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详情]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 第六十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 第六十卷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
第二善男子善知识者。如慈母下教劝。谓教其事友之方。文有四段。皆约喻显。一教念友胜德。于中先叹胜。后常当如是下结劝。二复次汝承事下。教起事友心行。有二十一句。文显。三复次汝应于自身下。身友对辨文有十句。句各四事可知。四善男子汝应发如是心下结劝成益。于中二。初正劝。后何以下举益释成。于中亦二。先正释事友之益。后复次下。重赞友为能益故宜承事。第三善男子举要下。双结诫劝二门。谓别说难穷故结广从略。于中亦二。先寄数结多。后我复略说下总收结多。既通一切何但百千。明知前云十不可说意显无尽耳。第六时善财下恋德礼辞。自下大文第三慈氏一人明摄德成因相。前既会缘入实。定堪成佛故。办一生补处成因之义。文唯五段。以补处位极显彰阙谦推故。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初标念前趣后二自忆下。别生胜念悔往修来。于中四。一观昔非以行对治。二复观此身下。观其现苦策进当善。诸修行者愿审此仿之。三作是念时下。明观念之益。益其胜观。四如是一切下结益所属。第二善财童子以如是下见敬咨问。于中二初见敬后咨问。前中亦二。先见依后见正。各有申敬。前中二。先入定申敬。后出定敬赞。前中三。初结前标后。二别显定用。三总结成益。今初。位念者标定。思察者定加行。信愿者是定因。入遍下辨定名相。二普现下别显定用。即双运定慧。于中二。一明即智定之妙用。于中先罗身云于法界。后等虚空下契法性之真源。二又决定知下明称法界之深观。于中三。初了法从缘。次离于断下智契无性。三知一切法如种生芽下会归中道。此三无碍即三观一心。今初报酬善恶故云业起。果自种生云从因起。自修成佛信为道源。感他化身敬心便现二契无性。中离颠倒见者。通三四倒。四倒谓常计无常是名颠倒。见于实理则无斯倒。若以无常为常亦非。见如实理以坏相故。自在见者。谓自在天能生万物。故知由自业故不由他。离自他见者。单执自他则乖缘起。边执见者。坚执生死等有其始末故。离有无者。从无之有名生。自有还无称灭。体无生灭何得有无。知空无生约理遣法。知不自在约缘遣法。知愿力生约因遣法。三会归中道者。然随一句皆离上诸过。今且通说。如种生芽者。从水土等缘生故非无。此如初段。缘生则无性故非有。如第二段。非有非无即是中道。如是离断常等可以思准。种芽横喻万法。如印生文即竖喻诸法。涅槃云。此阴亦灭彼阴续生。如蜡印印泥印坏文成等。自下诸句通于横竖。了世心现亦唯心观。以心为缘现而无性。即中道观。余并可知。三善财童子下总结成益。第二从地而起下出定敬赞。于中三。初以身敬绕。次作是念言下以心敬念。后偈颂中以言敬赞。二中举能住者德叹所住楼阁。初句具显故。此大楼阁之言贯通诸句。于中分十。初约境显胜。二是入一切甚深下约德显妙。三是以一劫下。约用显自在。四是于一切众生前下约行显胜。五是能住难知法下约观显深。六是住大慈悲下约对治显胜。七是虽住四禅下约止观明自在。八是虽于一切业烦恼下。约利他行显胜。九是虽行九次第定下。约护小乘行明自在。十此大楼阁下结德所住。于前九中除初二及五。余皆约权实事理双行。第三偈以言赞中。五十五偈分二。前三十四偈七言举德叹处。后二十一偈五言指处明德。前中二。初二总叹。一约行位。一约名德。余偈别约德行。于中四。初有七偈。约自利。行胜。二有十偈。叹利他行胜。三有八偈。叹功德胜。四有七偈。叹方便胜。后五言指处明德中。虽复语依意在叹正。