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大乘论》笔录 第五章、彼入因果
第五章、彼入因果2
第一节、总明因果
「如是已说入所知相,彼入因果云何可见?」
这是第五章「彼入因果」。前面的第四章「入所知相」,主要的是说修唯识观得无生法忍的意义、方法,其中也提到「善备福智资粮」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单是修唯识观悟入所知相,也要栽培无量的福德智慧的。这以下这个第五章「彼入因果」,就是详细地说到「善备福智资粮」的这个意思,就是只是悟入所知相固然是最重要的要智慧,可是若没有福智的资粮,也还是不能成功的,所以这底下说到六波罗蜜,就是福德智慧资粮的意思。
「如是已说入所知相」,前面这样地已经宣说了多闻熏习、如理作意,就可以悟入所知相的平等法性。「彼入因果云何可见」,彼悟入平等法性的因,悟入以后的果,就是六波罗蜜,那么怎么样才能够明白呢?先提出来这个问题,这以下就解释。
怎么叫做「彼入因果」呢?就是佛陀所常说的有施波罗蜜、戒波罗蜜、忍波罗蜜、精进、静虑、般若,这六种波罗蜜多就是「彼入因果」了,这是先标出来这一章的大意。
「云何由六波罗蜜多得入唯识?复云何六波罗蜜多成彼入果?」
这以下就是一样一样地解释,解释中分两个阶级:一个阶级就是在悟入法性之前的这个贤位,就是资粮位这个时候;一个是悟入法性之后的圣位,得入无生法忍以后登地的菩萨,分这么两个阶级来说明六波罗蜜的差别。先提出这个问题,「云何由六波罗蜜多得入唯识」,说是我们想要悟入平等法性、得无生法忍,那么我们要怎么样子修行六波罗蜜多才能够悟入这个唯识性呢?「复云何六波罗蜜多成彼入果」,又怎么样的情形,同样的六波罗蜜多,可是得无生法忍以后就成为入法性的果了呢?这个一个因一个果,他们有什么不同呢?说这个意思。
「谓此菩萨不着财位,不犯尸罗,于苦无动,于修无懈,于如是等散动因中不现行时心专一境,便能如理简择诸法得入唯识。」
这是先说明悟无生忍之前的时候需要学习六波罗蜜多的相貌。「谓此菩萨」,谓这位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若想要得无生法忍,他一定要学习六波罗蜜多。第一呢,他要学习这个布施波罗蜜多,就是「不着财位」,他不爱着我们世间上的财富的这件事,不爱着这件事,他要能放得下。这个「位」就是名位、地位,他是总经理,或者是董事长,或者是省主席,或者是总统,世间上的这些名位你也要放下,当然这也就是财富。放下了,你才有时间有精神去学习佛法,才能悟入平等法性的,「不着财位」。「不犯尸罗」,你还需要不能够毁犯所受的清净戒法,你不能毁犯。你不毁犯的时候,身心清净,你才能学习佛法,悟入法性的。
「于苦无动」,这个苦,「于苦无动」这是说这个忍波罗蜜。前面一个施波罗蜜、一个戒波罗蜜,这是说忍波罗蜜,就是内心与种种的境界接触的时候所感受到的这些苦恼的事情,这个事情你要能忍受得住,你不能够因为受到一点苦,你这一点的道心就动摇了,「我不相信佛法了!我不修行了」,受到一点苦的时候就这样子,那你不能悟入唯识观的,不能悟入平等法性的。你这个意志要坚定,有苦的时候你要容受得住,能受得了,所以叫「于苦无动」。这个下面的文就要详细地会解释怎么叫做苦这些事情,或者是身体上的苦,有什么病痛,或者是人与人之间的纠纷的苦恼,这些病痛,或者大寒大热这些问题,你要忍受得了。「于修无懈」,这个修唯识观的时候,你要精进,不能懈怠,要有这个条件,你才能够悟入法性的。
「于如是等散动因中不现行时心专一境」,这个「散动因」,使令心里面散乱,向外去攀缘这些事情,这叫做「散动」。这个「散动」的各式各样的情况是什么呢?就是「着财位」,你要去想钱去,还想要把自己的地位要提高一点;还有你毁犯尸罗,或者有一点事情你就忍受不了,忍受不住;或者是懈怠,这都是「散动因」。这个散动的因,各式各样的散动的因缘,「不现行时」,你能够克服住,克服了这一切的事情,能「不着财位,不犯尸罗,于苦无动,于修无懈」,这就是「散动因中不现行」,没有这些散乱的因缘了。然后你才能够「心专一境」,你现前的这个明了性的心才能在一个境界上专注,专一地安住不动,你才能够修习禅定,修习奢摩他的,就是这样意思。「便能如理简择诸法得入唯识」,这个时候你心才能够,你才能够发出来智慧,在专一寂静的奢摩他里面才能发出来智慧,你才能简择,就是观察,观察诸法都是内心的分别,唯识无义,这样子你才能契入一真法界的。这就是在悟无生忍之前,悟入唯识性之前,你要这样学习六波罗蜜的,你才能够有成就的。
「菩萨依六波罗蜜多入唯识已,证得六种清净增上意乐所摄波罗蜜多。」
这是得无生法忍之后,就是得入极喜地之后六波罗蜜的情况。这上面的意思呢,先要成就清净的意乐,成就清净的意乐,你这个六波罗蜜多你才能够殊胜。「菩萨依六波罗蜜多」,这位悟入了唯识性以后的这位菩萨,他「依六波罗蜜多入唯识已」,就是在得无生忍之前,他修行这六波罗蜜多,对治了前面着财位、犯尸罗、于苦不能忍受、懈怠的这一切事情,这一切障碍都消灭了,他就悟入唯识性以后。「证得六种清净增上意乐所摄波罗蜜多」,他就能够证得了,就是成就了这个六种清净的增上意乐所摄的波罗蜜多,这个清净增上意乐所成就的波罗蜜多。这个「清净」的「增上意乐」,这个「清净」就是没有烦恼,你若有烦恼就是染污了;没有爱烦恼、没有见烦恼,简单地说就是没有执着心。这个「增上」,就是特别有力量的意思,特别地有力量。这个烦恼也是力量,我们发道心也是力量,现在只是这个发道心的清净心有力量,叫做「增上」。这个「意乐」是什么意思呢?后边倒有详细的解释。「清净增上意乐所摄」的「波罗蜜多」,就是六种波罗蜜多。这句话是标出来,标出来这六波罗蜜多由清净增上意乐去推动的,那就是得无生法忍之后的六波罗蜜的相貌。
「是故于此设离六种波罗蜜多现起加行,由于圣教得胜解故,及由爱重,随喜,欣乐诸作意故,恒常无间相应方便修习六种波罗蜜多速得圆满。」
这个「是故」,就是承上面那个「清净意乐」。因为你成就了清净的增上意乐的关系,所以「于此」六波罗蜜多,假设你离开了「现起加行」,于此六种波罗蜜多你没有现起的加行,没有现起六波罗蜜多的活动,你没有这样。譬如说我们若是修学六种波罗蜜多的时候,我们要努力提高我们的道心,我们要有一番努力,我们才能够有施波罗蜜、戒波罗蜜、忍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我们才能这样。但是现在得无生法忍的菩萨,已入唯识性的菩萨,他就没有现起六波罗蜜的活动,他也一样能成就、能圆满六波罗蜜多。什么原因呢?
