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维摩诘经 >

维摩诘经

《维摩诘经》简称《维摩经》,全名是《维摩诘所说经》,亦名《不可思议解脱经》。维摩罗诘是梵语Vimalakirti之音译,维摩罗意即“净名”、“无垢”,诘即为“称”,故《维摩诘经》又名《净名经》或《说无垢称经》。摩罗诘又译为维摩罗诘、毗摩罗诘,略称维摩或维摩诘。意译为净名...[详情]

《维摩诘经》讲解 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6)

  文殊师利!有疾菩萨应如是调伏其心,不住其中,亦复不住不调伏心。

  在小乘论里,调伏心指禅定心,不调伏心指散乱心。这个地方的调伏心内容更宽泛一些,指能够调伏自心不起烦恼,能够进入禅定,但是也不住于已经调伏的心中,也不是住在不调伏的心中。

  所以者何?若住不调伏心,是愚人法。

  我们众生的心都是不调伏心,不能降伏、自主自心,不能入正定,叫做愚人、愚痴众生。

  若住调伏心,是声闻法。是故菩萨不当住于调伏、不调伏心,离此二法,是菩萨行。

  如果仅仅住于调伏心,只管自治其心,入深禅定,这是小乘的声闻法。菩萨应住于菩提心,超越调伏心及不调伏心。

  在于生死,不为污行;住于涅槃,不永灭度,是菩萨行。

  菩萨虽然来往于生死中,而不像众生那样被烦恼所染污而造作有漏业;虽然常住于涅槃中,而不像小乘人那样永远住于无余涅槃,灰身灭智,而是从清净心中念念起心修菩萨道,这叫做菩萨行。

  非凡夫行,非贤圣行,是菩萨行。

  住于不自主的不调伏心是凡夫行,住于小乘的涅槃心是贤圣行,菩萨所行既不是凡夫行,又不是贤圣行。

  非垢行,非净行,是菩萨行。

  “非垢行”是没有烦恼,“非净行”是说也不像小乘那样只是自心清净不起烦恼。

  虽过魔行,而现降伏众魔,是菩萨行。

  菩萨的道行虽然超过了诸魔,而示现降伏众魔。

  求一切智,无非时求,是菩萨行。

  菩萨虽然追求成佛得一切种智,但不“非时求”,不在功行没有圆满时急于成佛。不少学佛人怀有“非时求”的想法,想尽快成佛,即身成佛,甚至当念成佛。禅宗高标顿悟成佛,密教高标即身成佛,都是应这一类众生的需求而说的“广告语”。实际上,自释迦佛以来,没有一个人真正见性成佛或即身成佛,至多成就阿罗汉果、别教初地菩萨。如西藏即身成佛的典型米拉日巴尊者,临终求生东方不动佛土,说明他并非实际成佛,只是证得了菩萨果位。

  虽观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是菩萨行。

  菩萨虽然也和小乘一样观诸法本来不生,但是不进入涅槃,正位,指证阿罗汉果而入无余涅槃。

  虽观十二缘起,而入诸邪见,是菩萨行。

  菩萨虽然也观小乘的十二缘起,而“入诸邪见”,也能够示现为外道,以这种方法去度邪见外道,这是一种菩萨行。《四十华严》载:善财童子所参的五十三位善知识里,有一位胜热婆罗门,是苦行外道,他不停地从悬崖上跳下去,修种种苦行,这就是“虽观十二缘起,而入诸邪见”的榜样。这样修,是为了给邪见外道看,你们修的这个我也会修,而且比你们修得还好,使外道佩服他,这样才能引导外道进入佛道。释迦牟尼佛成佛前拜外道师修禅定,又修六年苦行,也是此类示现。

  虽摄一切众生,而不爱著,是菩萨行。

  菩萨虽然要摄化一切众生,但在摄化众生的时候,只要智慧不够圆满,烦恼没有完全转化,便容易生起爱著,比如哪些人对我特别好,特别关心,特别尊敬,或者我特别喜欢他,就摄化他,给他说法,给他加持。这种爱着,也是一种烦恼、贪着。所以,虽然摄化无量众生,而不爱著众生,是菩萨所应行。

  虽乐远离,而不依身心尽,是菩萨行。

  小乘是要远离一切烦恼,远离三界,最彻底的远离就是灰身灭智,临终时用自己的三昧火把肉身烧尽,解脱心进入无余依涅槃,这叫“依身心尽”。菩萨虽然也修远离世间的一切五欲和三界身心,但是“不依身心尽”。

