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之探究 第三章 第三节 大乘《般若》与《阿含经》

  第三章_《般若经》──甚深之一切法空

  第三节 大乘《般若》与《阿含经》(p.147〜p.155)

  一、涅槃的超越绝对性(p.147)

  释迦佛说法,从现实的身心说起,指出生死的症结所在,呵斥生死,呵斥烦恼,从圣道去实现理想的涅槃。

  涅槃,佛没有说是这样的,那样的,因为涅槃是无量、无数,不能说是有是无的。佛只是从烦恼的不再生起,苦蕴(身心)的不再生起,以「遮」的方法来表示,如灯(火)灭一样。

  说生死是有为,那涅槃就是无为。有为法有生住灭(无常),无为法是不生不住不灭(常)。对于生死有为与涅槃无为,一般是看作对立的别体法。即使说涅槃空与无为空,也不许说是有为空那样的。这是后世的声闻弟子们,为了说明佛法,出发于相对(二)的立场,终于忽略了涅槃的超越绝对性。

  二、《般若经》的甚深义──空性、涅槃(p.148)

  【(一)涅槃: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没有能所对立,无二无别】

  《般若经》的甚深义,是空性,也就是涅槃。涅槃的体证,是没有时、空,没有数、量,也没有能所──主观与客观的对立。浑然的无二无别(也不会觉得是一体)的现观,是一切不可说、不可得的。

  【(二)《般若经》等大乘经,从无二无别的甚深体验中,观「一切法本空」】

  《般若》等大乘经,就是从这无二无别的甚深体验中,来观一切法,一切法不出于此,于是「一切法本空」,「一切法本不生灭」,「一切法甚深」,「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本清净」,「一切法本自寂灭」,「一切法皆如也」,「一切法不出于法界」,这一类文句,就这样的弘传出来。

  玄奘译的《大般若经》说:「以真法性为定量故」1。这是以法性(真如、空性的异名)的现观,为理解与修证的准量。

  【(三)从四十二字门,通达不生不灭之实相(p.148)】

  「中本般若」的四十二字(母)门2,以阿(喉音)为首;一切语音,都以阿为根本,依阿而申展出来的。以此为修行法门,也就是从阿──不、非、无、离来观一切法。罗阇(rajas)是垢义,罗(ra)字就是「一切法离垢故」3。到末一字荼(ḍha)是必义4,荼就是「诸法边竟处故,不终不生」。从阿字为本来观一切,一切都是不、无、非、离了。5

  三、文殊法门、《般若经》等初期大乘经重真谛不生不灭;《阿含经》重因缘生灭(p.149)

  初期大乘经虽有多方面的独到开展,而本于一切法性不可得──空性的立场,与《般若经》是一致的。这一立场,与《阿含经》以来的传统佛法,从现实身心(五蕴、六处等)出发,指导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以达理想──涅槃的实现,方法是截然不同的。

  如《佛说文殊师利净律经》6卷1(大正14.448c23~26)说:

  问:其佛说法,何所兴为?何所灭除?

  答曰:其本净者,以无起灭,不以生尽[灭]。所以者何?彼土众生,了真谛义以为元首,不以缘合为第一也。

  文殊师利是从东方宝英佛土来的。文殊说:彼土的佛法,是以真谛无生灭法为首的;不如此土的佛法,以缘合(因缘和合生或缘起)为第一,出发于因缘生灭,呵责烦恼等教说。

  文殊所说的彼土佛法,代表了印度(东南)新起的大乘。

  此土以缘合为第一,当然是固有的,释迦佛以来的传统佛法。

  彼土的佛法:印度(东南)新起的大乘,以真谛无生灭法为首,直由不生灭下手。

  此土的佛法:固有释迦佛以来的传统佛法,以缘起为第一,由因缘生灭、无常下手。

  【※这两大不同类型的佛法,在方法上是对立的。】

  《阿含经》从生灭无常下手

  如《阿含经》从生灭无常下手:「无常故苦,苦故无我」──空。甚至说:「若人寿百岁,不观生灭法,不如一日中,而解生灭法」7。如实知生灭无常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般若经》观不生灭为真般若

  《般若经》严厉的批评了无常的观慧,如《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3说:

  当来世有比丘,欲说般若波罗蜜而说相似般若波罗蜜。……诸比丘说言:色是无常,……。受、想、行、识是无常,若如是求,是为行般若波罗蜜。憍尸迦!是名说相似般若波罗蜜。(大正8.546c2~7)

  以生灭无常观为相似般若,不生灭(不坏)观为真般若,虽可说对某些部派说,但在文字上,显然是不满传统的《阿含经》。

  《阿含》与《般若》等大乘经的对立,应该说是佛法的不幸!

