,这个福非福业有什么用呢?「能引当来爱非爱果」,有这个作用。将来苦恼的果报、可爱的果报,都由这个福非福业创造出来的,是这样意思。

  辰二、安养

  亦能执持识所依止五种色根,及所依处,令不烂坏。

  这第二科是「安养」。「安养」这两个字怎么讲呢?「亦能执持识所依止五种色根」,这五种色根就是前五根。这五种色根是识的依止处,眼识依止眼根;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依止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是它的依止处。而这个依止处这个色根是「执持」,是阿赖耶识执持的力量,能执持它。

  「及所依处」,就是无色根的所依处是什么?就是扶根尘。扶根尘也好,五种净色根也好,要有阿赖耶识的执持「令不烂坏」,所以它老是正常地活活地生存下去,若没有阿赖耶识的执持,那它就坏了,因为它执持,所以叫做安养。这安养是因为阿赖耶识执持的关系,使令它很平安的、很健康的活动下去,这叫做「安养」。

  辰三、生自在转

  又由现法后后所生识自在力,令诸有情,于善不善无记业中差别而转。

  这是第三科「生自在转」。前面那个文「引导安养,于彼彼生自在而转」,就是解释这句话。「又由现法后后所生识」,就是由于你现在的生命体,你的眼耳鼻舌身意这个根所生识,后又后,你的生命体所生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些识,这个识在这个根里面,这个识依止这个根,它很自在的活动。如果若是有病了,这个识是不自在的。眼根若坏了,或者眼根没有坏还存在,但是有病了,这个眼识就糟糕,眼识这个分别、这个视力就差了,耳根也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都有问题,其实意根有问题,意识也有问题。

  「识自在力,令诸有情」有这样的力量,使令诸众生「于善」法、于「不善」法、于「无记」法「中差别而转」,就是于色声香味触法这个境界里面,可以有善的活动,「转」就是活动,也可以有不善的活动,也可以有无记活动。因活动而有业,有不同的业力就出现了,也就是创造的意思,那么这叫做「生自在转」。这就是「士夫自体诸界差别」这一科说地、水、火、风、空、识在身体里面的相貌。

  我们平常如果跟人家介绍,什么叫做六界?地、水、火、风、空、识就是组织成一个生命体就完了。但这里面说出来这么多事情。说出来是诸色根之所依处,随其所应之所依止,还无有障碍,还能引导,还能够安养,于彼彼生自在而转,说出这么几句话,这几句话后面这三段文加以解释。

  寅六、超越三处能治差别(分三科) 卯一、举三处

  复有三处,诸修行者难可超越。一者、超越欲贪恚害不乐所摄下界,二者、超越一切行相现行,三者、超越有顶。

  「复有三处,诸修行者难可超越」,这是第六科「超越三处能治差别」,这三种境界能超越过去,就是你的修行的道力。你若有这个道力能对治这三种境界,就能超过去了。这个地方也是有差别的,分三科,第一科「举三处」,举出来所超越的这个三处。

  「复有三处」,又有三个地方是诸修行的人「难可超越」,你不容易超过去,就是把你挡住了,你过不去这三地方,你不容易超过去,什么呢?

  「一者、超越欲贪恚害不乐所摄下界」。第一个不容易超过的就是欲、欲贪,这个欲界里面令人颠倒迷惑的色、声、香、味、触这五欲的境界。这个「欲」是指那件事;这个「贪」呢?那件事引起你的贪心。「于欲有爱,名之为欲贪」。这个「贪」是一样事,不容易超过去。「恚」不高兴愤怒,「害」就是不高兴,不祗是内心里面不高兴,我要采取行动要伤害你,要搅你、要害你;欲、恚、害。「不乐」,这个不乐是什么事情?由后面看出来就是不耐他荣。别人有些光荣的事情,我内心里面不舒服,我不高兴,这就叫做「不乐」,是这么意思。

  「所摄下界」,三界最下的界就是欲界,这个欲界的众生就是这么多事,有欲贪、有恚、有害、有不乐,由内心的这个烦恼。然后发出来种种的行动,就造成了种种…或者福业、或者非福业、或者是不动业,那么就受这个果报。这个地方,你不容易超过,这是第一关你不容易过去。

