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一二、六度四摄是成佛之正因

  一二、六度四摄是成佛之正因

  你们为什么要学佛?这个问题,在你们作的几篇文章中,并没有一篇把(P286)佛学阐扬了达到目的。何谓学佛?能学者“人”,所学者“佛”。要知佛是什么,做佛又有甚么好处。若明此理,乃可以言学。你们所答的不合本题,固非你们之过,乃我之咎。前天所讲的最低限度要做个好人,昨天所讲的又不要着重做人,要“了生死”。但“了生死”,乃“阿罗汉”之道。我只问你们学佛有何好处,并非故意要你们学做阿罗汉。

  学佛分做三层来讲:(1)为何要学佛?(2)学佛有何好处?(3)用何方法可以成佛?你若去问佛:“你老人家为什么要成佛?”他说:“我为度众生故要成佛。”又问:“你为什么要度众生?”他说:“我愿成佛。”何名谓度?度者化度;以众生迷故,化迷成觉,故谓之度。试观“迷者”与“觉者”,如博士之与小童,言语不能相合,世人之品格程度,各各不同,今欲化度众生,要有一切智;佛为“一切智人”。要有智慧方可教化,如不懂英文,则不能教化英国人;不懂日文,则不能教化日本人;若说我有智慧,现在有智慧否?但我不懂种种话,故不能称为“一切智人”。佛在世时,有天龙八部、九界众生,皆可与之谈话;假如没有这种智慧,即不能度众生。设有此种智(P287)慧,亦复不能度生。何以故?若要化度众生,仍要有福德。何谓福德?德是从二人来;若无对方之人,德从何显?故福是果,德是因,人人皆想得福,但福那里是一想就来的呢?普通所谓“福自天申”,实则是“福由心造”。

  皈依佛,两足尊(福德、智慧圆满的意思)。我们的福智最少,罗汉稍大,菩萨更大,惟佛之福德、智慧乃能圆满。佛,非泥纸所造,乃福智所成。在未成佛以前,要教化众生;欲教化众生故,要摄受众生;欲摄受众生故,要有福智;若没有福智,只可教化一二人,但不能教化多数人。福智即由摄受众生而来,若摄受众生,则当先行布施,众生无衣送衣,无食送食。要使对方之人皆大欢喜。但须以真实心,乃能感化人也。

  (1)“布施”有三种:①资生施——即施衣服、饮食、汤药等。一切资生之具,施与众生。②“法施”——教以为善得福,为恶得祸,及四谛十二因缘等法。③“无畏施”——要令众生脱离苦海,无所畏惧。有此三种“布施”,乃能摄受众生。以种种方法与众生联络,乃能引入佛道。

  (2)“持戒”——持戒者,防非止恶之意。犯戒者,杀盗淫妄、损害对方(P288)之意。能持“五戒”、“十善”,则人见欢喜,可以摄受众生。戒有三种:①“摄律仪戒”——摄十种波罗夷。②“摄善法戒”——摄八万四千法门。③“饶益有情戒”——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如是等戒,无非令一切有情止恶修善,同时亦能自利利他。

  (3)“忍辱”——忍有三种:①“生忍”——众生打我骂我,而能忍受。因要度生,要成佛,故须忍辱。②“法忍”——能忍寒热雨雪饥渴等。③“无生法忍”——虽行忍辱,而无执着。上来布施、持戒、忍辱,为摄受之网,能度众生。若能行此三度,你不度他,他也来找你。

  (4)“智慧”——智慧有二种:①内智,②外智。世人博学多闻,从耳目得来者为外智;若由内心发出智慧光明为“内智”,具有此智者,能照了一切客尘烦恼,不为环境所转移。但我们的心,如被沙土所掩,光明便不能发露,若要有此智慧之光明,须有“禅定”工夫。

  (5)“禅定”——禅定工夫由“念佛”、“持咒”、“参禅”而来;修习种种行门,渐渐发生智慧。“外学”,如程、朱、周、陆、王阳明等所得“智慧”,(P289)由外来者多,由内发者少。但近世之人皆在门外捉摸,不是“智慧”。

  (6)“精进”——“精进”本来在第四,何以现在置于最末呢?因为能于“布施”、“持戒”、“忍辱”、“禅定”等,勇猛精进,则福德完满。于“念佛”、“参禅”、“持戒”、“忍辱”等勇猛精进,则智慧圆满。福智圆满,就可摄受众生,就能化导众生,而圆成佛果。故福德、智慧从“六波罗密”而来。

  尚有“四摄法”可以摄受众生: (一)“布施”——以种种布施,令其满足。(二)“爱语”——如见人有好处,常行赞叹,以谦和颜色、软语,令其喜悦。(三)“利行”——以种种行门令其得利益。(四)“同事”——与其同事,互相之亲近,而化度之。

  上面所讲“六度”、“四摄”,为圆满作佛之正因。各位为什么要学佛?为度众生而学佛。欲度众生,须广行“六度”、“四摄”之法门,作成佛之正因,所共勉之。(P290)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