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经札记(九)
△清净心中一丝毫不能沾染,亲爱之人要放下,冤家对头也要放下,度一切众生,冤家对头也在内,菩萨没有一个冤家,冤亲平等是大无畏精神。
△十方世界无量无边,通是教化地区,菩萨悉往受生为数无量,佛在此世示现已是第八千次。未曾一念生疲厌,人与人相处乃是前生的缘,可能起变化,从前是好友忽然变为冤家,凡夫类多如此。而菩萨则不然,如如不动,顺境不动欢喜心,逆境不动嗔恚心,才能看到诸法实相。
△成佛之后仍继续行菩萨道,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比修学的菩萨作的更澈底更积极。菩萨的光明照耀每一个众坐,令其入法性,见性成佛,菩萨愿才算圆满。地藏菩萨的愿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须等待每一个众生均成佛,他才成佛。换言之,即是永远行菩萨道,利益众生。
△禅定属功德边,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属福德边。福德可以给人,功德不能给人,亦如财物可以赠送他人,聪明智慧无法赠送他人,功德是自己专有的。宝志公为观音化身,主持梁皇忏亦只能将郡氏夫人超度到忉利天,再上去要靠定力。舍利弗智慧第一,有人问佛舍利弗何以有如此智慧,佛答舍利弗心内如鼓,空空如也,一念不生,这是大定。随问随答,一经过考虑即落在意识心上,必须要用无分别智,无分别智与佛心,心心相应,教下的止观也是定,方法不一样,目的则同。
△无漏的是功德,有漏的是福德,可以断烦恼了生死出三界证大菩提果的是无漏的,功德从般若智慧中来,佛法所铨示的是人生宇宙万事万法,拈任何一法皆能证大菩提,楞严经二十五圆通不过是宇宙人生一切法门中之代表,森罗万象无量无边,那一法门均能入道。
△自己成就之后,要紧的是教化众生,此是依智起悲,必须有大慈悲,才能度世,如不化他,自己的性德不能圆满,十方诸佛成佛之后无不度众者,度众生是有作有为,而在二六时中保持清净心。故经云:普使群生到彼岸,此净心者所行道。
△佛菩萨为度众生常常示现种种身相,并不只是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身相。有时现众生相,多份对于根熟的众生示现,如将要证果的人以及作错事尚肯忏悔之人,也有在自然界显现的,作为众生一切成就的增上缘。众生对于一件偶发事件,机触灵感,恍然大悟,或对于他人之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而扭转危局,终身受用不尽者,皆为佛菩萨在冥冥中示现化导,凡夫无天眼通,不知不觉而已。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吾人现正在梦中,醒觉过来,方知世事如幻,空华佛事,水月道场,连佛法都是假的,何况世间一切有为法。经论中说的清清楚楚,天天研究,但还是造罪业起烦恼,其原因是没有进入佛菩萨的境界,得不到受用,佛法是断烦恼的,如学佛而仍有烦恼是与佛法背道而驰。
△时间是就众生分上说的,实际上并没有时间,是众生的错觉,时间属于心不相应行法,时间长短没有一定,念劫圆融,可见时间是众生的知见,所以经云:无量无边无数劫,于一念中悉明见。
△一切众生见到菩萨,菩萨决不令其空过,一切菩萨均是如此,我们应当学菩萨,对于众生,如能接受佛法教诲,我们应尽其所知予以教导,纵不能接受佛法亦要说因果报应,使其深信得益,不舍一切众生界而不著一切众生界,度众生而不著众生之相,说法不著说法相。
△见佛无疲厌,念念之中都能见佛,佛是觉,六根接触六尘,念念觉悟,念念见佛,不疲不厌,法喜充满,学佛人真能达此境界,心地常常保持六根清净,不为六尘所转,自然法喜充满。凡夫的境界唯一的办法是二六时中常有阿弥陀佛的念头,深入经藏没有清净心入不进去,要靠佛菩萨感应,感应全凭至诚心,至诚心也是清净心。
△佛事门中不舍一众生,心量要大,众生无边誓愿度,存心舍弃一个众生都不能成佛,心里有取有舍即著了相,著相即是凡夫而不是菩萨,四相有一个则四相俱全。虽说带业可以往生,也要理智能克制感情,平时多练习,否则到临命终时就来不及了。
△菩萨修行宗旨在转识成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
