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航大师全集(一)相宗十讲 肆、唯识二十颂讲话
肆、唯识二十颂讲话
《唯识二十颂》亦系世亲菩萨所作,并有论释;为简别《三十颂》,故名曰《二十颂》。中国有三家翻译,以玄奘法师所译者为最简明,又得窥基法师,为之《述记》,自后凡所讲者多依之。在印度有护法菩萨为之作释,义净法师所翻译,名《唯识导论》。王恩洋居士近著论疏,文义双畅,尤为善本。
余于南洋教学时,多依之为课本,但学者多属初机,故不得已先从本颂讲起,以作为学者登高自卑之一助。今依次讲述之。
【若识无实境 即处时决定 相绩不决定 作用不应成】
假立宾主,问答抉择,称之为论。
唯识家的宗旨——
“外境非实有,皆由识所变”。
外人(指小乘和外道)提出第一个问题云:设若照你们唯识家所说“识所缘境,皆非实有,唯识所变”,那末,四事就不应当成就,那四事呢?
(1)“处决定”不应成。
(2)“时决定”不应成。
(3)“相续不决定”不应成。
(4)“有作用”不应成。
但事实上四事皆成,可见“外境是实有,非由识所变”。
①“处决定不应成”的理由
如果外境非实有,是由识所变的话,那末,无物处也可以生见物的识,为何要有物处才能生见物的识呢?既是由识所变,处处皆有识,处处皆可变,那末,生见物的识,处处都可以生,何必要有决定的处所呢?所以若物真是识变的话,那末,处决定就不应成啊!(这处是指识,而不是指物,学者须注意,下皆彷此)
②“时决定不应成”的理由
前面所说的是识的处所,下面所说的是识的时间。如果外境非实有,由心识所变,那末,时时都有心,时时都应当变,又何必要有一定的时间,才能生见物的识呢?所以若物真是识变的话,这见物的时间也不应当决定,时时刻刻都要见才对啊。
③“相续不决定不应成”的理由
“相续”就是众生的异名,然而众生为何又要叫它是“相续”呢?因为“轮回生死,相续不断”,故名“相续”,也就是“有情”的异名。
“不决定”是说外境既是由一人所变,那末,应当归一人所见,为何人人都共见?难道由一人私变,给大家共见,这个理由恐怕说不通吧。设若真是唯识所变的话,就不应该众多有情共见,不决定由一人所见,其理不应成立啊。现在既是人人共见,外境是实有,决非由一人所变啊。
④“有作用不应成”的理由
再者,如果外境非实有的话,为何所见之外物都是有作用呢?如火有烧的作用,水有淹的作用,刀有割的作用呢?既然有作用,可见“外境是实有”,不然的话,作用就不应当成就啊。
【处时定如梦 身不定如鬼 同见脓河等 如梦损有用】
这是唯识家答覆外人问难的话:你们拿这四件事的理由,来成立“外境是实有”,恐怕要犯了“共不定”的过患吧?如果不相信的话,我来问问你们下列几件事——
(1)梦中所见的境界也有决定的“处所”么?
(2)梦中所见的境界也有决定的“时间”么?
(3)梦中所见的境界也有决定的“作用”么?
(4)饿鬼所见的脓河也是众多的“同见”么?
你们——外人——难道也可以说梦中所见的境界以及众多饿鬼所见的脓河,都是实在有的吗?
故颂文中亦说:
“处”决定如“梦”,“时”决定如“梦”,
“损有用”如“梦”,
“身不定”如“鬼”。
“身”就是指众多有情的“身”,“如鬼”就是指如“饿鬼”。
【一切如地狱 同见狱卒等 能为逼害事 故四义皆成】
这种事情不但用“梦”和“饿鬼”两个譬喻,能够证明现在一切所见的“境界”是“虚假”的,就是用一种“地狱”中的罪人,所见“地狱”中种种境界,也能够证明现在所见的“境界”是“虚假”的,怎么知道呢?