  虽行三界,而不坏法性,是菩萨行。

  菩萨虽然入于三界,生于三界特别是欲界,而其清净心不堕三界,恒常跟法性相应,叫做不坏法性。

  虽行于空,而植众德本,是菩萨行。

  菩萨虽然任何时候都跟空性相应,但又广修种种福报、种种善法,广种福田

  虽行无相,而度众生,是菩萨行。

  菩萨虽然时时在观诸法无相,修无相三昧,而又度有相的众生。

  虽行无作,而现受身,是菩萨行。

  “无作”又译为无愿,即见能作所作空而没有主观的愿求和作为。小乘的无作是真无作,就是什么都不作。大乘不一样,虽然无作,而在三界受身,修菩萨万行。

  虽行无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萨行。

  “无起”是无生、不生起的意思。菩萨虽然心契无生,得无生忍,而生心起念修习众善。

  虽行六波罗蜜,而遍知众生心心数法,是菩萨行。

  菩萨不仅自己修行六度,而且能够“遍知众生心、心数法”,心指第八阿赖耶识,心数法即心所法,指心理活动,数量很多,故称心数。众生心里想什么,无意识里潜藏什么,是菩萨度众生必须要知晓的。

  虽行六通,而不尽漏,是菩萨行。

  小乘阿罗汉的六种神通,菩萨虽然也都修证,但是修漏尽通这一通时,并不把烦恼全部断尽。见道以上的菩萨为入生死度众生,要“留惑润生”,留一些烦恼的种子故意不去断尽,因为没有了烦恼的种子,便不能再生于三界。六通,指宿命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漏尽通。外道修行者最多能得前五通,只有阿罗汉和八地以上菩萨才能得漏尽通,故有“五通仙人,六通罗汉”的说法。漏尽通,是断尽了自心烦恼、知晓自己断尽烦恼,也能知道别人是否断尽烦恼的一种直觉功能。

  虽行四无量心,而不贪著生于梵世,是菩萨行。

  菩萨虽然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观,但是不贪著于去当梵天王。大小乘佛学都说,在十善、色界四禅的基础上修四无量心观成就,可以做色界的梵天王。色界分初、二、三、四禅四层,共十八天,每一禅天都有一位统御世界的梵天王。这四无量心禅,是三乘学人及密乘人都必修的,南传佛教称为“四护卫禅”,帕奥禅师说在第四禅的基础上才能修成功。所有的密法本尊法里,刚一开始都必须要修四无量心观。发菩提心、修菩提心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修四无量心观,把慈、悲、喜、舍心增广、扩展到无量无边。

  虽行禅定、解脱、三昧,而不随禅生,是菩萨行。

  一般来说,“禅”为梵语“禅那”之略,只指色界四禅,“定”指四空定即四无色界定,“解脱”指的是八解脱,“三昧”指的是空、无相、无作三种三昧。这都是小乘必须要修的几种禅定,菩萨虽然也修这几种禅定,但是不随这几种禅定的功德生到色界、无色界,菩萨一般不生到色界、无色界去,尤其不生到无色界天,因为无色界不能起智慧度众生,生到色界也难度众生。菩萨多生于欲界,尤其是欲界的兜率天,可以度人也可以度诸天。

  虽行四念处,而不毕竟永离身、受、心、法,是菩萨行。

  下面依次说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又称三十七品助道法,包括了小乘解脱道修学的所有内容,菩萨也必须要修。道品,亦译菩提分、觉支,意谓达到涅槃需要修习的课目,共三十七项、七种: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这三十七品法基本上是按修证的先后次第排列的,叫做“道次第”。

  第一种四念处,又译四念止,是小乘道必须要修的观禅,《阿含经》中称为“一乘道”,就是说只走这一条路就可以直达涅槃彼岸,或曰直达涅槃的直通车。其内容为如实观身、受、心、法,要点为“观身如身”乃至“观法如法”,即如实地观察、观照身、受、心、法之本然。菩萨也必须要修,有大乘的四念处,但是菩萨修四念处“不毕竟永离身受心法”。小乘是厌离道,修四念处要厌离身受心法。而菩萨不这样,因为没有身受心法,就不能度众生了,所以菩萨虽然也如实观身受心法,而不厌离身受心法,更不把身受心法灭掉。

