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决疑论》讲记 一
《净土决疑论》讲记 (一)
传印
《净土决疑论》科判
为释此论,谨遵通例,试为科判,略为提要。但为阐述方便,未及周全允当,达者详之。
一、序分
按天台教家解释经或论的芳轨,在讲解正文之前,须以五重玄义来说明此经或论的要义。
五重玄义第一释名。对经或论的题目名称,先要解释。
此论名曰“净土决疑”,故须先明白何谓净土?首先对净土有一个大概的理解,这对“决疑”是很为必要的。
净土,对秽土曰净土。
净土,即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以及无量诸佛净土。
秽土,即此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众苦充满。
土,即世界,为众生所依居处。众生为正报,世界(土)为依报。众生不能离开所居世界,既有正报,必有与之相当的依报,所以,说依报便包含了正报。如所谓佛国土、佛世界,便意味着即为诸佛菩萨。乃至如所谓地狱世界,便意味着地狱中受苦众生。
世界众多,大类为十。这种种世界,都是由于众生的同、别二业所成。同业亦称共业,亦称引业;别业亦称满业。同中有别,别中有同,同别互缘,安立刹网。因为染净业缘不同,世界的净秽差别,无量无边,非言可穷。
略而言之,为四种土:一、常寂光土;二、实报无障碍土;三、方便有余土;四、凡圣同居土。
以四土摄十界,则是:常寂光土,是佛世界;实报无障碍土,是菩萨世界;方便有余土,是声闻、缘觉世界;凡圣同居土,是六道众生的六凡世界。
(一)常寂光土
常,即法身;寂,即解脱;光,即般若。此之三德,互为融摄。三德皆常,性无迁故;三德皆寂,离尘劳故——不受尘劳影响;三德皆光,极明净故。此种境界,名秘密藏,乃是清净法身所游居处。从主体的“智”来说,名之曰“身”;从客体的“理”来说,名之曰“土”。然而,这不过是从凡夫能够理解,故作此说。其实际,此境界中并无什么主体、客体的分别,乃是身土一如,非有二相。
此身土一如、三德圆明、理智不二的常寂光,犹如水的湿性,虽然没有各各别异的特征,可是,却实实在在地周遍于各各别异的世界之中。其各各别异的世界,离此常寂光性体以外别无安立之处。须知!
(二)实报无障碍土
由于全性起修,全修合性,所以称性所感而得此真实果报。色心自在,心物圆融——心能转物,尘刹互含,地上大士之所游居。地上大士者,为破无明、见法身的分证即佛地位的大菩萨,为圆教初住菩萨以上,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菩萨,别教初地至十地以及等觉菩萨。身能现土,土能现身,不违法性,胜妙庄严,如同《大方广佛华严经》莲华藏世界、法界安立海所明。
(三)方便有余土
超出欲、色、无色之三界以外的三乘圣众——声闻、缘觉、菩萨,未断尘沙无明者,修方便道——七方便道[1]:五停心[2],别总相念[3],暖、顶、忍、世第一法位者之所游居。
因修七方便道,超脱三界,所以叫作“方便”。为何称为“有余”呢?
此方便有余土人,但离分段生死,未免变易生死,但断除了见惑与思惑,未能断除根本无明的别惑,所以叫作“有余”。以此修七方便道而断尽三界内枝末无明的见思惑[4],而由于有三界外的别惑,即根本无明未能断除,故称方便有余土。
方便有余土中众生的成分是:四教(藏、通、别、圆)中已断见思惑的圣人。三藏教的两种人:声闻、缘觉(已断见思惑故);通教中三种人:声闻、缘觉及六地以上菩萨;别教三种人:十住、十行、十回向;圆教一种人:十信。这九种人,纯是菩萨种性,虽有声闻,而非定性,但断同惑——见思惑,故称声闻。
(四)凡圣同居土
三界(欲、色、无色)九地(四空、四禅及五趣杂居地共为九地)二十五有[5],主要是凡夫有漏的善业、不善业和即有漏禅定功夫之所招感。所谓“有”,即有业报、有生死之谓。
而圣人也来同居者:有两种圣人,一是实圣,二是权圣。
实圣:谓此人原来是凡夫,由其业力,牵生此界。生来这世界以后,因修道的力量,证得或声闻、或缘觉(辟支佛)、或菩萨果位,转凡成圣了。
权圣:谓此圣人,他的本际或为常寂光土之佛,或为实报无障碍土之菩萨,或为方便有余土的圣人,因为他有大悲愿力,哀愍众生,与此世界众生有缘,欲来度化之,示生于此世界,非由业力牵生。
有这两种圣人同居此土,故名凡圣同居土。
除常寂光佛土惟实(佛)无权(圣),实报无障碍土、方便有余土中皆随其因缘,而有权圣示现,化导诸圣人、诸菩萨。
四土的净秽、横竖理论等分别,于此从略。若欲求知者,可参阅蕅益大师著《梵网经玄义》等。