  四、从超然立场看部派佛教大乘佛教(p.150)

  【(一)《般若经》之甚深义是涅槃的别名,这应是依《阿含》思想引发而来(p.150)】

  《般若》等大乘经,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圆满佛果而外,甚深义──一切法空,法法皆如的阐扬,都是涅槃别名,这应该是依《阿含》思想引发而来,怎么会到达这样的对立呢?

  传统者指新兴的大乘为非佛说,大乘者称《阿含》等为小乘,尖锐的对立,能不说是佛法的可悲现象吗!

  从不拘宗派的超然立场来说,传统佛教──部派佛教与大乘行人,都有些偏颇了!

  【(二)《阿含经》的中心思想是「缘起」,有为与无为同依「缘起」而阐明(p.150)】

  《阿含经》的中心思想,是缘起,缘起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纯大苦聚集。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纯大苦聚灭」。

  依缘起的相依性──依之而有,说明生死的集,有为法。

  也依缘起的相依性──依之而无,说明生死的灭,无为法。

  有为与无为,依同一原则而阐明。但传统佛教界,似乎少有能完满的把握缘起;不是以缘起为生灭边事(有为的),就推想为不变的理性(无为的)8。

  五、「慧解脱」、「俱解脱阿罗汉」与「有甚深涅槃知见而不是阿罗汉的圣者」(p.150)

  【(一)「慧解脱」与「俱解脱」(p.150)】

  「慧解脱」本是一切阿罗汉的通称,所以论佛与阿罗汉的差别,就举「慧解脱」为一切阿罗汉的代表9。依空、无所有、无相而得心解脱,不正就是阿罗汉的心解脱吗10。

  但阿罗汉中,有不得深定的,有得深定的。这才方便的分为「慧解脱」,与(心慧)「俱解脱」的二类。

  【(二)三类圣者(p.151)】

  我要这么说,因为要解说一项事实。《杂阿含经》中,长老比丘们告诉须深比丘,他们是阿罗汉,但不得四禅(《相应部》说不得五通)及无色定。须深觉得难以信解,佛告诉他说:「彼先知法住,后知涅槃」;「不问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后知涅槃」11。这是说,阿罗汉有先后层次,也可说有二类。

  1、法住智知:

  缘起被称为法性、法住,所以法住智是从因果起灭的必然性中,于五蕴等如实知,厌,离欲,灭,而得解脱智:「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虽然没有禅定,但烦恼已尽,生死已了。这是以慧得解脱,知一切法寂灭,而没有涅槃的自证。

  2、涅槃智知:

  生前就能现证涅槃的绝对超越(即大乘的证入空性,绝诸戏论;也类似一般所说的神秘经验),名为得现法涅槃;在古代,被称为得灭尽定的俱解脱(不过灭尽定,论师的异解纷纭)。

  这可能是二类阿罗汉,也可能是先后契入的层次。

  3、另一类有甚深涅槃知见而不是阿罗汉的圣者

  众生的根性不一,还有一类人,不是信仰,希欲,听闻,觉想,也不是「见审谛忍」,却有「有灭涅槃」12的知见,但不是阿罗汉。如从井中望下去,如实知见水,但还不能尝到水一样13。

  六、大乘兴起与部派佛教的关系(p.151~p.152)

  【(一)上座部系重于四谛的知见,少得现法涅槃(p.151)】

  部派佛教中,主要是上座部系,重于四谛的知见,少有得现法涅槃的。在教义上,虽有种种阿罗汉,灭尽定等,而缺乏超越的体验,所以这一系的教义,被讥为:「唯见浮繁妨情,支离害志,纷纭名相,竟无妙异」14了。

  【(二)大乘兴起与「大众部系」的关系(p.152)】

  大众部系之「法空说、法性不二」(p.152)

  大乘佛法的兴起,决定是与大众部系有关的。如上一章15说到:

