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大乘论》笔录 第七章、三增上学
第七章、三增上学4
第一节、增上戒学3
第一项、出戒说处
「如是已说因果修差别,此中增上戒殊胜,云何可见?」
这是第七章,前面第六章说完了,现在说第七章,第七章印顺老法师的科叫作「三增上学」,第一节先说「增上戒学」,增上戒学里面第一科是「出戒说处」,这个戒是出于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说的。
「如是已说因果修差别」,前面这一大段文,其实这是说两大段,说彼入因果,这是一段,就是说的六波罗蜜;彼修差别,彼修差别就是十地,这两段都已经说过了。说过了呢,但是「此中增上戒殊胜,云何可见」,就在因果,彼入因果里面、彼修差别里面,这个增上戒殊胜云何可见?这个菩萨的这个戒,它是比小乘戒来得殊胜,在这个殊胜这一方面的相貌我们怎么能够看得明白呢?这样意思。这里面说这个戒就是说的菩萨戒,这个菩萨戒在十波罗蜜里面、六波罗蜜里面那个戒波罗蜜,就是指菩萨戒说的,就是菩萨戒。那么在十地里面呢,这个也还是有菩萨戒,十地是菩萨,菩萨一定是持戒的,第二地是戒波罗蜜成就了。那么这个戒在这里要重新的说明一下,要再说一下,是这样意思,其实前面已经是有了,但是需要再说一说。这个用意是什么呢?就是因为,在世亲释上看呢,就是要表示这三增上学是互相增上的,要表示这个意思。戒能增上定,定能增上慧,由慧得解脱,表明互相增上的意思,说这个意思,所以重新的要把它说出来,这是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呢,前面说这个六波罗蜜里面说戒,这个十地的位次里面说戒,只是没有明显的特别的介绍,所以又开出来三大段说这个戒定慧的殊胜的境界。
这个「增上戒」,这个「增上」这个字,这个王恩洋疏上他说到,这个「增上」是以顺益为胜因义,所以叫做增上。这个顺益,就是你修学圣道呢,它能随顺你修学圣道,使令你圣道能够增长,叫做顺益。益,是有一个增长的意思。随顺你修学圣道,能令你的圣道得增长,所以叫做顺益。为胜因呢,就是成为定的胜因,定又为慧的胜因,慧也为戒、也为定的胜因,互相为胜因,那么得解脱,是这样意思,所以叫做「增上」。
「如菩萨地正受菩萨律仪中说。」
这个菩萨戒是专有这样的经论介绍这个菩萨戒的,在什么地方呢?「如菩萨地」,就是《瑜伽师地论》,也名为《十七地论》,现在十七地里面有一个地叫做「菩萨地」,那菩萨地里面有一个〈戒波罗蜜多品〉,就是在那个「正受菩萨律仪中」那个戒波罗蜜多品里面说这个菩萨戒了,是说了很多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第二项、辨四殊胜6
甲、总标
「复次,应知略由四种殊胜故此殊胜:」
前面这第一项「出戒说处」,这里第二项「辨四殊胜」,说明这个菩萨戒是有四样是胜过声闻戒的。从这四方面来说,比声闻戒殊胜。「复次,应知略由四种殊胜」,简略地说,「由四种殊胜故此殊胜」,所以菩萨戒是殊胜于小乘戒的。哪四种呢?
「一、由差别殊胜,二、由共不共学处殊胜,三、由广大殊胜,四、由甚深殊胜。」
有这四种。这是标出来这四种殊胜,这以下解释,先解释这个差别殊胜。
乙、差别殊膀
「差别殊胜者,谓菩萨戒有三品别:」
就是有三类的不同,这个菩萨戒。
「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
有这三种不同。这个「律仪戒」,这个「律仪」怎么讲呢?这个「律」,就是能息灭恶法的这一方面,叫做「律」。就是此法能灭恶法,就是佛制定出来一条一条的,这个法律能使令你灭除恶法,所以叫做「律」。我们能够依教奉行,就名之为「仪」。合乎这个律的威仪,这叫「律仪」。这个「律仪戒」,譬如说是在家的佛教徒,有优婆塞戒、优婆夷戒、或者有八关斋戒,还有出家的沙弥戒、沙弥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每一位佛教徒各有各的戒,这都名为律仪戒。而菩萨戒呢,譬如说这个《梵网经》,或者是《瑜伽菩萨戒本》,这是菩萨的律仪戒,但是发了菩提心的时候呢,你这个在家居士戒、出家的戒都名为菩萨戒。你就是受五戒了,你若发了无上菩提心,你这五戒也就是菩萨戒。但是这个《梵网经》和《瑜伽菩萨戒本》,这是为菩萨所制定的学习佛法的一种律仪戒,当然通于七众,大家都可以受菩萨戒。
第二是「摄善法戒」,「摄善法戒」就是六波罗蜜,六波罗蜜多,或者说十波罗蜜,这就是「摄善法戒」。你能这样学习呢,你就能成就、能积集无量无边的善法的功德。或者说这个「摄善法戒」这个「摄」字,你能学习这个六波罗蜜的话呢,你就能成就佛的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无量无边佛的功德,那叫做「摄善法」,这么解释也是好。
第三是「饶益有情戒」,前面这个「律仪戒」是自己不做一切有错误的事情,「摄善法戒」是做一切有功德的事情,这都是属于自己这一方面的,这个「饶益有情戒」就是利益一切众生了。分这么三方面,这个菩萨戒有这三种差别。而这个小乘佛教只有一个「律仪戒」,没有那个「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所以菩萨或是特别殊胜的。
「此中律仪戒,应知二戒建立义故;」
前面是标出来这个菩萨戒有三品别,这底下解释。「此中律仪戒,应知二戒建立义故」,应该知道它是「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的建立的依止处,依律仪戒才能建立摄善法戒、建立饶益有情戒,这样意思。这个意思是说,你本身能够远离一切罪过,三业清净,你才能够修学无量无边的善法,你才能够做很多很多的善法,那个善法才是清净的。如果你本身不持这个律仪戒,你做什么功德都不清净,所以叫做「建立义」。也就是以律仪戒为基础,才能够去栽培,才能去修行摄善法戒的。你有律仪戒的基础,你本身清净了,你才能去利益众生,众生才能容易接受你的教化的。不然的话,你自己不清净,你想饶益众生是很难的。所以是「此中律仪戒,应知二戒建立义故」。
「摄善法戒,应知修集一切佛法建立义故;」
这个「摄善法戒」怎么叫做「建立义」呢?这个「摄善法戒」是「修集一切佛法」,你这样修学、栽培,能积集无量无边的佛法;也就是十力、四无所畏的这一切佛的功德,就可以修成功了。佛的无量无边的功德是由自己修学六波罗蜜成就的,就是这样意思。这个「建立义故」,你修学这个善法呢,你才能建立一切佛法;在修集一切佛法上面建立的摄善法戒,是这样意思。
「饶益有情戒,应知成熟一切有情建立义故。」
这个「饶益有情戒」怎么讲呢?就是你要成熟一切有情,要发大悲心。前面两个「律仪戒」、「摄善法戒」是属于般若的智慧。你有般若的智慧了,再发大悲心去教化一切众生,使令一切众生善根成熟得解脱,这就名之为「饶益有情戒」,就在这上建立「饶益有情戒」。成熟一切有情的善根,来建立「饶益有情戒」的,是这样意思。这可以知道菩萨戒的确是比声闻戒是来得殊胜,声闻人他不去饶益有情,没有饶益有情戒。他也不去修十波罗蜜多这种成佛的法门,他没有发无上菩提心,所以也没有摄善法戒,也没有饶益有情戒。但是他要求得涅槃,他希望得涅槃,所以有一个摄律仪戒。
这是第一个差别殊胜,差别殊胜这个解释完了。这第二个呢,「共不共学处殊胜」。
丙、共不共学处殊胜
「共不共学处殊胜者,谓诸菩萨一切性罪不现行故,与声闻共;相似遮罪有现行故,与彼不共。」
这底下说这个共不共的殊胜。这个「学处」就指戒说,戒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这个清净的地方应该学习,不应该做的事情不可以做,这叫做「学处」。这个里面有共不共的不同,在这上面也显示出来菩萨戒的殊胜。「谓诸菩萨一切性罪不现行故」,这里面约这个性罪和遮罪,约这两种罪来辨别菩萨戒和声闻戒的不同。菩萨是「一切性罪不现行故」,这个「性罪」,你受戒也好,你不受戒也好,你若做这种事情就有罪,所以叫做「性罪」。就是它本身就是染污的,这种罪过的事情本身就是染污的,所以叫做「性罪」。这就指这个杀、盗、淫、妄这一切的事情,这些事情它本身的体性上就是罪过。「不现行故」,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是不做这种事情的,没有这种行为;在他的身口意上面不显现出来这种行为,没有这种行为的显现。「与声闻共」,这个「性罪不现行」和发出离心的声闻人是相同的,是共有的,是共通的。声闻人也是不做这种事情,那么菩萨也是不做,所以叫做「共」。
「相似遮罪有现行故,与被不共」,这个受菩萨戒的人,这个遮罪他有现行,这个和声闻人是不共的;声闻人也是不现行,但是菩萨是现行的。这个「相似」这个字,在别的翻译的本子上面,其他的翻译本子上面,是没有这个字的。那么这个玄奘法师他的译本上有这两个字,有个「相似」。印顺老法师就说是翻错了,说不应该有这个「相似」这两个字。那么没有这两个字的确容易讲一点,就是「遮罪有现行故,与彼不共」。这个「遮罪」怎么讲呢?这个「遮罪」,就这件事本身没有罪过,但是佛按照当时的情况,不应该做这种事情。你若做,对于你的修行还是有妨碍,或者会遭惹来人家的讥嫌,对于佛法在世问上的流行有妨碍,所以佛就制定这条戒,你不可做。你不可以做,如果你做,你做就有罪,是这样意思,这叫「遮罪」。这个「遮罪」里面呢,菩萨「有现行」,那么和声闻人不一样,「与彼不共」。那么这看出来,菩萨他是学习这个性戒,这个性罪决定不现行,遮罪有的时候是有现行的,这和声闻人不同。这底下就解释这个遮罪为什么有现行?