△法门无量,三昧无量,功德林菩萨说修三昧是一种手段,目的在见性,三昧的本性即真如本性,三昧的相无量无边,见了性一切三昧皆通达,每读诵一部经皆能见性,无论大乘经小乘经皆能见性,小乘是大乘的基础,比方小学与大学,若看轻小乘,不立基础,大乘佛法即入不进去。
△忍辱是定的前方便,‘能忍最胜寂灭法’,忍清净寂灭,把心安住在清净寂灭就成功了。学佛要受得了寂寞,心忍得下来是初步功夫,修定下手之处即是忍,忍之相是平等。成佛的道路魔多,魔现前不能说好与不好,如被魔降伏即归失败,如能降魔即是好境界,遭魔是必然的现象,功夫愈高,魔王的力量愈大,楞严五十一种阴魔,唯一的克伏办法是平等心,保持自己的清净心。
△天人有报得的神通,比人高明,天人只有五通,由欲界天到无色界天,每上一层,其神通力要高一层,惟无‘漏尽通’,若得漏尽通即超出三界。神通并不是一件奇怪事,是自性体中本具的功能,有修得的,有报得的,报得的神通,不仅天人具有,连鬼道亦能具有。菩萨的神通是修得的,比天人高的多多,无法比拟。如坐在讲堂中不动而同时能普遍在一切处现身,此种境界凡夫无法体会,到了第九行菩萨即能达到此种神通力量,须知佛菩萨并无身相,故能现一切相,佛菩萨相好庄严是为凡夫有分别心而说的,为众生感应道交而示现的,所谓相无定相,人求感应、佛菩萨所现的是人相,天人求感应、佛菩萨所现的是天人相,若不显同类身即无法教化。
△经云:‘善守身语及意业,恒令依法而修行,离诸取著降众魔,此智心者所行道。’以最浅显的说法即是身必须离杀盗淫,语必须离四种口过,意必须离贪嗔痴,依此修行,所修的仍然是福报而不是菩萨道。十善业是有漏的福报,修十善业而离十善之相,不可取相,不可执著,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能如此则可降伏众魔,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即是离诸取著,‘离诸取著’即可降魔。
△读书同吃药一样,吃药是为了治病,以药力把病化解,使病人恢复元气,读书是要变化气质,如不能变化,读书何用。佛经读的滚瓜烂熟而仍然贪嗔痴慢,与不读何异,读经听经之后即要作菩萨作佛,居士们在家则家庭即是道场,对父母孝顺,对一切事理明达不迷即是佛宝,事相上作的一切圆满即是法宝,化导全家人一团和气即是僧宝。公务员事事本著佛法作,忠于国、忠于事,认真负责,则机关就是道场,学佛人所在之处即是道场。并不限定寺院内之大雄宝殿及经堂是道场。
△世间事均是假的,人到老年患得患失之心更重,其实人生一切遭遇都是前世善恶业因所结的果,现在遇到了只有忍受,如自己想如何便能如何,佛就不把求不得列为八苦之一,人生一切境遇皆受因果律之支配,今生之财富是由前生财布施得来的,今生的智慧是由前生法布施得来的,有许多人发了意外之财,不但病魔缠绵,损失殆尽,且把老本花掉,此种事例世上所在多有,所以人不必贪求,要放下一切,把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守住了,心地才清净,心地清净,决定往生,‘看破’是真学问,‘放下’是真功夫。
△四十华严第一品之经题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思是动念头,议是讨论,不思议即是菩提心中之直心,直心正念真如,离念没有念头,所说言语是由本性中生出来的,不是动念在心中思忖讨论出来的,所以叫不思议。入字最吃紧,读诵四十华严,照经中行即可入其境界,入其境界即与菩萨一样,我们现在行菩萨道,把自己看成菩萨,而看众生依旧是冤亲不等,善恶分明,则自己仍是凡夫。菩萨对五欲六尘一丝不染,而我们对于名誉、财产、恩爱牵挂太多,放不下,就是还没有入到菩萨的境界。
△藏、仓库义,宝藏义,出生义,本性之功能无有穷尽,故称之为无尽藏。
△一个人要有成就,靠博学多闻,多闻之后要深思,义理通达后要实行,闻之不解或昏沉掉举皆为缺少福德及宿慧。一闻即解即信是过去世有福德善根。
△一切法空,不但理空,事上亦空,既然一切法空,所以无愿无求,一心想成佛即有我相,有我相则四相具足,即非菩萨,仍是凡夫,要保持清净心,不可执著。
△离相并非不要相,只是教人不著相,古德以金作器为喻,金是性,器是相,如不要器,也就显不出了金品的功能了。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信是道源功德母,清净信心能生一切功德,受了三坛大戒未必信,佛法是清凉法、离烦恼法,学佛之后如仍有烦恼即是尚未生信。
