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风雨 25.离欲清净,无心可乱
离欲清净,无心可乱
引言
很多人认为禅定就是打坐──坐在蒲团上用方法──不管是数息,或是念佛,用到非想非非想,这就是禅定!没有错,这是修定的方法,但可不是修禅的目的。因为非想,非非想,定力虽深,却不见得有智慧。故真正修禅的目的是要用智慧调心,使不动、不乱。《般若经》云:「以不乱、不昧故,应具足禅定波罗蜜。」乱与昧,用比较现代的名词来说是动跟乱。
动与乱
动与乱未必相关,如果有规律的动,动不一定乱,就像军队行军,他们是在一种很有系统的运作里,在一种很有规则的轨道里去行动。所谓军令如山,它是不可能乱的。同样我们看一栋工程的建设,从打地基到第一层、第二层……这样慢慢盖上去,它虽是在动,但如果是一位很有组织能力的工程师来执行的话,它不应该会乱的,所以说动不一定就是乱。而反过来说,乱也不一定是动,有时候我们看到一屋子里面,东西乱丢乱摆,你一进去就觉得很乱;同样我们看很多都市的建筑,东一间高,西一间低,形式颜色各有各的设计,整个大体看是很零乱。
所以「动」不一定「乱」,「乱」也不一定「动」,但是凡夫的心,不动就已经乱了。我们今天坐在这里,身体不动,也没有什么事好忙,但很多人心还是很乱。凡夫的心,境界不动,就已经乱了,更何况境界愈动,心就愈跟着境界攀缘打转,结果一定是愈乱。
不动中不乱
因此,修行就要先求于不动中不乱,再求于动中而不乱。「不动中不乱」是昨天所讲的修行方法──收摄六根,置心一处。眼睛不看,耳朵不听,鼻、舌、身都内摄而不产生作用。然后再把「心」专置于一处──一心一意用方法。由是对外界的一切境界,不管它、不理它,随它去。这样即使境界在动,可是跟我们不相关,这样就能使心慢慢平静下来。
动中而不乱
因此,在一心一意用方法的当下,我们是可以暂时不乱,但是这不乱并不是永恒的,因为人不可能一天到晚都在打坐。我们要生活,必然要面对很多的人、事、境界。如果只能在收摄六根当中,而得到心不乱,则一下坐,碰到境界就乱了,这太不究竟;因此,修定只是方便法门。必从定而能引发智慧,才是究竟法门。因此,我们今天要进一步讲,怎样才能动而不乱?
所谓动,就是对外在境界的存在、变化,都能清清楚楚觉照无遗。禅宗有句话说:「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我们就是生活在花花的世界里,每天要面对很多不同的境界。然在万花丛中,怎样才能「片叶不沾身」呢?怎样才使「心」不随着境界而产生动乱?
欲是乱源
为此我们首要追究「乱」的根源在那里?我国圣人老子,在《道德经》讲过这么一句话:「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老子》第三章)人心为何会乱?就因心中有欲也。佛法讲众生都有贪、瞋、痴。因为心中有欲爱,所以看到跟欲望相应的境界就产生贪求,看到跟欲望不相应的境界就产生厌恨!以欲故,心才会「乱」。
离欲入禅
在佛法里常讲说有所谓「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我们知道「色界」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都是禅定境界;而「无色界」是从无所有处到非想非非想定,那是更高的定。这也就是说欲界以上,就是禅定境界,故唯有离欲才能入禅定。
生之大欲
很多人以为所谓欲望就是为名为利,其实名利不是最根本的。人活着只有一个最根本最深重的欲望,也是老子所讲的「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人在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虽不是很清楚,但也希望活下去,而等到慢慢长大了,了解到自己生命的存在本质,就会更珍惜自己的生命,更热切的要使自己活下去。甚至有时候这种要活下去不是为了什么理念,不是为了什么崇高的目的。活下去的目的,就是继续活下去。很多人怕死,你问他为什么怕死?他也不知道!虽没有什么伟大的事业必须去做,但是人天生的就有要这个生命继续延续下去的欲望。