「于此学处,有声闻犯菩萨不犯,有菩萨犯声闻不犯。」
在这个遮罪上有这个不同,有这样的事情不同。「于此学处」,于此遮罪的学处上面。「有声闻犯」,没有发无上菩提心的,发出离心的声闻学者,他若做这件事他就犯戒了。譬如说去割草,有草要去割草,你受了比丘戒,你若去割草就是犯戒。但是菩萨不犯,菩萨去割草是可以,菩萨戒不犯。我们出家人也受了比丘戒,也受了菩萨戒;受了菩萨戒,我们无上菩提心如果时时地要发,时时地发无上菩提心,就是以菩萨戒为主,以菩萨戒为主。如果说是发了无上菩提心呢,还是以比丘戒为主,也是好。但是比丘戒里面的一条戒一条戒的,那个总起来说的那个目的是为自己了脱生死,别人流转生死那个苦是他的事情,我不要管,就是只顾自己修学圣道,别人怎么样苦恼那个事我也不要管,这个学习、受持比丘戒的人思想是这样子。如果说我是发大悲心,我自己也不愿意流转生死,但是我感觉众生流转生死也不欢喜,所以也要去照顾众生去的时候,那就和声闻学者不同了。若是这件事是对于一切众生有大利益的时候,对佛所制立的这个遮罪不能守,我不能守这条遮罪,我要去为了度化众生这件事要做,那佛也是同意的,佛就是这样子,在菩萨戒里面是这样规定的。所以这个「声闻犯菩萨不犯」,菩萨是不犯的。譬如说受持金银财宝的这条戒,这个比丘你若去接受人家拿这个财的话,拿这个金银财物的话,你就是犯戒。你用手摸触这个金银财宝,你手去摸触这个钞票,你就是犯戒的。后来开缘了,也可以加法,不加法你就是犯戒。但是若受了菩萨戒呢,就这条取消了,就可以接受,也不需要加法,就是不一样。所以这个「有声闻犯菩萨不犯」,不同。
「有菩萨犯声闻不犯」,这又是一个情形。譬如说是安居了,夏安居,夏安居的时候你一定在这里要安住三个月,你在这里要住三个月,在这里安住用功修行,你不可以到别地方去住去,不可以。但是若是正在安居的时候,其他的地方有一种因缘,有可度的因缘,到那去或者讲经说法的事情,他是安居了,你不可以到那边去的,这个菩萨就是可以去,可以离开这里到那个地方去。在开缘之外,他本身也有开缘,在开缘之外菩萨就可以去的,可以到那边去。菩萨不去,我在这里安居三个月,我不要去,不去你犯戒了,犯了菩萨戒了。「声闻不犯」,说你只是受了比丘戒,你没有受菩萨戒,那地方应该到那去教化众生,但是他为了守这条戒,我不去,可以,你没有犯戒。但是菩萨不是,菩萨你若不去你就是犯戒。这又有这样的不同,「有声闻犯菩萨不犯」,「有菩萨犯声闻不犯」,所以同样是这个遮罪,有犯也有不犯,这个情形是不一样的。这是约这个性罪和遮罪表示菩萨的大悲心殊胜,是殊胜于声闻戒的。
「菩萨具有身语心戒,声闻唯有身语二戒,是故菩萨心亦有犯非诸声闻。」
这底下是约三业来说,约身口意三业来说,身语意三业来说。这个菩萨所受的这个菩萨戒是「具有身语心戒」,有身、语、心三方面都有戒。「声闻唯有身语二戒」,声闻人只有身戒、语戒,没有心戒。譬如说是,这个事情呢,我们在这个比丘戒里面看呢,它也是注意心里面的事情。就是你受了比丘戒,你心里面若是不清净,也是犯戒的一个原因的。但是没有行之于身口,不见之于身口上有什么不对,那么就不算是有罪,顶多你自己责备自己就清净了,就可以了。但是菩萨不是,菩萨你心里面不对劲,不对劲就是犯戒了,就有罪,就是菩萨戒就是严格一点。所以是「菩萨具有身语心戒,声闻唯有身语二戒,是故菩萨心亦有犯」,所以从这上面来看呢,菩萨戒啊,在心里面你有不对的地方也就是犯戒,而不是声闻人,不是「诸声闻」人。
「以要言之,一切饶益有情无罪身语意业,菩萨一切皆应现行,皆应修学。」
前面是约两种罪和三业来赞叹菩萨戒的殊胜,这里最后结束这一段。「以要言之」,以扼要的意思来说。「一切饶益有情」,一切的行为对于众生有大利益而没有过失的「身」业、「语」业、「意业」,「菩萨一切皆应现行」,都是应该采取行动去利益众生的,「皆应」该去「修学」的,去修行、去学习,而不应该不做。你若不做,你就是犯戒了,这个菩萨戒是这样意思。
这里还有一个什么事情呢?就是一切饶益有情无罪的身业、语业、意业,你表现出来的行动、你说出来的语言,你对众生是有利益的,你内心也是要利益一切众生,也要这样的心情的,你才可以。假设说是你身、语做的是对众生有利益,但是内心的思想有点问题,还在我们凡夫上容易表现出来的一件事情呢,倒也是常见的。就是譬如说某人有什么特别的错误的时候,你用瞋心去呵斥他,你用瞋心来呵斥他的时候,你就有罪过,在菩萨来说就是有罪过,有过失。所以你身业、语业对他有利益,你心里面恨他,在菩萨这一方面还是有罪过的。我们见到善人发欢喜心,见到恶人就生瞋心,在菩萨戒来说就是有罪,在菩萨戒来说就是有罪的。所以这地方说「一切饶益有情无罪」的「身业、语业、意业」,这里面有这个意思。所以在我们日常的内心的活动上,你同这个文来对照的时候就会感觉到有这件事,感觉到有这件事的。所以我们说是你不要用瞋心来说话,表面上不真实,我那一天说过,刘备是喜怒不形于色,他心里面是喜是怒表面上看不出来的。这表面上也可能是假的,发欢喜心也可能是假的,表面上现出来这个愤怒也可能是假的,所以这个内心究竟是怎么回事那才是真的。现在这句话就是表示这个意思,不管是表现于外的,是藏之于内心的,都是要是饶益有情,心也是饶益有情的意思,表现于外的也要这样子,「菩萨一切皆应现行,皆应修学」,都是应该修学。
「如是应知说名共不共殊胜。」
前面这一段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个菩萨戒和声闻戒有共有不共,从共不共上看出来菩萨戒是殊胜的。
丁、广大殊胜
「广大殊胜者,复由四种广大故:」
这第三个,第三个是「广大殊胜」,这个广大殊胜是什么呢?有「四种广大故」,菩萨戒和声闻戒对比起来,菩萨戒有四种是广大的。
「一、由种种无量学处广大故,」
第一个就是这个菩萨他发了无上菩提心了,他学习这个大乘佛法,「由种种无量学处广大故」,各式各样的无量无边所应学的戒律是非常广大的,不是声闻戒所能及的,声闻戒没有这么多。我们平常说「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的确是很多很多的。那么这是约数量上说,菩萨戒的数量是多过声闻戒的。
「二、由摄受无量福德广大故,」
第二个广大呢,就是「摄受无量福德」,你能够学习这个六波罗蜜去广度众生,你就能够栽培了无量无边的福德,这个福德栽培地非常的广大,也不是声闻人那个戒律所能及的。声闻人是偏重于不诸恶莫作,偏重于这一面;至于这个众善奉行这一面呢,若是能得圣道就好了,众善奉行以得圣道为限度。你修学这个善法做的功德,能支持你修学圣道,能成就圣道,就好了。若是你所成就的这个福德不够,你想得圣道会使令你有困难,那你还要再栽培。前面在修唯识观那一段文有包含一个意思,就是「成熟相续,相续成熟」。相续是什么?就是这个身体。这个身体,修学圣道是谁修?就是这个色受想行识他来修这个圣道,他来修圣道啊,有的人修学圣道很容易,就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了,但是有的人不容易,要精进勇猛修行才能得圣道。精进勇猛修行的时候,你的身体受不了,那就是这个地方就是福德也有关系,有点不够。福德不够,你要栽培;栽培了,这个福德大了,「我七天不睡觉」,不要紧,你这个身体能受得了,或者「我九十天不坐不卧」,他身体受得了。但是有的人不行,有的人你不要说是九十天不睡觉,你特别地用心一点这身体就不行,这就是这个福德不够,福德力不够啊!要栽培,要多栽培福才可以啊。
所以我们用功修行,修学圣道,我修行……在香港有个福仁老和尚,福仁老和尚在南华寺做过方丈,就是虚云老和尚的法子,他收个徒弟,收个徒弟,他就叫他徒弟去烧香、去扫地,给大家做饭。来的那个人说:我来出家修行的,你叫我做工,我不干。就走了。当然这个话好象也有理由,我出家来修行的,你老叫我做工我不干,也有道理。但是修行这个事情呢,从这个修唯识观那一大段文里面看出来,不是那么简单的,不容易。说是我修学,你没有智慧资粮也还不能修行,没有福德资粮也不能修行,那要具足各式各样的条件的。那么不具足就不能修行?也可以修行,你栽培嘛,可以去栽培。栽培够了,够了就可以修行了,就可以修行。