「由于圣教得胜解故,及由爱重,随喜,欣乐诸作意故」,所以他能够有这样的境界。因为得无生法忍、悟入唯识性的这位菩萨,他是「由于圣教得胜解故」,因为他对于六波罗蜜多的圣教,佛开导菩萨修习六波罗蜜多的这个法门,他对这个法门「得胜解故」,他成就了特别有力量的信解心,特别有力量的信解。或是这个布施波罗蜜也得大功德,得什么什么功德,乃至般若波罗蜜有什么什么功德,佛这样的开示,他有深刻的信解、有力量的信解心,这是一个原因,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譬如说我们感觉到自己愚蠢,才觉悟到智慧的重要,这时候就欢喜去求智慧;如果是我感觉我的智慧很大了,那再去求智慧这个心情就不多了。那么也因为圣人,得无生法忍以后是圣人,圣人对于佛的恭敬心是特别强的,和我们凡夫不同,我们凡夫也能够对于佛菩萨有信心,但是不能和圣人比。那么圣人对于佛陀的恭敬心特别强,所以佛所开导修行的法门他这个信心也特别强,这个特别强的心情是他圆满六波罗蜜多的一个力量,一个动力,「得胜解故」。
「及由爱重」,这个「爱重」,前面说爱重作意、随喜作意、欣乐作意。这个爱重作意就是这个法门能够成就这么大的功德,他对这个法门这个爱敬,爱乐、恭敬、尊重的心情也特别强,这个人。他看见得无生法忍的圣人和我们凡夫很多的地方不同,这个圣人他能与大菩萨通消息,就是虽然他现在还在凡夫世界,但是他能同大菩萨随时能有来往。初得无生法忍的圣人,虽然他现在还是有漏的身体,还是个苦恼的境界,但是他能和佛菩萨来往,他就感觉佛菩萨成就了六波罗蜜的功德,真是太好了!所以他就对这个法门非常的爱重,爱重这个六波罗蜜多。「随喜」,「随喜」是说别的人,十方世界的这些大菩萨,他们在修这六种波罗蜜多的时候,他心里面欢喜、赞叹,能有这种心情。
「欣乐诸作意」,还有「欣乐」,「欣乐」就是这位菩萨看见佛的境界,这个六波罗蜜多所成就的功德的伟大,看见这些大菩萨能这样修行六波罗蜜多,他就特别地欢喜,希望自己和一切佛教徒大家都成就这种功德,这叫做「欣乐作意」。就是「爱重」作意、「随喜」作意、「欣乐诸作意故,恒常无间相应方便修习六种波罗蜜多速得圆满」,所以他就是不需要特别地力励地勉强自己,他就能「恒常无间」,长时期地、不间断地「相应方便修习六种波罗蜜多」,他就能这样做。恒常不间断地、长时期地「方便修习」,与修习「六种波罗蜜多」的方便常能够相应不离。这个「方便」是个善巧的意思,善巧是什么?其实就是智慧。方便善巧的智慧,他用这个智慧常常去修习这六波罗蜜多而不间断,相应不离,所以他的六波罗蜜多「速得圆满」,很快地就圆满了。那么这是说我们凡夫要修行六波罗蜜多就不是那么样的容易,要「现起加行」,自己勉强自己才能去做功德。若是入了圣位的人,得无生法忍的人不是,他不需要特别勉强,他就能够修行六种波罗蜜多,所以他的波罗蜜多很快地会圆满。
「此中有三颂:已圆满白法;及得利疾忍;菩萨于自乘,甚深广大教;等觉唯分别,得无分别智;希求胜解净,故意乐清净;前及此法流,皆得见诸佛;了知菩提近,以无难得故。」
这里有三颂。前面这一段是说有这个「清净增上意乐」,所以他能够「恒常无间相应方便修习六种波罗蜜多速得圆满」,这以下这三个颂就是显示意乐的相貌,什么叫做清净增上意乐?说这件事。这里面有三个颂来介绍这个意乐的相貌。
「已圆满白法;及得利疾忍」,这一共有七个相貌,第一个就是「圆满白法」,这个是资粮的意思。就是这位菩萨他在胜解行地,在资粮位的时候,他已经「圆满白法」,已经做了很多的功德。「白」,是个清净的意思,他不做这些有罪过的事情-就是污染了。他已经圆满地做了很多的功德了,所以他能够成就清净的增上意乐,是这样子。
「及得利疾忍」,不但是圆满了很多的功德,而且还成就了「利疾忍」。这个「利」是锐利,很迅速的意思,不迟钝。这个「忍」呢,这个印顺老法师的解释就是那个四寻思、四如实智里边的忍。就是通达了一切法是唯识无义的,所以他能够做布施、持戒、忍辱种种的功德,能圆满白法,他有这样的智慧的关系。这个「忍」就是智慧,那么成就这样的智慧的关系,所以他能够得到清净的意乐。这个清净的意乐明白点说就是得无生法忍的圣道,叫做清净意乐。而这个「圆满白法」、「得利疾忍」,那是在资粮位的时候的功德,因为你有这样的功德,你才能成就这个清净的增上意乐。
「菩萨于自乘,甚深广大教」,这是第三个相貌。就是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对于他自己所应该学习的佛法,这就是有小乘佛法、有大乘佛法,「自乘」就是属于大乘佛法。他对于大乘佛法努力地学习了,他要学习大乘佛法的。这个「甚深广大教」,就是这个大乘佛法里边宣说甚深的法性的道理,一切法无我的道理,这是大智慧境界。「广大」,宣说无量无边的禅定,甚深的三昧,那么叫做「广大」,也是广大的事情。或者说这个「甚深」就是指这个般若波罗蜜,其余的五波罗蜜名为「广大」,那也是可以。就是这个菩萨他对于大乘佛法的甚深广大的佛教,他努力地学习过,这也是获得清净增上意乐的一个条件,要这样子的。
「等觉唯分别,得无分别智」,这是这个作意,作意的相貌,也就是修止观了。他能够普遍地觉悟一切法都是内心的分别,一切法都是无义的,唯有内心的分别而已。他能这样子作意观察,就是修止观。「得无分别智」,所以他成就了无分别的智慧,才成就这个无分别的智慧的。这个「无分别智」这一句话呢,无性菩萨解释是对治的意思。「等觉唯分别」,所以成就了无分别智,成就了无分别智就能对治一切的执着,执着心,能对治有所得的执着心,那么你才能成就这个清净的增上意乐,是这样意思。
「希求胜解净,故意乐清净」,这一句话就是正式地说明清净意乐的相貌。清净意乐,这个意乐是什么?就是「希求」和「胜解」这两个意思。「希求」,就是要求得无上菩提,这个求。而这个求呢,这个希求心是由信心来的,有了信心才有希求的意思。譬如说你相信作生意能发财,你就去作生意去求财去,是这样意思。我相信能得无上菩提,那么你就会有希求心,我想要得无上菩提,这个「希求」就是欲的意思。这个因为有信心,所以你会有希求圣道的愿,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个是「胜解」,「胜解」是什么呢?就是因为有胜解,所以你才有信心。这样子呢,「胜解」是信心的因,「希求」是信心的果,所以清净意乐就是信,当然这个信不是我们凡夫的人,这是圣人对于佛法的信心。这个「胜解」,就是对于佛法、对于第一义谛有深刻有力量的通达的智慧,叫做胜解。
那么这样说呢,由胜解而有信心,所以佛法的这个信从胜解而来的,由胜解而有信,因信而有希求,因为有信心才会有希求。所以既然说到有希求心,有了胜解,那就表示里边已经有了信心了。而这下面这个「净」就是信,是清净的信心,当然这是因为已经得无生法忍了,已经得无生法忍,他有无分别智了,而他有希求,有胜解,有清净的信心,他是与无分别的智慧相应的。「故意乐清净」,所以他这个清净的意乐,他这个意乐是特别清净的,没有染污,没有烦恼的污染,这叫做清净增上意乐。这个清净增上意乐在胜解行地的时候已圆满白法,圆满白法就是做种种功德,做种种功德要有「利疾忍」,不然这个功德做不成,不然这功德做不成。你说你要举办一个佛教的集会,不管是什么样的佛教里面什么样的法会,譬如说做一个青少年的佛学班的话,你也要有忍,不然这件事你做不成;说我要做一个禅七,你也要有忍。只要是要集会很多人来成就这件功德的时候,你一定要有忍,不然这件事做不成,因为你要所利益的人不是法身菩萨,不是佛,是凡夫,是利益这些凡夫的时候,很难说像你理想的那样子,所以你一定要有忍。所以「圆满白法」,表示你一定要有忍,不然的话这个白法不能圆满。可是这里边要有「于自乘,甚深广大教」,要学习佛法作基础的,说我要去做种种功德,你要有学习佛法的智慧,你才知道什么是功德,什么是罪过,不然不知道,不知道这件事已经做错了,自己不知道,你要学习佛法。「菩萨于自乘,甚深广大教」,要经过一番的学习,你才能圆满白法,你才能知道这个忍是一切功德成就的一个重要条件。这个清净意乐要有这样的基础,而且还要「等觉唯分别,得无分别智」,这才能成就这个清净增上意乐。什么叫做清净增上意乐呢?「希求胜解净,故意乐清净」,这是清净增上意乐的相貌,可见这个清净意乐可是不简单的事情。
「前及此法流,皆得见诸佛」,这个清净增上意乐还有一个相貌,什么呢?「前」,这个「前」是站在无生忍这个地方说话,就是得无生忍之前。得无生忍之前,就是那个加行位,得这个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叫做「前」。「此法流」就是现在在这个得无生忍这个时候,得无生法忍这个见道位,见到圣道的这个时候。「皆得见诸佛」,这个「此法流」世亲菩萨解释是在三摩地里面,在三摩地里面,就是在禅定里头。在禅定里边也就是见第一义谛的时候,你见第一义谛是在定里边,而不是在散乱心里面能见圣道的。这个其他的经论上说,这个「流」这个字,「流」者圣道也,是圣道。譬如这个初果须陀洹就叫入流,那个流就是圣道。这个「法流」,就是第一义谛的圣境,也是在三昧里边的境界。「皆得见诸佛」,这可见在加行位的时候是能见到十方诸佛的,这个得无生法忍的时候也是能见到十方诸佛的,也能见到佛的。我们在《高僧传》上也看见有这种事情。所以一个人自己学习佛法,用功修行,「我开悟了,我得圣道了」,你见到佛没有?这上面有这样意思。就是得圣道一开始的时候,十方诸佛在三昧里面出现,在《楞伽经》也有这个话,那么这叫瑞相,就是你成就了清净增上意乐的时候有这样的瑞相,能见到十方佛的,有这个事情,「皆得见诸佛」。
「了知菩提近,以无难得故」,这是第七个相貌,如果算那个无分别智单独算一相,那就是第八个相貌,就是得胜利的相貌。得什么胜利呢?「了知菩提近」,他得无生法忍,成就清净增上意乐,见到十方诸佛,见佛闻法了,他有这样的瑞相了,他自己就知道他得无上菩提不远了。「以无难得故」,他成就了清净增上意乐,对于修行六波罗蜜广度众生的事情不感觉到难,不感觉到难,他有这个殊胜的微妙方便得无上菩提不难,他有这种感觉,所以「了知菩提近,以无难得故」。
这三个颂来赞叹这个清净增上意乐的相貌,也就是得无生法忍之后修行六波罗蜜多的相貌,这样意思。
「由此三颂,总显清净增上意乐有七种相:」
前面是这个颂,这底下用长行来解释。由此三个颂,「总显清净增上意乐有」七个相貌,哪七个呢?
