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白话解

下附征事(三则)礼塔度亲《缁门崇行录》

  唐范某,母亲王氏,素来不信三宝,范某劝告他,她不听,范就依庆修律师出家,法号子邻。后来回家,母亲已经死了三年,就走到岳庙,诚心念诵《法华经》,发誓要见岳帝,求问母亲投生的地方,梦见岳帝告诉他说:“你的母亲正被囚禁,受尽了痛苦,你可前往贸山,礼拜阿育王塔,或许可以赦免你母亲的罪过。”邻就前往拜塔,在塔下跪拜了很久,忽然听见他的母亲对他说:“承蒙你的力量。已经生到忉利天了。”

  (按)阿育王是佛涅槃后一百多年,出现的一位铁轮王,统治一个阎浮提,能够驱动鬼神。他把如来八万四千舍利,分造八万四千塔供养,凡有一亿人的地方,就安置一座塔,我们这里在历史上有记载的塔有十九处,上面说的就是其中一处。

  诚感父骨《高僧传》

  后周李氏,长安贵族后裔,唐的宗室,七岁出家,法名道丕。十九岁时,皇上转移洛阳,长安被战火烧毁,丕避乱负母进入华山。当时粮食紧张,丕就辟谷不食,只是出去讨饭供养母亲,母亲问他吃了没有,他一定说:“已经吃了。”有一次母亲对他说:“你的父亲在霍山战死,抛骨荒野,能收取回来吗?”李就前往霍山,检起一堆白骨,昼夜诵经,忏悔父亲前世的杀业,祈祷说:“这一堆骨头中间,能够自己动转的就是我父亲的遗骸。”一心念诵,目不转睛,几天后,有一些髑髅从骨堆中跃出,摇动了很久。丕就把它们分开,抱回去与母亲相见。当天晚上,母亲梦见丈夫回来了,第二天早晨,遗骨果然回来了。后来,丕应招入京,名声传播四方。

  (按)孝分为两种,即世间孝和出世间孝,道丕师两者都兼有了!如果还要列举道纪负担母亲讲演佛法,法云守丧毁坏了身体,鉴宗医治父亲的病挖空了两条大腿,智聚守母丧三年泣血,这样的典型,真是罄竹难书。如果认为辞亲出家,父母就不必奉养了,那么他真正认识了出家的意义吗?(以上各例详见《高僧传》)

  酬恩护法《金汤编》

  宋吕蒙正,字圣功,太宗时,考取第一名进士,作官作到参知政事,封许国公。在公声名未显之前,曾经寄身于僧人中间,能够安心读书作文。后来他作了官后,十年时间中,郊外的祭祀和自己的俸禄都不要。皇上问他是什么缘故,他回答私恩未报。再加追问,就把实情告诉了皇上。皇上说:“僧中有这样的人吗!”就赠送紫袍予以表彰。吕公把皇上的恩赐都送给了寺僧,以回报过去的恩情。吕公每天早晨礼佛,一定要祈祷说:“不信佛的人,不要投生到我家来,只愿子孙世世代代以宰官身护持三宝。”后来他的儿子夷简封为申国公,每遇到初一,拜完家庙后,就去亲近广慧禅师。申公的儿子公著也被封为申国公,经常亲近天衣禅师。老二好问,经常亲近圆照禅师。老二的儿子用中,经常亲近佛照禅师。世世代代显贵奉佛,果然应了吕公之愿。

  (按)经上说诸佛之恩,胜过父母,父母之恩是非常深重的啊,为什么说佛的恩反而胜过呢?因为父母的恩情,只在一世;诸佛的恩情,没有时间界限;父母的恩情,只在抚养色身;诸佛的恩情,则是救人慧命;父母的训诲,只不过是为了追求名利,如果用错了,就会造业;诸佛菩萨教导众生彻底解脱的法门,只要依从他们的教导,就会很快走出轮回;父母遇到逆子,就生瞋恨;诸佛菩萨,即使遇到谤佛谤法的人,也仍旧悲悯无已。还不止这些,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原来是希望养生送死;诸佛菩萨就没有一点希望,虽然度尽无量众生,却不作度生的想法。因此,世上最大的忘恩负义的事情,就没有能超过谤佛的了。吕公不愿这种人来作后代,真是具有远见卓识啊!