那个在优波拘多的那个传上面看出有一件事,有一个比丘来拜见优波拘多尊者,优波拘多尊者是神通大罗汉,实在就是大菩萨,他说:你来这干什么?说:我要向您老人家学习,请您老人家教授我,我想要得圣道。说:好,你要听我话,我叫你怎么地就得怎么地,你才可以在这里住,不然你若不听我话,你就离开,不要在这里住。说:好,我听您话。那么就住下来了,住下来了呢,优波拘多尊者一入定就观察这个比丘是怎么回事情,一观察一看,喔,他这个毛病在什么地方是这样子。这个毛病为什么呢?就是欢喜吃,欢喜吃自己满意的这些饮食,不高兴的饮食就是不能吃,欢喜吃的就非要吃不可,就是这一点毛病障碍他修学圣道。那么这个时候,好,优波拘多尊者就是告诉人给他预备一套合适的饮食,他欢喜吃什么给他预备什么。预备好了就拿过来,拿过来优波拘多尊者陪着他,但是他一看这个正合意,就又要吃,要吃又感觉热,就用囗来吹,叫它凉。优波拘多尊者说:你心那么急做什么呢?慢慢地嘛。但是他这个食欲特别强,他就是等不得,就是要急急地叫它凉。说:好,叫它凉。凉了就叫他吃,优波拘多尊者说:你不要咽下去,在口里面停留一会。那么他这个食欲特别强,感觉到好一下子就咽下去。优波拘多尊者说是:你初来的时候我们讲好了,你要听我话,不听我话我不教导你修学圣道的。他说:好,好。那么就是放在这里不咽下去。不咽下去,优波拘多尊者叫他吐出来,另外用一个碗叫他吐出来。吐了多少口了,然后再叫他再吃,再吃呢,他就不想吃了。从这么以后呢,这个食欲就不那么强了,这个欢喜吃的东西这个爱心特别强,这下降低了,对食的爱着心轻微了。轻微了,这时候优波拘多尊者开始教他修四念处,就得圣道了。所以这修行的事情各式各样的情形,但是这若是遇见优波拘多尊者那样的圣人才可以,平常人谁知道啊?谁知道你有什么毛病,要怎么对治啊?这是不行的。
所以上面说「摄受无量福德广大故」,也要摄受无量福德。这是菩萨的福德大、智慧也大,所以他度化众生容易。你没有福德的人,众生一看见你,心情是什么样子啊?不能度化众生的。所以前面说是,那个胜解行地要一个大阿僧祇劫,这是也是有一个原因的。「由摄受无量福德广大故」,这也不是声闻人的戒律所能及的。
「三、由摄受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意乐广大故,」
这是第三条,这一条是由饶益有情戒约这一方面来说的。由于这个菩萨的慈悲心,他能「摄受一切有情」,这个「摄受」就当引导讲好了,能引导一切众生来到佛法里面来。但是他用什么心情来引导他呢?「利益安乐意乐」,利益众生的心情、安乐众生的心情来的。这个「利益」是什么呢?就是教导众生修学善法。说是他现在冬天冷了,没有衣服穿、没有房子住,那么我们给他衣服、给他造个房子,这是叫他心情安乐,身心安乐一点。但是要叫他修学善法,修学善法才得到利益。如果身心安乐了,他思想上不改变,还是去放逸,这是没有意思的,这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菩萨对于众生的身心安乐也是照顾的,但是主要是在思想上要得到利益,那就是要学习善法,就是要学习佛法了,要学习佛法了。所以我们若是发心去做善事,你也要学习佛法,你才知道什么是善事,应该怎么样来利益众生,你才知道啊。
这个「安乐」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因为你现在修学善法了,你将来就会得到安乐的果报。这样意思呢,你现在修学善法得利益,将来又能得到安乐的果报。这样子,现在得利益,将来得安乐;就是不只是现在能得利益,将来也得到利益。我们一般人做善事的时候,只是想到现在,他现在叫他吃饱了,不要饿着,不要冻着,衣食住都给他,就好了,他的思想怎么样?不知道,不管,这是个问题。
但是在佛法上看,我们看释迦牟尼佛的传,我们应该发觉到一件事,释迎牟尼佛就是为人说法,告诉你心要清净,身囗意三业清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叫你得到利益,就做这件事,释迦牟尼佛多数是做这件事。我们凡夫的心情呢,就感觉到有病很苦,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这是很厉害,这件事很重要,所以要做善事的时候也就做这件事。当然这也是应该做,也不是不应该做,可是心为本,一切法以心为本,你思想上改变过来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了,你才能得利益的。不然的话,枝末上得到了一点好处,结果还是苦恼,也还是苦恼的。所以「摄受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意乐」,这个菩萨接引众生的时候,就是用利益安乐的心情来接引众生,而菩萨这个利益安乐的意乐是非常「广大」的,是以一切众生为对象的。不是说是他和我感情好,那个人和我感情不好,那我就不一样了,不是,所以「由摄受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意乐广大故」。所以这也是殊胜于声闻戒的,比声闻戒来得殊胜。
「四、由建立无上正等菩提广大故。」
这个菩萨他学习无量无边的学处,又摄受无量的福德广大,又摄受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意乐的广大,而他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建立无上正等菩提广大故」,就是愿意一切众生都能得无上菩提,他能有这样的广大的意愿。这也不是声闻戒所能及的,所以叫做「广大殊胜」。
戊、甚深殊胜
「甚深殊胜者,谓诸菩萨由是品类方便善巧行杀生等十种作业,而无有罪,生无量褔,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前面是说这个广大的殊胜,现在这里是第四个是「甚深殊胜」。一共有四个殊胜,现在是最后一个「甚深殊胜」。这个菩萨戒有甚深的殊胜功德,是什么呢?「谓诸菩萨由是品类方便善巧行杀生等十种作业」,就是说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由于有这样的「品类」,就是各式各样的差别,不同的「方便善巧」。这个「方便善巧」实在就是智慧,各式各样的智慧,他「行杀生等十种作业」,他由这个方便善巧的智慧去做杀生、偷盗各式各样的这些罪过的事情,这十种作业。「而无有罪」,菩萨来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是没有罪的。不但没有罪,还有「无量」的「福」德。因为有无量福德,「速证无上正等菩提」,这个是有这种事情。这是由方便善巧就会做恶事而没有罪过,是有福报的,有福德的。
这个事情呢,在这个经上有说到,释迦佛在做菩萨的时候,就是杀一个船主。有五百商人坐这个船,这五百商人都是有很多的财宝,这个船主看见财宝了就生出这种恶心,就想要计画把这个五百人杀掉了,就把他们的财富拿过来,就是这么回事。那么这个释迦菩萨也是这五百人之一的,就发觉到这个船主要这样计画要进行这件事的时候,释迦菩萨说是:他若是杀害了,这个人一下他就下地狱了。那么释迦菩萨发大悲心,我可以下地狱,叫他不要下地狱,用这样的慈悲心把船主杀了,就是杀这一个恶人来救这五百人。这样的慈悲心行杀生业呢,就是「而无有罪,生无量福,速证无上正等菩提」。那么用这个慈悲的也是一种智慧,也就是后得智,「由是品类方便善巧」的智慧做这种恶事呢,而还是没有罪的,还是不犯戒的,还速得无上菩提的,所以叫做「甚深殊胜」,有这样的意思。
这段文在这个《瑜伽菩萨戒本》里面是有的,有但是不是说十种,是说七种,就是身三、口四,没有意三,只有七种,而没有说十种。这个地方和菩萨戒那个戒本上对照起来,只是七种,而不是十种,而这里面说十种。在这个无性释,《摄大乘论》无性释上面解释这个道理,那么这个意三怎么叫做贪瞋邪见呢?那么他是说,或者说是:爱着善法,名之为贪;憎恶有罪过的事情,叫做瞋;或者是能见种种的邪知邪见的事情,就是他能通达种种邪知邪见的事情,而不为所愚,那就叫做痴。贪、瞋、痴,这么样解释这个三毒。那么合起来就是叫做「十种作业,而无有罪」。
「又诸菩萨现行变化身语两业,应知亦是甚深尸罗。」
这个「甚深尸罗」,第一个是方便善巧的行十种恶法,现在是第二段现行变化的这种事情。「又诸菩萨现行变化身语两业」,这个菩萨为了要度化众生有各式各样的方便善巧。「现行变化身语两业」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菩萨的神通变化出来的众生,变化出来的众生,就是不是真实的众生,不是惑业苦流转的众生,就是用神通变化出来的。变化出来的这个众生在做恶事,做种种恶事,这叫「身语两业」。这个我们读《华严经.入法界品》,这个善财童子参学无厌足王,参学无厌足王的时候,看见无厌足王,就是这个国王叫无厌足,他在统治他的国家对付老百姓的时候非常的残忍,你看见他就是弄了很多的这些杀害众生的境界,很残暴的。那么善财童子看见,说:这样的恶人,我怎么可以来参学他呢?就走了,就不要参学他。后来虚空里说:去,去,去!叫他去参学。后来知道是怎么回事情呢?那些残忍的境界都是变化的,都是神通变化的,不是真实有众生在杀害的事情,不是的。这些做恶的众生被杀害,那个也是变化的;能杀害的也是变化的,就是用这种境界给那些真实的迷惑颠倒的众生看,「你不可以做恶事,你若做恶事,国王就要杀你」,就是这个意思,这叫做「现行变化身语两业」,有神通变化的境界。这个不是真实的,所以「应知亦是甚深尸罗」,这也是菩萨戒。