「谓资粮故,堪忍故,所缘故,作意故,自体故,瑞相故,胜利故。」
「谓资粮故」,就是「已圆满白法」,这是资粮,修学了很多很多的功德。「堪忍故」,就是那个「及得利疾忍」,有这个堪忍,你能够容忍,不管遇见什么境界你的心能忍得住,不冲动。「所缘故」,这个「所缘故」就是「菩萨于自乘,甚深广大教」,这是「所缘」。这个「所缘」也就是所学习的,这样意思。「作意故」,这是第四个,第四个就是「等觉唯分别,得无分别智」,这个就是「作意故」,就是观察,就是修学止观了,这样意思。「自体故」,「自体故」就是「希求胜解净,故意乐清净」,这个「自体」,就是清净增上意乐的自体,他本身的相貌。「瑞相故」,就是「前及此法流,皆得见诸佛」,这是得清净增上意乐的瑞相。「胜利故」,「胜利故」就是「了知菩提近,以无难得故」,你有这样殊胜的利益。
「如其次第,诸句伽他应知显示。」
如前面那个颂的次第,及这里边说到其相的次第,那么互相配合就知道了,就明白了。
这可见这个「彼入因果」的六波罗蜜多的相貌,可见我们若想要得无生法忍的话,不能只是静坐修止观。固然静坐修止观这个般若波罗蜜也是重要了,可是还要其他的波罗蜜的帮助。说是我有其他的波罗蜜的帮助,我不修禅定、不学习般若,也是不能悟入法性的,所以一定是六波罗蜜互相助成才能够悟入法性,这里面表示这样的意思。
第二节、十门分别2
第一项、长行10
甲、数
「何因缘故波罗蜜多唯有六数?」
前面是「总明因果」,这个就是入唯识性的因果,就是六波罗蜜。这以下的第二节「十门分别」,就是有十科来说明这个六波罗蜜多的相貌,来解释这个六波罗蜜多。这里面有长行、有偈颂,长行里面第一段就是「数」,十门的第一门就是「数」,这个六波罗蜜多这个六是个数目。为什么不是五,或者是七呢?解释这个六的原因。
「何因缘故波罗蜜多」唯独有六个数目?在《大毗婆沙论》上说到四个波罗蜜多,说到四个波罗蜜多。四波罗蜜多就是布施波罗蜜多、戒波罗蜜多。这个戒波罗蜜多里面包括忍波罗蜜多的,看《大毗婆沙论》上的解释,但是没有把忍波罗蜜多标出来。施波罗蜜多、戒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里面包括禅波罗蜜,所以四波罗蜜也就是六波罗蜜。那么也有说十个波罗蜜的,在这个下文有提到,这里就是单独的解释什么原因只有六个波罗蜜多。这个在经论里边谈六波罗蜜多的地方特别多,谈四个、谈十个的地方也是有,但是比较少。说六个数呢,这里边无著菩萨说出三个理由,所以是六个波罗蜜多。
「成立对治所治障故。证诸佛法所依处故,随顺成熟诸有情故。」
这是三个理由,所以说六个波罗蜜多,不多不少,就是这样。「成立对治所治障故」,这个所治的障,譬如说布施波罗蜜多就是对治这个悭吝的障碍,悭吝;乃至般若波罗蜜多能对治这个愚痴邪知邪见,都有障。那么六个波罗蜜多能对治这么多的障碍,所以「成立对治所治障故」,就是六个波罗蜜多就够了,这样意思。
「证诸佛法所依处故」,「证诸佛法」,证悟,证悟诸法实相,这是佛的境界,成就了佛的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无量无边的功德,这都是佛法。「所依处故」,就是六波罗蜜多是成就佛法的一个因缘。你修学六波罗蜜多,你就能成就佛的功德,那么在这一个立场上来说呢,也是六个就好了。
「随顺成熟诸有情故」,这是这个大悲心要去度化众生。这个「随顺成熟诸有情故」,这个「随顺」应该说是随顺佛法去教导众生,去化导众生,随顺佛法的真义去化导众生,使令众生善根成熟,得大解脱,这又是一个立场。这个立场就是慈悲心,大悲心,那么就是在众生于菩萨于佛这一方面来说,这就是恩德,佛菩萨于众生有恩,这是一个。
「证诸佛法所依处」,当然主要是觉悟诸法实相,那就是大智慧境界,那么就是智德。「成立对治所治障」,就是断德。这个断德、智德这两个功德是自己成就的,对于自己有利益的功德。「随顺成熟诸有情」,是利益一切众生,对众生有利益的功德,就是化他;自利利他。三德圆满就是佛了,三德圆满就是佛;最初就是这样修行,乃至最后功德圆满,所以这个三种功德、两种利益,包括了由最初的开始到最后的功德圆满。那么约这三种义来解释六波罗蜜多的「六」数,这个无著菩萨真是大智慧,解释得非常好。
「为欲对治不发趣因故,立施戒波罗蜜多。不发趣因,谓着财位及着室家。」
这底下就解释这个「成立对治所治障故」,解释这一句话。「为欲对治不发趣因故」,这个「对治」就是消灭的意思,消灭,为了想要消灭障碍。消灭什么障碍呢?「不发趣因」。这个「发趣」怎么讲呢?就是发出离心,想要出离生死,发心出离生死,趣向涅槃。「趣」者向也,想要到另一个地方去叫做趣。到什么地方呢?到涅槃那里去,叫做「趣」。那么这表示现在这个地方不是涅槃,现在这是生死流转的地方,很苦啊!我想要从这个苦恼的地方跳出来,到涅槃的安乐的地方去,叫做「发趣」。我想要成圣人,想要得涅槃,这是一个愿,这是一个愿望。这个「不发趣」,我不想要了脱生死得涅槃,这就是「不发趣」。发趣,不发趣。现在这是说「为欲对治不发趣因」,为了消灭我不发心了脱生死得涅槃的这个因缘,那就是障碍我发心修学圣道的因缘,把这个障碍消灭了他,叫做「对治不发趣因」。「故立施戒波罗蜜多」,所以要成立布施波罗蜜多、成立戒波罗蜜多,成立这两个波罗蜜多。成立了这两个波罗蜜多,就对治「不发趣因」了。
什么叫做「不发趣因」呢?「谓着财位及着室家」。其实人的烦恼是无量无边的,但是在这里主要的说出两件事:一个是财富,财位;一个是着室家,就是这两个。这个施波罗蜜来对治「着财位」,戒波罗蜜来对治「着室家」,就是对治这两件事。这个「着财位」,当然就是五欲,色声香味触的五欲。这个「位」,刚才我们说过就是爵位,在社会上的地位,总是希望高一点好,那么这个就是「位」。「位」,其实也就是财,爱着财富、地位,也就是爱着五欲,爱着五欲所以不能够发出离心,不想要修学圣道,就是这么回事,就是这样子。那么这个发出离心是要放下才可以,现在这里「着财位」就是自己放不下的地方,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个是「着室家」,「着室家」明白一点说就是男女的欲,就是着这个欲,着这个欲就不能修学圣道。那么现在用这个戒波罗蜜多来对治这件事,来对治这个「室家」的事;用这个施波罗蜜来对治这个「着财位」,这样子这个「不发趣因」就消灭了,那么就能够发趣了,就能够愿意修学圣道,放下尘劳的事情,所以成立施波罗蜜多和戒波罗蜜多,是这样意思。这个其实世间上的事情都是无常的,虽然有可能一个人前生有一点栽培,今生也可能有些如意的事情,终究是要无常的。所以从无常的这个智慧去观察呢,应该是能放下,这个「施戒波罗蜜多」也就成就了。
「为欲对治虽已发趣复退还因故,立忍进波罗密多。」
这是前面解释这个施戒波罗蜜多所对治的这个相貌是这样子,现在说到这个忍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所对治的障碍,是什么呢?「虽已发趣复退还因」,说这个人他是发心要了脱生死,有这种愿,想要得涅槃、想要得圣道,我不愿意做生死凡夫了,我想要做圣人,是发心了!发了心以后又「退还因」,又不发心了。为了对治这件事,就是立这个忍波罗蜜和精进波罗蜜。「退还因」,这个「退还因」是什么呢?
「退还因者,谓处生死有情违犯所生众苦,」
发了无上菩提心的菩萨,那么他就是要广度众生,和众生要有来往的时候也不容易,就是「处生死有情」,在凡夫的世界,流转生死的这些众生。「违犯」,他触恼菩萨,触恼菩萨的时候,菩萨心里面就有苦了,「所生众苦」,这个苦若忍受得了还好,受不了的时候,「我不发菩提心了」,就退了,退心了。「处生死有情违犯所生」起的很多的苦恼,这个生了很多的苦自己忍受不住了,就退了道心,我不发趣了,我不想了生死了。
「及于长时善品加行所生疲怠。」
这个「及于长时善品加行」,这个「长时善品加行」,这个菩萨若想要弘扬佛法广度众生,一方面要广度众生,一方面也要充实自己修学圣道,这都不是短时期能毕业的,要长时期地修学善法,长时期地修学善法的。乃至奢摩他、毗钵舍那也不是一天就成就了,要长时期地用功修行,长时期用功修行就有一个问题,「所生疲怠」,自然的就会有疲劳。譬如说要打般舟七,九十天不睡觉,也不卧下来,在那里老是……立一会儿可以,经行念佛,这是很辛苦的。说是要打禅七,打一个禅七可以,两个禅七就是会辛苦了,若打七个禅七也不算多,若打三年的禅七可能辛苦,可能是辛苦了!我在香港的时候,有个老法师说是打禅七,一天就是坐了七支香,坐了八支香。那老法师说:只坐八支香,那几时才能了生死呢?哎呀!这个话说出来不得了!看得出老法师的道力是很高,所以会说出这句话来。若是我们发心,一天坐八支香,坐那么多,坐三支香就好了!这就是因为就是怕辛苦,「疲怠」,就是疲劳懈怠,疲劳了自然就是要懈怠,所以「长时善品加行」就会懈怠,这是一件事。
「谓处生死有情违犯所生众苦」菩萨为众生说法的时候呢,初开始也可能会用慈悲心说法,但是看到众生有很多的罪过的时候,就用瞋心说法了,就会有这种事情。说是你是我徒弟,我是你师父,我呵斥你,似乎是也还能讲得过去;如果彼此间是同学的时候,你若说法的时候用瞋心,你呵斥人家就是有问题,就是容易引起问题。所以这里面包括菩萨为众生说法的时候,看众生「违犯所生众苦」,如果你这个菩萨抓不住这个慈悲心的时候,有的时候用瞋心说法就会有反应。如果菩萨还不能够警觉自己,菩萨这个慈悲心就没有了。「处生死有情违犯所生众苦」,这是说一个大概的相貌,其实里边的情形就是各式各样的情形。我们说古代的时候,天台宗智者大师的师父慧思禅师就是有这个问题,那个道士、其他的人下毒药要毒死他,有这种事情,但是因为他本身有道行,所以毒不死他,很多很多的问题。所以「谓处生死有情违犯所生众苦,及于长时善品加行所生疲怠」,发无上菩提心做菩萨这是一句话,真实做起来的时候有很多问题。
为欲对治所生疲怠,「退还因」是什么呢?就是这两种原因。一个你自己受到众生的触恼的时候,打击你,那么这时候你容易退还,退失道心。如果你自己修学圣道的时候辛苦,也容易退失道心。为了这个原因,要成立这个忍波罗蜜和精进波罗蜜,众生「处生死有情违犯所生众苦」的时候,你要加强你的忍波罗蜜。「长时善品加行所生疲怠」,其实也是忍波罗蜜,就是要精进不可以懈怠。这个「所生疲怠」要精进波罗蜜,这个精进这里面也是忍,你若不能忍也就不能精进了。这个经论上常常地说到如理作意、正意念,这个你能成就忍波罗蜜、能成就精进波罗蜜要靠你自己的如理作意。你有如理作意的时候,你就能调整自己,我不可以不忍,我不可以不忍。若懈怠了的时候,他辛苦了就要懈怠,我不来坐禅了,要告假了;你若有如理作意呢,就能加强自己的精进。所以用如理作意来成就自己的忍波罗蜜、精进波罗蜜、施波罗蜜,乃至戒波罗蜜,若没有如理作意就不行,一辛苦了的时候就容易退,就退下来。
「为欲对治虽已发趣不复退还而失坏因故,立定慧波罗蜜多。」
「为欲对治虽已发趣」,现在底下就是成立这个禅波罗蜜和这个般若波罗蜜,他们有什么障碍呢?「对治虽已发趣」,说这个人也觉悟生死是苦,涅槃是安乐的,我要发心出离生死、要得涅槃。等到这样用功,这样发了心以后,也就正式这样采取行动了,「不复退还」,就是也成就了忍波罗蜜和精进波罗蜜,用功修行了,这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而失坏因」,结果又是把自己的道心破坏了,又失掉了。为了这个原因,要成「立定慧波罗蜜多」,要成立这个定慧波罗蜜多,禅波罗蜜和智慧波罗蜜。什么原因呢?