  广行三教

  (发明)三教圣人,都有救世的理想,但所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儒家专讲入世的事情,佛家专讲出世的方法,但它的道理是表面上出世,而实际上并没有出世。孔子颜子虽然是圣人,但要他们赶鬼抓妖,就不切实际了;佛的道法虽然最高,但要用它们开科取士,也不切实际了。这就是三教不得不分的道理。

  人不能只用一种方法教化,所以圣人教育就分为三种。好象三大良医,一个精通内科,一个精通外科,一个精通小儿科,医术虽不同,但治病的目的都是统一的。如果三个人都学一种医术,所救的人就不能很多。所以说:为善的方法不同,但都导归世界走向安详和平。

  我翻阅了贵州铜仁府志,知道铜仁本名为铜人,因为这个地方有铜人,所以就取了这个名字。后改为铜仁,而地和山也改变了原来的面貌。山浸在大水中,不知有多深,曾经有一年大旱,水都干了,就看见山下全部空了,露出了三个铜人,头顶大山,岿然直立。因为三个人恰好穿着三教的服装,就使我想起一个问题,天地开辟之时,还没有三教的名字,而这些铜像又不是人力所能铸造的,于是我就悟出了三教门庭,本来就是天造地设,在过去、现在、未来都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帝君的德位远远超过我们人类,他提出广行三教,我们还用什么怀疑呢?有人要问,孔颜大道已是日月中天,难道还一定要融合佛道,才能教育读书人吗?我查考南阎浮提,虽然都是一洲,但其中国土很多。每个国家各有圣贤出世立教,象孔子、老子这样的圣人,不计其数,只不过各国的姓名不同罢了。至于各国的书籍文字也有64种,今天的儒生所读的书,只不过是一些科举的书,此外的知识还有多少呢?所以三藏十二部的经文,龙宫秘典的语言,从来没有见过,一旦见到就不分青红皂白加以排斥。以为不象他想的,就不符合儒道。不仅在口里反对,而且还著书立说。横加歪曲,大肆毁谤,固执己见,自私无理,这种恶习无异于党同伐异,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去调查他们平时所为,私自所想,无非是争名夺利,欺世害人。甚至于攀缘巴结,赌博游乐,为非作歹,无所不为。对儒家正心诚意、济世安民之道,全然不顾。只是损坏儒门的名望,怎能替学子增光!帝君指示广泛的推行三教,可以作为我们长夜醒世的钟声啊!

  人能学孔子,释迦一定高兴;人能学释迦,孔子也一定高兴。如果一定要随从自己的教派才高兴,不随从自己的教派就不高兴,那只是奴隶投靠主,士兵投靠将的做法罢了,岂能是三教圣人的意思呢!

  广行这两个字,是从内心来讲,不从外表来说。人们能够修仁向义,就是行儒道,不一定要青衫黑带,才算是儒士啊!人们能够明心见性,就是行佛道,不一定要圆顶方袍,才算是僧人啊!

  迂儒一听到这个“广”字,就一定会嫌学问太杂,他不知杂也有分别啊!例如,天理杂有人欲①,王道杂有霸术②,米粟杂有秕糠,这一定是不行的。至于三教所说的道理,都有益于身心。太山不嫌小土,才能成其大;沧海不择细流,才能汇其深。怎么能够说它杂呢!一家之中,有食有衣,有财有宝,有奴婢田园,可以说很杂了,但不这样,家里就一定不能富裕。再如肚子里所吃的东西,有饭有粥,有汤有菜,有酱有醋,有油有盐,可以说是杂乱极了,但不这样,人就不能胖。为什么独独对广行三教,就怀疑呢?

  注:

  ①天理是指人的善良本性,存天理而灭人欲,是保存人的善良本性,消除个人的私欲。

  ②以德化人,施行仁政,就是王道;反之,假施仁政,或不施仁政,就是霸道。

  论广行之益助扬王化

  国家太平所依靠的办法,不过赏罚二字。使赏罚严明,并辅助教化,就必须大力推行儒学。但赏罚所能涉及的范围,只不过千百分之一罢了。如果要追究私下里所做,念头里所想,那么即使家家有一位孔子,户户立一位皋陶①,也做不到啊!所以世人怕国法,不如怕天罚。因为国法可以逃避,而天罚不能逃避。于是大力推行佛道二教,使人人都懂得因果的道理,那么世人方寸之间,就不敢轻举妄动了。比孔子作春秋的功劳,有过之而无不及。