「由此因缘,或作国王示行种种恼有情事,安立有情毗奈耶中。」
这是解释前面这一段。「由此因缘」,由于菩萨他有这个大悲心,有神通道力的「因缘」,的理由。「或」者他这个菩萨在「作国王」的时候,「示行种种恼有情事」,他是神通变化的各式各样的恼害众生的事情,不是真实的。这样子做有什么意义呢?「安立有情毗奈耶中」,那么这个菩萨当然他会立法,立出来种种的法律,一条一条的法律,你要守法。那么那个流转生死惑业颠倒的众生看见了种种恼有情的事,就不敢做恶了,那么他们就守法,要遵守国家的法律,不敢做恶了。所以「示行种种恼有情事」的结果呢,安立众生大家都是受持戒律,严守戒律。「毗奈耶中」,在戒律里面生活,而不敢放逸了。那么这是菩萨的「甚深尸罗」。
「又现种种诸本生事,示行逼恼诸余有情,真实摄受诸余有情,先令他心深生净信,后转成熟。」
这是第三节「示行本生事」。「又现种种」,这个菩萨他又能够现出来种种的「本生事」,也就是过去的时候,过去生中他所做过的事情,他能再现出来。现出来,过去什么事情呢?「示行逼恼诸余有情」,他也是神通变现出来的逼恼另外的众生,这都是变化的境界,不是真实的。做出这样的事情之后呢,「真实摄受诸余有情」,他能够真实地摄受了那个流转生死迷惑颠倒的诸余有情,就是利益了他们。「先令他心深生净信」,怎么样摄受这个众生呢?怎么样来饶益这个众生呢?就是先令那个众生的心,「深生净信」,深深地生出来对于善恶果报的信心,做恶是有恶报的,做善就有善报,对于善恶果报有深深地信心,有清净的信心。那么有了清净信心就修学善法了,修学善法慢慢地善根就成熟了,就可以得圣道了。「后转成熟」,以后展转地增长,善根成熟得解脱了。 「是名菩萨所学尸罗甚深殊胜。」
前面这一共三段,这是菩萨所学的戒法,是属于甚深这一方面的殊胜,不是小乘声闻戒所能及的。
己、结
「此由略说四种殊胜,应知菩萨尸罗律仪最为殊胜。」
这是结束这一段文。这是「略说四种殊胜」,应知道菩萨的戒律不是小乘戒所及的。
第三项、指余广说
「如是差别菩萨学处,应知复有无量差别,如毗奈耶瞿沙方广契经中说。」
「如是差别菩萨学处」,像前面这几段不同的各式各样的菩萨学处,这已经说过了,「应知」道。「复有无量」无边的「差别」还没有说,没有说什么地方有说呢?「如毗奈耶瞿沙方广契经中」有「说」的,这里就不说了。
这个「毗奈耶」就是戒,他翻律仪。这个「瞿沙」,翻到中国话是个妙音,微妙的音声;这在这个印老法师那个讲记上有提到。「方广」,就是大乘。「契经中」有详细的解「说」。但是这部经没有翻到中国来,这个我们没有办法读。
第二节、增上心学2
第一项、标差别
「如是已说增上戒殊胜,增上心殊胜云何可见?」
这是第二节「增上心学」,第一节是增上戒。「如是已说增上戒殊胜」,「如是」是指前文已经说过增上戒的殊胜,他怎么样的广大甚深,非小乘戒所能及。「增上心殊胜云何可见」?这个「增上心」就是定,增上定,他的殊胜于小乘怎么样才知道呢?这个「增上心」就是指定说的,指三摩地的禅定说的,但是而没有说定,不说增上定,而说增上心。在《解脱道论》上也用这个名字,叫做「增上心」,那《瑜伽师地论》里面也这样说,那么其中有什么理由呢?这个王恩洋的疏上写了一大段,印老的讲记上没有提,没有提这件事。
这个王恩洋的意思是说,这个心就是指我们现前的虚妄分别心,这一念分别心为一切法的依止处。我们一般的人不能如理作意,那么就是有很多的烦恼,造种种的罪业,受种种的苦恼,这个心就是这样的境界。若是有多少理智,能修学世间善法、修学出世间的善法,那就会逐渐地得到安乐,得到光明了。世间的善法就是五戒十善,受持五戒,修学十种善法,三业清净,这是散乱的善法;进一步就是禅定,四禅八定的善法,但是这是属于世间的。出世间的三乘圣道,那就是出世间的善法。世间善法、出世间善法也是依止于心的,也是以心为依止处的。
这里说增上心学这个心的意义就是指学习出世间圣道的人,当然是要第一步要增上戒,增上戒使令自己的身口清净,但是不能够安住在这里,不能停留在这里,还需要进一步来调伏自己的内心,使令自己的心所有的这些垃圾、这些烦恼把它清出去,清除、降伏内心的一切烦恼,使令自己的心清白,鲜洁,不攀缘,不散乱,明静而住,那就叫作心。那么有这样的基础了,再修学出世间的无量无边的功德,那就可以得三乘圣道了,所以叫作增上心学。而这样的明静而住的心也就是禅定,所以也叫作定学。得了这样的定呢,也就能够增上慧,能帮助我们成就出世间的圣道,就是般若,所以叫作增上心。这个心若得定了,他能增上慧,所以叫作增上心学,是这样意思。若说是增上慧呢,那就是那个慧由于你成就了慧,所以能帮助你得到解脱,所以叫作增上慧。这里说是增上心的殊胜的功德的相貌。
「略由六种差别应知:」
这底下呢,前面是问:什么叫作增上心殊胜?这底下是回答,回答嘛,叫做「标差别」,有标出来六种差别,由六种差别来显示增上心的殊胜。这「六种差别应知」,应如是哪六种差别呢?这个「应知」,这个「知」就是应该要认识,应该深深地认识这六种差别。
「一、由所缘差别故,二、由种种差别故,三、由对治差别故,四、由堪能差别故,五、由引发差别故,六、由作业差别故。」
这一共是六种差别,把这六种差别标出来名字,里边的义要到下文才解释。
第二项、辨差别6
甲、所缘差别
「所缘差别者,谓大乘法为所缘故。」
这个若是有因缘,不论是谁,若是有因缘为人家去讲解禅定,讲解增上心,那么若加上了六种差别的确是讲得很圆满了,讲的很多很多的事情。讲修学禅定最初怎么样用心,这是第一;由欲界定的九心住,到未到地定,到四禅八定,这就要几个小时才能讲完,那么然后再加上六种差别这是不得了,要讲几天才可以。
现在说是「所缘差别者,谓大乘法为所缘故」,这个「所缘差别」就是我们心所应该学习的。这个「缘」,本来是心所缘虑的境界,叫作「所缘」。「差别」,当然是说他不同于小乘的意思。「谓大乘法为所缘故」,就是不是说小乘,这是说大乘法里面所有的教理行果你要去学习的,要学习。因为佛法里面说的禅定不只是令心得定就算了,一定也要发无上菩提心等等的事情,一定也要是为了得无上菩提而修学禅定的,这样子才算是佛法的禅定,这个意义才圆满,这个法门才圆满。如果说只是摄心不乱、明静而住,能够得个轻安,得神通,这是世间法,还不能算是佛法的。可是这样一说呢,那就需要我们对于佛法里面的禅定的认识,就需要学习全面的大乘佛法,你才能够说得圆满,所以「所缘差别者,谓大乘法为所缘故」,为你所学习的,你要学习大乘佛法。
我们从这个「所知依」一直到现在,发觉一件事呢,就是这个作者无著菩萨,你一定要学习佛法,不管是你想要在佛法里有什么成就,都是要先学习,没有说是佛法完全置之高阁而不要学习,我就是有什么什么修行能开悟了,无著菩萨好象完全不同意这种态度,我是感觉到这里。但是我们中国的佛教徒似乎是不全是这样的想法。
乙、种种差别
「种种差别者,谓大乘光明,集褔定王,贤守,健行等三摩地,种种无量故。」
这个「所缘差别」,这是第一个,先要学习佛法;我要修学禅定要先学习佛法,这是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是「种种差别」。「种种差别」,就是所成就的禅定是各式各样,很多很多的,无量百千三昧,很多很多的。但是这里呢,就是举出来四个三昧作代表了。「谓大乘光明」三摩地,这是第一个。这个「大乘」在这里,就是他发了无上菩提心的人,他修学这个禅定成功了的时候,他能发出来光明的智慧,在禅定里面发出光明的智慧,他能够照了大乘佛法的教理行果等等的,能通达佛法,那么这就是「大乘光明」三摩地,就是重视智慧的,侧重于智慧的成就。
「集福定王」,「集福定王」这是第二个。这个「集福定王」是说在成就了禅定之后,在禅定里面并没有所作已办,他还要继续地积集无量无边的福德,那也就是继续要修行六波罗蜜。这个禅定犹如大海,也是无量无边的,并不是一下子就毕业了,也不是初欢喜地就毕业了,也不是到十地菩萨就毕业,要到佛的境界才圆满。所以得到禅定以后,在禅定里面继续要积集无量的福德,这样的禅定。这个禅定如王似的,大自在的境界。这个「王」是譬喻的意思、形容的意思,也就是赞叹这个禅定的大自在境界。
这个我看见一部,这是由印度翻译过来的,可能是《成实论》,我记不住出在那里。这个你若是欢喜静坐的时候,你一定要经行,你一定要经行。如果你不经行,你又常常静坐,就算是你得定了,你入定的时间不会太久就得要出定,就要出定。所以他要劝我们要多经行,你一方面静坐,静坐出定以后你要经行,在静坐之前也要经行。那么这表示什么呢?你经行的关系,能使令你身体里面这个气血调和,就是身体健康,明白点说就是身体健康,而经行也就是所谓运动,所以我们人太懒了不行的。我欢喜静坐,但是懒,不愿意动。其实若是自己注意的话,就会感觉到你一方面经行跑一跑,然后静坐容易相应。你说:我不,我就是坐在那里,我不经行。你不经行,他就这个气血有可能会瘀结在里面,那么这个身体就有问题,有问题的时候你这个心理受到身理的影响,你也会有困难,会有困难的,所以我们的确是应该要运动,要运动一点。