△佛成道后最初说法是讲华严,说二七日、一十四天,当机众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我们闻华严经后可得大乘道种,对凡夫同样有益,对于不信佛法的人,纵堕地狱,如闻到华严经一句一偈,承此功德亦可得度。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是当生成就的,善才童子五十三参遇到第一位菩萨即令其念佛,最后一位令其到极乐世界,可见华严是大本的弥陀经。
△信藏、菩萨明达佛智,入佛智慧即见性,由本性中生出的信才与性体相应。凡夫的境界处处染,故心不能清净,大乘与小乘不同,小乘目的在断见思烦恼;大乘是以度生为先决条件,必须在尘世间合光同尘,才能利益众生,但众生习气很重,自己无始以来的习气也很重,一念不觉即反为所转,若信藏成就即可不染尘劳,八风吹不动,可不为环境所转。
△戒律是清凉自在的,如法持戒必得法喜。持戒目的在远离尘劳,然后才可得一心,对于佛法无深入者认为佛法理论虽然高超而戒律对于人的生活拘束太甚了,这是邪见。持戒不清净而见解能清净者,无有是处。
△护持一切诸佛种性,所谓诸佛种性即是自己的真如本性,能护持自己的真如本性,即是护持诸佛种性。楞严经说,用根不用识,识是虚妄分别心,护持六根的根性,与佛性相应。
△为贪图名闻利养,求当道礼敬或巴结信徒而修苦行是名为贪求戒,经云:何为无贪求戒,此菩萨不现异相,彰已有德,但为满足出离法故而持于戒。
△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真如本性,从十法界之缘现十法界依正庄严之相。从性德上说,黄金是性体,如以黄金塑造一尊佛像,便受若干人之礼拜供养;若以黄金塑造一美女,则是随地狱法界。同样是黄金,相不同,功德亦异。
△通无量法门才能度无量众生,无量法门太多,要修一个法门,一门通一切皆通,一门深入是方便,见了性才通一切法门,性德是周遍的,六祖慧能并不识字,而能讲解各种经典,是已见性,博学多闻与一门深入并不冲突,博学是帮助一门深入。
△惭愧的相在唯识中属于善法,无惭是随烦恼,涅槃经中说自己作恶事受良心的责备谓之惭,自觉羞于对人谓之愧,有惭愧心不会作坏人,中国人谓之知耻。
△四念处之观身不净是令对于身体不要过份爱惜,打破身见即能破我执,才能离开世间往生极乐世界。
△经云:‘彼菩萨心自念言,我无始世来与诸众生皆悉互作父母兄弟姐妹男女,具贪嗔痴憍慢谄诳,及余一切诸烦恼故,更相恼害,递相陵夺,奸淫伤杀,无恶不造,一切众生悉亦如是,以诸烦恼备造众恶,是故各各不相恭敬,不相尊重,不相承顺,不相谦下,不相启导,不相护惜,更相杀害,互为怨仇。自惟我身及诸众生,去来现在行无惭法,三世诸佛无不知见,今若不断此无惭行,三世诸佛亦当见我,我当云何犹行不止,甚为不可,是故我应专心断除,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广为众生说真实法,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三惭藏。’这一段经文非常重要,应常常读诵。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凡夫一番生死即有隔阴之迷,只知眼前眷属而不知过去眷属,今生凡与我有来往者,在过去世中均有关系,有恩的,有怨的,有还帐的,有讨债的,过去生中与你最亲密的,恩怨厚的,债务重的都要到你家里来作最亲密的直属亲属,还债的人可与你兴家立业,讨债的人可使你家败人亡,所以懂得佛法的人一切看淡,处处学吃亏,有债务早早还清,债务了掉,可以减少自己修道的障碍。
△对五欲六尘起贪求心,无有厌足,道业难以成就,往生净土必有障碍,只要对于世间一丝毫贪求心都没有,即可随时往生,感应道交亦从此处来。佛法就是一个舍字,能舍得一分,道业即增进一分,舍得多道业高,若贪求无有厌足,必定入三恶道,一入恶道再想出头就难了。
△学佛最要紧的是离相,离相并非逃避现实,不过是不取相不执著而已,佛法一丝毫假都掺不得,如掺一点,德性即不能圆满,眼睛里不能容尘沙,但亦不能有金刚钻,所以说平常心是道。心是动的,等于水起了波浪,使其永远保持水平的状态即可放光明,对世间法不可贪求,对佛法亦不可贪求,一有此心即如眼睛里放入一粒金刚钻,但须除妄,切莫觅真,如求真则是又加了一层妄想。