如上四土并非互为隔碍地并立着,不可按常情理解为四土分别存在于四个地方。须知,四土其实是互为融摄着的。四土是唯心所现,心无分剂,心无边界,所以四土互为圆融。“常寂光”在何处?若人果能一念承当,与佛相应,那么,当下即是!乃至地狱世界亦然。
所以说:贪瞋痴等烦恼心起,即成三途世界;四摄六度、慈悲喜舍心起,便是菩萨、诸佛世界。
佛经云:“心净则国土净。”这是从理性而言。理性是一切法即一切事物、事相的根据。《华严经》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三界万法即事相,心、识即理性。又说:“心如工画师,能造诸世间,五阴及国土,无法而不造。”所以,三界万法等一切世界国土,皆无不都是理性的,即心识的具体的显现。
如《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金刚经》有名的“六喻”,即六个譬喻。是譬喻什么?怎样譬喻的呢?
梦:譬喻已经过去了的事物。
幻:譬喻由此心为工画师幻化出来的时﹑空世界。
泡:譬喻五蕴之中的受(领纳)、想(取相)、行(迁流)三蕴生起的状态如沤泡不可撮摩,当体空寂。
影:譬喻五蕴中的识蕴的法尘缘虑。是即由唯识了别而生起见分和相分。
露:譬喻五蕴中的色蕴,如说四大色身如朝露。朝露若日出即消,色身则须臾而老病相寻,迅速而无常即至。
电:即闪电,譬喻现前刹那之间,不可把捉。
颂云:
世界(时、空)变成如幻化,受想行起似浮泡。
法尘缘虑同观影,身似露珠垂树梢。
过去翻思事若梦,现前如电耀荒郊(现前闪念如荒野漫漫)。
须知毕竟常空寂,自是(凡夫)无端与物交——庸人自扰,一场懡 。
然而,如《妙法莲华经》说,诸佛出世,惟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知见,是即一切众生现前一念心的真如实性。
龙树菩萨著《中观论》颂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谛观现前,介尔一念之心: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
若是“自生”,六根未对六尘时,心应自起;今则不然,对境生心,故不自生。那么,此心是从他六尘境生的吗?若然,尘境是他,于自何干?故不他生。若是根尘(自他)共生,应起两心。又心若不生,境云何有?故不共生。有因尚不生,何况无因!故亦不无因生。
四句推考,现前这一念心毕竟不可得。
又这一念心,未生时无潜处,欲生时无来处,正生时无住处,生已无去处。所以此心无相,其相无生。
无生故无住,无住故无异,无异故无灭。如是无生住异灭,即真如法性。此真如法性,横遍十方,竖穷三际,不可思议。
如果把这无相妙心,妄谓有心相可得,则佛知见便成众生知见;若即妄相幻心,了知其本非有相,则众生知见便成佛知见。
这一念心性,既然当体全空,而另一方面,却是森罗万象,炳现昭彰。是即色即空,真空不妨妙有,妙有当体即是真空。若以天台宗祖师的话来说,便是空假中三谛。空,即真谛,泯一切法;假,即俗谛,立一切法;中,则双统空有二边,亦空亦有,非空非有,统一切法。这样三谛宛然,所以三观法尔。以法尔的三观,观照宛然的三谛,则能所不二,境智圆融,是即佛国净土的境界。
现在讲“净土决疑”的净土,具体地说,便是指阿弥陀佛国土极乐世界。如《佛说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这两个“有”字,吾人应须大为著眼,禅宗语谓“高著眼”,莫忽视。如是西方极乐世界,圆满具足如前已述的四土(常寂光、实报无障碍、方便有余、凡圣同居)而唯净无秽。由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度众生的愿力,使众生生者,皆得不退转,直至成佛。
如是殊胜方便的、而迥异于通途常规脱离分段生死的特别法门,人们往往迷事昧理,或者执理废事而狐疑不信,或信而不深。以致如是殊胜无比的法利,失之交臂,实堪痛惜。印祖悲愍及此,乃造此论,决疑起信,为如来使,代佛宣扬,以畅达诸佛如来度生的本怀。
以上释论题名义竟。
五重玄义第二:显体。吾人皆知诸大乘经论皆以真如实相为体,本论亦无例外,如前所述“常、寂、光”、“心本无生”诸义即是。
“体”是本体,是主质,为名言文字之所诠。施设种种名言文字,其意不过是教人透过名言文字而得其体。如常所言:因筌(筌quán:捕鱼的竹器)得鱼,依指见月。如果只是一味地随逐于名相文字而迷昧本体,就如同捕蛇时捉其蛇尾,反遭其螫,而受其害。所以,释迦世尊常为弟子们说“筏喻”,如《金刚经》云:
