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门骊珠集 第七篇 德山至天童的禅师 天台德韶

  第七篇德山至天童的禅师 天台德韶

  天台德韶(西元八九一─九七二年)

  德山宣鉴──雪峯义存──玄沙师备──罗汉桂琛──清凉文益──天台德韶

  天台山德韶国师,处州龙泉人也,俗姓陈氏。母叶氏梦白光触体,因而有娠,及诞,尤多奇异。年十五有梵僧勉令出家,十七依本州龙归寺受业,十八纳戒於信州开元寺。梁开平(西元九○七─九一○年)中,游方诣投子山,见大同禅师,乃发心之始。

  次谒龙牙遁和尚,问︰「雄雄之尊,为什麽近之不得?」龙牙卅︰「如火与火。」卅︰「忽遇水来,又作麽生?」龙牙卅︰「汝不会。」师又问︰「天不盖,地不载,此理如何?」龙牙卅︰「合如是。」师不喻旨,再请垂诲,龙牙卅︰「道者,汝向後自会去。」

  次问疎山卅︰「百匝千重,是何人境界?」疎山卅︰「左搓芒绳缚鬼子。」师进卅︰「不落古今请师说。」卅︰「不说。」师卅︰「为什麽不说?」卅︰「个中不辨有无。」师卅︰「师今善说。」疎山骇之。

  师如是历参五十四善知识,皆法缘未契,最後至临川,谒净慧(文益)禅师,净慧一见,深器之。师以遍涉丛林,亦倦於参问,但随众而已。

  一日,净慧上堂,有僧问︰「如何是曹源一滴水?」净慧卅︰「是曹源一滴水。」僧惘然而退。师於坐侧,豁然开悟,平生疑滞,涣若冰释。遂以所悟。闻於净慧,净慧卅︰「汝向後当为国王所师,致祖道光大,吾不如也。」自是,诸方异唱,古今玄键,与之抉择,不留微迹。

  寻回本道,游天台山,覩智者顗禅师遗踪,有若旧居,师复与智者同姓,时谓之後身也。

  (以上录自《景德传灯录》卷二五,《大正藏》五一.四○七页中─下)

  附录:语录摘要

  (一)塞却眼耳鼻舌身意

  师上堂,举古人云︰「如何是禅?三界绵绵;如何是道?十方浩浩。」因什麽道三界绵绵?何处是十方浩浩底道理?要会麽,塞却眼,塞却耳,塞却舌、身、意,无空阙处,无转动处。上座作麽生会?横亦不得、竖亦不得,纵亦不得、夺亦不得,无用心处,亦无施设处。若如是会得,始会法门绝择,一切言语绝渗漏,曾有一僧问︰作麽是绝渗漏底语?向他道︰口似鼻孔。甚好上座,如此会,自然不通风去,如识得,尽十方世界是金刚眼睛。

  (二)佛法现成

  师上堂,示众云︰佛法现成,一切具足。古人道︰「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若如是,且谁欠谁剩?谁是谁非?谁是会者?谁是不会者?所以道︰东去亦是上座,西去亦是上座,南去亦是上座,北去亦是上座。上座因什麽得成东西南北?若会得,自然见闻觉知路绝,一切诸法现前。何故如此?为法身无相,触目皆形。般若无知对缘而照,一时彻底会取好。

  (三)诸佛常出世

  诸佛时常出世,时常说法度人,未曾间歇;乃至猿啼鸟叫,草木丛林,常助上座发机,未有一时不为上座。有如是奇特处,可惜许诸上座,大家究取,令法久住世间

  (四)诸佛法门常如是

  诸佛法门,时常如是,譬如大海,千波万浪,未曾暂住,未尝暂有,未尝暂无,浩浩地光明自在,宗三世於一毛端,圆古今於一念。应彻底明达始得,不是问一则语记一转话,巧作道理。

  (以上四则录自《景德传灯录》卷二五,《大正藏》五一.四○八页下─四一○页中)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