  注:①也称咎繇(jiù yáo),传说为舜的臣子,掌管刑狱之事。

  (按)刘宋文帝对何尚之说:“范泰、谢灵运曾经说,六经本来是为了救济世俗的人,如果要寻找本性真谛,就必须用佛理作指南,全国都受佛化,我就能轻而易举取得天下太平了!”何尚之说:“渡江以来,王导、周顗、庾亮、谢安、戴逵、许珣、王蒙、郗超、王坦之、我的高祖兄弟,没有不归依三宝的。如果百家的乡,有一人持五戒,就会有一人行善,十人持五戒,就会有十人行善。行一善就会去一恶,去一恶就能停一刑,一刑停于家,则万刑停于国,这就是陛下所说轻而易举的取得天下太平啊!”那些自立宗派的后儒忌讳谈佛,只靠君子小人四个字,来辅佐赏罚所做不到的事,那怎么行呢!

  培植真儒

  我们要学孔孟,应当学他们的大本领。例如,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我的道有一根线贯穿,就是不凭空妄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①,这些都是孔子的大本领;发挥克制私欲恢复忠恕的道理②,是颜子和曾子的大本领。孔子的学问,主旨在约束自己,所以说:默默的认识自己,时刻不停的反省自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还有许多种不同的说法。孟子的时候,出现了杨墨③的学说,孟子发表言论批评它们,开始是礼让,后来才开展论战,这不是人人都能够效仿的。可叹后人对孔子注重亲身实践的教诫,畏难马虎,而一听到有人能批杨墨,就认为是圣人的弟子,就踊跃鼓掌。这些人舍难就易,反恨今天的世界,没有杨墨为对手,所以只要稍微能牵强附会搭上边,就作为杨墨来对待,并且把这些说法加罪于佛道。只管到外面讲学演说,对自己的修养就疏忽了,这样怎么能够保持圣贤大公无私的道心!只管要顺自己的心意,与党同伐异之徒又有什么区别呢!

  注:

  ①《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②《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二字,前面已作注释。

  ③即杨朱和墨翟。战国时期杨墨两派学说都很盛行,《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按)佛教五戒,类似儒家五常①,只能互相称赞,不能互相毁谤。世俗之人,不知内情,一听慈悲的说法出于佛教,就一定要反对这种说法,而儒家的仁就在这时丧失了。一听盗淫的戒律出于佛教,就一定要反对这种戒律,而儒家的义就在这时丧失了。一听妄言的警戒出于佛教,就一定要反对这种警戒,而儒家的忠信就在这时丧失了。这样难道不是想卫道反而在害道吗!从前有个学者,问象山先生②佛教的害处,先生说:“请问害在什么地方?”今天那些害道的人,他们的要害正在喜欢多说这些闲言。

  注:

  ①指仁义礼智信。

  ②宋陆九渊曾讲学于江西贵溪县西南象山,故称象山先生。

  潜消祸乱

  茫茫宇宙,哪里没有出类拔萃的英雄!走在正路上,就是张良①、周勃②、陈平③、萧何④;走在邪路上,就是王莽⑤、董卓⑥、司马懿⑦、曹操⑧。自从科举设立,使人从小就从事于翰墨,年复一年,不知不觉就两鬓斑白,牙齿脱落,其中奸雄丧气,豪猾灰心,不知有多少啊!另外有一种人,才智杰出,功名不能动他的心,丛林才能安他的身,晨钟暮鼓,东参西访,等富贵于浮云,视生死如梦幻,以出类拔萃的才能,作为念佛参禅来用,潜移墨化,渐渐就消除了祸乱的根源,这些人也不知有多少千万亿啊!难道是一个小数目吗!

  注:

  ①张良(?-前186)汉初大臣,字子房,传为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人祖和父相继为韩昭侯、宣惠王等五世之相,秦灭韩后,他积极恢复韩国,结交豪侠,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没有成功。逃至下邳(今江苏睢宁北)遇黄石公,得《太公兵书》。秦末战争中,聚众归刘邦。汉朝建立,封留侯。

  ②周勃(?-169)汉初大臣,沛县人,少时地位低微。秦末从刘邦起义,以军功为将军,封绛侯。汉初从刘邦平定韩王信、陈豨(xī)和卢绾的叛乱。刘邦认为他“厚重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吕后时,任太尉,但军权被吕后亲属控制。吕后死,他和陈平定计,入北军号召将士拥护刘氏,诛杀企图夺取政权的吕产、吕禄等人,迎立文帝,立右丞相。