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即如这篇论文,一一言句,无非能诠之名;于兹名下,一一皆显所诠之体。吾人若能认得此体,方能全性起修,以修合性。此体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如经云,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无量光。无量寿,即竖穷三际义;无量光,即横遍十方义。前者言时,后者说空,时空无尽,遍一切处,是即诸佛法身,亦即众生本体。正因如是,须以明宗以求返本还源的可靠的有效途径。印光法师撰联:
应当发愿愿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恋;
自是不归归便得,故乡风月有谁争。
五重玄义第三:明宗。这个“宗”,是宗趣的意思。趣,即趣向,是修行的要径,是趣向于“体”的唯一方便。于净土法门而言,明宗是达到往生净土这一目标的行动纲领。详核本论内容,大体可以知道,论主是就教、理、行三个方面,次第进行透彻的剖析,剀切精诚地迭相劝告:祛疑生信。
佛陀垂教,应机施化。就能化之法而言,便是教、理、行、果;就所化之机而言,便是信、解、行(“行”亦作“修”)、证。对于佛陀所垂之教,众生唯应仰信而遵行(修),方获实益。然而,佛教所说之信,乃是智信,而非迷信。如何方得智信?只有正确地明白了真理,发现了真理,才能建立起理智的信仰。一旦明白了真理,便能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形成不可动摇的理念,成为一种不可磨灭的九牛莫挽的力量。由这一力量统领和主导自己的身口意三业行为,这便是信、愿、行了。
至于传印科判本论的主体内容,即正宗分为“决教疑以启信”、“决理疑以起愿”、“决行疑以导修”,不过是依本论行文次第,归纳为教、理、行——能化之法,合以信、解、修而成为信、愿、行——所化之机,亦似是顺理成章。其实,这三科的内容,是互摄互融、相辅相成的。为讲解方便起见,姑为如是分别,请勿拘泥僵执为是。
信、愿、行三者,“信”为前提,“愿”为关键,“行”为劲驾,则一往无前,稳操胜券矣!印光法师以身作则,约当50岁时,个人大事了办之后,鉴于末法之时势,以无限之悲心,特造此论以祛疑生信,令无量众生,获无边法利。是故此论以“信、愿、行”为宗要,而以“信”为根本,所谓“信为道元功德母”也。
净土法门,以信、愿、持名念佛为修持的宗趣。信、愿、持名三者是互动的关系,即“非信,不足以启愿;非愿,不足以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以满所愿而证所信”。此语见于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弥陀要解》解释信、愿、行说:“信则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愿则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行则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是即信有三对共六种信:自他为一对,因果为一对,事理为一对。蕅益大师以其名字位的正法眼,用简洁的文字,解释得非常透彻、圆满。如果吾人能依蕅益大师《要解》作如是信,则能树立正知正见,坚不可摧,这是修持净业的根本保证,其净业百分之百地必定成就。
兹据其义,略述一二。
首先须谛信自心即佛。《观无量寿经》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彻悟禅师说:“《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既举,则言外之‘心不作佛,心不是佛’、\‘心作九界,心是九界;心不作九界,心不是九界’等义俱彰矣。噫!果明此理,而犹不念佛者,则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彻悟禅师语录》卷上)吾人于一切时中,一念心起为因,十法界为果,上自佛法界,下迄地狱法界。如是之事理,概莫能外。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而犹不肯念佛——将心作佛者,诚恐天下少有其人!
