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详情]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 第十六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 第十六卷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
贤首品第十二
初来意者。夫行不虚设必有其德。既解行圆妙必胜德难思。收前行愿成信德用。故次来也。又前智首举果征因。文殊广显其因。略标其果。云获一切胜妙功德。故问贤首令广斯言。是以偈初蹑前起后。二释名者。谓体性至顺调善曰贤。吉祥胜德超绝名首。即以此名菩萨演说此法。贤即是首。贤首之品。以当贤位之初摄诸德。故偏举贤名。三宗趣者。于信门中成普贤行德。而自在庄严。无方大用建立众生。通贯始终该摄诸位。以为其宗。令起圆融信行成位德用。而为意趣。四释文者文有三分。初文殊发起。次贤首广说。三十方现证。今初分二。初经家叙述。二正明发起。二段各有结前生后。今初。先结前已说。顺违皆顺客尘不能浊其心。悲智双游万境不能乱其虑。是曰清净行矣。大功德者。即前所成之果。后欲显示下生后。文含始终。约终则显示信满菩提心殊胜功德。广具五位因行尽故。约始但于生死誓证菩提。万德攸依故。今显。示二偈。正发起中前半结前。偈文窄故略无所成之德。后半劝说。令说修行之德。则与长行文有影略。第二时贤首下。贤首广说。于中先总标举。以偈答者此略有二。一少言摄多义故。二美词赞说令净信故。以始德该终散说难尽故。显此胜妙之功德故。第二正显偈词。有三百五十九颂半。大为三分。初四颂谦赞许说分。次三百四十六偈半。正说胜德分。三九偈校量劝持分。初中分二。初偈总明。前半赞问劝修。后半谦己少说。海喻次下当明。后三开章以发心之德。况出修行巧显深广。于中初偈举发心章。次偈况出修行章。初心祈于当证德已叵量。况长时入位遍修故。多佛不能尽说。后偈许说分齐。前半法说。如是者双指发心修行。下文具显故前文双问故。后半喻明。然有二意。一显喻少分。谓发心行德如太空大地。所说者狭如足履一尘。二密喻不异。谓鸟足之空不异太空。微细之尘不殊大地。故此略说义无不周。若广若略皆无边故。出现品云。如鸟飞虚空经于百年。已经过处未经过处。皆不可量。何以故。虚空无边际故等。彼就果行。此就因德。然普贤行德似同佛果。是故皆以虚空为量。上下文中皆同此说。此初发心。与下文十住初发心住。及发心功德品。各何别耶。此中发心该于初后。取其成德乃是信终。取其为本乃在初发。虽如轻毛功归初篑故。十住初发。即是此终成彼初发。此终为能发彼是所发。此正是发起之发。义兼开发彼是开发之发。义兼发起。其发心品。正显十住初心之功德耳。以斯甄别非无有异。故璎珞云。发心住者。是人始从具缚未识三宝。乃至值佛菩萨教。法中起一念信。便发菩提心。既云始从凡夫最初发心。明知此中发心该于初后。问此既是初。何得乃具后诸行位及普贤德耶。古德释此略有二门。一行布次第门。谓从微至着从浅至深。次第相乘以阶彼岸。如璎珞仁王起信瑜伽等说。二圆融通摄门。谓一位即具一切位等。如此经所说亦如大品等中。一行具一切行。此中有二门。一缘起相由门。二法界融摄门。前中普揽一切始终诸位。无边行海同一缘起。为普贤行德。良以诸缘相望略有二义。一约用。由相待故。有有力无力义。是故得相收及相入也。二约体。由相作故。有有体无体义。是故得相即及相入是也。此经之中依斯义故。行位相收总有四说。一或始具终。如此门中。具一切行位。普贤德海者是也。二或终具始。并在十地位。后如下文十定十通等说。三或诸位齐收并在十住等。一一位中各收一切。悉至究竟。如下文十住十行等说。四或诸位皆泯行德显然。如离世间品说。二法界融摄门者。谓此诸位及所修行。皆不离普贤无尽法界。然此法界圆融无限。随在一位即具一切。今在信门收无不尽。下诸位中皆具一切者。并准此释。问下发心功德品。亦说初心具无边德。与此何别。答此据行首信门所具。彼约行本菩提心具。问约法相收是则可尔。约人修行。岂十千劫修信才满。即得如此无边德海。答以法是圆融具德法故。若诸菩萨行此法行。是彼所收。或无量劫或无定限。十千劫言非此所说。如下善财童子。及兜率天子等所行所得。并是其人不同。行布次第教中之所说也。又十千劫。乃是一经。璎珞但言一劫二劫。此经纵有行布亦皆圆融。亦有引此下文证成。此信乃是舍异生性。成就圣性出无明地。