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详情]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 第二十三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 第二十三卷 (此下入二十经)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
第七无著行体即方便。依二方便由回向故。不住生死。由拔济故不住涅槃。俱无住故名为无著。本业后四亦各有三方便。三者一进趣向果。二巧会有无。三一切法不舍不受。初即回向。二由巧会故方能拔济。不舍不受相同般若。唯识唯明后得。故不立之。本业约兼正不同不妨此一。三皆善巧故俱无住着。则不二而二之悲智。即二不二之一心。是无著也。有是幻有无是真空。幻有是不有。有故即真空。真空是不空。空故即幻有。此二无碍故名巧会。如是相融故无所著。有能起用空可观察。故皆不舍。若受有同凡夫。受无同趣证。故俱不受。二释相中大分为二。前明自分无著。后明胜进无著。于自分中已含前说。二三方便在文分三。初唯明自行无著。二何以下征释所由。后菩萨如是下。类显万行。前中又二。先明净境无著。后见不净下。染境不嫌。前中三。一明严刹无著。二往诣下于三宝无著。于中初敬事供佛。次如是下显供所为。后于念念下。别示无著之相。义兼三宝及自进修。皆无所著。言念念者显速而且多。三此菩萨下长时无著。二明染境不嫌。唯一句者染易舍故。第二征释中征意云。欣净恶秽人之常情。菩萨如何不嫌不着。释意云。不依佛慧净秽是生顺法而观二相安在。故云如诸佛法而观察故。佛法即法界佛慧也。第三类显万行。若自若他皆无所著。于中初句结前生后。教化已下广列所行。言佛所住者即圣天梵等。余并可知。第二菩萨摩诃萨下。胜进无著。文分为三。初明自行。二得授记已下利他。三菩萨如是观身下。结行成满。今初分二先牒前自分。后于佛法下正显胜进。有十一句。初总余别。总谓了达教理行果之法故。别中一了果法。谓佛菩提。二了理法。谓证法毗尼。毗尼梵音具云毗奈耶。此称为灭。若律藏受名义兼调伏。今云法灭通四种法皆有灭义。谓教诠灭故。行灭惑故。果证灭故。理本寂灭故。今文上下既有余三故。此灭者即理灭也。又与证义相应。圆融教中此容证故。三住佛正教。即了教法如所教住故。四修菩萨行下。皆行法也。三句随相行。行即万行。心谓四等。解脱即诸解脱门。次二句无相行住处。即前教理及果。所行即前万行等。皆无染着也。由此故能净菩萨道。堪受记别。第二大悲利他中二。先增长大悲。后要心拔济。前中又二。先观其所悲后增悲无著。前中又二。先观迷四谛故入于险道。后观迷胜义故入于险道。今初也。初二句标起念时。凡夫已下辨所念境。有十三句。初总余别。总谓迷于四谛。皆曰愚痴。别中前五彰迷后七显过。前中一不知苦谛。二不见集过三不信性本寂灭。四五不能修道。一解二行。后七显过。一不见集过故。顽嚚贪着即痴爱也。二由贪爱故受生死苦。次不求见下四句。释不修道。初三缺道缘。四由不信故迷正道失本解。以邪为正名为错误。后一由前不修故入险失灭。上一向是凡。二不敬下明迷胜义故入于险道。通于凡小。初二句离胜缘。次二句缺胜因。三有生空皆为住处。怖法空者谓断灭故。故大般若诸会之末。善现皆愍众生怖畏法空。而兴问言。云何令诸众生悟诸法空。佛言。非先有法后说为无。既非先有后亦非无。自性常空。勿生惊怖。远离已下覆疏上义。由着处怖空故。远正住邪舍夷入险。由离胜缘故。背佛随魔执有不舍。魔乐生死佛住空故。二菩萨如是下增长悲心。结成无著。第二菩萨尔时下要心拔济。以大悲心长劫随逐。文分二别。