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性宗、法相宗?两者有哪些异同?

曙提法师:什么是法性宗、法相宗?两者有哪些异同?

问题:

  理不辩不明,通过辩论能够厘清道理。佛教历史上,祖师们根据不同立意而阐释佛法,形成不同宗派。而在宗派的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多精彩的辩论,比如性宗与相宗的辩论。那何为性宗、相宗?两者之间有哪些异同?今天的学佛人又该如何看待这些争论呢?

曙提法师:

  性相二宗,完整的表述是法性宗和法相宗。从法性一味立意,称为法性宗,一般认为华严、三论、天台等,俱属性宗,思想源头自龙树中观从万相差别立意,称为法相宗,一般认为唯识、俱舍,都属相宗,思想源头自无著世亲之瑜伽师地论等。

  二宗的差异很多,争论也由来已久。想学习的同学,可以去学习下华严宗总结的“性相十异”,从十个方面阐述了性相二宗的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唐代中期华严、唯识二宗并盛,引发双方的论辩。后《起信论》传入,对二宗融通调和有了充分的依据。

  明末高僧憨山大师,曾作《性相通说》,对性相不二有非常超胜的论述!

  他认为:“佛说一大藏教,只是说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及佛灭后,弘法菩萨解释教义,依唯心立性宗,依唯识立相宗。”

  二宗各争高下,但不要忘了一个总则,都是佛说,非同内外道争。

  他又引《起信论》说:“唯马鸣大师作《起信论》,会相归性,以显一心迷悟差别,依一心法立二种门:谓心真如门,心生灭门。良以寂灭一心,不属迷悟,体绝圣凡;今有圣凡二路者,是由一心真妄迷悟之分。故以二门为圣凡之本。故立真如门,显不迷之体;立生灭门,显一心有随缘染净之用。”指出心的本体寂灭,不可言说。但从教化众生的角度,众生要从凡到圣,必有根性差别,所以依一心而立二门。

  二宗根本在随顺众生立意不同。性宗属真如门,尽管众生界千差万别,但不离一心,体本不迷;相宗属生灭门,虽具一心,但心有随缘染净之用。

  又如《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云:“通会二宗,即真之有,是法相宗;即有之真,是法性宗。两不相离,方成无碍真佛心。”即性而相、即相而性,二者本是一体,不可分割。

  后人不知根本,所以妄在名相上起纷争,憨山大师叹道:“嗟今学者,但只分别名相,不达即相即性归源之旨,致使圣教不明。”

  憨山大师能这样说,说明二宗之争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事实上从教下论,佛教史上真正融通性相的法师也是屈指可数的!为什么?有些问题不是嘴皮子上能解决的,修证境界不可无视!

  顺便说点题外话:其实学佛人中自古以来便不乏好事者,宗派祖师到底是什么本意,他其实根本不明白,但只为一腔护持本宗的热情(还有纯属看热闹不怕事大),便胡乱上阵叫骂,结果反而越弄越复杂。

  我们今天的修道人,包括很多名满互联网的大师,无论修证,连古人半根毫毛都比不上,便妄举自宗,说别宗的不好,然后带着一大批不明真相的群众摇旗呐喊………

  我们有志于学天台的,一定要善会祖师菩萨的用心:仅仅通过比较,本宗比他宗好,只是相待妙;能融通诸宗,会归成佛之妙,是点石成金之绝待妙,才是天台之纯圆独妙!

  所以,性宗也好相宗也罢,我们无论学哪宗,只需选择笃定,便蓦直修去,因为都是佛说,不同内外道根本之争,且都不妨碍解脱成佛。不要轻易卷入有些“古人没明白、今人更糊涂”的问题,空费一生修行时光在上下唇间,好不可惜?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同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