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详情]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第二十四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第二十四卷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疏。三别释者。前之二释。一则一一别对。二则互相总对。今不对前。则七八两段义不相关。七约法开悟。八约身成益。身法不同故不相对。上言对前为三者。前二相由故名为对。今与前别亦是对前
疏。此上菩萨法化始终下。上约顺释。今乃逆收。以彰深妙耳。细寻易了
疏。初悲智相导度众生而不疲者。悲无大智。即成爱见。爱见悲者。则于生死有疲厌心。今劫海修行而无疲厌。明有智导矣。智若无悲。则多趣寂名为下劣。今脱苦众生。心无下劣。即有悲导矣。悲故能度。智故无疲
疏。次偈空有双观等者。空有双观即是前半。空无分量。有无边际。入法门而常寂。即是后半。内前观有入一切法门。由前观空而恒寂灭
疏。后偈等者。三世二利是愿皆修。斯则名为物我无滞便成。后半化他自净
疏。言与前影略者。前有入尘。此中即无。此有住一毛端遍动诸刹。尘尘多身刹那顿现等。彼皆略无
疏。分与无分皆无碍故。乃至然各四句者。总相而言。分即是事。无分是理。理事既融故无障碍。言各有二四句者。事理皆四故。理四句者。一无分限。以遍一切故。二非无分。以一法中无不具故。三具分无分。谓分无分一味。以全体在一法而一切处恒满故。如观一尘中见一切处法界。四俱非分无分。以自体绝待故。圆融故。二义一相非二门故。事四句者。一有分。以随自事相有分齐故。二无分。以全体即理故。大品云。如色前际不可得。后际不可得。此即无分也。三俱以前二义无碍。是故具此二义。方是事故。四俱非。以二义融故。平等故。二相绝故
疏。身等不唯分故等者。谓由上诸义理性不唯无分。故在一切处而全体。在于一内不唯分故。常在一中而全在一切处。而事法不唯分故。常在此处恒在他方。不唯无分。故遍一切处而不移本位。又由理性不唯无分故。不在一事外。不唯分故。不在一事内。事法不唯分故。常在此处而无在。不唯无分故。常在他处而无不在。是故无在无不在。而在此在彼。无有障碍也。然此中有两对事理。各有二四句。乃成八句。疏中但出二句。谓上云证理不唯无分故。即初对约理一句。其一切法皆尔者。举例耳。今云身等不唯分者。即是后对中约事一句。以身等即事也。余之六句略而不出。故上总言各二四句。意中含取
疏。于体不计有无二边者。一切诸法体。不出于有与无故。于义不着常等者。就一有上。自有常无常之义。谓生灭。是无常义。不生灭。是常义。又不生灭。是无常义等。只要一有法上。即有常无常。我无我。苦之与乐。净非净等。故云诸法相遍。于行不习苦乐者。断见计乐行。常见计苦行等。住正道者。则不分别。是邪是正。因果交彻故。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故。随顺观察世谛。即入第一义故。于谛常自二。于解常自一。故未堪实化。权为说三。大根既熟便为说实。权是即实之权。实是即权之实故
疏。照初二藏令菩萨证者。一如来藏在缠含果法故。二自性清净藏。在缠不染故。此二本有故令其证
疏。照次二藏令菩萨成者。一法身藏。谓果位为功德所依故。二出世间上上藏。谓出缠超过二乘菩萨故。并已出缠故致成言
疏。照第五藏令化令净者。以第五法界藏。通因通果。外持一切染净有为。名为法界。内含一切恒沙功德。故复名藏。以有因故化之。以有染故净之。余如前说
疏。三中后二如下业中者。即藏有三义。中后二义下动刹网。一一尘中现无数佛。即第二义。三雨法雨。即第三义。妙法轮云。即如来藏故。便是所证。二出离云。即令化令净。三大愿云。令得令成义
疏。谓色如灯云者。相海品云。如来眉间有大人相。名遍法界光明云。摩尼宝华以为庄严。放大光明具众宝色。犹如日月洞彻清净。其光普照十方国土。于中显现一切佛身。复出妙音宣扬诸法
