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门骊珠集 第七篇 德山至天童的禅师 永明延寿
第七篇德山至天童的禅师 永明延寿
永明延寿(西元九○四─九七五年)
德山宣鉴──雪峯义存──玄沙师备──罗汉桂琛──清凉文益──天台德韶──永明延寿
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觉禅师延寿,余杭人也,姓王氏。总角之岁,归心佛乘,既冠不茹荤,日唯一食,持《法华经》七行俱下,才六旬,悉能诵之。感羣羊跪听。
年二十八,为华亭镇将,属翠岩永明大师迁止龙册寺,大阐玄化。时吴越文穆王,知师慕道,乃从其志,放令出家,礼翠岩为师。执劳供众,都忘身宰,衣不缯纩,食无重味,野蔬布襦,以遣朝夕。
寻往天台山天柱峯,九旬习定,有鸟类尺鷃,巢於依襵中。
暨谒韶国师,一见而深器之,密授玄旨,仍谓师卅︰「汝与元帅有缘,他日大兴佛事。」密受记。
初住明州雪窦山,学侣臻辏。(中略)
建隆元年(西元九六○年),忠懿王请,入居灵隐山新寺,为第一世。明年复请,住永明大道场,为第二世,众盈二千。(中略)
师居永明道场十五载,度弟子一千七百人。开宝七年(西元九七四年)入天台山度戒约万余人。常与七众受菩萨戒,夜施鬼神食,朝放诸生类,不可称算,六时散花,行道余力,念《法华经》一万三千部,着《宗镜录》一百卷,诗偈赋咏凡千万言。
(以上录自《景德传灯录》卷二六,《大正藏》五一.四二一页下─四二二页上)
附录:语录摘要
(一)永明家风
僧问︰「如何是永明妙旨?」师卅︰「更添香着。」卅︰「谢师指示。」师卅︰「且喜勿交涉。」师有偈卅︰「欲识永明旨,门前一湖水;日照光明生,风来波浪起。」
问︰「学人久在永明,为什麽不会永明家风?」师卅︰「不会处会取。」
卅︰「不会处如何会?」师卅︰「牛胎生象子,碧海起红尘。」(以上录自《景德传灯录》卷二六,《大正藏》五一.四二一页下─四二二页上)
(二)佛语心为宗
问︰若欲明宗,只合纯提祖意,何用兼引诸佛菩萨言教,以为指南,故宗门中云︰「借虾为眼,无自己分,只成文字圣人,不入祖位。」
答︰从上非是一向不许看教,恐虑不许佛语,随文生解,失於佛意,以负初心。(中略)且如西天上代二十八祖,此土六祖,乃至洪州马祖大师,及南阳忠国师,鹅湖大义禅师,司空山本净禅师等,并博通经论,圆悟自心,所有示徒,皆引诚证,终不出自胸臆,妄有指陈。(中略)故圭峯和尚云︰「谓诸宗始祖,即是释迦,经是佛语,禅是佛意,诸佛心口,必不相违。」(中略)今且录一二,以证斯文︰洪州马祖大师云︰「达摩大师从南天竺国来,唯传大乘一心之法,以《楞伽经》印众生心,恐不信此一心之法。《楞伽经》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何故佛语心为宗?佛语心者,即心即佛,今语即是心语,故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者,达本性空,更无一法;性自是门,性无有相,亦无有门,故云「无门为法门」。亦名空门,亦名色门。何以故?空是法性空,色是法性色,无形相故谓之空,知见无尽故谓之色。故云︰「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中略)
南阳忠国师云︰故《华严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中略)
鹅湖大义禅师云︰《维摩经》云︰「法离见闻觉知。」(中略)
司空山本净禅师云︰《圆觉经》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楞伽经》云︰「不了心及缘,则生二妄想;了心及境界,妄想则不生。」(中略)
是故初祖西来,创行禅道,欲传心印,须假佛经,以《楞伽》为证明。(中略)
如《首楞严经》云︰「圆明了知,不因心念,扬眉动目早是周遮。」如先德颂云︰「便是犹倍句,动目即差违。」
(以上录自《宗镜录》卷一,《大正藏》四八.四一八页上─四一九页中)
- 禅定是达成智慧最主要的一种过程
- 生儿不为防老,积榖不为防饥
- 佛法是从有分别的执著心达到无分别的解脱心
- 因为不和谐,所以需要彼此关怀
- 我们的生命跟宇宙是结合为一的
- 不论是否已经明心见性都可以体验下这四句话
- 佛经难懂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佛经?
- 何为“赤子之心”?如何保持心的清净?
- 出生食是什么?
- 工作怎么做才能做好?尽全力完成
- 对于家庭暴力需谨慎处理
- 不要带有期待和期盼目的修行
- 真的有世界末日的一天吗?佛教有世界末日吗?
- 积极而不紧张,工作要赶不要急
- 沉缅于男女情欲而不自觉,该怎么醒悟呢?
-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 应以怎样的态度与人相处?
- 如何在工作中与人相互体谅?
- 如何离苦?远离苦的感受
- 什么是“怨憎会”与“爱别离”?人际关系的痛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