这个另外一件事呢,譬如说你若常常出去运动运动,精神好一点,你写文章能写得快一点就写好了。你若是不运动,虽然会写,写得慢,应该是五个钟头就写好了,你可能要用十个钟头。这个我在青岛湛山寺佛学院在那儿住过,我在那住的时候,那个地方的确是好,就是它是在一个山坡上,周围都是树,没有人家,但是在右手边的树林比较密一点,可是树林里面好多的坟墓。原来就是在那里读书的学生,就在那里过逝了,当然他们各有各的因缘,究竟什么病也不必说了。所以我们欢喜学习佛法又欢喜静坐,我们感觉我们要注意运动,佛法还没有学得怎么样,先学了一身病,这是不对的!是不对啊。
我看那个《南海寄归传》上讲,《南海寄归传》是义净律师,是义净三藏,他那上面说:这个比丘要经行。说佛到什么地方要有个经行处,佛在那里经行。我看见这个佛的境界,他还要经行,身体要经行,有这种事情。那么我这个地方多说几句,这个佛是不睡觉的,不睡觉,他就是也出去托钵,托钵然后用食,然后入定,也为大众僧、为一切众生说法,他一直不睡觉。有一天有个外道来见佛,见佛他问:这个瞿昙啊!你睡觉不睡觉?提出这个问题。佛说:我也睡觉,这外道说:睡觉是愚痴相,你一睡觉你就是愚痴。哎呀,说这种话。佛说:你不懂得什么叫作愚痴,有贪瞋痴、有烦恼的人才算愚痴,怎么能说我愚痴呢?我没有烦恼了,不能说我是愚痴。但是为什么你睡觉呢?佛说:我是在夏天最热的时候,夏天最热天气特别热的时候,就是夜间天要快亮的时候,快亮的时候还没亮,佛先出去经行一会儿,然后回到这个住处卧下来,卧下来心里面念这个明相,就这么休息一会儿,时间也不多,只此而已。从那一段文上发觉,佛是除了那一段时间特别天气热的时候,为调身故就休息一会儿,其余的时间佛完全都不睡觉,还有这个事情。但是佛是经行的,佛是天天都有经行。
外边的有些人,有一位居士批评我们,批评这个法云寺佛学院的学生,不管是南院是北院都是运动不够,他们这么议论我们。我也承认这件事,我们出家人多数是运动都不够,所以我希望各位同学注意,还是多运动,多拜佛也是运动,其他的运动也可以有一点。我们精神强一点,然后好好学习佛法有帮助,对于学习佛法有帮助,如果你精神强了,睡眠也不会太多,这个精神旺盛睡眠不会太多。若是你运动不够,精神不旺盛,早上起来这个应该早上吃早餐,不吃早餐,就睡觉。我很久以前听人说睡回笼觉,最近又听说这个名字,睡回笼觉。睡回笼觉,睡了一会儿好象舒服,实在就表示你的精神不太好,精神不太好,你加强一点运动,他精神旺盛,他虽然也睡觉,睡的不是很多,睡完了精神特别的头脑清醒。精神不好的时候,已经睡那几个钟头了,睡起来了还没睡醒,这头还不舒服,这就表示身体有问题,所以我希望各位注意运动,身体健康。注意运动,但是有个问题呢,你自己个别的运动你有毅力也是可以,没有毅力的人自己个别发了心运动,运动几天不运动了,若大家在一起运动就好一点,他就好一点,不好意思不去运动。然后生活正常,一天的生活早餐就起来吃饭,到时候吃饭,生活正常。睡觉的时候,到时候睡眠就是正常的睡眠,生活正常。这样子你将来到别的什么地方去你也有一个正常的生活,不然的话你成了习惯了,我就是到时候吃饭的时候不吃饭,睡觉,忽然间到一个地方不能睡觉,你精神不好,精神不对劲。自己要约束自己,要振作自己,不要颓靡,不要那样子。
所以这上面「集福定王」,我说这个话就是这个福,「福」是什么?就是身体健康就是福,不是别的。你身体健康,你看你的精神好、心情自在。我们欲界的众生是这样子,身体健康,心情容易愉快。身体若不健康,这里有病那里有病,虽然没有谁来呵斥你、骂你、触恼你,心里就是郁郁不乐,这个心理受身理的影响,是这样。你若是色界天上的人有禅定,没有这回事;欲界天的人没有老没有病,也没有这回事。就是我们地面上的人,南阎浮提这个人,我们身体的果报不太好,不是那么好,所以我们应该学习佛法,要振作自己。
「集福定王」,就是得了无生法忍的人,这上面说这个「大乘光明,集福定王」这都是十地菩萨以上,十地菩萨的定,不是凡夫。像十地菩萨,他们还要集福。得到三昧以后,初得三昧,按标准来说应该是得四禅是最标准的,得这个欲界定、未到地定这还不够标准,还不及格的,要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是最好的,在这个禅定里边你要继续地修福,继续地修福。因为初得无生法忍的人,当然他有一大阿僧祇劫的栽培福德智慧资粮,这样的大福德大智慧的人那可能是例外的。若一般的情形,得了无生法忍身体还是老病,还是有这个情形,还是老病的。所以要是「集福」,我们佛法是重视智慧,重视智慧是我们在了生死的人来说,在我们凡夫来说,我们要得到般若智才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你有福报不行,这个有福是愚痴福,你没有智慧还一定的颠倒迷惑,还是不能解决问题。一定要有智慧,你才知道怎么样做是对,怎么做是错误,这样子我们才能不犯过失,才能够了脱生死。了脱生死,得无生法忍以后,还是要修福的,原来还是这样子;智慧是重要,福德也是很重要,所以「集福定王」。
这个印顺老法师说是「大乘光明」定,初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地发光地,他说就是前三地,初地、二地、三地属于「大乘光明」定,「大乘光明」三摩地,是这样意思。这个「集福定王」就是第四地乃至到第七地了,「集福定王」。
「贤守」三摩地,「贤守」印老法师讲的好:这个「贤」是慈悲仁善的意思。这个「守」,就是有慈悲心还能守护一切众生;就是守护一切众生者,就是教化一切众生修学善法,名为守护一切众生也。那么前面这个「大乘光明,集福定王」是属于菩萨自己栽培福慧的功德,这个「贤守」三摩地是属于菩萨的大悲心教化众生的意思。「健行等三摩地」,这个「贤守」就是七地至八地,「健行」就是十地到佛地。这个「健行」是什么意思呢?健者所行。这个「健」就是刚健,刚健就是佛或者大菩萨他的那种无量功德庄严的身口意是刚健的,是一切法所不能够动摇的境界,叫刚健。那么他所修行的三昧,叫做「健行」三摩地,也就是首楞严三昧。「等」,这还有其他的很多很多的三昧。这样子说呢,由「大乘光明」三摩地、「集福定王」三摩地、「贤守」三摩地、「健行」三摩地,就是由初地乃至到佛地,包括了这么多。「种种无量故」,前面是举出来这么四个三摩地的相貌、名称,这底下又说到数量,就是三昧不只这四个,还有无量无边的三摩地的。当然这不是小乘佛法里面说的,是超越了阿罗汉的境界的。
丙、对治差别
「对治差别者,谓一切法总相缘智,以楔出楔道理,遣阿赖耶识中一切障粗重故。」
「对治差别者」,前面第一个是「所缘差别」,只是要学习大乘佛法,然后才能修这个禅定的。这个「种种差别」是说出来所成就的禅定。这第三个是「对治差别」,是说这个十地菩萨他得到了禅定以后,他在禅定里面作什么呢?他做这件事。这个因为这是十地菩萨,所以不是对我们初学佛法的凡夫说的。若是对我们说那就应该怎么样调身、调息、调心,应该说这样的方法了。现在这是大菩萨境界,早已经过去了这个阶段。
「谓一切法总相缘智」,这个「对治差别」就是登地的菩萨他在所成就的禅波罗蜜里边,还要修学止观的,修学止观。修学止观为什么呢?来对治内心里面的这些粗重,一切障粗重的。「谓一切法总相缘智」,就是说在禅定里面修止观得无生法忍以后,他成就了一切法总相缘智。一切法有别相、有总相,差别的形相,通达一切法的差别相那就是如量智,也就是后得智。这个一切法的总相,也就是一切法的同相,相同的同,也就是通相,通达的通。他这个相貌是通于一切法的,那么也一切法的无差别相就是了,无差别相是什么?就是真如,真如是一切法的总相。「总相缘智」,就是缘一切法的如那个智慧,就是真如智,也就是根本无分别智,也叫如理智。那么用这个智慧,在禅定里边来发动这个智慧来修止观,修止观就能破除去阿赖耶识里边的一切障,就是烦恼障、所知障,他的那个粗重的种子;就是来对治这个粗重的种子,这叫做「对治差别」。
「以楔出楔道理」,这是个譬喻,一个譬喻。这个「楔」,就是这个刀木佬,就是那个木匠,木匠他作的这个木的时候,需要有这个以楔出楔这种事情,就是有的粗的楔、有的细的楔。最初先用这个粗楔,而后用这个细楔。说是这个木头打一个孔,打一个孔,那个木榫放在里面,放在里面不牢,太松了,于是乎打进去一个楔,叫它牢固一点,那有这样的意思。但是「以楔出楔」又不同,不是这样。印老解释的好,就是这个竹简里边有一个粗的东西在那里堵塞不通,然后用一个细楔打进去,就把那个粗的楔挤出来,细楔也就出来了,这叫「以楔出楔道理」。
