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之探究 第三章 第八节 空与一切法

  第三章_《般若经》──甚深之一切法空

  第八节 空与一切法 (p.188~p.194)

  一、空与一切法之关系(p.188~p.189)

  空与一切法之关系,如《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1(大正8,538b12-20)说: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萨如是学为学何法?

  佛告舍利弗:菩萨如是学于法无所学。何以故?舍利弗!是诸法不尔如凡夫所着。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今云何有?

  佛言:如无所有如是有;如是诸法无所有(凡夫不知),故名无明。凡夫分别无明、贪着无明,堕于二边不知不见,于无法中忆想分别、贪著名色。因贪着故,于无所有法不知、不见、不出、不信、不住,是故堕在凡夫贪着数中。1

  如凡夫所知的,以为如何如何的一切法,都是有所取着的;一切法的实相,并不如凡夫所着的那样。

  舍利弗问佛:那末一切法是怎样的呢?

  佛说:一切是无所有而有的,凡夫不知道,以为是一般所知那样的,所以说是无明。无明是众生的根本迷惑,也就是生死流转的根源。

  这一问答,表示了二方面:

  一、众生以为如是如是有的,是迷执的生死。

  二、圣者知一切无所有,是解脱

  这就符合早期的二谛说,如《中论》「青目释」说:

  世俗谛者,一切法性空,而世间颠倒故生虚妄法,于世间是实。

  诸贤圣真知颠倒性故,知一切法皆空无生,于圣人是第一义谛,名为实。2

  二谛说,到「中本般若」的「后分」,大大的应用起来。依《般若经》说:

  第一义谛──胜义谛是没有任何差别可说的。

  为了方便说法,不能不说二(相对的),不立二就一切无可说了。3

  所以有名相安立的一切法,及不落名相的胜义。

  二、胜义的异名(p. 189)

  (一)胜义,「下本般若」多依真如(tathatā)立论,也有名为法性(dharmatā)的,如说:「法性唯一,无二无三;是性亦非性、非作」4。

  「中本般若」的「前分」,「后分」,多称为法界(dharma-dhātu)、实际(bhūtakoṭi),也有称为法住性的。

  (二)在「真如」的十二异名5中,空与无相没有计算在内,但也一再说到无相,如说:「是一切法皆不合不散,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6。

  空也被称为空相,如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7。

  三、一切法皆空(p.189~p.193)

  一切法皆空 ── 一切法与空,应怎样的去如实信解?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分」)卷403(大正7,14a7~26)说:

  〔标宗〕

  舍利子!诸色空,彼非色;诸受、想、行、识空,彼非受、想、行、识。

  〔明义〕

  何以故?舍利子!诸色空,彼非变碍相;诸受空,彼非领纳相;诸想空,彼非取像相;诸行空,彼非造作相;诸识空,彼非了别相。何以故?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不异空,空不异受、想、行、识,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

  〔结成〕(结论)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染不净,不增不减;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

  如是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处,无耳、鼻、舌、身、意处;无色处、无声、香、味、触、法处;无眼界、色界、眼识界,无耳界、声界、耳识界,无鼻界、香界、鼻识界,无舌界、味界、舌识界,无身界、触界、身识界,无意界、法界、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灭,乃至无老死愁叹苦忧恼,亦无老死愁叹苦忧恼灭;无苦圣谛、无集、灭、道圣谛;无得、无现观;无预流、无预流果,无一来、无一来果,无不还、无不还果,无阿罗汉、无阿罗汉果,无独觉、无独觉菩提,无菩萨、无菩萨行;无正等觉、无正等觉菩提。

  这就是一般最熟悉的:(如《心经》所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的教说。这一教说,「中本般若」一再的说到8,而上面所引的,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9最接近,所以引述这段文来解说。

  这段文字,明色、受、想、行、识──五蕴空,然后依空明一切法不可得。五蕴,主要是每人(一切众生)的身心自体,广义是包含了器世间的山河大地、草木丛林,可说是一切现象界的分类──五类聚。为了文字的简约,且依色蕴来说。