(1)地狱中的罪人,他们所见的“境界”也是有“处决定”。
(2)地狱中的罪人,他们所见的“境界”也是有“时决定”。
(3)地狱中的罪人,他们所见的“境界”也是有“作用”。
(4)地狱中的罪人,他们所见的“境界”也是众多罪人“同见”。你难道敢说地狱中的众多罪人同见地狱中的刀山、剑树、镬汤、炉炭种种境界,都是“实有”的吗?
因为外人说地狱中种种境界,都是由同造恶业的罪人大家共变的,是“虚假”,所以唯识家方能拿它来做譬喻,证明我们现在的人类,大家同见的“境界”也是人类同业所共变的,亦是“虚假”。
【如天上傍生 地狱中不尔 所执傍生鬼 不受彼苦故】
上面的四事问难已经用“梦”“饿鬼”“地狱”三种譬喻,来证明了我们现在的人类所共见的——山河大地等——种种境界,皆非“实有”,都是由各人的“心识所变”啊!
现在外人又提出第二个问题云:如果地狱中的牛头、马面、铁蛇、铁狗、铁鸟等,既然不是地狱中的众生,就不应当生地狱趣的话,那末,为甚么天上也有凤凰、麒麟、白鹤、孔雀等种种傍生趣;来生到天趣呢?天上既有真实的傍生的话,那末,地狱中的傍生也是真实的啊。
唯识家的答覆是:你拿了天上的傍生,来和地狱的傍生一样比例,那是不对,因为天上的傍生是共受天福,地狱中的傍生是不受地狱中的苦啊。一个是受,一个是不受,既然有两种不同,所以一是真实,一是虚假,不可以此为例。
由上面“受”、“不受”的道理我们就知道,天上的傍生是由业所感的果报,地狱中的傍生是由罪人业识所变的啊。
【若许由业力 有异大种生 起如是转变 于识何不许】
现在外人又提出第三个问题云:我们现在所知道,地狱中的傍生既然是由罪人“恶业所感”,那末,可见不是“唯识所变”的啊!
唯识家的答覆是:这真是你们的一家言了!设若你们共许地狱中的傍生,是由罪人业力所变,有种种“异大种”——不同的牛头、马面、铁蛇、铁狗等这样多的恶相转变起来,那末,我们讲的是由罪人“心识所变”,你们为甚么又不共许呢?
【业熏习余处 执余处有果 所熏识有果 不许有何因】
老实同你们说罢,恶业所熏习的,本来是在第八“阿赖耶识”里面——“余处”,应当还是“阿赖耶识”自己来受果报。
唯识家的反问云:余处——色法、心所法、四大种等,本来是不受熏的,你们反执着会受果,是根据甚么原因呢?外人的答难云:你们大乘问我们有甚么原因吗?有!有!有!有《阿含经》上佛说的十二处——六根、六尘——教法,可以证明啊。
【依彼所化生 世尊密意趣 说有色等处 如化生有情】
唯识家的再释疑云:你们现根据《阿含经》上所说“十二处”的教法,来证明“心外有实法”吗?老实对你说,那是佛的“密意”——善巧方便——的意趣啊。
佛有甚么“密意”呢?因为当时有一班外道,执著有一个“实我”,所以,佛为了要破除这班外道所执的“我执”,才说这个五蕴四大和合的“假相”,结成一个根尘相对的“假我”,令一般根机稍利的人,证入“无我”。这是极有利益——善巧方便的说法,并不是说心外一定是有“十种色法”,那是“五根”,那是“五尘”,你们真是反把佛的醍醐当作毒药用了啊。
例如佛说的“化生有情”即是“中阴身”,也是方便说的。因为另有一班外道听到了佛说的“无我”道理,他们又误会了,说人死了之后,犹如灯灭,一灭永灭,成了“断灭”见解,恐怕就会“拨无因果”,去说“无善无恶”;所以佛才用“密意”——方便假定说有一个“中阴身”去投胎,这是免人生起了“断灭”之见,而去相信“因果”罢了。难道也可以说真实有一个中阴身去投胎吗?“因果成流,心法不断”,这才是“正见”。
【识从自种生 似境相而转 为成内外处 佛说彼为十】
现在外人又提出第四个问题云:外面的色法既然不是实在的,那末,这“五根”和“五尘”的“十种色法”究竟从何而生呢?
