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演禅师语录(五)
偈颂
投机
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山居
床是柴棚席是茅。枕头葛怛半中凹。霜天索寞人投宿。睡到平明手脚交。
自贻
白云堆里古家风。万里霜天月色同。林下水边人罕到。方知吾道乐无穷。
遣兴
冉冉白云间。拂拂微风起。至哉造化功。孰为究终始。究之既不能。徒然自忧喜。
闻角
幽幽寒角发孤城。十里山头渐杳冥。一种是声无限意。有堪听有不堪听。
病起
病来又病皮黏骨。抖擞起来无一物。行不成步语声低。鼻孔依前空突兀。
山中四威仪
山中行携篮。采蕨称幽情。牧童唱罢胡家曲。子规枝上一声声。
山中住万叠。千重谁伴侣。纵使知音特地来。云深必定无寻处。
山中坐月夜。霜天寒雁过。炉灰拨尽未成眠。报晓灵禽清耳朵。
山中卧一片。清光高鉴我。但得身心到处闲。多年布衲从教破。
赞白云先师真
一月在天影含众水。师真之真非月非水。青黄碧绿乱荼糊。看来半嗔半喜。
赞四祖演和尚
桂花包里老黄梅。不向阴阳地上开。蜂蝶岂知香远拆。难寻踪迹去还来。
自赞
眼暗耳聋。行步龙钟。人前强笑。叉手当胸。
自述真赞二首
以相取相都成幻妄。以真求真转见不亲。见成公案无事不办。百年三万六千日。翻覆元来是这汉。
我真我赞。唯己自知。面面相觑。有甚了期。
师室中。常举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僧请问。师为颂之。
赵州露刃剑。寒霜光焰焰。更拟问如何。分身作两段。
示禅者二首
学道先须得指归。闻声见色不思议。长天夜夜家家月。影落澄潭几个知。
祖道何殊世路平。时人行处不须惊。拟心未到先移步。直似玄沙问镜清。
示学徒四首
学道之人得者稀。是非长短几时亏。若凭言语论高下。恰似从前未悟时。
空门有路人皆到。到者方知滋味长。心地不生闲草木。自然身放白毫光。
一片秋光对草堂。篱边金菊预闻香。蝉声未息凉风起胜似征人归故乡。
终日谈玄第一宗。枯河道里觅鱼踪。直饶祖佛无阶级。须向奇人棒下通。
送己德二禅者之长安缘干
二人同心其义断金。古今有此吾道堪任。山之厚重海之渊深。白云留不住。祖佛莫能禁。极目少林峭峙。傍观华岳崟岑。分得维摩按指法。且弹一曲访知音。
悼四祖演和尚
此病彼圜寂。吾门何得失。生死若空花。去来如鸟迹。东涌忽西没。影挂寒堂壁。三十三天扑帝钟。普念般若波罗蜜。
悼投子青禅师
寂住峰头云。洒落曹溪水。高张浮渡帆。直入大洋里。运载既缘终。昨夜狂风起。鬓角女子戴琼花。八十翁翁穿绣履。
悼净渡圆鉴禅师
浮渡岩前青瘦柏。丛林耸出标风格。夜来寒影落西衢。谁唱胡笳十八柏。
吊崇胜大师
苦雾罩庭轩。悲云锁暮天。师归真净界。影挂月孤圆。去不去兮若之梦。来不来兮谁后先。谁后先。阎浮树在海南边。
悼陈吉先
子既卜迁居。禅家第一机。有帆不挂树。无住坦然途。世态那堪恋。恩情尽属愚。祖师门下客。到此辨锱铢。
访信和尚
维摩之后室长开。立雪求心悟善财。木老花雕兮白云乱卷。波澄霜夜兮皎月徘徊。不二门高远相访。又骑羸马入尘埃。
送白首座回乡
归心休问路多端。四海为家未足观。只履清名思达磨。诸侯九合笑齐桓。
次韵酬甘露颙长老
本自居山不厌山。水声山色异人间。知音若会侬家意。任是危层亦共攀。
送仁禅者
白云岩上月。太平松下影。深夜秋风生。都成一片境。
送文禅人宁亲
今生父母当亲觐。从本爷娘子细看。动转施为全得力。一回举著骨毛寒。
送蜀僧
相聚淮南四十年。而今归去路三千。有人若问西来意。水在江湖月在天。
寄信上人
一瓶一钵且随缘。此事时时强为宣。知己不来春渐老。孤峰皎月对寒泉。
次韵酬黄龙图
海会云山叠乱青。龙潭泻碧声冷冷。使君乞与安闲地。时共禅徒终夜听。
次韵酬高台师兄
每览嘉隐篇。清风益可爱。有时说向人。时人都不会。回首望衡岳。岳山千里外。独步立斜阳。飒飒闻秋籁。
拟云送信禅者作丐
春晴触石欲高飞。皖伯台前度翠微。本自无心为雨露。何曾有意泄天机。风雷倚势声光远。草木乘阴色泽肥。莫谓功成空聚散。岩房潜约几时归。