疏。亦具同时具足等十门及教义等者。十门可思。但法是所依体。事中一华事。由此华事为理所融故。具十对令同时等。而康藏和尚约义分齐释成云。一教义。谓见此莲华能生解故。二事理华。即是事举体同真故。三境智华。是所观同智性故。四行位。是万行华。随位别故。五因果。因事之华。览因成果故。六依正。全是所修亦能依故。七体用。体同真性。用应机故。八人法。恒览于人。摄为法故。九逆顺。逆同五热。顺十度故。十感应。遍应一切。亦能感故
疏。而其本意正表义耳者。以十玄十对。凡举一事必具十玄。凡一玄门必收十对。泛明一法。一一圆收故。若作教者但是傍来。然其本意唯表义耳
疏。忽然现者。随难牒释。准观佛三昧海经第二。明地金刚白毫相光云。此相现时。佛菩提树白毫力故。根下自然化生宝华。纵广正等四十由旬。其华金色金刚为台。佛眉间光照此华台。其光直下至金刚际等。与此大同
疏。亦如涅槃从牛出乳者。即第十四经。南本十三云。尔时众中有一菩萨。名住无垢藏王。有大威德成就神通得大总持三昧具足。得无所畏。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长跪合掌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诸佛菩萨所可成就功德智慧。无量无边百千万亿。实不可说。我意犹谓故不如是大乘经典。何以故。因是大乘方等经力故。能出生诸佛世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佛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是诸大乘方等经典。虽复成就无量功德。欲比是经不可为喻。百倍千倍百千万亿。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善男子。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醐醐最上。若有服者众病皆除。所有诸药悉入其中。善男子。佛亦如是。从佛流出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槃。犹如醍醐。言醍醐者。喻于佛性。佛性者。即是如来。善男子。以是义故。说言如来所有功德。无量无边不可称计。释曰。彼约赞法胜。能从微至着。今但取从佛出教。以况眉间出众耳。然此段经文诸说不同。若泽州先于菩萨申已解中。有一问云。此经是其言教。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其果证。教浅证深。何故菩提不及是经。释言。此中偏名宣说佛性之诠。法身之教。以之为经。所证即是性净因果。所生菩提是其方便。因果性净为本。方便为末。末不如本故。佛菩提功德不及准后。佛答其义如是。次下释佛答。合中云。以佛合牛。约应身佛。十二部经合乳。说小乘经。修多罗合酥。名大乘教。藉小开大故名为出。后四俱大乘。诠事之教名修多罗。谓施戒等事。方等合生酥。即大乘中破相空教。因事显理故名为出。以般若合熟酥。究竟离相证实之慧。名为般若。依理起慧。是故名出。约行辩教。亦得名出。般若经云。然此般若即是向前菩提体也。以醍醐合涅槃。般若了因。了彼无始法性涅槃。是故名出。约实辩教。亦得名出。涅槃经言。佛性即是如来者。是法身如来。非报身如来。报身功德不及此经。故不即之。上皆远公之意。若望经意未必如是。谓此公坚将大小事理。以配五味。乃成屈曲。如何不说大乘十二部等耶。今谓无垢藏意。推功归本。果从教生。如来述成。成其推功之义。醍醐最上功本由乳。如来至极功归于教。故涅槃即是如来。如大即是菩提。诚谓。滔滔之水本于滥觞。合抱之树生于毫末。故说教为佛本。何用强分大小法报别耶。然佛自拣此经。异于小乘。今牛出乳。是大教耳。若尔何成五味。谓十二部经辩所说教。出修多罗者。十二分教出生契理合机之义故。修多罗出方等者。由契理故显出真理。正理广陈为方等故。从方等出般若者。依理生智等。般若出涅槃者。以智契理成极果故。故云涅槃犹如醍醐。醍醐喻于佛性。佛性即是如来。文理昭然。何须屈曲。亦有说。言从佛出十二部经是本质教。从十二部出修多罗是影像教者。亦是妄推度耳。都无本影之意
疏。故此十句摄为五对者。重收前释。谓一如理如量对。二法身报身对。三身毛心念对。四外感内安对。五竖见横圆对