「失坏因者,谓诸散动及邪恶慧。」
这个「失坏因」是什么呢?「谓诸散动」,就是心里面常散乱,老是向外攀缘。这件事有一点儿也可能不要紧,但是你若常常这样做呢,你的道心就容易失掉,就容易失掉。譬如说是这个自己常常坐禅,参加打禅七也好,不参加打禅七自己常常坐禅也好,忽然间有事情去办事,一办办了多少天。这个散乱了以后呢,散乱也能使令你身心疲劳,那么事情已经办完了,应该回来修行了,但是回来以后不修行。就是这个散乱了以后,就使令这个道心提不起来,也有这种问题。所以这个在凡位的时候的修行不容易,前面这个「彼入因果」那个地方已经提到,入了圣道以后修行还比较容易,在凡位的时候修行难,这里面说的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这个你常常的散乱,你心里面常常为色声香味触法在摇动,种种的妄想,就能够使令你这个正念就失掉。不要说我们没得圣道、没得禅定的人,得了圣道、得了禅定的大阿罗汉都怕这件事,都怕这件事,他就使令他这个禅定会失掉。那上面说这个走遥远的道路,也能使令这个人失掉禅定;会调解人家的纠纷,人与人之间有什么纠纷了,这个阿罗汉去调解,也容易使令他禅定失掉,这就是散乱的一种事情,这个阿罗汉的禅定都因此而会失掉,都有这种事情。若是我们没得禅定,平常的人,更是容易失掉道心的,所以「失坏因者,谓诸散动」。从这些事情来看,我们发了无上菩提心是很可赞叹的事情,但是你真实去行菩萨道,还是得无生法忍以后好一点,没得无生法忍的时候行菩萨道很难。一方面不但是众生还没度,先把自己搞垮了,我看是容易是这样子的,事实上看起来也的确是这么回事。所以这个「散动」,这是一个「失坏因」。
「及邪恶慧」,这个邪恶的智慧就是邪知邪见,也能使令自己失掉了道心,不发无上菩提心,我不修行了,会有这种事情。
「如是成立对治所治障故,唯立六数。」
所以前面这一段就是为了这个「失坏因者,谓诸散动」,来对治这个散动,所以要成立这个禅波罗蜜,成立禅波罗蜜。这个对治这个「邪恶慧」,要成立般若波罗蜜。这个「邪恶慧」分几种:一种是这个人没得禅定,没得禅定他自己也可以静坐,在那分别,分别出一种邪知邪见来,啊!他自己执着,执着这个,那么就有了「邪恶慧」。已经成就了禅定的人,他这个分别心特别强,也会分别出来一种邪知邪见的事情,那么有了这个邪知邪见,他执持不舍,就成了「邪恶慧」。所以从这些事情看出来,我们用功修行一定常常要读经,你常常要读一部修多罗,你所相应法,那个法门相应的,与你修行相应的那部经典,你要常常读。读呢,就能够轨范,轨范你的知见。你常常读《金刚经》也好,常常读《大般若经》也好,常读《宝积经》,常读《华严经》、《法华经》也好,《楞伽经》也好,总而言之要读经。说我也不读经,什么波罗蜜我都不要,我就是多静坐,靠不住,你靠不住,有这种事情的。所以应该为了对治这个邪恶慧,你要修学般若波罗蜜。这个般若波罗蜜,我们现在没有成就这个圣人的智慧,就是闻思修三慧了,闻思修三慧从那里来?要从修多罗里面来,从十二分教,那么从那里去学习闻思修,你就有了般若波罗蜜,就能对治这个邪恶慧,才知道这样是不对的,这也是错误了。这是佛这样说的,我们要按照这样去学习,所以在没有入圣位之前,不可以离文字的佛法的。这个在《大智度论》里面提到这个大菩萨,就是乃至到弥勒菩萨,他还要来佛边听法。龙树菩萨说:你还没有成佛,你还是有所不足,你还是要向佛学习的,何况没有到等觉菩萨那么高的境界?何况你是生死凡夫?怎么可以说是不离文字呢?怎么可以这样说呢?一定要是以修多罗,以圣言量为准,一定是要这样。所以「失坏因者,谓诸散动及邪恶慧」,这样子来成立禅波罗蜜、成立这个般若波罗蜜,来对治这个失坏因。
「如是成立对治所治障故,唯立六数」,前面这一大段这里结束,成立这个「对治所治障」,就是成立能治的六波罗蜜来对治所治障故,「唯立六数」,就是只是成立六个数目的波罗蜜,就正好,不多不少,就可以了。
「又前四波罗蜜多是不散动因,次一波罗蜜多不散动成就。此不散动为依止故,如实等觉诸法真义,便能证得一切佛法。如是证诸佛法所依处故,唯立六数。」
前面是「成立对治所治障故,唯立六数」,这以下是第二个原因「证诸佛法所依处故」,成立六波罗蜜多。这是什么道理呢?这个「证诸佛法」,的确是以般若波罗蜜是最重要的,你没有般若波罗蜜你不能够得悟圣道,得悟第一义谛的,但是单独般若波罗蜜还不行。所以这里面从头说,「前四波罗蜜多是不散动因」,布施波罗蜜、戒波罗蜜、忍波罗蜜、精进波罗蜜,这四个波罗蜜多是不散动的条件,使令你心能静下来,所以这个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能使令你内心寂静下来,能够不散动。
「次一波罗蜜多不散动成就」,这一句话这个印顺老法师的解释是指般若波罗蜜说,这个般若波罗蜜多是不散动所成就的功德,就是禅波罗蜜所成就的,是禅波罗蜜所成就。那么这么讲也有道理,如果说「次一波罗蜜多不散动成就」,前四波罗蜜多是不散动的因缘,所以「次一波罗蜜」这就是禅波罗蜜,禅波罗蜜多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不散动成就了,就是禅波罗蜜多,这样讲。「此不散动为依止故,如实等觉诸法真义,便能证得一切佛法」,这般若波罗蜜就成就了,这样讲我看也是可以。
「此不散动为依止故」,此禅波罗蜜能令你心不散乱,不动乱,以此为依止处,这个「依止」是安住的意思,安住在禅定里边你的智慧就有力量了。「故如实等觉诸法真义」,你就能够如诸法实相的真实性去觉悟「等觉诸法真义」,这个相等的觉悟,如果他本身是二,你觉悟是三,那就不等,就是不平等;如果本身是一,你说是二也不行;他本身是三,你说是二也不行,就是一定要相等。相等地觉悟了诸法真实义,这是大智慧的功能,「便能证得一切佛法」了。这样说呢,主要是般若能够「等觉诸法真义」,但是要有不散动为依止。这个禅的不散动,要靠前四波罗蜜多的不散动因才能成就禅波罗蜜,成就了禅波罗蜜为依止才能般若波罗蜜多才能成立,这时候才能觉悟,才能证悟诸佛法。
「如是证诸佛法所依处故,唯立六数」,所以只立这六个数,不需多也不用少,就正好,那么这是约证悟佛法来说。前面是对治障,这里是成就佛法;那个是破恶,这个是生善,生第一义善,约这两个意思来解释。
「由施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能正摄受;由戒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能不毁害;」
这底下是第三个理由,第三个理由就是「随顺成熟诸有情故」,约这个意思来解释这个六波罗蜜这个六数。「由施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能正摄受」,这个菩萨发大悲心教化众生,那和众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你才能够教化。如果大家都成了怨家了,那是不能度化众生的。怎么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呢?「由施波罗蜜多故」,你一定要有施,布施,或者是财的布施,或者是法的布施。这样子「于诸有情能正摄受」,那对于所接引的众生,你才能接引他来到佛法里面来,这个「摄受」有个接引的意思。接引的意思呢,但是有的经论上说到折伏,摄受和折伏是相对的。譬如说这个众生他的心性是很柔和的,那么就可以摄受他;如果他是很强暴的,作恶事的,要折伏,折伏他。那么这是菩萨度化众生的两个态度,这两个态度都是接引众生的,但是摄受的比例应该是多数的,折伏应该是少数的。这里是说用这个财布施、用这个法布施来接引众生,众生本身或者是有什么困难,你能救护他,安慰他,安慰他的心情,解除他的困难,那么彼此间就建立了很好的关系,这样子你才能够来利益他,所以叫「能正摄受」。
「由戒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能不毁害」,这个菩萨要度化众生,菩萨本身一定要持戒,菩萨本身要持戒,持这个或者是五戒,或者是八戒,或者是比丘戒,或者菩萨戒,应该是持菩萨戒,那么能不杀、不盗、不淫欲、不饮酒很多的戒。你若有了这样的戒波罗蜜多的关系,「于诸有情能不毁害」,你不会去伤害一切众生的,因为你不杀、不盗嘛,没有杀害众生的事情,所以对于众生不会有毁害。你想度化众生,如果你不持戒,你就会伤害到众生,那就不能度众生了。所以菩萨为了度化众生,一定布施波罗蜜多,还要有戒波罗蜜多才可以。
「由忍波罗蜜多故,虽遭毁害而能忍受;」
说是你发菩提心度化众生,你能持戒不杀害众生,但是众生不管你那一套,众生还可能会来伤害你的,那怎么办呢?菩萨还有办法,「由忍波罗蜜多」的关系,虽然遭受到众生的毁害,「而能忍受」,菩萨能够容忍,能容忍这件事,而不计较这件事,不介意这件事,所以和众生还是无障碍的。这个菩萨若能这样做呢,菩萨不伤害一切众生,众生伤害他他能忍受,照理说应该是感动了,菩萨这种德行能感动了众生的愚痴,所以对于众生应该是能度化的。
