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解脱之善因 八关斋戒 十四
出世解脱之善因
锁口不说实话.是为妄语
《佛说太子慕魄经》中,慕魄太子出生后便有宿命通,因畏惧过去世因一言而造地狱苦,所以今世为人,决定锁口,宁愿装做聋痴哑人,长到十三岁时,都不说话,最后被父王认为不祥之人,筑坑造地室将他关禁,太子为怕累人作恶业,惟有恢复语言,示现威仪,并为父亲说法。
为防口业而不说话都不是止恶的好办法,治本之法是制心为上,不起恶念,自然口业不生。若果以疑惑妄心猜测事实真相,再加毁谤,是罪加一等。
妄语公案
《杂宝藏经》卷三载,提婆达多有弟子名仇伽离(有译为俱伽离),因为嫉妒缘故,常寻找舍利弗目犍连的过失。一天,二人结夏安居完毕后,游行诸国,天下大雨,只好到瓦窑借宿。舍利弗与目犍连虽已证得阿罗汉,但都是声闻人,声闻人不入定时,与凡夫无异,不能预生知见。在瓦窑中,已有一牧牛女在里面居住,这牧牛女见二人容端貌正,心生爱惑,夜梦失不净。早晨取水洗澡时,给仇伽离偶然经过看见,仇伽离善于形相,知道此女曾与人交会,但却不知是在梦里。时舍利弗与目犍连从屋中出来,仇伽离因对二人早怀妒恨,今遇此机缘,便到处散播二人与牧牛女行不净,到祇园精舍亦说如是的毁谤妄语,其它比丘劝谏他三次莫谤尊者,仇伽离非但不听,瞋嫉更盛,加倍毁訾。有一长者,名婆伽,曾得舍利弗及目犍连尊者为他说法,得阿那含果,命终生梵天,名婆伽梵。这时,婆伽梵为此事由天上来到仇伽离房前,扣门而说:「仇伽离,仇伽离,舍利弗及目犍连心净柔软,莫说毁谤二人话,令长夜受苦。」仇伽离问:「你是何人?」婆伽梵答:「我是梵天王。」仇伽离再问:「佛说你得阿那含道,阿那含名为不还,你来此干甚么?如此看来,佛说假话了。」婆伽梵言:「佛并无说假话,是你错解佛意。不还者,是不还欲界受生的意思。我再劝告你,别再说二位尊者之坏话,免造口业,令己受苦。」说完便即还天上。
尔时仇伽离亦到佛所,头面礼佛足,并说舍利弗及目犍连淫牛女之事。佛对仇伽离说:「舍利弗、目犍连心净柔软,你莫毁谤他们,造无量罪苦。」仇伽离白佛言:「我于佛语不敢不信,但我亲眼所见,知他们二人实行不净。」佛如是三呵,仇伽离亦三不受,并从坐起而去,回到房中,即全身生疮,开始时如芥子,渐渐大如豆,转大如瓜,如大火烧一样,痛苦难忍,于是跳进冷水池里,冷池即变大沸热,疱疮浸水即溃烂,仇伽离痛苦难堪,叫唤嗥哭,当晚死去,堕青莲华地狱。为了此事,佛陀齐集众僧,对大家开示说:「舍利弗及目犍连为甚么遭受重谤呢?过去世时,二人曾为凡夫,见辟支佛在瓦窑中出来,有一牧牛女跟在后面,二人即出言毁谤,说比丘与牛女交通。因这口业缘故,堕三恶道中,受无量苦。如今虽然证得圣位,但因先缘未尽,所以受此诽谤报。此亦是声闻人不发愿为众生作大善知识,否则二人现神通即可止谤,仇伽离便不用堕地狱受苦。如拘留孙佛时,有一仙人,名曰定光,与五百仙人住山林草窟中,有一妇人偶然经过,适值天降寒雨,妇人无处可避,到定光仙人的住所,借宿一宵。第二天,妇人从仙人住处出来时,被诸仙发觉,诸仙念言,定光仙与此女定作了不净行。定光知道他们心念后,恐怕他们出言诽谤而堕地狱,即升虚空,高七多罗树,作十八种变。诸仙见后,即自责言:『定光身能离地四指,升虚空中,有大神变,怎会有淫欲思想?我等实不应诽谤清净人。』五百仙人,即五体投地,曲躬忏悔,由此得免重罪。当时之定光仙人,即弥勒菩萨是,五百仙人者,是今时之五百长老比丘。」故佛常赞叹大乘菩萨行,利他才能自利。
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一般都说过谎话,所以老师、家长总喜欢讲「狼来了」的故事教育儿童,儿童渐长后,历史教科书亦必载录周幽王为宠褒姒,不惜以烽火戏诸侯而亡国之史实作教材,讲明妄语的祸害。
《大智度论》载,佛陀的儿子罗侯罗,在幼年时亦如其它小孩一样,贪玩及喜欢捉弄别人,不知慎口而说谎话。世尊在时,有人来访,罗侯罗总是诡言不在;若不在时,却诡言在。后来有人把这情形告诉佛陀,佛陀命罗侯罗拿澡盆取水与佛洗脚,洗足后,佛命罗侯罗将澡盆反转,然后注水其中,跟着佛问:「水入中否?」覆着的盆,水当然不能入,于是罗侯罗答言:「不入。」佛告罗侯罗:「无惭愧的人,妄语覆心,道法不入,如覆盆水不入的道理一样。」慈悲的佛陀教化众生时,常引用故事或比喻来说明事理,使弟子容易了解他的教法。佛续说:「妄语有十罪,何等为十?一口气臭。二善神远离,非人得便。三虽有实语,人不信受。四智人语议,常不参豫。五常被诽谤,丑恶之声,周闻天下。六人所不敬,虽有教敕,人不承用。七常多忧愁;八种诽谤业因缘。九身坏命终,当堕地狱。十若出为人,常被诽谤。如是种种不作,是为不妄语,名口善律仪。」
中国旧律法,欺君(妄语)是死罪,历史上以妄语陷害忠良者,不胜其数。
古人披肝沥胆,士为知己者死之豪情壮志今已难得再见,今人多是虚情假意,亲如父子夫妇都不肯讲真话,特别是金钱问题,彼此互不过问,各怀私己,政府为对治罪恶,更大力保护「私隐权」。渐渐地,大家不容易听到真话,人情变得越来越冷漠,妄语随日增加,是今人的悲哀,亦是三灾的缘由。
然,凡事一体两面,隐恶扬善、不损害他人或利益人的妄语,非但无罪且会增福。如《了凡四训》中,有台州应尚书为救人命,卖掉田地,假造书信,虽说了谎,但却救回烈女一命,挽回一段婚姻,是善意的妄语。
西方俗语有所谓「白色谎言」,即是为了现实需要而说谎,如推辞别人时说自己有约等,而我国亦有所谓好女两头瞒的善巧谎话,此类谎言不但不伤害彼此感情,并且缔造和谐,减少冲突。在政治及团体生活中若遇意见相左,「白色谎言」更是彼此的下台阶,能令人际关系跨前的善意谎言,则不必执着得妄语罪。
- 上一篇:出世解脱之善因 八关斋戒 十三
- 下一篇:出世解脱之善因 八关斋戒 十五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