于中六。初二下化。次二上观。三有五偈。明三昧自在。四有七偈。明智慧广深。五有一偈。显其平等。六有四偈。结德申敬求哀请加。第二尔时下见正报中二。一见二敬。见中二。先翘心愿睹。后乃见下正睹慈尊。言别处来者。摄化就机故。还来归本故。亦显慈氏应念而至。不着处故。第二善财见已下明设敬仪。于中五。一身心敬礼。二时弥勒下赞德记别。三尔时弥勒下重申敬仪。四时弥勒下再赞再记。五时善财下庆遇念恩。二中有二。先长行。指示者令众同睹仿而行故。后偈正赞有百一十三颂分三。初一指众总叹。末后一偈略示后友。中间诸偈别叹胜德。于中三。初二十二偈直对善财叹。于中亦三。初九赞德善来。次二明来因缘。以外由善友内具德行故。后十一偈明来所为。二汝等观下二十六偈。对众令劝赞。于中五。初四总赞。次四赞其即智之悲。次七叹即悲之智。尔焰者此云所知。入大乘论云。尔焰地者。是第十地。此约尽断十种所知障故。次六偈总叹诸德。后五偈赞妙果当成。三汝行下重对善财赞。于中分五。初二十六偈叹其当果德。初二总余皆别。二汝于下七偈双叹当现德。三诸根下八偈赞其遇友德四有五偈叹速成位行德。五有十七偈。总明诸德结叹令欣。第三重申敬仪中三。初辨敬因闻赞德故。次善财闻下身心悲敬。后以文殊下华供展诚。言文殊心念力者。表由信智故。华因德立璎珞行成。云盈手者。信智满故。散弥勒者。摄成因故。办当果故。第四再赞再记。第五庆遇念恩。文并可知(已下入第七十八经)第二尔时善财童子合掌下。咨问中二。先自陈发心。后而我未知下正问法要。于中三。初标所问次大圣一切如来下。叹慈氏有能答之德。即以此德亦为问端。初总后别。别有五十句。皆因圆果满德。三大圣菩萨下结问请说。兼显问意。第三尔时弥勒菩萨下。称叹授法。于中二。先称叹。后授法前中二。先为大众赞叹善财。即是叹人。后为善财赞菩提心。即是赞法。前中亦二。先指人示众。后诸仁者此长者子下正赞其德。于中四。一明求友精勤。二明所乘广大。三明具德无缺。四明速证超权。初中二。先总显精勤。后诸仁者下别示精勤之相。谓一时之勤犹未可叹。自始暨末一念无懈。故为可称。言一百一十善知识者。古有多释。一云理应具有。但文脱漏贤首云。前后诸友总五十四位。分出德生有德为二。则五十五人。各有自分胜进故有一百一十。若依此解则违此已言。既云经百一十已方至弥勒。弥勒等三。非百一十之数明矣。有云。减数十耳。实唯一百八人。谓此前除遍友。但五十一人。各具主伴成百二人遍友指示众艺。虽非主友而是伴友。为一百三。更加无厌足王处。空天瞿波处。无忧德神摩耶处。莲华法德身众神。及妙华光明神。守护法堂善眼罗刹。合前总有百八。以空天等相问答故。得在友数。非前主友称名指示故。非主友但名伴友。若尔则违下余城之言下自释云。前至童子童女。已经一百一十。今更后文殊所故云余也。谓若此为百八。加于慈氏尚始百九。并后文殊方正一十。何有余耶。若会通者三释皆得一种。取前更加不动处觉悟菩萨如来使天。足成一百一十。则余义亦成。以彼二圣亦教善财。故得为伴友其余己之言。但是译者之意故。晋经无有已字则通取前后。于义无妨然下复云百一十城。又云过百一十由旬。皆言百一十者。有所表故。谓除佛位取其证入十地等觉为百一十。一中具十故。亦显位位十十相融。设有三贤亦唯具十。若合等觉属十地胜进。则开十信为一故。进退行布及与圆融。皆顺百一十言。何必克定前后。第二诸仁者此长者子甚为难有下。明所乘广大。于中三。初总叹希奇。二如是之人下别明难遇。于中二。先标举。后何以下征释。释意云。悲济深广故。即开前总中救护众生。于中二。先明总护一切。后为被四流下约类别明。汨者流急之貌。言界城者。即十八界。一一根境识中别别解脱故。言界地者。即地等四界六处空聚痴闇无人。不以智光引之。必为尘贼所劫。三诸仁者此长者子恒以下。总结所作。第三诸仁者若有众生下。明具德无缺。有十三句。有一在已已为希有。况有二三乃至全具。故云展转难有。又复后后难于前前。故云展转。第四诸仁者余诸下。明速证超权。以依实教修行故。