先起行。后乃至下显无著。前中亦二。先明心无疲厌。以无著故即大悲坚固。不以难化而厌舍之。后又以下明其心广大。谓一毛量处化多众生。法界皆尔。是为广大。二显无著中三。初举少况多。次于一一下广显无著。后何以下征释所以。所以不著者。后释有二意。一称深无相而兴念故。二广遍虚空起加行故。前中无相难明寄以喻显。然此诸喻通喻诸法。如下本品。今取义便各举其一。则明前所见皆无相也。初句为总观事法界。从缘如幻无实体故。是以不着。余句为别。一佛随机现。如影随质故。又现心水故。二菩萨行想念生故。未大觉故。三缘成之声故。随感有说故。余句经文自释。一切法如实际者总结也。又前明法界如幻。即体从缘。后结一切法如实际。即事而寂。世人皆谓实际不变。而谓诸法无常。以其所知喻所不知。故置如言。理实圆融世间之相。即是常住。然古德以后七喻展转释疑。一疑云。世间幻火不成烧用。佛现益物岂同幻耶。释云如影。亦有应质荫覆等义。岂是实耶。然诸法喻各有三义。一缘成义。二无实义。三有用义。意取无实故不着也。二疑云。若佛如影菩萨何以起行。往求因既不虚果宁非实。释云如梦。梦亦三义。无体现实与觉为缘。谓有梦走而惊觉故。菩萨起行亦尔。证理故空无明未尽故似实。能与佛果为缘勤勇不已。豁然觉悟。如梦渡河。三疑云。若菩萨行如梦者。何以经说此是菩萨行。此是二乘行。释云如响。缘成无本称声。大小圣教亦尔。机感无本随机异闻。四疑云。果行可然世间未悟。此应是实。释云如化。心业神力所持无实有用。五疑云。若皆如化何有差别之身。释云如幻。六疑云身若如幻何有报类不同。释云如心。此二三义如前影说。七总结可知。上来古德之释。既二经小异略加添改。然其所解似过穿凿。亦是一涂。二又作下遍周虚空起加行故。所以不着。初明处广。念念明达彰其解广。正念现前是不着因。第三结行成满中分三。初结自行成。二为化下结利他行成
三何以下征释双结二行成就。利他中三。初总显教化无疲。次无疲厌故下。别示无厌之相。其中施设者。随方仪式异故。和合者善恶缘会故余可知。后不令下结成无著。三征释双结可知。第八难得行体即是愿。就释相中文分二别。前明自分行。后明胜进行。然此二行。各摄上求下化之愿。略无神通。今初分四。初明自行次辨利他。第三双结二行动寂无碍。第四双非二行拂迹入玄。初中分三。一明修成善根。二显善根行相。三行成利益。今初也。斯即起行所依。善谓顺理益物。根谓增上生长。获之在己故名成就。文有十句。初总余别。总具后九受难得名。二此菩萨下显善根行相。亦有十句。如次对前。谓由得最胜解。故受难得名等。亦可。有难得根能有胜解。又亦以后一行成前十善。随前一善具后十行。而别配分明。三是菩萨下行成利益。文中先结前后。于念念下显益。于中初自益。能转生死成大智益。不舍大愿成大悲益。若有已下显能益他。由前自行成此能益。夫正利他。第二此菩萨下辨利他行。文分为三。谓法喻合。今初。谓有大智故了众生非有。则不住生死。有大悲故不舍众生界。则不住涅槃。大悲般若互相辅翼。成无住道。二喻中。初句喻能化人。次三句喻悲智不住之行相。后而能下三句。喻不住之功能。初二句正喻功能。以往返不息一句。结能度所以。三法合中二。先正合后征释。前中具合三段。生死即此岸。涅槃合彼岸。合上中流。亦言生死者。以发心之后成佛之前。十地三贤尚居二死。是以中流即是生死。故云生死中流。非生死涅槃之中间。名生死中也。文旨显然。晋译失旨不应广引。有以烦恼为中流。约其漂溺从因说也。有以圣贤为中流约受生死之人也。有以中道为中流约观行说并不应住。安隐已下涅槃之德。常故安隐。乐故无畏。我故无忧净则无恼。亦不已下广明以智导悲。合前往返无休息义。谓由不住着故。所以往返运济无休。及显法中非有不舍之义。谓非唯悲故不舍。亦由了其非有无可舍故。