△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污泥代表五欲六尘,清水代表佛法,莲花超越水面,不染污泥亦不沾水,世出世间均超越,若超出世间逗留在出世间仍是有著。
△清净无染著即金刚智慧,六根接触六尘要时时刻刻觉悟,眼根对色尘发觉要被色尘牵跑,马上赶紧回头,一丝毫欢喜心或嗔恚心都没有,耳根对声尘亦如是,无论何声均不动心,不动心即是菩萨的境界,清净心不现前永远不能出头,这是生死关头,六根还要为六尘所染,转眼之间又到轮回中去了。
△见到一切佛即知自己能分身,否则见不到,神通是本性中本具的德能,只要自己本能恢复即知自己去掉五盖及二障。
△六根接触六尘,世人以为是乐其实是苦,五欲六尘乃是生死冤家,生活苦才能激发道心,佛训示以苦为师,太苦了必然想办法脱离这个娑婆世界,所以生活环境不好的人未必不是幸福。
△信解行证是四个步骤,信是开端,信而求解,解后能行,行之圆满,方能证入。
△过年时到寺院大雄宝殿中烧香拜佛,希望一年之内人财两旺,事事顺遂,然而一年下来,不如意事,仍十常八九,盖世人仅知供养大雄宝殿中的金佛,而不知供养活佛,果然能时时刻刻把一切众生当作佛供养,必有好的境界,所求如意。
△能依教奉行,即能入佛的境界,入佛境界根本智才能现前,一般说法是要见性,即本性中之般若智慧,此慧得到之后是现量境界。初住菩萨才有根本智现前,破一分无明、见一分法身,有根本智才有后得智,根本智是从理体上讲的,后得智是从境界上讲的,一登菩萨位即得根本智,因直心即是本性。
△专求如来一切智智,此系学佛的一个方向,上面的智字指根本智、是实智,下面的智字指后得智、是权智。学佛唯一希望就是求开智慧,修净土法门将一切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此系手段而非真正目的,真正目的是在求佛的一切智智。
△念是业识,念是五遍行之想与思,是心所法之一,性体中决无念,若想见性,有念头即见不了性,开口便错,动念即乖,只要认识体,犹如虚空,森罗万象相上动无妨碍,性之与念本来不二而二。
△念当处起当处灭,刹那不停,病在前念灭后念又起,念念相继,生灭的现象太忙了,一弹指有六十个刹那,一刹那有九百个生灭,其细微之处凡夫无法察觉,没有静功的不觉其相续以为是一念。
△一动念就错了,性体中什么都没有,所谓证得实相般若,实际上无所证无所得,若有证有得仍然未离名字相,即非实相,成了佛并不有成佛的念头,开始用功的时候必须与此果地觉相应,方易见性。方便有多门,归原无二路,念佛一法是方便之方便,无量法门均为的是见性,不念其他而念佛只是转换一个念头。
△常说成佛须经三大阿僧祇劫指的是藏教佛,藏教佛等于第九信位的菩萨,念佛如有成就等于初住菩萨,此乃方便之方便。若修他法修到初住菩萨须经过久远劫数,而念佛是二力法门,依阿弥陀佛摄受之力乃得不退,加以行愿真切,一心求生,不染五欲六尘则心净,心净则土净,与极乐世界相应,功夫成片,而后可以随意往生,生死自在。
△如来三昧与菩萨二乘人天所修之定均不同,佛之行住坐卧均在定中是为楞严大定,而念佛所修的定则与佛的定相应,所以佛在各种经典中提到念佛法门,极称赞其殊胜功德。
△菩萨最大的冤家是五欲六尘,修菩萨道的人要离五欲六尘,断由心上断,不是由事上断,事上断是二乘,要能接触五欲六尘而不被五欲六尘染著,否则即不能弘法利生。
△经中有分减施一词,即随分随力施与众生,将自己所享受的衣食省吃俭用,匀出一部份施与比我更苦的人,此种作法每个人都应当做到。
△竭尽施一词是尽其所有布施与众生之意,财物为资生之具,不能缺少,自己受用,可以维持生活,竭尽施诚属难行,但须要存此心,而行时须有智慧,若无智慧反而使众生受害,因布施而使受者堕入有为。
△众生受业力支配,佛有善巧方便以救度之,凡是受苦或受乐均可以激发道心,受苦难何尝不是佛菩萨用以锻炼众生的,而享乐时又何尝不是佛菩萨测验众生的。如因享乐而欢喜被五欲六尘牵著走是违背佛菩萨的意旨,故佛说以苦为师确有至理。
△菩萨布施应无吝啬,菩萨知一切法是空的,身为四大五蕴因缘所生,是无常之法,财宝地位亦非坚实法,既属无常无坚,即不值得留恋,故无论大小乘佛法均以布施为第一,令众生一切放下,放卞始能见性,见性后对万事万物均能澈底明了。为此作观很容易舍了,但是最要紧的:布施时不能使众生增长贪心及恶念,所以说布施要有智慧。