  「二者、超越一切行相现行」。第二个就是超越一切行相现行。这里说「行相」,就指有为法的这些相貌。这个「行」就是活动,活动就是有生有灭,就叫做「行」,有生有灭这种流动的情形、这种相貌,就是一切有为法的相貌。这些相里面,其实它本身实在是不知道,没有这个「行」的这种能力的,是由心的关系,是由我们心的关系,心在动,你心一动就有一切法。这个「行相」在你心里面活动,这个「现行」,这个「现」就是显现在你心里面活动,叫做「现行」。

  当然说起来应该说,有心和一切有为法,一切有为法显现在心里面在活动,那么就是叫做「一切行相现行」。现在这个修行人,他如果想要超越这个境界,心里面不现一切法,不与万法为伴侣,不容易,超越这一切行相心里面不现,这个事不容易,这个事不容易办到。不容易办到这件事,从我们平常的事情可以看出来,其实你若常常用功的人,这是一个经验,经验出来。就是我心里面想起来一件事,但是我若不要想,不要想不行,停不下来,非想不可,这就是这个问题在这里。

  「三者、超越有顶」。这是第三个困难,「超越有顶」这是最高的那个困难,你能超越过去,也不容易,也是不容易。我们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五二三页:

  复有三处等者:当知此说六种顺出离界所对治法。略摄为三:初、为前四之所对治,谓即欲贪、恚、害、不乐。次、为无相之所对治,谓即一切行相。后、为第六之所对治,谓即我慢。如文可知。修对治已,定能出离,是名超越。

  「复有三处等者:当知所对治法,略摄为三」,其实是六个,把它摄之为三,变简略了一点。「初为前四之所对治,谓即欲贪、恚、害、不乐」,这是四个。这是初为前四之所对治的,这四个。前四之所对治,其实就是慈悲喜舍,慈悲喜舍来对治,这个欲贪、恚、害和不乐。用慈悲喜舍来对治这个,这是一种。

  「当知此说六种顺出离界所对治法」,上面讲过这六种顺出离界所对治法。「初为前四之所对治,谓即欲贪恚害不乐。次为无相之所对治」,这个「无相之所对治」就是超越一切行相现行这个,为无相心三昧之所对治。「谓即一切行相」就是这个第二,「后为第六之所对治,谓即我慢」。

  「超越有顶」,什么叫做「有顶」?就是我慢,这个「顶」就是最高,什么是最高?就是慢心、我慢;我慢心是最高的,这样的意思。其实,实在来说无形中也有一点表达这个非非想定,非非想定是三有之顶,欲有、色有、无所有。这无色界天最高的一个非非想定,非非想定究竟在文字上解释,它是有微细想,没有这个明利想,这个想有点暗昧、不明利,所以叫做非想非非想。

  『非想』就是没有明利想,『非非想』不是无想,还是有想,有想就是有个昧钝的想,不十分明,不是十分的那么明了,就是非常微细的一种想。在文字上这么讲,究竟这个是指的什么呢?其实就是慢,就是我慢的意思。「谓即我慢。如文可知。修对治已,定能出离,是名」叫做「超越」。

  前面是「举三处」,举出来所超越的这三个境界。这底下第二科「出能治」。

  卯二、出能治

  超越此三难超越处,当知由六种无上对治。四无量,是初对治;无相心三摩地,是第二对治;我慢永尽,是第三对治。

  「超越此三难超越处,当知由六种无上对治」。前面说是不容易超越这三个地方,现在告诉我们怎么样可以超越,这个方法,「超越此三」。「难超越处」,不容易超越的地方,你怎么样能超越它呢?「当知由六种无上」的法门来对治,就可以超越。「无上」是赞叹的意思,赞叹这个法门特别的微妙,什么呢?