生如来家。以有则获灌顶而升位等。非是信故。若尔初地岂得灌顶升位等耶。若云展转进入佛地。何以不得始自于信展转入耶。若许从信展转入者。何以要判此乃舍凡入圣。下文自有十地之会。此中尚隔住行向等。判为入地。乃孟浪之谈。下发心品。亦判为初地发心义。同此会。问下云无量亿劫勤修学。得是无上菩提智。斯则非一生也。亦非十千以为无量。通斯难者应有二义。一此约行布展转义故。二约圆融展促无碍义故。如上所辨故。善财见仙人。执手一一佛所。经无量劫故。修短难思特由于此故。贤首菩萨云。信大乘者犹为易。能信此法倍更难。以初心即具一切功德。故难信也。第二菩萨发意下。正明发心修行胜德。文分为五。初五颂发心行相。二信为道元下略示胜能。三若常信奉下。所具行位。四或有刹土下无方大用。五一切如来下。喻况玄旨。然此五段。初一显正发心。后四发心之德。第三亦兼修行。此及后二皆修行之德。今初发心行相中。初偈总标余文别显瑜伽菩萨地。明发心有五种相。一自性。二行相。三所缘。四功德。五最胜。今文五偈具之。谓发意。即是正愿为发心自性也。希求菩提及下作有情义利。即行相也。菩提三宝有情皆其所缘。能摄一切菩提分法。为其功德。不求五欲等。反显菩萨所求最胜。言因缘者。谓亲能发起求大菩提曰因。假之助发为缘。因即自性住性内熏之力。缘即习所成性。又上二皆因善友及境外熏为缘。瑜伽云。由有四因四缘四力。菩萨发心。四因者。一种性具足。二赖佛菩萨善友摄受。三多起悲心。四长时猛利难行苦行。无所怯畏。四缘者。一见闻佛神变威力。二闻法微妙。三见法欲灭。四见生受惑业苦。四力者。一自力。二他力。三因力。以宿习故。四加行力。谓于现法亲善闻法修善加行故。若具上因缘及初三二力。当知不退。若因二四力心不坚固。今经即初及三也。又起信论智印经。有七因缘如彼应知。下别显中。以三因四缘摄上诸义。三因者。谓信悲智。四缘者。三宝众生也。今文中。后半总以信智因缘三宝境。信谓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故云净信。然实谓一切事理。德谓三宝净德。能谓世出世善有其力能。今法宝中已摄初后。亦三宝中。皆具此三。体实具德。大用救生故。大者智心求大菩提。广者悲心广济含识。翻彼二乘小狭心也。别中初半偈拣去偏伪。谓摄眷属过。所不能染故。文中不求五事求即过故。一若求人天五欲。此能长贪多是鬼因。二求王位长嗔多地狱因。三求富饶长痴是畜生因。实通三涂各从多说。四求自乐是二乘因。五求大名称若胜负心。是修罗因。若我慢心是外道因。又以理求乐是人天因。为王摄属是魔罗因。有二乘心目之为偏。有余心者名之为伪。后三偈半直显真正别释因缘。于中初偈悲因。下救严土供佛。亦为调生故。灭苦是悲。利乐是慈。次一偈半大智上供。上二不二为真正发心。后偈总结成信。兼信因行。其中对上四因四缘。可以意得。又上从不求五欲。下即显信心之德故。璎珞经云。修十信心须具十德。今文并具但不次耳。一遭苦能忍。即前反显。二正显中。初二句即慈悲深厚。三次句及庄严国土。即修习善根。谓利他善及净土因故。四有三字即供养诸佛。五受持一句志求胜法。六证菩提故即求佛智慧。七一句即深心平等。八次二句即亲近善友。九次二句即心常柔和。谓至诚供养柔和善顺于佛法故。十有二句即爱乐大乘。十德备矣。又此十德。即求菩提之意。下经休舍云。欲教化调伏一切众生。尽无余故发菩提心等。又末后偈。初句即自性住佛性。以信心佛众生无差别故。方是真法可谓深信。次句即引出佛性。后句即至得果性。又文有四弘。可以意得。又上云深心信解常清净者。与理相应方曰深心。若昔染今净。净则有始始即必终。非常净也。信烦恼即菩提方为常净。由称本性而发心故。本来是佛。更无所进如在虚空。退至何所。慨众生之迷此。起同体大悲悼昔不知誓期当证。有悲故不为无边所寂。有智故不为有边所动。不动不寂直入中道。是谓真正发菩提心。第二信为道元下。七颂略示胜能。于中初一颂总标。次五颂别释。后一颂总结今初。初句又标道有二义。一果所谓菩提涅槃。二因谓三贤十圣。乘一直道。元亦二义。一本义。菩提本故。其犹滔滔之水始于滥觞。二首义。元者善之长也。即一因之初功德。二义通因及果。母有二义。生长养育。下三句共释初句。长养即母二义。亦道元义。一切善法及第二句。即因功德。第三一句即果功德。无上道者。即大菩提。由信长善得此菩提。由信断疑出爱成涅槃证。不信身心如来知见。岂能开示菩提涅槃。次信无垢浊下。别显中有二十句。一句辨一胜能。一心净为性故。能翻不信浊。二信理普敬故翻憍慢。三十藏之内信即是藏。