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禅宗 > 禅宗思想 >

圣严法师思想行谊-寻求菩萨戒的新典范(四)

  【注释】

  1.参看佐滕达玄:《戒律中国佛教的发展》页478-490(嘉义:香光书乡,1997年初版);释湛如:〈敦煌菩萨戒仪与菩萨戒牒之研究〉(《敦煌研究》1997年第2期)。

  2.参看释湛如:〈敦煌菩萨戒仪与菩萨戒牒之研究〉(《敦煌研究》1997年第2期)。

  3.参看念生:〈依璎珞本业经传在家菩萨戒之管见〉(《律宗思想论集》页113)。

  4.经菩萨戒的授受条件较严格,且为「菩萨戒」之预备。详见释圣严:《戒律学纲要》页340-341(台北:法鼓文化,2000年);念生:〈依璎珞本业经传在家菩萨戒之管见〉(《律宗思想论集》页114-115)。

  5.见劳政武:《戒律学原理——佛律与国法》页205-207(台北:老古文化,1999年初版)。

  6.范文澜谓:「天竺传来的繁琐无比的大小乘律,被怀海推倒」;王月清亦认为百丈清规的判逆性是显而易见的。然劳政武则有不同判断,劳政武认为清规内容为组织内规性质,相当于各部广律的犍度,而非个人行为的道德规范。以劳的观点来看,百丈是创清规但并未破戒。请参看王月清:〈禅宗戒律思想初探——以「无相戒法」和《百丈清规》为中心)(《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4期〔1999年7月〕页131-146;范文引见王文注39);劳政武:《戒律学原理》页198-200(台北:老古文化,1999年台初版)。

  7.见释圣严:〈适应时空的菩萨戒会〉,《菩萨戒指要》页159(台北:法鼓文化,1996年2月)。

  8.见释圣严:《行云流水》页28-33(台北:法鼓文化,1999年12月)。

  9.同前注。另参见林其贤:《圣严法师七十年谱》页653-654、页727-731(台北:法鼓文化,2000年3月初版)。

  10.见释圣严:《东西南北》页17l-176(台北:法鼓文化,1999年12月)。

  11.法鼓山:《菩萨戒戒坛仪范》(台北:农禅寺)。

  12.释续明:〈菩萨律仪〉,《律宗思想论集》页34-42(台北:大乘文化,1980年lO月)。

  13.【明】释读体:〈传戒正范——三坛传授菩萨戒正范〉,《卍续藏》第一O七册(台北:新文丰)。

  14.【宋】释遵式:〈授菩萨戒仪式〉,《金园集》,《卍续藏》第一O一册(台北:新文丰)。

  15.【宋】释元照:〈授大乘菩萨戒仪〉,《芝苑遗编》,《卍续藏》第一O五册(台北:新文丰)。

  16.【唐】释湛然:〈授菩萨戒仪〉,《卍续藏》第一O五册(台北:新文丰)。

  17.续明法师的仪轨中,受三聚净戒的程序是在「第九,正授戒体」时进行。因「止授戒体」对照于法鼓山戒仪为「第九,受十无尽戒」时所进行,故此处对照于法鼓山戒仪「第七,受三聚净戒」时以括号表示。右各栏同。

  18.见释圣严:《东西南北》页151。

  19.见释圣严:〈《优婆塞戒经》读后——如何成为理想的在家菩萨),《法鼓全集三之六:评介·励行》页154-164(台北:法鼓文化,1999年12月初版)。

  20.见释圣严:〈传统戒律与现代世界〉,《菩萨戒指要》页9-10(台北:法鼓文化,1996年2月)。

  21.《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若故自饮教人饮者,犯轻垢罪。」见《大正藏》第二四册,页1005中。

  22.《梵网经》,《大正藏》第二四册,页1007中;《优婆塞戒经》,《大正藏》第二四册,页1049下。

  23.同注20。

  24.《梵网经》,《大正藏》第二四册,页1005下。

  25.《梵网经》轻戒有两条,见《大正藏》第二四册,页1005下、页1006上。

  26.见释圣严:〈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适应〉,《菩萨戒指要》页56-57(台北:法鼓文化,1996年2月)。

  27.见〈对在家菩萨戒的认识〉,《法鼓杂志》第40期第4版(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3年4月15日)。