现在这里说用这个「一切法总相缘智」,就是包括奢摩他、毗钵舍那的,这就是个细楔,「一切法总相缘智」的止观是细楔。用这个细楔把那个粗楔挤出来,什么是粗楔呢?就是阿赖耶识里面烦恼障、所知障的种子是粗楔,用这个「一切法总相缘智」的止观把那个粗楔把它挤出来。就是我曾经说过,就是「一切法总相缘智」同时也是止、同时也是观,因为这个「总相缘智」这无分别智,这个如量智,后得智有分别智是缘名相的,以名相为所缘的,无分别智是没有名相的,不缘名相,那是不可思议境界,所以他同时也是止同时也是观,他这样的止观就能够除遣阿赖耶识里边的二障种子。因为他这个「总相缘智」他见到真如理了,见到真如理的这样的止观能破除去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能破除。如果你没有能得到这种智慧,你不能破除阿赖耶识的种子,所以那就是世间法了。所以若没有佛法中的般若波罗蜜,那都是属于世间有漏的事情,你不能破除烦恼那还都是凡夫境界,所以「以楔出楔」的道理能遣除去阿赖耶识里面的一切障的粗重。
这一段文印老法师讲的非常好,他说这诸法实相无有少法可得,但是我们无始以来这个烦恼障、所知障的熏习就蒙蔽了诸法实相,覆藏住了,覆藏住了不得显现,所以就是有个粗楔,就这个粗楔是我们无始劫来自己造的。现在听闻佛法成就「一切法总相缘智」的细楔,就把这个粗楔除掉了,除掉了以后诸法实相就显现了,那么就是得佛的法身了,得大解脱了,所以叫做「对治差别」。这个大乘佛法的增上心学是有这种功能的,可以断除去一切烦恼障、断除一切所知障的粗重;而阿罗汉只能断烦恼障,所知障还是不能断的。
丁、堪能差别
「堪能差别者,住静虑乐,随其所欲即受生故。」
前面这个「对治差别」,这是这些登地的菩萨他自己修行的境界。这个「堪能差别」,这是说他的慈悲心,说他的慈悲心利益众生的事情了。「堪能」,就是殊胜的能力,也不同,什么呢?谓「住静虑乐,随其所欲」,这个「住静虑乐」,这个印老把他分两个部分解释:就是他这个修行人安住在静虑里边,静虑就是超越了欲界定、未到地定,就是得到色界的四禅了,所以叫作静虑。而这里面的情形,看下边「随其所欲即受生放」这个意思,就是这个人不是欲界的人,他舍了欲界的果报往生到色界天去了,他在色界天上住静虑中,住在静虑中。住在静虑中呢,他不受静虑的禅的拘限,他还有很大的自由,他有发大悲心,他能「随其所欲即受生故」,随他所欢喜去的地方,他就到那个地方去受生,去得一个果报,这是一个解释。
第二个解释这个「乐」,乐呢,初禅也有乐,二禅也有乐,三禅也有乐,四禅他就弃掉这个乐,这样这个三禅是最乐的,就算是这个菩萨他住在三禅的那样的乐里面,他还是能「随其所欲即受生故」,他可以放弃了色界天的那种大福德境界,可以到欲界来。因为欲界的众生容易教化,比较容易教化。你若色界天的众生不容易教化的,因为他们有禅定乐,感觉他就是好了,更无所求了,所以你教化他,你说他还不及格这是不行的,所以要到有可度众生的地方去受生,到那去教化众生去,所以叫「随其所欲即受生故」。「受生故」,而禅定的静虑乐还不失掉,这事不容易。若凡夫就不行了,凡夫若是从色界天寿命终了了,死掉以后来到欲界,禅就没有了。但是菩萨不是,菩萨还是有的;菩萨来到欲界了,色界的静虑乐还是继续地保持住的,这是他的大悲心的关系。
那若是二乘人呢,譬如说是得了初果、初果二果,这两种圣人就是在人间和欲界天来往,但是这里面最多是七生,那么他就得三果了,他就得阿罗汉果了。或者是呢,他是生到色界天上去了。在人间得三果,生到色界天的时候呢,他在那里修学止观的时候,继续向前进,由初禅到二禅,也有可能到三禅,有可能一下子就到无色界天去了。从无色界天在那里用功修行就入涅槃了,他趣向涅槃,趣向寂灭,他不会回来我再来到欲界来教化众生,没有这回事情,因为他没有这个大悲心,没有大悲心。所以我们这个北传佛教,也就是大乘佛教,称呼南传佛教为小乘佛教是对的,说他是小乘是对的,这没有说错,因为你没有大悲心嘛!所以菩萨是有「堪能差别,住静虑乐,随其所欲即受生故」。所以我们北传佛的人学习了大乘佛法,听人家说大乘非佛说,小乘是佛说,人情之常,哎呀!这是佛说,这不是佛说,当然我相信佛说,非佛说我不相信了,这是人情之常。但是你若是学习大乘佛法,你好好注意学习,你会发觉到大乘佛法也决定是佛说,也决定是超过小乘,你就从这段文就看出来嘛。你看这个大乘的菩萨境界,他也有能力可以到无余涅槃那里去,但是为了,他还想这个众生苦啊,我不能到涅槃那里休息,我还要回来,他从色界天那里回来,到人间来教化众生。你看这种行为,这是什么境界啊?这是大悲心,非常值得尊重、值得赞叹的事情,怎么能不相信大乘呢?应该相信大乘、尊重大乘、赞叹大乘佛法,应该是这样子。所以「堪能差别者,住静虑乐,随其所欲即受生故」,有这种境界。
这个在《大智度论》里边有提到这件事,譬如说菩萨得了禅定的时候,得到色界定以后他没有欲心了。没有欲心的时候,他若来到人间的时候去受生去得果报,那怎么样能够受生呢,他没有欲啊?说是菩萨慈悲啊,也有那么一点相似的欲,所以就投胎了,所以他就受生了。但是他心不颠倒,不像我们一般的凡夫境界。
戊、引发差别
「引发差别者,谓能引发一切世界无碍神通故。」
这上面是说这个「堪能差别」是从色界天又回到欲界来,有这种无障碍境界。这第五个是「引发差别」。这个「引发差别」呢,「谓能引发一切世界无碍神通故」,他得到的增上心学这个禅定能引发出来,能从那个禅定里面发出来,什么呢?「一切世界无碍神通故」,就是尽虚空里面,无量无边的虚空里面有无量无边的世界,他都无障碍地可以到一切世界去,都能去,都能无障碍。当然我们就是从这个文字就是这么一想,若是从科学家的说法,这个虚空是很危险的,这个世界那个世界中间的虚空,你从那里过的时候是很危险的,有这种事情。那么这个这都是法身菩萨了,他们无障碍,可以无障碍地到一切世界都可以去,就是这种神通境界。那么若按我们可以引起一些分别的地方,譬如说到地狱去,菩萨也能到地狱去,地狱那种苦恼的境界对菩萨是无障碍的。这个《华严经.入法界品》,这个入法界也是很不可思议境界,能入一切法界。现在这是说「能引发一切世界无碍神通」,无障碍的神通,到一切世界都可以去,这也是不可思议境界,也不是小乘所能及的。
己、作业差别3
一、引发神通业
「作业差别者,谓能振动,炽然,遍满,显示,转变,往来,卷舒,一切色像皆入身中,所往同类,或显或隐,所作自在,伏他神通,施辩念乐,放大光明;引发如是大神通故。」
这底下说「作业差别」。这个「作业差别」呢,就是前面这个「引发差别」是从禅定里面引发出来无障碍的神通,这叫「引发差别」。这个「作业差别」呢,说这个神通有种种的作业,从神通里面可以分别出来种种不同的作用,所以叫作「作业差别」;就是这个神通都作什么事情呢?说这个差别。「作业差别者,谓能振动」,就是在这个增上心的禅定里边他能发出来神通,「能振动」这个世界,「能振动」这个地区,这个广大的一个地区,振动这个世界,振动无量的世界,使令这个世界能振动,有这种力量,有这种威力。「炽然」,这个「炽然」这个字,譬如说这个猛火放出来这个燃烧的猛火很猛烈的,叫「炽然」;这是说是放大光明,这个神通能放出来很多很多的光明,所以叫作「炽然」。这个能遍照无量无边的世界,那叫「炽然」。
「遍满」,这个「遍满」是说,前面是说放出来光明,特别圆满的光明,殊胜的光明。这个「遍满」是说这个光明能遍满无量无边的世界,这件事不可思议。「显示」,这个「显示」印老有个解释,王恩洋也有个解释,解释不一样。王恩洋解释说:「显示」,就是他这个神通能现出来无量无边的身形,也可以现出来人、天,或者是天龙八部,无量无边的身形去度众生这些事情。印老是说:放出光明能够普遍到无量无边的世界,就在世界里边,此世界彼世界中间的黑暗的,能显示出来;又能显示出来他方世界的佛,我们由于佛的光明,我们就可以看见他方世界的佛了,所以叫作「显示」。
「转变」,这个「转变」是什么呢?是对这个地水火风能互相转变。这个地能转变成水,水也能转变成地;地水火风都能转变,互相转变,这他是他的神通所作的业,能有这种境界。「往来」,这个「往来」就是佛这个神通能往来无量无边的世界,一剎那间就到了,所以叫作「往来」。「卷舒」,这个「卷舒」就是,「卷」是收回来,譬如说一个须弥山能把它收回来了变成一个芥子,一个芥子那么大,这叫「卷」。「舒」是舒展,一个芥子可以把它放大,扩大成一个须弥山那么大,那么叫作「舒」。或者说呢,卷这个须弥山入一个芥子里边,那么叫作「卷」;那么舒一芥子可以纳须弥,那么也可以这么讲。或者在时间上说呢,会在一剎那,卷无量劫为一剎那,或者舒一剎那为无量劫,这是在时间上这么说,就是有这种大自在的境界。
「一切色像皆入身中」,在禅定里面能现出来这种境界,就是世间上一切的色像,或者有情的色像、无情的色像都能够入在这位菩萨的身体里边,在身体里面显现出来,是这样。那么在这里,印老他解释说是「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在这里这么解释。「所往同类」,就是现了种种神通,他所到的地方去度化那个众生,能现出来与那个众生同类的身像,可以说同类的语言,所以叫作「所往同类」。「或显或隐」,这个「所往同类」或者是「显」,很明显地现出来,你能看见,能和他说话,他也和你说话。「或隐」,或者是隐藏你不得见,这也是随意自在的。