七圣财中信为第一。四信方受取奉行。五信财如梦故无所吝。六智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七增福智因。八到二严果。九十五根五力各在初故。十一信本无惑方断惑根。十二若向余德不名净信。十三信境本空故无所著。十四正信之人不生八难。十五非不正信。十六正信解脱。十七成不坏本。十八为菩提根。十九增佛胜智。二十究竟见佛。谓信自己心自佛出现。信外诸佛诸佛现前故。下经云。一切诸佛从信心起。三是故下一偈。总结胜能。前法后喻。信乐者信三宝性。已于方便诸度。求欲修行。信乐二字是菩萨正意。由此二故。于诸行有能故名最胜。非佛不信故云难得。喻如意珠。略有五义。一胜义。法宝中王故。二希义。非佛轮王余无有故。三净义。能清不信浊故。四贵义。出位行宝等不可尽故。五蕴义。蕴众德物无障碍故。第三若常信奉下五十颂半。广明信中所具行位。然有二意。一行布。二圆融。古约圆融故名信中所具。于中三。初明所具行。次辨所具位。三结叹功德。今初八。颂半分二。先五颂明信三宝以成诸行。后三颂半。明信展转以成诸行。前中初三颂信佛成行。初二句标章。持戒恶止也。修学处善行也。瑜伽云既发心已。应于七处修学故名学处谓一自利处。二利他处。三真实义处。四威力处。五成熟有情处。六成熟自佛法处。七无上正等菩提处。次一偈半双显二德。若不持戒。尚不能得疥癞野干之身。况于菩提。戒止妄非则性净。菩提开发。因果功德。皆依学处而生。故云地也。后一偈别明成供养行。谓财法供养故云大也。次一信法。后一偈信僧。文并可知。二有三颂半。成展转行。展转依前功归于信。二若为诸佛下。三十九颂明所具诸位。于中成后四位。即为四段。初三颂明十住位。有六句。初句发心住。次句治地修行二住。次句生贵住。次句方便具足住。次句正心住。后句增上是不退住。最胜心是后三住。准下释之。二若得增上下。二颂半明十行位。波罗蜜是十行总名。摩诃衍是异二乘行。初二行收如法供养。是顺理行。次二行摄念佛心不动。及常见佛并是定慧行。故属后六行。释相可知。三若常睹见下。三颂明十回向位。通显三种回向。佛体常住是向菩提。法永不灭是向实际。余向众生。四若得坚固下。三十颂半明十地位。初半颂是初地。谓深法是所证真如。爱乐是极喜异名。二半颂是离垢地。以离犯戒有为过故。三一颂离慢等。是三四二地。以三地于禅不着故无慢又以求法不懈亦名离慢。第四地得出世间道品。故云无放逸。然不舍摄生故云兼利四有一颂。明五地。谓虽得出世而还处生死故无厌。真俗互违难合能合。余地不过故云勇健无能胜。此是难胜之名也五有一颂明第六地。悲智不住般若现前。谓神通摄物是大悲行。知众生行是十二缘生。是大智行。六二颂半明七地。谓初一明有中殊胜行。后一颂半明空中方便智。准释可知。七若具最胜下。三颂明第八地。略辨六义。一道胜。谓无功用道。故云勇猛无上。二力胜。谓智力摧魔。三用胜。谓超四魔境舍分段。故无蕴魔。无舍命故无死魔。惑不现行故超烦恼魔。觉佛十力故超天魔。四位胜。不动地故云不退也。五行胜。谓得无生忍。六因胜。谓此位中当大授记位也。八二颂明第九地作大法师。略辨四义。一诸佛加持名佛现前。二解了诸佛深密之法。三诸佛忆念增其慧力。四佛德自严为众说法。九若以佛德下。十九颂。明第十地位分五。初八颂三业殊胜德。初五颂半身业。于中前三颂明身体德殊胜。后二颂半明身业大用。次演说一颂半。语业胜说法益生。后二颂意业胜智先导故。二若以智慧为先下。四颂明三业广大功。三轮摄生德。初一颂身业。次一语业。后二意业。三若知烦恼下。二颂辨得法结位。四若得十地下。三颂明三昧分大尽分受位分。并显可知。五若蒙下。二颂明大用难测。亦是释名分事也。谓以大法智云含众德水。能蔽如空粗重故。又若蒙下二颂。亦是进入佛地。第三菩萨勤修下。三颂结叹其德。初二法说。后一喻况。前中贤首云。初二句悲愿内满。谓菩萨勤修等者。结前若字下义。无不果者。结前则字下义。以若有彼则有此。非是前后钩锁相因。唯是本位信字。有此则有彼。同时具有而说有前后。是故信门具足一切行位之相。然行虽无量。皆以悲愿为首。故就此结之。次二句。明此悲愿益物不空。次一颂。结前所具行位。初句举人标法。威神即信为能具之由。次句结能证智。眼证如如永常故。次二句结所证道。十善举二地行。等取余地及余位余道。谓教证等胜宝皆现。后一颂喻况。唯喻后偈。初句及威力喻前初句。信体坚固以喻金刚。并居智海之内以信。威力能生。所生众宝即喻前第三句行位。第三句喻前法眼常全。第四或有刹土下。二百三颂明无方大用。