  全文可分三节:标宗,明义,结论。

  【(一)标宗】

  「诸色空,彼非色」,是标宗。

  菩萨与般若波罗蜜相应,就是「空相应」。为了要阐明般若波罗蜜照见的空义,所以揭示了「诸色空,彼非色」的宗要。

  色是一般所说的物理现象(其他四蕴,是心理现象的分类)。一般所知的色法,是本性空的10;本性空的,也就是非色。这二句,或作:「是色非色空,是色空非色」11。这是说:色是非色的,所以色是空;色是空的,所以是非色。反复说明,而意义还是相同的。

  【(二)明义】

  「何以故」下,是明义。

  1、诸色空,彼非变碍相

  为什么「色空非色」呢?「诸色空,彼非变碍相」,约自相空说。

  为什么知道有这样那样的法?

  「以相故知」,相是一一法的特征,以不同的相,知不同的法。如「变碍」是色相:「变」是变异;「碍」是物质占有一定的空间,有此就不能有彼。如部派佛教者说:色,分析到最微细的物质点,名为极微,极微是不可析、不可入的,与古代的原子说相同,不可入就是「碍」。

  一般所说的变异与质碍相,大乘法是加以否定的12。没有变碍的决定相,那怎么说是色呢?所以,没有变碍相──相空,也就是空非色了。

  2、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何以故?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13,是进一层的解明空义。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或作「色不离空,空不离色」14。

  空是涅槃的异名,〔外人〕或以为「空与色是相对的,涅槃空是离色、灭色而后空的」。所以〔经〕进一步说:上文的「色空非色」,是本性空。色如幻如化,没有决定性的相,色相空,所以说「非色」。

  没有决定性的相,宛然似有,当体即空;色与空不是离异的,而是即色明空的。即色是空,就是色的本性空。

  般若大乘的特色,是一切法本空,本性清净,也就是世间(五蕴,生死)即涅槃。如《大智度论》,举《般若经》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而引《中论》颂说:「涅槃不异世间,世间不异涅槃,涅槃际、世间际,一际无有异故」15。这就是「色空彼非色」的进一步说明。

  【(三)结成】

  「是诸法空相」以下,是结成。

  1、诸法空相

  般若法门,从信解一切法空,经柔顺忍而无生法忍16,得到与涅槃同一内容的深悟(不过通达而不证入)。般若是圣道的实践,不是深玄的理论,所以般若相应,只是一切法本性空的观照,目的是空(性)相的体悟。所以先标「色空非色」(等),再从色(等)相空而明即色是空,然后结归正宗,而表示一切法空相。

  空(性)相,是超越名、相、分别,不落对待,实是不可说的。如《摩诃般若经》说:「一切法不可说,一切法不可说相即是空,是空不可说」17。所以名为空相,也只是佛以方便假说而已。

  经上提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及非未来等三世,以表示空相。

  2、不生不灭

  生是生起,是有;灭是灭去,是无,约法体的存在与不存在说。但空相,不可说是有是无;非先无而后有,也非先有而又后无的;不生不灭,表示了超越有无、生灭的相对性。

  3、不垢不净

  垢是杂染,净是清净,约法的性质说。空相,本无所谓杂染与清净的。经上或称为清净,也是佛的方便说,如《大智度论》说:「毕竟空即是毕竟清净,以人畏空,故言清净」18。依方便说,空性也是在缠而不染,出缠而非新得清净的。所以不垢不净,超越了染净的相对性。

  4、不增不减增是增多,减是减少,约法的数量说。空性无数无量,所以不增不减,超越了增减的相对性。

  5、非未来,非过去,非现在

  空性是超越时间相的,所以说「非未来,非过去,非现在」。

  6、无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谛、十二缘起

  「是空不可说」,说空相不生不灭等,还是依超越世俗所作的方便说。空(性)相是这样的,所以接着说:「是空(相)中无色」等五蕴,无十二处,无十八界,无四谛,无十二缘起。

  7、无得、无现观;无三乘圣者,无圣果

  「无得无现观」,就是《心经》所说的「无智亦无得」;现观是现证智。没有智,没有得,所以「无预流,无预流果;……无阿罗汉,无阿罗汉果」──没有声闻乘的四果圣者,及所得的四沙门果。无独觉圣者,无证得的独觉菩提;无菩萨(人),无菩萨行;无正等觉(者),无正等觉菩提。三乘人、法,空性中是不可得的。

