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自思篇

励志自思篇

  人生之所以苦恼,有的是对苦乐太计较,被苦乐所牵制;有的是对荣辱太计较,被荣辱所牵制;有的是对得失太计较,被得失所牵制;如果能从牵制中解脱出来,自在、快乐自然垂手可得。(001) 人的生命固然宝贵,但在必要时,能牺牲生命完成职责更为可贵,所谓「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求生以害仁者,虽生犹死;杀身以成仁,虽死犹生。(002)

  人生的意义不在恋栈长寿,也不在永生不死,应该是如何发挥我们有限的生命,将它的内涵做无限的扩充,正如火花,虽然瞬间即灭,却为人间留下灿烂的光彩。(003)

  一个人轻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不知珍惜;轻易放弃善美的原则,往往不易成功。(004)

  学问、学问,要学就要勇于发问,不断的发问,不断的找寻答案,才能不断的进步;从问中随解,久久自然能有所得。(005)

  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在于能为生命留下历史,为社会留下慈悲,为自己留下信仰,为人间留下贡献。(006)

  人虽然不免一死,但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捍卫公理、正义而牺牲是值得嘉许的,如果因无法突破困境、想不开而自杀,则死得没价值。另外,若是为满足个人权力欲望,而不惜牺牲众多人命,更是罪过了。(007)

  娑婆世界充满了痛苦,无奈、委屈、不平,如何才能活得自在,唯一的办法,是以自己的般若智慧找到心中的净土。(008)

  人不必都成佛,也不可能都成佛,但得身心安静,物我相谐,也就接近禅的境界了。(009)

  世间一切皆因缘,缘聚则成,缘散则灭,「缘」的聚散是有定律的,因此人是死不了的,身体的生老病死是一种轮回,世界的成住坏空也是一种轮回,轮回就是定律。(010)

  生命如薪尽火传,是生生世世赓续不断的。尽管天上人间,去来不定,我们的真心佛性永远不变。重要的是,要珍惜每一期的生命。(011)

  努力耕耘必有收获,能克服一层忧患,生命就多放一道光彩;能突破一层困难,生命就多一分价值。(012)

  生命不可有丝毫的浪费,每一天都是生命的一部分,也是旅程的一段。当生命之轮不停向前转动时,我们又怎能放慢脚步?(013)

  人死后,与其让身体被虫蛀、腐烂,不如将有用的器官捐赠移植,让别人能延续生命。人生在世都有缺陷,何必要求死后一定要「全尸」呢?「全尸」能保全吗?(014)

  人生有此处、彼处,岁月有今年、明年,人如果能欢喜生活在希望里,则生机无限,天天都是过年。(015)

  身体好比是父母为我们营造的房屋,让我们的心在里面。但是,我们只是过客,居住、使用一段时间,以后还是要离开。所以,我们应该从身体的家,进而营造心灵的家,最后进入宇宙的家,成为宇宙的主人;能以宇宙法界作为我们的房屋,才能永恒长久。(016)

  ,及时努力,像甘露般滋润万物,像燃烧的火花,留下璀璨的光辉来照亮后人。(017)

  在世间生活,即使身处「天堂」,如果不能认识它的美好,天堂也会转变成「地狱」;如果懂得以佛法来处理困境,转化厄运,那么「地狱」也可以成为「天堂」。(018)

  世间上最宝贵的能源,最殊胜的财宝,不在地底下,不在深海里,不在银行中,不在荷包内,而在我们的心中。(019)

  净土的建立,应从人心开始,一般的环保是心外的,心中的清净才是最大的环保;心内的环保做好,心外的环保才能完成。(020)

  玫瑰虽美,却是短暂不实。因此,人除了漂亮,还要把尊严、性格、气质、风仪、人缘等活出来。(021)

  古董之所以为人珍藏,乃因其生命已经久长。如果我们能以爱性生命的态度,来使用一切物品,不仅可以延长其寿命,也会让自己懂得珍惜人生。(022)

  幸福、平安是从喜舍中获得。所以,具有喜舍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富有者。(023)