  虽行四正勤,而不舍身心精进,是菩萨行。

  “四正勤”又译四正断,内容为:未生恶法令不生、已生恶法恒令灭、未生善法令出生、已生善法令增长,意谓正确努力地弃恶修善。菩萨也须修习,在修一切菩萨道时皆不舍身心精进。

  虽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萨行。

  四如意足亦称四神足,是修得五种神通的基础,就像神通的脚一样。第一欲如意足,希图修得神通的欲望;第二勤如意足,精勤修习四禅定;第三心如意足,一心专注不乱;第四观如意足,依智慧修观。菩萨也要修四如意足,以修得神通,作为度化众生必要的方便。四如意足应在修得第四禅的基础上修习。菩萨也须修习四如意足而获得神通自在,作为度化众生的方便。

  虽行五根,而分别众生诸根利钝,是菩萨行。

  五根,指五种能自然出生佛法诸善功德的根本,就像植物有了根一样,自然会生出枝叶花果。五根为信根、精进根、念根(恒在正念)、定根、慧根。菩萨也须修五根,不仅自己能自然出生佛法功德,而且能够分别众生的诸根利钝。

  虽行五力,而乐求佛十力,是菩萨行。

  五根继续增长就变成五种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这五种力能够自然推动修行,破除邪见、懈怠、邪念、散乱及诸惑。自然生起叫做根,能量很大叫做力。菩萨虽然也须修五力,而在五力的基础上更追求佛的十力。

  虽行七觉分,而分别佛之智慧,是菩萨行。

  “七觉分”又译为七菩提分、七觉支,是修行中用以调节自心的七种技术:一择法,以智慧抉择所修之法正确与否;二精进,勇猛精进地依正法修持;三喜,心得善法而欢喜;四轻安,得定而获身心轻快愉悦;五念,明记所修法而不忘失正念;六定,进入正定;七舍,极其放松。菩萨虽然也修大小乘相共的七觉分,而不止于小乘,以大乘见地修七觉分,以趋向佛的圆满智慧。

  虽行八正道,而乐行无量佛道,是菩萨行。

  小乘解脱道归结为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菩萨虽然也八正道,而更修学无量菩萨道以求佛果,菩萨道的内容要比八正道多得多。

  虽行止观助道之法,而不毕竟堕于寂灭,是菩萨行。

  菩萨虽然也修习止观,但不毕竟寂灭永入无余依涅槃。小乘修止观是要住于无余涅槃,菩萨不是这样。止,梵语奢摩他,意为“心一境性”,即系心一缘而入定,解释为初禅未到地以上的正定;观,梵语毗婆舍那,谓以佛法的智慧深入观察思考。

  虽行诸法不生不灭,而以相好庄严其身,是菩萨行。

  菩萨虽然观察诸法本来不生不灭,而以相好庄严其身,因为度众生时,需要一个形象在众生当中出现,这个形象要让众生非常尊敬,非常欢喜,所以要修成一个相好庄严的菩萨身、佛身。小乘就没有必要这样修了,其目标是径直入无余涅槃,不需要相好之身。

  虽现声闻、辟支佛威仪,而不舍佛法,是菩萨行。

  菩萨如果是出家众,也要严守出家戒,现声闻、辟支佛的威仪,但是不舍大乘佛法。行住坐卧都符合戒律规定,现庄严相,令人尊敬,叫做威仪。真正的威仪是证道后自然显现的,不是故意做作训练的、装的、表演的。

  虽随诸法究竟净相,而随所应为现其身,是菩萨行。

  菩萨虽然观察诸法本来空故,毕竟清净,而能随所度化的众生的时机而现身。小乘进入无余依涅槃以后,就不能现身了。

  虽观诸佛国土永寂如空,而现种种清净佛土,是菩萨行。

  菩萨虽然观察诸佛的净土也是毕竟空,而修种种菩萨行来清净佛土,建成庄严的净土。

  虽得佛道转于法轮入于涅槃,而不舍于菩萨之道,是菩萨行。”

  菩萨即使成佛,转法论、入涅槃,示现灭度,而灭度以后也不舍菩萨之道,继续修行度众生。所以观世音等菩萨虽然久已成佛,还现菩萨身来度众生,将来再示现成佛。

  说是语时,文殊师利所将大众,其中八千天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听完这么深妙的大乘法,文殊菩萨所带来的大众中,八千诸天都发了菩提心。天子,指天人,即天界除天王之外的民众。

原标题:《维摩诘所说经》讲解—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6)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陈兵教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