「所作自在」,他有所作的时候都是非常自在的。这个在这个优婆掬多尊者传上有一件事,有一件事什么呢?优婆掬多尊者这里有三天的法会为众生说法,初开始说法的时候当然有很多人来听法。这天上的魔王来了,说优婆掬多尊者一直地教化众生,这事不可以,我要去捣乱,他来了。来了呢,就是魔王有三个女儿,三个女儿,魔女在那个地方又唱歌又跳舞,在优婆掬多尊者说法那个地方,这样子听法的人就不听法了,就去看那个女人在那儿跳舞唱歌。这一来呢,听的人是更加多,越来越多,很多很多人来,就不是来听法了,就把这个法会的性质都转变了,但是优婆掬多尊者默然,不管这件事。到第三天的时候,人是更多了,这时候优婆掬多尊者就现神通了,一下子就把这三个魔女变成一个骷髅的样子,变成一个骷髅头,把这个肋条骨、乃至手指头骨、乃至脚指骨,变成这么三个骨在那里跳那里动。这时候呢,优婆掬多尊者开始说法了,为大众说法,一说呢很多人得圣道,这样子真是巧把尘劳为佛事。这个魔王的意思是来破坏的,但是优婆掬多尊者假借他的破坏招集来很多人,这是「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所以叫作「所作自在」。可以把一个端正的人变成一个丑陋的人,当然一个丑陋的人也可以变成一个端正的人,也是有这种能力,可以把魔王变成一个佛相,也可以有这种自在;天变成人,人变成天这些事情,「所作自在」。
「伏他神通」,这个菩萨在他的禅定里面所现出来的神通,那是不可思议的,能够降伏他人的神通;这一切凡夫、外道,乃至阿罗汉的神通都是被降伏了。「施辩念乐」,这个「施辩」,能布施给你辩才,就是譬如说这个众生在这个地方有很多有缘的人他可以度化,但是他的辩才不及格,或者是到这个时候无辩才了,这个身体这个体力不够了,这个辩才也就停下来了,但是应该说法度化这个众生,所以菩萨能布施给他辩才,叫他继续能说法、能教化众生,有这种事情,「施辩」,这是对于说法的人有这样的加持力。这个「念」就是施念,「施念、施乐」,这是三个施。这个施念是什么呢?这个「念」就是记忆力,明记不忘名之为念,能记得住。能记得住,这是这位大菩萨这个神通能给你念力,能布施给你的念力。照理说这个可以通于说法者,也通于听法者,这两种人;说法者也需要有念力,听法者也要有念力,我听完了佛法我心里面还能记得住,没有立刻就忘记了。那么「施乐」,施乐就是使令听法的人心里面得到法喜。或者说世间上这些鬼神,邪恶的鬼神他能放种种的毒气,使令这个地区的人得到很多的病痛、疾疫,菩萨这个神通能消除这一切疾疫,使令大家身体健康,不受他的毒害,那也叫作施乐。
「放大光明」,放大光明是说这个菩萨在禅定里面若有这种需要呢,他能放大光明。要说法的时候,需要招集十方这个广大的地区的众生来听法,或者他方世界的菩萨也要来听法,他就放大光明,那么他方世界的菩萨看见光明了,也就明白这个光明是什么意思,就来听法了,这叫「放大光明」。我们现在的众生也会发明一些方法能发出消息,能力是比以前强的多了,但是也只限于这个地方,他方世界还是不行,那么佛菩萨是能放大光明,我们看《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都有这种事,佛菩萨放大光明。
「引发如是大神通故」,菩萨在这个增上心这个禅定里面能引发出来这样广大的神通,能够做出来这么多利益众生的广大的事业,这就是「作业差别」。这个佛菩萨的神通有这么广大的境界,这是不可思议。
二、引发难行业2
1、正明十种难行
「又能引发摄诸难行十难行故。」
这是第二段的「引发难行业」从这个禅定里边能引发出来十种难行业。「摄诸难行十难行故」,这十种难行的事情能够收摄一切的难行都在内了,不超过这十种。就是菩萨成就了这种禅定,无论行菩萨道的时候、修学佛法的时候,无论怎么难行他都能做得到,他不感觉到难。我们啊,你不妨试验一下,如果你常常静坐的话,譬如说要写文章的时候,这一段写不下去了,写不下去你不要勉强,你就静坐。静坐呢,你再写就写出来了,有这种事情,所以这个静坐这件事有堪能性,有堪能性。所以有什么困难的时候,不要用我们原来的这种分别心去决定,你先静坐,读一读这个《摄大乘论》也好,你读《金刚经》也好,总而言之这佛法你阅读一段,你欢喜这一段就多读几遍,然后静坐,就好消息就来了!这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又能引发摄诸难行十难行故」,这是标出来,底下解释。
「十难行者,一自誓难行,誓受无上菩提愿故。」
第一个难行就是「自誓难行」,他自己发出来广大的这个愿力。这个誓常好放在愿字上面叫作誓愿,有什么不同呢?愿是你希望怎么怎么地叫作愿,加上一个誓就是决定的意思,这件事我决定要成功,所以叫作誓愿。「自誓难行」,这个「自誓难行」指什么说的呢?「誓受无上菩提愿故」,他是决定了要发这个无上菩提的愿,我成就这个无上菩提的愿。这个「受」是接受,接受这个无上菩提愿,也就是要成就这个无上菩提愿。佛的无上菩提不是容易成就的,不是容易成就,而在这个菩萨的增上心的境界里边,他决定还是要成就,不容易成就也要成就。这个当然是你求无上菩提不容易,求无上菩提里面要广度众生,都是不容易的,但是他不怕难,所以「自誓难行」,不是别人劝我,我自己决定要这样做。这个我们凡夫的境界呢,当然很多的事情我们办不到,但是我们办到的事情里边也不是决定都能办得到,你的意志懦弱了一点就完了,就停下来了。若是你的意志强一点呢,不成也能成,也是能成;也就是在乎你的一念心,你那一念心如果有这个禅,有奢摩他、毗钵舍那的帮助呢,也自然可以说「自誓难行」,也可以这样说。
「二不退难行,生死众苦不能退故。」
这个「不退难行」是什么呢?你发了无上菩提心,你就要去行菩萨道,行这个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我从今天开始我要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饶益一切有情,回向无上菩提的,发无上菩提心。现在有人同我要求,要按照发菩提心的那个仪轨去发菩提心,我不知道你们各位同学怎么样,不妨也这样做,就是简单的一个仪轨,就是在佛前先忏悔,然后就发菩提心。做这个事情之前,自己先静坐两个钟头,这两个钟头里面先把心,奢摩他静下来,然后说我决定发无上菩提心,就是「誓受无上菩提愿故」,也可以这样学一学。
「不退难行」是什么呢?发了无上菩提心,我就要学习佛法,修行六波罗蜜,要广度众生,结果呢「生死众苦」,在世界上流转生死是很苦的。你像在这个色界天上那种境界和我们人间完全不同,我们人间的境界有土匪、有大寒大热,还有蚊虫、还有蚂蚁来捣乱你,或者有时候自己身体有老病死,这些苦恼的事情。或者和人家冲突的时候,你心里也不安;或者是在一个地区有种种的限制,也使你不自由就苦恼。色界天上没有这个事情的,他的身体不老也不病,还有广大的神通。我们看《法华经.化城喻品》那个梵天王到五百万亿佛世界之外去拜见这个大通智胜佛去,你看他有那么大的神通,乘着他的宫殿在虚空里面就飞去了,有那种事情;我们现在处处都是困难。那么在色界天上那么大自在的境界的人,他不享受那个境界,他要来到人间,来到人间很多的苦恼。但是这个菩萨呢,这个生死的众苦不能退故,很多的大寒大热的境界、众生触恼他的事情,他的菩提心不退,这件事不容易。拿我们自己比较起来,很快地就会明白,这不容易,「生死众苦不能退故」。因为他不能退,他继续地教化众生,所以他道力也增长,无量无边的功德就是庄严起来了,是这样子。
「三不背难行,一切有情虽行邪行而不弃故。」
第三个是「不背难行」。这个「不背」,背者弃也,不面向你了,就是背着向你,就是弃舍了的意思。这个「不背」也是不容易,这件事也不容易做,指什么说的呢?「一切有情虽行邪行而不弃故」,因为你在生死里流转去教化众生,这个众生他不接受你的教化,他继续地做那些颠倒迷惑的事情,那么你还不灰心,还不弃舍,还继续教化他,这事不容易。我们看那个在《璎珞经》上提到这件事,在《大智度论》里面有引来,说到舍利弗尊者六十劫行菩萨道,在宿世的时候。六十劫行菩萨道的时候呢,有个婆罗门来同他要他的眼睛,要他的眼睛,舍利弗尊者说你要眼睛干什么,没有用啊?不行,我要!好,他就把眼睛拿出来给他。给他呢,不,这个眼睛不对,我要你的右眼,左眼不要要右眼。好,右眼给他。给他,他闻一闻,你这个眼睛这么臭,摔在地上用脚踏一踏,就完了。舍利弗尊者心里想,哎呀,这个众生太难度了!这个没有用的事情非要这样子要,结果也就这样就算了,你看这个事情,算了,我不度众生了,我自己修学圣道得涅槃好了,菩提心就退了!这和这一段是正合适,这个是在无性菩萨释引这一段文来解释这个段文。「虽行邪行而不弃故」,这也不容易,众生这样子难度他还是不弃舍,还是有慈悲心来度化他,这是不容易!