  人的贪取心如果能减少一分,喜舍心便会增长一分,懂得因缘果报福报就会不求自生。(024)

  有话要说,有事要讲,保持开朗的情绪和包容的心胸,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卫生。(025)

  人生有苦乐的两面,太苦了,当然要提起内心的快乐;太乐了,也应该明白人生苦的真相,热烘烘的快乐,会乐极生悲;冷冰冰的痛苦,会苦得无味,人生最好是过不苦不乐的生命。(026)

  真正的享受,是除了享受有,也会享受无;享受好的,也可以享受不好的。当然,更高的层次是「享有不一定要拥有」。(027)

  思想的愚痴,常常会误导人生进死胡同,故凡事往好处想、往大处想、往远处想、心胸自然会开朗。(028)

  人生的道路,无论是崎岖或平坦,都要靠自己去走;人生的滋味,哪怕是酸甜苦辣,也要自己品尝。没有一个人是永远的赢家,也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的失败者;只要你有信心,只要你和气、安忍,就能无欲则刚、能忍自安。(029)

  对世间的一切,我们应该用欣赏的态度、享受的态度来拥有,不要用占有的态度将之据为己有,就不会因贪欲多求而痛苦了。(030)

  一个懂得生活的人,不会因名缰利锁利锁而自我束缚、自我设限、自我封闭;人要如行云流水般自由自在、任运逍遥,那才是生活的意义。(031)

  「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经常保持一颗无事的心,必能享受没有梦魇的清宁。(032)

  一个人如果能时时自我观照,不做坏事,不生起非分的心念,便能止息诸恶,不致招感苦果。(033)

  凡事都不命定的,命运操纵在自己的手中。所以只要心好,不侵犯别人,又能广结善缘,自然能使乖舛的命运转好。(034)

  世事无常,诸相皆空。如果我们有一颗平常心,世间的一切,有也好、无也好,都看作镜花水月。有,固然可以生活无忧,无,也可以心灵自在,深入体会无限、无边、无量,得也好,失也好,能得是福气,失去是结缘。常怀平常心,生活里自能不因有无得失而颠倒罣碍。(035)

  为人处事,要常给自己留个转身的余地,才不致逼到死角。能提得起、放得下,能进能退,能有能无,才是参禅悟道的境界。(036)

  一个人快乐与否,非金钱的多寡可评,钱财的好不好,依「使用」的价值而论,积德比积财更能让子孙受惠,一个真正富有的人,应该是外财与内财兼具、接受与施舍并行、拥有与享有同等价值。(037)

  重复的举止,会变成习惯;定型的习惯,会变成个性。而个性的好坏,往往决定于生活习性。(038)

  人生有努力向前的时候,也要有退后自省的时候。世界很宽阔,当提起则提起,当放下则放下,果能如此,何等自在!(039)

  只要以开阔的心胸,包容各种不同的人事物,自然能看到最美好的一面,领悟到世界上真正美妙、可爱之处。(040)

  对事情,不要看一时,不要看表面,要在生活中找出自我的一片空间,因为一沙一石都有无限的世界,心大世界自然就大,心小世界自然就小。(041)

  桌子损坏了,可以组装修补;花草荒芜了,可以灌溉修剪,人的颜面,也可以靠化妆来美容。人的「歹」命要如何改?从身口意开始,而这「因」与「果」之间,还需要靠「缘」来成就,故培缘首重结缘,结缘可以改变人的心境及环境。(042)

  金钱,为人之所欲,用之得当,能做很多善事;用之不当,则会造很多罪业。心中不受金钱左右,也不贪心积聚,以无为有,才能扩大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精神层面,过着随缘放旷的生活。(043)

  人若能肯定自己,不被五欲六尘的境界牵着鼻子走,就能心安;心若安住,则天崩地裂又奈我何?(044)

  疾病本身就是良药,因为生病能使人警惕生命无常,而激发精进求道之心;实为行者对治放逸懈怠的一帖良药。(045)

  不必祈求疾病之临己身,应该效法古圣先贤,以疾病为良药,自救救他;以疾病为针砭,利己利人。(046)