  这一段文字,与《心经》的主体部分,完全一样,只是《心经》要简略些。如「照见五蕴皆空」,到「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与「诸色(等)空,彼非色」,到「空即是受、想、行、识」相当。既然「无智无得」,有智有得的三乘圣者与圣法,当然也不可得而不妨简略了。

  四、般若道的实践(p.193)

  般若道的实践,是依一切法而观为一切皆空,不离一切而超越一切。如实的体悟,如《大智度论》说:「般若波罗蜜能灭诸邪见、烦恼、戏论,将至毕竟空中」19。

  唯识宗虽解说不同20,而般若真见道21时,也是没有任何相可见可得的。

  菩萨依一切法而深观一切法空,到如实通达时,「一如无二无别」22,「譬如种种色身,到须弥山王边,皆同一色」23。《般若经》所说的「空中无色,……无等正觉等正觉菩提」,正是这一意义。

  附录、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730 ~ p.732

  【第十章、般若波罗蜜法门,第二节、般若法义略论,第二项、〈空性〉】

  一切法本性是空的,一切法与空的关系,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说:

  「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离色亦无空,离受、想、行、识亦无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诸法实性,无生无灭,无垢无净故」。(《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大正8,221b29-c5)

  「色空中无有色,受、想、行、识空中无有(受、想、行)识。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舍利弗!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如是。舍利弗!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佛亦无佛道」。(《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大正8,223a10-24)

  这二段经文,大同小异,《般若经》是从观五阴(蕴)──色、受、想、行、识起,次第广观一切法的。

  以「色」为例,「空」中是没有色的。如色是恼坏相(或作「变碍相」),色空所以没有恼患相。色与空的关系,被说为「不异」(不离)、「即是」。色不是离空的,空也不离色;进一层说,色就是空,空也就是色。一般解说为「即色即空」的圆融论,其实这是为了说明色与空的关系,从色空而悟入「空相」(「空性」、「实性」)。「空相」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所以「空相」中是没有色,甚至佛与佛道也不可得。

  「唐译二分本」作:「色自性空,不由空故,色空非色。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分)卷402,大正7,11c)。

  「色自性空,不由空故」,是「本性空」,不是因为空的观察而成为空的。「色空非色」,是般若的要义所在。色是空的,色空就不是色,与「色无受则非色」;「色无生即非色」(《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1,大正8,537c;539b)的意义一样。所以经文的意义是:色是性空的,「空」不是离色以外别有空,而是色的当体是空;空是色的本性,所以「空」是不离色而即色的。从一般分别了知的色等法,悟入色等本性空,「空」是没有色等虚妄相的;一切法空相,无二无别,无着无碍。般若是引入绝对无戏论的自证,不是玄学式的圆融论。

  「色即是空,色空非色」,以这两句为例来说,「色」是一切法,「空」与「无相、无作、无生、远离、寂灭」等,都是表显涅槃的。然佛的自证内容,是不能以名字来说,以心心所来了知的。为了化度众生,不能不说,说了就落于世俗相对的「二」法,如对生死说涅槃,对有为说无为,对虚妄说真实,对有所得说无所得。佛是这样说的,佛弟子也这样的传诵结集下来,为后代法相分别所依据。然佛的自证内容,也就是要弟子证得的,不是言说那样的(「二」)。

  般若法门着眼于自证,指出佛所说的,一切但是名字的方便施设(假)。立二谛来说明,「世谛故说,非最第一义,最第一义过一切语言论议音声」(《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6,大正8,413c);二谛表示了佛说法的方便──古人称为「教二谛」。从文字言说来说,「色」与「空」都是名字,都是「二」。

  但佛说「空」,是从色(自)相不可得,而引向超越名相的,所以「空亦不可得」(《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6,大正8,407c)。「远离有为性相,令得无为性相,无为性相即是空。……菩萨远离一切法相,用是空故一切法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6,大正8,415c)。「空」是表示超脱名相的,所以没有空相,离一切法相(想)的。如取空相,就落于对待的「二」,不合佛说的意趣了。从色相不可得而说色空,空不是与色相对的(也不是与色相融的),而是「色空非色」而无二无别的。