△爱是大烦恼,从无始劫来生死轮回之苦均是受了爱的害,现在还不肯舍弃,真是愚痴。布施所以修舍,佛经中有所谓一切施,施舍到了极处,爱根自然能断。
△定是不散乱不昏沉,散乱是乱想,人在清醒时一定胡思乱想,否则即睡觉,没有中间,如清醒而无妄念即是佛法所说的定。这是最普通的,学佛可以作到,催眠及外道均可作到。如念佛时发现有一时一心不乱,自己一欢喜,这又是乱想。假如念佛念得很好时,不知能念所念,只有一声佛号历历分明,正是心净境界,如遇此种情况要好好保持,保持个把钟头已经算不错了,人有病苦到此地步,即可不药而愈。
△外道及道教修行到了相当程度,均知有六道之存在,了解天上及阴曹地府,亦知浅显的六道因缘果报,而佛经中言之最详。凡夫修行程度不够,无天眼通,不能亲自见到,只能依圣言量而认定,绝不可因自己愚痴而否认六道轮回。
△不乱想不昏沉,心中只有一个念,灵明清净,念佛得力时如此,在禅宗说就是止息妄念。
△清净心是由戒定中来的,故修定必先修忍,六度中忍辱列为第三,忍是出离苦海的最妙法门。
△学佛者心中有名闻利养之念,必定招魔,真有道心者一定远离五欲六尘,名利心放不下者必不是善知识,只要自己心中清净,自然与佛菩萨感应道交,若老实念佛决不会招魔。
△一切众生之种种心以及种种行为,佛无不知,十法界每一位众生的心理佛都了解。
△佛有大三昧大智慧,若想成佛就要学佛之慈悲,念佛还是要有大悲心,对一切众生要慈悲,否则与极乐世界不相应。
△观是看破、止是放下,有止观才能断得了贪爱,经中常说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说到细相太微细了,就粗相说妄想即无明集的根本原因,经中常说无始无明,此无始非说无开端之谓,此无始根本不能说他有开始,因其为彻底的虚妄,而一切万法是由此妄想变现出来的,对环境染著即是无明,有爱才有取,有取即有有,取与有均属无明,断了无明是觉后空空无大千,十二有支断一个其余全断,果上断不了只有在因与缘上断,因与缘只有五条,过去的无明与行,现在的是爱取有,只要根尘相接触动了心的都是爱,耳喜欢听的是爱,不喜欢听的也是爱。
△离相并不是不要相,是不著相,若不要相,体也没有了。不取不著是离相的意思,佛令我们离相,他为什么八相成道,他要离相,他就一无成就,可见相不可离开,色比作影子,以现前诸法说如梦幻泡影,其体是空的,坏其缘而已。房子有相,其本性是空的,拆了之后砖是砖,瓦是瓦,根本没有房子,乃是因缘所生法。
△不要以为佛菩萨及二乘能作到的,我们作不到,其实一觉一迷而已,只怕不能回头,若猛然回头,朗然大觉,根尘相接时一尘不染,随便拈一法门都能了生死,学佛人求深入,找其本源。三祖未出家时到二祖处求忏悔,二祖令三祖把罪拿出来,三祖找不到,说觅罪了不可得,二祖说我已替你忏净了,三祖大悟。二祖是叫他见性,到觅罪了不可得时,罪相不可得,一切万法那里可得。
△勇猛精进,冲破魔众,魔众不是外面来的,真正的魔是无明尘沙见思烦恼,学佛如不能断除烦恼即是冒充佛子,学佛宗旨是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如迷而不觉,佛想加被也加被不上,故知障碍仍然在我们自己这一边。
△归依三宝的人有三十六位护法神保护,归是回头之意,从前的心是在五欲六尘中流浪,现在回过头来依靠佛,读诵大乘经典,常听常看,经中所说的话全是对我们说的,依教奉行,慢慢的露出一分二分光明与佛菩萨的光明才能接触。
△佛对于恐怖的众生有安慰之处,生死之因缘自己可以作主宰,想不生不死并不难,见思烦恼是生死之根本,如不肯断是愿意在世间。烦恼一起来,立刻觉察,日久工夫纯熟,即能断烦恼,即可自作主宰。看破是真精进,放下是真功夫,只要断除烦恼,生死即得自在。
△天台宗讲止观,念佛一心不乱即是止,如何能止,一声佛号,六根感觉与平时一样,学佛的不是木头死人,六根齐用,活活泼泼,心念连续起来,六根的感觉超过常人,心中念,愈慢愈好,念到一句佛号历历分明,心中平静极了,遇此情形应保持心中一点妄念都没有,定在那里,这是最好的境界,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无妄想,自己日常工作仍然照做,而阿弥陀佛常在心中。