  持戒如同守法,在法治社会里,人人守法、本分做人,社会自然安和乐利;人人持戒,多做善事,道德自然淳朴敦厚。(047)

  病,是一种障碍,有时是外来的,有时是心生的。治病的良方,不外药物、饮食,甚至信仰、正念等。每一个人都必须做自己的医师,不要做疾病的奴隶。(048)

  有时生病不见得不好,生病让关心你的人更珍惜,让嫉妒排斥你的人,因你生病而欢喜,这也是一种消灾的方式。乐极生悲,因祸得福,凡事没有绝对的。(049)

  每天在思想上、观念上都能大死一番,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对自我的增品进德,必定有所助益。(050)

  我们生活在纷扰的社会中,每天至少要留点时间给自己,透过静坐、思惟、反省,来找回自己。(051)

  一滴水汇聚可成海洋,一粒米种植可收万斛。微小的善行能成就终生的福乐;微小的恶事,能成为永久的悔恨。因此,日常生活中千万不要轻忽任何微细的念头。(052)

  身体的健康是生命的能量,人常常因「病」而意志消沉。对于疾病,我们若能化病为友,彼此共存,也是一种养生之道。(053)

  一般人靠华丽的衣服和化妆来美化自己,修道者则以道德和慈悲来庄严自己。(054)

  世间上最成功的将领,不是打败百万敌军,而是调伏自己内在邪见恶念的魔军。(055)

  放下世俗万缘,佛法才能在心中提起。一个人能有多少进步,完全看他心中有多大;心如虚空,就可以包容一切。(056)

  为人不能像行尸走肉,要内外一如。人非只有一世,人死后,心识是要「搬家」的,所以,要好好经营这颗心,才会搬个好家。(057)

  人的快乐与否,常在心的一念之间。故学佛要在「心」地上用功夫,多往好的、善的、美的、真的、慈悲的方向去追求。(058)

  向外追求的是知识,向内发掘的是般若;唯有般若智慧才能分别善恶、判断正邪、转迷为悟、去染为净。(059)

  烦恼如水,沉溺在烦恼大海中,能挣脱出来,即是得度。常云:「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别人度我们只是一个因缘,真正能度我们的是自己。(060)

  学佛要无我,写文章要有我。如果笔下的文字没有「我的感情」、「我的思想」、「我的看法」,就不是一篇好文章。(061)

  「清饮食、清呼吸、消思想」三者是卫生之道。能建立「清净」的健康观念,才谈得上修身养性。(062)

  如果能以「慈悲喜舍」为根,以「惜福结缘」为本,以「禅净戒行」为修行骨干,以「惭愧感恩」为枝叶、果实,这样的人生自然收支平衡,丰美充实。(063)

  身居山林,心如闹市,还是不得安住;唯有无住生心,随缘自在,才能过着充实法喜的日子。(064)

  美丽,人人欢喜;丑陋,人人讨厌。世界上,有的人面容美丽,心灵丑陋;有的人容貌丑陋,心性善良。真正的美丽,要从内心出发。只要心善、心真、心慈、心净,一切自然就会美丽。(065)

  唯有真正受过痛苦煎熬的人,才更能体悟真理的崇高;唯有勇敢去接受负面的一半,内心才有宽容的空间。(066)

  一个人的劳力有限,真正的能源在于内心的智慧;智慧就是财富,能够开发内心的能源,人生才会活得充实、快乐。(067)

  不要急着现在休息,将来百年之后,就有长久的休息。人是一个、命是一条,心是一点;一点点的发心,能让世界更美好。(068)

  美,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感受。美的心灵,是我们最珍贵的资产;心中有了美的感动,生活中,自然无处不真,无处不善,无处不美。(069)

  自由与不自由,完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间,心随境转则不自由,心能转境则能获得大自由。(070)

  一念固然足以形成人生的转折点,更重要的是自己必须肯用心、肯出力,去完成那最初的一念。(071)