  28.陈玉蛟:《阿底峡与菩提道灯释》页128(台北:东初出版社,1990年初版)。

  29.见《西藏密宗初阶(一)》(台北县:金刚乘杂志社,1986年)。

  30.见释圣严:《东西南北》页151。

  31.释圣严:〈勉励「万行菩萨」都受菩萨戒〉,《菩萨戒指要》页16l。

  32.释圣严:〈勉励「万行菩萨」都受菩萨戒〉,《菩萨戒指要》页162。

  33.参见林其贤:《圣严法师七十年谱》页199-201。

  34.释圣严:〈传统戒律与现代世界〉,《菩萨戒指要》页10。

  35.释圣严:《行云流水》页19-20。

  36.释圣严:〈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适应〉,《菩萨戒指要》页13-75。

  37.释圣严:《行云流水》页19。

  38.释续明:〈声闻戒与菩萨戒〉,张曼涛编:《律宗概述及其成立与发展》页264-265(台北:大乘文化,1980年lO月)。

  39.劳政武:《戒律学原理》页450(台北:老古文化,1999年初版)。

  40.日本天台宗创始祖最澄,设立圆顿戒,以「授圆十善戒,为菩萨沙弥」;《入中论》所举的菩萨律仪是十善道;《大智度论》以「十善为总戒相」: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则以「此(十善)为摄尽尸罗本。」详见圣严法师:〈十善业道是菩萨戒的共轨〉,《菩萨戒指要》页78-79。

  41.释印顺:《佛在人间》页137-14l(台北:正闻出版社,1984年10月五版)。

  42.释圣严:〈十善业道是菩萨戒的共轨〉,《菩萨戒指要》页111。

  43.永明延寿:〈受菩萨戒法〉,《卍续藏》第一O五册(台北:新文丰)。

  44.释圣严:〈十善业道是菩萨戒的共轨〉,《菩萨戒指要》页110。

  45.释圣严:〈传统戒律与现代世界〉,《菩萨戒指要》页10。

  46.念生:〈依《璎珞本业经》传在家菩萨戒之管见〉,张曼涛编:《律宗思想论集》页113-120(台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

  47.释圣严:〈序〉,《菩萨戒指要》页4。

  48.释圣严:〈《优婆塞戒经》读后——如何成为理想的在家菩萨〉,《法鼓全集三之六:评介·励行》页154-164(台北:法鼓文化,1999年12月初版)。

  49.释圣严:〈勉励「万行菩萨」都受菩萨戒〉,《菩萨戒指要》页161。

  50.释圣严:〈适应时空的菩萨戒会〉,《菩萨戒指要》页159。另参见〈对在家菩萨戒的认识〉,《法鼓杂志》第40期第4版(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3年4月15日)。

  5l.郭慧珍指出:印度佛教僧伽制衣款式的主要特征是「田相」;但对汉人来说,汉族僧伽制衣的特征除了田相以外,其轮廓造型也是相当特别的要件。因佛教传到中国将近两世纪的时间,汉族僧伽所穿的袈裟并没有完全按照印度三衣「割截田相」的规定而是缦衣,也就是未经割截的三衣。详见氏著:《汉族佛教僧伽服装之研究》页90(台北:法鼓文化,2001年)。

  52.见〈对在家菩萨戒的认识〉,《法鼓杂志》第40期第4版(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3年4月15日)。

  53.释圣严:《行云流水》页2l。

  54.释惠敏:〈汉传「受戒法」之考察〉,《中华佛学学报》第9期页65-82(1996年7月)。

  55.宗喀巴:《菩提正道菩萨戒论》页32-39(香港:香港佛经流通处,1970年)。

  56.见劳政武:《戒律学原理——佛律与国法》页426-428。

  57.见劳政武:《戒律学原理——佛律与国法》页448。

  58.见李世杰:〈佛教法律哲学的精要〉,张曼涛编:《律宗思想论集》页74-77(台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

  59.见释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页293-296(台北:正闻出版社,1982年9月再版)。

  60.见释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页217。

  61.参见释仁俊:〈律制最重视谏与议〉,张曼涛编:《律宗思想论集》页95-98(台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释昭慧:〈诤事与灭诤法〉,《律学今诠》(台北:法界出版社,1999年9月初版)。

  62.参见注20。

  63.释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页147。

  64.释昭慧发挥印顺法师戒律学理念,将戒律原理归纳为三大类十小项;劳政武则修正李世杰的律学体系,亦统合为三大项。二者互有异同。详见释昭慧:〈结戒原委与制戒原理〉,《律学今诠》页109-114;劳政武:《戒律学原理——佛律与国法》页386。

  65.见释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页299(台北:正闻出版社,1982年9月再版)。

  66.见王月清:〈禅宗戒律思想初探——以「无相戒法」和《百丈清规》为中心),《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4期页131-146(1999年7月)。