疏。既现既至者。疏于释文之前。总彰赞意。于中有二。先正释。后总科。今初。既现即胜音赞。既至即十方菩萨赞。罔极者。即无极之情。故诗序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则咏歌之。咏歌之不足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故生公用此意释说偈意云。以罔极之心咏歌舞蹈耳
疏。初一眉间菩萨赞下。科释。先总科。二新众才集下。明赞次第。于中亦二。先正明。后结弹。今初。亦是通妨。谓有问言。若以后十为十方菩萨赞者。十方先来。何以后赞。故今通云。现瑞与赞。二皆同时。则胜音与十方赞亦同时。自是结集。集赞一处耳。又应问言。既是结集排次居然。合排十方在前。何以向后。故释云。承前赞胜音德次。是故先举胜音赞耳
疏。昔人不晓下。二结弹古德。于中又三。初正辩非。次何者且眉间出众下。立理。三况法界品引例合叹
疏。亦含诸问思之者。文含四十句。且收十海。初偈即佛海。次偈演说海。三一偈变化海。一毛示现故。四一偈众生海。五一偈世界海。六一偈法界安立海。七一偈波罗蜜海。八一偈佛寿量海。已证佛地必有寿故。九一偈解脱海。普贤开觉已离障故。已获神通作用解脱故。十一偈名号海。身云普遍。随物立名故。十海既尔。摄余问例然。故令思之
疏。则十身圆融遍四法界者。以但言佛身故通十身。但云法界故通四界。以体即理。以用即事。体用无碍即事理无碍。即一即遍。即事事无碍。又初句体遍。次句明用。第三句明用遍第四句不动本也。本有二种。一真身为本。本体自遍。以用如体故。不动本而能普遍。二应用之中自有本末。菩提座身即本。周十方即末故。下不起树王而升四天。正明不动本而周遍。今明虽遍法界而处此座。明不坏末而归本。此二不相离故
疏。以不动本而周遍。释不坏末而归本耳
疏。上则事如理故等者。菩提座身是事。以如理故周遍。言此则事含理者。一毛是事无不包故。由理有二义。一无处不遍。二无法不包。犹如虚空具包遍义。今事如理故具上二义。即事事无碍中。事理融通门也
疏。又一毛表解脱门者。约观心释。一毛外有内空能容受故
疏。初二总身总相遍等者。然有四句。谓一总遍总中。二总遍别中。三别遍别中。四别遍总中。然所遍通依正。且约能遍为正。所遍为依。依正各有总别。正总即全身。别即眼耳乃至一毛。依总即全一国土。别即若树若石。乃至一尘。初但言刹中安坐故。是总身总相遍。后明身遍尘中之土。总遍别中。疏言众中者。即大众海中为拣昔解。以为胜音眷属赞故。则是胜音众中菩萨故。今明是新旧二种大众海中
疏。又句各一智者。上约二智。此约四智。四智之相已见第一经。今但取其与今经文相应之处。而引之耳
疏。力无畏等皆无异故者。即问明品文。经云文殊法常尔。法王唯一法。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一切诸佛身。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言相同者。即相似名同。非谓共也
疏。此即无碍慧身不依一切者。上以无住本释无依。无依是理故无住。即实相之异名。今以智慧释无依故。出现品云。一切佛法依慈悲。慈悲复依方便立。方便依智智依慧。无碍慧身无所依。故疏离诸分别。是无差别者。上释无差别。约理无二。今释无差。但心无分别耳。故无差别与无分别。有通有局。局则无差别是理。无分别约智。通则理亦得名无分别。故问明品云。佛刹无分别。无憎亦无爱。智亦得名无有差别。谓无差智为能证故。今用通义。以无分别释无差别
疏。能现能生身土。智影皆无二故者。即唯识释大圆镜智之能。亦如上引
疏。即法身无色应物现形者。引证此语。正是肇论。论云。法身无色应物现形。般若无知对缘而照。若取其本据。即是经云。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下经亦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所现众色形。令入此法中也
疏。以智契如下。会上二身令无障碍。是真法身。引金光明。已如上引。即三身品
疏。望前应身即重化者。应身对法报。应身是化身。今于应身上起化。故云重化。如释迦是应身如涅槃受供。于其毛端现多化佛。即重化也