  「四无量,是初对治」,这个慈悲喜舍这四无量心,是初对治。第一个,超越欲贪、恚、害、不乐这四个。四无量心是第一个难超越的对治,就是它用这个方法可以超越它。

  「无相心三摩地,是第二对治」。就是超越一切行相现行,用什么办法能超越呢?是用无相心三摩地。无相心三摩地可以超越这个境界。这个无相心三摩地,前面也是讲过。

  「我慢永尽,是第三对治」,那就是要修无我观,一定要修无我观,不然这事是不能的。这个有顶,你不修无我观,你这个我慢没有办法尽。没有办法尽,你就是停留在那里,如果你还要修行的很好,最多你到了非非想定就停留在那里。

  把这个《披寻记》念一下。

  《披寻记》五二三页:

  当知由六种无上对治等者:此中正说六种顺出离界:慈、对治恚。悲、对治害。喜、治不乐。舍、治欲贪。由是说四无量是初对治。无相对治一切众相,由是故说无相心三摩地是第二对治。若离我慢,于自解脱或所证中定无疑惑,由是故说我慢永尽是第三对治。此中对治总有六种,约所对治三处为论,是故说三,以于初中摄四种故。

  「当知由六种无上对治等者:此中正说六种顺出离界」,这个「慈」就是对治这个「恚」,慈心能对治这个恚,「悲」能对治这个「害」。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所以心里面就是无恚、无害。

  「喜治不乐」,喜来对治那个不欢喜,我看见别人有如意的事情,我心里面欢喜,不要不欢喜。「舍治欲贪」,欲贪用什么办法对治?用这个慈悲喜舍的「舍」。这个就是般若的智慧,般若的智慧来对治那个贪、欲贪。

  「由是说四无量是初对治。无相对治一切众相」,用无相三昧来对治一切众相,「由是故说无相心三摩地是第二对治」。常常静坐的人,多数的人是愿意修止。愿意修止,初开始的时候…当然这个止就是心里面离一切相无分别住,这个话说起来也是容易,但是你心里面没有依止处,心里面不依一法住,没有依止处,心常在那里寂静住,这叫做「止」。

  但是这个事情实在是办不到,所以佛菩萨告诉我们要有一个地方,还给你保留一个地方,说修数息观吧,以息为所缘境,以出入息,我们这个心安住在息这里。这样子来训练这个心,渐渐的就可以离一切相,可以住。所以佛菩萨他给你一个台阶,你迈出来第一步,慢慢、慢慢地训练自己,这个定力、慧力增长了就成功了,就可以不与万法为伴侣。

  如果完全不给一个方便,你不与万法为伴侣,这你很难做。你很难做这个事情,你很难做,做不到的,嘴说说可以,事实上做不到。而这里说的无相心住明白一点说,就是不与万法为伴侣,就是这个心没有所缘境。什么叫做伴侣?就是所缘境是心的伴侣。现在没有所缘境的时候,心能独立,你这一念心能独立,圣人是可以的,圣人都是这样子,凡夫不行。

  但是圣人这个事情,你要超越了,不要说是未到地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到非非想定都超越过去,才能达到这个境界。连非非想定还有个伴侣,它心还有一个伴侣,还有个伴侣,而超越非非想定要修无我观的。所以我们从这些方法上,你要注意,你要注意这个事情,注意你才知道,这个修行次第的深浅,是怎么样的情形,不注意的时候就是糊里糊涂,不知道怎么回事。说那么一句大话,而实在不是那么回事情。

  「由是故说无相心三摩地是第二对治。若离我慢,于自解脱或所证中定无疑惑,由是故说我慢永尽」。「若离我慢」,就是超越这个有顶,那「是第三对治」。「是于自解脱或所证中」,你自己解脱的境界,你所证的境界里面一定是没有疑惑了,你心里明明白白的。

  「由是故说我慢永尽是第三对治。此中对治总有六种,约所对治三处为论,是故说三」,就是把那个六合成三个,实在分开还是六个。「以于初中摄四种故」。第一个难超越的地方,其中是四法,四法合成一法,所以加起来就是三个。那么能对治的呢,用慈悲喜舍这是对治第一个难超越;用无相心三昧对治第二个;用无我观来对治超越有顶,对治有顶这个我慢的境界。在这个法门里面,我们才明白如果不修无我观,还不能了生死,就是不能超越这个无色界,你超不过去。可见这个法门里面重视这个无我观的,这个原因就在这里。