「由精进波罗蜜多故,能助经营彼所应作。」
这个众生也可能受到菩萨的感动,也能相信佛法了,也可以修学圣道。但是有的众生力不从心,想要做做不来,那么菩萨有精进波罗蜜多,「能助经营彼所应作」,能帮助他去经营他所作的事业,能帮助他作事。那么使令他所计划做的事情容易成就,那么这个众生得到菩萨的恩德更多了,更能容易接受菩萨的教化了。这个菩萨要有这种功德,真是菩萨的伟大在这里可以看出来。
「即由如是摄利因缘,令诸有情于成熟事有所堪任。」
前面这是四个波罗蜜多,这四个波罗蜜多在这里做一个结束。「即由如是摄利因缘」,即由前面这四个波罗蜜多能摄受众生、能饶益众生的关系,能对众生有所利益,能够接引他来到佛法里面来。「令诸有情于成熟事有所堪任」,这样做的结果,众生是怎么样的情形呢?「令诸有情于成熟事」,于这个解脱生死的大事「有所堪任」,就是善法可以成熟了。就是像这个,譬如说做饭,这个米是生的,你把他做熟了,熟了就是可以用了,可以吃了。原来的众生这个身口意你想让他学习佛法很难很难的,但是由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这四个波罗蜜多,和众生的关系逐渐地感化,到这个时候好象这个饭成熟了可以吃了,就是众生这个身口意比较调柔了,他可以修学佛法了,能达到这个程度了。
「从此已后,心未定者令其得定,心已定者令得解脱,于开悟时彼得成熟。」
这个众生被菩萨的教化成熟了,这个信心增强了,有所堪任了,能够发心修学佛法了,「从此已后,心未定者」,众生心还没有能够寂静下来,「令其得定」,你可以开导他去令他学习奢摩他,令他心静下来。这个地方,心要定,其实总起来说呢,心里面烦躁,心里面老是要攀缘,就是因为欲的关系,因为欲的关系这就是这样子。心要定呢,一定欲要轻,不一定是断欲,但是欲要轻才可以,不然的话心很难定,很难定下来。「心已定者令得解脱」,说是这个人他心能够安静下来,能定下来,「令得解脱」,要使令他学习般若,学习佛法的般若波罗蜜,他就可以得圣道了,可以得解脱生死了。「于开悟时彼得成熟」,这个学习般若令得解脱这件事,就是「于开悟时彼得成熟」,他就学习佛法,从闻思修的学习中,他心里面的智慧渐渐地增长,就得开悟;得到智慧、得到佛法的般若了,他就明白了。「彼得成熟」,这个时候他就善根成熟了,可以得解脱了。就是要学习,从闻思修上的学习,他就可以得成圣道了,那叫做「令得解脱」,是这样子。
「如是随顺成熟一切有情,唯立六数,应如是知。」
这是结束这第三段;证悟诸佛法故,成立六数。「如是随顺成熟一切有情」,我刚才解释随顺圣道,也可以说是随顺众生,随顺众生他就逐渐地教化呢,善根成熟了。这个随顺一切有情、成熟一切有情,从这个立场来讲呢,「唯立六数,应如是知」,这个波罗蜜立六个,立六个数就好了,也不需要多,也不要少。「应如是知」,应该这样知道就好了。
乙、相2
一、六种最胜
「此六种相云何可见?」
第五章是「彼入因果」,这一大章里面第一科是「总明因果」,第二科是「十门分别」。「十门分别」里面第一科是「长行」,「长行」里边一共有十大科,第一科是「数」,为什么是六波罗蜜多,而不是五也不是七?在前面以三个理由说过了。这以下是第二科「相」。
「此六种相云何可见」,此六波罗蜜多的相貌我们怎么样才能够知道他是菩萨的六波罗蜜多?因为世间上其他的不是佛教徒也有这六种事情,也可能有这六种事情,或者声闻、缘觉是佛教徒,那他也有这六种功德的,那么菩萨的六波罗蜜多的相貌是什么样子呢?
「由六种最胜故:」
因为菩萨他所学习的波罗蜜多有六种殊胜的相貌,不是凡夫,不是声闻缘觉所能及的。
「一、由所依最胜,谓菩提心为所依故。」
第一个是「所依最胜」,就是学习六波罗蜜多所依止的,所依止的是什么呢?就是最殊胜的无上菩提心。这无上菩提心是菩萨修习六波罗蜜多的一个发动的地方,那么这个地方就是无上菩提心。就是为什么菩萨要去修学六波罗蜜呢?是为得无上菩提的关系,所以他所依止的无上菩提是最殊胜的,不是凡夫也不是二乘所有的,所以能超过了世间的凡夫、超过二乘人的,所以叫做「所依最胜」。这个「菩提心」,就是发无上菩提心,发无上菩提心我们是常常地说这句话的,但是这个在经论里边对于这件事是有具体的说明的。通常说菩提心是分两种:一个世俗的菩提心,一个是胜义的菩提心。世俗的菩提心怎么讲呢?就是我们是个生死凡夫,我们不愿意做生死凡夫,想要成佛,这个时候从自己的诚恳心里面发出来一个坚定的意愿,我要成佛,那么这是世俗菩提心。第二种是已经得无生法忍的人,他的无上菩提心是胜义菩提心,那个是圣人的境界了。
这个世俗菩提心在经论里面是有个文句的,有个仪式的,就是自己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佛法,在内心里面一个时期的酝酿,忽然间感觉到我要这样子,于是乎他要在他的亲教师那里,就是坞波陀耶那里,那么他要当然是应该是三顶礼,然后跪在这个亲教师那里,他对这个亲教师说:「长老忆念,我如是名」,我叫这个名字,我某某人。「从今日始」,就是从今天开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欲饶益诸有情故。从今已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静虑及慧,一切皆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我今与诸菩萨(摩诃萨)和合出家,愿尊证知我是菩萨」,说三遍。这个文是出在《显扬圣教论》上面,这上面就是发无上菩提心,和出家人在一起,这个事情就是这样子。我再念一遍:「长老忆念」,就是我们通常说「大德一心念」这个意思一样。「长老忆念,我如是名,从今日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欲饶益诸有情故。从今已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静虑及慧,一切皆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我今与诸菩萨(摩诃萨)和合出家,愿尊证知我是菩萨」,说三遍,一拜而起。
那么发了无上菩提心了,他就要修学六波罗蜜,我们通常这个发无上菩提心的时候,是别人告诉你,你念:「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是发菩提心了。这不算数!这个只是就这样学一学就是了,这里说发菩提心是自己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佛法,在自己的内心里面感觉到我不愿意作凡夫,我也不想做阿罗汉,我要成佛,是自己从诚心里面发出来一个意愿,发这个真诚的意愿,这个时候可以名之为发菩提心了,是这样意思。那么发了无上菩提心了,那么这个人就是菩萨了。发了无上菩提心,他受五戒,五戒就是菩萨戒;发了无上菩提心,受了比丘戒,比丘戒也是菩萨戒。发了无上菩提心,当然也还是受菩萨戒,那么这个人就是大菩萨了。
大菩萨的时候,他就是常常地要修学六波罗蜜,修学六波罗蜜的。这样的由菩提心为依止,而去修学六波罗蜜,这个六波罗蜜是最殊胜的,所以叫「由所依最胜,谓菩提心为所依故」。若是其他的人,其他的世间上的人,他没有发无上菩提心,他要去做利益众生的事情的时候,做一般的社会的慈善事业也好,他的动机在那里?动机在什么地方?可能好的动机就是,「哎呀,你没有衣服穿,我送你衣服」,就是有这么一点同情心而已,就是令你得到世间上的福利,就是这样子而已,这还是好一点的。若是佛教徒,有了出离心的佛教徒,那他可能是:「愿以此功德,令我能够知苦断集,证灭修道;我得阿罗汉果,使令我得阿罗汉果」,那这就是更高一点的了。但是这还是只能够自己在佛法里面有成就,而不是普度一切众生齐成佛道的,所以这个「所依最胜」这是大菩萨境界。
「二、由事最胜,谓具足现行故。」
发了无上菩提心,就有了行动了,那么「由事最胜」。怎么叫做「由事最胜」呢?「谓具足现行故」,就是譬如说修这个布施波罗蜜多,这个菩萨他这个世间的财富他能够去布施给一切众生,就是他内里面的他的生命都可以布施给一切众生,是能「具足现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都是特别圆满的,所以叫做「具足现行故」。但是我们去读《华严经》、读《法华经》、读《大般若经》,读这些经论上看,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是大智慧人,不是平常人,他要去度化众生的时候,有所布施或者做什么,都是很智慧的境界,不是我们一般人的心情,不是这种意思的。
「三、由处最胜,谓一切有情利益安乐事为依处故。」