谓即凡身一生亦解行生故。千年之鸟不及朝生之凤。普贤生位互融摄故。依实修者。悉皆能尔。胡不勉旃。文有十句。初二总明具诸位行。三入十住。四五入十行。六入回向。又上四句亦皆十地行。又上四义义含通别。下四句通诸地位。第二尔时弥勒下为善财叹菩提心。文分二别。初结前生后。后告善财下正叹。于中四。初标叹发心。二汝获善利下叹其发心之器成益。三何以下广举菩提心德释成四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下。结释所属前二可知。三中先征意云。所以叹善哉获善利者何耶。释意云。菩提心具德故。文有二百二十一句皆通三种发心。顿具诸位功德。且分为二。初一百一十八句明菩提心。遍该诸地。后得无畏药下一百三句。明菩提心顿具诸位功德。又前多明信成就。及解行发心。后段多明证位发心。故文多云得。又前段明菩提心殊胜功德。高齐佛果。后段喻菩提心自在功德。广多无量今初段中分二。先别明。后总结前中文通横竖。横则一一发心。皆具诸句之德。竖则别配诸位发心。以从菩萨种性至于究竟。不出三种发心故。光统配十二住。初三句即种性住。故云如种如田地。皆是种生之义。二如净水下六句。明胜解行住中之益。三净目下十六句。极喜增上住。皆初地中义故。四如大海下七句戒增上住。五调慧象下十句。增上心住。六善见药下十句。觉分相应增上慧住。中云毗笈摩者。此云普去。七如意珠下十句。诸谛相应增上住。八利刀下十句。明缘起流转止息相应增上住。九卧具下十句。明无相有功用住。十命根下十句。明无相无功用住。十一好种性下十句。明无碍解住。言寿行者。梵本云则为磁石。不吸声闻解脱果故。十二净琉璃下十六句。明最上菩萨住。梵本云因陀罗网。网取烦恼阿修罗故婆楼那风此云迅猛风也。其中文义皆与彼位相应。恐繁不属故。始于种子终于惑习。明竖义彰矣。然断习等推功归本。由初发心。则横具诸德于理明矣。二善男子下总结。即功成由于始篑故。初心具于诸德。况复初后圆融。第二善男子譬如下。一百三句明菩提心自在功德。文中各有喻合。说听之人所见深远故。所引喻多非凡境。亦显不共菩提心故。虽通横竖且竖分五段。初有七句摄十住德。觉心自性离恶觉等故。二无生根下十喻摄十行德三。帝释着摩尼下九句。摄十回向德。四有宝名净光明下。六十喻摄十地德。即分为十。初四摄初地德。二如自在王下三喻摄二地德。持戒头陀等净功德故。三善调龙法下四喻摄三地德。入诸禅定离惑热等故。四须弥山下四喻摄四地德。同一切智焰得无漏故。五椰子树下四喻摄五地德。利人不染俗故。六一灯下六喻摄六地德。般若现前顿破闇故。七迦陵频伽下五句摄七地德善入方便得自在故。八如人学射下十四喻摄八地德。无功发心能灭相惑等故。九服延龄药下十喻摄九地德。延寿益生等故。十譬如有药为咒所持下六喻摄十地德。深除惑习成一切佛法故。五金刚非劣恶器下十七喻摄等觉位功德。以金刚智终成菩提故。其间梵语具如音义。第四善男子菩提心者下。结释所属谓上来多德。释获善利之言故。第二善男子如汝所问下正授法界。于中四。一授法体。二显法名。三穷严因之本源。四核正报之性相故。初中四。一摄入方便。二加令证入。三见所证境。四事讫起定。初中先牒问劝证(已下入第七十九经)后尔时善财下求证方便。第二尔时弥勒下加令证入先约缘加。令其就法亡言会旨。则佛法门开故云前诣等。即开理智门。示令其悟入也。后善财心喜下。约因自证悟佛知见。则入法界。从迷之悟加行趣入。有门理之殊。证已契合能所两亡。即妄而真更无入处。故云还闭。第三见其楼阁下明见所证境。于中二。先别明所见。后总显见相。前中六一见依报。二见正报。三见伴菩萨。四见诸佛。五见阁中主阁。六总见严具作用。然此六皆是悲智之中所有。今初先见。后益前中三。一直见一重庄严。有标列结。同虚空者称法性故。次又见其中下依中有依。一中见多即微细门。亦主伴门。后善财童子下一处见多即相在门。二尔时下明得益。第二才始稽首下。见正报中二。先总标。所谓下别显。于中五。