△所谓善巧方便是求学的态度与修学的方法,其实态度重于方法,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无恭敬心得不到利益,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一是礼敬诸佛,世出世间无论大事小事均不能离开恭敬二字,敬是学习的态度,尊师重道,实际上是成就自己,学佛最要紧的是态度,至于修学方法只不过是帮助而已。
△修行证果的是善知识,戒乘俱急品学兼优的是善知识,此是狭义的说法,若广义言之,任何人均是善知识,街上流氓打架,如善于体会即知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亦是给我身教的善知识。
△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福报,福报分鸿福与清福,清福比鸿福高的太多了,人非有品不能闲,心中清净无为是真福,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的快乐只有孔子晓得。个中滋味,又岂是凡夫所体会得到的。
△大经大论中之诸佛境界是本性中之德能,如我们把烦恼执著打破则与佛的境界一样,佛所证的是法身理体,原来就没有相,现相是从体起用,体是空,相是妙有,体性非相非不相。佛是感应道交而示现,佛有大悲与无量方便法门,只要众生心中一起念,即有感应,神通是佛的妙用,所现诸神通,举世不可测,二乘及菩萨均不能了解佛的神通妙用,佛大慈大悲,无碍自在,如来身遍法界,法界遍一切处,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佛有法身,每一众生均有法身,入法界即是明心见性,宗门教下殊途同归,目标相同,互谤是门户之见,一切不著即能入法界。
△佛看众生均是佛,凡夫看佛亦是凡夫,一切法唯心所现,以凡夫的知见测佛的知见都是错误的。我们如果看一切人等均是佛菩萨大善知识,则我们自己的修行便已到了相当程度。
△常言道,未成佛道,先结人缘,修菩萨道时必须与众生结缘,应与法会大众结缘,与道场结缘,与法会主人结缘,如无法缘,道行再高,学问再好,讲经说法没有人听。四众弟子尤须要注意者,众生来供养必须接受,他要培福,须与其结缘,接受之后再与他人结缘,如明日无道粮今日可向信徒要米,生活能过去即不必攀缘,有法会处必须往听,讲的不好也要去,作为影响众,使大家觉得某某大德都去参加听讲,谅系讲的不错,因而可以使道场兴盛。
△菩萨事业最主要的是弘法,如在学校作功课有实习一门,实习即是熏习,熟透了就是自己的学问,学佛如想成就必须要说法,说法才会发现问题,小疑小悟,大疑大悟,对自己不断的熏修,日用平常之中才能躬行实践。
△九法界均属有情众生,每一个众生之根性均不相同,如果不明根性说法就不能契机。凡夫非只一生为凡夫,过去有无量劫,六道均住过,所以根性很复杂,佛有大神力,他知道我们过去身作何行业,那一根有特殊的习气,顺你的习气教你最适宜的法门,自然契机,进步必快。所以佛在世说法时,听一次就有开悟证果的。
△烦恼是修道的障碍,对治的方法是应念烦恼之种种性,而不要念烦恼之相,如常常想某某冤家对头给我气受,愈想愈气,就是烦恼,如想与人好,对他有特殊的喜欢也是烦恼,六根接触六尘如如不动,果不动心,生死即了。
△念佛用口念更要心念,有几种念的方法至为得力:(一)寂静念、寂灭清净已经与三昧相应,禅宗译为静虑,如此念佛即大禅定,行住坐卧均在念中,六字洪名,字字分明,心中一念不生。(二)清净念、有漏的烦恼没有了,无漏的烦恼也没有了,二边俱转,这种念法即真心现前。(三)不浊念、浊是念虽念而仍有疑惑,因而并不太认真,故学佛人在理论与方法应彻底明达毫无疑惑,以尽信心去念。如此念佛利根人一年即可成就,烦恼重的三年定可往生,只看我们愿意不愿意去而已。
△弘法利生,研经看教,办养老院孤儿院等等事业均与生死无关,无功夫(三昧)不能成就,幸勿本末倒置,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如今生不能成就,如入宝山空手而回,实在太冤枉了,得到生死自在之后想多留世几年利益众生亦未尝不可。
△持字即平常所说的读诵受持,每部经文到最后有信受奉行之句,即受持之义。不能受持如说食数宝,自己得不到利益,读经文须注意文句义理,文是文字,句是完整的一句话,义是文字所铨的教义,理是教理又可称为性体。教理是根本的道理,教义是一部经所铨的道理,教理通一切经典,字字句句能消归自性,生生世世永记不忘,是真受持。佛的十大弟子中阿难尊者表受持第一,凡夫无此能力,但须向此目标努力,如摄心一处,无事不办,菩萨们能办的事,我们也能办。