「由处最胜」,就是所饶益的地方,他修学六波罗蜜多是利益谁呢?「谓一切有情利益安乐事为依处故」就是怨亲平等地利益他们,所以叫「一切有情」。这个「利益安乐事为依处故」,这个「安乐」是指现在说,菩萨有这样的行动,行六波罗蜜利益众生,对于他现在能得到安乐,而这件事将来还能得到利益的,就是这个生命以后他还是能得到利益的,所以这个「安乐」是现在,「利益」是将来。就是有的人做的事情只是现在,只是现在得到一点利益,将来没有什么利益。譬如说是你饿了,我给你饭吃,这是现在得到一点利益,将来恐怕不行。所以菩萨的想法就是看的很长远,看的很长远的,因为众生的苦恼我们通常所觉悟到的就是大寒大热,唉呀!这个受不了,苦恼。或者有病痛了,这是苦恼的事情。其实若按菩萨的大悲心、般若智慧的观察,众生苦恼的原因是他内心的烦恼,不是我没有衣服穿这个苦恼,这个苦恼不是根本的,根本的苦恼是你内心的执着心,是你的烦恼,所以菩萨要度化众生就想到这个根本的这个地方,要给你智慧。给你智慧,当然也会在生活上也可以给你安慰,但是菩萨他的心情,你生活上得到了救济,但是你内心里面的苦恼的原因没有除掉,苦恼还是不能消灭的,还是不能消灭的,问题还是不能解决的,所以这个「利益安乐」他是看得很长远。譬如我们现在自己观察自己,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对现在的生活上有利益,是对将来也有利益呢?来生也有利益吗?我们若这样想一想呢,我们应该怎么处理事情?所以这个菩萨「由处最胜,谓一切有情利益安乐事为依处故」。
「四、由方便善巧最胜,谓无分别智所摄受故。」
这个「方便」在这里来说呢,可以说是行动。你做这样行动的智慧,「善巧」是智慧,你做这样事情的智慧,用这样的智慧来做这件事,这个智慧是最殊胜的。他用什么智慧来作这件事呢?「谓无分别智所摄受」,这个「摄受」在这里说,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这个加持,或者用这个字解释也可以,用无分别智来加持这件事的。这个「无分别智」怎么讲呢?这个「分别智」、「无分别智」,应该是这么说。这个「分别」,分别心呢,通常我们说我们的心情……譬如说拿这个布施波罗蜜,总是有布施的财物、有施者、受者,这三方面具足了,那么称之为布施。但是我们分别,我是能布施的,你是接受的,还有一个财物,这样的分别呢,这个布施这是一般的境界。现在菩萨是「无分别智」,这个施者也不可得,受者也不可得,财物也不可得,没有这种分别心,用这样的智慧来做这件事,这叫做「方便善巧最胜」。这个「无分别智」我们前文也提到过,这是圣人的境界,得无生法忍的圣人,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他才有这种智慧,他用这个智慧去行六波罗蜜的,行这个施波罗蜜的,所以叫做「无分别智所摄受故」,这是大菩萨境界,是圣人,所以这个功德是特别殊胜了。
「五、由回向最胜,谓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故。」
这是第五个最殊胜的理由。「谓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故」,前面是「由所依最胜」,是他最初行六波罗蜜一开始的时候先是发了无上菩提心了的,那是最初的动机。这里是你每一样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他要有「回向」,做一样功德的时候他有「回向」。「回向最胜」,最殊胜,什么呢?「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故」,就是愿以此功德得无上菩提,而不是说是得到人天的福报的,也不是得阿罗汉果的,「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齐成佛道的,所以叫做「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故」。这个前面的「方便善巧最胜,谓无分别智所摄受故」,那么这应该是回向真如的意思,回向真如;前面这个由「处最胜,谓一切有情利益安乐事为依处故」,那是回向众生。回向众生、回向真如、回向无上菩提。
「六、由清净最胜,谓烦恼所知二障无障所集起故。」
这个「回向最胜」,刚才这样的解释是单指菩萨自己内心的回向,回向无上菩提。但是在菩萨的心情里面也是愿意和一切众生齐成佛道的,所以也应该包括在劝导众生也发心愿成无上菩提的,也应该有这样意思。不过这是要菩萨的智慧,他或者这样做,或者没有表现出来也可能的。
「六、由清净最胜,谓烦恼所知二障无障所集起故」,第六个是「清净最胜」,就是由无上菩提心来推动这件事,由无分别智来做这件事。可是究竟地说呢,菩萨另外还有一个清净的最殊胜,「谓烦恼所知二障」,这个烦恼障和所知障,这两种烦恼是「无障」,没有这两种障。「二障无障」,没有这两种障了,这个时候这是成佛的境界。成了佛的人,他心里面也没有烦恼障、也没有所知障。「所集起故」,由这样的清净心来集起六波罗蜜,来饶益一切众生的,所以这个六波罗蜜是太清净了,是太殊胜了,不是凡夫和二乘所能及的,这是第六。
这是「由六种最胜故」,这是大乘菩萨修行六波罗蜜多的相貌,由六种相应的六波罗蜜。
二、四句分别
「若施是波罗蜜多耶;设波罗蜜多是施耶?有施非波罗蜜多,应作四句。」
前面说六波罗蜜多的相貌,这底下还指相貌,叫「四句分别」。说是我们一个人也肯去修学这个布施,这个布施是波罗蜜多吗?「设波罗蜜多是施耶」,是布施吗?这是提出两个问题。这底下回答,「有施非波罗蜜多,应作四句」,应该说成四句,这个问题就是解答了。
「有施非波罗蜜多」,说是有的人也愿意做慈善事业,救护一切众生的苦难,但是不一定是波罗蜜多,因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这六种最胜,那他就不是波罗蜜多。这样说连阿罗汉,小乘佛教学者都包括在内了,小乘佛教徒所修的布施、持戒……这六种还不能称之为波罗蜜多的。「有施非波罗蜜多」,就是因为没有这六种最胜的相应。那么「是波罗蜜多」而不是施,就是你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有六种最胜的相应,就「是波罗蜜多」,但是不是施,因为他是持戒、忍辱、精进……这五个。那么有「是施」又是波罗蜜多,就是修布施的时候,有这六种最胜的功德的相应,就是也是施也是波罗蜜多。有的呢,也不是施也不是波罗蜜多,那就是这个持戒那五法没有六种最胜的相应,那就是不是波罗蜜多也不是施,这么四句。那么这个施做这么四句,这个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也是做这么四句。而菩萨的六波罗蜜多,就是又是波罗蜜多,又是六法,那就是最殊胜的六波罗蜜了。
「如于其施,如是于余波罗蜜多,亦作四句,如应当知。」
如其所应,应该明白了,是这样意思。
丙、次第
「何因缘故如是六种波罗蜜多此次第说?谓前波罗蜜多随顺生后波罗蜜多故。」
这是第三个「次第」。第一是「数」,第二是「相」,第三个是「次第」。什么原因「如是六种波罗蜜多」这样的次第而说?先说布施,而后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呢?怎么这样的次第呢?这个六波罗蜜多里边而先说布施波罗蜜多,先说布施,而后才说持戒。「谓前波罗蜜多随顺生后波罗蜜多故」,就是成了这样的次第了,是这样意思。这个六波罗蜜多里面,这个布施比较容易做到,所以容易的先说,难的就是在后,是这样意思。
在这个《入中论》,《入中论》上面说出来一个理由,这个六波罗蜜多先说布施波罗蜜多的一个理由,那个上面说是有四句话:「彼诸众生皆求乐,若无资具乐非有,知受用具从施出,故佛先说布施论」,这个《入中论》上说出这么个理由来,说这么个理由要先说布施这个理由。「彼诸众生皆求乐」,彼一切众生,不管是哪一个众生,他都是希求安乐自在的,不愿意苦恼。这个什么苦恼呢?就是饥渴,饥饿或者渴,这都是苦恼,有病痛是苦恼,饿渴病痛,各式各样的这些不如意的事情是苦恼,那么怎么样才能远离这样的苦恼呢?就是要有饮食、要穿衣服、要有医药、要有住处。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要有这些事情,我们才能够解除这些饥渴、病痛种种的苦恼。而这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这些东西,有这些因缘的时候,我们就生活得安乐了一点,而这些因缘从哪里来呢?「彼诸众生皆求乐,若无资具乐非有」,若没有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就没有乐,那么这些安乐的资具从哪里来呢?「知受用具从施出」,这个佛陀大智慧,知道这个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这些东西「从施出」,从布施来的,「故佛先说布施论」,所以佛先说布施波罗蜜,让你对于其他的众生生活困难,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你要布施给他,令他生活安乐,你将来的生活就安乐了,「故佛先说布施论」。这个布施是因为我们要生活安乐,要布施,这个《入中论》上说出这么个理由来。