  经中一再指明,从相对而引向不二的平等,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说:

  「是有为性、无为性,是二法不合不散,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佛亦以世谛故说,非以第一义。……是诸有为法、无为法平等相,即是第一义」。(《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6,大正8,415b)

  「诸有二者,是有所得;无有二者,是无所得。……不从有所得中无所得,不从无所得中无所得。须菩提!有所得无所得平等,是名无所得」。(《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1,大正8,373c-374a)

  从相对而引向超越绝对,离名相分别而自证,就是「无二」、「平等」、「一相」,这是不可施设而但可自证的(其实,自证──能证、所证、证者,也是不可施设的)。这就是佛说「涅槃」、「菩提」、「无为」、「空」的意义,所以说:「是名第一义,亦名性空,亦名诸佛道」;「毕竟空即是涅槃」(《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5,大正8,403a;401b)。以种种方便,勘破「但名无实」,「虚妄忆想」,而契入绝对超越的境地,是《般若经》义,也是「空」的意义所在。

  注解

  ^1

  (1)参见《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3(大正8,238c19-239a14)。

  (2)《大智度论》卷43(大正25,375a2-28):

  舍利弗问佛:菩萨能如是行毕竟真净道,为学何法?为得何法?

  佛答:能如是学,为无所学,无所得。

  问曰:菩萨用是毕竟空,学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云何言无法可学?

  答曰:此中佛自说:诸法不如凡人所着。凡夫人心有无明、邪见等结使,所闻、所见、所知,皆异法相;乃至闻佛说法,于圣道中、果报中皆着,污染于道。

  舍利弗白佛言:若凡夫人所见,皆是不实,今是诸法云何有?

  佛言:诸法无所有;凡夫人于无所有处,亦以为有。所以者何?是凡夫人离无明、邪见不能有所观,以是故说着无所有故,名为无明;譬如空拳以诳小儿,小儿着故,谓以为有。舍利弗问佛:何等法无所有,着故名无明?

  佛答:色乃至十八不共法,是中无明爱故,忆想分别,是明、是无明,堕有边、无边,失智慧明。失智慧明故,不见、不知色毕竟空无所有相,自生忆想分别而着,乃至识众、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或闻善法,所谓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世间法,忆想分别着圣法亦如是。以是故,名堕凡夫数,如小儿,为人轻笑。如人以指示月,愚者但看指,不看月;智者轻笑言:汝何不得示者意!指为知月因缘,而更看指不知月。诸佛贤圣为凡夫人说法,而凡夫着音声语言,不取圣人意,不得实义;不得实义故,还于实中生着。

  ^2《中论》「青目释」卷4〈如来品第22〉(大正30,32c20~23)。

  ^3《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2(大正8,378c9-18):

  佛言:「菩萨摩诃萨,以世谛故,示众生若有、若无,非以第一义。」「世尊!世谛、第一义谛有异耶?」「须菩提!世谛、第一义谛无异也。何以故?世谛如,即是第一义谛如。以众生不知、不见是如故,菩萨摩诃萨以世谛示,若有、若无。复次,须菩提!众生于五受阴中,有着相故,不知无所有,为是众生故,示若有、若无;令知清净无所有。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当作是行般若波罗蜜!」

  ^4《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4(大正8,552a20~21)。另参见《放光般若经》卷9(大正8,65b15-28)。

  ^5

  (1)《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3(大正5,13b28~c1):

  若菩萨摩诃萨,欲通达一切法,1)真如、2)法界、3)法性、4)不虚妄性、5)不变异性、6)平等性、7)离生性、8)法定、9)法住、10)实际、10)虚空界、12)不思议界,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2)《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4(大正5,19b4~6):

  我当安住1)真如、2)法界、3)法性、4)不虚妄性、5)不变异性、6)平等性、7)离生性、8)法定、9)法住、10)实际、10)虚空界、12)不思议界。

  ^6《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2(大正8,382a6~7)。

  ^7《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大正8,223a15~16)。

  ^8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大正8,221c~223a);又卷3(大正8,235a~237b);又卷4(大正8,240b);参阅卷24(色等与法性[界]对论)(大正8,400a);卷25(色等与「本」性空对论)(大正8,403b)。