  卯三、显超越(分二科) 辰一、明一切

  永害如是所对治故,诸三摩地皆悉成满。善修对治故;害所对治,令彼决定不复现行。

  「永害如是所对治故,诸三摩地皆悉成满」。这是第三科「显超越」,分两科,第一科「明一切」,第二科是「广第三」,第一科「明一切」,就把前面这么多的意思,都放在里面了。

  「永害如是对治故」,这个修行人,他的修行很好,就是…不是暂时的,他能永久的把这个所对治的这些过患消灭出去了。而这件事「是诸三摩地皆悉成满」,那可以说这个人,他四禅八定,空、无相、无愿三昧都成就了,才能达到这个境界的。

  「善修对治故;害所对治,令彼决定不复现行」。为什么能够永害,如是所对治诸三摩地,皆悉成满呢?是善修对治故。他能善巧地修习对治法门的关系。就是他能修四无量心三昧。这四无量心三昧,实在一定也要有个依止处的,并不是我们虚妄分别心、我们这个散乱分别心,就能修四无量心三昧,是不能的,最少你要有四禅。

  我们前面讲过,要在无所有处定里面来修这四无量心的。所以可见要有四禅八定,其中还有四无量心三昧,还有这个境界,才能超过欲的境界。「善修对治故,害所对治」能把所对治的消灭出去了,「令彼决定不复现行」,令彼那些欲,令彼那个欲贪、恚、害、不乐,乃至一切行相现行,乃至到那个我慢永久也不再活动了,就是把它的种子都消灭了。这几句话是「明一切」,就把前面这几种都包括在内了。这底下「广第三」。

  辰二、广第三

  已断我慢者,终不为彼我为究竟为不究竟,如是疑惑缠扰其心。当知有疑惑者,必不离我慢;若离我慢,必无疑惑。

  「已断我慢者,终不为彼我为究竟为不究竟,如是疑惑缠扰其心」。断除我慢的人是「终不为彼」,不是说最初乃至到最后,他心里面也不会再有疑惑来缠绕他的心的。这话的意思,得到四禅八定的人,乃至得到非非想定的人,定力那么高,他心里面还是疑疑惑惑的。我究竟是对不对呢?是不是能了脱生死,得了涅槃呢?还是疑疑惑惑的。

  这若是修学佛法,听佛法,听闻佛陀释迦牟尼佛说这个法门,说这个苦集灭道的法门,他修了四念处,修了无我观成功了的人,再不会有这种问题。终不为我为究竟我为不究竟,没有这个疑惑的事情,没有疑惑,没有疑惑心的。我现在这个修行的境界到底究竟不究竟呢?「如是疑惑缠绕其心」,没有这回事情,「终不为彼我为究竟为不究竟」的疑惑来缠扰其心,没有这回事情。

  「当知有疑惑者,必不离我慢」,若是他心里面疑疑惑惑的,一定是不离我慢,他这个慢心还在,也就是那个我还在,还执着有了我的。「若离我慢」,决定是不疑惑的。《披寻记》

  《披寻记》五二四页:

  永害如是所对治故等者:六对治中,初四对治梵住所摄,第五、第六、圣住所摄,由是说言诸三摩地皆悉成满。不善修故,恚等过失容可现行,若善修习,定能出离一切恚等;为显慈等于恚害等是正对治,故作是说:善修对治故,害所对治,令彼决定不复现行。

  「永害如是所对治故等者:六对治中,初四对治梵住所摄」,「梵住」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梵住所摄」,第五、第六是「圣住所摄」。这个第五是无相心三昧;第六就是这个我慢,那是空三昧,空三昧是修无我观的,是空三昧。那个无相心三摩地是无相三昧,这个空也包括了无愿三昧在内,所以这是「圣住」,空、无愿、无相是「圣住」。所以这「第五、第六是圣住所摄」。

  「由是说言诸三摩地皆悉成满。不善修故,恚等过失容可现行」,你不修四无量心、四无量三昧,这恚等过失容有可能会现行,「若善修习,定能出离一切恚等;为显慈等于恚害等是正对治,故作是说」,所以说是,「善修对治故,害所对治,令彼决定不复现行」。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