一见初发心时。二或见初得慈心下。见其修行得法时。三或见弥勒为转轮下。随类摄生时。四或复见为护世下。见处会说法。于中先明所处会殊。后或见赞说初地下。显所说之法。五或见弥勒于百千下。总见行用。第三或见诸菩萨下。明见伴菩萨身云演法。即前与无量眷属。第四或复于中见诸如来下。明见诸佛摄化之德。第五又复于彼下。见阁中主阁。别明慈氏一生当作。于中先见。后尔时下得益可知。第六复闻一切下见闻严具作用。于中十段。一闻网等演法。于中三。一近闻。次又闻某处下远闻。后善财下得益。二见宝镜作用。三见宝柱放光。四见宝像威仪。五见璎珞等出生。六莲华重现。七宝地现像。八树现半身。兜沙罗者。此云霜冰。九半月现光。十壁现本事。于中初见慈氏修行随类摄生。后又见下睹所事友劝喻善财。二尔时善财下。总显见相。先法后喻。今初。谓何力能见。以何眼见将何智见。依何位见。于何处见。如经属之。及结前来所不说境。后譬如下喻显见相。所以有十喻者所喻别故。然有二意。一喻能见因缘不同故。二喻所见境相别故。具初意者。十中初一总喻能见所见皆如梦事。大小无碍等。如喻合文寻之。余九皆别。二喻自因力随自业故。凡命将终故。三四并喻缘力龙鬼所持故。然鬼持自他不同。龙持自他同体。五喻友依报力。六是定力。七喻性空力。八喻法界自在力。九喻智定无二力。大智海印之三昧故。十幻智自在力。二约所喻境相别者。亦初总余别。别中一临终现业喻。喻所见冥应。二非人所持喻。喻所见能说。三龙宫淹久喻。喻念劫圆融。四梵宫广现喻。喻一多无碍。五遍处定境喻。喻所见明了。六干城依空喻。喻事理无碍。七同处异见喻。喻隐显自在。八海现三千喻。喻顿现远近。九幻现众多喻。喻所见纯杂无碍。第四尔时弥勒下事讫起定。于中四。一警觉令起。亦弹指者前来得旨。所谓忘言。此中得旨令不滞寂。二法性下略示体相。初句标。此是下释所见之相。从法智缘生。缘生故无自性。故云如是自性如幻梦等。悉不成就者。结成上义。从缘无性故事不成就。无性从缘故。理不成就。由不守自性故能从缘。成上之法。虽成不离法性故。即事得云法性如是。亦是性自具故。三尔时下得旨而起。四弥勒告下问答所见。约问亲证推之在因。云住不思议。答中谦敬推之在缘。云善反力。师资互推反常情也。第二圣者下显法名。先问后答。答中先明主门。后善男子下眷属。前中三世一切境界者。即此所入所见之境。不忘念智者。即能入能现之智。良以三世。一如故念劫圆融。随一世中现三际之境。智入三世了法空寂与如冥契故。一念之中无所不见。庄严藏者有二义。一以法性严故。一庄严中包含出生无尽严具。如一阁中见多阁等。二以无碍智契圆融境。严如来藏则本具诸法故。上云法性如是。非是新成故。此门中具不可说解脱。第三善财问言下穷严因之本源。于中有二问答。初番穷其所归由上睹希奇摄力之后。忽然而失。故问其去处。答中以从本流末故来。摄末归本故。去去不异来故引之于来。一时并答。后番彰其本起。于中先问。虽蒙引归来处既不究。终归宁知本起。故复寻之。答中先法后喻。法中先相后性。谓智力缘作故来。智力缘加故住。既从缘来则无来去。故此严事非在阁中而住。亦非别处持来。从缘而来故非集。缘谢则灭故非常。若先定有来处则堕常过。先有今无则为断灭。既离断常何有生灭一异等相。故云远离一切。后喻有二。先龙王降雨喻。偏喻无来之来。合中不住内者。菩萨力故不住外者自善力故。以内外因缘互夺。则内外两亡。后幻师现幻喻。双喻来去则无来去。第四善财童子言大圣下。核正报之性相。于中二。先问从来。后问生处。前中先问。后答问中。上见慈氏从余处来。遽即设敬问法。未遑咨问所从。故此因前严事之来。便问来处。答中有三来处。一约体实法身。即无来之来来即无来文有十对思之。二善男子菩萨从大悲下。约相实报从万行中来。亦犹净名从万行道场来矣。三汝问我下。约用化现。随机熟处而来。此三即法报化身。亦体相用。亦理行事。又初唯理。后唯事中一具理事。摩罗提者。具云摩罗耶提数。摩罗耶者。此云鬘施。即山名也。提数云中。