唯识家的答覆是:你问是从甚么地方生出来的吗?就是从“阿赖耶识”里面,含藏了许多“色法”的“种子”,又由“种子”生出了“色法”的“现行”。这“现行”的“色法”非有似有而转变出来了“根身”——五根、“器界”——五尘,其实这根身、器界、五根、五尘都不是离开心识之外而有的。因为要成立内(五根)、外(五尘)的处所,所以佛才说这“五根”和“五尘”的“内外十处”了。
现在外人又提出第五个问题云:佛说这“内外十处”,对于众生有甚么利益呢?
【依此教能入 数取趣无我 所执法无我 复依余教入】
唯识家的答覆是:你如果能知道这个身子不过是“五根”与“五尘”和合的话,那末,也就会觉悟这个——“数(音朔)取趣”——有情,没有实在的“常”、“一”、“遍”、“主宰”的真我。“我执”既破,“人无我”的真理也就会显现,而“生空”智也就会亲证。
但是,“我执”还没有破了,若是想再要把法执的“法无我”破了的话,那老实不客气,要等待唯识的教法——“余教”,才可以令人悟入啊。
上面总算把外人所执着的粗色已破了,但是细色的执着还存在,所以下面再把细色——“极微”——都要破得干干净净,试着下面的颂文:
【以彼境非一 亦非多极微 又非和合等 极微不成故】
外人所执着外色是实在的,总不出如左的四种:
(1)执外境是“一”。
(2)执外境是“多”。
(3)执外境是“和合”。
(4)执外境是“和集”。
大乘只用一个“极微不成故”的话,就统统都破了。就是说,无论你说这“外色”,体是“一”,还是“多”;是“和合”,还是“和集”,正本清源去研究它起来,就是“极微”,这个原质不能成立啊。试看下面研究的结果。
【极微与六合 一应成六分 若与六同处 聚应如极微】
现在先研究这一粒“极微”的上、下、四方,必定各有一粒极微和合,如果再把它分开来的时候,岂不是又成了“六分”吗?这样,你们主张“外境是一”的话,恐怕不能成立吧。
你们若是说六粒和一粒是同在一处,如果同在一处,那末,六十粒、六百粒、六千粒、六万粒都可以和一粒极微一样大,那“粗色”也就不成粗色了啊。
【极微既无合 聚有合者谁 或相合不成 不由无方分】
现在再来研究“极微”,到底是由和合呢?还是不由和合呢?若是由“和合”的话,这一粒单位的“极微”究竟是:
(1)由虚空和合而成呢?
(2)由极微和合而成呢?
(3)由粗色和合而成呢?
(4)由无因无缘而成呢?
请你不忙回答吧,先去考虑一下才对。
假定你又说:这“极微”不是由“和合”而成的话,那末,聚集起来的“粗色”是用甚么东西成功的呢?你不能说“聚色”也不是由“和合”而成的吧?
我们现在再来讨论一件事:如果粗色有“方分”,是不由“和合”而成,那末,“极微”无“和合”,就不是因为无“方分”啊。依上面这些道理说起来,“极微”是应当有“方分”的啊。
【极微有方分 理不应成一 无应影障无 聚不异无二】
“极微”如果有“方分”的话,若依道理上说起来,那“外境”就不是只有“一个”啊。假定你一定说“极微”是没有“方向”和“部分”的,那末,为什么太阳在东方发了光,而西方又会现出影子来呢?还有,我们的手摩触东边,而西边为什么没有手在那儿,这又是什么缘故呢?