则终日度而无度也。初句总明。不舍下别有五对十句。初一多对。已化未化俱有舍着二义思之。二增减对。化之成道生界不减。不从化者生界不增。此约多人相望。三约一人。果起不生惑尽非灭。四谓空为尽谓有为长。五一对总结。四对不亡并名为二。今无分别契本不二。第二征释中文有两番。前番正征不着。后番重征前义。今初也。先征意云。现化众生有增有减。而言不着。其故何耶。释意云。以菩萨深观生界。同于法界无增等故。所以不著文中。初二句总。上句是不异义故云如也。下句是相即义故云无二。后无二法中下。别彰无二之相。即属对上文。无取依着释不分别。余文相显。此文昭著。而末学之徒。但谓一分众生不成佛。故名不减生界。深可悲哉。第二番重征意云。何以生界即同法界。释云。一切诸法皆同法界。岂独众生而不同也。第三菩萨如是下。双结二行动寂无碍。亦名无尽心行。有法喻合。法中十句。初二牒前起后。既方便深入故性相无碍。住于下余有八对。正显行相。一约起行之身。二了法药。三识根缘。四游佛刹。五达佛法。六深契离言不舍言说。七无求离欲而万行爰修。前七明即寂之用。八常勤下一对。明即用之寂。亦通显所由由勤修故。涉权入法界故常寂。二喻中。木喻法界火喻所成身智。火事喻悲化。无边本火不灭喻身智常湛。三合可知。第四非究竟下双非二行拂迹入玄者。然初自行。云能转生死而不舍大愿。已有权实双行。而谓多明照体大智。次利他之中。既云无住运济。则悲智相导。而多似起用大悲。次复以导悲之智遣彼着心。复似悲智二心行有前后故。第三段辨动寂双行。则理无不尽。而犹虑物。谓二事不融故。此明形夺两亡权实无寄。岂唯十行菩萨修行善巧。弥显功德林悲济之深。文有五对十句。然其所非之法。即前权实二行。且如究竟即实。不究竟即权。今乃双非者。实即权故非究竟。权即实故非不究竟。又但言非究竟。非谓有不究竟。故亦非之。是则借权以遣实。实去而权亡。借实以破权。权亡实不立。言穷虑绝何实何权。体本寂寥孰非孰是。唯萧然无寄理自玄会。故辨双非非有双非可立。然双非是遮双是为照。即遮而照故双非即是双行。即照而遮双行即为双遣。总前诸段理极于斯。下诸句中皆仿于此。二对所化。能所取寂故非是取。了知心行故非不取。三约化处。不着世界故非是依。依刹现身故非无依。亦约所证智。无分别而善入故四约化法。深达义理故非世法。随世语言故非佛法。五证离欲际故非凡夫。不断菩萨行故非得果。第二菩萨成就下。明胜进行。文分为二。初明慧行。后菩萨如是下辨悲行。今初分二。先牒前自分行。后不说已下正辨胜进行相。皆即事入玄。分四。初总明离相无说。二征释以显双非。释意云。所以不说者。一无法可说故。二菩萨于如是下。明无心说。谓不起念故。三何以故下。转释无念。所以无念者称法界故。故不说声闻法等。四假征以显双运。征意云。既无所著。何以复修二利之行。释意云。性相双非故能双运。文有法喻合。法中诸法无二故无说无著。无不二故不妨起行。二喻可知。三合中皆显性不碍相。于中二。先正明。后普与下辨功成德。立胜进之相故。晋经此初有此菩萨言。第二辨悲行中分三。一牒智显悲。悲假智深所以先牒。二于三恶下正显悲相。三复作是下偏语化恶。显胜进相文中三。初明恶是所悲。次明善非化境。后征释所由。今初所悲中。先明有违教之惑。后贪爱下明总具尘劳。惑病既深方假医救。前中不知恩报者。必无敬养更相酬对则难以诃责。邪见执着则不受正教。迷惑颠倒所领不真。愚痴无智为说不知。无有信心。绝于希向。随逐恶友必远善人。起诸恶慧无由正解。故难化也。二设有下善非化境可知。三征释中。初征次释后转征释。初征意云。菩萨化生理宜平等。偏恶弃善其故何耶。次释意云。菩萨于物无主定于亲疎。就于惑重偏是化境。如母矜病子岂不等耶。又若求名利应化知恩。本为净他理应随恶。若弃恶从善魔摄持故。三转征释。