送化主三首
岩缝迸开云片片。半笼幽石半从龙。为霖普润焦枯后。却入烟萝第一重。
莫论人情与道情。大都物理自分明。皖公山下长流水。今古滔滔彻底清。
庭无立雪人。路有尘埃客。倾尽此时心。松间赠行色。
与瑰禅化麦
水中捞得麦。恐悚瑰禅客。往复偃溪边。闻声隔不隔。
寄太平灯长老
遍游五祖山。语笑令人爱。极目情量宽。礼貌多自在。思乡便欲回。不虑他人怪。再见是明年。往来无挂碍。
寄高台本禅师法兄
春山望极几千里。独凭危栏谁与同。夜静子规知我意。一声声在翠微中。
迁住白云入院后示二三执事
登山须柱杖。渡水要行船。有客开颜笑。无愁展脚眠。万般存此道。一味信前缘。试比红尘里。清虚直几钱。
寄诸郡丐者
坐一须走七。古圣留纵迹。此土与西天。个个明格尺。点铁化为金。喝石变成壁。大力那罗延。是谁亲中的。
寄旧知二首
隔阔多时未是疏。结交岂在频相见。从教山下路崎岖。万里蟾光都一片。
朔风扫尽千岩雪。枝上红梅包欲裂。缥缈寒云天外来。吾家此境凭谁说。
送化士四首
何事秋风入夜凉。稻花时复送余香。要知此个真消息。末后殷勤味最长。
皖伯台前送别时。桃花似锦柳如眉。明年此日凭栏望。依旧青青一两枝。
透出龙门未是难。几人得过赵州关。白云片片青山外。为雨为霖去复还。
出自白云山。携筇步烟渚。心中几万端。唯我能相许。
寄旧三首
木落高秋玉露垂。窗前黄菊渐离披。白云片片迎新雁。不是知音说向谁。
寄书未到他先望。传语不来我未知。度日林泉无世虑。敛眉偷看白猿儿。
梅花欲谢不谢。桃花欲开不开。思君共听猿啼处。一片白云天外来。
偶作
多时欲写天边雁。毛色观来苦未全。号叫不妨知节令。养成飞去有何难。雁雁雁塔当初占。古纵禅禅入理深渊。无形无状千难万难。后生晚长心坚石穿。
赋祖花次李提刑韵三首
此花迥与人间别。结果开花当处生。要会祖师端的旨。未萌天地已先成。
此土西天祖佛名。双峰顶上铁花生。世间无限丹青手。只恐吟成画不成。
造化之功品物情。正当生处不言生。寻枝摘叶空劳力。一朵开时一佛成。
次韵酬彭运使留题七峰阁
山腰营小阁。聊且寄生平。三四危峰顶。啼猿分外清。
次韵寄彭运使吏部
纵使千回眼见。争如手亲一遍。透得此个重关。乃是平生方便。
次韵酬吴都曹
山家旨趣最幽微。路转峰回到者稀。一钵黄菁消永日。满头白发已玄机。绕岩瀑布窗前落。哭月狂猿岭上飞。自得平生观不足。那知浮世是兼非。
次韵酬蕲倅李朝奉
谛当之言不在多。文殊不二问维摩。赵州眼烁四天下。赖有同参凌行婆。
题东颖西湖简太守李秘监
修竹乔松积翠阴。绿杨红蕊遍园林。到头须让西湖水。淡静还如君子心。
东颖途中
一宿成家步。孤云万里游。吾门随处静。世路几时休。举首问明月。凭心寄斗牛。归期何太晚。犹尚往他州。
聚远亭
眼观不足。耳听不尽。水碧山青。谁远谁近。
答凭希道
老病疏慵不记心。应无狂梦到琼林。水声山色长为伴。利害从教似海深。
徘徊两涧齐泻碧。垂双带长沙。波浪深。湍流转雱霈。
酬石秀才
昨夜西风激怒涛。惊翻旧事没丝毫。恁栏笑罢思量著。望断长天月色高。
送朱大卿
但得心闲到处闲。莫拘城市与溪山。是非名利浑如梦。正眼观时一瞬间。
送吕公辅
送客别金沙。行行去路赊。淡烟笼碧汉。薄雾缀红霞。百舌吟新树。千株长嫩芽。翻思分袂处。举首见桃花。
送黄景纯
秋云秋水两依依。寒雁声声度翠微。多向洞庭青草岸。楚天空阔不知归。
重会郭功甫
净空居士久相知。三十年来只片时。今日白莲花下见。维摩元是旧容仪。
寄李元中
寄尽千张纸。徒烦心手劳。人情如太华。争以道情高。
嘉隐堂
一松一竹一溪云。时有清风伴月轮。窗外泉声长似雨。迥然居者不知春。
黄梅东山演和尚语终
附录序文(三首)
盖闻。言语道断。而未始无言。心法双亡。而率相传法。有得兔忘蹄之妙。无执指为月之迷。故宗师起而称扬。若尺棰取之不竭。学者从而领悟。如连环解之无穷。教外别传道斯为美演师和尚。游方寝久。询请无私。周旋黄檗之庭。践履白云之室。常心是道。信手成金。红粉佳人。发最上之机。金色头陀。无容身之处。念聪明咒。唱太平歌。皆诸方之所未闻。后人之所警策。其他妙语不可殚论。广于简编。庶为龟鉴云耳。知台州黄岩县事。张景修序。