  人的一生,不但要抵抗外境的风雨,也要积极的开发自己;不断开拓心中的能源,才能无憾的走完人生。学习六根互用的动员力,敢想、敢作、敢说,勇敢的活出自己,生命才有丰沛的创造力。(072)

  人生的自在,不在他求,而是当下自我转识成智,转苦为乐、转迷为悟、转我为人;如此,就可以转束缚的人生为自在的人生了。(073)

  一个念头可将贪欲心转化为喜舍心,将瞋恨心转化为慈悲心,将愚痴心转化为智慧心,将烦恼心转化为菩提心,时时以一颗欢喜心、结缘心、感恩心、服务心待人接物,生命就像沐浴在朝阳下的鲜花,必然特别美丽动人。(074)

  世间的东西无所谓贵贱,完全看它在我们心目中的价值,如国旗虽只是一块布,但其价值却超越任何东西,因它代表了国家!所以说东西无贵贱,心中的价值会有贵贱。(075)

  世间上任何事情,都在思想的「一念之间」。学习好的、善的、美的一念,如满足、慈悲、智慧、惭愧、感恩等,都是人生的财富。(076)

  心,是我们的主宰。心,就是观念,观念一改,命运随之改变。一念之间,哭婆可以变笑婆;一念之间,愚迷可以转灵巧。一念慈悲助人,就是圣贤之心;一念嫉妒害人,小人之心立现。一念私心为己,成就有限;一念发心为人,功德无量。(077)

  一念之间,对我们的举止行为有着重大的关系,一念惭愧、一念反省,高贵的品格、清净的自性就升华起来。一念为己,成就有限;一念为人,广结善缘。(078)

  看手相、面相,不如看心相,「心」是我们的主人。世间上的好坏,皆以心为出发点,心生则万法生,心灭则万法减。心外的世界如何改变,是无法控制的,但肯定自我的心,就可以做自己的主人。(079)

  有的人为了一句话而积极向上,努力以赴;有的人则?唐消沉,自暴自弃。在人生道上如何转一切音声为陀罗尼,不仅是一种修持法门,也是改变我们人生的特效药。(080)

  监狱有「有形」和「无形」之别,有的人虽然身在监狱外,心却住于无形的牢狱中;有的人虽然犯了错,只要心存悔过,依然能坦然自在。在狱中,身不自由,心可自由,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正可以观看内心的世界。(081)

  监狱可以关闭一个人的身体,但不能关闭一个人的思想、智慧与成就。历史上,周文王囚于羑里,写下一部流传后世的《易经》;司马迁于宫刑后,发愤完成一部名垂千古的《史记》。由此得见,化悲愤为力量,即能成就一生万世的事业。(082)

  陋习在最初如客人,其次如密友,最后则成了我们的统治者,时时驾驭着我们。所以我们要从行为、语言、思想上来革除陋习。(083)

  为人处事在遇到困境、瓶颈时,要能如「水」;遇山水转,遇石水转,遇岸水转,无论遇到谁,我转!在人生旅程上,何妨委屈婉转,流出自己独特的流域,流出自己理想的曲线。(084)

  世界上有一样东西是只有「进展」而不「回归」的,那就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浪费时间,如同浪费生命;浪费生命即是杀生。(085)

  掌握时间的人,就拥有人生。只要我们能够认识时间、善用时间,就能从分秒、日月的时间里破茧而出。懂得把握当下、珍惜此刻,也能在立德、立功、立言中,体证「刹那即永恒」的生命。(086)

  时间没有长短,完全依附心行的情绪而显现;若是不能觉悟,纵使人生亿万年,也是虚掷生命。(087)

  时间是世界上最公正的东西,贫者不少一分,富者不多一秒,一切权贵威势都不能夺。(088)

  时间是世界上最能干的法律顾问,「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切是非爱憎功过,皆由时间,因果来裁判。(089)

  人的贪欲、瞋恨、邪见、嫉妒,像绳索似的控制我们的身心,使我们不得自在。历代高僧大德在功名富贵之前,生死欲海之中,因毫无畏惧,而能解脱自在。学佛最大的目的,就是教我们如何从束缚中解脱出来,而获得自由自在。(090)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