征云。菩萨众生本不相预。何为长劫悲救无求。释意云。诸佛菩萨法尔同遵。不尔不名为明导故。第九善法行体即力度。就文分三。初征名。二释相。三结叹。今初唯识有二。一思择力。二修习力。本业有三。一报通力。二修定通力。三变化通力。唯识约修本业约用互举一边。由前二力为机说法。则成语意二业之善法。有本业三力。则成身意二业之善法。以修定通。即意业故。依梁摄论。由思择力。能伏一切正行等所对治障。令不起故。由修习力。能令一切善行坚固决定。既言一切善行。此则二力通三业善。此位大同九地。是法师位善说法故。释相中二。前自分后胜进。然此二段各具二力。至文当知。亦有三力。谓善知根缘一音普应。成就十身义该三通。初自分中。先总明后别显。前中作清凉法池标也。言含法喻。谓如无热恼池清净无浊。下二句释上句。如池含于德水故。云摄持正法。下句以四辨才出愿智等。饶益众生相续无尽。究竟入于一切智海。名不断佛种。如彼大池流出四河相续入海。二得清净下。别显文分为二。初广摄持正法。二此菩萨大悲下。广不断佛种。今初也。具十总持是摄持义。十持为体十辩为用。初句为总。寂障鉴法名净光明。余九为别。初四即四辩才。四持即池之德水。四辩即池之四口。五即外力加辩。智水灌心故称根令喜。此即得辩之缘。六即内力自证之辩。谓道契内心光明外彻。此乃得辩之因也。七同类音辩此约顺机。八训释辩。此约穷法。前四辩中但明通相文句。此明曲尽其源。义身即当名身。名所诠故。体是名境义即境义。梵云得种种名身故。九总显深广持辩无边。旋有入空旋空入有等故无有边。皆言无尽者称法界故。第二广前不断佛种中。文分三别。初总明三业利生。二假使下假设深胜。三以得一切下总释所以。前二含于四河。今初即大悲河。大悲坚固标其体也。悲绍佛种故首明之。普摄众生正明不断。于三千下示其摄相。二假设深胜于中有三。即为三河。一大会断疑。明问答成就。处多大众顿领顿酬。由具诸度故。即波罗蜜河。二复次下微细断疑。前直明大会异问能答。今乃云于一毛端处有不可说。如前大会。多劫殊问一念能答。不怖大众不怯文义。决断拣择显转超胜。是三昧力。即三昧河故。下经云。菩萨住此三昧。能于自身一一毛孔中。见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诸佛如来。亦见彼佛所有国土道场众会听法。乃至云。其诸众生亦无迫隘。何以故。入不思议三昧境界故。彼约听法此约答问。以之为异。余义大同。此约圆教普贤位中。故于地前有斯自在。非三乘中得斯作用。三而作是念下周遍断疑。上举毛端多众犹有量故。今明一切众各具多言。悉能答故。即愿智河。愿智相导悲救无休。故云作念。文中先显多众。后假使下复显多言。第三总释所以者。所以得此四河广利者。略举四因。此之四因。或以一因成前四河。或以四因成其一河。一他佛外加故。二自藏离碍故。三所照法圆故。四能照智具故。或各配属一同体悲加故。二见心性故。三诸度圆故。四二智满故。第二佛子此菩萨下明胜进行。亦即是前四河之相。文分为二。初牒自分行成。二能自下正显胜进。文分为四。一辩四河清净之义。二如于此下辩四河入海无能障义。于多界中化无障故。三佛子下。辩此四河旋绕池义。四菩萨成就下。辨累劫入海无疲厌义。三旋绕中。谓成就随顺身语意业。智为先导。身语意业四方流注入智海故。随顺即是旋绕之义。文中二。先总标。二所谓下列释。皆上句标名下句释相。勒此十身以为五对。一证灭示生对。二不生不灭对。三非实非虚对。四不迁不坏对。五一相无相对。束此五对不出体用。一一对中体用对辨。第一对体用自体。第二对体用之相。第三对体用之力。第四对体用之性。第五对体用之德。今初。理无不证名入无边法界。世无不超名为非趣。下释中。但释非趣者。谓若入法界必灭世间。