粤自灵山拈出。葱岭传来。天下丛林。分枝布叶。石霜古月。海会重圆。介在祖山。隐若敌国。谁主兹地。演公其人。演公系本蜀川令行淮甸。三提宗印二纪于兹。仁义道中空华结果。荆棘林内石笋抽条。莫疑优钵现前翻作葛藤会去。克勤上人录其语要。俾之赞扬。兔角龟毛敢言有实。狐裘羔袖终愧非宜。
绍圣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河间刘跋谨序。海会演师。昔行脚至白云峰顶。逢一善知识。据师子座。现比丘身。为无所为。说无所说。有时拏云护浪游戏自如。有时截铁斩钉纪干不可。诸方辐凑。四众景从罔测其由。举皆自失。师独熟视而笑。莫逆于心。曾未逾时。遂蒙受记。天人叶赞。自四面而住太平。父子相承。由太平而来海会。随机答问。因事举扬。不假尖新。自然奇特。其徒纂集。请余为之序。欲传于世云。绍圣二年十一月初十日吴郡朱元祔序
- 上一篇:虚堂和尚语录(卷十)
- 下一篇:食肉现世受惨报的实例
- 南禅七日(1)
- 心能转物,即同如来--南怀瑾先生稀有开示之三
- 景德传灯录 第一卷
- 五灯会元 第一卷
- 授菩萨戒仪轨(一)
- 南禅七日(2)
- 碧岩录 第一卷
- 南禅七日(4)
- 南禅七日(3)
- 《坐禅三昧经》上的修禅方法介绍(上)
- 指月录目录
- 南禅七日(5)
- 指月录卷之一
- 南禅七日(6)
- 南禅七日(21)
- 南禅七日(7)
- 南禅七日(9)
- 宗镜录(1-4)
- 南禅七日(8)
- 南禅七日(10)
- 禅关策进(上)
- 南禅七日(11)
- 南禅七日(12)
- 南禅七日(13)
- 南禅七日(14)
- 南禅七日(19)
- 南禅七日(20)
- 南禅七日(16)
- 南禅七日(18)
- 南禅七日(17)
- 南禅七日(15)
- 《星云大师讲演集》-佛教的政治观
- 五灯会元 第二卷
- 五灯会元 二十卷
- 景德传灯录 第三卷
- 景德传灯录 第二卷
- 指月录卷之二
- 《星云大师讲演集》-从心的动态到心的静态
- 《坐禅三昧经》上的修禅方法介绍(下)
- 宏智禅师广录(卷九)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 从五言律诗《余住无方所》看拾得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诗《嗔是心中火》讲了什么?
- 王维的《过香积寺》表达了什么?
- 心本无生因境有
- 当说别人时要不断地省察自己
- 道谦禅师送信开悟的故事
- 听其言,观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气短
- 心有一丝挂碍就不能自在
- 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区别,禅宗的特色
- 现前修为最终一念圆满
- 《修心要论》是弘忍作的吗,是本什么样的书?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内外是空无物的
- 佛法讲最后圆满身不依据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参心行处
- 从禅诗《饭覆釜山僧》看诗人王维供养僧人饭食
- 持佛号的心是始觉 所持的佛号是本觉
- 白话诗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蕴蓄的佛理和处世哲理
- 自己要觉悟好人生
- 时而转弯,时而放平
- 学会自利利他
- 诗僧王梵志诗作《城外土馒头》解说
- 从有求到无求 从有学到无学
-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法
- 唐代诗人綦毋潜夜宿龙兴寺的的所见所闻