△法门无量誓愿学,学是助学,不妨多学,但主修的仍要一门深入,方为契合,把一生精力用在一门功课上定有成就。有念佛人修禅,美其名曰禅净双修,其实如同脚踏两条船,不动则可,一动就掉在海里去了。
△世间文义有边际有界限,佛法是由真如本性中流露出来的,一文一句义理难尽。一切宝藏均是有止尽的,唯有性德中之宝藏才无有穷尽,每一法门均可称之为陀罗尼(总持),古大德之例子很多,如六祖惠能成就之后,虽不识字而对于教理无不通达,故求智慧求福德须由本性中求之。
△饶益一切众生并不简单,令一切众生得益,若有不共戴天之仇之冤家亦要一视同仁,无分别心,一律平等,无平等心焉能称之为饶益一切众生。
△随缘不变,在六道中下化众生,必须入其道中,同其甘苦,虽然随顺而心中如如不动。必须自己有相当的程度才可以度众生,逆境中可以保持,尚非太难事,顺境中不易保持,稍一不慎即为境界所转,相当危险的道路,无把握很难度生。
- 佛说无量寿经上卷
- 佛说无量寿经下卷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
- 华严经要解(1)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一)
- 阿弥陀经白话文(一)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一)
- 观经四帖疏(卷一)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一)
- 大般涅槃经卷上(一)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一)
-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黄念祖居士(一)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上)
- 阿弥陀经白话文(二)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二)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1)
- 善导大师全集-观经四帖疏(上)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一)
- 阿弥陀经白话文(三)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徐恒志居士(上)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卷上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二)
- 阿弥陀经白话文(注解)
- 阿弥陀经白话文(四)
-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一】
-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一
- 净土十要(第一) 阿弥陀经要解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作七安心)
- 悲华经卷第一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三)
- 万善同归集(一)
- 普贤菩萨行愿品白话解释(一)
- 《净修捷要》报恩谈
- 华严经要解(2)
- 拜佛与医学 第一讲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三)
- 复李德明居士书四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四)
- 与妙真大师书七
- 一朵莲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开的解释
- 净土三经是指哪三经?主要内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实故事
- 潇洒的东门乞丐往生记
