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还是幡动
星云大师宽心:心动,还是幡动
六祖慧能得法后辗转至广州法性寺。一日,风吹旗幡,幡随风飘动,有一僧说是“风动”,另一僧反驳说是“幡动”,二人争论不休,于是六祖走上前对他们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两位仁者的心在动啊!”
这则著名公案告诉我们:如果心能定静,就不会随外境的变动而执著于或风动或幡动等小见小得的分别知见了。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万象本可随心所现、随心所变,但大部分时候我们的心做不了主,不但无法静定、无法转物,反而随着外境的变动团团转。你有金钱、物质,那金钱、物质可以买动你的心;你有美貌、爱情,那美貌、爱情可以买动你的心;你有名位、权势,那名位、权势也可以买动你的心。我们的心常会被金钱、爱情、名位、权势牵着鼻子走。有些人只要区区几百元几千元,心意就动摇了,仿佛他的心正标售着几百几千的价格一般;有些人纵使受到几百万几千万黄金美钞的“银弹攻势”,而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修养。我们常听说“人穷志短”,其实人穷何以必然志短呢?如果我们的心自有主人,这句话就该改写成“人穷而志不短”。话虽如此,我们的心若不修养,就难以把持,所产生的力量也是薄弱不堪的。
《晋书?乐广传》记载:乐广曾经宴请一位好友吃饭喝酒,分别后那位朋友却久久不再和他来往。有一天,乐广遇到他就问他何以如此。朋友说:“上回承蒙你请我喝酒,但那天就在我举杯想喝时,我看到杯中有一条小蛇晃动,当时虽然厌恶得心里起疙瘩,但碍于你做主人热心招呼的情面,我只得吞饮下去。回家后我就病了,请了医生也看不好。唉!我现在浑身难受,茶饭不思!”乐广大吃一惊,心想:杯中怎会有一条小蛇呢?回家后他左思右想,朝思暮念,想不出一个所以然。直到有一天吃饭时,乐广坐到朋友上次所坐的位子,拿起酒杯,无意间往杯中看了一眼,顿然吓一跳:杯中果真有一条小蛇!晃一晃酒杯,移一移位子,再仔细一看:咳!原来是墙上的弓箭折射到杯中的影子。乐广急忙再把朋友请来,让他坐在那个位子,酌了一杯酒奉上:“你瞧,是不是又来一条小蛇啊?不要慌!”乐广接着起座拿走墙上的弓箭:“再仔细瞧,小蛇哪里里去了呢?这张弓就是上次造成蛇影的罪魁祸首!”朋友恍然大悟,这时他肚子一阵绞痛,一吐却真的吐出一条小蛇来。疑心成病,久而久之,常会从无中生出有来,所以说“心生则种种法生”。
曾经有人做一个实验,想了解心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于是在狱中找一名死囚,对他说:“你已经被判死刑,砍头或枪毙都非常痛苦,现在如果我为你打一针,慢慢地抽血,血抽完你就会自然安乐地死去,你愿意吗?”死囚一听,马上应诺,躺上床,接受对方的安排。死囚的两眼被蒙起,手臂上扎了一针后立刻就听到血一滴滴地滴在桶子的声音,旁边有人不时在他耳边说:“唉呀!你的血已经抽出1/5了,你的脸上已经失去血色了!”“唉!现在你的血已抽出4/5了,你的脸色完全惨白,你快要死了!“最后,这位死囚脸色发白,惊恐而死。实际上他的血一滴也没有被抽出,滴在桶中的只是自来水声,而他把听到的一切暗示在心中造成一幅宛若真实的景象,所以他完全被自己内心的作用吓死了。
苏东坡曾作了一首诗偈,自许为震古铄今,因为掩不住自得之喜,急忙叫家丁火速划舟送给居住江南金山寺的佛印禅师,心想他一定会大赞特赞。苏东坡偈中题的是:”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谁知佛印禅师看完后一语不发,只批了”放屁“二字,就叫家丁带回。接到回报的苏东坡瞪着”放屁“二字,直气得三尸暴跳、七孔生烟,连呼家人备船。小船过了江,眼看佛印禅师正站在岸边笑迎。苏东坡憋不住一肚子火,冲前就嚷:”禅师!刚才我派家丁呈偈,何处不对?禅师何以开口就骂人呢?“佛印禅师哈哈大笑:”我道你真是‘八风吹不动’,怎么我一句‘放屁’就把你打过江来呢?“佛教中把”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八种最常影响我们内心世界的境风称作”八风“,苏东坡虽以为自己的心不再受外在世界的毁誉称讥等所牵动,不料还是忍不住小小”放屁“二字的考验。
不识本心,内中不定,则心会随物转;能了知自心,动静一如,则万象万物都可随心而转。”一切唯心造“,若能本着清净心来看一切,一切就都是净土。所以《维摩诘经》说:”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六祖曾对法达比丘开示:”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这是说诵经贵在明了经旨,心行体会,悟入自性,便能转经功德而受用不尽,否则徒然口诵心不悟,诵念千百遍而反被经法机境所转,愈自迷乱本心罢了!《楞严经》也说:”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民国初年,圆瑛法师在北京天坛讲解《楞严经》,天天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每天讲两小时,每讲完一小时便休息十分钟,休息时大家可以自由发问。当年的北京是个学者辐辏、名流辈出的文化大都会,当时在座听讲者中就有一位信奉唯物论的教授,他问:”你每天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我认为不合真理。我们讲唯物的,一切都要拿出证据才可确信。你既然说一切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那么现在不要讲理论,我要你用事实从心中变出一匹马来!“圆瑛法师一听:对方要自己像魔术一般事实上变出一匹马来,这怎么能呢?但他回答说:”你这个问题,我第二天会把答案挂在牌上,你要看我变马,请你明天来看牌。“圆瑛法师当时并非胸有成竹,因此当天晚上整夜想不出也睡不着,一夕辗转反侧,直到天渐破晓、鸡已嘶啼,忽然情急智生,疾呼侍者取牌来,当下挥毫:”赵子昂画马变马,唯心乎?唯物乎?“