这个也是在六种波罗蜜多里边,布施比较容易做,所以先说布施。这个常常做布施,而后就有可能发心持戒,就能发心持戒了。这个当然最初能够相信佛法,多数是从善恶果报上生信心,感觉到这样的说法是合道理,做善有善报,做恶有恶报,那么我做善不要做恶,我行的布施将来会得到大富,这样子我就可以做功德,布施。持戒呢,进一步持戒,持戒也就是比布施是难一点,布施是偶然的我也可以做一做,不是长时期,那么当然也是随人的意了。这个持戒是个长时期的事情,不应该做的事情不要做,就感觉到不自由,这就难一点。可是若听说持戒能得尊贵身,得人间天上尊贵的身相,喔,这也是很好,那么就会发心持戒。布施、持戒,常常持戒呢,也就可能会忍辱。智慧增长了,就不和人家计较什么事情,就能够忍辱;有什么毁辱的事情,心里面不介意,不介意这件事。我又想起来韩信这个人,我看这个韩信的传,他以前是常忍辱的,受胯下之辱怎么怎么地,他就一直地向前进,当他最后不忍辱的时候他就垮台了,看韩信的传我看就是这样子。那么佛教徒,佛先告诉我们了,我们社会上的事情,若读书呢孔孟之道也提到这些事情,也可能会学习。我们多读古人书,多读好书,也能接触到这样的智慧的语言,人不要同人家斗争,要忍辱。可是世间上的书说这种语言的地方也不是很多,你不时时能见到的,唯独佛法里面时时能看到,能开示我们要忍辱。凭我,受你的毁辱?我怕你吗?很容易地就会生出这个分别心,很容易的。但是你若学习佛法,就不是,我受你的毁辱,多谢你考验考验我,不是很好吗?所以学习忍辱是应该。布施、持戒、忍辱,能够忍辱这是要有智慧的,然后能够精进,也就能够精进了。精进还不是容易的事情,然后修禅定了,然后能修智慧。这个说布施,先修布施呢,能够把自己的可爱的财富能布施,这一定是一个能耐得住淡泊的人才能够这样做。耐得住淡泊的人呢,对于钱能够容易舍。那么耐得住淡泊的人也容易持戒,也能够持戒。所以布施、持戒,逐渐地能够忍辱,乃至到智慧,所以「谓前波罗蜜多随顺生后波罗蜜多故」。
这个若是佛法是常提到一件事,要正忆念,就是如理作意,用智慧去观察思惟,这叫如理作意。这个如理作意,我们从佛法的理论上看,人的生命是快乐的或者是痛苦的,完全是你自己的创造的。我们若想要我们的生命理想一点,更殊胜一点,一定要多做功德。我们若是做了错误的事情,将来你的生命就是苦恼。你若是从这一方面去思惟观察,就是应该积极地做功德,积集地作功德,这样子我们将来前面是光明的、是幸福的,佛法的理论是自作自受,就是自己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所以这个从容易做的功德开始,逐渐地逐渐地增长智慧,逐渐地就会做布施、持戒、忍辱,乃至精进、禅定、智慧。说我做不来,我知道做好,但是做不来,是的,是不容易做,不容易做呢,但是逐渐地增长自己的能力,逐渐地增长自己的能力,做不到的事情也就做到了。其中有一个最明显的就是智慧和禅定这两样事,你智慧增长了,以前认为做不到的事情,现在能做。若多静坐的人调伏这个狂乱的心的时候,你多少有一点进步的时候,你以前认为做不到的事情,你现在认为能做到,就能。所以这个定和智慧是改造自己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要增长智慧。增长智慧,我现在又说这个分别心的话,尤其是我们出家人,好象把在家居士放在外边了。常常的读佛经,读佛书,常常的读佛菩萨、阿罗汉的这个著作,你就容易增长智慧,智慧容易增长。容易增长就容易改变自己,改造自己。说我出了家了的时候,我不愿意读书,我不愿意读经,你不愿意读经你的智慧不增长,你的智慧没有办法增长的。智慧不增长,你功德也不增长,你不能改造自己,不能改造自己就是不能进步,这是很可惜的事情。其实也应该这样说,所有的佛教徒都一样,只要常常读佛经,你常常阅读佛经,常常思惟,你的智慧就增长。智慧增长了,你自己就会常常的纠正自己,你的无上菩提的大道就开始进步了。所以「谓前波罗蜜多随顺生后波罗蜜多故」,这是一个解释。
其次呢,在这个《大庄严经论》说到,「后后波罗蜜多能清净前前波罗蜜多」。譬如说是这个我能够持戒,我能持戒呢,你若修布施波罗蜜多的时候,这个戒的力量使令你的布施波罗蜜多得清净。我以前也说过,譬如说这个人他也能布施,做种种的利益人的事情,但是不持戒,不持戒结果会怎么样情形呢?当然不是决定,有可能会变成什么情形呢?你布施是得大富,结果是什么呢?到畜生世界去得大富,畜生世界去得大富贵。譬如说是做一个大象,国王非常爱护这个象,给它对人的待遇还好,这个大象能享受很大的福报。或者现在这个有钱人的狗,享受的也和人差不多,能胜过贫苦人的境界,这就是这么回事。若是你能够持戒呢,你又能修布施,那就是来做人或者到天上去享福,那不是好过畜生太多了,所以持戒能使令布施波罗蜜多得清净,高尚一点,这个持戒。你若能够忍辱呢,又能使令持戒得清净,说我发心持戒非常的值得赞叹、值得尊重的事情,但是你若不忍辱,你的戒还不容易清净,还是不容易清净的。所以要忍辱,所以忍辱要比持戒还难。那么又能精进,又能禅定,又能般若,那就成了圣人了。所以后后能清净前前,也就是后后能生前前波罗蜜多,那么前前生后后波罗蜜多,后后能清净前前波罗蜜多,所以如是次第,这六波罗蜜的次第是这样子。
丁、训词
「复次,此诸波罗蜜多训释名言,云何可见?」
这是第四,甲乙丙丁这个丁,「训词」,这个波罗蜜多的名字的解释。「复次,此诸波罗蜜多训释名言,云何可见」,他这个有总名、有别名,「波罗蜜多」是总名,这六个都可以名之为「波罗蜜多」,这是总名。可是每一个「波罗蜜多」有他的别名,这个叫做布施,那个叫做持戒,乃至智慧。所以「训释名言」有总名、有别名的不同,你讲一讲我听听,是这样意思。
「于诸世间、声闻、独觉施等善根最为殊胜,能到彼岸,是故通称波罗蜜多。」
这是先解释这个总名,这个菩萨所修的波罗蜜多在一切世间的生死凡夫里边,乃至到声闻缘觉的圣人,他们也都能够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这些善法,在这么多的人的善法里边,菩萨的六波罗蜜多是「最为殊胜」,是最第一的,超过了他们的善法。「能到彼岸」,能由此岸到彼岸那边去,是最殊胜的。这个世间人修行的这个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顶多在人天里面享受一点福报,就只此而已。若是阿罗汉和独觉,辟支佛这些圣人是能到涅槃的彼岸的,他修行这个六波罗蜜能有这样的殊胜的境界的,「能到彼岸」。但是不能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彼岸,因为他没有那样的愿,唯有菩萨能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究竟处,「是故通称波罗蜜多」。若这样说呢,阿罗汉还没有到这里,就不能名之为波罗蜜多了。这是解释这个总名,这样说这个「波罗蜜多」翻到中国话是到彼岸,而是最殊胜的意思,最殊胜的名之为「波罗蜜多」。
「又能破裂悭吝、贫穷,及能引得广大财位福德资粮,故名为施;」
这底下解释每一个波罗蜜多的别名。「又能破裂悭吝」,这是解释这个布施波罗蜜的布施这个名字,这个布施波罗蜜多他有什么好处呢?「又能破裂悭吝」,这个「悭吝」是我们心里上的烦恼,你能布施就能够破除去内心里面这个「悭吝」的烦恼,不肯帮助别人解决困难,不肯拿出力量帮助别人解决困难,那就叫做「悭吝」。你用这个布施就能破除这个烦恼,破除内心这个「悭吝」的烦恼。这个「悭吝」有什么不好呢?「贫穷」,是「贫穷」的一个因,「贫穷」是「悭吝」的果。那么你若能布施呢,就破除去「悭吝」的因和「贫穷」的果了,能有这种作用。
「及能引得广大财位福德资粮」,「能引得广大财位」,你能布施了,不但能破除去悭吝、贫穷,将来你还能得到广大的财富,地位也高尚了,能够有这种好处。「福德资粮」,你若在佛法里面,你有佛法的气氛,你在佛法里面做功德,或者你在做功德的时候有佛法的气氛,回向无上菩提了,那么你这个广大财位,得到广大财位的时候,你这个大福德还有能力引导你向于圣道,所以叫做「资粮」。如果你没有佛法的气氛,说我在社会上做了很多功德,不能做资粮,你是做功德了,很多人得到你的好处,你将来也可能得到很大很多的福德,但是就被那个福德迷住了,颠倒迷惑,继续地放逸而不能向于圣道,没有这个能力。你若是有佛法的气氛,同样的做功德,而那个功德令你有智慧而不迷惑不颠倒,还能有时间学习佛法。虽然是大富人,同样是大富翁,但是他能拿出时间来学习佛法,他说我有时间。你如果只是在社会上做功德,你没有佛法的熏习的时候,等到果报来的时候,没有时间学习佛法。说是你有好朋友引导你来信佛,你来参加打禅七,我没有时间;参加念佛,我没有时间,他就是不是资粮,不是佛法的资粮。你若是能够发无上菩提心了,或者发出离心都好,他能「破裂悭吝、贫穷」,「能引得广大财位」,还能做圣道的「资粮」,「故名为施」,所以叫做布施。