  方广部──说大空派,以为胜义僧与佛,都是超越现实人间世的。这就是《大智度论》所说的方广道人,说「一切法不生不灭」。16

  东山住部的《随顺颂》17,以为法性不二,佛所说的,都「是随顺世间转」。

  分别部说:凡圣一切都「以空为本」18。

  一说部说:「世出世法悉是假名」19。

  甚深义──法性不二 ,从大众部学派中开展出来。

  大众部系对「圣位菩萨」之安立(p.152)

  《论事》说到:安达罗派以为:释迦菩萨在迦叶佛时,入于决定20。

  东山住部等也说:成佛以前的菩萨,已经得法现观,入正决定21。正性决定,就是正性离生。入正性离生,是体悟正法而成为圣者。

  这样,菩萨有二阶位:一、凡夫;二、得正性决定的圣者。

  菩萨的分为二阶,与大乘所说的菩萨是一致的。

  大众部系中,

  法性不二思想的开展;

  「本生」又广泛的流传;

  菩萨道受到佛弟子的赞仰,有圣位菩萨的安立。

  如有人发心修学,求成佛道,依佛法说,这是可能而值得赞叹的。

  七、观空而不证实际的菩萨(p.152~p.153)

  【(一)有甚深涅槃知见而不证阿罗汉的,正是初期大乘观空而不证实际的菩萨模样】

  在佛教界,

  慧解脱圣者是没有涅槃智的。

  俱解脱者有涅槃智,是入灭尽定而决定趣涅槃的。

  惟有另一类人(绝少数),正知见「有灭涅槃」而不证得阿罗汉的;不入灭尽定而有甚深涅槃知见的,正是初期大乘,观一切法空而不证实际的菩萨模样。

  【(二)如何观空而不证实际:智慧深、悲愿切、佛力加持、不入深定】

  大乘法中,菩萨观空而不证实际,当然是由于智慧深,悲愿切(还有佛力加持),而最原始的见解,还有「不深摄心系于缘中」22;不深入禅定,因为入深定是要堕二乘、证实际的。所以《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说:弥勒「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23。

  被称为菩萨的持经譬喻师法救24也说:

  菩萨虽伏我见,不怖边际灭,不起深坑想,而欲广修般罗若故,于灭尽定心不乐入,勿令般若有断有碍25。

  【(三)无生法忍菩萨】

  正见甚深法的菩萨,从这样的情况下出现。悲愿力所持,自知「此是学时,非是证时」26。所以不尽烦恼,不作究竟想,不取涅槃,成为观空而不证空的菩萨。

  最深彻的,名为无生法忍。阿毗达磨中,忍是无间道;称为忍,表示是知而不是证入的意思。

  八、般若深义的弘传27(p.153~p.154)

  【(一)甚深空义,由有涅槃知见而不证实际的菩萨发扬起来】

  甚深(空)义,慧解脱圣者,没有涅槃智的超越体验,当然不会说。

  俱解脱圣者,有现法涅槃,但好入深定,或长期在定中,当然也不会去阐扬。

  惟有有涅槃知见而不证的,在崇尚菩萨道的气运中,求成佛道,利益众生,才会充分的发扬起来(也有适应世间的成分)。

  【(二)甚深般若初期弘扬的情形】

  起初,如《小品般若波罗蜜经》说:「是深般若波罗蜜,应于[能得]阿毗跋致菩萨前说,是人闻是,不疑不悔。」28

  不退转菩萨是少之又少的,所以说:「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中若一若二住阿毗跋致(不退转)地。」29

  这当然是甚深义法门,还不是普遍传宏的。

  【(三)大乘法门广传之后的情形】

  也许大乘法门传开了,来学的人也渐渐多了,于是久行菩萨也能够信解了,所以说:

  能信解深般若波罗蜜,当知是菩萨如阿毗跋致。何以故?世尊!若人于过去世不久行深般若波罗蜜,则不能信解30。

  进一步,「新发意」(应译「新学」31)菩萨也有信解可能了,如说:

  若新发意菩萨随恶知识,则惊怖退没;若随善知识,闻是说者,则不惊怖没退32。

  再进一步,一切法空的般若深义,什么人都能契入,如「中本般若」说:

  是(法)门,利根菩萨摩诃萨所入。佛言:钝根菩萨亦可入是门,中根菩萨,散心菩萨,亦可入是门。是门无碍,若菩萨摩诃萨一心学者,皆入是门」33。

  般若甚深法门,三根普被,人人可学可入;这就是直从法性平等,法法皆空、皆如去深入的法门。

  注解

  ^1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五分)卷556(大正7,866c17)。

  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743:

  「唐译五分本」也说:「以真法性为定量故」。量(pramāṇa)是准确的知识;定量是正确的、决定无疑的准量,值得信任的。

  ^2四十二字门,参见《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5(大正8,256a6-b28);《大智度论》卷48(大正25,408b1-409a24)。

  ^3

  (1)《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5(大正8,256a5~b10):「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摩诃衍,所谓字等、语等、诸字入门;何等为字等、语等、诸字入门?「阿」字门一切法初不生故、「罗」字门一切法离垢故、「波」字门………「荼」字门入诸法边竟处不可得故、不终不生故。过荼无字可得,何以故?更无字故。诸字无碍无名亦不灭,亦不可说、不可示、不可见、不可书。」

  (2)《大智度论》卷48:「四十二字是一切字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菩萨若闻字,因字乃至能了其义。是字,初阿(a)、后荼(ḍha),中有四十。得是字陀罗尼菩萨,若一切语中闻阿字,即时随义,所谓一切法从初来不生相。阿提(ādi),秦言初;阿耨波陀(anutpāda),秦言不生。若闻罗(ra)字,即随义知一切法离垢相。罗阇(rajas),秦言垢。」(大正25,408b12~18)

  ^4 《大智度论》卷48:「若闻荼字,即知一切法必不可得。波茶(bāḍham),秦言必。茶外更无字,若更有者,是四十二字枝派。」(大正25,409a14~16)。

  ^5

  (1)印顺法师《佛在人间》p.70:

  大乘法的四十二字,以阿字为本。阿是不生不灭义,这即是一切法的本性。唱诵每字,都与阿相应,即观一切入不生不灭的实性。《华严》、《般若》中的文字陀罗尼,观行成就,是可以证入无生法忍的。这是观音声色相而契入法性的。

  (2) 印顺法师《印度佛教思想史》p.425 ~ p.426:

  《大智度论》说:「四十二字是一切字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菩萨若闻字(音),因字乃至能了其义」(卷48,大正25,408b)。四十二字是一切字根本,而第一「阿」(a)字,是一切字根本。「阿」是最初喉音,经颊、舌、齿、唇,而有种种语音,所以阿是最初的、根本的。「阿」──喉音,什么意义都不是,所以被看作超越的──「不」,「无」。依「阿」而发展出四十二字,一切语文(所表示的),也就一切本质都是超越的,可从一切文字而通达实相。「阿提,秦言初;阿耨波陀,秦言不生」,所以「入阿字门,(能通达)一切法初不生故」。如罗(ra)是尘垢的意义,所以「入罗字门,一切法离尘垢故」。这样的一一文字,能通达实相,是菩萨修行法门。(唱)诵字母而能通达深义,如《华严经》说:「唱如是字母时,……入无量无数般若波罗蜜门。」(《大方广佛华严经》卷76,大正10,418b-c)

  (3) 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746 ~ p.747:

  四十二字(母),是一切字的根本。字母是依人类的发音而成立的。最初是喉音──「阿」,再经颚、颊、舌、齿、唇,而有种种语音。可说一切语音,一切字母,是依「阿」为根源的,是从「阿」而分流出来的。喉音的「阿」,还没有什么意义;什么意义也不是,所以被看作否定的──「无」、「不」。般若法门,认为一切但是假名施设,而假名是不能离开文字的。一切文字的本源──「阿」,象征着什么也不是,超越文字的绝对──「无生」、「无二」、「无相」、「空」。一切文字名句,都不离「阿」,也就不离「无」、「不」。所以般若引用四十二字母,不但可以通晓一切文字,而重要在从一切文字,而通达超越名言的自证。如「荼」是热的意义,听到了「荼」,就了悟是「不热」的。这样,什么都趣向于「空」,不离于「如」。所以经上说:「善学四十二字已,能善说字法;善说字法已,善说无字法。」(《摩诃般若披罗蜜经》卷24,大正8,396b)

  ^6《佛说文殊师利净律经》属于文殊法门的经典,参见《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879 ~ p.880。