疏。先一偈显真佛者。此约法报无碍之身。为真佛也。第一义常者。本有常也。智符于理。湛然常照者。即是修成。合本有也。若依法相。后常是相续常。今依法性宗。冥符于理。同理常也。故生公涅槃疏云夫真理自然悟。亦冥符真。则同无差悟。岂容易不易之体。为湛然常照。即其义也。显者离二障者。亦有二意。若别说者。离烦恼障故法身显。离所知障故智身成。合则二障俱障二身。离于二障俱显二身。智性本有非照今有故
疏。诸根相好一一无边者。即自受用身果。无限福智所庄严故者。即自受用因。故唯识云。二受用身。此有二种。一自受用。谓诸如来三无数劫修习无量福慧资粮。所起无边真实功德。及极圆净常遍色身。相续湛然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释曰。以论对疏。居然可知
疏。初一普随物乐下。三义皆通他受用身及变化身。故唯识云。二他受用。谓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诸菩萨众。现大神通转正法轮。决众疑网。令彼受用大乘法乐故
疏。无生为佛法体故者。诸经论中皆诠无生之理故。净名不二发始明之。楞伽经说。一切不生中论不生。为论宗体。傅大士亦云。佛法以无生为体。无著为宗。忘想为因。涅槃为果。诸文非一
疏。无住处者。拂约性云。法性如虚空。诸佛于中住。似有住处。今谓法性如空。则无所住。况体无生。安有能住不住。诸法方住法性故。上文云。诸佛于中住故。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大品云。若住一切法。不住般若波罗蜜。不住一切法。方住般若波罗蜜。故大般若会会之初。皆先明无住。净名亦说无住为本
疏。无尽相言兼真身故者。一应用无尽。若镜对万形。二真体无尽。此复二种。一十莲华藏之色相故。二一一色相体无穷尽。湛然不变故。经云。如来妙色常安隐。不为时节劫数迁。大圣旷劫行慈悲。获得金刚不坏体。胜鬘云。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故疏言。十化者。即佛地经说。佛身有十化。初依身轮起三种化。一受生化。谓受最后身。二神通化。谓现诸变等。三业果化。谓受金锵等。又依语轮起三种化。一辩扬化。谓转法轮。断疑答难。二赞励化。谓赞胜劝学。三庆慰化。谓有进修。或能断证随喜庆慰。意化有四。一领受意化。谓领问受取等。二决择意化。谓观有情心行差别。拣择诸法性相不同。三发起意化。谓能发起宿世善根。及令二乘发大行等。四造作意化。谓能建立诸法事义。是故当知依实起用。即是化身。故说化身无别心色。释曰。上即论文疏文具用。欲会释经少有添减。但观向引。自分疏中主客之言
疏。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者。复有文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疏。慈氏论云。但离四相等者。此释上离一切言故。四加行位菩萨。但观此四。四者。一名。二义。三名义自性。四名义差别。名即能诠。义为所诠。名中有句。名诠自性句诠差别。则名中有自性差别。义中亦有自性差别。能诠所诠此二异相故。二别观。若名义自性。名义差别。二二相同故合观察。谓观于名必诠自性。若观于句必诠差别。故自性名与自性义此二相同。名义差别相同亦尔
疏。亦是释疑为物现相不乖如空者。疑云。既以法为佛身。清净如虚空。何缘现金色等。云何令人悟于虚空。答有三意。一体虽无相为物现相。物宜见故随他意耳。二者若不现相。云何令人悟于无相。如不因言岂显无言之理。上二意即为物现相句中通之。三如虚空言。取其清净。无相非离相求。相即无相故不乖空。故下经云。佛住甚深真法性。寂灭无相同虚空。而于第一实义中。示现种种所行事。所作利益众生事。皆依法性而得。有相与无相无差别。入于究竟皆无相。故相不乖无相。相即无相耳
疏。地地三心者。即入住出。下当广说
疏。一梵音故者。唯取五天梵音意在一故。二即此一梵音称性故遍。三此一梵音中即具一切音故