  ③陈平(?-前178)汉初大臣,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少时家贫,好黄老之术。陈胜起义,他投魏王咎,为太仆。后从项羽入关,任都尉。不久归刘邦,任护军中尉。汉朝建立后,和周勃定计,诛吕氏,恢复汉室。封曲逆侯。

  ④萧何(?-前193)汉初大臣,沛县(今江苏)人。秦末帮助刘邦起义。起义军入咸阳,他收取秦朝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和当时的社会情况。楚汉战争中,荐韩信为大将,以丞相身分留守关中,输送粮饷,支援作战。在建立汉王朝张起了重要作用。后封酂侯。制定律令制度,协助高祖消灭韩信等叛乱。所作《九章律》,今失传。

  ⑤王莽(前45-后23)汉元帝皇后侄,汉王朝的篡权者。西汉末,以外戚专权,成帝时封新都侯。元始五年(5年),毒死平帝。次年立年仅二岁的刘婴为太子,号孺子。初始元年(8年)称帝,改国号为新,年号始建国。命令全国的土地改称“王田”,奴婢改称“私属”,并禁止买卖,采取一些缓和政策,企图欺骗人民。但统治期间,屡次改变币制,造成经济混乱,法令苛细,赋役繁重,各种矛盾不断激化,天凤四年(17年)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起义。更始元年(23年),新王朝在赤眉、绿林等起义军的打击下土崩瓦解,王莽也在起义军攻入长安后被杀。

  ⑥董卓(?-192)东汉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字仲颖。本为凉州豪强。灵帝时,任并州牧。昭宁元年(189年),率兵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专断朝政。曹操和袁绍起兵反对,他挟献帝西迁长安,自为大师。残暴专横,纵火焚洛阳周围数百里,使生产受到严重破坏。后为王允、吕布所杀。

  ⑦司马懿(179-251)三国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字仲达,出身士族。初为曹操主薄,多阴谋,善权变。后任太子中庶子,为曹丕所信重。魏明帝时,任大将军,对抗诸葛亮。曹芳继位,他和皇族曹爽受遗诏辅政。嘉平元年(249年),杀曹爽,专国政。死后,他的儿子师和昭相继专权。在世家大族的拥护下,其孙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懿为宣帝。

  ⑧曹操(155-220)字孟德,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在镇压黄巾军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192年)占据兖州,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建安元年(196年),迎汉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势力。与孙权、刘备在赤壁之战后,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多心计,善权变,《三国演义》称之为“乱世之奸雄”。后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为武帝。

  (按)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就恐惧。为什么呢?因为害怕死后留下恶名。但这是盛世时候的事,后世的乱贼并不害怕这个虚名。难道乱贼就是读书人吗!有些连春秋是什么书都不知道。只有指示他们佛理,才能觉悟。告诉他们生命很短促,死后就会受因果报应。不忠不孝的人,就会变畜生、饿鬼。这样就知道用尽阴谋诡计,最后还是什么也没有得到。不但没有得到什么,而且所造罪业将带到下世,第二世受尽万苦千愁,都是自作自受。回想在世时,虎斗龙争,图王创霸,不知不觉冰消瓦解。佛教真伟大啊!自从有佛法以来,不知叫多少乱臣贼子寒心,多少大盗豪强落胆!使人们改恶从善,谁的功劳最大呢?从如来的圣教就可见端倪。

下附征事(一则)毁教现果(出魏书)

  北魏司徒崔浩,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才智过人,太武帝非常宠信他,但他就是不信佛,劝武帝毁教灭僧。看见自己的妻子诵经,就大怒,并把经书烧毁。崔颐、崔模是他的弟弟,虔诚信仰三宝,即使看见在粪土中的佛像,也一定礼拜。浩讥笑他们并斥责他们。后来因为国书事件,浩触怒了太武帝,被关押到囚车里,送到城南,严刑拷打,极其残酷,派卫士几十人,把屎尿泼在他身上,哀叫不断,声闻旷野。自古以来被处极刑的人,没有象浩这样凄惨。崔氏一族人都因他而牵累,抛尸于街市。只有模和颐因为与浩志向不同,就得以免祸。

  太武帝灭法以后,有位僧人昙振锡上殿,帝命人杀他,不能伤害。帝大怒,抽出佩刀,亲自来砍,也不能伤害。把他投进虎牢,虎都恐惧畏缩。再派天师寇谦之去虎牢,虎就咆哮如雷,想要吃他。帝这时才有醒悟,恭请僧人来殿,再三礼拜,忏悔罪障,答应恢复圣教。