若灭世间即入法界。标释相成。此即体之自体也。二用无不遍故入无边法界。随类受身。故云诸趣。此言入者应往之入。不同上来证入之入。释文可知。此即用之自体也。第二对。初不生身。即前应用之身生而不生。言住无生平等法者有二义。一依体起用。用不离体故。二体之与用平等无生故。此即用之相也。后不灭身。即前体灭离言说故。一因灭显理理非灭故。二寂灭之理离灭相故。此即体之相也。故上体灭现生之身。即以不生不灭为相。第三对。体有何力得如实理。离世俗之实也。用有何力随应而现。不同尘也。第四对。用以何为性。随流应而不迁。体以何为性。即法界而无坏。第五对。体有何德。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现在非有故。三世言断用有何德。体即无相能照法相故。此十身不离体用。用有聚义体具体依。皆得名身。体外无用用即是体。用外无体体即是用。体即法性用即智应。二既不二理智圆融。唯一无碍法界之身。随相显十以表无尽。一乘圆融地前能尔。更有余义。如十地离世间品明。此略举成就随顺之身言。身兼语意也。四显无疲厌。谓四河入海累劫无疲。菩萨亦尔。以普贤行愿尽未来劫。修菩萨行入如来海。不生疲厌。是以广显与生为归为救等。文中先牒前所成之身。为益他之本。为一切下正显成益。句别有十。在文可见。十地又明。今略其要。俗须委示。故名为灯。真但高明故目为炬。甚深则能所不二。如光合空为照为明。但约入地示德为异。第三佛子已下结叹分二。先结名。后菩萨安住下叹胜。尽法源故。以清凉法池即是行体故。标结皆举。显中是其相。第十真实行文三。同前初征名者。如本分释。体即智度今更略释。若约二智。受用法乐成熟有情。并如行能说如说能行。即是真实。本业有三。一无相智即受用法乐。二一切种智。三变化智。皆成熟有情。下文云。入一切三昧真实相。即受用法乐智。知众生种种想等。即成熟有情。知十力智是一切种。不着一切世间解。众生无际。即无相智。我为善变化及示现如来自在神通。即变化智。就释相中文分三别。第一总显名体。二别显行相。三结住行益。今初。初句总标。后如说下解释。谓言行相符故名诚谛。诚实审谛即真实义。此有二义。一约先誓自他。二利决志具修。今如昔说决能行之。亦如此。行以为他说故。下文云我若先成则违本愿等。二约现修自他二行如所演说。决定能行。非数他宝故。云如说能行。亦如所证宣示于人。不昧所知名如行能说。第二此菩萨学三世下。别显行相。文分二别。先标章后依章别释。今初。文有五句。一称实演法师子吼故。二深住实相契一性故。三二利善根等同佛故。四得如说行同本誓故。五学佛十力智已成故。第二此菩萨成就下。依章别释。从后倒释即分五段。第一释智慧成就。文中三。初显所成十力。言时非时者。垢净之时不同。化不化时别故。次而不舍下得果不舍因。后何以下征释所以。十力化生之智故须得之。令物清净故须不舍因行。第二此菩萨复生下。释得三世诸佛无二语。文中三。初反举违誓自诫不应。次是故下顺释。要当先人后己。后何以下征释所由。征有二意。一云何以违誓。是所不应。二云何以要须先人后己。释此二征即分二别。初释前征云。由先许故不与则违先誓。不请强许今之不与岂是所应。后是故下释第二征。菩萨之道必先人后己。不尔岂得名最胜耶。文有六句。当句自释不俟繁文。第三此菩萨摩诃萨不舍下释同佛善根。本誓智慧皆究竟故。文中二。先标德成满。二于一切下别显同相。一意业智慧同。二念念下身业神通同。第四此菩萨现无量身下。释入佛种性。于中二。一约身明入。入世无依。又身中现刹皆得性融故。二此菩萨知众生下。智入种性。于中二。初入悲种性。知根善化故。二观诸菩萨下。入智种性穷实相故。故结句云住一性无二地。以此智性导前悲性。成无住道。是为如来无二之性。文中初会缘入实。