求有、求多、求好
为了延续生命,就必须有物质的基础──食、衣、住、行。因此人活着,首先就是要「求有」──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而有了之后更进一步要求更丰富,光有不够,而且要更多!如果又多了以后呢?要求更精美。我们这个年代的的人在小时候,因台湾在三十年前,经济还并不怎么繁荣,所以大部分都是小贫的家庭,因此对于吃,刚开始都希望吃得多。看到食物就想吃,吃得愈多愈满足。可是到今天,我们已经不只是要吃得饱,而且要吃得好。衣服、住等都一样。从「求有」到「求多」到「求好」,欲望在不觉中已慢慢的增高。
归属、认同、优越
其次,人希望在群众之中能够得到大众的认同,「人」天生怕寂寞,所以要归属一个团体。今天如果任何一个团体都没有我的份的话,那我就觉得满恐慌的。我们希望都加入一个团体,这称为归属感──我是那个国家的国民,我是那个团体的会员,我是......总要归属一个团体才觉得有安全感。
如果已归属一个团体后,我们就会希望团体里的人,能够认同我的存在,不希望自己只做个默默无闻的人,只是跟在人家的后面走。因此,从「归属感」进一步有「认同感」。而到最后变成「优越感」,光认识我还不够呀!我的好处可多呢!最初是跟进团体搭上列车,甚至只拉到尾巴都没有关系。其次是既已搭上了,则至少要走到中间,让前面的人,后面的人都能看得到我。而后的优越感,就要走在前面当领队了。
欲之所在,争之所由
于是人有欲望,就必然有争。
与大自然争
最初我们是跟大自然争。譬如要吃饭就得种稻,而种稻就是要看老天爷的脸色。它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的稻子就收不成了。或者说,寒流来了,如果衣服不够,你就没办法保持体温。所以人最初是必与大自然争的,尤其在比较原始落后的民族里,跟大自然争是最重要的生活课题。而今我们在科技上已慢慢发达了,所以跟大自然争,即使说还没有打赢,但至少已经比以前轻松多了。天气热你就装冷气;甚至久旱不雨,就请空军下人造雨。
与人争
有欲,其次要跟人争。刚才讲到希望在生活上求有、求多、求好,这个「有」、「多」经常就是与别人分配的问题,看谁分得多、分得好?好的东西没有那么多,所以有办法的人才能够分到好的,而没有办法的人只得到坏的,甚至什么也没有得到;所以为了得的更多、得的更好,就必然跟别人争。刚才讲到认同感、优越感,这当然也要跟别人争。
跟别人争,就全部人来讲,有的人赢,有的人输。或者就个人来讲,有时候赢、有时候输。所以跟大自然争,我们慢慢的不怕失败;跟别人争,或还有打赢的时候。但第三跟自己争,却是大部分人从来没有赢过的。
三、与己争
跟自己的什么争呢?是跟自己的欲望争。人的欲望都是愈来愈高,所以就愈来愈不可能满足。我们常说:「当了皇帝想当神仙。」秦始皇、汉武帝都是很有名的皇帝,本来文治、武功都非常的好,可是最后为了想做神仙,竟做出了很多荒唐的事来。所以只要有欲望,就必须经常地争,跟大自然争、跟人争、跟自己争。经常在争的状态下,心怎么可能安定呢?
与时间争
或者说我们对于一些境界,已经过去的,你心里还在流连,或者还在悔恨!当初如果我在股票一万两千点时,赶快脱手,现在就不得了了。当时就是没有赶快脱手,所以现在被套牢了,悔恨!悔恨!或者说曾经做了些什么事,很得意!于是见了人就赶快拿出来讲一讲。所以即使境界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所留下的情绪,却可能久久不能释怀。或者境界还没有来,你就得高瞻远嘱,要好好的筹策规划,现在很流行生涯规划:在四十岁时,规划剩下的时光怎么过,那时候退休?那时候养老?那时候……境界很多,四面八方,我们都要一一去规划。又因为这个世界经常变动,所以还得时时刻刻善加调整。所以境界已经去了,你还处在悔恨交加的状态,还在得意忘形的状态;境界还没来,要很紧张的去做预测、去做规划,而境界在当下的呢?那更要使出浑身解数去争取、去摆平。所以要跟大自然争、要跟人争、要跟自己争,要跟过去争、跟现在争、跟未来争,这样一来,你的心那时候平呢?