大画家赵子昂擅长于画马,他为了画一百匹马天天研究马的形态、动作、神情等。由于过度入神,有一天他睡眠中真魂出窍,变成一匹马。他的夫人准备上床休息,一掀开帷帐,见床上赫然横着一庞然大物,顿然吓昏。夫人倒地的声音惊醒了梦中的赵子昂,他忙把夫人扶起救醒。夫人一睁开眼,连呼:”不得了!床上有一匹马啊!“赵子昂回顾床头,心想:床上哪里里有马?刚才明明是我在睡觉嘛!日后一想,才明白:一定是自己天天想马,一切唯心,因此自己就变成一匹马了。
所谓”物随心转“,赵子昂画马变马这件事历史上也记载着,圆瑛法师便引用这个故事拿去挂牌。侍者一看牌中所记,欣喜非常,直道:”我们的法师实在有大智能啊!“旁边另一侍者却说:”真侥幸!还好对方要求的是变马,要是说变牛,又如何变得出呢?“圆瑛法师一听,大声道:”回来!回来!再把这话说一遍,须知画马既能变马,画牛又焉能不变牛呢?“
由上可知,世间一切皆可从心而变现,只看我们的心是否由自己做主,是否能静定不迷,是否能包容广大而巨细靡遗,即连一微尘、一芥子也不以为小,纵是大千世界也不以为大。人们常对所爱者说:”你是我的心上人。”其实,不只所爱者是我们的心上人,所有一切世上的人、一切世上的物,都应该是我们的心上人、心上物。
人,要从向外贪求中回头,才能找到内心的宝藏。
- 因果报应
- 嫖娼有报应吗?真实的嫖娼报应
- 佛典故事
- 禅宗公案
- 邪淫现世报:二男女车上纵欲酿车祸被烧死
- 我忏悔,我的报应来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学佛与富贵
- 与卖淫女风流一次 70岁花心老汉染恶疾
- 被烧死的蛇
- 佛学故事
- 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
- 阿弥陀佛的故事
-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
- 邪淫的隐形果报 谁都逃不掉
- 念地藏经招鬼?不敢念地藏经的请进来
- 民间故事
- 地藏经感应
- 金刚经感应事迹
- 大难不死 意外获得足以致富的特异功能
-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
- 鸟为食亡,人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刚经故事
- 一盆洗脚水的警示
- 损友导淫 精尽丧命
- 佛教因果报应的真实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触犯,不断淫欲心难清静
- 人和动物的感人故事
- 念诵《心经》,心想事成
- 念诵地藏经的真实感应六则
- 佛咒感应
- 善护口业,免遭大难
- 智慧故事
- 心经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这两个因果故事,让你了解什么是业障
- 两性关系
- 地藏经故事
- 心经故事
- 十大弟子传
- 持莲观音是什么菩萨?持莲观音的故事
- 三岁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龄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盐的原文和译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恶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气和 自度度人
- 马需调教,树要修剪,人需约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实际行动展现自己的魅力、体现自己价值
- 从来不丢东西的妇人,只因她前世做了这件事
- 世俗王子从圣人走向神坛,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简介
- 盲人摸象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来藏经》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来对待
- 借花献佛的由来,释迦牟尼前身以花供养燃灯佛
- 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
- 以平等心面对芸芸众生,是菩萨的道德
- 梁武帝与佛教有什么关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个寺?
- 佛陀度化悭贪长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问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别人的好并懂得回报
- 盲人打灯笼,即与人方便,也与己方便
- 禅师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弃天性
- 从惜福看穷三代还是富三代
- 大乘心难发,不愿再发大乘心的舍利弗
- 听经的蛤蟆,命终后脱离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宫
- 学佛贵在实行,坚持不懈地去修一个法门,终会成功
- 熟悉经藏的比丘与精进修道的比丘
- 佛教历史上与水陆法会有因缘的高僧
- 借事磨练,善用其心,让心走出烦恼的牢狱
- 薄拘罗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却都毫发无损
- 马鸣菩萨抵亿金的故事
- 人活着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乐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师圆寂日,德行与精神常存我们心间
- 释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与歌利王的故事
- 舍弃对五欲的贪着,成功飞出笼子的鸽王
- 寺庙为什么喜欢种银杏?佛珠变银杏的故事
- 鸠摩罗什是谁?东晋高僧鸠摩罗什的一生
- 短暂的快乐与长久的快乐,你选择哪个?
- 三年不吃饭的出家人
- 急性子与慢性子,人与人要学会理解和忍耐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