其次尤须谛信:舍染趣净,转凡成圣,从始至终都离不开因果定律。彻悟禅师曰:
真法(按:是即吾人本无生灭的现前一念)无性,染净从缘。一真既举,体成十界,则十界全体即一真。是故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此理势所必然也。(《彻悟禅师语录》卷上)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依《观经》所明的事理,可为对曰:
净业行人,心作心是,修因克果,法尔如心。
又,彻悟禅师阐述“念”与“念佛”的事理关系最为究竟,吾人不可不知。师曰:
吾人现前一念能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随缘,终日不变。一句所念之佛,全德立名,德外无名;以名召德,名外无德。能念心外,无别所念之佛;所念佛外,无别能念之心。能所不二,生佛宛然。本离四句,本绝百非。本遍一切,本含一切。绝待圆融,不可思议。莲宗行者,当从者里信入。(《彻悟禅师语录》卷上)
据此可知,持名念佛,这一句万德洪名,其为功德,难思难议,唯佛唯心,难名难状,超情离见,绝待圆融。吾人但肯仰遵圣教,生真信、发切愿、持念洪名,便即法尔趣向正遍知海。彻悟禅师诗:
空澄海湛寂光土,日照天临法界身。
父子相逢重会合,一团和气满门春。
五重玄义第四:论用。用,即用处;可以得到怎样的利益,有什么好处,是即通过如前所述的“信愿行”这一宗趣的途径,究竟获得的利益。
首先是往生净土。但有深信、切愿、念佛之实行,则万人修万人去。了脱分段生死,永离火宅炎炎的三界六道;超凡入圣,则得阿鞞跋致,永不退转,直至证入一生补处而成就佛果。这便是此论殊胜无比的力用。
信、愿、行是往生净土的三资粮。在这里,关键问题是要看你对这三资粮功德积累如何。蕅益大师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这是千古不移的定论。确论力用,便是“往生”和“不退”两件事。两件事实际上是一件事,即往生。因为一得往生,同时便得不退。今简要述说,先说往生。根据行人念佛功夫往生四种净土。
按蕅益大师《弥陀要解》,行人执持名号,即持名念佛,没有断除见思惑烦恼,根据行人念佛功夫是散心或定心,则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净土,分作上、中、下三辈,共为九品。如果是仗自力竖出三界,必须是见思惑断尽方可。今则仰仗佛的慈力,横超三界,是即所谓带业往生。吾人须留意者,这里所说的散心和定心,并非是一般地泛泛而言,乃是蕅益大师遵依教道所作的轨范的判释。是即:散心念佛,方属名字即佛位——禅宗明心见性,教下大开圆解,为名字即佛位;定心念佛,则属观行即佛位。
行人执持名号到“事一心不乱”,见思惑烦恼任运脱落,则往生方便有余净土。往生此土的众生,分属四教(藏、通、别、圆)中九种成分的圣人。(如前释净土名义中所说)这里对“事一心不乱”的解释,也是遵依教道,要空我执,即是不为见思惑所乱、证得人空的圣人,是为相似即佛位。
对“事一心不乱”说“理一心不乱”。在“事一心不乱”地位,就已经破除了见思惑,那么,到此“理一心不乱”地位,可想而知,便是开始破除无明惑了。无明惑是界外障碍证得法身的别惑。此之别惑,在圆教,从初住位开始,经历四十一位,分分破除,同时分分证得法身——常寂光。蕅益大师说:若执持名号至理一心不乱,豁破无明一品——别初地、圆初住,乃至四十一品——圆教等觉,则生实报庄严净土,亦分证常寂光净土。
实报庄严净土,亦称之曰实报无障碍净土,应是就其所证得的“智境圆融”、“身土一如”的位次差别而建立的名称。所以蕅益大师说:若是无明惑断尽,则是上上实报、究竟常寂光,是即圆教的妙觉,即佛。
以上略说往生与四土。再略说不退有四义。
《佛说阿弥陀经》云:“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梵语“阿鞞跋致”,译为华语,意为“不退转”,如经后文云:“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文“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佛。
此“不退转”义,若从浅至深——由凡至圣说其次第:
第一,毕竟不退。意即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不论有心无心、或解不解,但能接触听闻到阿弥陀佛名号或六方佛名,一经落于识田,便将永不亡失,千万劫后,毕竟因此得度,是为毕竟不退义。
第二,位不退。“位”是就界内藏通二教的凡位与圣位的区别。在三界六道中,轮回生死者,为凡位;断见思惑,了脱三界分段生死者,为圣位。念佛人一得往生,便长揖三界,永别生死,超凡入圣,故曰位不退。蕅益大师云:“带业往生,在同居土,莲花托质,永离退缘。”(《弥陀要解》)
第三,行不退。“行”是六度万行的菩萨行。净土法门属圆顿教法,凡往生者,皆大乘根性,发菩提心,尽未来际,广度众生,永不堕于二乘地位。如蕅益大师云:“见思既落,尘沙亦破,生方便土,进趋极果。”(《弥陀要解》)破见思惑,得一切智;破尘沙惑,则得道种智,故能常行菩萨道,度生不息。
第四,念不退。“念”是正觉之念,是能破根本无明惑的中道观智。以此观智,念念流入萨婆若海,是即如来的正觉、大觉之海,亦名同生性,意即变易生死至此终了,晋入一生补处,候补佛位。蕅益大师说:“破无明,显佛性,径生实报,分证寂光。”
总之,正判净土法门力用,据蕅益大师《弥陀要解》,第一,“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是为横生四土义,是即众生但得往生凡圣同居净土,实际上便是等于往生方便有余等上三净土了。第二,“其中多有一生补处”,是即一生补佛,则是圆证三不退义。众生一得往生,即证位不退,实际上便是等于证得了行不退和念不退。蕅益大师说:
如斯力用,乃千经万论所未曾有。较彼顿悟正因,仅为出尘阶渐,生生不退,始可期于佛阶者,不可同日语矣!宗教之士,如何勿思?(《弥陀要解》)
元中峰明本国师咏净土诗曰:
便就今朝成佛去,乐邦化主已嫌迟。
那堪更欲之乎者,管取轮回没了期!