疏。释云事理融故。一梵音是事事为理融故一具一切。四多法雨者。随前一音。即说四谛十二因缘六波罗蜜因果等法。五随说一法具多文辞。如四谛品说四谛法。遍周法界主伴无尽。六随前一音一法。各同一切众生之音。如百道风各吹多窍。竞发异响。前第三一音具多。是佛音自具。今一具多。是随一音外同物类。七德一类音各遍一切处。多类皆尔。八唯宣称性融差别故。九能令万类皆得见闻上之性净。十随闻大小益皆究竟。言文处可见者。上之八义句各一义。唯第九义具于三句。十亦一句。故十二句而有十义。疏言影像者。显无方所者。此句标。下别释之。离其影像以为二喻。影取光影喻。故云光东影西等。然光影喻自有二意。一以若身若树等。以喻物机。日月之光以喻佛智。所见之影喻佛色形。如瞿师罗之短质。佛智对之为三尺之影。无边身之长质。佛智对之为穷上界。而有余之影。今不取此义。二质喻法身。无二相故。光前机感。随其东西所感异故。影喻色形。随机感光而东西故。今取此义云无方所。二以像一种为镜像喻。故云质对像生。无从无去即无方所故此影像下。双结二喻无方所言意明空耳。疏言如空者。不可取等故者。等于四义。谓此偈中五义如空。一不可取。无物可取智览无性故。二无生。非从无之有故。三无起作。非新成故。四应物现前。无有一物不对空故。随器大小孔隙之异故。五平等。十方虚空皆不可量。三际虚空同一相故。如来五义者。一离相故。二真常故。三湛寂故。上三寂然不动。四即感而遂通。五体相用等。佛佛相望平等无二
疏。故虽现形犹如水月者。经云。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此义佛佛平等。故结云平等如虚空
疏。既以结通菩萨云集尤显上叹。是彼十方者。谓若是胜音眷属。何以叹后结云如此四天下道场中。以佛神力。十方各有一亿世界海微尘数诸菩萨等。而来集会耶。明知。上是十方菩萨叹佛德耳。现相品竟
普贤三昧品第三
疏。二释名。疏文有二。一正释。二解妨。前中有三释。第一释普贤是人。第二释普贤是法。第三依梵本义通人法
疏。纵佛加下品。二解妨难。有二种难。一义广名局难。难云。文中具有佛加光赞。何以偏名三昧。一法释意可知
疏。余会入定下。通第二违例开品难。难云。诸会中皆入定等在于本品。今何开耶。故疏牒此以答。答文有二。一释余不开所由。二今此开下。释今开所以。而文有四。一正答前问。二从四五二种下。展转生难。难云。光赞众请十地亦有。何名六异。彼何不开今此则开。答意可知。三以此果下。出广所由。七八九下。通蹑迹难。难云。若说果法。别立此品。七八九会。此三亦说果法。何不立耶。答意云。彼唯有一而无二义故
疏。二此三昧下。彰定名字。疏文有三。一解文。二彰入所以。三叙昔异同。今初。先指前。后复有下。正释。文有二释。一约广大生息释。二约光明遍照释。前中先总后别。今毗者。广大也。卢遮生也。那者。息也。即安国意也。疏诸佛有者。慈悲无边下。二广释也。先明修成。言生相尽者。即起信意故。彼有三细。谓业转现。总名生相。在赖耶识。今言尽者。论云。菩萨地尽。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释曰。远离细念。即生相尽也。故次引涅槃经离有常住。即第四经。离有即生相息也。常住之义。同上起信
疏。言本性者下。释本性。言本觉现量者。本觉即是所证本性唯真。现量方能证故。与佛等者。起信论云。所言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即是如来平等法身。说名本觉故。以等佛而释大也。言新新生者。上约本净。今约随缘。言染净苦乐所不能动者。上约随缘。此明不变。又约上生灭。此约真如故。约生灭随缘常生。约真如不变常息
疏。即上法身在缠下别释藏字。谓空不空标二藏名。起信云。复次真如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云何为二。一者如实空。以能究竟显实故。二者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故。释曰。上即双标