谓其山在此国中故。或国中近此山故。瞿者地也波罗云守护。即守护土地及心地故。第二善财下问答生处。问中由前云从生处来故。今穷之。答中二。先通明诸菩萨生处。后别显慈氏生处。前中三。初正答生处。次明生缘眷属。后校量显胜。今初有十。皆上句为能生之行。下句为所生之家。谓若发菩提心。则是菩萨名为生家。若有深心则见善友。若得诸地则满诸度。教化众生即是觉他有智慧故了法无生。有方便故不取无生之相。不滞二乘之寂。故生无生忍家。余可思准。又上句亦通所生思之。二善男子下明生缘眷属有二十句。般若为母方便为父者。略有三义。一实知虚凝与阴俱静。权智流动与阳齐波故。二亲生法身。实由般若。若无方便多共二乘。成菩萨种乃由方便故。三者内解外济如父母故。次檀以福资尸以防护。余可思耳。三善男子菩萨如是下。校量显胜于中二。先总辨生家胜。后生于如是尊胜家下。别彰智胜。第二善男子我身下。别显慈氏生处。于中二。先彰实报等周法界。文有十句。初句总次八别。后一结。二我为化下显为顺机当现生殊。于中先明现生。拘吒者此云楼阁。此聚落中多楼阁故或慈氏阁在此中故。后我为随顺下明当生。于中先正显当生所为。如莲华者有三义。一释迦下种彼华开故。二昔因含果如华未开。因亡果现故如莲华开。三闻熏含实如莲未开。见实亡言故云开悟。智论云。菩萨善根不遇如来智慧日光。翳死无疑通证前义。后我愿满下结会三圣。言俱见我者亦有三意。一俱助化故。二善财表行。文殊信智。成正觉时俱证此故。三者文殊古佛善财当佛。慈氏现佛。三世圆融浩然大均。故云俱见。第四善男子汝当下。指示后友中三。初劝往教问。次何以下释劝所由。三是故善男子下结劝重释。初中令往文殊者。因位将极令反照心源故。二中先征意云。文殊已见何为劝往释意云。彼德深广宿缘重故。于中二。先明行广。后显缘深。今初。出生菩萨功德者。主信法门长养一切善。故为佛母者。主般若门住甚深智见法实故。为菩萨师者。具善巧智通达解脱究竟普贤行故。后是汝善知识下。显其缘深已多成益。三结劝重释中三。初结劝具上二义应往勿疲。次征释。先征意云。何以的知具前二义。后释意。云已所成益皆是彼力。故知德深缘重。若当见者获益尤增。后文殊下结德究竟。前见为信之首。后见为智之终。故云一切究竟。第五尔时善财下恋德礼辞(已下第八十经)。自下大文第四明智照无二相。显前因法生果体无分别。绝境智等诸二相故。又善财障尽惑除未始动念。是故反照唯是初心。更无异也。即信智无二文但有三。第一依教趣求。第二见闻证入。第三转遇胜缘。今初言经游百一十余城已者。百一十义已见上文。然此游城复有二义。一但从弥勒至于文殊。自经百一十城。非连取前。二者加前百一十友。故云余城。即通取前友。普收诸法归一照故。若尔前友此城岂得同耶。亦有二义。一者友必依城。则一城一友。二者或于一城值于多友或求一友历于多城而。要具一百一十以。顺表法故到。苏摩那者此云悦意。即华名也。谓智照一性悦本心故。即德生城。有本云至普门国。显摄诸差别归无二相。即普门故。言住其门所者。显解心已极将入般若无二之门故。第二是时文殊下见闻证入此。下即是所漏脱文义。如前说然。以极照无二心境两亡故。略无敬问。信解双绝故。不见现身而反照。未移信心故申右手。又不见乃为真见。但了自心空般若故。文中三。一摩顶摄受。过百一十由旬者。彻过前位故。始信该于极果。故曰遥申。随顺行成故曰右手。然过城约超封域。由旬明超数量。又前越诸位断德。后越诸位智地。按顶表于摄受。亦以普法置心顶故。信至极故。二作如是言下诲示法门。即举失显得。谓若离信根等不了法性等。反显善财有信根等。能了法性等。于中先列所阙行法。文有九句前七阙因。一阙行本故。二求小故。心劣处生死而忧悔。三横不具。四竖不进。五滞一善。六不广求。七不起无住行愿。后二阙缘后不能了下。不能成益中有十五句。前六约所知理事。后九约能知分齐。例前诸文思之。又前九中。初一信根是所阙因。余皆不能成益。约法功归于信。约人前友之法皆由文殊。三是时文殊下结益归本。于中十句。