分彼能无边大用者。由普贤德遍一切时处法界无限故。略辨十门三昧业用。一圆明海印三昧门。二华严妙行三昧门。三因陀罗网三昧门。四手出广供三昧门。五现诸法门三昧门。六四摄摄生三昧门。七俯同世间三昧门。八毛光照益三昧门。九主伴严丽三昧门。十寂用无涯三昧门。以无不定心故皆云三昧。作用不同略辨十种。又初门依体起用。末后明用不异体。中间并显妙用自在。又十三昧皆具此三。今初六颂明海印三昧。文分为二。前五别明业用周遍。后一总结大用所依。前中三。初三佛事。次一三乘。后一类余。总显十法界之化也。前中初一总明现佛说法。次一体用自在。初句拣非二义。一念无分别。二动无功用。下三句显正二义。谓无念之念。一念遍于十方。无功之功。多门摄于群品。月喻四义准法可知。后一结用所依。海印之义。昔虽略解未尽其源。今以十义释之。以表无尽之用。下经云。如净水中。四兵像。乃至莫不皆于水中现。又云。海有希奇殊特法。能为一切平等印众生宝物及川流。普悉包容无所拒故。大集十四云。如阎浮提一切众生身。及余外色。如是等色海中皆有印像。以是故名大海为印。菩萨亦尔。得大海印三昧。已能分别见一切众生心行。于一切法门皆得慧明。是为菩萨得海印三昧。见一切众生心行所趣。然此经文多同出现。但出现现于四天下像。又约佛菩提。大集唯阎浮约菩萨所得。然皆见心所趣等了根器也。此文所现形类应根器也。二文互举皆是所现。菩萨定心以为能现。言十义者。一无心能现义。经云无有功用无分别故。二现无所现义。经云如光影故。出现品云普现一切众生心念根性欲乐。而无所现故。三能现与所现非一义。四非异义。经云大海能现能所异故非一。水外求像不可得故非异。显此定心与所现法。即性之相能所宛然。即相之性物我无二。五无去来义。水不上取物不下就。而能显现。三昧之心亦尔。现万法于自心。彼亦不来。罗身云于法界。未曾暂去。上之五义与镜喻大同。六广大义。经云遍十方故。普悉包容无所拒故。明三昧心周于法界。则众生色心皆定心中物。用周法界亦不离此心。七普现义。经云一切皆能现故。出现云菩提普印诸心行故。此与广大异者。此约所现不拣巨细。彼约能现其量普周。又此约所现无类不现。彼约能现无行不修。八顿现义。经云一念现故。谓无前后如印顿成。九常现义。非如明镜有现不现时。十非现现义。非如明镜对至方现。经云现于四天下像故。四兵罗空对而可现。四天之像不对而现。故云非现现也。以不待对。是故常现该三际也。具上十义故称海印。诸佛穷究菩萨相似。问仁王三贤。都无八相之文。初地方云。方生百三千一时成正觉。此之八相岂在信门。答即上所引大集亦云。灌顶住菩萨得佛神力。若菩萨成就如是等法。能于无佛世界示现八相。乃至广说。彼说住终。若占察经渐次作佛。略有四种。何等为四。一者信满法故作佛。所谓依种性地。决定信诸法不生不灭清净平等。无可愿求故。二解满作佛。三证满作佛。谓净心地。四一切功德行满作佛。依究竟菩萨地。起信依此说信成就发心。能八相作佛。文据昭然。况圆融门中不依位次。寄终教说信满即能。因果无碍。以因门取常是菩萨以果门取即恒是佛。或双存俱泯自在难思。又此化现非唯一位。依一类界而能具摄一切地位。遍于时处。故云念念遍十方也。第二严净下。华严好行三昧。文有十句。略辨七行。前六句各一行。七八是十度行。九结上自在。十总结所依。万行如华严法身故。余如别说。第三一微尘中下。四颂明因陀罗网三昧门。于中初二句。标定心境。然有二意。一由一多相即故入一定能成多定。由成多定。令一尘内有一切尘。一一尘中现一切刹。二但令一尘现刹一切亦尔。故云成就一切微尘定。次二句明不坏相而普现。故云不增。次二颂明一尘中所现刹相。无碍如焰重现如帝网。次半颂举一例余。亦有二意。一例上一尘之内所具之尘。二例如一尘入定示现。余尘入定示现亦然。后二句结用所因。略辨三门。一三昧力。此同标中。二不思议解脱力。如不思议品云。于一尘中现三世佛刹等。三神通力。谓幻通自在并如下说。第四若欲下十八颂。明手出广供三昧门。初一总标。后一通结。中间别显。欲显胜妙略举一手。为供所依。由于昔时以手持供供佛施人。称周法界。故令真流供具等诸佛之难思。第五菩萨住下。八颂明现诸法门三昧门分四。初一总标多门。二有五颂。别显二十种门供等。即门通入佛果故。三一颂半结多所因。由四悉檀故。初半对治。次半世界。随行差别即当为人。而成就言。谓第一义。四半颂结用难测。第六有妙下。十七颂明四摄摄生三昧门文分为二。初一偈总标名用。余颂别显。于中分四。初四颂布施摄。初一偈半。求受用者恣其所须。次半偈。求自在者施以王位。又此施位即难行施。以是可爱着故。