疏。空为能藏藏不空者。即次下论中意。论云。所言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以无虚妄心念故。当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乃至总说。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故说为空。若离妄心实无可空故。所言藏不空者。以显法体空无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变。清净满足。则名不空。亦无有相可取。以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释曰。上引论文。即双释二藏。而疏引意释于空藏藏不空。意犹似难见。谓标论中本意。自性清净心不与妄合。则名为空。性具万德即名不空。及至释文乃云。若离妄心实无可空。即显空藏同妄而显。不空之藏要由翻染方显不空。如本有檀德今为悭贪。本有尸德今随五欲。本有寂定今为乱想。本有大智今为愚痴。是则悭藏于施。乃至痴藏于慧。故论云。以知法性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蜜等。万行例然。故下论释本有真实识知义故。故云。若心有动非真识知。明妄心之动藏其真知。是以即妄之空。藏不空之万德。故下经云。知妄本自真。见佛则清净。故上论云。以能究竟显实故名为空。故知空藏能藏不空。能藏既空。则不空之藏本来具矣
疏。若以光明下。二约光明遍照释。犹有二意。前以毗卢遮那为能证。又毗卢下。以毗卢等以为所证。则以如来而为能证。言本有真实识知义者。即起信生灭相中之文。论云。若心起见。则有不见之相。以心性离见。即是遍照法界义。故若心有动非真实识知。意云。若无动念即真识知。既云即是遍照。则毗卢遮那亦本有矣
疏。显于依正下。第二彰入所以。可知。疏贤首云下。第三叙昔异同。意以身包刹海得藏身名。但是下文用中。一义。摄义不同不为正释。顺经宗意。故存而不论。疏普入下。明体相用。文有三。初总科。二言六对下。随文别释。三言四节者。结束称赞
疏。初二句下释初对中。先双摽。谓以因因性下。双释。先释正入一切佛平等性言因因等者。即涅槃二十七。师子吼菩萨品云。佛性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因者。十二因缘。因因者。即是智慧发心已去。果者。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果者。无上大涅槃。今疏文意。因因即观缘之智通发心已去。果即所证之理。能证至果。为大菩提为大菩提。所证至果名大涅槃。前二是因。后二是果。而有重因果言者。谓十二因缘。是正因性。虽有此性若无观智不能成果。今由观智令彼成果。即与因作因。故名因因。菩提对前已名为果。而大涅槃由菩提显故。此涅槃即是菩提果家之果故。彼经喻云。如无明为因。诸行为果。行缘识果。则无明亦因亦因因。识亦果亦果果。举此无明为因因则在行前。行如十二因缘。无明如观智。则观智。在于十二因缘前。而远公云。十二因缘近起观智。远为涅槃正因。故名为因。方依前因以起观智。依因起因故名因因者。则因因在于十二缘后。理则可矣。而不顺喻。无明因因在于行前耳。然上四句之后经中。复有四句云。一是因非果。如佛性。二是果非因。如大涅槃。三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缘所生之法。四非因非果。名为佛性。此之四句。三即是前二三两句。智慧菩提皆依十二因缘生故。初及第四。皆前中初一。以十二缘约相是因。若约缘性即非因非果。是中道正性法身理也。二即第四。而菩提望前是果。望后是因故。言亦因亦果。涅槃之后更无所显故唯是果。又第四句非前四句。总为四句之体。就缘成四。与此为因名为因性。与此为果名为果性。犹如真如出烦恼障名为涅槃。出所知障名为菩提。而体无二随出得名。佛性亦尔。因等四句皆望缘取。而佛性体。体绝四句。俱非因果。四句已亡。思之可见。若总合上二种四句。成五佛性。复成四句。一或有佛性。阐提人有。善根人无。是前因性之中一分之义。以未成佛时。善恶无记皆名佛性。亦取其恶故。云一分阐提有也。二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阐提人无。即因因性。三或有佛性二人俱有。即是因性中通十二缘。亦非因非果之性。四或有佛性二人俱无。即彼果性及果果性。