前九结益甚深。初一总余八别。前智光明即般若方便。后无边智即智波罗蜜。普贤行道场者。举足下足皆与普贤行相应故。自所住处者。即是法界。是文殊大智无住住故。又普贤道场即法界理。自所住处即文殊智。此亦义同。示于后友普贤之境。后一句摄用归本。所作竟故信穷智境。信相便亡故云不现。第三于是善财下。转遇胜缘修行敬事。然此诸友及后普贤皆无指授者。表证法界离此彼相故。此三千友乃有多义。一者成前尚是文殊之益。二者顺后为入理方便。又通论诸友更分三分。初文殊一人为信心之始。次至后文殊为智满之终。故此总见三千等友。后之普贤理智无二。又前诸友一一各逢即是纯门。此中诸友一时顿见。即显杂门。后普贤一人具前诸友。即纯杂无碍。又此诸友所得法门受行各别。文所不具结广从略。故总云三千耳。大文第五增长趣求下。显因广大相。以前照理无二显其甚深。方堪成佛广大之因。以随一一因皆称法性故。文殊般若即摄相归体。普贤法界即秘密重重。若以二圣相对。则文殊为能证。若以二圣对善财。则文殊亦为所证。未得般若今证得故。文中分三。初依教趣求。二闻睹前相。三见闻证入。今初有二十六句。初一标求佛果。后一总观圆因中间诸句义通前后。皆是趣佛之因。并是普贤解脱境故。就中间摄为十对。初四四等普周寂静即舍故。次二福智无外缘境是智故。次二入正增助次二修因知果。次三入法现生。次二证愿修行。次二照上增下。次二得实照权。次二智周身遍。后三摧障入理。其入无碍法向上成无二碍。向下即成无碍法界。其住平等地即前文殊自所住处。后总句观普贤境。即前普贤行道场。以是显因广大相故。文殊通指善财普观。不同前文一友指于一友。良以普观方见普贤故。第二即闻普贤下闻睹前相。于中先闻后睹。今初有十三句。初一闻人名。后十二闻行位。即闻二字贯下诸句。此中闻者。非从一人多人闻之。即称法界而闻耳。诸地者。普贤位中自行依地。及圆融所摄地也。此句总下八别。一地方便者即加行也。二即入心。三出心四住心。五即修施戒等。六即遍行真如等为所证境。亦是所得分齐之境。七即神通作用。摧邪摄生等。八即同依佛智而住。二渴仰欲见下明睹。于中二。先仰德修观。后睹见希奇。今初。初闻前人法故生渴仰次。即于下修观。菩提场者是所观处。金刚藏者约表。即于本所信自心佛果菩提体中金刚智内。起一切因陀罗网普贤心观。约事即前其地金刚。而蕴德具严故名为藏。然此经体势应具十会。以顺无尽。又始起觉场义应归本故。今且依文。对前本末二会。即是摄末归本之义。是以善财不假别指。便于初会始成之处如来座前。而起观求。后起等下正显观心。有十一句皆称普贤境。而起于心故后得见。二善财下睹见希奇。于中二。先结前生后。兼显见因。后见十种下正睹希奇。于中二。一见瑞相十句五对。各先所依净土。后住处众生。二睹光明前瑞。则直见一重净刹。此明重见。又前粗此细。前体相此业用。然皆是普贤依报之刹。第三时善财下见闻证入。于中三。初结前生后。由睹前相生必见心。二于时善财普摄下起观增修。初摄散住定。次策勤无退。次观其体遍以法界为身故。次悲智横广。次愿行竖穷。后得果圆因。此乃总摄诸观。行人欲见当仿此修。离此观心见亦非胜。三时善财下正明见闻证入。于中二。先正见闻证入。后闻佛德难思。前中亦二。先显得益圆因。后位满齐佛。前中分四。一见身得益。二摩顶得益。三显因深广。四观用无涯。初中二。先见胜身。后得深益。前中四。一总见胜德身相。二别见毛孔出生。三重观体内包含。四结通周遍。今初由前于菩提场师子座前起胜想故。二见普贤身下。别见毛孔出生广遍法界。实则重重无尽。略显二十重。亦对前善财渴仰所起十一心故。其初等虚空广大等五心。遍此诸句。余之六心别生诸句。且除初一句。次之五句。由前观道场明了心故。出云等皆严道场。次叹菩提心下三句。由前入佛法海心。次一句及最初一句。由化众生界心。次四由前净一切国土心。亦兼化众生心。后六句由前住一切劫。及趣如来十力究竟心。并如文思之。是知各由自心所见分齐。三尔时善财下。重观体内包含。于中二。