次偈身行法施。后偈妙色悦心。是无畏施。又后二偈。初身行法仪。后服世妙饰。贵悦物心随求即与。次二颂爱语摄。一切爱语。谓慰喻庆悦胜益之言。言种种梵音者。即八种梵音。一最好声。其音清雅。如迦陵鸟。二易了声。言辞辩了。三和调。四柔软。五不误。六不女。七尊慧。八深远。言俱枳罗者。亦云都吒迦。此云众音合和。微妙最胜皆爱语之具。随心说法应在后偈。随世所宜应在前偈。以瑜伽一切爱语略有二种。一随世仪轨语。二顺正法教语。今开示佛说八万法门。即顺正教也。三有二颂明同事摄。物见菩萨俯同其事。知有义利而修行故。于中初颂一切同事。八风等事皆悉同故。后偈谓行同事。忍于诸苦而同事故。四有八颂。明利行摄。谓说趣义利之行。以益有情。于中初二偈。一切利行。此有三种。一于现法利劝导利行。谓令以德业招守财位。以益近故。经文略无。二于后法利行。谓劝舍财位清净出家。即当初偈。三于现法后法利行。谓劝离欲即后偈也。又初一偈。即难行利行。此自有三。一不识出离。即外道异执。二不求解脱。即未种善因。三现舍国财。诱耽财位于此利行。是谓难行。次一句即摄二利行。一即十种清净利行也。二令离十恶。即此世他世乐利行。次三句即善士利行。慈心劝导等故。次二偈即遂求利行。谓众生为八缠所绕开解令离故名遂求。初偈即化无愧缠。以恃寿长不知进修。不知此身但淫欲生。终竟败坏。具诸烦恼故。后偈开解无惭缠众生。余略不具。次二偈即一切种利行。初偈即应摄受者而摄受之。后偈即应调伏者而调伏等。后一偈即一切门利行。谓不信令信故。亦总结诸利行也。瑜伽广说利行居先略明同事居后。此则先略明同事者。以利行中若以行劝修。与爱语相近。若自示行即同事相近。同事即是利行。利行未必同事。此二相近广略互彰耳。又次下三昧。亦同事故。第七雅思下。十七颂俯同世间三昧门。于中三。初六身同世间利益众生。若依若正无不示为。次六示同外道救彼邪党。初五别辨。后一总结。义如别说。三众生迷惑下。五颂明语业大用。初一总明。次三别显。后一总结。别中云或边咒语者。梵云达逻鼻茶曼达逻钵底鞞。言达逻鼻荼者。是南印度中边国名也。此云消融。曼达逻者咒也。钵底鞞者句也。谓其国人禀性纯质。凡所出言皆成神咒。若邻国侵害不用兵仗。但以言破之。彼自丧灭故曰消融咒句也。或云。唯童男童女方得言成咒句。余不得也。又天密语等者。婆沙七十九说。世尊有时为四天王。以圣语说四谛。二王领解二不能解。世尊怜愍故。以南印度边国俗语说四谛。二天王中一解一不解。世尊怜愍故。复以一种篾戾车语。说四圣谛。时四天王皆得领解。善破于他者。以因明比量等。真能破故。非外所动者。真能立故。不为他破。后一偈类结。非唯说四谛。六度万行等皆然。一心说法得语实性。能起随类之用。名三昧力(已下第十五经)第八有胜三昧下。八十九颂半。明毛光照益三昧门。智契解脱之门。慈熏身语意业。故得身同法界大用无涯。毛光触物为益万品。遍于时处缘者会之。是谓菩萨圆建立众生也。文分为五。初一颂标门总辨。二所放光明下别明一毛光明业用。三如一毛下。类显一切毛光业用。四如其本行下。释成分齐。五若有闻下。闻信光益。今初。就所益说故名安乐。就第二段中二。初略辨四十四门光用。后如是等下结略显广。就四十四光中皆有四义。一标光名。二辨光用。三出光因。四结光果。类例相从分为十段五对。初有二光显示三宝。二有四光令发大心。上二即三宝四弘对。三有二光总圆福智。四有二光入理持法。上即二严二持对。五有六光六度行圆。六有七光四等救摄。即六度四等对。七有一光总彰三学。八有八光。杂彰万行供养为先。为三学万行对。九有六光。令六根内净动与理会。十有六光。明六尘外净触境皆道。即根清境净对。今初。二光中。前一显现。于中初句标名以近初标。但云所放不言又放。次三句辨用。后偈辨因中。示三宝令其正归。示正道令其正向。上通一体及别相三宝。亦示佛塔。令其正信义兼住持。后一光照耀用有七句。一偈辨因并显可知。第二四光。令发大心中即四弘愿也。初一令众生无边誓愿度。因中兴有为而毁有为。二一光令烦恼无边誓愿断。因中兴有为而赞禅定。上二皆事理兼修。三上欣佛果。四爱乐三宝穷尽法门。因中四弘之终故。总结云及示发心功德行。第三有二光总圆福智。智因中分别法相。决了真理无亏理事。不减佛法故。得一念悉解多门。第四二光入理持法。初一慧入二空即义持也。后一具四总持于法自在。第五六度光中戒因中。云发大心者。谓若发二乘心。则破净戒。大心导善不在人天。勤策万行慧为上首。各加一偈余可思之。第六有七光。四等救摄中。初一慈光与佛慧真乐见无量佛。此有二义。一见事佛。真乐因故。二见心佛。