对前两重四句。可以意得。十二因缘名佛性者。一当体净故是法身性。二能知名义成反流故名报身性。又前灭后生非断非常显中道故。又三杂染即三德故。翻烦恼杂染。以成般若。翻业杂染以成解脱。翻苦杂染以成法身。当相即是性净三德。观之则是观行三德。证之则是圆满三德。又初因性。即染净缘起。二因因性。即内熏发心。第三果性。即始觉已圆。四果果性。即本觉已显。又初随缘隐显。二微起净用。三染尽净圆。四还源显实。又初与四俱是理性。但染净分二。二之与三俱是行性。但因果有殊。又初染而非净。二净而非染。三亦净亦染。四非染非净。又初自性住性。二是引出佛性。三四皆是至得果性。又初二因中理智。后二果中理智。因果虽异。理智不殊。理智似分。冥契无二。唯一心转。绝相离言无不包融。故名佛性。由此名为佛性契合门也
疏。如是佛性即有七义者。即涅槃三十五经云。善男子。如来十力四无所畏。乃至如是等法是佛佛性。如是佛性则具七事。一常二乐三我四净五真六实七善。今但义引故小不次。泽州云。不迁名常(四)自在名我(六)安隐名乐(五)无染名净(七)离妄是真(一)不空显实(二)体顺成善(三)后明菩萨性有六种。于前七中略无我乐。加少分见。以其未得八自在我故无我德。未得大涅槃无真实乐德。未见自身佛性故加少分见
疏。生佛之性下释平等义。言佛平等性。即如来藏下。会别归总。此为第一下。结十门之一。疏言胜用下。即释经能于法界示众影像。是第二门。言能现能生身土智影者。即唯识论释大圆镜智之文。谓三身三土三智之影。皆是镜智之所现故。如第一经说。前抄已引
疏。谓若自相等者。谓观色等六尘入正定。故名为自相。若观无常空等八定。则名共相。并皆不离如来藏性。性即真如故。起信论云。真如三昧是诸三昧根本。上释出生一切诸三昧法
疏。后摄受下。即释普能包纳十方法界。终归此者。约事法界。法界体性。约理法界。疏四有二句。前句即三世诸佛智光明海。皆从此生。言不体此理。非佛智故。体谓体达。若能证入藏身之性。即名佛智正用。起信始觉同本。名究竟觉故。生公立体理成照义。云理不待照而自了智。必资理而成照。故知理无废兴。弘之由人。智虽人用。不在人出矣。故人有照分。功由理发。失理则失照故。要见此理方成佛耳
疏。后示现诸境门者。释经十方所有诸安立海悉能示现。上摄受法界。即言终归此。故此能现者。文影略耳。皆自此生者。皆归此故。故知万物依地而生。终归于地
疏。五有二句即依正含容者。二句共成一门。一门便成一对。内含因果智力。释经含藏一切佛力解脱诸菩萨智。从外令尘下。释经能令一切国土微尘。悉能容受无边法界。释云。由尘全依法界藏现。即是事尘顿现万境故。言同真性者。约理法界
疏。六有三句下。三句成一门。一门分二。一对前二句即成人。经云。成就一切佛功德海。二显示如来诸大愿海。是故疏云初成果人功德大愿。即二句也。疏后持法轮。即是持法。释经一切诸佛所有法轮。流通护持使无断绝。言由斯玄理法眼长全者。法眼长全无缺减。即第十四经。由真理湛然故悟亦冥符。理既无亏法眼常矣
疏。言四节下。第三结束称赞。言次四句者。即出生一切下。言二句者。即含藏下。言后三句者。即成一切下。及下三义。皆是结束此三。圆融称赞也
疏。此第十句有二义者。昔人唯有后义。则是佛身所现国土中尘有诸佛刹。遂令普贤不遍如来身外之刹也
疏。及此国者。指前十处之国者。即前第十句中初义。谓及尽法界国土中。尽虚空国土。尽三世国土等。其第十义身中国土。以文近故。疏中不指
疏。于上诸处下。总结能遍。上之四重但所遍故。于中三。初正结遍身。二此处入定下。类通。三故约主定下。后解妨难。谓有难云。别明入定。佛前唯一普贤。今此结通。何以一一佛前各有多耶。疏中含有二义。一正约主伴。二遍明即入。初主伴中。谓为主须一为伴必多。难云。此中普贤应不为伴。故应答云。若为伴时。亦得有多。二者即由上义故。此一者是即多之一故
疏。云一切之一故。彼类通中多是全一之多故。疏云一一切故。前是举一结多。此是即一即多。前是通辩缘起相由。今明力用交彻。一有一切等故。普贤身不可思议。略有三类。一随类身。随人天等见不同故。二渐胜身。乘六牙象等相庄严故。三穷尽法界身。帝网重重无有尽故。今当第三。含有前二
疏。得定所由所由有三等。疏文有三。初当句释。二又上三下。展转释。谓由自有行愿。方得主佛愿加。由主佛愿方得伴佛同加。故云前前由于后后。三余岂无下。通妨。难言。一切菩萨皆修行愿。何故不加。法门主下。疏答。答中二意。一约教相。二表诸下约表法说。如金刚藏表地智等