  ^9玄奘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正8,848c4-23):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10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730 ~ p.731:

  「唐译二分本」作:「色自性空,不由空故,色空非色。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分)卷402,大正7,11c)。「色自性空,不由空故」,是「本性空」,不是因为空的观察而成为空的。

  ^11《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分」)卷409(大正7,47a28~29)

  ^12

  (1)《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443(大正7,231c8-9):

  一切法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谓变碍是色相,如来如实觉为无相。

  (2) 圣天菩萨本,护法菩萨释《大乘广百论释论》卷1(大正30,191a15-22):

  颂曰:微若有东方,必有东方分,极微若有分,如何是极微?

  论曰:是诸极微既有质碍,日轮纔举舒光触时,东西两边光影各现。逐日光移,随光影转,承光发影,处既不同,故知极微定有方分。既有方分,便失极微,如是极微即可分析,应如粗物非实非常,违汝论宗极微无方分、常住、实有、造世间万物。

  ^13

  (1) 印顺法师《般若经讲记》p.179 ~ p.183:

  不异即不离义,无差别义。色离于空,色即不成;空离于色,空亦不显。色空、空色二不相离,故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有人听了,以为空是没有,色是有,今虽说二不相离而实是各别的,空仍是空,色仍是色。为除此种计执,所以佛接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表示空色二不相离,而且相即。

  佛法作如是说,有其特殊意义。印度的一分学者,以为「涅槃与生死,烦恼与菩提,是不相同的两回事,离了生死才能证得涅槃,离了烦恼才能获得菩提。生死和烦恼是世间杂染法,涅槃、菩提是出世清净法,染净不同,何得相即?」……一分学者依佛所说去持戒修定净除烦恼,体验得「超越」现象的,以此为涅槃。于是,以为世间和涅槃,是不同性质的。在修行的时候,对于世间法,也总是远离它,放身山林中去,不肯入世作度生的事业。这种偏于自了的超越境,是不究竟的,所以被斥为沉空滞寂者。

  真正的涅槃空寂,是要在宇宙万有中,不离宇宙万有而即是宇宙万有的。……即于世间利生事业中去体验真理,净化自己。古德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觉悟即在世间法而了达出世法,由此大乘能入世度生,悲智双运。有所得的小乘,体验到偏于「超越」的,于是必然地走入厌离世间的道路。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讲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时,即以《中论》生死涅槃无别去解说。……

  从理论上说,色(一切法也如此)是因果法,凡是依于因缘条件而有的,就必归于空。如把因果法看成是有实自性的,即不成其为因果了。因法的自性实有,即应法法本来如是,不应再藉因缘而后生起;若必仗因缘而能生起,那法的自性必不可得。由此,一切果法都是从因缘生,从因缘生,果法体性即不可得,不可得即是空,故佛说一切法毕竟空。

  反之,果法从因缘有,果法的作用形态又不即是因缘,可从因缘条件有,虽有而非实有,故佛说一切法缘起有。可知色与空,是一事的不同说明: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常人于此不了解,以为空是没有,不能现起一切有。不知诸法若是不空,不空应自性有,即一切法不能生。这样,有应永远是有,无应永远是无。但诸法并不如此,有可以变而为无,无的也可由因缘而现为有,一切法的生灭与有无,都由于无自性毕竟空而得成立。

  性空──无不变性、无独立性、无实在性,所以一切可现为有,故龙树菩萨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本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说明此空色不相碍而相成的道理。……空是一切法普遍而根本的真理,大至宇宙,小至微尘,无不如此,即无不是缘起无自性的。能在一法达法性空,即能于一切法上通达了。

  (2)参见印顺法师《佛法是救世之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p.189~p.208。

  ^14《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3(大正8,237b20);《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分」)卷409(大正7,50c2)。

  ^15

  (1)《中论》卷4〈观涅槃品第25〉:

  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大正30,36a4-5)

  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大正30,36a10-11)

  (2)《大智度论》卷19(大正25,197c29~198a9):