  ^7《法集要颂经》卷3(大正4,789a)。

  ^8参见 印顺法师着《中观今论》p.25~p.34。《性空学探源》p.17~p.21。

  ^9 《杂阿含经》卷3 (75经):「比丘!如来、应、等正觉,阿罗汉慧解脱,有何差别」?比丘白佛:「如来为法根,为法眼,为法依,唯愿世尊为诸比丘广说此义!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如来、应、等正觉,未曾闻法能自觉法,通达无上菩提;于未来世开觉声闻而为说法,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八道。比丘!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未得而得,未利而利,知道,分别道,说道,通道,复能成就诸声闻,教授教诫;如是说正顺欣乐善法,是名如来、罗汉差别」。(大正2,19 b28~c10);《相应部》(22)「蕴相应」(日译南传14,p.102~p.103);又《杂阿含经》卷26 (684经)(大正2,186 c2~187b5)。

  ^10 《杂阿含经》卷21(567经)(大正2,149c~150a);《相应部》(41)「质多相应」(日译南传15,p.451~p.453);参见《空之探究》第一章第三节〈空与心解脱〉p.21。

  ^11

  (1)《杂阿含经》卷14 (347经)(大正2,97 b11~12);《相应部》(12)「因缘相应」(日译南传13,p.180)。

  (2) 印顺法师《成佛之道》(增注本)p.224~p.225:

  A、法住智:法住智是对于因果缘起的决定智。这虽然是缘起如幻的俗数法,但却是正见得道所必备的知见。(如不能了解缘起的世俗相对性,假名安立性,而只是信解善恶,业报,三世等,就是世间正见,不名为智。)

  B、涅槃智:如依此而观缘起法的从缘而生,依缘而灭,是尽相,坏相,离相,灭相,名涅槃智。这是从缘起的无常观中,观一切法如石火电光,纔生即灭;生无所来,灭无所至,而契入法性寂灭。这就是:『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A)法住智——知流转——知因果的必然性——知生灭———知有为世俗。

  (B)涅槃智——知还灭——知因果的空寂性——知不生灭——知无为胜义。

  (3)《空之探究》p.221~p.222:

  须深出家不久,听见有些比丘们说:「生死已尽,……自知不受后有」,却不得禅定,是慧解脱阿罗汉。须深听了,非常疑惑。佛告诉他:「彼先知法住,后知涅槃」。慧解脱阿罗汉,没有深定,所以没有见法涅槃的体验,但正确而深刻的知道:「有无明故有行,不离无明而有行」;「无无明故无行,不离无明灭而行灭」(余支例此)。这是正见依缘起灭的确定性──法住智,而能得无明灭故行灭,……生灭故老死灭的果证。

  (4)参见《大毗婆沙论》卷110,大正27,572a27~b29。

  法住智 涅槃智

  1 知集智 知灭智

  2 知苦、集智 知灭、道智

  3 知苦、集、道智 知灭智

  4 知流转智 知还灭智

  5 知缘起智 知缘起灭智

  6 知生死智 知生死灭智

  7 近分地智 根本地智

  (5)参见《大智度论》卷23,大正25,233c1~5;《大智度论》卷28,大正25,266b13~17。

  (6)参见《瑜伽师地论》卷87,大正30,787b4~11;《瑜伽师地论》卷94,大正30,835c19~836a8。

  ^12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283:「有灭涅槃」:「有」是生死,生死的止息灭尽是涅槃。

  ^13

  (1)《杂阿含经》卷14 (351经):

  尔时、尊者殊胜语尊者那罗:「有异信乃至异忍,得自觉知见生,所谓有灭则寂灭、涅槃」。时尊者那罗问尊者殊胜言:「有异信乃至异忍,得自觉知见生,所谓有灭则寂灭、涅槃者,汝今便是漏尽阿罗汉耶」?尊者殊胜言:「我说有灭则寂灭、涅槃,而非漏尽阿罗汉也。」………时有行人,热渴所逼,绕井求觅,无绳、无罐,谛观井水,如实知见而不触身。如是我说有灭则寂灭、涅槃,而自不得漏尽阿罗汉。(大正2,98c19~99a2)