初结前生后。后重观下正显。于中亦二。先见三千。后如见此下类通十方三际。四如于此毗卢下结通周遍。文有四重。举类未结。尘中普贤。是知前则身中包含法界广无边故。显其普义。今则全此含法界身。潜入尘中调柔无碍。明其贤义内外周遍。限量斯尽故名普贤。二善财童子见下明得深益。既得智度已彰地满。况十表无尽耶。第二善财童子既得下。明摩顶得益。于中三。初摩顶。次既摩下得益。前向外观故得智度。此摩顶亲证故得三昧。后如此娑婆下结通。良以善财等普贤故。第三尔时普贤下明因深广。因深则果厚故。文分为三。初问答审见。二显因深远。三结因成果。二中三。一别明求菩提行。于中二。先顺显所行。后善男子我于下结离过成德。二我庄严下通明悲智行。三我法海中下。别明求法行。于中先反显无不能舍。一文尚无所不舍。况全部耶。以一文即。一切之一。如海一滴故。后我所求法下。显求所为结说无尽。第三是故善男子。我以如是下。结因成果。于中先结因。以有成果之功故云力也。文有十句。初四缘因。次二了因。后四通于缘了。后得此下成果。谓由了因故得法身果。由缘因故得色身果。第四善男子汝且观下观用无涯。于中三。初举益劝观。次观见奇特。后校量显胜。今初有标释结。初标可知。二我此下释中二。一明难见闻。二若有众生下明见闻皆益。于中三。初明不退菩提益。次或有众生下善根成熟益。后我以如是下总结多门。皆不退成熟。于中先多门皆不退。后若有众生见闻下。种种皆成熟。净刹可生身云何生。此有二义。一约法性身刹。则与刹为体名清净刹。与身为体名清净身。从能依有殊。欲显所依体一。故言生身。二约相用净刹是所依之刹。净身则身内之刹。欲显身土互融故言生净身耳。后汝应观下总结。第二尔时善财下观见奇特。于中三。初见毛内含三世间。次又见普贤下。见普贤身遍诸刹中出生大用。后时善财童子下。自见己身等普贤化。第三又善财下校量显胜。于中三。初校量善根。二从初发心下。校量所入刹海。三善财童子于普贤下。双显上二超胜之相。于中二。先别明横竖深广。于中有三世间。一器世间。一步超过显横广。尽未来劫明竖穷。犹不能知显深远。藏约包含。普入约广遍。余可知。后善财童子于下。总结平等周遍。不于此没彼现者。以没现相如法性故。以此彼相相即故也。第二当是之时下明位满齐佛。于中初句明自得。余皆等上。初一等因圆。次一等果满。一身下别显等相。此即义当等觉。因位既满更无所修。故但说等不辨更求。此则一生顿成。行布亦足。非唯但约理观初后圆融。上明见闻证入竟。第二从尔时下明闻佛胜德难思。前长行但显因圆。此偈方陈果用。非颂前文。然有二意。一对普贤。普贤意云。上见我难思。尚是因位。今示汝果尤更甚深。二对善财。善财等佛但是因圆。以果海离言故不说成佛。今寄现佛之德。以显善财果相故。长行偈文因果绮互。文中三。初偈颂标德。诫听许说。二尔时下长行举众渴仰欲闻。三尔时普贤下。广陈德相令众求满。于中二。先长行重诫许说分齐。后偈颂广显佛德难思。九十五偈分二。先九十三偈别叹佛德。后二偈结德无尽。劝信勿疑。前中前八十偈法说。后十三偈喻明。然通赞毗卢遮那十身圆满二十一种殊胜功德。即分二十一段。初有二偈。即于所知一向无障转功德。谓佛无障碍智。于一切事品类差别。无著无碍故。二有一偈。明于有无无二相真如最清净能入功德。谓了真如无二故无动念。三有三偈。即无功用佛事不休息功德。谓住佛无住处作佛事不休息。故云或见等。四有十五偈。即于法身中。所依意乐作事无差别功德。谓由诸佛所依智同。益生意乐同。报化作用同故。前经云得佛平等。亦同摄论四种意趣中平等意趣故。此广列诸佛皆互相遍。此释已妙。今更以文理证。此诸佛皆遮那之身谓此文言。此三十界阿閦在中。阿閦本在东方。今云在此明不异此。又无量寿佛月觉如来。皆遍十方岂容隔此。又皆言或见。则知一佛随见不同。若言别赞余佛。直言阿閦在此。何成赞德。况华藏刹海皆遮那化境。无量寿等未出刹种之中。岂非是此佛耶。法华央掘并说十方分身。故知法藏别缘十六王子皆方便说。以理推之。皆是如来海印所现。