以欲为导向的社会
现代的社会基本上是走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而资本主义在本质上又是以欲望为导向的社会。它鼓励大众发挥欲望,因为顺着欲望的发展,能够推进我们科技的发展。今天为什么发明这么多东西呢?因为要满足我们的欲望。为什么要用汽车?用走的不是更安全吗?因为要快。所有的发明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所以顺着欲望可以推进科技的发展,可以增加经济的繁荣。但是也因为欲望太多了,所以造成人心的不安,社会的混乱。相信这样的事实,大家都容易明白。因此,即使今天已经能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大家还是一样心不能安!所以今天很多人学佛、很多人参禅,都是拜资本主义之赐。
以石压草
但是如果我们今天已经学佛,已经打坐修禅,还不了解现代社会就是以欲望为导向而形成动乱,还抱持着太多的欲望入禅堂,那打坐对你的功效就很有限了。不能脱离时代的共业──多欲、不知足,而来打坐,只是以石压草。甚至如我们头痛,赶快买块沙隆帕斯贴一贴。在贴的当下虽能得到清凉舒适,可是没有把问题的根源找出来,于是清凉一天、二天之后,它又开始痛了。也许正因为打坐耽误了你一些时间,以致很多事情没有做成,心反而更乱。
这可不是笑话,很多人在学佛时,就是脚踏两条船,一方面希望自己的事业做得很好,二方面又希望自己的修行很高。所以我常说很多不学佛的人是一重烦恼,而学了佛之后是二倍烦恼,这都是因为没有把本来的欲望消除或至少放低,而今又加上修行的欲望,这样两边跑岂能不辛苦?这也就是说欲望是动乱的根源,如果真希望自己的心能够安定,希望能减少烦恼,至少要减少欲望。
为道资生
前面说到人既然活着就必须有资生之计,不能不吃饭、不能不穿衣,甚至不能离群寡居。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得经常跟人家见面,跟人家沟通协调。但是至少要保持着少欲、知足、安乐的态度,而不要多欲强求,不要斗争混乱。在佛教里讲到食存五观,最后有曰:「为成道故,应受此食。」为什么要吃饭?是为了继续活下去。而活下去又是为什么?是为了修行。所以吃,只要吃得让你不至于生病死掉就好了!而不用吃得太多、太好。同样的,我们对于生活中的需求,也应当抱持着消极的态度,只要还能维持我们的生命用以继续修行便可以了。如果能把实际的需要眼欲望的需要分得清楚,那我们就可以过着轻松愉快的生活。以现代人追求的多是自己的尊严、虚荣,比赛看谁有钱?比赛看谁的车子开得快?此皆是为别人而活,而不是为自己而活,更不是为了修行而活。因此,现代社会才会有这么多的动乱,这么多的烦恼。这是讲到离欲才能清净。
欲望的变形
下面再论欲望的变形。从传统的道德观,都会说欲望是不好的。我们要寡欲知足。但现代人又常讲人要有兴趣、嗜好、理想、抱负。然而嗜好、兴趣、理想其实不就是另一种欲望吗?它只是讲得文雅一点。但是讲到兴趣便觉得每个人应该有兴趣、应该培养兴趣、应该去发展他的兴趣。甚至在我们还小的时候,就被人家灌说:每个人要有他的志愿,要有他的理想。哦!我的理想就是当个伟大的工程师,要做工程师里的顶尖人物!这算是理想?还是欲望?就佛法来看理想,那只是欲望的变形,可是我们整个社会却不断地说你要有理想、要有抱负,甚至要有使命感。
把欲望,说成理想或抱负,好象那就很伟大!结果呢?还是一样,为了达成你的理想,就必须跟大自然争、跟人争、跟自己争。甚至欲望在某方面也会用另一种形式出现,那就是责任、义务。很多人拚命赚钱,却说是为了照顾儿女。可怜在他赚了很多钱之后,却不知道妻子儿女在那里?忙得没有时间照顾妻子儿女,但是他还说赚钱就是为了照顾他们。很多人都是用这种方式,把自己的欲望戴上很多高帽子,说得冠冕堂皇,结果对自己、对别人却一无是处。
正发出离心
在大乘佛法里,我们常讲到菩萨道。菩萨道是自觉觉他,然而觉悟是悟到什么?悟到欲望是苦恼的根源。如果错以为菩萨道就是要为佛教做一番伟大的事业,那心向外攀缘,却反是造业了。我们现在又常讲一个名词──「发心」,你要发心啊!不发心就是自私鬼!但是我要告诉各位:发心还容易,不发心才难哩!因为凡夫转念之间都在发心,只是发的是贪心、瞋心、慢心。不发心才难,真正不发心的是阿罗汉境界──已经没有心了,怎么可能发心。故不要一天到晚指摘别人不发心,你真的懂得什么叫不发心?
但是凡夫不可能不发心,因为他未证得阿罗汉境界。不得不发心,但应当发正心,正心从佛经上论,只有二种:第一称为出离心,第二是菩提心。出离心是出离欲望,这欲望,详细讲包括贪、瞋、痴、慢。而菩提,就是求觉悟。佛法常讲四圣谛──苦、集、灭、道。集,就是指欲望是苦的根本。而道是说少欲知足,无为安乐,才是灭苦的良方。所以能真正离欲的人就无心可乱。无时无刻,不在禅定之中。
- 上一篇:禅林风雨 24.正法、像法与末法
- 下一篇:禅林风雨 26.灵山寺禅三开示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