一一心华有觉性故。次三悲光拔苦。初一厄难苦。次一疾病苦。后一死苦。令见佛者。一舍命不恐。二恶道不畏。又要临终劝者。智论二十八云。临终少时。能胜终身行力。以猛利故。如火如毒。依西域法。有欲舍命者令面向西于前安一立像。亦面向西。以旛头挂像手指。令病人手捉旛脚。口称佛名。作随佛往生净土之意。兼与烧香鸣磬助称佛名。若能行此。非直亡者得生佛前。抑亦终成见佛光也。若神游大方去留无碍者。置之言外。不尔勉旃斯行。次二光令生法喜。初则欣法听说。法喜已充。终则触境无非佛法。成喜之极。后一令成大舍。舍除放逸众惑之根。第七一光总彰万行。三学摄尽故曰普闻。第八八光杂明诸行供养为先。前五供敬由。后三施悲田。第九六光内净六根。第十六光外清六境。文并可知。戈者平头戟也。鋋者小矛也。第二如是等比下。结略显广。一毛之用光。有尘沙。第三如一毛下。类显一切毛光业用。及结用所依。谓三昧力。第四如其下释成分齐。如是等光。今何不见。谓有缘者见如目睹光。无缘不觉盲瞽常闇。于中分二。初偈总明。如其本行牒前往因。所得光者。牒前果用。若有宿缘及曾同行者。则随其所见如是差别。后六偈别显。于中初二法说。后四喻说。前中初偈宿缘。宿有四缘。一昔同业。二爱其行。三能随喜。四但见所作。后偈现因。不必有缘但功行内着。光明爰烛。有三种因。一修广福。二供多佛。三求佛果。即福智二严也。上之七类皆蒙光照。二喻说中。双明见与不见二喻。皆有法合。初日出喻喻光为益因。合中谓法日常明。有智慧者心不住法。如人有目则能得见。有三类人则不能见。一者凡愚。二邪信外道。三劣解二乘。皆无因缘如人无目。后宝严喻。喻光正益。明法宝常存。由福无福有处不处。第五若有下。一颂明闻信光益。谓信仰解了不生疑惑。则成佛果。不以不见疑菩萨之无光。不以极苦莫救谓光明之无益。亦不高推果用谓菩萨不能。故云永断诸疑。第九有胜三昧下。六颂。主伴严丽三昧门。亦是出现三昧文分三别。初一标门显意。次四明一方业用。于中前三法说。后一喻合。既言量等三千。则不坏次第。劣于十地及等觉也。三一颂类显十方。第十有胜三昧名方网下。三十四颂半。明寂用无涯三昧门。约处名为方网。约相是谓寂用。亦总显上来动寂无二故。文分为三。初一标名总辨。十方交络出入纵横。故名为网。二或于下。三十二颂半正显业用。三是名下一颂。总结难思。就业用中分三。初二颂。于十方处交络出入。明于器世间自在。二有五颂。十方佛所入出无碍。明于智正觉世间自在。三于眼根下。二十五颂半。通显于三世间自在。菩萨于三世间自在。略有二义。一以自身作三世间。故得自在。二菩萨于三世间处示现自在。今此三段。初二约后义。后一通二义。文或绮互理实皆具。初二世间略有四重无碍。一约处。谓东处即是西处。是故菩萨常在东恒在西也。二约佛。谓东佛即西佛。是故在东佛恒在西佛。三约菩萨身不分。谓在东之身即是西身。四约定。谓入定即是出定。所以尔者。略显二因。一以所观之法。事随理融相即在故。二能观之心。亦寂用无碍故。然此文中。为显菩萨秘密隐显自在德故。但说后二。若辨前二。则似菩萨无力。三于眼下。通显于三世间自在。文分为四。一明根境相对以辨自在。二童子下。明于他身自在。三鬼神下。明微细自在。四一切尘下。器界事中以辨自在。今初。十二颂六对。一一对中。有十义五对无碍之相。欲辨无碍先须明识定慧。此中云三昧起者观也。入正受者定也。定慧虽多不出二种。一事二理。制之一处无事不办。事定门也。能观心性契理不动。理定门也。明达法相事观也。善了无生理观也。诸经论中或单说事定。或但明理定。二观亦然。或敌体事理止观相对。或以事观对于理定。如起信论。止一切相乃至心不可得为止。而观因缘生灭为观。或以理观对于事定。下经云。一心不动入诸禅。了境无生名般若是也。或俱通二。如下云。禅定持心常一缘。智慧了境同三昧是也。或二俱泯非定非散。或即观之定但名为定。如观心性名上定是也。或即定之观但名为观。如以无分别智观名般若是也。或说双运。谓即寂之照是也。所以局见之者随瞩一文。互相非拨。偏修之者随入一门。皆有克证。然非圆畅。今此经文巧显无碍。言五对者。第一对根境无碍。谓观根入定应从根出。而从境出者。为显根境唯是一心。缘起无二理性融通。是故根入境出耳。境入根出亦然。第二对理事二定无碍。谓分别事相应入事定。而入理定。欲观性空应入理定。而入事定。以契即事之理而不动故。入理即是入事。制心即理之事而一缘故。入事即是入理。而经文但云入正定。不言理事。及乎出观境中。即云分别色相斯事观也。根中即云性空寂者。理观也。亦合将根事对于境理。以辨无碍。