  唉!三教圣人无非是想要引人为善,哪里愿意后人各立门户,比长论短呢!秦始皇被李斯所迷惑,错听了他的计,焚书坑儒,最后身死野外,李斯被杀全族。汉朝的桓灵,唐朝的昭宣,被宦官宠妾所迷惑,宠信他们,杀尽天下名士,最后辅臣被杀身,皇帝就亡了国。魏太武帝被崔浩所迷惑,毁寺焚经,没有三四年,崔浩就被杀全族,魏太武父子都不得好死。周武帝被卫元嵩所迷惑,但灭法没有四五年,卫就被贬而死,武帝忽然得了恶病,全身糜烂,三十六岁就死了,后世堕落恶道,所受痛苦就说不尽了。唐武宠信赵归真、李德裕,毁坏全国的佛寺,不到一年,赵就被杀,李就流放而死,武宗三十三岁就夭折了,后世没有太子。五代的君主,才能没有能超过周世宗的,但周世宗不知佛法,就导致毁坏佛像,铸造钱币,所以不到一年就丧失了江山。再来看一看:秦废儒后,不到三十年,儒教就复兴。汉唐中间废教,没有几年,圣教就又兴旺起来了。魏废教后七年就恢复了,周废教后六年就恢复了,唐废教后不一年就恢复了。那些废教的人,不正是仰天吐痰,反而玷污了自己的面吗!李斯、崔浩是灭儒灭佛的首犯,所以他们现世受报也最惨酷。宋徽宗虽然改天下寺院为道观,但还没有灭法,所以他虽然身被污辱,但帝位还得以延续。这些史迹清清楚楚,有据可查。但愿普天下的人都广泛的尽力奉行三教的精神!儒者认真履行儒教,释者认真履行释教,道者认真履行道教,同心协力,一起引人向善,不要互相诋毁,大家都能和平共处,那真是天下人民的幸福啊!

  问:僧人不耕不织,怎么能受供养?他们只能耗费衣食罢了,对人还有什么利益呢?

  答:世界上不耕而食的人太多了,难道只有僧人?假使这些人不出家,他们就不吃不穿了吗?就能保证他们的衣食一定出自他们自己耕织吗?何况在俗的人,一身之外,还有妻子、儿女、仆人,所花费的数倍于本人,难道能象僧人那样一瓢一钵,四海为家吗?哪些头戴貂狐之皮,身穿锦绣龙纹,口吃山珍海味的人,是不是不劳而获呢?这些人是僧人,还是俗人?那些俗家人,为了爱妾的打扮,不惜花费大量珍珠美玉;为了到歌舞游戏场寻欢作乐,动辄使用玉带金冠;甚至沉迷于赌博场里,通宵达旦都不休息;或者交结一些狐群狗党,大吃大喝。这种游手好闲之徒,车载斗量也计算不清。为什么不去减少这些社会的渣滓,反而说僧人不劳而获呢?难道这些丑恶卑劣之人,就应该锦衣玉食吗?而那些明心见性之士,反而不容许他们粗衣淡饭吗?持这种想法的人,足见他们党同伐异,气量太小了!

  问:古时候的百姓只有几类,今天的百姓就有多类了。生产粮食的还是农民一家,但吃粮食的就分为多家了;生产器具的还是工人一家,但使用器具的就有多家了。这样下去,怎么不会贫困而出现盗贼呢?

  答:吃粮的少,就会卖不出粮食而伤农;使用的少,就会卖不出用具而伤工。农民要得到利益,正是依赖吃粮的多;工人要得到利益,正是依赖使用的多。试问,吃粮使用的人,是白手来拿呢,还是出钱来买呢?如果是白手来拿,那么吃粮使用的人,就确实怕他们太多了;如果是出钱来买,那就只怕他们太少了。一个富商大老板,每天只卖出千金的货物,如果他的父母妻子从门缝中看见了,就会伤心痛哭。以上的问题,是不知世务的迂儒之见,不足挂齿。

  济急如济涸辙之鱼,救危如救密罗之雀

  (发明)危急这两个字,所包含的意思很广,与前面“救人之难”二句意义相同。但前面是帝君自述经历,这里是帝君劝告世人。“如”字有两个意思,一是直接指所救济的事,二是尽心尽力救济的心。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