「四现前难行,怨有情所现作一切饶益事故。」
这是「现前难行」。这个「现前难行」指什么说的呢?「怨有情所」,于你有怨恨的人,怨恨的人他不怀好意要伤害你、要毁辱你,那么你在这样众生的前面呢,「现作一切饶益事故」,你反倒不瞋恨他,还对他发慈悲心、还发饶益心,还做出来很多利益他的事情,这事不容易,「现前难行」。这在这个孔夫子说是以德报怨,这句话正好,以德报怨,那么这也是不容易做的事情。这就是内心里面,所以佛法的伟大的地方、特别超越的地方就是要断烦恼,你断了烦恼他没有瞋心,没有瞋心想要做什么事情无障碍,所有障碍主要是自己的烦恼障碍自己,你若没有烦恼的时候在心里面没有障碍,所以这些事情也应该能做得到。
「五不染难行,生在世间不为世法所染污故。」
这个「不染难行」,不染污也是不容易,是什么事情呢?生在这个苦恼的世间上面而不为世间法所污染。这个世间法是指什么说的呢?就是那个八风不动: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风。这八风我以前讲过,我以前讲过,有的时候我还忘记了,这个利衰怎么讲呢?只能大概说个大意,但是若去参考一下才知道,这个利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得到了可爱的五欲,叫作利。衰呢,就是失掉了可爱的五欲,色声香味触你失掉了,可爱的五欲你失掉了就是衰。利,衰。毁誉,这个毁誉是什么呢?就是不在你的面前,在背后来毁谤你,毁谤你说你这个人信进念定慧你都没有,也没有信,也没有进,念定慧也都没有,信、施、惭愧这一切善法你都没有,说这个人就是没有品德,不好啦,这样子,在背后这样说叫作毁。利衰毁誉,誉是背后来赞叹,说这个人品德非常好,有信进念定慧的功德,怎么怎么的好。利衰毁誉,称讥是当面,当面赞叹你,这个讥是当面的讥嫌你、呵斥你、谤毁你,就是一个当面一个背后的不同,这四个。称讥,苦乐,这个苦就是在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所感觉到苦恼的一切事情,所感觉到的快乐的事情。这里面有四个是如意的,有四个是不如意的,我们凡夫得到如意的事情,心就会高起来了,就快乐了,如果得到不如意的事情就苦恼了,就是这样子。这个世间上的人都被这八种风所动,所以叫作世法。这个菩萨他在这个世间上度化众生的时候,也一定是遇见八风的,八风的时候不能影响他,「不为世法所染污故」,你不能影响他,这也是不容易,也是不容易的。所以也非要有般若波罗蜜和甚深的禅定才可以。
说是「不染难行」,不染污是不容易的。这个,但是我们一般人更是容易遇见这一些境界,遇见这个境界呢心就会高低,遇见这些境界,苦恼的境界心里面不欢喜,如意的境界心里就高兴了。但是有一样事情我们可以参考一下,我们努力地学习,我们现在学习这个《摄大乘论》,我不知道你们各位有什么感觉,这是佛教里边重要的学派之一,这是重要的思想之一,他这个唯识无义的确是能断烦恼,我们能这样正忆念就能断烦恼。我们初一步地有闻慧、有思慧,再进一步有修慧,多静坐这样思惟,我们把这个文字的佛法掌握到,我们用闻思修这样子来改善自己,你内心里面有多少相应,不要说得圣道,小小的有一点暖顶忍都不错嘛!谁来毁谤你,你心里面会反省自己,你心里面也可能会感觉到安慰,他谤毁你、轻视你,你心里面可能不太介意,因为你多少有点成就了,他谤毁你。他赞叹你呢,你也会想:我还是凡夫,所以也不要高。就是入了圣位的时候呢,还是无我,法也不可得、我也不可得。常这样正忆念呢,他心也不高也不低,就是禅宗这个禅师说的话:不随别人的舌头转。别人的舌头这样动你也随着动,别人这样说话你心里就动了,你就是随着别人的舌头转了。假设我们不努力地学习闻思修的话,一点成就没有,别人赞叹我的时候,你自己想一想我有什么地方值得人家赞叹?什么地方值得人家赞叹?说是人家毁谤我,说我怎么怎么不好,我心里难道,我要反击:你怎么可以轻视我?但是你想一想:我是不是呢?我的确是信进念定慧都不具足,的确是不具足嘛。到那个时候,人家也没有毁谤我,也没有赞叹我,但是自己反省自己的时候还是不及格的,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努力,要好好努力。好好努力,我认为你们各位的确是能有成就的,我不是说好听话,不是这个意思,我从你们的自传上看,你们都是很有智慧的,只要肯努力应该有成就。因为我们这里现在没有多讲课,我们只有四天有课,每一天只有一课,你可以有很充分的时间去温习,有充分的时间可以多静坐。如果课程特别多,连温习都没有时间,那里有静坐的时间?那弄了多少年没有成就,那还是情有可原的,所以应该要努力啊,要努力的!说是「不染难行,生在世间不为世法所染污故」,那我们多少也可以慢慢地不染污,多少也会有一点,不染污。
「六胜解难行,于大乘中虽未能了,然于一切广大甚深生信解故。」
这个「胜解难行」,这也是一个不容易的事情。是「于大乘中」,对这个大乘的佛法里边,这一切的修多罗里边,或者是大乘的阿毗达磨里边,经律论里面所说的这些教理行果这些事情,「虽未能了」,我们虽然还没得到无分别智,微妙的圣人的智慧能证悟这一切的境界,我们没有。「然于一切广大甚深生信解故」,可是对于这个广大甚深的教理行果,我们还是有恭敬心,有至诚心去学习,使令自己发出来深刻的信解,还是能的,这件事也是「胜解难行」,也是不容易,的确是不容易。这个有的人,我也承认这件事,有的人对于学习佛法不容易,他就是学不来,但是你让他为大众僧作事可以,学习佛法他就是学不来。那么有的人就是有这个兴趣,愿意学习,愿意学习的时候,只要你不懈怠,细水常流,天天这样学天天这样学,慢慢他就成功了,所以一定也要有一点耐心烦、要有一点恒心、要有一点毅力。
这个「胜解难行」,这是说赞叹初发心的凡夫学习佛法是很难得的,这样意思。初发心的人,说唯识无义就是不太懂,就是不大容易懂,但是这个无著菩萨这个《摄大乘论》,他一段一段的,他不厌其烦地说了一遍又说一遍,说了一遍又说一遍,但是彼此多少有点不同,你能细心地去阅读、细心地去思惟,他就可以懂,是可以懂的。这句话这个「胜解难行」是赞叹我们凡夫学习佛法的难得,是这样意思,不是指圣人说的。那么圣人最初也是凡夫,也是人。「于大乘中虽未能了」,这是指这个无分别智,我这么解释。没有得到圣人的智慧,你还没能证悟这个第一义谛,还没证得。「然于一切广大甚深生信解」,我们还能够不断地努力去生信解,佛菩萨说的一定是对的,是真实不虚的,就能这样相信,还是能相信的。
「七通达难行,具能通达补特伽罗法无我故。」
这是十种难行的第七个「通达难行」,怎么叫作「通达难行」呢?「具能通达补特伽罗法无我故」,是说这位菩萨他在增上心的三摩地里边,他能完全,「具」是完全的意思,完全地能通达人无我和法无我故,这叫做「通达难行」。就是说对这个补特伽罗的无我、对一切法无我是不容易通达的,但是这位菩萨他能通达,所以叫作「通达难行」。
这个补特伽罗无我就是在色受想行识里边没有常恒住不变异的我,没有这个;就是执着有我的人认为在色受想行识里边有一个我,是个有体性的我。这个有体性,譬如说色有色的体性,受有受的体性,想行识各有各的体性,我们口头上说我我,这个有我论者也认为有我的体性。这个我的体性,这个就是在色受想行识之外,另外有一个有体性的我,他的体性是什么样子呢?就是常恒住、不变异、有主宰作用的,这个就是我,他在色受想行识里边住,就是这样执着。当然也有执着色受想行识就是我,也有这样执着的。也有执着离色受想行识另外有一个我,那么这个我,若是补特伽罗无我呢,就是在生死里面流转。这个生命体是有变异的,譬如说这是天的生命,这是人的生命,这是地狱、饿鬼、畜生的生命,是有变化的,但是这个我是不变的,我是轮回的主体,他从天上到人间,由人间有可能回到天上,也可能到地狱去。这个生命体是有变异,但是这个主宰性的我他没有变,还是那个我,那么这就叫作补特伽罗我。现在这上面说「通达补特伽罗无我,补特伽罗里边只是一个众缘所生的色受想行识而已,另外没有常恒住、不变异、有主宰性的我,没有,没有这个东西。那么这样通达不是容易的事情,的确不是容易,总欢喜有一个我才好。这个「法无我」呢,就是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这个十八界的一切法,世出
- 上一篇:《摄大乘论》笔录 第六章、彼修差别
- 下一篇:《摄大乘论》笔录 第八章、彼果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