- 百岁老居士崔成贵往生纪实
- 慈母虔诚念佛,终微笑往生净土
- 今生做眷属,必有前世因缘
- 两位法师一同发愿,感佛来迎同时往生
- 无神论者归弥陀,敬礼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认果不认因
- 曹操投胎转世变为猪 因果轮回不可思议
- 持烛专注观想忆念佛,往生三天后身体依然散发奇香
- 将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极乐世界
- 念药师佛能不能往生呢?
- 对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吗?
- 因果是行事的准则,不可不信
- 净土宗祖师论专修
- 专心一志念佛,体发异香往生
- 徐清贤往生纪实,乱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阎王——平等王
- 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净土宗早晚课的内容
- 欲决定往生者,请从持戒念佛真实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观世音菩萨圣号
- 《了凡四训》:功名富贵能向外求吗?
- 什么是因缘果报?因果是如何运行的?
- 民国一贫妇往生记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吗?趁年轻先走可以吗?
- 百岁老人往生记
-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译文
- 《净土圣贤录》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实例
- 净土宗历代祖师是谁?净土宗十三代祖师介绍
- 为什么要见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的不是?
- 往生论节要
- 因果轮回及天堂地狱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师十念法(文白对照)
- 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 莲池大师发愿文
- 拜佛与医学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佛说无量寿经全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阿弥陀经白话文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 净土十要
- 观经四帖疏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 大般涅槃经全文
- 《佛说长阿含经》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
- 《悲华经》原文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
- 大佛顶首楞严经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
- 当代往生纪实
- 拜佛与医学
- 往生纪实
- 谷响集
- 早吃素
- 五福临门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 净土十疑论
- 谛闲法师: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 正信的佛教
- 净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
- 佛说无量寿经义疏
- 蕅益大师法语
- 《贤劫经》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原文
- 印光大师文钞
- 临终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