次得义身下依实了相。后智慧最胜下性相无二。文有三句。初句约智则双照性相。次句约定动寂契真。后句释成并由住无二性。第五菩萨摩诃萨以诸下释学三世诸佛真实语。文中二。先牒前起后。众生着二不能悲智双游。菩萨即寂修悲故得不二。后得佛十力下。成果起用显实语相。能师子吼转法轮故。结云知实相源方为实语也。文中大同十地穷佛所得。圆融教中位位果满故。穷法实相。谓如是性相体力等。皆尽源故。余句可知。第三菩萨住此下。结行成益。第三结名并如文显。说分已竟。大文第六尔时已下。显瑞证成分。文分二别。一瑞证二人证前中先此会。后如此下结通。二复以下人证。亦先此界。十住一万此云十万。表位增故。前现瑞中。亦应云十方各有十万。文无者略。余义已见十住之末。后佛子我等下结通。第七重颂分中分二。初说偈仪意。先彰说仪。后欲令下说意。意有九句。初总余别。别中一净治因性。二不退愿性。三行性续愿。四以真性导行。五上摄果性。六开已修性即十行所习。七观所化性。八照当果性。二正说偈辞。总有一百一颂。大分为三。初之一颂总申归敬。次九十六颂正颂前文。三有四颂结叹深广。今初也。将申偈颂再展敬心。初四字申敬。十力下显佛三德。十力智德。次句断德。次句恩德。众生为境故。末句通喻三德。智广惑净悲深远故。第二正颂前文大分为二。初十一偈颂前本分。后八十五偈颂前说分。然十住颂文则举其次第。今没其次第。直云行斯道者。略有四意。一前则约位始终行布而说。今将融会前说令无始终。欲显一位之中具行诸行。一行之中具一切故。二前约别行今约普行。普别无碍二文互显。三前约同教今约别教。同别无碍为一圆教故。四前约不杂辩才。此约任放辩才说不待次。言辞不断故。又前多约因此多就果。或广略绮互体用更陈。总别递明互相影发。显菩萨行深广难思。下文虽依次第既没本名。一同离世间圆融之行也。今初亦可。总叹行深不颂前文。颂亦无失。今颂本分曲分为二。前四颂前学三世佛而修行故。后七颂前行体不可思议。今初分二。初三别明后一总说。各初三句辨德。后句结德。所行下诸文行斯道言。皆仿于此。后七颂行体中。然文旨包含略为二解。一颂行体。二颂加之所为。然所为正为十行。义旨不殊故得同颂。配文少异。分为二解。先配行礼。文分为四。初一颂总显不可思议。故云心无分别。彼无动故。二一颂颂前与法界等。等法界有三义。所有皆明了等事法界。次句等理法界。此二无二等无碍法界。由此等故能破惑成德。三有二偈颂等虚空界。等空五义。初偈显二。谓空无分别而显万像。菩萨亦尔。入实自悟则无分别。不碍分别于诸众生故。结云等空。由入法界故等虚空。二界相成故举入法界。后偈显三义。一等空广大。初二句显示。二等空清净。三等空不可坏。第三句显由等虚空。是胜寂静名曰牟尼。四有三偈。颂前菩萨行。初偈总举自分之行。后二即胜进之行。二以此文颂加所为。虽开合不同依次不乱。初偈颂前为增长佛智。前半所观后半能观。次偈颂深入法界。余如前释。三中初句颂了知众生界。次二句颂所入无碍。四中颂所行无障。往诸国土则身无障。说法清净则自行无障。异论不坏则外无障。第五偈颂得无量方便。以愿行等皆善修故。六中颂摄取一切智性。无边一切地即智地故。十地之智同佛智故。叹胜可知。七中初句颂觉悟一切法。次句知一切诸根。随宜摧伏。次句即持说一切法也。第二远离下颂前说分。十行即为十段。第一六偈颂欢喜行。文分四别。初一财施。财去悭过安隐他故。次二偈无畏施。前偈修因后偈得果。次二偈法施。后一颂总结因圆果满。言百福者。涅槃二十四云。五品心修十善。谓下中上上中上上。各十善成五十。始修终修故成百福。然十善之中。不杀不嗔是无畏施。不盗不贪是财施。离口四过。不淫不痴是法施。故具上三施成百福果。第二智地下颂饶益行。五偈分四。初偈律仪。谓有智能护心不动故。是菩萨律仪。