你不能说“影”和“障”是“聚色”,不是“极微”呀。因为“聚色”和“极微”是一样无二的,如果离开了“极微”,也就没有“聚色”啊。
【一应无次行 俱时至未至 及多有间事 并难见细物】
上面是把“形色”——研究的结果,是子虚乌有。现在再来把“显色”来研究一下:“显色”是指的青、黄、赤、白等颜色而说的,这“显色”的“外境”是“一”吗?如果说这“显色”是“一”的话,那末,
(1)应当没有次第的行数(行音杭,排列的意思)。
(2)应当没有同一个时候,有到的地方,又有不到的地方。
(3)应当没有象处,就不是马处和牛处。
(4)应当没有彼此平坐的处所,中间有相隔的地方。
(5)应当没有水中难见的细虫。
但事实上我们研究的结果:
(1)是有次第,行数排列。
(2)是有至处,有不至处。
(3)是有象处,不是马处。
(4)是有彼此,中间相隔。
(5)是有细虫,现难看见。
由此可知,你说的“显色”是“一”,也是错误啊。
但是,外人的问难真是多得很,现在又提出第六个问题云:你们唯识家的立论是准许有“现量”的,既有“现量智”,一定有“现量境”,这“现量”所缘的“境界”不是实在的是什么?
【现觉如梦等 已起现觉时 见及境已无 宁许有现量】
唯识家答覆这个问题,只用最简单的两个条件:
(1)“梦”中所缘的“境界”也是“现量”,你难道敢说梦中所见的境界,是真实的吗?
(2)“现量”的时间只有一刹那,一到了第二念的当儿,早就不是“现量”了,是落在同时意识的“比量”里了,那里还有什么“现量”所见的“境界”呢?
现在外人又提出第七个问题云:我们平常一般人不是能够回忆从前“所见所闻”的事,这不是实在的“外境”是什么?
唯识家的答覆是这样:回忆从前“所见所闻”的事,我们唯识家也赞成;若说这“所见所闻”的事,就是“心外有的法”,那我们就不共许了。
【如说似境识 从此生忆念 未觉不能知 梦所见非有】
这首颂应当作为外人两个问题的提出,今分别答覆之:
(1)外人第一个问题的意思:如果没有当时的见色闻声的“现量”,怎样到后来会有了回忆从前的“境界”呢?可见“外境”是实有。
唯识家的答覆是这样:能回忆从前已见过的“境界”,说它是当时的“现量”,我们也赞成;但是说它就是“实境”,那就不共许了。因为当时见色闻声等“境界”都是自己的眼识、耳识等自己亲变的“相分”,“自变自缘,何曾离识”?所以说从自识变的相似境界,见后,闻后,到了后来也可以回忆起来啊。
(2)外人第二个问题的意思:如果你们唯识家开口闭口都说“外境是假”,和梦中所见的境界是一样,那末,为何梦中所见的境界是假,人人可知;而醒时所见的境界设若也是假的,人人为何不知?既然不知是假,可见“现境”是实在的啊。
唯识家的答覆是这样:你说梦中所见的境界,人人知道是虚假,是在睡醒了之后才知道;正在眠梦的当儿,也是不知。更当了解现在一切的众生,都沉在昏迷长夜的时候,皆还未曾醒觉,何尝真正能悟能知呢?非要到破“二执”,证“二空”,亲见“真如法性”中,本来无一物,到那时返观从前未悟的时候,方知以前所见的境界,都是迷情所见,何尝是真实呢?即因为现在所见的和梦中所见的同是在昏迷的境相,当然都见到是实有,这两种道理是一样的。
【展转增上力 二识成决定 心由睡眠坏 梦觉果不同】
这首颂亦是作为外人另提出两个问题,再分别答覆之。
(1)外人第一个问题的意思:如果外境不是实有,为何受善友的教法,就会作善呢?受恶友的教法,又会作恶呢?这遇到善、恶两种人,受到邪、正两种教法,得到苦、乐两种果报,明明是由“外境”引诱。你们唯识家一定要强词夺理的,口口声声都说:“外境是假,唯识所变。”我真不知道你们根据什么道理来说的呢?