五重玄义第五:判教相。印光法师此论,是依据释迦如来金口宣说的净土法门诸大乘经典而造。历代古德、诸大祖师早有明判,净土法门在佛陀的一代时教中,属于圆顿教、菩萨法藏、大乘方等教相。
又,我们天天课诵持念的《佛说阿弥陀经》,在三藏十二部中,属于无问自说的教法。由于信愿念佛往生净土之法微妙难思,等觉菩萨犹尚不能全知,何况二乘、凡夫!所以无人能问。佛陀基于度生的彻底悲心,主动自说此法。以此法为径路(捷径)修行,仗佛愿力,不断惑业,能了生死,被称为特别法门。如果说,禅宗是教外别传之心法,那么,净土便可以说是教内别传之事法。此中,禅宗悟心之后,仍须经过事修以历炼,若烦惑尚有一毫未断,生死则仍不得脱。倘若信愿念佛得生净土,最低限度亦证得位不退,永别三界六道生死。如《佛说无量寿经》说:“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阿伽陀药,万病总治,绝待圆融,不可思议。东土本师,西方弥陀,拯救众生脱离生死苦海,深慈宏旨,尽在于斯!
又,蕅益大师《弥陀要解》判释净土之教曰:“《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原以《华严经》专说菩萨藏法,而破无明、证法身的大菩萨,悉皆发愿回向往生净土。《法华经》是开权显实、会三乘归于一乘的圆教,而言凡念佛者,必定成佛。这在本论中,已有问答决疑。
总之,净土之为教,实为如来彻上彻下、悲极无加、至深至广、至要至妙、极大极圆的度生之法,所谓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如天上群星悉皆拱北,似人间万水无不朝东。莲宗第十二祖彻悟梦东禅师云:“一句弥陀,我佛心要;竖彻五时,横该八教。”旨哉言矣!
以上略谈五重玄义竟,以下解释论文。
(待 续)
【注 释】
[1]五停心,别总相念是三资粮位,暖、顶、忍、世第一是四加行位,总称七方便位。
[2]五停心观:多贪(男女欲)众生修不净观;多瞋众生修慈悲观;散乱众生修数息观;愚痴众生修因缘观;(总括上四皆为多障故)多障众生修念佛观。
[3]别总相念: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别为各别观,总为四者互统观。
[4]所谓枝末无明的见思惑者,即二十六烦恼令人流转三界六道生死而不能解脱。三界见思烦恼:1、根本烦恼有六:贪、瞋、痴、慢、疑、五见(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是谓见惑);2、随烦恼有二十:①大随烦恼有八:1不信、2懈怠、3放逸、4昏沉、5掉举、6失念、7散乱、8不正知;②中随烦恼有二:1无惭、2无愧;③小随烦恼有十(较前二为特殊故):1忿、2恨、3恼、4覆、5诳、6谄、7慢、8害、9嫉、10悭。所谓随烦恼,以每每伴随前六烦恼而发生作用。伴随作用程度不同,有一般、有特殊,故又分为大随、中随、小随。
[5]四洲四恶趣,六欲并梵天,四禅四空处,无想及那含,一共成二十五数。
- 上一篇:《净土决疑论》讲记 二
- 下一篇:在中国佛教协会部室负责人任命会议上的讲话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