第三对事理二观无碍。谓欲分别事相。应从事观起而反从理观起者。以所观之境既真俗双融法界不二故。分别事智即是无生之智。二观唯是一心故。亦应将境事理对根事理。以辨无碍。第四对出入无碍。以起定即是入定故。起定而心不乱。若以事理相望。应成四句。谓事入事起事入理起等。若以根境相望。又成四句。谓根事入境事起等。一一思之皆有所由。第五对二利体用无碍。谓于眼根起定心不乱是体也。自利也。而不碍现于广境是用也。人天不能知利他也。良以体用无二故。自利即是利他。此上十义。同为一聚法界缘起相即自在。菩萨善达作用无碍。思之思之。又经且约根境相对。亦应境境相对。谓色尘入正受。声香三昧起等。此如下童子身中入正定等中明。复应根根相对。谓眼根入正受。耳根三昧起等。一尘入正受多根三昧起等。并略故不说。上来无碍深妙难思。始学之流如何趣入。今当总结。但能知事理无碍根境一如。念虑不生自当趣入。又向云色性难思等。即色等总持。是色陀罗尼自在佛等。亦应云分别眼性难思。有眼陀罗尼自在佛等。又眼中云性空寂灭。即眼之度门。眼等本净。亦应云色等度门色等本净。不唯取相为染无心为净而已也。又以智论三观束之。分别色相等。是假名观也。性空寂灭是空观也。此二不二色性难思。中道观也。三无前后皆是一心。对此三观应辨三止。谓方便随缘止。体真止。离二边分别。止既止观双运。亦名一心三生也。即一而三即三而一。双照三一双遮三一。是无碍也。一一释文准思可见。此是菩萨圆融功德。而自庄严。触目对境常所行用。希心玄趣。幸愿留神。二童子下六颂半。于他身得自在。此有三义。一如前眼根入等。但约见境为出入耳。二菩萨化现彼身。作此转变速疾也。三菩萨以众生身作自身。如下十身相作等。是故于彼身入此身出。而彼不觉知。唯应度者知得度也。三鬼神下二颂半。微细自在。谓毛孔约正报。即佛及众生。毛头约空处。微尘是色相多约器界。并身在中入定出定。为显三昧纯熟隐显自在故。亦通观彼入出定等。即于境无碍也。若唯约身在彼下十定中。亦云无生法中入起。安有处耶。四一切尘下四颂半。器界事中周偏入出。然菩萨身普遍略有四位。一普遍一切十方刹海。二遍彼刹内树等物中。三遍一切尘毛等中。皆圆遍非分遍。是故皆全身显现。四以是法界身故。不异不分恒在此常在彼。无有前后。第三是名下一颂总结。初句以德命人。次句依人显德。后半明说不尽。近结第十定用无尽。远结前十定大用无尽。以是无尽之法门故。第五一切下。喻况玄旨分。亦名举劣显胜分。以上所说普贤行德。穷于佛境。盖是信满之位。既越常规乖于视听。滞情封教取信无由。故举斯近事以镜玄趣。令开悟也。七十九颂分为三段。初二总标喻意。二七十六颂别显喻相。三一颂结说显德。今初先一偈半。明非喻能喻。后半偈借喻通玄。今初举四难思。意在菩萨神力。瑜伽决择分有六种不可思议。谓一者我。二有情。三世间。四有情业果。五诸修静虑者静虑境界。六诸佛世尊诸佛境界。今众生含其前三。加龙变化所以有四。菩萨神力。即静虑者境界。旧经梵本。皆云禅定力用故。然众生业报四因难思。谓处所差别故。事差别故。因差别故。异熟果差别故。诸龙变化不起心念。六天四洲云雨不同等。故难思也。佛自在者有五难思。谓真如甚深故。自在转故。无漏界证得故。无障碍故。成立有情所作事故。菩萨神力由三种相。除佛后二。以今经文分同佛五。以皆超言念故。无可同喻。后半中然取分喻。以小喻大。令闻喻者忘象领意故。褒以智者。二声闻下别辨中。略显二十种大喻。以况菩萨之德。初有三颂半。明声闻现通喻。况菩萨自在益生德。先明喻末偈举劣显胜。不为众生无大悲也。不求菩提无大智也。大饶益者具悲智也。二有二偈日月现影喻。况菩萨普应群机德。三有二颂水现四兵喻。喻菩萨海印现像德。四有二颂善音巧辨喻。喻菩萨总持巧说德。五二颂女授辩才喻。喻授法益生德。六譬如幻师下。二颂幻师巧术喻。喻不思议解脱德。七二颂修罗隐形喻。喻胜通隐显德。八五颂象王随变喻。喻定用自在德。九二颂修罗大身喻。喻法界身云德。同于上文主伴严丽。十有四颂帝释破怨喻。喻降伏众魔德。十一忉利天下六颂。天鼓说法喻。况菩萨以无功用现身说法德。十二有三颂。天鼓安慰喻。况菩萨慈音除恼德。十三有三颂。天王普应喻。喻普应悦机德。十四有二颂。魔系愚夫喻。喻摄生同行德。十五有二颂。梵王殊现喻。况菩萨解脱自在德。十六魔醯下二颂。自在数滴喻。况菩萨一念普知德。十七三颂大风成事喻。喻大愿宿成德。十八二颂众声悦意喻。喻四辩悦机德。十九二颂。大海包含喻。喻禅慧普修德。二十大海龙下。二十四颂半。龙王游戏喻。喻菩萨游戏神变德。文分为二。初二十二颂半。明龙王大用不同。