何缘不说自所现佛而说他耶。故知贤首佛等。皆本师矣。然此段文。亦兼显第十七随其胜解。示现差别佛土功德。文中三。初八主伴严土摄生同。次四微细含容转法同。后三总摄多门结前生后。五或见释迦下三偈。即修一切障对治功德。谓一切时常修觉慧。治六蔽等故。既云已经多劫。则不定始成。六有三偈即降伏一切外道功德。于中初二即教证二道。后一现所摧同类之身。七或现兜率下十六偈。即生在世间。不为世法所碍功德。于中初五八相现世无碍。次三处天宫殿无碍。次六随世巧化无碍。后二结无碍智之能遍随机。八如来住下有十八偈。明安立正法功德。于中初四偈。立三乘法轮兼显业用。次三明立六度道品对治法。次七明一音随类闻法不同。乃至无量。后四明平等语业而应一切。九具足下三偈明授记功德。谓记别过未如现在。故云悉明见。十有四偈。明示现受用变化身功德。十一或持下二偈。明断一切疑功德。谓于一切境善决定故。能断他疑。十二有九偈。令入种种行功德。谓遍了一切有情性行。随根令入故。十三如来无碍智。一偈即当来生妙智功德。谓佛知久远故。十四有五偈。随其胜解示现功德。谓随解现身故。十五有三偈。即无量所依调伏有情加行功德。意云。佛智为无量菩萨调伏众生加行之所依故。十六如来清净下二偈。明平等法身波罗蜜多成满功德。然同摄论法身具五种相。初句白法为相。以是极果圆满自在故。次二句不思议相。次一是无二相。次一无依相。次句常住相。次句二喻者空画喻无依。梦喻非有无二相。余不可喻。或略不喻。十七有一偈。明随胜解示现差别佛土功德。既随解而现故不可喻。此偈亦总拂前喻。如山等必不依空。有等必不能喻佛。十八一偈。明三种佛身方处无分限功德。十九一偈。摄三种功德。同法性等。即穷生死际常现利乐一切有情功德等。虚空即无尽功德等。实际等即究竟功德。以如实际之际穷未来际故。后二偈结德无尽。亦是别显无尽功德。虽是总结即当别文。于中前偈结德后偈劝信。古德亦有将此二偈为一部流通。已如前说
法性深广难思议 我已随分略开解
愿斯功德同实际 普令含识证菩提
- 上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疏 第五十九卷
- 下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第一卷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华严经》“华”是大乘的因地,“严”是果地的功德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是什么意思?
- “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七个字有什么含义?
- 十种自在指的是什么?解读《华严经》十种自在
- 入无生智,到无依处是什么意思?
- 为什么说《华严经》是别教一乘?
- 脱去俗服,当愿众生,勤修善根,舍诸罪轭的意思
- 只在诵《华严经》的时候口臭,还要继续诵吗?
- 怎么理解“忘失菩提心,修诸善业,是为魔业”?
- 《大方广佛华严经》经题含义是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 《华严经》是属于开智慧吗?
- 人要精进学习,切莫放纵欲望
- 发起殊胜的菩提心,让世界变得更清净
- 机缘到来时,因果报应是逃不掉的
- 《华严经》是阿难尊者记录的吗?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到于彼岸的解释
- 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须熟,彼不相待的解释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