  (2)《相应部》(12)「因缘相应」(日译南传13,p.170~p.171)。

  (3)《瑜伽师地论》卷94:「诸学见迹,虽于有灭寂静涅槃,不随他。信内圣慧眼,自能观见,然犹未能以身触证。譬如有人热渴所逼,驰诣深井,虽以肉眼现见井中离诸尘秽清冷美水,并给水器,而于此水身未触证,如是有学虽圣慧眼现见所求后烦恼断,最极寂静,而于此断身未触证。」(大正30,837b5~11)。

  ^14 僧佑《出三藏记集》卷11:「[诃梨跋摩]其师既器而非凡,即训以名典,迦旃延所造大阿毗昙,乃有数千偈,而授之曰:此论盖是众经之统例,三藏之要目也,若能专精寻究则悟道不远。于是跋摩敬承钻习,功不逾月,皆精其文义,乃慨焉而叹曰:吾闻佛旨虚寂,非名相所议神澄妙绝,罕常情攸测,故为先达之所遵崇,我亦注心归仰。如今之所禀,唯见浮繁妨情,支离害志,纷纭名相,竟无妙异。」(大正55,78c3-18)

  ^15参见《空之探究》第二章第十节〈大众部系与法空〉p.128~p.132。

  ^16 《大智度论》卷1:「佛法中方广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灭、空无所有,譬如兔角龟毛常无,如是等一切论议师辈,自守其法不受余法,此是实余者妄语。」(大正25,61a28~b2)。

  ^17《入中论》卷2(汉藏教理院刊本p.31)。

  ^18 天亲菩萨造《佛性论》卷1:「若依分别部说:一切凡圣众生,并以空为其本,所以凡圣众生,皆从空出故。」(大正31,787c5~7)。

  ^19 日本澄禅着《三论玄义检幽集》卷5:「真谛云:此部执世出世法悉是假名,故言一切法无有实体;同是一名,名即是说,故言一说部」。(大正70,495b29~c1)。

  ^20《论事》(日译南传57,p.367)。

  ^21

  (1)《论事》(日译南传58,p.225)。

  (2) 印顺法师《性空学探源》p.220 ~ p.221:

  正性离生,古译即为正性决定。这,有部说是在见道,离惑得无生时的境界。但大众分别说系乃至现在锡兰的铜鍱学者,都不说它是见道的境界,而移置在前面,与三乘共十地的性地意义相近,有似于四加行中的顶位。龙树《智论》就讨论到顶、决定、无生三名是同是异的问题,论中自有解说;不过依此可见正性离生是有着前后的诤论,不必尽如有部所说在见道位。《异部宗轮论》说菩萨「得决定道不退」的决定道,也就是这个。法住,也是修行过程中的一个位次,经说「得法住智」;《成实论》说,以闻思慧见诸法的必然理则,叫法住位。从此以后,实际修习禅定,就是决定道。法住道与决定道,二者都是在见道以前的事。有部以见道分凡圣,见道以前都是凡夫;大众分别说系及成实论师等不然,见道后得初果,固然是圣人,见道以前,从闻思修慧得见法住理性,已经不是凡夫,也可以说是无漏的,即初果向的圣者(他们把初果向的时间拉长,不像有部的局在十五心)。所以见法住智得决定道,虽不是见道以后的圣者,但已超过了凡夫,已获证到一种不可更动不可转变不再退堕的无为常住性,这就是法住无为与决定无为。

  ^22《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7(大正8,568c20~21)。

  ^23《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卷2(大正14,418c8)。

  ^24参见印顺法师着《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245~p.268;《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377 ~ p.378。

  ^25《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153(大正27,780a19~21)。

  ^26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8:「佛告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具足观空先作是愿,我今不应空法作证,我今学时,非是证时。菩萨摩诃萨不专摄心系在缘中,以是故,菩萨摩诃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不退,亦不取漏尽证。」(大正8,350a19-24);《大智度论》卷36:「今是观时,非是证时。」(大正25,323a8);《大智度论》卷76 (大正25,592a-594c)。

  ^27参见 印顺法师着《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647~p.664。

  ^28《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4(大正8,554a22~23)。

  ^29《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2(大正8,542 c17~19)。

  ^30《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4(大正8,553c24~25)。

  ^31参见 印顺法师着《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658~p.661。

  ^32《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1(大正8,538c23~25)。

  ^33《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1(大正8,372a7~10)。

精彩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