  声闻辟支佛法中,不说世间即是涅槃。何以故?智慧不深入诸法故。菩萨法中说世间即是涅槃,智慧深入诸法故。如佛告须菩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空即是涅槃,涅槃即是空。」《中论》中亦说:「涅槃不异世间,世间不异涅槃,涅槃际世间际,一际无有异故。」菩萨摩诃萨得是实相,故不厌世间、不乐涅槃。

  ^16

  (1)《大智度论》卷86〈释遍学品第74〉,大正25,662b26~29:

  菩萨先住柔顺忍中,学无生、无灭,亦非无生、非无灭;离有见、无见、有无见、非有非无见等,灭诸戏论,得无生忍。

  (2)《大智度论》卷74〈释转不转品第56之余〉,大正25,580a24~b1:

  是未得阿鞞跋致者有二种:一者、信少疑多;二者、疑少信多。疑多信少者,于读诵经人小胜信多疑少者。若得禅定即时得柔顺忍,未断法爱故,或生着心、或还退没。是人若常修习此柔顺忍,柔顺忍增长故断法爱,得无生忍入菩萨位。

  (3) 印顺法师.《印度佛教思想史》p.85:

  般若的体悟法性,名为得无生法忍;知一切法实相而不证(证入,就成为声闻的阿罗汉了),登阿鞞跋致位──不退转。以前,名柔顺忍。

  ^17《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7(大正8,345c11~12)。

  ^18《大智度论》卷63(大正25,508c6~7)。

  ^19《大智度论》卷71(大正25,556b26~27):

  般若波罗蜜能灭诸邪见、烦恼、戏论,将至毕竟空中;方便将出毕竟空。

  ^20印顺法师.《如来藏之研究》p.90:

  「般若法门」在开展中,渐演化为不同的二流:一、在现证时,一切戏论、一切幻相都不现前,如清辨引《般若经》说:「慧眼都无所见」。这是「般若法门」的本义,如瑜伽师不许圆成实性是空,而在根本智证真如──真见道中,也还是一切依他幻相泯灭不现前的。二、西藏传说有二宗,在于现境断绝戏论的「极无所住」(如上所说)外,还有现起与空寂无碍的「理成如幻」)。这二宗,在中国佛学中,就是证真空与中道了。

  ^21

  (1)印顺法师.《辨法法性论讲记》(《华雨集第一册》p.261~p.262):

  在修行的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中,经资粮位到加行位,修到世第一法,下一剎那,真正的智慧现前了,正见现前,名为见道。见道有二:一为真见道;二为相见道。

  正见是真见道,如《般若经》说:『慧眼于一切法都无所见』。真正的般若现前,一切的法都不现前。这就是毕竟空性,或名真如,或名法性。无能取、所取,无能诠、所诠,平等平等。……

  菩萨在定中真见道,一切法都不可得,从真见道出定后,从般若起方便,或名后得智。……通达空性是什么样的,在后得智中,以世间语言、思想表达出来。法性是这样那样,其实这已不是真实的,因为有相可得,所以名相见道。

  真见道时,般若是无相的,没有一切相,空相也没有。当时是一切相不可得,唯识家如此说,中观家也如此说。真见道证得真如,真如就是法性。没有虚妄的,名「真」;这虚妄的有能取、所取的对立,能诠、所诠的差别,触证得无二无别的,所以名为「如」。

  (2)印顺法师.《宝积经讲记》p.102:

  《般若经》说:『慧眼于一切法都无所见』,这就是真见道的现证,「是名中道诸法实观」。本经(《宝积经》)的中道实观,重于此(与《般若经》同)。现证以后,起方便智;五地以上,才得真俗并观的中道,那是进一步的中道了。

  (3)《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分)卷404(大正7,21c7-16):

  菩萨摩诃萨慧眼,不见有法若有为、若无为,若有漏、若无漏,若世间、若出世间,……。是菩萨摩诃萨慧眼,不见有法是可见、是可闻、是可觉、是可识。

  ^22《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6(大正8,334c20~25):

  是深般若波罗蜜中如是说:「色即是萨婆若,萨婆若即是色;乃至一切种智即是萨婆若,萨婆若即是一切种智;色如相、萨婆若如相,是一如无二无别;乃至一切种智如相、萨婆若如相,一如无二无别。」

  ^23《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1(大正8,369c4~5)。

精彩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