  67.释圣严:〈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适应〉,《菩萨戒指要》页24-34。

  68.徐道邻:〈中国法律制度〉,《中国法制史论集》(台北:志文出版社,1975年初版)。

  69.徐道邻:〈唐律中的中国法律思想和制度〉,《中国法制史论集》(台北:志文出版社,1975年初版)。

  70.参见林其贤:《圣严法师七十年谱》页917-918。

  【参考书目】

  1.《梵网经》,《大正藏》第二四册。

  2.《优婆塞戒经》,《大正藏》第二四册。

  3.释太虚:《优婆塞戒经讲录》,《太虚大师全书》第十六册(台北:善导寺,1980年三版)。

  4.释会性:《菩萨戒本经讲记》(台中:青莲出版社,1994年)。

  5.韩清净:《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汇编》(台北:新文丰,1996年4月)。

  6.【唐】湛然:〈授菩萨戒仪〉,《卍续藏》第一O五册(台北:新文丰)。

  7.【宋】延寿:〈受菩萨戒法〉,《卍续藏》第一O五册(台北:新文丰)。

  8.【宋】元照:〈授大乘菩萨戒仪〉,《芝苑遗编》,《卍续藏》第一O五册(台北:新文丰)。

  9.【宋】遵式:〈授菩萨戒仪式〉,《金园集》,《卍续藏》第一O一册(台北:新文丰)。

  10.【明】读体:〈传戒正范——三坛传授菩萨戒正范〉,《卍续藏》第一O七册(台北:新文丰)。

  11.法鼓山:〈菩萨戒戒坛仪范〉(台北:农禅寺,1995年)。

  12.(日)佐滕达玄著释见憨等译:《戒律在中国佛教的发展》(嘉义:香光书乡,1997年初版)。

  13.王月清:〈禅宗戒律思想初探——以「无相戒法」和《百丈清规》为中心),《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4期(1999年7月)。

  14.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学,1999年6月)。

  15.王书庆:〈敦煌文献中五代宋初戒牒研究〉,《敦煌研究》1997年第3期(1997年8月)。

  16.冉云华:〈延寿的戒律思想初探〉,《中华佛学学报》第4期(1991年7月出版)页297-310。

  17.李世杰:〈佛教法律哲学的精要〉,张曼涛编:《律宗思想论集》(台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

  18.宗喀巴:《菩提正道菩萨戒论》(香港:香港佛经流通处,1970年)。

  19.林其贤:《圣严法师七十年谱》(台北:法鼓文化,2000年3月初版)。

  20.徐道邻:《中国法制史论集》(台北:志文出版社,1975年初版)。

  21.陈玉蛟:《阿底峡与菩提道灯释》(台北:东初出版社,1990年初版)。

  22.劳政武:《戒律学原理——佛律与国法》(台北:老古文化,1999年台初版)。

  23.杨白衣(龙慧):〈戒律大纲及刑罚〉,张曼涛编:《律宗思想论集》(台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

  24.杨白衣(龙慧):〈梵网与瑜伽〉,张曼涛编:《律宗思想论集》(台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

  25.蔡念生(念生):〈依璎珞本业经传在家菩萨戒之管见〉,张曼涛编:《律宗思想论集》(台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

  26.释仁俊:〈律制最重视谏与议〉,张曼涛编:《律宗思想论集》(台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

  27.释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出版社,1982年9月再版)。

  28.释明性:〈瑜伽菩萨戒本与梵网经略谈〉,张曼涛编:《律宗思想论集》 (台北:大乘文化,1980年lO月)。

  29.释昭慧:《律学今诠》(台北:法界出版社,1999年9月初版)。

  30.释惠敏:〈汉传「受戒法」之考察〉,《中华佛学学报》第9期(1996年7月出版)页65-82。

  31.释湛如:〈敦煌菩萨戒仪与菩萨戒牒之研究〉,《敦煌研究》1997:2=52(1997年5月)页74-85。

  32.释圣严:〈《优婆塞戒经》读后〉,《评介·励行》,《法鼓全集》三之六(台北:法鼓文化,1999年12月)。

  33.释圣严:〈弘一大师三十二种律学合刊读后〉,《评介·励行》,《法鼓全集》三之六(台北:法鼓文化1999年12月)。

  34.释圣严:《戒律学纲要》(台北:法鼓文化,2000年)。

  35.释圣严:《律制生活》(台北:法鼓文化,1995年1月修订版)。

  36.释圣严:《菩萨戒指要》(台北:法鼓文化,1996年2月)。

  37.释圣严:《汉藏佛学同异答问·密教史》(台北:法鼓文化,2000年)。

  38.释续明:〈菩萨律仪〉,张曼涛编:《律宗思想论集》(台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

  39.释续明:〈声闻戒与菩萨戒〉,张曼涛编:《律宗概述及其成立与发展》(台北:大乘文化,1980年lO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