后二颂正明举劣显胜。前中初半偈总标。余颂别显。于中四。初四偈半云色不同。喻菩萨身云各异。次有四颂电光差别。喻菩萨光明等殊。第三偈云宝藏色者。梵云室利揭娑。此云胜藏。胜藏即宝名也。阎浮提中帝青色者。梵云天帝火焰摩尼色。亦珠宝名也。三有三颂半雷声不等。喻菩萨三昧多种。四有十颂所雨不一。喻菩萨说法多门。言曼陀罗者。此云悦意。泽香即涂香也。鸡罗多摩者。鸡罗此云华蕊。多摩此云天上华。谓此香是天华蕊所作故也。婆利师迦者。此云雨时生华。末利香即华名。其色犹黄金。第二如是无量下。二颂正举劣显胜。谓娑竭罗龙。于六欲天等总十五处。现斯作用。而身不动摇心无分别。但由业报之力现斯自在。菩萨亦尔。住无功用不动不思。于十方界应现多种。亦以菩萨功德之力随机见殊。此就喻意显胜可知。第三彼诸下。一颂结说难思。前半非喻能喻。后半结上略说。引诸喻者略有二意。一显菩萨自在不同。二贵令众生起信。且江南之人不信千人[叠*毛]帐。河北之者多疑万斛之舟。皆耳目不暨故耳。所以或举目击或据具缚之人。自在若斯。菩萨之用固当无惑。今犹疑者岂不伤哉。大文第三第一智慧下。九颂校量劝持分。此广大用人皆有分。见而不习诚为自欺。故中人可劝而进也。于中分二。初一颂结前所说。略就六慧结之。第一者上无加故。二广大者。语其分量超二乘故。三真实者。明其体性内证无虚故。四无边者有二义。一量智普知故。二离种种二边故。即中道慧也。五胜者。超地位故。六殊胜者同普贤故。二此法下八颂。明信受难得。于中初一总显余七别明。前中希有者。佛出悬远已难可遇。唯初成顿说故希有也。奇谓初能具后。特谓逈出诸乘。此句赞也。下文劝耳。闻谓遇经。忍可谓信因。信则心净。受谓领文领义。赞乃通言通笔。说唯约言。上皆所作总说皆难。后别明中三。初二偈半明难信。次半偈况出余行。后四偈举事校量。前中初一偈明人天之器信为甚难。若尔今或能信何耶。由二力故。一现修净福称所求故。二昔因闻熏今发种故。今不信者。愿少听闻为毒涂鼓。终成坚种。后一偈半举三乘之信。展转难得况于一乘。明文昭然权实有据。第二半偈。况出余行中信忍尚难。况具余行。难中之难也。真实解者。亦有说行而不信圆融之旨。非真实解也。愿诸学者善择知见。第三四颂举事校量。初三校量难信。初二举二难以况信难。后一举福胜以彰信胜。后一校量余行之难。唯明诵持余略不说。亦显修行。真解非可校量也。此之四事。后后过于前前。巧辩深胜。大段第三时贤首下。显实证成分。于中有四。一动世界大机发故。二蔽魔宫唯佛境故。三息恶道利乐深故。四佛现证契佛心故。于中摩顶赞善随喜。即三业皆证。劝物信行第二会竟
- 上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疏 第十五卷
- 下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疏 第十七卷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华严经》“华”是大乘的因地,“严”是果地的功德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是什么意思?
- “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七个字有什么含义?
- 十种自在指的是什么?解读《华严经》十种自在
- 入无生智,到无依处是什么意思?
- 为什么说《华严经》是别教一乘?
- 脱去俗服,当愿众生,勤修善根,舍诸罪轭的意思
- 只在诵《华严经》的时候口臭,还要继续诵吗?
- 怎么理解“忘失菩提心,修诸善业,是为魔业”?
- 《大方广佛华严经》经题含义是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 《华严经》是属于开智慧吗?
- 人要精进学习,切莫放纵欲望
- 发起殊胜的菩提心,让世界变得更清净
- 机缘到来时,因果报应是逃不掉的
- 《华严经》是阿难尊者记录的吗?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到于彼岸的解释
- 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须熟,彼不相待的解释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