我心里头有的时候也在想,有些人文章写的很好,那就是智慧,特别地有什么事情他有智慧处理事情,能驾御天下的英雄豪杰,他能统治国家,有那种本事。这种人也是做了大功德的,但是就是没有佛法的气氛,没有栽培善根,这是一个很遗憾的事情,很遗憾。所以我们世间上事情,我们用凡夫的眼睛看,哎呀!这个功德很大,很多很多人赞叹。若佛菩萨来看呢,有的是可以赞叹,有的人是苦恼,自己为自己制造苦恼,自己为自己制造苦恼,并不是可以乐观的;你若用佛法的观点去看世间上的事情,应该是这样说的。
「又能息灭恶戒、恶趣,及能取得善趣、等持,故名为戒;」
现在解释这个戒波罗蜜多「戒」的这个名字。这个戒法,或者我们受三皈五戒,或者受十善戒,受菩萨戒,或者受这个比丘、比丘尼戒,沙弥、沙弥尼戒,这个戒有什么好处呢?「息灭恶戒、恶趣」。这个「恶戒」怎么讲呢?就是在印度的外道,他们有恶戒,譬如说这个人他学习狗、学习鸡、学习牛,向牛学习,那么这等于就是一种恶戒。这样的外道我们在《阿含经》里面看见,他就有机会来见佛,就问佛,他说他向牛学习、向狗学习、向鸡学习,将来能得到什么好处呢?佛说:「不要说」,你越说不要说,他偏要又问。佛说:「你一定要问,我就告诉你。如果你这个戒持得清净的话,你将来就是做牛,你将来就做狗,你将来就做鸡。如果你若犯戒了,就是下地狱」佛就这么告诉他,就是有这种,佛这么说。我以前也说过,为什么那个人向牛学习,向狗学习,向鸡学习,为什么做这种愚痴的事情呢?这个经论上有说出个原因来,就是这个外道,有的修了禅定有了神通了,有了神通的时候他一入定就看见这个牛死了,看见牛死了,哦!它生到天上去了,但是他不知道这个牛为什么能生天,他不知道,那个原因他不知道,他就看牛生天了他就疑惑:喔,牛的行为是生天的原因。于是乎他就向牛学习,告诉他的徒弟,你们都去向牛学,苦也要受,你受这个苦你将来可以生天。他看到一个鸡死了,看狗死了,生到天上去了,「哦!是这样子。这是你们所不知道的」,所以告诉他徒弟,你向狗学习、你向鸡学习,就是等于持鸡戒、持狗戒,就是这样子。现在我们学习佛法了,不可以这样做这种愚蠢的事情,要「息灭恶戒」,要学习佛法的善戒,要这样子,「息灭恶戒」,另外一种情形呢,就是世间上以杀盗淫妄做职业的人,以杀生做职业的、以偷盗做职业的,各种非法事业做职业的人,他就是得要那样做,不那样做也等于就是犯戒了,有这种事情,那也就是恶戒。现在佛说不可以这样子做这些恶事,我们要学习佛法的善戒,要不杀生、不偷盗,乃至不饮酒,乃至种种的菩萨戒、比丘戒,息灭这些恶戒,那么这是最光明的事情,最高尚的一种行为。这个你若持佛法所制定的戒,就有这种好处,能「灭恶戒」。
「恶趣」,「恶趣」是什么呢?是恶戒的果。你持恶戒,将来就到三恶道去。你若不持恶戒,能持佛法中的戒,就是灭了恶戒也灭了恶趣,就不受这种苦恼的果报。「及能取得善趣」,你若能够受这么多佛法的戒,将来一定在人天里面,能到佛世界去都可以,能得到这样的好处。「及能取得等持」,这个「等持」就是定,就是三昧。三摩地翻个中国话,翻个「等持」。因为你若是能持戒,你不杀生、不偷盗,乃至不饮酒,不做这些非法的事情,你心安,你心很安。那么你有这个安的基础,你才去静坐,摄心不乱,就容易成就,所以「及能取得等持」。若是你去杀生、去偷盗,你和人说了谎话的时候,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的时候,你心就不安,你心不安。或者那些烦恼事情来找你麻烦,你那能修禅定呢?是不能得「等持」。所以戒能增上定,这个原因就在这里。「及能取得善趣、等持,故名为戒」。
这个「息灭恶戒、恶趣」是灭恶,「能取得善趣、等持」是生善;这个善法他能灭恶,而同时还能得到一些可爱的果报。这个施波罗蜜也是,戒也是这样子。
「又能灭尽忿怒、怨仇,及能善住自他安隐,故名为忍;」
这底下解释第三个「灭尽忿怒」这个忍波罗蜜,这个「灭尽忿怒」。这个忍波罗蜜就是人所不容易修的,不容易修这个忍,你叫我持戒还可以,叫我布施也可以,叫我忍是很难的。但是这个忍有什么好处呢?也有好处,能「灭尽忿怒」,使令你的心平静,不烦恼,没有这个「忿怒」的烦恼。还有第二个好处,没有「怨仇」,没有怨家。你忿怒了的时候,你就制造一个敌人,那就是一个有「怨仇」的一个人,有「怨仇」的人他要找你麻烦,要报仇的。现在灭尽了自家的「忿怒」,也灭除了一个「怨仇」,不结怨与人,你不是很好吗?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及能善住自他安隐」,这是得到的好处,这个得什么好处?能善住自身的安隐;你心里不忿怒,那么自己很安闲、很自在,你不要动瞋心。有这个引起瞋心的这个因缘出现的时候,你不瞋,不忿怒,自己控制自己,不忿怒,那么你心里面很安隐、很自在、很快乐。你可以看一看忿怒的那个人,你自己没有忿怒的时候,看见别人忿怒的时候,你注意那个忿怒的相貌,你就知道忿怒的时候是苦恼,不忿怒不就是很自在吗?所以应该不要忿怒。那么有了问题,有问题你不忿怒,心里面平静地来解决这个问题,不要用忿怒来解决问题,不要。
我以前也说过这件事,我现在还想重说,有人要跟我出家,要什么条件跟我出家?我说你不要忿怒你就可以出家,你不用瞋心来讲话,你就可以出家。我当时说完了,我还感觉到我这个条件是很好,但是后来一想,这个条件太高了,太高,不容易,不忿怒不容易。但是佛是大智慧人,这无著菩萨也是大智慧人,才说出这种智慧的语言,告诉你不忿怒的好处。不忿怒有什么好处呢?你自己不忿怒,你就没有怨仇,没有仇恨的人,没有仇恨的人你不是很好吗?
第二个好处呢,你自己心安隐,自己很自在,这是第二个好处。第三个好处,还令他人也安隐。因为你不忿怒,对方受到你的感动,他也不忿怒,大家都很平安、很自在,就是很快乐,这不是很好吗?这个经上也说,由忍波罗蜜得三十二相的,佛的三十二相是由忍波罗蜜成就的,所以这个忍是成佛的相好的一个因缘,一种因缘,所以应该忍。
我刚才说过,有问题的时候,你内心里面平静地去处理问题,不需要用忿怒来处理问题。这样子,你心里面平静去处理问题,好过忿怒心去处理问题。你心一冲动,有时候失掉理智,事情就做错了;若是心理平静呢,犯错误的可能性就少,当然这是要智慧的。你心里面平静,智慧也容易发出来,所以应该不要忿怒,应该学习忍,安忍,于苦无动。不如意的事情出现的时候,心里面不要动。所以从智慧上的观察,忍有这样的好处,我们应该学习忍,学习这个忍。就是自己常常的静坐的时候,常给自己的一个消息,我要学习忍。我们若不静坐,心里散乱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给自己要求自己学习忍,也可以,但是你静坐的时候要求自己学习忍,和散乱心的时候自己要求自己不同,不一样。什么不一样?印象深刻一点,你静坐的时候要求自己。要求自己的时候,这个修习忍波罗蜜的因缘出现的时候,你立刻就想起来我要修忍,那个记忆力强一点,敏感一点,强一点,你这时候就自己看自己,别人在毁辱你的时候,你心里面不动,也是很快乐的,还是很快乐的,的确是快乐的事情,不动,心不要动。那么这时候你先知道修忍的功德、不忍的过失,我是愿意那个过失呢?我愿意那个功德呢?当然应该远离过失,去争取功德,自然是应该这样,那么就学习这个忍波罗蜜,自己要求自己这样做。
「又能远离所有懈怠、恶不善法,及能出生无量善法令其增长,故名精进;」
这是第四个波罗蜜多,就是精进波罗蜜多。「又能远离所有懈怠」,这个精进有什么好处呢?能够「远离所有懈怠」,就是应该这个时候去做功德,但是心里面提不起劲儿,不肯去做,但是若有放逸的事情来了,你的精神就来了,他就肯去做,所以这个懈怠和放逸多数是连在一起的,懈怠、放逸。你若有精进波罗蜜多呢,这还是要有智慧,智慧思推自己我若不做功德,我将来的生命是苦恼的,自己勉强自己不要懈怠,去做功德。我这个时候要静坐,我这个时候要读经,我这个时候要拜佛,我这个时候去做利益人的事情去,不懈怠。那么不懈怠呢,也就不会做这些「恶不善法」,「不善」就是恶,做这些伤害他人的事情也不要做。这个「懈怠、恶不善法」,「恶不善法」有两种:一种是没生起的时候,要生起还没生起,把他停下来,这是一种。第二种呢,已经生起的恶不善法要消灭他,要息灭已经生起的恶不善法,要把他停下来。没生起的不要生起,已经生起的要停下来,要改善自己,要这样子。
「及能出生无量善法」,由于精进的关系,他就能够发动种种的功德,或者别人发动种种功德的因缘,让我去合作,我马上去同你合作做种种功德,或者自己发动一些善法的因缘做种种功德,所以「及能出生无量善法」。「无量善法」也分这两类:一个是没生起的应该生起,已经生起的「令其增长」,使令他增长,增长广大。那么就像人发财的时候越多越好,财富越多越好,那么就是你的善法功德也是越多越好,所以就是「及能出生无量善法令其增长,故名精进」,这就是三十七道品里边那个四正勤的意思,那么这个四正勤就是精进波罗蜜
- 上一篇:《摄大乘论》笔录 第四章、入所知相
- 下一篇:《摄大乘论》笔录 第六章、彼修差别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