次二摄善。三有一偈饶益有情。举处摄人。后偈总结三聚。第三智慧下无违逆行。四颂中三。初一谛察法忍。次二安受苦忍。一引他励己以策修。二引所成德以进道。后一颂耐怨害忍。遇害无恼但增救心。第四于诸下无屈挠行。五偈分三。初二颂前摄善精进。亦名加行。初半偈。即颂第一精进等十句。次句即颂前离过十句。后偈颂前所为。次一颂被甲精进。为物受苦心无厌等。后二偈颂利乐精进。第五善解下颂离痴乱行。二颂中三初一颂现法乐住。于中前半。颂能持色法言说等。后半通颂前无痴乱等七句。次半偈颂引生功德。禅了一切法无有边际。得一切法真实智慧。故云得究竟也。后半偈颂饶益有情中。我当令一切众生。乃至究竟无余涅槃。即无尽地也。第六功德下二颂。颂善现行。第七四偈颂无著行。对前思之。第八安住下八偈。颂难得行分五。初一偈即自行之愿。次四神通次一外化。次一求菩提。后一成熟有情。若属经文初四偈。颂前于佛法中得最胜解等十句。二无量下三偈。颂自行成益。第三一偈颂前利他不舍一众生着多众生等。第九修习下六颂。颂善法行。初一修习力。次一思择力。次二修定通。次一报得通。后一变化通。若属经文。初偈颂释名前半摄持正法。后半不断佛种亦大悲河。次偈即波罗蜜河。问答成就。次偈即三昧河。前举三昧之用。此约三昧之体。次一即愿智河。次一十身体用。后一即示现如来自在。第十了达下四十三偈。颂真实行。文分为六。第一三偈颂得十力。二善守下三偈。颂得三世诸佛无二语。初偈正明依法修行。即无二语。余二偈颂我为最胜等。三六偈颂同佛善根。四法界下十一偈。颂入佛种性。于中分二。初三偈颂身入。余颂意入。于中初四颂入悲种性。后智眼下四颂。颂入智种性。五成就下十八偈。颂学三世诸佛真实语。得佛十力等。如文思之。六一光下二颂。颂益物不空。第三大段四偈结叹深广。文显可知
- 上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疏 第二十二卷
- 下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疏 第二十四卷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华严经》“华”是大乘的因地,“严”是果地的功德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是什么意思?
- “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七个字有什么含义?
- 十种自在指的是什么?解读《华严经》十种自在
- 入无生智,到无依处是什么意思?
- 为什么说《华严经》是别教一乘?
- 脱去俗服,当愿众生,勤修善根,舍诸罪轭的意思
- 只在诵《华严经》的时候口臭,还要继续诵吗?
- 怎么理解“忘失菩提心,修诸善业,是为魔业”?
- 《大方广佛华严经》经题含义是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 《华严经》是属于开智慧吗?
- 人要精进学习,切莫放纵欲望
- 发起殊胜的菩提心,让世界变得更清净
- 机缘到来时,因果报应是逃不掉的
- 《华严经》是阿难尊者记录的吗?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到于彼岸的解释
- 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须熟,彼不相待的解释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