疏。余九即是十海者。就十海名二处具出。影带钩锁文该五处。言二处者。一现相品。众海问中十海。二成就品。初标章答中十海。然文小异开合不次。问中十者。一世界海。二众生海。三长行阙一偈中即有。谓世界安立海。四诸佛海。五波罗蜜海。六解脱海。七变化海。八佛演说海。九佛名号海。十佛寿量海。三世界成就品。初答中十者。一世界海。二众生海。三一切诸佛海。四一切法界海。五一切众生业海。六一切根欲海。七一切佛转法轮海。八一切三世海。九一切如来愿力海。十一切如来神变海。若将此十对现相品者。此中一二名次俱同。此中三即问中第四。此四即彼三。此中五六皆带第二众生海中。开出亦可。第六根海通下诸海。须知根。故至成就品当更会之。此七是前第八演说。及第五波罗蜜海。是所演故。此八即第六解脱。此九即前九十二海。谓名号寿量。皆由愿力而得成故。此十即前七。上言此者。此成就品。言文该五处者。二处如前。三即此所为中。是为十海故。四者即下意加与智。即十海智故。五世界成就品答中。称叹十智。即是知此中十海之智。正是此中诸佛所与十智也。此上五处三处。是海。二处是智。其所为中虽无海言。而是海义。然其五处决定相承。谓由问十海故。加所为中。为于十海佛与十智令知十海。普贤得智将欲说之故。观察十海。智海难思。唯佛智能知故。称赞十智。亦是赞所得之智。方能遂佛所为。答前问也。而其五处开合广略者。显义无方故。亦似译人不相对会。故今疏文并为会释。使前后无违。下成就品更委会释。今此所为中十句。正对问中十海有三。两海兼下答名。以文同故。谓一即问中第三安立海。二即问中第二海。言业者问中所无。即兼下名。答中开出。然有众生必有于业。以此经中有净治杂染得清净言故。疏加之及业海也。三同问中第一。四同问中第四。五中摄前四海。谓九名号海。十寿量海。六解脱海。七变化海。以其上四皆佛随机之大用故。故云一切佛功德也。六即问中第五。七九二海皆是问中第八。答中但有转法轮海。而无演说。问中但有演说。而无法轮。今此所为及与叹智。并开成二。八亦问中第二众生开出。然上九句。七九合成。问中一演说海。八复合归第二故。此九句唯有于七。而第五佛功德中。独有其四。兼七中余六故。十海具矣
疏。与下十智令知此十者。上来正释经文。今对后生起。如前已说
- 上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第二十三卷
- 下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第二十五卷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华严经》“华”是大乘的因地,“严”是果地的功德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是什么意思?
- “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七个字有什么含义?
- 十种自在指的是什么?解读《华严经》十种自在
- 入无生智,到无依处是什么意思?
- 为什么说《华严经》是别教一乘?
- 脱去俗服,当愿众生,勤修善根,舍诸罪轭的意思
- 只在诵《华严经》的时候口臭,还要继续诵吗?
- 怎么理解“忘失菩提心,修诸善业,是为魔业”?
- 《大方广佛华严经》经题含义是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 《华严经》是属于开智慧吗?
- 人要精进学习,切莫放纵欲望
- 发起殊胜的菩提心,让世界变得更清净
- 机缘到来时,因果报应是逃不掉的
- 《华严经》是阿难尊者记录的吗?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到于彼岸的解释
- 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须熟,彼不相待的解释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