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门骊珠集 第七篇 德山至天童的禅师 云门文偃
第七篇德山至天童的禅师 云门文偃
云门文偃(西元八六四─九四九年)
德山宣鉴──雪峯义存──云门文偃
韶州云门山光奉院文偃禅师,嘉兴人也,姓张氏。幼依空王寺志澄律师出家。敏质生知,慧辩天纵,及长落发,禀具於毘陵坛,侍澄数年,探穷律部。以己事未明,往参睦州(道明禅师,黄檗法嗣,通称陈尊宿),州才见来,便闭却门,师乃扣门,州卅︰「谁?」师卅︰「某甲。」州卅︰「作甚麽?」师卅︰「己事未明,乞师指示。」州开门,一见,便闭却。师如是连三日扣门,至第三日,州开门,师乃拶入,州便擒住卅︰「道!道!」师拟议,州便推出卅︰「秦时[车*度]轹钻。」遂掩门,损师一足。师从此(忍痛作声,忽然大)悟入。州指见雪峯。
师到雪峯庄,见一僧,乃问︰「上座今日上山去那?」僧卅︰「是。」师卅︰「寄一则因缘,问堂头和尚,只是不得道是别人语。」僧卅︰「得。」师卅︰「上座到山中,见和尚上堂,众才集,便出握腕立地卅︰『这老汉,项上铁枷,何不脱却。』」其僧一依师教。雪峯见这僧与麽道,便下座拦胸把住卅︰「速道!速道!」僧无对,峯拓开卅︰「不是汝语。」僧卅︰「是庄上一浙中上座教某甲来道。」峯卅︰「大众去庄上,迎取五百人善知识来。」(以上录自《指月录》卷二○,《卍续藏》一四三.四四八页)
师至彼,出众便问︰「如何是佛?」峯云︰「莫寐语。」云门便礼拜,一住三年。雪峯一日问︰「子见处如何?」门云︰「某甲见处,与从上诸圣,不移易一丝毫许。」(以上录自《碧岩录》卷一,《大正藏》四八.一四五页下)
师在雪峯,僧问峯:「如何是触目不会道,运足焉知路。」云:「苍天,苍天!」僧不会遂问师︰「苍天意旨如何?」师云︰「三斤麻,一疋布。」僧云︰「不会。」师云︰「更奉三尺竹。」峯闻,喜云︰「我常疑个布衲。」
师出岭,遍谒诸方。
(以上录自《指月录》卷二○,《卍续藏》一四三.四四八页)
附录:语录摘要
(一)雪窦评介
云门寻常爱说三字禅──顾鉴咦。又说一字禅。僧问︰「杀父杀母,佛前忏悔。杀佛杀祖,向什麽处忏悔?」门云︰「露。」又问︰「如何是正法眼藏?」门云︰「普。」直是不用拟议。到平舖处,又却骂人。若下一句话,如铁橛子相似。後出四哲,乃洞山初、智门宽、德山密、香林远,皆为大宗师。香林十八年为侍者,凡接他,只叫远侍者,远云︰「诺。」门云︰「是什麽?」如此十八年,一日方悟,门云︰「我今後更不叫汝。」
云门寻常接人,多用睦州手段,只是难为凑泊,有抽钉拔楔底钳鎚。(以上录自《碧岩录》卷一,《大正藏》四八.一四六页上)
(二)语录
师云︰「十五日以前不问汝,十五日以後道将一句来。」自代云︰「日日是好日。」
垂语云︰「人人尽有光明在,看时不见暗昏昏。作麽生是诸人光明?」自代云︰「厨库三门。」又云︰「好事不如无。」
师见饭头云︰「汝是饭头麽?」云︰「是。」师云︰「颗里有几米,米里有几颗?」头无对。代云︰「某甲瞻星望月。」
问︰「如何是尘尘三昧?」师卅︰「鉢里饭、桶里水。」
问︰「如何是云门一句?」师卅︰「腊月二十五。」
问︰「如何是法身?」师卅︰「六不收。」
问︰「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师卅︰「胡饼。」
问︰「如何是佛?」师卅︰「乾矢橛。」
问︰「如何是诸佛出身处?」师卅︰「东山水上行。」
问︰「不起一念,还有过也无?」师卅︰「须弥山。」
问︰「如何是透法身句?」师卅︰「北斗里藏身。」
师云︰「古佛与露柱相交,是第几机?」僧问︰「意旨如何?」师云︰「一条縧,三十文买。」复代前语云︰「南山起云,北山下雨。」僧又问︰「一条縧,三十文买如何?」师云︰「打与。」
僧来参,师乃拈起袈裟卅︰「汝若道得,落我袈裟圈[袖-由+贵]里;汝若道不得,又在鬼窟里坐,作麽生?」自代卅︰「某甲无气力。」
示众︰古德道︰「药病相治,尽大地是药,那个是你自己?」乃卅︰「遇贱即贵。」
示众︰「迷己底人,触途俱滞。悟本底的人,为甚麽有四大见?」代云︰「益州附子建州姜。」
示众:「从上祖师,三世诸佛,说法,山河大地草木,为甚麽不省去?」代云:「新到行人事。」
示众︰「十方国土中,惟有一乘法,且道自己在一乘法里,一乘法外?」代云︰「入。」
示众︰「既知来处,且道什麽劫中无祖师?」代云︰「某甲今日不着便。」
上堂︰「乾坤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拈灯笼向佛殿里,将三门来灯笼上,作麽生?」自代云︰「逐物意移。」又卅︰「云起雷兴。」
(以上录自《指月录》卷二○,《卍续藏》一四三.四五二页─四五八页)
- 禅定是达成智慧最主要的一种过程
- 生儿不为防老,积榖不为防饥
- 佛法是从有分别的执著心达到无分别的解脱心
- 因为不和谐,所以需要彼此关怀
- 我们的生命跟宇宙是结合为一的
- 不论是否已经明心见性都可以体验下这四句话
- 佛经难懂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佛经?
- 何为“赤子之心”?如何保持心的清净?
- 出生食是什么?
- 工作怎么做才能做好?尽全力完成
- 对于家庭暴力需谨慎处理
- 不要带有期待和期盼目的修行
- 真的有世界末日的一天吗?佛教有世界末日吗?
- 积极而不紧张,工作要赶不要急
- 沉缅于男女情欲而不自觉,该怎么醒悟呢?
-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 应以怎样的态度与人相处?
- 如何在工作中与人相互体谅?
- 如何离苦?远离苦的感受
- 什么是“怨憎会”与“爱别离”?人际关系的痛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