唯识家的答覆是这样:你要弄清楚啊!唯识主义不是唯我主义,若说“唯我”,除我个人之外,更无他人,这理当然不通。若说“唯识”,人人都有“八个识”,则人人都可以“变”;善恶的教法正是从教者的“意识”中流出的,邪正的道理正是由受教者的“耳识”中灌入的。意识在那儿计度,第八阿赖耶识在那儿摄藏着,教者的“心识”、我受者的“心识”互为增上缘力,一教一受,“二识”决定,正是“唯识”,何尝有离心之境呢?
(2)外人第二个问题的意思:如果现境和梦境都是一样的虚假,为何梦中作善作恶,不受果报?现在所作的恶,眼前就要受人的处罚,死后又要去受三途的恶报;若是现在所作的是善,眼前就受一切人的赞赏,来生又受善道的福报。这明明现在所作的事是实有,不能一概拿梦来做比喻了。
唯识家的答覆是这样:梦中所作的善恶不受果报,是因心力被睡眠的势力所压伏了,不是因醒时有实在的外境,是由醒时心力的强猛,所以才要受报。这可拿误杀及酒醉、疯狂等杀人的法律,也可从轻处罚一样的例证,岂不是因心力的关系来定罪,何尝是因杀人的事实,来一体同观呢?这明明又是显“万法唯识”的宗旨了。
【由他识转变 有杀害事业 如鬼等意力 令他失念等】
现在外人又提出第八个问题云:如果照你们唯识家的理论断定“外境是假”的话,那末,一类杀生的人也用不着受杀生的恶报,因为猪羊牛马等外境都是假的,杀了它就没有什么罪过啊。
唯识家的答覆是这样:屠夫杀生所以有罪,是因为杀生的人,由“识”转变了一种“强烈的心力”,所以才有罪恶,是由他的“恶念”所造成的,并不是因了外境是实有的缘故啊。这种心力的功用是最大的,你看那种“有神通”的人或鬼神等的“心力”,都能令对方的人“失了正念”啊。
【弹咤迦等空 云何由仙忿 意罚为大罪 此复云何成】
你看从前印度有三个城市,一为“弹咤迦城”,二为“末蹬迦城”,三为“羯陵迦城”,都是人烟稠集的地方,现在都成为空无人住的旷野。这是因为从前有一班仙人,被国王污辱了,他忍受不来,就发起瞋心来,令这几处城市里面的人民,统统都弄得死光了,你看这心力多么大的功用啊!可知用这身、口、意“三罚”来罚人,“意罚为大罪”。亦即是说,这“三业”罚人力量的比较,用心意去罚人的确是最大最狠啊。
【他心智云何 知境不如实 如知自心智 不知如佛境】
最后外人提出第九个问题云:如果照你们唯识家的研究决定“外境没有”的话,那末,为什么你们佛教说有“他心通”的“智慧”呢?既有能缘的“他心智”,就有所缘的“他心境”,去被“他心智”所缘,这个他人的心岂不是为我所缘的“外境”吗?
唯识家答覆是这样:“他心智”的人不能真实知道别人的心事,好像“自心智”不能真实知道自心是一样,这个道理怎样会通呢?老实同你说,不但凡夫、外道,即使二乘人也不能如实知道他人的心和知道自己的心。这个原因很简单,就是除了佛之外,其余的“无明”未破,“法执”未去,“所知障”还没有完全除得了,都是“不能如实了知”啊。不然的话,成佛也就不稀奇了。
【我已随自能 略成唯识义 此中一切种 难思佛所行】
上面这二十首颂才算把许多难题解决了,这一首颂是把它结束起来的话。世亲菩萨说:我已经用了九牛二虎四象之力,随我自己能力所及得到的,简单的总算把“唯识的道理”说了一点。然而这唯识的内容无量无边的义理,像我这学问浅薄的人,怎样能够思想出来呢?因为这唯识深妙的道理是佛所行所证的境界啊。好!只好这样地尽我一点心罢了。
即说偈曰:
【初次着笔 慧心浅极
三宝加被 从此进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